中医调理恢复共济失调的办法是?

在中医上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统称为痿症,

共济失调:是指人肢体运动的协调动作失去平衡,不灵活,不协调,不平稳,即运动的协调性障碍。

临床表现: 走路时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动作反应迟缓及准确性变差。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音调也无法控制。眼球转动不平顺,影像容易出现“重叠”。肌肉不协调感加重,无法写字。包括影响睡眠,有时感到吞咽困难,进食饮水

时候容易呛咳。说话不清楚,甚至无法言语。肢体乏力,不能站立,需靠轮椅代步等。理解能力逐步下降,最后失去意识,昏睡不醒等等。对日常生活照成了严重影响,患者备受病痛煎熬。

小脑萎缩共济失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至气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而致。元气亏损,不能上荣于脑,则其正常功能不能发挥,可导致多种脑病的发生,脾气虚,上气不足,浊阴踞空,可致头痛、失眠健忘、反应迟钝、站立不稳、行走摇摆等。

肾虚则脑髓失充,筋骨失荣而致萎蹙;肾虚及肝,肝主身之筋脉,筋膜干则筋急而挛,;肝病及脾,脾主身之肌肉,脾虚发为肉痿。

共济失调病位在脑但定位在肾,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

脑髓的生成来源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源于肾中先天精气,《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二是水谷之精充养脑髓。肾中精气化生脑髓雏形之后脑髓还需不断得到水谷精微的濡养化生才能逐步长成。

三是脏腑之精化髓充脑,脑髓为肾中精气所生,脾胃精气所化,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充于脑而养脑髓。脑髓之功能正常是五脏精气充养、协调为用的结果。五脏充盈,则邪不可干。

第一步:健运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统血、为根为本。脾的功能强健、气血运化能力强;则血行畅通、筋骨强健、肌肉发达、肢体活动有力。

第二步:补益肝肾:肝调节全身气机,肝气调达,则周身气机通畅,情志舒畅。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即可化气,又可以转化为血,因而肾也称之一身之本。

第三步:通脑益髓:肾主骨生精髓,精髓又通於脑,脑为髓之海,又因为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第四步:固本培元:对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胃”进行保养和调理,元气是推动一切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根本之力,是机体免疫、防御、修复再生的根本。通过补肾健脾来补充和恢复元气、增强免疫,提高整体机能,使身体健康、平稳协调,得以功能灵活、不易发病。

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发现了共济失调疾病,患者一定要特别的关注,因为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很严重。可是在生活中共济失调的早期症状表现呢?相信不少患者对此是比较重视的,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常于儿童或青春期起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的为显性遗传。

最早症状为步态不稳、容易绊跌、进而步态蹒跚、两腿分得很宽。以后上肢精细动作受影响,发展到有粗大的意向性震颤。

躯干平衡受累时,病人站立或坐位时有身体不自主摆动。偶有头部规律性震颤。

深感觉也受损时,则在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背景上又重选感觉性共济失调的成分。

病人闭目时共济失调更为明显;在视觉监控下,动作协调性可有所改善。常有小脑性构音障碍,言语含糊或呈吟诗状,严重者不能为他人听清。

病程后期出现下肢肌力减退和胚前肌和手部小肌肉等轻度萎缩,检查时可见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或消失,以踝反射消失较早。

锥体束征常阳性。感觉障碍主要影响关节位置觉及振动觉,首先发生于下肢的远端。尚可发现眼球震颤、视神经萎缩或神经性耳聋。病儿都有脊柱后侧凸,弓形足和马蹄内翻足等骨骼畸形。

疾病早期即可有心电图异常。部分病儿的智能减低。病情呈缓慢进展直至严重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多死于间发感染或伴发的心肌病。

3、共济失调患者饮食注意

身体必需脂肪酸是大脑维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如核桃、鱼油、红花油,月见草油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较多。 共济失调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补充海产品、食用菌、豆类及其制品、鱼类、乳类、芝麻酱、各种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便可以使机体获得足量的矿物质膳食中应注意补充含维生素

如E、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丰富的食品、如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物质,能够延缓衰老。

1、鱼类。鱼肉脂肪中含有ω-3脂肪酸,有助于健脑。吃鱼还有助于加强神经细胞的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2、全麦制品和糙米。糙米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对于提高脑瘫患者的认知能力至关重要。

3、鸡蛋。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蛋白质之一,而蛋黄除富含卵磷脂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D、B等,对脑瘫患者的大脑发育有益。

中医健步清言饮疗法:中医认为脑髓空虚是小脑萎缩的病理变化,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肾精亏虚 是其基本病机 。但是,中医治疗疗程长、见效慢,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控制病情进展,所以我们就得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气血濡养经络骨结等论述,是临床的理论基础。

治疗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经络不通,经络不通则脑和肌肉失之营养。

所周知中医治疗疾病多从患者病情的整体情况出发,注重患者脏腑的功能,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再到理法方药,从而使药物更加适合患者的病情,以达到药到病除!

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平衡。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首先须确定属于哪一性质的,然后考虑各有关的多种病因。那么,共济失调如何治疗?中药治疗共济失调有效吗?效果如何?下面就来看一下!

  脊髓的前角细胞接受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下底核、小脑、前庭迷路系统,深感觉等上行下行传导束的调节与控制,使人体保持一定的姿势来恰当地完成随意运动,保持平衡,若上述部位发生病变,导致协调作用障碍,称为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主要反映小脑半球及其与对侧额叶皮质间联系的损害,但在其他部位的病变中也可能产生,如急性迷路水肿产生前庭性共济失调,同时伴发眩晕。

  深感觉障碍则产生感觉性的共济失调。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可引起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

2共济失调患者如何复健

  虽然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此症,但假如能重视身体的保养,注意饮食、起居,定期做运动,配合小脑萎缩症需要的复健训练,持之以恒地练习,将有助延缓病情恶化的速度。以下是一些复健治疗的建议:

  1.尽量保持与社会接触,争取生活平衡。

  2.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尽可能与别人多交往,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

  3.培养运动习惯: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状态的运动,以维持心肺耐力、肌力,使身体的柔软度处于最佳状态。

  4.注意生活起居:不要固定在相同的姿势太久,常常活动手脚。

  5.接受物理治疗、职业治疗或言语治疗,用以舒缓病情。

  6.亲人的爱心照顾可增强患者的生命力。

3共济失调如何通过中医治疗

  1、处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丹参,熟地,淮山药,牛膝,杜仲,威灵仙,鹿角胶,炙草。

  加减:肢萎无力明显加附子、桂枝;站立无能加补骨脂、巴戟天;肉萎形瘦加黄精、枸杞;肢体颤抖振摇加天麻、钩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补中益气汤、振颓汤、附子理中汤、琼玉膏。

  2、处方:熟地,萸肉,龟版,鳖甲,知母,丹皮,麦冬,白芍,枸杞子,杜仲,桑寄生,牛膝,牡蛎。

  加减:肢萎干枯加黄精、石斛;肢挛僵直加僵蚕、蜈蚣、伸筋草; 肢颤抖动加天麻、钩藤、羚羊角;烦躁难眠加酸枣仁、磁石;掌热颧红加玄参、石斛;舌强语蹇加白附子、全蝎;骨萎畸形加补骨脂、地鳖虫;阴阳两虚,加附子、黄芪、淮山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大补阴丸、虎潜丸、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滋生清阳汤、滋荣养液膏。

  3、处方:熟地,鹿角胶,杜仲,肉苁蓉,菟丝子,补骨脂,龟版,鳖甲,当归,阿胶,牛膝,桂枝。加减:若病得自幼年加狗脊、淫羊藿、巴戟天;筋挛艰行,加威灵仙、桑枝、鸡血藤;肢颤风动,加全蝎、蜈蚣、僵蚕;神疲力乏,加黄芪、附子;骨痿畸形,加骨碎补、牛脊髓;筋枯肉萎,加白芍、枸杞、黄精;舌强语蹇,加白附子、全蝎;神志呆愚,加益智仁、首乌、灵芝,或加菖蒲、郁金。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常用成方:金刚丸、鹿角胶丸、振颓丸、益髓汤。

4常见的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

  第一、对症治疗:最重要的是防止呼吸肌麻痹。重症患者要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以机械呼吸机维持,并预防感染给以抗生素。及时抽吸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二、支持疗法:加强营养,不能进食者要及早插鼻饲管,灌以牛奶、菜汤及高营养物质;还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运动以及步态训练,并配以针灸、按摩。

  第三、对失语病人,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反复练习,持之以恒的原则。先从病人受损最轻的言语功能着手,如运用姿势性言语,眼神,手势等进行交流。然后再用具体物品,单字,单词,短句进行训练。言语训练时,发音练习要尽早开始。智能训练过程,作业训练应尽早进行。

  第四、肢体按摩应从远端关节开始,应按肢体正常功能方向开始,先行被动运动。一开始因疼痛病人不愿活动,此时应安慰鼓励并稍加强制。活动从短时间小运动开始,逐步增量。应鼓励尽早恢复自主活动。

  第五、生物疗法:“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是一种使用神经因子来替代或修复受损神经细胞和神经组织的治疗方法,无依赖性、无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且能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神经系统疾病顽固不愈的难题。

  第六、药物治疗: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效较好,并且安全,副作用少,但是价格昂贵

5中医补肾活血治小脑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又称脊髓小脑萎缩症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只要亲代其中一人为此疾病患者,其子女将有50%的机率遗传此症并发病。这类患者发病后,行走的动作摇摇晃晃,有如企鹅,因此被称为企鹅家族。

  人的小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病变时引发肌肉的张力低下,导致肢体打软,且对运动的距离、运动的速度及运动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肢体震颤。

  小脑共济失调者有什么症状呢?共济失调初期走路犹如喝醉酒(眩晕感),动作反应较不灵活,动作的流畅性丧失,提重物有困难;上下楼梯双腿不协调,肌肉僵硬,无法精确的完成某些特定动作,如跑步、爬山、打球等;静止站立时,身体会前后摇晃,端水时容易溅出。行走时容易撞到墙上或门框上;眼球转动有障碍,无法快速的转移目标;辨别距离能力不良,如打不到乒乓球。

  小脑共济失调中期的表现为四肢、肌肉不协调感加重,运动失调现象明显;无法控制姿势与步伐,状似企鹅行走;摇摇晃晃,两腿微张或剪刀步,无法保持平衡,无法长距离行走,无法跑步,上下楼梯困难,走路时身体无法灵活调整。因此,容易摔跤;舌头打结、说话不清楚,写字有困难,吃东西或喝水时容易被呛。

  小脑共济失调晚期的现象为说话极不清楚,无法控制音调,甚至无法言语,写字无法辨认,吞咽困难;无法站立,甚至无法坐起,需靠轮椅代步,或卧床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如果大脑或周围神经受到波及,则病人智力会受到影响。

  目前,虽尚不能完全揭示该病的病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全世界学者仍在不断探索该病病因,积极寻找治疗方法。我国中医理论认为:此病病位在脑但定位在肾,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益气、活血、健脑、豁痰、开窍。多年的临床证明:该疗法可有效延长脑的常压耐缺氧时间,改善脑膜微循环,促使毛细血管新生及神经纤维生长和细胞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脑部缺氧缺血症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济失调的最佳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