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得癌症糖尿病

中国人为什么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疾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与癌症,发病率居三大顽疾之首。全世界已有2.9亿人患有糖尿病。
世界上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就是从穷暴富起来的太平洋岛国瑙鲁;患病率最高的民族就是代表富国中穷人的美国皮玛印第安人。
瑙鲁人十个有九个胖,百分之三十的人有糖尿病,是世界之最。非洲毛里求斯华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0%。统计显示,美洲印第安人和华人糖尿病发病率是白人的两倍以上。&&&
世界上除了瑙鲁人和印第安人,我们中国人恐怕是最容易得糖尿病得群体了。快速增长的糖尿病人转眼之间就将中国推向了世界第一,即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最多的国家。
不过,如果饮食以天然碳水化合物或粗粮全麦为主,糖尿病并不会大规模爆发。粗粮全麦的血糖指数并不过高,而且营养较丰富。真正的杀手是精制碳水化合物,例如糖、精粉和白米。瑙鲁人在过去没有糖尿病,但在二战结束时,引进可乐等垃圾食品后不到二十年,糖尿病大规模爆发,发病率曾经高达60%。美洲印第安人在过去基本上没有糖尿病,但在大量食用高糖高碳垃圾食品后,糖尿病如期而至。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淀粉加工日益精细,并引入高糖垃圾食品和包装饮料,到2000年代糖尿病层出不穷。&
二十年前,中国人几乎没有肥胖和糖尿病,何以今天迅速泛滥成灾?难道我们的基因变了?不可能,一个种族的基因不可能在几十年内发生根本变化,一般至少也要3-5代人的时间,也就是说需要100年以上。中国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的140年期间,温饱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这促使了人体中一种“节约基因”的活跃,这种基因使人具有“积攒能量,以备荒年”的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将依据“优胜劣汰”的法则首先被饿死、被淘汰。而近20多年以来,生活的巨变,使温饱已基本不成问题,原来存在于人体中的“节约基因”从好事变为坏事,使人还没吃几天饱饭就发胖,以致出现各种代谢紊乱症。这种现象不但发生在城市,也发生在城镇、农村。所以说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中国人得糖尿病的另一重大原因。
  为什么你母亲有(2型)糖尿病,你容易得糖尿病呢?是因为你们的饮食结构相似,她吃什么,就给你吃什么,吃出来的!科学家发现,只要给老鼠吃足够多的糖,它就会得糖尿病。所以,我们每个人只要摄入过量的精制糖和淀粉,一二十年后都可以得糖尿病;这个现象叫做“克理威20年法则”。
  据第一军医大学估计,中国目前至少有四千万以上糖尿病人,世界上数一数二。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估计,中国大约有一亿人血糖不正常。其中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损)人群约六千万左右,当中每年有10%,即六百万人,转换为糖尿病。因此,中国每天新增糖尿病人超过一万六千,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报告发现,中国人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居世界前列,高达10%,是世界平均值(5%)的两倍。
2010年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约有9500万糖尿病患者,1.5亿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1.6%。中国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约5000例。
  中国大城市的糖尿病发病率(例如上海10%)已经超过美国(6.3%)。未来二十年,中国糖尿病将迅速向城镇扩散,并最终到广大农村大规模蔓延。如果不进行干预,2025年整个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将可能高达20%,糖尿病总人口可能增加到3亿。
  几乎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中国糖尿病人每三个不到一个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几乎一半的糖尿病死亡为70岁以下的人,其中55%为妇女。
糖尿病并不是富贵病,而是刚富且富裕程度不够的病;是刚进入文明且文明程度不够的病。即是
“欠富贵,不文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看看哪些人易得糖尿病_新浪山西健康_新浪山西
看看哪些人易得糖尿病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日字号:|
  糖尿病是我们不陌生的“富贵病”,其发病的原因复杂,有些糖尿病的症状因为不明显还会被耽误治疗。日本就有节目总结了容易患糖尿病的人群,以及其危险。希望借由这些警示,可以让我们日常生活中避开糖尿病这位“贵客”。
  据日本网站Topic News报道,日本电视台播出的综艺节目《得损》介绍了易患糖尿病的四类危险人群。此次的节目是糖尿病的特集,主要介绍了糖尿病患者身上易出现的征兆以及危险因子。
  1、一度肥胖过的人
  重点在“一度”这个词上,即使现在身材苗条,只要以前胖过身体内就会有危险因子。VTR中的片山隆司医生解释道:“在人生中最胖的时候会形成糖尿病体质。”
  节目中还说明,只要变胖,一定期间内血糖值上升了的话,身体就会形成记忆,哪怕饭量很少也会导致血糖值迅速上升。
  并且,即使瘦下来了,如果曾经因肥胖导致血糖值容易上升,那么基本上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体质。所以,那些从二十多岁体重便猛增10千克的人尤其要注意。
  2、小便次数增加的人,尤其是小便中泡沫不消失的人很危险
  当血管内的葡萄糖过高而无法吸收完时,就会通过小便排出。换言之,如果血糖值持续过高,小便次数就会增多,片山解释道:“血糖值升高后,小便中基本上都会含有葡萄糖。”
  此外,小便中泡沫也是一种危险信号。一般来说,小便中的泡沫会马上消失,但如果糖尿病在恶化的话,那么小便中就会出现细小柔软的泡沫,并且怎么都不会消失。
  对此,片山还提醒道:“小便中泡沫不消失的人,肾脏很有可能出现并发症。”
  3、刷牙时出血
  糖尿病使得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抵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也下降。
  牙周炎是由口腔内的杂菌而引起的炎症,相比身体健康的人,糖尿病患者得牙周炎的几率要高出一倍。所以,若是刷牙时出血,那么糖尿病的危险程度就不容忽视。
  4、怀孕或老年化也可致女性患糖尿病
  片山指出,女性也有易患糖尿病的时期,尤其是怀孕时需注意。
  怀孕期间,为了给宝宝提供充分的葡萄糖,血糖值自然会有所上升,但许多孕妇的血糖值已经偏离正常范围了。所以,如果不稍加控制,孕妇很有可能患上妊娠糖尿病。
  除此以外,随着年龄增大,上了年纪的女性的荷尔蒙分泌及新陈代谢的功能都会衰弱,变得容易发胖,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
  并且,在节目中,原为专业棒球选手的元木大介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而曾经是专业摔跤手的中野则诊断为身体健康。
  中野在还是专业摔跤手时体重为115千克,通过减肥瘦了50千克,但后来却又反弹了25千克。
  节目中分析称,中野虽然有患糖尿病的危险,但因为她一直坚持训练,身体内脏中的脂肪含量很少,才因此保持着健康。
  内脏脂肪量过高很有可能引发糖尿病,但通过运动可以减少内脏中的脂肪。
  这些人也需要重视起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庭史者、肥胖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等都是易患病人群,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另外,糖尿病不一定具备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典型症状,有下列情况者,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
  1、反应性低血糖:在饭后3小时或3小时以上,出现心慌,饥饿、出汗、颤抖等症状。
  2、反复感染:顽固性外阴瘙痒,有的反复外阴、阴道真菌感染,有的, 预防糖尿病,让加号减少则屡发疮臃肿。
  3、多饮、多尿、易口渴。
  4、偶有尿糖阳性而空腹血糖正常。
  5、皮肤经常瘙痒。
  6、疮疡久治不愈。
  7、饮食正常而无任何不适,但身体却日渐消瘦。
  8、异常分娩:不明原因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9、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眼底病变等。
  10、身体感到极度疲劳和虚弱。
  11、双脚感到麻木和刺痛。
  12、小小年纪脱发。
  及时发现,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不要等到“贵客”登门,才发现健康捉襟见肘。
24小时排行
爱跷二郎腿会得哪些病,跷二郎腿时人容易弯腰驼背...
山西三针脑血管病医院院长,三针法治疗脑血管疾病专家...当前位置: &>&&>&
中国人为什么容易得糖尿病?
  && 世界上除了瑙鲁人和印第安人外,我们中国人恐怕最容易得糖尿病。
&& 南太平洋岛国瑙鲁人十个有九个胖,百分之三十的人有糖尿病,一度发病率曾经高达60%,是世界之最。美洲皮玛印第安人曾经一半人患上糖尿病,非洲毛里求斯华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0%。统计显示,美洲印第安人和华人糖尿病发病率平均是白人的两倍以上。这些瑙鲁人、印第安人和华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饮食以高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为主。瑙鲁人喜欢吃糯米、喝可乐;我们中国人今天爱吃的土豆和玉米,就是从印第安人那里传来的。如今中国又引进了西方的甜食,这使我们胰腺(特别是胰岛)的负担大大加重,发生退化和增生。大致来说,我们人均吃的粮食是西方人的一到两倍,胰腺增生得比西方人大一到两倍,糖尿病发病率比西方人高出一到两倍。
&& 不过,如果饮食以天然碳水化合物或粗粮为主,糖尿病并不会大规模爆发。粗粮的血糖指数并不过高,而且营养较丰富。真正的杀手是精制碳水化合物,例如糖、精粉和白米。瑙鲁人在过去没有糖尿病,但在二战结束时,引进可乐等垃圾食品后不到二十年,糖尿病大规模爆发,发病率曾经高达60%。美洲皮玛印第安人在过去基本上没有糖尿病,但在大量食用高糖高碳垃圾食品后,糖尿病如期而至。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淀粉加工日益精细,并引入高糖垃圾食品和包装饮料,到2000年代糖尿病开始层出不穷。
&& 二十年前,中国人几乎没有肥胖和糖尿病,何以今天迅速泛滥成灾?难道我们的基因变了?不可能,一个种的基因不可能在几十年内发生根本变化!是生活方式变了。事实上,肥胖和糖尿病基本上是生活方式病,主要是饮食方式病!
&& 为什么你母亲有(2型)糖尿病,你容易得糖尿病呢?是因为你们的饮食结构相似,她吃什么,就给你吃什么,吃出来的!科学家发现,只要给老鼠吃足够多的糖,它就会得糖尿病。所以,我们每个人只要摄入过量的精制糖和淀粉,一二十年后都可以得糖尿病;这个现象叫做&克理威20年法则&。它告诉我们,糖尿病实质上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病。
&& 据估计,中国目前至少一亿以上,为全球之最,发病率已经赶上美国(约8%)。我们的(或)患者更是超过一亿五千万,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中国大陆及香港的报告发现,中国人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居世界前列,高达10%,是世界平均值(5%)的两倍。
&& 中国大城市的糖尿病发病率与日俱增,例如,上海的糖尿病发病率从1980年的1%猛增到今天的10%以上。未来二十年,中国糖尿病将迅速向城镇扩散,并最终到广大农村大规模蔓延。如果不进行干预,2030年整个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将可能高达20%,糖尿病总人口可能增加到3亿。
&& 中国每三个不到一个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如果你确诊得了糖尿病,你并不孤独。
150?fdh:150)" >
糖人商城血糖仪试纸
&nbsp&nbsp糖尿病热门推荐:
您当前位置&&&&&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上糖尿病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上糖尿病
  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非常多的老年人都在受到糖尿病的危害,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那么,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上糖尿病呢?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个知识还不清楚,这样确实不能够很好的帮助老年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认识一下,希望可以帮助老年人避免发生糖尿病的发生。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关系,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因此,老年人在饮食和生活起居上,都会注意很多事项的。社会上,很多老年人都会患上糖尿病,但是这些人并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患上这一疾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上糖尿病一、基础代谢因素
  人在逐渐衰老过程中,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参与人体活动的各级组织尤其是肌肉代谢下降,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上糖尿病二、胰岛素原因素
  人体逐渐衰老时,其总胰岛素量虽有一定水平,但其中胰岛素原相对增多,人类胰岛素原抑制肝葡萄糖生产作用的活性只有胰岛素的1/10,在相同的基础状态下,年轻人的胰岛素原总分泌数(总分泌数=胰岛素 胰岛素原)和老年人相同;但在葡萄糖负荷后,血液循环中可测知的胰岛素原老年人为22%,而青年人只有15%,胰岛素原较多,也可能是老年人糖尿病增多的原因之一。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上糖尿病三、人体组织改变因素
  人体逐渐衰老过程中,即使不超重,由于体力活动减少,身体组织即肌肉与脂肪之比也在改变,肌肉由占人体的47%减至36%,脂肪由20%增加到36%,脂肪相对增加则会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也是老年人糖尿病增多的原因之一。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上糖尿病四、胰岛素分泌量改变因素
  当人体逐渐衰老时,胰岛素分泌量的改变众说不一,有说减少,有说增加,有说不减少而延迟,也有说正常,通过文献分析与临床观察,可以认为,这些不同结果,是不同病程的反映,初诊及病程短者胰岛素水平往往接近正常,病久者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水平可能降低,此时有些患者需要补充胰岛素。
  对于人们来说,需要好好的认识一下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上糖尿病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帮助老年人预防糖尿病,不会受到糖尿病的危害。
热点排行榜
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一旦被确诊,患者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2型糖尿病的病情...
如今大部分患者是选择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药物虽然能控制血糖,但也有许多事项需注意,否则是会导致病情恶化...
大河健康网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联合打造     地址:河南日报报业大厦16楼 电话:6 QQ: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健康咨询描述:
医生你好,我今年42岁,身体还算健康,昨天我的一位朋友到医院检查出患上了糖尿病,我感到很惊讶,我担心我也会患上这种病,我想知道那种人容易患这种病。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什么人容易患糖尿病。(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20:05:39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一般我们认为糖尿病的遗传是涉及到多方面的基因.即多个基因.多个基因发生变异以后个体产生糖尿病易感性.所以有糖尿病史的家族成员要更加拥有乐观的心情,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就完全可以避免受到糖尿病的"特别招待".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常见症状、多食、、、、、视物不清
检查项目、、B超、、、尿糖、
并发疾病肾病、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451·
浏览:3257·
浏览:2139·
浏览:4246·
参考价:70
参考价:25
参考价:21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70
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25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