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吗?气血不足如何调理虚能不能拔罐

建议使用Chrome、火狐或360浏览器访问,或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在网络上收集的资料,供养大家,希望大家消灾延寿,身心俱健,往生西方,阿弥陀佛!

拔罐养生:拔罐养生常用操作方法

【取穴】:劳宫、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振奋阳气,清心泻火,宽胸利气,增加活力的功能,配合涌泉、三阴交、足三里,效果更加明显,经常在此拔罐可使人解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竞争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生活。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生殖,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肾气充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反之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肾为主水之脏,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的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肾气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体精力充沛,进而延缓衰老,体质康健。

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②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纵贯整个颈背腰部,五脏六腑之经气均在此流通。现代医学证明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位于人体脊髓神经根及动、静脉丛附近,在这两处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气血经络的协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走罐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保健操作方法。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更可以收到明显的疗效。

【取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关元与气海穴皆为任脉之要穴,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二穴自古以来就是保健强身的要穴。命门,顾名思义为“生命之门户也”,为真气出入之所,肾俞为肾之要穴,经常拔这四个穴位,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滋生,精血才能充盈。肝主藏血,可以调节人体流动血量,全身血脉都归心所主,气又为血之帅,故常拔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配以肾俞、心俞、气海可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是人体极重要的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的背俞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取穴】:内关、心俞、肝俞、肾俞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宽胸利气的作用。心包乃心之外围,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心俞为心脏之要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二者都和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故经常在内关、心俞、肝俞、肾俞上拔罐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取穴】:天突、肺俞、风门

呼吸系统疾病多是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而致,肺为娇脏,最易受邪。天突位于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现代医学报道刺激天突穴可以明显降低呼吸道阻力;肺俞为肺之要穴,风门为外邪出入之门户,故这三个穴位有着理肺止咳,祛风除邪,调畅气机的作用,经常拔罐能够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拔火罐留下的印子以及颜色的意义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1、健康者的罐印多明显呈粉红色而没有痧点,一般半小时后红印消失。
2、罐印色鲜红而暗:表示有热证、炎症
3、罐印色紫黑而暗:表示有淤证现象
4、罐印色灰白或呈青色,触而不温:多为虚寒和寒湿邪气较盛
5、罐印表面有皮纹、毛孔粗大和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6、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7、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泡内有血水,是热或热毒盛的反应,如果泡内有黄水,是湿热盛
8、罐印呈白色,可见于气血虚弱者
    一般而言通过数次拔罐后,罐印皮肤颜色变浅,淤斑逐渐变稀少,说明病变减轻,向良性方向发展,否则病变加重或无明显改善。
   拔罐后建议配合艾灸保健效果更好。可常灸:关元、气海、三阴交、中脘、足三里、命门、涌泉……保健要穴。

中医拔罐养生 九大常用穴位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多发性神经炎—肝肾不足型

症状:肢体瘫软日久,或有肌肉萎缩,皮肤麻木不仁,常伴低热盗汗,便干尿黄。

【取穴】:肝俞、肾俞、腰阳光。足三里、三阴交、曲池。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以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多发性神经炎—湿热侵淫型

症状:肢体远端麻木疼痛,软无力,并逐渐向上扩展。

【取穴】:大椎、命门、肝俞、脾俞、曲池、足三里。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以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症状:四肢麻木刺痛,畏寒四肢冷,得温则缓解,活动时加重。皮色苍白,久则晦滞。

【取穴】:尺泽、外关、身柱、脾俞、委中、足三里、命门。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以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网球肘—肝肾不足气血亏损型

症状:肘部疼痛、入夜尤甚。无力持重,伴头晕目眩,腰酸耳鸣。

【取穴】: 肝俞、肾俞、膈俞、三阴交、肘、曲池、手三里、足三里、阿是穴。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以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网球肘—寒湿凝滞气血淤阻型

症状:肘部疼痛,劳作尤剧,不能旋臂提物困难。

【取穴】:曲池、手三里、肘、外关、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以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肋间神经痛—淤血阻络型

症状:胁肋疼痛如刺,痛处固定,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入夜尤甚,或处伤引起。

【取穴】:膈俞、肝俞、三阴交。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以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肋间神经痛—肝气郁结型

症状:胸闷不舒,好叹气,食欲不振,苔薄白。

【取穴】:肝俞、期门、阳陵泉。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以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坐骨神经痛—淤血阻滞型

症状:腰腿疼痛,病程较长,久经不愈或有腰部外伤史,疼痛如针刺,刀割、转侧不利,入夜疼痛加重,舌质紫黯或有淤斑。

【取穴】:肾俞、膈俞、关元俞、委中。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以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坐骨神经痛—寒湿重着型

症状:腰腿疼痛剧烈,屈伸不灵,遇阴雨寒冷气候疼痛尤甚,自觉身体沉重,腰腿部重着强硬,小腿外侧及足部皮肤感觉微弱,喜暖畏寒。

【取穴】:命门、腰阳关、环跳、肾俞、关元俞。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以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由长期的风寒、火毒充满胃肠、腰部及下肢的某一部分而导致的疾病。与硬伤、扭伤不同,必须将进入胃肠、腰部及下肢的风寒、毒吸拔罐出,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取穴】:大椎、脾俞、肝俞、肾俞、命门、腰阳关、三阴穴、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以上4-6个穴位留罐15-20分钟。每日治疗1次,15天为1疗程。

 肱骨外上髁炎—肝肾不足气血亏损型

症状:肘部疼痛,入夜尤甚,无力持重,伴头晕目眩,腰酸耳鸣。

【取穴】:①肝俞、肾俞、隔俞、三阴交;②肘廖、曲池、手三里、足三里、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肱骨外上髁炎—寒湿凝滞气血瘀阴型

症状:肘部疼痛,劳作尤剧,不能旋臂提物困难。

【取穴】:曲池、手三里、肘廖、外关、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症状:前胸肋软骨隐痛刺痛,局部肿胀隆起,压之疼痛加剧,皮色不变,常伴胸闷叹息情绪抑郁。

【取穴】:肝俞、膈俞、神藏、紫宫、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肋软骨炎—风寒外束型

症状:前胸肋软骨处肿胀隐痛。固定不移,得热缓解,遇寒加剧肿胀部位皮色不变,舌苔薄白。

【取穴】:神藏、或中、紫宫、风门、阿是穴。

【操作方法】: 留罐法。依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症状:局部肿胀、畸形、异常活动和功能障碍。

【取穴】:骨折部位、阿是穴。

【操作方法】:走罐法。患者取卧位,使骨折较远端充分暴露,局部创面涂以烫伤的药,取大口罐,吸于该肋骨骨折较远端外,提拉,并沿肋骨走向,移向骨折端,直至骨折处。此时凹陷之肋骨多能复起。起罐后仔细触摸肋骨,以检查复位情况,必要时重复治疗,直至骨折对位为止。然后外敷伤科消肿膏,覆以硬纸壳,用弹力胸围固定约4周,周期换药。拔罐期间,患者尽力下地自由活动。

腰痛为多发病,常与腿痛同时存在,腰腿痛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症侯群,是由多路原因引起的。如妇科病、内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疾病。

【取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委中、承山、阳陵泉、悬钟。

【配穴】:腰脊痛沿督脉经走向加人中;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走罐法。

症状:剧烈性腰痛、腰肌紧张或活动受限。

【取穴】: 腰骶关节处,髂后上棘处(双)、腰椎2-3旁开3厘米处(双)、胸椎10-11旁开3厘米处(双)。

【操作方法】:留罐法。用4-5厘米的罐呈“塔形”扣置在上述部位处,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一般1-3次可痊愈。

 腰肌劳损—肾虚型

症状:腰部酸软疼痛,绵绵无止,喜按喜揉,腰膝无力,劳累时加重,卧者减轻。

【取穴】:肾俞、气海、三阴穴、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症状:腰痛如刺或如折,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夜晚加重,舌质紫黯或有淤斑。

【取穴】:委中、三阴穴、膈俞。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腰肌劳损—寒湿型

症状:腰部冷痛重者,活动转侧不利,静卧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或反而加重,遇阴雨天疼痛发作或加剧。

【取穴】:肾俞、腰阳关、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拔罐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是由于膝关节增生退化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操作方法】:一般选用膝关节腘窝部位,留罐10-15分钟。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过度用力负重,以免加重病情。个别患者若增生严重,导致明显膝关节功能障碍,如屈膝困难等,可同时配合推拿疗法以提高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痰瘀痹阻型

症状:痹症日久,病情日益加重,关节疼痛,固定不移,久夜或晨起活动时疼痛加显,关节呈梭形肿胀,屈伸不利关节周围筋肉僵硬,可伴面色晦滞,唇舌黯红。

【取穴】:①隔俞、脾俞、血海

【操作方法】:取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

症状:关节疼痛酸胀,屈伸不利,或肿而不红,局部畏寒,遇寒加重,得温刚减,面色少华,形寒怕冷。

【取穴】:①大椎、气海;

【操作方法】: 取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类风湿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病理改变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多发性、反复发作性,此外还伴有低热、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取穴】:大椎、身柱、神道、至阳、脾俞、肾俞、委中、阳陵泉、足三里、阿是穴。

【操作方法】:取上穴位,留罐15-20分钟。

拔罐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配穴】: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取肩贞、肩髎。

【操作方法】:取上穴位,留罐10-15分钟。

拔罐期间可结合抗风湿药物同用,并且平时应注意保暖,避免肢体过劳。

拔罐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主穴:腰上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

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

肩关节炎取肩外俞、轼垣、肩髎、肩贞、天宗;

肘关节取曲泽、曲池、天井、手三里;

 腕及掌指关节炎取内关、鱼际、外关、合谷;

脊椎关节炎取大杼、肺俞、膈俞、肝俞、肾俞、大肠俞;

髋关节炎取环跳、膀胱俞、髀关、次髎、承扶;

膝关节炎取血海、犊鼻、阴陵泉、阳陵泉、委中、阴市、足三里;

踝及跖趾关节炎取三阴交、下巨虚、陷骨、承山、涌泉。

【操作方法】:留罐法。先取大小适宜的罐于主穴拔4-6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两周为一疗程,休息5-6天后再进行第2疗程。慢性或较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在拔罐期间应配合药敷、按摩等。

肩手综合综合症是指中风后并发肩、手疼痛及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肩、手指、肘关节疼痛,手指、腕部肿胀僵硬、多汗,常伴有皮肤颜色和温度改变,关节活动受限。若出现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关节畸形等症状则难以恢复。

【取穴】:肩髎、肩隅、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上穴位留罐10-20分钟。也可用针刺拔罐法,针刺后在相应部位拔罐。拔罐期间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并配合理疗和按摩,进行功能锻炼。

 颈肩纤维组织炎—气血淤滞型

症状:颈项连肩如锤刺,顾盼不利,麻木不仁,遇寒或劳累后甚,舌紫黯淤点。

【取穴】:大于、百劳、天宗、膈俞、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以上部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七日为一疗程。

 颈肩纤维组织炎—风寒侵络型

症状:颈肩酸痛连背,活动受限,遇寒加重,得温则舒

【取穴】:风池、风门、天宗、肩外俞、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以上部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七日为一疗程。

症状:肩痛日久,肩部肌肉萎缩,举臂不及头,后旋不及背,酸痛乏力,局部畏寒,得温痛减。

【取穴】:肩隅、天宗、大于、曲池、肩井、肩贞、外关、臂臑。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以上部位留罐10-15分钟,隔日治疗1次。

症状:肩部漫痛,昼轻夜痛,举臂及后转时疼痛加剧,活动受限,局部畏寒,得温痛减。

【取穴】:肩隅、天宗、大于、曲池、关外。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以上部位留罐10-15分钟,隔日治疗1次。

 颈椎病—风寒外袭型

症状:颈强脊痛,肩臂酸楚,因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而加重。或有手臂麻木发冷。

【取穴】:大椎、风门、风池、肩井、外关、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症状:四肢麻木无力,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

【取穴】:(1)大椎、肝俞、肾俞;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症状:颈项、肩臂疼痛、,甚则发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颈部僵直,活动不利,肩胛上下窝及肩头有压痛。

【取穴】:(1)大椎、肩井、肩外俞;(2)百劳、天宗、膈俞、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更年期综合症—脾肾不足型

症状:腰部冷痛,四肢不温,头晕目眩,乏力倦怠,或形体肥胖,胸脘满闷,食欲不振,大便稀薄。

【取穴】:肾俞、脾俞、气海俞、足三里。

【操作方法】: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

更年期综合症—肾阴亏损型

症状:头晕耳鸣,心悸不安,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口干津少。

【取穴】:肾俞、肝俞、心俞、三阴交。

【操作方法】: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

症状: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疼痛,多隐胃痛喜按,并有空附不适感,月经血色淡红,无血块,面色苍白少华或萎黄,头昏眼花,倦怠乏力,心悸失眠。

【取穴】:气海、足三里、脾俞、胃俞、膈俞。

【操作方法】: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注意饮食的搭配及保暖。

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绞痛,并有冷感,得温可稍减,疼痛拒按有时可连及腰脊,月经延后,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黑有块。

【取穴】:(1)关元、三阴交、肾俞;(2)大赫、十七椎、次。

【操作方法】: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注意饮食的搭配及保暖。

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阵发性绞痛,放射到腰部或骶部,月经后期,经血色紫或紫黑,有血块,可伴胸胁乳胀痛,舌质紫黯或有淤点,脉弦细。

【取穴】:气海、地机、三阴交。

【操作方法】: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注意饮食的搭配及保暖。

 慢性盆腔炎--正虚邪恋型

症状:小腹坠胀、劳累、经期加重,带下清稀、淋漓不断,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四肢无力,食欲不振,面色少华,大便稀薄。

【取穴】: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下髎。

【操作方法】: 留罐法、走罐法。单纯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症状:小腹疼痛,痛处固定不移,带下黄白或赤白相兼,腰骶部酸痛,面色晦暗。肌肤欠润。

【取穴】:(1)中极、髎次、胞盲。(2)归来、中都、地机。

【操作方法】: 留罐法、走罐法。单纯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症状:小腹疼痛有冷感,或坠胀不适,得热则舒,带下清稀量多,形寒怕冷,大便稀薄。

【取穴】:关元、归来、地机、三阴交、中膂俞。

【操作方法】:留罐法、走罐法。单纯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症状:小腹坠胀痛,带下量多,黄白相兼,小便黄赤,胸闷烦躁。

【取穴】:次髎、白环俞、中极、水道、阴陵泉。

【操作方法】:留罐法、走罐法。单纯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渐至经闭,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倦肢软、食欲不振,振爪色淡。

【取穴】:(1)足三里、三阴交、气海。(2)脾俞、胃俞、归来。

【操作方法】:留罐法、走罐法。取上一组穴,单纯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症状:月经不行日久,头晕腰痛,夜尿量多,形寒畏冷,面色花白,小腹时有作胀,大便稀薄,舌淡苔白。

【取穴】:肾俞、命门、关元、气海、归来。

【操作方法】:留罐法、走罐法。单纯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症状:月经初潮较迟,量少色红或淡渐至闭经,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皮肤干燥。

【取穴】:肾俞、志气、气海、三阴交。

【操作方法】:留罐法、走罐法。

拔罐有效治疗中风后遗症

【取穴】: 肩隅、臂臑、曲池、阳池、秩边、环跳、阳陵泉、丘陵。

1、留罐法。患者取舒适体位,上穴每次上下肢各选1-2穴,选大小适宜之火罐,将罐吸拔于所【选穴】位上,留罐10分钟。

2、本病也可采用走罐法。

【取穴】:(1)上脘、中脘、下脘。(2)建里、水月、日月

【操作方法】:单纯留罐法。每次选1组穴,2组穴交替使用。按常法行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治疗1次。

牛皮癣以皮肤出现红斑及伴有闪光的银白色脱屑为主要症状,易于复发。

【选穴】:(1)大椎、风门、肝俞、膈俞穴。

【操作方法】:取上穴,采用刺络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剌穴位,然后用留罐法将罐吸拔在点剌的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组穴。

拔罐巧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取穴】:太阳、风池、大椎、风门、神道、肝俞、合谷、列缺。

【操作方法】:1、留罐法。取大椎、风门、肝俞、神道、合谷,采用毫针出针罐法,留罐5-20分钟。取太阳、风池、天宗、列缺、采用单纯罐法,留罐3-15分钟,每日治疗1次,2种【操作方法】交替进行。

2、走罐法。此法对缓解一定暂时性疼痛有很明显的效果。

注意:拔罐期间要防止情绪紧张、焦虑和精神疲劳。

拔罐疗法有效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又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多发于女性,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波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主、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状持续15-20分钟。

【取穴】:太阳、风池、大椎、风门、神道、肝俞、合谷、列缺。

【操作方法】:取采用单纯罐法,留罐3-15分钟,每日治疗1次,2种【操作方法】交替进行。

拔罐期间要防止情绪紧张、焦虑和精神疲劳。

【取穴】:下亲、牵正、太阳、阳白。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均取患侧1-2穴,用小号罐,留罐10分钟左右。或者在患侧面部用皮肤针叩剌少量出血再拔罐,3日治疗1次。本法在面神经麻痹的炎症期或后遗面部有“倒错现象”时效果明显,拔罐后应避风寒。

 面神经炎是指因颞骨内面神经管内段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造成病侧面部肌肉瘫痪和口眼歪斜的一种急性周围神经疾病。与中医学的“歪嘴风”、“口眼歪斜”、“面瘫”类似。

【取穴】:风池、颊车、四白、颧髎。

【操作方法】:留罐法。均取患侧,每次2穴,取大小适宜的罐,用闪罐法或留罐法行罐,以上4穴轮流使用。但体弱者慎用本法,面部肌肉枯瘦浅薄、抽搐痉挛或局部有静脉曲张者也不能用本法。

面肌痉挛是指由于某种已知(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寒冷、谈话过多)或未知的诱因而引发的面部肌肉抽搐。在三叉神经前或面神经炎后期,亦可并发本病。中医学称为“颜面抽搐”。

【取穴】: 地仓、禾髎、承浆、颊车、下关、阳白、四白、翳风、太阳。

【操作方法】:按常法行罐,留罐5-10分钟,隔日治疗1次。

泌尿系统感染之拔罐疗法

泌尿系统感染是指尿道、膀胱、肾盂、肾盏的感染,小儿时期不易定位,故统称为泌尿系感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有病毒、支原体、真菌、原虫等,最常见的是细菌,是泌尿系统感染多指细菌性感染。

【取穴】: 中极、水道、阴陵泉。肾虚加肾俞;

【操作方法】:按证施术,分别选用上述的腧穴单纯拔罐,留罐10-2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也可采取循经走罐、闪罐、加针、加灸、放血等辅助疗法,可增加疗效。

拔罐疗法有效作用于胃痉挛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

【操作方法】:走罐法。俯卧位,在背部涂上适量润滑油,然后沿背部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重点在以上几个穴位来回走罐数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再将罐留罐10分钟。

症状:多发生在夏秋季,上腹部持续疼痛,并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

【选穴】:大椎、中脘、天枢、关元、内关、足三里、解溪。

【操作方法】:留罐法。依上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上疗程。注意:要待其症状缓解后,方可用拔罐疗法配合治疗。

症状:有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腹部不适、胀痛或烧灼感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泛酸等。

【选穴】:中脘、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

【操作方法】: 留罐法。依上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症。

【取穴】:胃俞、脾俞、大椎,中脘,天枢

【操作方法】:单纯拔罐法。按常法行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胃痛常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

【取穴】:胃脘(即上脘、中脘、下脘)、关元。

【操作方法】:单纯拔罐法。按常法行罐,先在胃脘用较大口径的罐,留罐5分钟。如兼有呕吐者,再在鸠尾、世阙穴上拔罐5-10上,每日治疗一次。

咽喉炎是反指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炎性病变。常由受凉、劳累等诱发,因细菌、病毒侵犯咽喉部的黏膜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痛、咽痒、吞咽困难、发热、声音嘶哑,轻刚声音低、毛糙。重则失音,根据发病的时间和症状的不同,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

【取穴】:大椎、胸骨上1/3处。

【操作方法】:留罐法。按常法行罐,先在大椎穴拔罐,然后在胸骨上级/3处拔罐。留罐10-15分钟。在拔罐期间常用冷盐开水漱口,口含磺喉片,必要时用抗菌素。

药物性皮炎也叫药疹,是各咱药物通过各种不同途径进入体内而引起的皮肤粘膜反应,、称为药疹或药物性皮炎。药物不仅通过内服和注射,而且可通过栓塞、含片、吸入、灌肠、漱口及外用(包括滴眼、滴鼻)等途径进入体内而引起药疹。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一般说来,以西药产生的机会较多,中草药很少引起药疹。

【选穴】:曲泽、尺泽、内关、曲池、合谷、足三里、血海、三阴交。

【操作方法】:取上穴,以单纯留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期1次。

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外泄的一种男性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如果有梦而遗精者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精者,甚至清楚的时候精液自行流出称为“滑精”。但是如果没有发育成熟的男子,每月偶有1-2次遗精,且次日无任何不适者,属生理现象,不是病态。中医认为,肾藏精,宜封固不宜外泄,凡劳心太过,郁怒伤肝,恣情纵欲,嗜食醇酒厚味,均可影响肾的封藏而遗精。

【选穴】:肾俞、八谬、关元、大赫、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操作方法】:取上穴,以单纯留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早泄是指性交时间极短,或阴茎插入阴道就射精,随后阴茎即软,不能正常进行性交的一种病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医认为多由于房劳过度或频犯手淫,导致肾精亏耗,肾阴不足,相火偏亢,或体虚赢弱,虚损遗精日久,肾气不固,导致肾阴阳俱虚所致。过度兴奋,紧张冲动也是引起早泄的原因之一。

【选穴】:命门、肾俞、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操作方法】:取上穴,以单纯拔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选穴】:足三里、血海、阴陵泉、肾俞、膀胱俞、气海、中极、三阴交、太溪。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以上4-6个安全穴位,以单纯拔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报道,50-60岁男性中,约35%-45%有前列腺增生,至60-70岁时,则达75%。前列增生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一般认为慢性炎症、性生活过度、盆腔充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前列腺由围绕尿道的腺体和在其外层的前列腺体所组成,前列腺增大时,压迫尿道,可造成排尿阻塞不畅。由于排尿不畅,尿过多积存,又可引起泌尿系统继发感染,有的发生膀胱结石。

【选穴】:肾俞、膀胱俞、气海、中极、足三里、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

【操作方法】: 取上穴,以单纯拔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肠梗阻即肠有部分或全部被堵塞,使消化过程无法完成的一种症状。导致肠梗阻的原因有好几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绞窄性疝、粘连性肠堵塞,或组织束缚(通常由先前的某种炎症或外科手术造成)等。不过。肠梗阻也可能是由诸如结肠癌等造成的。有时部分健康的肠会打结或绕缠,这种情形叫做肠扭转。在极少数的情形下,肠梗阻还可能是由于一枚误吞的硬币或骨头等无法消化的物体造成。

【选穴】:中脘、中枢、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庭。

【操作方法】: 取上穴,用单纯拔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隔一日一次。

另外,在生活中,忌暴饮暴食,饭后忌冷饮。

低血压主要是由于高级家庭经营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偏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一般成人如收缩压低于100mm汞柱,舒张压低于60mm时即称为低血压。本病大致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眩晕”的范畴,其发病主要与体质虚弱、思虑劳倦、情志因素等有关,病机主要在于各种因素导致心阳不振、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所致。

【选穴】: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膈俞、脾俞、肾俞、关元俞。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在上述穴位上用真空罐或火罐吸拔,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拔罐疗法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

【选穴】:风门、肺俞、大椎、膻中、尺泽、定喘穴。

【操作方法】:取上穴施以单纯留罐法、留罐10分钟,各穴交替吸拔,每日一次。

【选穴】: 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及背部督脉和膀胱经循行部位。

【操作方法】:缓解期可在背部督脉和膀胱经循行部位进行走罐,至皮肤紫红,亦可在上述穴位进行单纯留罐吸拔。

白癜风又称白驳风,白癜,斑白,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皮肤色素脱失症。

【选穴】:风池,肺俞,曲池,中脘,血海,三阴交

【操作方法】:取上穴,以单纯留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一次。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俗称痨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排菌病人是传染源,主要由患者咳嗽排出结核菌经呼吸道传播,在人体抵抗力下时,容易感染发病。本病可累及所有年龄段,但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老年人发病有增加趋势。本病属中医“肺痨”范畴。

【选穴】:天突、通气、膻中、胆俞。

【操作方法】:仰卧位取天突、通气、膻中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5-10分钟,或俯卧位取胆俞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隔1-2日一次。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心病是一种40岁以后较为多见的心脏病。中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慢慢衰退,如果对钙质摄取不足,会导致钙质从骨组织中大量释出,这一方面会造成骨质疏松,另一方面,会使骨组织中的胆固醇等物质大量释出并沉淀或附在血管壁上,加重血管硬化,从而影响人体血液循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冠心病可分为5型:隐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猝死。

以下主要介绍心绞病和心肌梗塞两种常见病症的治疗及防治。

【选穴】:天突、膻中、巨阙、中脘、曲泽、内关、神门、足三里、大杼、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

【操作方法】:1、留罐法:将罐吸附于厥阴俞、心俞、内关、神门;

2、沿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至膈俞、任脉的天突至巨阙、手厥阴心包经的曲泽至内关来回走罐。注意:拔罐时对缓解和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有一定疗效,但频发、加重或心肌梗死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拔罐疗法可有效治疗便秘

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排便动力缺乏,或津液枯燥所致。年老体弱,气血双亏,津液不足,肾阳虚衰;或忧愁思虑,情志不畅,日久伤脾,脾运动功能低下;或多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饮食太少,水分缺乏,食物缺少纤维素;或多次妊娠、过度肥胖、分完后提肛衰弱、缺乏定时大便习惯皆可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而致糟粕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而生成便秘。

【选穴】主穴: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

【配穴】: 热结大肠较重者加曲池、合谷;气机郁滞较重加中脘、阳棱泉、太冲;气血虚热较重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关元。

【操作方法】先用走罐法来回走罐2-3次。再取上述部位留罐10-2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选穴】: 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听会、脾俞、肾俞、外关、中渚、阳陵泉、命门、少泽、中渚、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侠溪。

【操作方法】:留罐法。取上4-6个穴位,留罐10分钟,每日一次。

注意事项1 耳聋、耳鸣是临床上较为顽固的一种疾病,病因很多,拔罐疗法对于神经性耳鸣效果很好,但容易复发,需要坚持治疗,巩固疗效。

2 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

【选穴】:听宫、听会、翳风、肾俞、命门、少泽、中渚、足三里、太冲。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上4-6个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一次。

注意事项 1 耳聋、耳鸣是临床上较为顽固的一种疾病,病因很多,拔罐疗法对于神经性耳鸣效果很好,但容易复发,需要坚持治疗,巩固疗效。

   2 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

拔罐疗法有效作用于过敏性鼻炎

症状:突然出现阵发性鼻内发痒,连续喷嚏,流大量清涕,并发复发作,常伴有嗅觉减退或有其他过敏现象出现,自黏膜潮湿水肿,有时有咳嗽、寒热等感冒症状。

【选穴】:风门、肺俞、足三里穴、脾俞。

【操作方法】:留罐法。将抽气罐吸附于上述穴位10-15分钟,每日一次,15日为一疗程。

症状:鼻中流涕,或清或黄,或伴有腥味,嗅觉减退,鼻痒,喷嚏时作。

【选穴】:大椎、身柱、肺俞、合谷。

【操作方法】:留罐法。将抽气罐吸附于上述穴位10-15分钟,每日一次,15日为一疗程.

拔罐有效作用于牙龈肿痛

【主穴】:患侧下关、颊车、合谷;背部膀胱经风侧线附近(第7颈椎以下与第5胸椎之上范围内)粉经色压痛点。

【配穴】:风火牙痛取液门;胃火牙痛取内庭;肾虚牙痛取太溪。

【操作方法】;留罐法。

拔火罐是一种中医疗法。下面,我们来看看拔火罐具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吧。

  • 拔火罐具有排除体内湿气的作用,因此,对于体内有湿气的人可以去做一下拔火罐疗法。

  • 拔火罐具有畅通气血的作用,对于气血不畅通的人也可以尝试去做下拔火罐,能够强身健体。

  • 如果患有某种疾病的话,则应该咨询下是否可以拔火罐,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 如果医生操作不当、经验不足的话,那么去拔火罐的话,有可能会造成人体皮肤淤青现象,使得皮肤变得很粗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