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产后抑郁症。已经2天没睡觉了

  李琳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她跟着非常迷信的的母亲一起长大,后来母亲再婚。李薇的母亲认为人不会生病,以至于李琳在17岁结婚的时候第一次去看医生,发现肚子里长了一个17斤重的卵巢囊肿,而其母亲仍然反对手术。

琳认为她从未在这个家庭里得到过爱,于是她为了摆脱母亲的掌控而选择在17岁时就结婚,但她的第一段婚姻却充满了虐待,她在21岁离了婚;而在第二段婚姻中,琳生下了儿子小达,并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这时她才第一次被诊断出抑郁症。由于丈夫淡漠的家庭观念,洛拉再次离婚,而后的日子里,抑郁症也一直折磨着她。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她在抑郁状态下往往也能坚持工作。她描写了抑郁症来临时的感受:“生活本来就像一只在海面平静行驶的航船,一切都顺利极了,然后,突然有一片乌云停留在我头上。就是那么猝不及防,第二天我就会在一种对未来的可怕预感中醒来,惶惶不安,孤独绝望且充满恐惧。”

在被诊断为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后,她就开始在武汉国医堂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并对自己的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儿子小达成为琳的精神支柱,而且尽管她不赞同母亲那样极端的信仰模式,她仍然感受到自己对上帝的忠诚与信仰给了她坚持生活的勇气。琳积极寻求治疗,她尝试了包括电休克疗法在内的29种不同治疗方法,但一些错误的治疗还使得她出现了轻度躁狂症状。

洛拉总结说“对于一个患者来说,遇到一位能够让她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医生——即使事实并非如此——这比什么都重要。”在她逐渐康复后,她又参加了一些互助小组,这让她受益匪浅。后来琳又有了已经持续18年的第四次婚姻,丈夫对她非常支持,为她的抑郁症也付出了许多努力。这也令琳认为让抑郁症患者的配偶或亲人了解这种疾病,对于病人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产后抑郁是个热词,一般说的都是妈妈在生产后发生抑郁,可这并不代表此病是妈妈们的专利,爸爸们也同样会得产后抑郁。

在日前举行的第4届中国婴幼儿发展论坛上,《2017中国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现状白皮书》正式发布,竟有高达57.8%的爸爸们也有类似于产后抑郁症的症状,症状与妈妈类似。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家庭成员增加带来的压力、育儿经验不足、与家人沟通不畅、睡眠不足等都可能是导致爸爸患上产后抑郁症的诱因。

钱江晚报记者走进浙江省中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高静芳的专家门诊,遇到了三位得产后抑郁的奶爸,严重的甚至已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因此,在关注妈妈身心健康的同时,爸爸的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从出生到29岁,陈先生的日子都过得中规中矩。他除了去运动健身之外,基本上一下班就回家,而且不抽烟喝酒,也没别的不良嗜好,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个顾家的好男人。

但从2个月前出生开始,他的行为相较之前有些“出格”。他变得不爱回家,疯狂喜欢出差,回到家了以后则是喝点小酒呼呼大睡,家里的事一概不管。连最疼他的老妈都抱怨他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也不知道他心里的苦,其实一切都是因为他太爱孩子太担心孩子了。

事情的原委得从陈先生的身高说起,一米七上下,对此他特别不满意。为了下一代能改变基因,她在挑对象时就设定了严格的身高要求,最终找到现在的妻子身高与他不相上下。于是,自妻子怀孕以后,他对孩子的身高那是信心满满,即使没有妈妈的“大长腿”,也不会是像他那样的“小短腿”。

孩子出生的那天,兴奋的陈先生第一个冲上前去看,他关注的点不是性别,而是孩子腿的长度。“我看到那么短一条腿,顿时就开始焦虑,心想:完了!身高随我。以后他能不能也随我找到个高个老婆……”陈先生说,自此以后,只要他一回家见到孩子就是有关孩子身高的各种担忧。

而令他彻底绝望的还是老妈一句无心的话。这孩子半夜爱哭,老婆被折腾得恼了就气问道:“不知道像谁。”一旁的婆婆忙搭腔:“随他爸爸,我那时也这么带他。”结果,陈先生当真了,心想连老妈都说孩子像自己,那确定无疑个子高不了了。

于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除了身高之外,陈先生发愁的问题越来越多。孩子第一次打预防针哭到拔针时才哭,他就担心孩子是不是有点傻;训练拍手寻声的时候孩子反应慢一点,他就害怕孩子会不会是聋子。最后就变成一回家就愁眉不展,只好想尽办法躲避。

当老师的岳父母来带娃以为能省心

没想到天天给他指正缺点几近崩溃

相信除了学霸之外,多数人都有过被老师严厉训斥的经历,老师们似乎天生有一双“慧眼”,能快速搜寻到学生们身上的各种缺点,并及时的进行批评指正。

而令宋先生最崩溃的是,1个月前妻子生下孩子后,请来刚退休的岳父岳母来帮忙带娃,两老原是小学老师,本想着由他们带孩子自己能省心点,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两位退休教师来家里之后,把他当成了教育重点对象,天天给他指正缺点。

宋先生今年28岁,从小是在妈妈的宠爱中长大,虽没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但各种生活琐事基本都是妈妈包办,他只要负责好好学习和工作即可。结婚成家以后,他才离开妈妈开始独立生活,幸福的他娶到一个很贤惠的妻子,也把他样样都照顾得很好。结果,现在孩子都出生了,他依然没有“长大”,当老师的岳父岳母实在看不下去。

每天下班回家,他习惯了把臭袜子一脱就随手丢地上,从来不管洗这事,只顾第二天打开抽屉穿一双干净的就好;每一件用过的东西,他都是用到哪就丢到哪,脑子里根本没有用好归位的想法,反正下次用的时候再找好了;他喜欢玩游戏,外放音效感觉最棒,有了孩子之后也没有收敛……

如此一桩桩一件件,所有他觉得习以为常的生活琐事,在岳父岳母眼中统统成了“毛病”,岳母教他怎么洗自己的臭袜子,岳父提醒他东西用好要归位、宝宝睡觉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响……几乎每天都是同样的话念叨好几遍,当然他们的初心是让女婿变得更好。

然后,才过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宋先生已几近崩溃。现在每天回到家里他都提心吊胆,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脑子里先过一遍,就怕自己做不好又被说。最要命的是,这种担心紧张的情绪还影响到了他的工作。他是做设计的,以前晚上在家想方案比较有思路,如今被吓得脑子什么都想不出来了。

一胎女儿刚刚出生就被催生

年轻新爸爸为经济负担发愁

政策逐步放开以后,不少60后和70后“赶末班车”,但对于才27岁的年轻爸爸李先生来说,二胎简直是亚历山大。

李先生和妻子都是新杭州人,两人靠着父母的帮助才能在此买房安家,2017年手头稍微宽裕一点了,他们才敢要孩子。不久前,他们俩可爱的女儿呱呱落地,当他沉浸在当爸爸的喜悦中时,专程从外地赶来陪产的老妈一脸不高兴地把他叫到一边,严肃命令:“头胎是个孙女就算了,你们得赶紧二胎给我生个孙子。”

原本,老人家有点重男轻女思想,好好做点工作就过去了,却不巧李先生又是个特别孝顺的人,把妈妈的话记到了心里。回家以后,他便默默盘算。自己做的是行政工作,收入变化不大,老婆做销售,是家里的赚钱能手,这次为了生孩子家庭收入影响不小,如果再来个二胎,这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问题还不止到这里,算完经济账之后,李先生把“责任”都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都是因为他能力不够的缘故,整个人满满的负能量,整天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连他最爱的女儿也不想管,晚上孩子一哭他其实比妻子都醒得早,就是不想起来,只是一个劲催妻子快给孩子喂奶。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生产后,出现的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心理疾病。产后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同时伴有躯体症状,如头晕、头疼、失眠等。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0%,通常在产后6周内发病,大多数患者在3-6个月之间可以自行缓解。产后抑郁症主要与女性生育后体内激素水平剧烈变化有关,还与女性身体疲劳、社会角色的改变等有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后抑郁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