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一般都是脑血管病导致的,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留下的后遗症,都会出现共济失调的症状。这种疾病并不能够完全治愈,只能够通过针灸,按摩,理疗的方式来进行调理,同时也可以配合口服阿司匹林,他汀类的药物来预防再次发作。患者只要坚持治疗,共济失调的症状就能够缓解。共济失调的患者一般会出现醉汉步态,不能够走直线,甚至还会出现头晕眩晕以及言语问题,比如爆发性语言,或者是吟诗样的语言。

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是由于小脑、本体感觉和前庭功能障碍引起,为运动正确程度的异常,表现为动作笨拙、不协调,可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引起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病因复杂,涉及很多遗传性疾病,非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获得性疾病。

一、共济失调有哪些症状?

1.步态和姿势异常:行走不稳,步态蹒跚,步基增宽,易跌倒,头晕,醉酒感,尤其在黑暗中。

2.双上肢持物不稳,写字、系扣、用筷子等精细运动障碍。

3.言语含糊不清,语速减慢。

5.饮水呛咳,吞咽障碍。

6.肢体无力,下肢尤著。

二、如何根据临床表现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共济失调?

1.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和脑干受损

①姿势和步态异常:站立不稳,步基宽,醉酒感,眩晕,视觉不能纠正。

②协调运动障碍:上肢重于下肢,远端重于近端,精细比粗大动作明显,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字迹笔画不匀、轮替动作笨拙、指鼻、跟膝试验不稳。

③语言障碍:唇、舌、喉肌共济失调所致的说话慢,含糊不清,声音断续、顿挫及爆发式,呈吟诗样语言和爆发性语言。

④眼肌共济失调:粗大眼震。

⑤肌张力减低:姿势或体位维持障碍,运动幅度大,较小力量可使不稳,小脑回击征,腱反射减弱,钟摆样反射。

①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及运动方向,丧失反射冲动。

②站立不稳,无明显眩晕,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黑暗处步行困难,视觉可纠正,闭目难立征。

③音叉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减退。

④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没有钟摆样反射。

⑤眼震(-),语言障碍(-)。

②眩晕、呕吐、明显眼震。

③姿势和步态不稳,头位改变可加重,视觉可纠正,肢体共济失调不明显。

④没有语言障碍和深感觉障碍,腱反射正常。

⑤前庭功能检查:变温试验和旋转试验反应减退。

②起立、步行困难,站立时后倾,视觉不能纠正。

③伴有额叶受损其它症状:精神症状,吸允反射。

④腱反射正常或增强,无深感觉障碍。

  •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共济失调是一种运动协调障碍,一般是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在共济失调情况下人体不能随意运动,活动时无法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患者无法用手指鼻,共济失调中期的症状表现为发音异常、音调异常以及说话含糊不清,患者还会感到吞咽困难,容易呛咳,共济失调晚期时患者会出现行走困难,需要借助轮椅。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共济失调性疾病?   共济失调(ataxia)是指在肌力正常情况下,发生的运动协调障碍,是锥体外系的一组症状和体征,表现姿态、步态、运动、动作等共济失调。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②小脑性共济失调;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中枢神经变性病、脑血管病、顽固性头痛、头晕及睡眠障碍、癫痫发

  • 擅长:擅长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脑、神经系疾病,中医内科疑难症,头晕头痛

  • 擅长:脑血管病、神经介入、神经系统急危重症救治等,对脑出血、神经系

疗效:用于痤疮、酒渣鼻、脂溢性湿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脑共济失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