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不好,感觉关节风湿痛肿胀,可能是风湿又犯了,有...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1.干辣椒末30克,生姜120克,大葱150克,烧酒250毫升。将葱、姜捣烂如泥,再加入辣椒末与酒,和匀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肤发红有烧灼感为止,在同一部位一般用1~2次。
  2.桑枝500克,海风藤、络石藤各200克,豨签草100克,忍冬藤、海桐皮各60克。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趁热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时,10天为一疗程。
  3.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加入500毫升50度白酒浸泡两周后搽患处,每日数次。
  4.桂枝、牛膝、乌药各15克,松针20克。加200毫升白酒,浸泡一周以上,每次服15毫升,每日两次。
  5.白花蛇一条,乌梢蛇3条,蕲蛇3条,木瓜、防己、防风、红花各30克,生地黄、威灵仙、当归、土茯苓各60克。浸泡于白酒2000毫升中,3周后可饮服。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6.茄根24克,枸杞15克,当归、松节、人参、鳖甲、龙骨、牛膝、羌活、蚕砂、独活、防风各6克。上药共为粗末,用高梁酒500毫升浸泡两周,去渣。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7.附子30克,桂枝12克,麻黄、生姜、防风、白术、白芍、知母、甘草各10克。先煎附子两小时,后入诸药,水煎服,每日一剂,30剂为一疗程。症状缓解后,加入黄芪30克,以巩固疗效。&(李祥农)
马志坚&类风湿性关节炎治验
摘自2012-4-19中国中医药报
□&肖连宇&陈沛&北京中医药大学
 马志坚是山西省一位民间中医,从医近二十载,一直从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病症。他在辨证运用经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免疫学相关知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用药方面独树一帜。笔者将其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进行总结,供读者参考。
  中医认为类风湿属于“痹证”的范畴,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疼痛。近年来,随着西医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学者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据此,马志坚常采用的方药如下:
  主&&方
  无论何种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一般都会因遇寒而加重。根据病人是否有内在热象(主要通过小便颜色,咽痛、咽干、口渴与否,舌脉等加以判断),可以将治疗类风湿的主方分列如下:
  1.当归四逆汤
  对于寒湿较重的类风湿病人,常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可用于治疗血虚,阳气不足,寒侵经脉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常表现为手足厥寒,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2.白虎加桂枝汤
  对于有明显热象的类风湿病人,常采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以清热通络止痛。《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可用于内有壮热,或风寒湿邪郁而化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可伴有小便黄,咽干,咽痛,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
  3.桂枝芍药知母汤
  对于无明显寒热的类风湿病人,常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可用于治疗病久正虚,风寒湿侵入筋骨关节,营卫不利,气血凝涩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以身体瘦弱,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剧烈而无明显寒热为特征,舌淡苔白,脉沉。
  配伍用药
  1.忍冬藤、金雀根、岗稔根合用
  忍冬藤: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别录》:“主寒热身肿。”《本草纲目》曰“治一切肿毒,痈疽疥癣”,它是祛风通络药中药性平和且具有清热功效的抗风湿药,是一味兼有抗风湿、消炎止痛、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的免疫抑制药。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关节炎,不论热证、寒证、寒热错杂证都可以使用。
  金雀根:味甘,性微温。《纲目拾遗》:“治跌打损伤,咳嗽,暖筋骨,疗痛风,性能追风活血,兼通血脉,消结毒。”《开宝本草》:“清肺益脾。治头晕,咳嗽,哮喘,五痨七伤,衄血。”有益气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传统上是一味补气活血的强壮药。现代研究表明,它对小鼠的T、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类风湿的常用药,而且还有强壮功效。
  山稔根:又名岗稔根,味甘,性平。有祛风通络、止血、镇痛的功效,是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
  以上三味药合用,对于治疗类风湿效果极佳。其中忍冬藤可用至30~90克,金雀根、山稔根的用量一般为10~15克。
  2.制蒲公英:用川乌、草乌炮制蒲公英,可用于代替直接使用川乌、草乌。制蒲公英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川乌、草乌的毒副作用,缩短了患者的煎药时间,避免了因煎药不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同时还可达到祛风散寒,温经止痛的药效,用以治疗寒邪偏盛之风湿痹痛。常用量为30~60克。
  3.制马钱子:善能搜筋骨间风湿,开通经络,透达关节,止痛力强,用以治疗风湿顽痹,肢体拘挛疼痛。由于其有大毒,故用量一般不超过3克,并需嘱咐患者,若服药后有头晕等症状,即服用大量白糖水或停止服药。
  4.白芥子:可温通经络,利气豁痰,消肿散结止痛,用以治疗筋骨腰节诸痛,对于表里不通尤为有效。常用10克。
  5.虫类药
  (1)蜈蚣:与木香作为药对使用,木香可加强蜈蚣的穿透性,对关节、经络深处的病变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木香的常用量为6~10克,蜈蚣为1~3条。
  (2)蚂蚁:可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现代研究表明蚂蚁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又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对T细胞发挥了免疫双相调节的作用,且毒性低。一般用量为10~15克,对风湿痹痛、手足麻木等都有良好的疗效。
  (3)僵蚕:可祛风、止痛,对风邪偏盛的抽搐、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常用10克。
  (4)乌梢蛇:祛风、通络,对风湿顽痹,久病邪深者有良好的效果,常用20克。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风湿之邪较重者,使用威灵仙、桑枝、防风、羌活等祛风除湿药;肝肾亏虚者,使用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药;类风湿病人一般需服药日久,故加神曲、谷芽、麦芽等健脾和胃药以保护胃气。
  服药方法
  内服配合外洗:药煎两次后,早晚分两次服用;将药渣煎第三次,用来泡洗手脚,早晚各半小时。根据马志坚大夫多年临床实践,内外合用对病情的缓解有极大的作用。病情稳定后,可将饮片粉碎成末,装入胶囊服用,亦可制成丸药服用。
  病&&案
  案一:秦某,女,32岁,日初诊。初诊时手指关节肿痛,腰痛,膝关节痛,同时伴有37.5℃低烧。舌红苔黄,脉弦数。持日化验单,化验结果类风湿因子[RFS]为20.6&IU/ML(参考范围为:0~12&IU/ML,下同)。处方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10克,白芍10克,知母20克,白术15克,干姜10克,制蒲公英30克,防风10克,麻黄7克,生甘草15克,忍冬藤30克,金雀根10克,山稔根10克,制马钱子3克,木香10克,蜈蚣两条,蚂蚁10克,威灵仙20克,薏苡仁30克,谷芽15克,生姜10克。7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服。
  10月22日复诊,关节疼痛有好转,但依旧热象明显,故更方为白虎加桂枝汤加减。后连续服药至11月25日,关节肿痛的症状基本消失,也未发生变形,舌淡红苔薄白,脉平。11月29日复查,化验结果类风湿因子[RFS]为7.1&IU/ML。
  案二:裴某,女,68岁,日初诊。初诊时右半身疼痛严重,手指关节稍有变形,舌红苔白腻,脉沉。日化验结果类风湿因子[RFS]为13.3&IU/ML。处方为:羌活10克,防风10克,石膏30克,知母20克,生甘草15克,蜈蚣两条,蚂蚁10克,制蒲公英45克,制马钱子3克,忍冬藤50克,金雀根15克,山稔根15克,桑枝30克,薏苡仁30克,白芥子10克,松节15克,威灵仙15克,青风藤25克,谷芽15克,麦芽15克。7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服。
  12月24日复诊,疼痛减轻,舌淡红,即更方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后持续交替服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和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至3月16日,化验结果类风湿因子[RFS]为1.2&IU/ML。关节疼痛的症状得到极大改善,关节变形得到控制。
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警惕房颤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近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丹麦全国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与一般人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房颤风险增高40%,中风风险增高30%。
  研究负责人、丹麦杰特福特医院心内科的研究员琳达·哈德森医生指出,既往研究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心肌梗死风险增高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对中风风险的研究数据不一致。为此,他和同事回顾了一项全国性注册研究的数据,这项研究中纳入所有截至日年龄超过15岁的丹麦人,其中18247人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
  结果还显示,女性的风险略高于男性,并且最低年龄组的风险显著偏高。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绝对风险在最高年龄组和最低年龄组分别为25%和70%,其他年龄组介于这两个数字之间。较低年龄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中风相对风险最高。(杨静)
暖淡畅调养类风湿性关节炎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李东书&沈阳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免疫性疾病,因为机体有不适当的免疫复合物,破坏关节滑膜,出现关节炎,影响关节活动。通常最容易发生在手指、腕、肘、肩、足、膝、下颌等关节,往往出现手关节红肿疼痛、僵硬,逐渐向其他关节发展,晚期关节破坏,出现关节强直变形,肌肉萎缩。部分人也会出现乏力、脱发、口干、眼干等关节外症状。类风湿的患病原因可能与着凉、环境阴冷潮湿、心情不畅、离异、亲人去世等有关。中医认为,自身阴阳气血不足是患病的内在因素,七情损伤、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是发病的外在原因,最终导致气血痹阻而发病。中医调养需注意“暖”“淡”“畅”三字。
  “暖”,即保暖,一是外部环境要暖,可通过调整增减衣服,使身体温暖。特别是春季冷热变幻无常,衣服厚薄要随时调整。注意保护好重点部位如膝盖、肘部,可戴护膝护肘。二是要从内部使自己变暖,多做运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热量,并将热量带到全身。美国类风湿病专家委员会也对有氧运动、动态力量训练作为非药物疗法治疗类风湿给予肯定。所以要鼓励类风湿患者做运动和关节功能锻炼。
  “淡”即饮食清淡,类风湿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较多营养。而且,类风湿患者因为经常服用双氯灭痛、芬必得等抗炎药及激素,大多胃功能不好。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保护脾胃,忌食生冷油腻,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有营养的食物,可多吃豆制品、鸡蛋、蔬菜水果。狗肉、羊肉、鹿肉过于燥热,最好不要吃。一些海产品如海参、海虾、海鱼易引起变态反应加重,也不要吃。适量的酒有助于血液循环,但酒性辛热,多饮助阳生火,劫烁阴液,无益反为害。常食薏米粥有好处,因薏米具有健脾利湿、通利关节的作用,缓解关节肿胀,还有镇痛抗癌作用,可适当多吃。木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多种微量元素,有舒筋通络、和胃化湿之功,既可消炎,又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肝酶,对服用抗风湿药导致的肝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保肝护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非常适合。
  “畅”,即心情舒畅,保持好的心理状态,精神刺激、过度悲伤、心情抑郁都可以影响身体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加重病情。中医认为七情(怒、喜、思、悲、惊、恐、忧)内伤,皆可致身体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影响脏腑功能,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感受外邪,加重病情。
  目前,对类风湿的认识越来越清,治疗办法也越来越多,大多数患者经正规治疗,能控制和缓解,不至于过多影响生活质量。类风湿患者要多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正确对待,树立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办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要盲目听从广告宣传,自行选择药品,要听从专科医生的治疗建议。
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两型论治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具有关节炎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出现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患病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属中医学的“痹证”范畴,其症状与历节、痛风、骨痹等相似。中医认为其多由于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于经络、肌肉、关节,致气血运行不畅,凝滞日久而成痹。本病临床一般分两个证型治疗。
  风湿热痹&&临床表现为关节肿大,灼痛胀痛,或局部发红,灼热,舌质较红,苔黄燥,脉细滑数。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佐以益气健脾,活血通络。处方:黄芪30克,防己12克,土茯苓30克,地骨皮20克,防风12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桑枝30克,川牛膝10克。日1剂,水煎服。加减:风重者,加海风藤30克、威灵仙15克、路路通10克;湿重者,加苡仁30克,苍术10克;热重者,加生石膏30克,地龙12克。
  风寒湿痹&&&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畏寒,泄泻,舌淡,苔白,脉弦滑。治宜驱风散寒,除湿通络。处方:制川乌10克(先熬),制草乌10克(先熬),桂枝20克,羌活30克,独活12克,威灵仙12克,寻骨风30克,乌梢蛇12克,蜈蚣粉0.6克(吞服),牛膝12克。水煎服,日1剂。(良方)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1.女贞子30克(重症用6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病情缓解后巩固疗效用女贞子30克继续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
  2.白花蛇、地龙各150克,地鳖虫、制蜈蚣、制僵蚕各30克,炮山甲25克。痛甚加制全蝎30克。以上诸药共研细末,分装为40包,每日早晚各服1包。治疗有效后,可以继续服2~3剂,以巩固疗效。(郭旭光)
治痹:辛温向辛凉转变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姜泉&焦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世界上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今,长期、联合应用抗风湿药物的诸多不良反应(如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皮疹、消化系统反应等)、使用生物制剂的巨大经济负担以及现有药物疗效的局限性,都使得中药在干预类风湿关节炎中具有很大价值。
  但目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尚存在难点:一是类风湿关节炎中重度活动的关节炎症始终是骨质破坏的关键,中医药在迅速控制关节肿痛症状方面疗效不佳,被认为是“慢郎中”,如何有效迅速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是临床研究首要问题。二是对疾病终点结局的干预度不够,尚缺乏中医药阻逆骨侵蚀的临床证据,尤其是缺乏远期疗效评价的证据。三是有效中药疗效与毒性共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以下简称风湿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风湿病(痹证、痹病)的研究,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及中西医联合的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为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延缓骨破坏,切实降低其致残率做出了贡献。
  湿热瘀论——治痹从辛温向辛凉转变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尪痹”范畴。一直以来,多数医家认为正气虚弱、复感外邪,气血不通、痰瘀互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因病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家认识到湿热、瘀血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病机转归中的关键作用。
  风湿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大样本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认为风寒湿邪可诱发或加重病情,但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病变的直接病邪却不仅是风寒湿之气;湿热瘀血夹杂既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发病因素,又可作为主要病理机制,同时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特征。故而提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主要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入侵机体,郁久化热,湿热毒邪久恋,血凝痹阻经络,病邪深入骨骱,胶着不去,腐蚀筋骨气血,致关节肿痛僵硬,甚则导致骨破坏。并总结出湿热痹阻、瘀血阻络是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证候,强调湿热瘀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重要致病机制及骨破坏的病理关键,在治法上强调清热活血法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重要中医治法,使治痹从“辛温”向“辛凉”转变。经临床研究证实,以清热活血验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降低疾病活动、潜在延缓骨破坏作用;1998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证)的“风湿安冲剂”被开发为广安门医院院内制剂。
  随后,风湿科在该药基础上,以清热活血立法组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于2007年~2009年进行了“清热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多中心临床评价研究”(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医学卫生科技联合攻关项目),采用随机、多中心、对照的试验设计。治疗24周后,表明清热活血方药具有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疾病活动度、缓解病情的作用。并且通过对52周、104周以及156周患者的放射学进展进行评估,发现清热活血方药具有潜在的护骨作用。为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确立清热活血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基础研究——清热活血法可“护骨”
  类风湿关节炎的骨破坏与滑膜炎有密切关系,通过对部分病例双手X平片远期(3~5年)临床观察发现,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采用清热活血法治疗的患者,局部关节骨质疏松和破坏的程度较其他患者有所延迟,因此提出清热活血方药可以延缓骨破坏的“护骨”假说。
  风湿科从抑制炎症诱导的骨破坏思路对清热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骨”机制进行了探索。于年进行了“从骨免疫Th/RANKL通路探讨清热活血方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清热活血方药,采用CIA大鼠模型和成纤维滑膜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体系,对清热活血方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护骨”机理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清热活血方药通过调节Th细胞因子(IL-17),使RANKL表达下调,OPG表达上调,从而调整了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延缓了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护骨”科学假说。揭示了清热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与减轻骨破坏作用的内在机制。
  在此研究基础上,2012年再从成骨细胞角度,立足于Dkk/Wnt信号通路,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从Dkk/Wnt信号通路探讨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骨机制”基础研究,以期完善清热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护骨”机制的作用途径和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证对应的理论,阐明临床中药优效的科学基础,使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治疗的基础理论有一定的突破。
  综合疗法——控制炎症,减毒增效
  关节疼痛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最痛苦的症状,在清热活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其对关节疼痛症状的控制起效较慢,治疗初期患者常需加用非甾类抗炎药、甚至糖皮质激素来控制关节炎症。
  为提高中医药控制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炎症的疗效,风湿科以清代外治宗师吴师机的外治理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理瀹骈文》)为宗,以“外治佐内治”立意,改变有毒药雷公藤的给药途径,以复方雷公藤外敷为干预措施。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对62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临床试验。
  结果显示:清热活血方药内服加用复方雷公藤外敷组,较之单纯内治组起效迅速,减轻用药关节疼痛、肿胀的最快起效时间分别为2小时、24小时,平均在7天之内迅速减轻关节疼痛、肿胀症状。
  可见,中医综合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内服之外运用中药外治法,不仅较好地改善了药物的吸收过程,有效减缓了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风湿科又进行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证规律与综合治疗方案研究”、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复方雷公藤外敷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增效研究”等项目,亦取得成绩。
  总之,湿热瘀理论和清热活血综合治疗,开辟了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治疗的新思路,可以快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延缓骨破坏,这对提高中医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贡献度、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及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酒5款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丁树栋&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患者的发病部位多为手、腕、足的小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出现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晚期的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缩等症状,甚至可发展为残疾。在临床上,中医经常将一些具有通络除湿、宣痹止痛的中药用低浓度的白酒泡制成药酒治疗此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介绍6款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方:
  寄生木瓜酒
  取桑寄生75克,玉竹240克,续断30克,当归、木瓜、红花各45克,川芎60克,白酒适量。将上述药物洗净,与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一周即成,可每次服20~30毫升,每天服2次。此方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适合有筋骨疼痛、关节麻木肿胀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
  黄芪牛膝酒
  取当归、蜜炙黄芪、牛膝各100克,防风50克。将上述药物洗净,与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一周即成,可每次服36~60毫升,每天服3次。此方具有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的功效,适合有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等气血不和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
  鹿筋壮骨酒
  取鹿筋30克,玉竹、鹿骨200克,肉桂、当归各50克,木瓜40克,桂枝、枸杞子、党参、黄芪各75克,红花、续断、重楼各100克,虎杖96克,秦艽、制川乌、制草乌各40克,白酒适量。将上述药物洗净,与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一周即成,可每次服10毫升,每天服2次。此方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的功效,适合有关节疼痛、麻木、畏风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
  豨莶四味酒
  取老鹳草600克,丁公藤300克,桑白皮、豨莶草各150克,白酒适量。将上述药物洗净,与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一周即成,可每次服15~30毫升,每天服2~3次。此方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适合有四肢麻木、腰膝酸软、骨节疼痛等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
  蕲蛇药酒
  取蕲蛇120克,防风30克,当归、羌活、秦艽、香加皮各60克,红花90克,白酒适量。将上述药物洗净,与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一周即成,可每次服15~30毫升,每天服2次。此方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功效,适合有关节疼痛、沉重等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
用良种野生蚂蚁作主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吴志成&南京金陵蚂蚁研究治疗中心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常见病,许多类风湿患者在发病早期常被误诊误治,以致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有某些相似之处,如都有风、寒、湿、热外因及关节疼痛,用常规中西药治疗部分患者能改善症状,但两者在病因、病理和症状上均不同。
  如不详加辨别,用一般抗风湿西药或中医祛风散寒的热药治疗类风湿,不但不能治愈反而会越治越重。清代名医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风门》说:“凡治痹症,不明其理,以风门诸套漫施为首,医之罪也”,还指出某些痹症“非必为风寒湿所致,多因先天禀赋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而不解。”
  这明确指出类风湿这类痹症,风寒湿是外因,而肾虚是内因,这和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与人体素质低下、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不谋而合。为此,对类风湿要“审因论治”,切不可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框框所束缚。
  在临床中,笔者采用良种野生蚂蚁作为治疗类风湿的首选药物,疗效满意。因为蚂蚁是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化工厂,含有人体必需的70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锌最高,分别有抗炎、镇痛、免疫双向调节、抗衰老、寓补于治的功能。能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增生和发育,使白细胞增多,降低红细胞沉降率,促进类风湿因子转阴,调节细胞的免疫功能。而且,过氧化脂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最新实验发现,蚂蚁可以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
  除使用蚂蚁外,在病症早期佐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中晚期则以活血化瘀、滋补肝肾、调理脾胃的中药,对绝大多数的类风湿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哺乳可降低关节炎风险
摘自6中国中医药报
  美国《风湿病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哺乳(喂奶)可使女性罹患关节炎的风险降低大约一半。
  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7000多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国南方妇女进行的有关哺乳与关节炎的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参试者的哺乳情况,检查了参试者风湿性关节炎的各种症状。结果发现,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约为10%。发生关节炎的参试妇女更可能出现体重超标,给孩子喂奶的几率也明显更低。只有一个孩子且给孩子喂过奶的妇女,罹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降低约50%。新研究还发现,与从不喂奶的妇女相比,给孩子喂奶时间越长的女性,发生关节炎的危险就越小。
  风湿性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疼痛和肿胀。患处多为双手、双脚或手腕,其他部位关节也可能会受到影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金也)
类风湿性关节炎方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梅松政&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诊所
&&&&透骨草10克、伸筋草15克、木瓜10克、海桐皮10克、薏苡仁30克、桑寄生10克、路路通10克、丝瓜络1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大枣3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1周为1疗程,一般服用2疗程缓解。服用2至4周,可以减少发作时间。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难根治性疾病,服用本方可以减少发作次数。
旷惠桃分期辨证克顽痹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周珂&王莘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顾名思义,“顽痹”可以理解为“顽固不化的痹症”,与现代医学中“类风湿关节炎”的表述相似,都以关节畸形,活动障碍,治疗效果不如人意为主要特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旷惠桃悬壶济世40载,长期致力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笔者现将其治疗顽痹的策略概述如下,以飨同道。
&&&&复发期
&&&&温通宣散以驱其邪
&&&&顽痹常反复发作。清·陈念祖指出:“深究起源,自当以寒与湿为主。盖风为阳邪,寒与湿为阴邪,阴主闭,闭则郁滞而为痛。是痹不外寒与湿,而寒与湿亦必假风以为帅,寒曰风寒,湿曰风湿,此三气杂合之谈也。”故其发病常因感受风寒湿邪,困郁肌表,阳气被郁,痹而不通,可出现关节疼痛,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
&&&&此时只有通过开腠发汗,宣散肌表之风寒湿邪,使阳郁得通,气血畅行,痹痛方止。旷惠桃提出治疗此期当以温阳(经)散寒为要;而温经散寒之药,首推乌头、附子,大辛大热,气性雄烈,逐寒止痛之力最强。
&&&&张某,女,42岁,日初诊。
&&&&主诉:全身反复冷痛4年,加重1月。患者就诊时以左上肢、左大腿冷痛明显,天气变冷时痛剧,晨起全身皮肤刺痛;全身乏力,易出汗,头晕,纳差,寐欠佳,二便可;舌暗苔白,脉沉细涩。
&&&&诊断:顽痹,阳虚寒痹。治拟温阳益气,散寒除湿法,施以乌头汤合三附子汤加味。
&&&&组方:制川乌6克,麻黄5克,白芍10克,黄芪30克,附片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西洋参10克,威灵仙10克,安痛藤10克,全蝎5克,地鳖虫10克,炙甘草10克。7剂,加蜜冲服。
&&&&同时以麻黄10克,桂枝20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川乌12克,草乌9克,红花10克,苏梗20克,艾叶10克。7剂,煎水外敷左上肢和左大腿。
&&&&复诊:症状减轻,但感背部冷痛,行经期冷痛,纳可,二便调,舌苔白,脉沉细。上方加吴茱萸5克,桂枝10克。14剂,同时继以上外洗方煎水泡澡。2周后下肢冷痛明显减轻,亦无行经期冷痛感,上方去川乌、麻黄、全蝎,再服6周,无痛感。
&&&&按:顽痹发生,常与风寒湿邪郁阻经络关节,气血不行,经络不畅有关,故用药以温通宣散为要。附子、乌头为辛温散寒之良药,上例所用之乌头汤合三附子汤温经散寒,助阳除湿之功倍增;再以补脾实卫,益气固表之玉屏风汤含于其内,更加祛湿搜风通络的虫药入方,则全方刚柔并济,温散宣通;达邪外出,且不伤正。
&&&&缓解期
&&&&温补脾肾以扶其正
&&&&顽痹处于缓解期时,本虚标实是其病机特点,临床仍可见关节肿胀,屈伸不利,偶有疼痛。该病日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痹阻脉络,更困阻脾阳,流注关节,此期治疗当注重温补脾肾以扶其正,补肝疏肝祛其邪。
&&&&旷惠桃认为独活寄生汤具有上述基本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临证加减,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赵某,男,60岁,日就诊。
&&&&主诉:周身关节肌肉疼痛、畏寒,反复30余年。就诊时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畏寒,胸闷,稍感气促,神疲困倦,多梦,头昏沉,纳可,夜尿频多,5~6次,大便可;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诊断:顽痹,肝肾亏虚,脾阳不振。治拟补肝肾,温脾阳,施以独活寄生汤加味。
&&&&组方:独活15克,桑寄生30克,黄芪2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川芎15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肉桂3克,茯苓20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山药30克,制附片10克,丹参15克,威灵仙10克,仙茅10克。14剂。
&&&&复诊:服药后胸闷气促、头昏沉等症消失,周身疼痛较前减轻,但仍畏寒,夜尿1~2次;舌淡苔薄白,脉细涩。上方去茯苓、附片、丹参、仙茅,加姜黄10克,安痛藤30克,加重黄芪至30克;再14剂后已无明显畏寒感,周身疼痛明显缓解,继续自服后方。
&&&&按:顽痹虽处于缓解状态,但肝肾已亏,脾虚不运,内外之邪伺机而动,治疗当以扶助正气为主,兼以祛邪。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其功能主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内蕴所致关节屈伸不利,冷痹日久不愈。方中各药联用,本已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在此基础上再加强温补脾阳,使固本祛邪之力更强,久病得舒。
&&&&畸形期
&&&&散结通络以祛其瘀
&&&&顽痹常有关节畸形表现,多因风、寒、湿邪留注经络,日久气血损伤,化为败瘀凝痰,壅阻经络所致。治疗当以散结通络为要,旷惠桃研究发现一般驱风除湿之品均难奏效时,必须用虫类药透骨搜风,方有效验。
&&&&邹某,女,57岁,日就诊。
&&&&主诉:双上肢关节肿痛6年,右手指关节变形1年,加重1周。就诊时双上肢关节僵硬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双手晨僵,夜间及受凉后明显,右手中指关节呈梭形肿胀,周身酸胀,胁肋不适,伴乏力腿软,尿频,色淡黄,大便2天1次;舌淡苔白稍腻,脉细涩。检查:类风湿因子:82.7IU/mL,C反应蛋白:22.0mg&/L,抗“O”:487IU/mL,血沉:89mm/h;双手X片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
&&&&诊断:顽痹,证属肝肾亏虚,寒湿阻络;治拟补肝益肾,驱寒除湿通络。
&&&&组方:独活15克,桑寄生15克,牛膝15克,杜仲15克,秦艽10克,桂枝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黄芪30克,甘草5克,鳖甲10克,威灵仙10克,乌梢蛇10克,虎杖10克,忍冬藤15克,姜黄10克,制川乌10克。7剂。
&&&&复诊:肩手疼痛、双手晨僵、胁肋不适、乏力腿软、尿频及苔腻等症状明显好转。但觉双膝、双足跟疼痛,不肿,行走胀痛,双下肢酸软无力,双肩稍痛,手麻,偶有潮热汗出,喜冷饮,纳可,寐欠安,二便调,舌红苔白,脉细弦。检查:类风湿因子:47.4IU/mL,C反应蛋白:12.0mg&/L,抗“O”:364U/mL,血沉:51mm/h。
&&&&以上方去虎杖、忍冬藤、姜黄、制川乌,加骨碎补15克,天麻10克,青蒿10克,海风藤20克,全蝎3克,僵蚕10克。
&&&&14剂后诉周身关节已无明显疼痛,活动自如,仅遇天凉稍感晨僵,未见明显潮热盗汗。
&&&&按:顽痹之关节畸形,多为痰瘀痹阻关节经络,损骨伤筋所致,其痼结根深非单独草木之品所能奏效,而虫类药性偏辛咸,辛能通络,咸能软坚,擅长搜剔脉络当中风寒湿邪,有驱寒蠲痹、攻坚破积之效,用于痰瘀痹阻,凝滞不除,迁延日久的顽痹,可获良效。
&&&&旷惠桃研究认为,主要由蜈蚣、全蝎、乌梢蛇等药物组成的三虎丸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但虫类药性燥,有破气耗血伤阴之虞,故配以益气养血之品,既可引药入血,又能矫其燥血之弊。本方中重用黄芪,就可补气走表,引药直达病所,而当归、白芍可养血活血,防血燥妄行。
&&&&急重症
&&&&中西医结合以控病痛
&&&&顽痹发生急重症时,应该运用一切手段,尽快控制患者的痛苦。旷惠桃指出:中西医治疗风湿性疾病各有所长,西药针对性较强,起效较快,但毒副作用较大,病人依从性较差;中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自觉症状,作用持久,容易被患者接受,但起效较慢。中西医结合,能快速持久地控制患者痛苦,改善急重症状。
&&&&李某,女,49岁,日就诊。
&&&&主诉:周身关节疼痛3年,加重半月。患者就诊时左手中指、无名指关节肿痛剧烈,活动受限,晨僵>1h,左膝关节冷痛,乏力,精神差,舌暗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缓。化验尿酸:87umol/L,类风湿因子:117.32IU/mL,抗“O”:462IU/mL,C反应蛋白:27.0mg/L,血沉:47mm/h,白细胞:10.35&109/L。
&&&&诊断:顽痹,证属气血亏虚,瘀血阻络,治拟补益气血,祛瘀通络。
&&&&组方: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通草5克,细辛3克,葛根10克,桑枝10克,牛膝15克,威灵仙15克,乌梢蛇15克,全蝎5克,甘草6克。14剂。同时予甲氨喋呤7.5mg,每周1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每日1次。
&&&&2周后患者关节肿痛减轻,关节僵直感明显好转,亦无明显乏力感,嘱其继服甲氨蝶呤2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周,原方去全蝎,加骨碎补15克,白芥子10克。服药9周后,诸症缓解,已无明显晨僵,四肢关节肿痛消失,生活如常人。
&&&&按:顽痹日久,发病缓急交错,发生急重症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策略来治疗,有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之效。
烟民吃盐多易患类风湿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美国《医药日报》9月13日报道,《风湿病学》杂志刊登瑞典一项新研究发现,吸烟者吃盐过多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风险增加一倍以上。
&&&&研究中,瑞典于默奥大学科学家对386名吸烟者进行了为期约8年的跟踪调查,分析了参试者的多项健康数据,其中包括身体活动水平、吸烟情况及血检结果等。研究人员之后将这些数据与近1900人的“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食盐摄入量单个因素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然而,在吸烟人群中,过量摄入食盐者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率会翻倍。
&&&&研究负责人,风湿病学专家比约恩·特伦博士分析指出,吸烟会导致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危险增加54%,这与吸烟和钠摄入过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无关联。吸烟及钠摄入过量会导致体内炎症危险增大。研究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吸烟者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危险增大的具体机理。特伦博士表示,多吃果蔬可降低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而过多摄入蛋白质、红肉和鱼等食物则会增加该病风险。其中关键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后一种饮食模式会导致钠盐摄入量增加。(陈希)
奶类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糖类易致过敏,会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少吃奶和糖
摘自2014-11-中国中医药报
&&&&入秋以来,各大医院的风湿病门诊开始热闹,其中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数量增加了10%~20%,尤以复发者为多。医生解释,秋冬时,温度、湿度变化较大,容易诱发慢性病复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何在入秋后调护?专家介绍,运动、饮食、心理三大方面都须有所侧重,比如最受关注的饮食上,羊奶、牛奶、甜食等四大类食物务必少食为妙。
&&&&秋风起,老患者关节炎又犯了
&&&&9月初以来,52岁的蔡女士一天比一天“感觉不妙”,早起后手指关节越来越僵,搓上十几个来回也“软”不回来;腕关节、掌指关节也开始发红、肿胀发麻、微微发烫,而且捏着会感觉痛。
&&&&她意识到,可能类风湿关节炎又犯了。原来,去年底她就被确认患上该病I级,经过几个月的规范治疗,慢慢控制好了,除了晨僵没有完全解除外,乏力、关节肿痛等症状基本上缓解,甚至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是说春季潮湿,关节炎才好发吗,为什么秋高气爽的也来烦人?”蔡女士连忙到医院就诊。
&&&&季节变换,影响人体功能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黄清春解释,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缓解,由此可见因外部环境变化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
&&&&具体到秋冬季节,是从阳转阴的季节,温度、湿度变化大,如秋凉之后,由于北方寒流同南方的暖空气展开了“拉锯战”,天气便阴晴无常,忽冷忽热,湿度也变化较大。即使是某一个晴日,也是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早晚和夜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凌晨4~5点,气温降至最低值,比中午时分要低10℃以上,即所谓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温热的变化改变着人体功能,易使一些慢性病患者无法适应,进而诱发旧病。
&&&&运动保健
&&&&关节运动+耐力锻炼
&&&&黄清春指出,类风湿关节炎致残率高,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0.3%~0.4%,不仅侵犯与骨骼连接的滑膜、软骨、韧带、肌腱和肌肉等组织,还影响到心、肺、血管等器官。如果病情控制不好,20%~30%的患者会在诊断后两三年内因残疾而丧失工作能力,因此入秋后的新发、复发切不可掉以轻心。
&&&&除了及时就医,规范持续治疗外,在秋冬季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键在于注重自我保健,防寒保暖,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注意劳逸结合,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平时体质的调摄和锻炼就显得格外重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太极拳、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秋冬季节,可依靠关节运动和耐力锻炼——
&&&&1.关节运动。屈指运动,由拇指依次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指尖对指成“O”形,然后伸直5指呈扇形张开;伸指运动,与屈指运动顺序相反;压指运动,一手掌心向下放于桌面,另一手掌根部交叉垂直压于前一手背,轻轻向下加压,使该手指关节伸直;对指运动,拇指尖和食指尖对指;滑指运动,掌心向下置桌面上,不移动前臂情况下,各指尽量滑移向拇指侧,有困难时可由另一手协助,同样运动另一手,注意锻炼中保持手、腕、前臂在同一直线上;跟-趾运动,坐位,轮流提起足趾前部和足跟。
&&&&2.耐力锻炼。步行时结合甩臂,而太极拳也可以调节身心。
&&&&饮食调护
&&&&少奶少糖少酒少茶
&&&&类风湿病患者的饮食一般应吃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油腻食品。食物要新鲜,荤素要搭配,发病之后食量不宜过多,以适合患者口味、能消化吸收为度。
&&&&黄清春提醒,类风湿性关节炎应注意饮食营养:
&&&&1.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
&&&&2.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3.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
&&&&4.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
&&&&另一方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选择味佳可口、增强食欲的饭菜,以素食为主,饭后食用水果类(苹果、葡萄等),饮料以天然饮料为宜,少喝汽水等易引起胃酸的饮料。可适量选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萝卜、豆芽、紫菜、洋葱、海带、木耳、干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乌梅、香蕉,以及含水杨酸的西红柿、橘柑、黄瓜等;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
&&&&心理调护
&&&&小心厌世想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长,每于秋冬季节易反复,出现关节肿痛、关节活动障碍等,患者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失望、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厌世的想法。
&&&&黄清春强调,尤其是家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必须准确把握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如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保持乐观情绪、强调长期作战的心理、学会处理疼痛和药物的副作用,即使在治疗中,病情也可能反复,应与医生密切协作,探讨原因和处理办法。(转载自《广州日报》&作者何雪华&宋莉萍&黄闰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