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延症你是怎么看待的?你有那些矫正孩子拖延症的有效方法

四大实用策略专治孩子拖延症
小孩子也有“拖延症”,大多数父母可能都经历过“一点点作业,孩子却写到三更半夜”的经历,这些可能都是孩子的专注力不够造成的。专注力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只有在小学阶段培养好,才能帮孩子在接下来越见紧张的学习阶段游刃有余。培养孩子专注力有哪些策略?在这篇文章中,一些台湾儿童教育专家不仅联袂给出四大实用策略,还指出孩子缺乏专注力背后的问题,如何打造一个“专注力家庭”,帮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文/张瀞文“我真的搞不懂,明明没有几个字,为什么他作业都写到三更半夜?”妈妈生气地说,孩子小学三年级之后,回家作业时间就是灾难,“我盯着他做功课、帮他找方法,可是就是没有用!”这样的场景每天在许多家庭上演,总是要耳提面命,孩子才甘愿坐在书桌前。五分钟后,却发现他在做与功课不相干的事!一次次的威胁利诱后,你终于失去耐心……,好像愈是想要解决,孩子“做功课不专心”这件事愈是成为家庭的困扰。台湾《侬侬》杂志总编辑张绫玲记得,以前她催促女儿做功课,总是换来“为什么我要早一点做功课?”之类问题,有一次她告诉女儿,如果早点写完功课,就有多一点时间做自己的事。她协助女儿尽快完成功课,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使用。几次之后,虽然不专心的状况还是在,但“做完功课的自由时间”成为让人心动的酬赏,女儿会开始试着完成功课。其实,很少有孩子“故意不专心”,他们常常是不知道如何专心,或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专心。曾任国中英文老师,现在是《彩虹儿童生命教育专刊》主编的周育如建议,在采取行动之前,父母应先和孩子谈什么是专心?为什么要专心?专心的表现行为为何?把问题丢还给孩子,并藉由讨论帮助孩子找出解决方式。就算孩子还小,也该让他知道你想了解他和帮助他,用“妈妈知道做功课让你觉得很痛苦,不过你今天还是得完成,我想到一个方法可以试试。”的话语,缓和对立关系。取代“快去写功课,没写完之前不准离开位置!”或“不写就算了,后果自己负责!”的情绪性言语。当孩子感受到你的了解与善意,当你和他的目标一致──终结回家功课的战争,实用的策略才有可能发挥效果。终结战争的4个策略专注程度是先天气质加上后天教养所致,纵使每个孩子不一样,但只要不是患有注意力缺失,都能够透过一些策略,协助他建立专注学习的习惯。策略1 找到适合孩子的专心方式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专心风格”,有时候“学习不专心”是孩子的专心风格和读书方法配合不良所致。新竹教育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指出,有些孩子需要规矩安静的学习环境;有些孩子动来动去比较容易专心;有些孩子在早上容易专心;有些孩子傍晚学习效果奇佳。患有注意力缺失症候群(ADD),目前担任儿童美语教学教师的徐玮均说,图像能力佳的她喜欢将听到或看到的事情画下来,一图像化就记在脑海里了。另外,她曾为阅读文章总是跳来跳去困扰不已,后来“一把尺就解决了”,她将尺放在正阅读的那一行字下,读完一行再往下挪。就读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特教所、曾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秦郁涵就打趣说,她发现自己蹲着读书的时候最专注,而且屡试不爽。学习是个性化的过程。如果孩子透过听觉吸收信息的效果比较好,父母就仔细讲述或用关键词口诀协助他学习;做功课时,提醒他将题目念出来。对视觉较敏锐的孩子,父母尽量用多一点图形、文字或手势帮助他理解,写笔记也是不错的方式。有些孩子需要依赖实际体验,父母就将概念具体化,例如学习重量时,准备三百克和一公斤的物品,让孩子实际提提看,感受两者的差异。要让孩子体会自己的专心状态,创造他的美好经验,父母可先从游戏开始。彩虹爱家协会社工主任钟美慧建议,从孩子“做起来很快乐”的事开始,拼图、组合玩具、书法、围棋都好,借着专心投注一件事的美好经验为起点,让孩子感受到专心的好处。当孩子无法体会什么是专心时,过往经验有助于他理解自己在什么状态下最专心。专心风格,因人而异,重要的是父母要先放宽心,不要预设什么样的方式才正确,当孩子说“我听摇滚乐时最专心”,别急着否定他,允许他做实验,和他一起找寻专心风格。策略2 安排工作的优先级太多作业会造成孩子不知从何开始的困扰,每天不妨花五到十分钟,检视要做的功课,列出优先级,按顺序完成。对于不容易专心的孩子,从简单、有趣先着手,让他对接下来的工作产生信心,但要避免把最多、最难的部分留到最后。徐玮均让自己进入状况的方式是,先做比较喜欢科目,十分钟后比较专心了,再处理难的。目前在师大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修读博士的周育如,从小教女儿列待办列表,并把列表放在固定的地方,让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在前面打勾,享受一一完成事情的成就感。清单的另一个作用是,当孩子为了过多信息感到千头万绪时,清单可以协助他回到该做的事情上。策略3 将困难工作分段完成把看似复杂、冗长的工作切割成很多个容易掌控的过程,可避免让孩子感觉做功课是没完没了的事。从事青少年及儿童咨询工作多年的杨俐容回忆,她的二女儿是个注意力“不容易持续,却容易被新事物分散”的孩子,她观察女儿每次写国语作业,前两行都非常工整漂亮,第三行开始龙飞凤舞,便使用“分散练习”的策略:每写完两行就鼓励她,“你写得真棒!”让她休息一下再继续,或是转换其他作业。杨俐容提醒,每段工作间的休息可以喝水、聊天,但不要做堆积木、画图这类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活动,以免孩子无法再回到功课上。“分段真的很重要,一次给少一点,让他能够做完,他才会想挑战更难的工作,如果你给太多,孩子觉得不可能,就干脆放弃了。”徐玮均强调。策略4 建立自我监督的机制父母终究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主动且乐于学习的人,让专注学习从“他控”发展到“自控”。孩子必须要了解自己如何学习、什么状况下不专心,并调整读书策略。杨俐容的经验是,从女儿小一开始陪伴,小二时她已经知道自己适合用分散练习的方式学习,试着安排读书计划,杨俐容只需要半小时去看看她的进度,给她一些提醒。到五年级,这个容易分心的小女孩已经很能掌握自己学习状况。从事儿童咨询工作十年的杨文丽认为,自我监控的能力表示孩子做功课前会问,“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做完之后会问,“这样做对吗?”她提供一份“我的时间表”,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她用这个表格训练他规划时间,并检验自己是否达成预定工作,她只在旁协助检视预定计划和达成之间落差。几次下来,孩子就能够主动规划工作,并了解自己完成工作所需时间。她提醒,为孩子规划时间,初期不要太复杂,表格要简单,大段落拟定即可。此外,也要提醒孩子观察自己如何学习,并留意在不专心时,身体有哪些反应,如:发呆、抓头发等,几次下来,孩子渐渐能够辨识这些反应带来的信息,改变学习方式,或是停下来休息一下。打造专心家庭专注与否不仅在做功课时上演,更随时在真实的亲子互动中发生。当回家作业拖垮家庭生活,用尽任何策略还是未能起死回生,可能就需要检视一下,会不会整个家庭气氛就是“不利专心”的?终结孩子回家功课的战争,或许应该拟订一个长期计划,打造专心家庭。“专心家庭”四个要素要素1 足够的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的爱和稳固的生活节奏。搬家、作息紊乱、父母争吵、分居、家庭功能失调……家庭的变动和危机打乱了稳固的生活节奏,对孩子培养专注力有负面影响。从事儿童咨询工作十年的杨文丽说,她带领的儿童团体中,许多孩子因为学习不专注而参与,但是后来孩子没做什么,却是因为父母调整教养方式后,不专注的情形就自然改善了。在广告公司担任高阶主管的王小姐,因为工作关系,儿子出生后便二十四小时请保姆带,上学后,孩子也常在安亲班(即课余时间和假期时候父母因工作忙而将孩子托付到专门的场所去照料,同时督促学习、辅导作业。)老师家里待到深夜,等她和先生下班才接回家,通常洗个澡、整理一下,睡觉时都已经凌晨一点了。幼稚园毕业前,因为儿子行为问题不断、躁动、打人,将他带至专业咨询机构,才发现长时间的作息紊乱及没有安全感,使得儿子有专注力问题,现在定期接受咨询治疗。“他最严重的问题是陪伴太少,他有强烈不安全感,不安全的感觉也让他自尊很低,”谈起正在上小学的儿子,王小姐尽是不舍。稳固的生活节奏是安全感主要来源,佩特拉•索尔布里兹建议,建立星期日全家一起吃早餐,或是睡前朗读故事书的固定模式,会是变动不安时的定心丸;在固定时间和地点做作业等清楚的生活步骤,可以提供孩子方向感;还有,固定信赖的对象、好朋友或是宠物,也都很有帮助。要素2 专心做功课的环境和空间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通常是因为内在的组织性不足造成,因此外在环境便更需要结构,帮助孩子加强组织性。固定的读书地点,会使孩子进到那个空间后,被提醒“该念书了”。但政大实小老师游婷雅提醒,如果孩子仍在需要常提醒才会“回神”的状态,倒是可将他安排在身边写作业,例如在厨房准备晚餐时,就请他在餐桌写作业,一方面在他分心时可以提醒他,另一方面,遇到不会写的作业,可以马上引导解决问题。她也建议家长,避免帮孩子购买自动铅笔,用铅笔或原子笔即可。因为自动铅笔故障率高,孩子常修理得不亦乐乎,忘了做功课。读书环境要单纯,排除会吸引孩子目光的物品,只摆要读的书。照明充足柔和,保持书桌与室内明暗无太大差异的光线,灯源从左边照过来。另外,要让孩子在安静的地方做功课,因为写作业又同时看电视、听歌……,噪音的干扰转移了对学习的专注,效果通常不好。但是,每个孩子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杨文丽建议,如果孩子在太静的环境中反而感觉窘迫,可以选择舒适、缓和脑波的轻音乐。要素3 足够的运动和休息许多父母误以为安静等于专心,不断要求爱动的小孩安静下来,但事实上“孩子是因为动不够,所以静不下来,”杨俐容提醒。秦育涵也发现,她每次只要跑跑跳跳或打完球后再坐下来念书,特别容易专心。学习时适度休息也很重要。研究学习策略的薇蕾娜•史坦纳认为,孩子全神贯注约可持续20—35分,之后应小憩一下。曾有人在德国汉诺威对一群小学生做实验,一半学生使用传统课桌椅,另一半则用有轮子的活动旋转椅及可调整高度的桌子,三个小时后,静坐听课的学生注意力开始明显下降,而另一组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上升了。这个实验打破了一般想法,说明端坐静听与专心并不必然相关,适度活动反而让头脑更活跃。要素4 良好的典范良好的身教胜过千言万语。当孩子看见你喜欢阅读,他也比较容易喜欢念书。问问自己:喜欢阅读吗?生活是否有秩序感?做事情时专心投入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不必慌,和孩子一起学专注也是很好的体验。面对专注学习时的枯燥、挑战极限,孩子难免抗议与抱怨,不妨抱抱他、安慰他,但是应有的规矩还是要执行。这时候,你不需要高高在上,或许谈谈你面对困难、不喜欢又非得做的心情;或是你也会犯错,从错误中学习的往事。这些分享让亲子关系更近,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最后,不要忘了检视自己,孩子是真的不专心,还是当爸妈的期望太高,甚至是与亲朋好友比较所致?把焦点放在他做得很好的地方,父母不动怒、孩子的情绪也比较正面。为什么不想做功课?找出他不想做功课的原因,再对症下药。通常孩子比较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动机:有太多事比做功课好玩。-生理因素:太累、太饿或生病。-情绪不安定:和同学吵架、焦虑明天的考试等。-作业未符能力:太难的功课使他觉得挫折且永无止境;太过简单让做功课变成无聊的事。>> 小心, 别让电视偷走孩子专注力!台大心理系副教授连韵文从电视的特质,告诉家长看电视对注意力发展的可能影响。电视对于小孩的影响有好有坏,专家的意见也很不一致。很多家长都发现小孩看电视可以很专注,但这种专注牵涉到的主动成分很低,基本上是我们受到环境刺激改变(例如,萤幕上声光刺激的改变)所引发的本能朝向反应(orienting response)。跟动物听到新的声响会转头去看一样,是本能的,而非主动的控制。基于时间的排挤作用,看愈多电视,其他活动的时间就愈少,用到主动专注的机会更形降低,不利这部分脑功能的发展,也让小孩更不耐没有强烈声光刺激的活动(例如上课)。法国政府最近禁止播映给三岁以下儿童看的电视节目,这是理由之一。如果可能,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单独看电视的时间要尽量缩短。如果要看,应该先行挑选节目,陪伴小孩讨论,时间到就关机,最不好的就是让小孩独自掌握遥控器,毫无限制地观看。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oasis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干眼症是哪个组织异常造成的?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孩子拖延症的原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孩子拖延症的原因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这个方法,对于孩子的拖延磨蹭太有效了!家长必看!
这个方法,对于孩子的拖延磨蹭太有效了!家长必看!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主播|小月 朗读音频01许多成人因担心拖延某件事情的进度而感觉到压力或焦虑,或因害怕记不住太多要做的事情而感到慌张失措时,他们会把要做的事情列一份“待办事项”清单,借此让自己感觉到事情得到了控制。想要使孩子做事情不拖延,同时不因拖延而导致情绪慌张不安,你也可以教孩子列“待办事项”的方法,把需要做的事情整理出来。教孩子列举“待办事项”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帮他们把“令人慌张失措的事情”与“必须做的困难事情”一一列举出来 ;或者,你可以和他谈谈自己列举的“待办事项”清单 ;或者,把自己的清单贴在冰箱门上或某个孩子一定会看见的地方,当他看到时,能够从你的经验中学习 ;或者,夸张地划掉你清单上的项目,并在一旁标注 :“太棒了,终于完成了!”02亚莉设立了一套游戏方式,以培养七岁女儿娜娜远离拖拖拉拉恶习。每天早上,亚莉都会把当天必须完成的事情依时间排序列举出来,并利用早餐时间与女儿分享她的“待办事项”清单,然后将它贴在冰箱门上。每当忙于家事而忘记时间,或者母女临时必须外出办事时,亚莉只要看一下清单,就知道有没有忘了做什么事情,或者调整做事顺序。她认为那有助于让女儿学会如何掌控做事效率与进度。另一件她认为十分有效的事情是,她为娜娜设计了一个专属计划夹,每当女儿想到任何点子但无法立刻付诸行动时,便会将它加到她的计划夹里。03如此,当母女两人有空时,就可以知道什么重要事情是要去做的。当你教孩子列举清单时,有的孩子会立刻采取行动,有的却不会。孩子也许在一开始对列举清单不感兴趣,但几周或几个月后,当你再度提起时,他会带着疑惑的神情望着你说 :“那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我想我会试试看。”不过,不要惊讶孩子再连续数次推翻你要他列举清单的建议,然后某天突然宣称他的教练实在太聪明了,给了他一个全世界最棒的建议——列举“待办事项清单”。迟早,孩子也会觉得你建议他列举“待办事项清单”,是全天下最棒的主意。本周10本免费纸质书籍阳光博客出版社赞助由阳光博客出版社赞助下周二(6.20)号公布按照以下步骤就有机会获得哦会是你吗?具体步骤如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高端中小学在线教育辅导品牌,用心做教育
作者最新文章主办教育频道
滚动新闻:
帮忙热线:7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孩子有拖延症怎么办?专家:父母焦虑更易致孩子拖延
  资料图
(通讯员 彭姝)起床慢、吃饭慢、做作业更慢&&孩子有了拖延症,是很多父母的棘手问题。而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杭州父母也分了好几派的观点:
  最直接的方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催&字当头,顺带着吼几声。但是往往效果不佳,孩子被吓唬后依旧&老方一贴&。
  最自虐的方法:装作没看见,但心里急。&家里慢也就算了,到学校环境里比一比,自家孩子明显会跟不上趟。&
  最放任的方法:看见孩子的毛病所在,但不催促也不着急,放任其自流。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快来听听专家们的建议。
  上周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专家陈默给家长们介绍了拖延症的前世今生和解决方法。
  日前,新东方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驻杭城14所小学进行巡讲,请来专家团队为家长们现场支招。
  拖延症的产生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因素
  &动作慢的孩子可能会有先天性的神经协调缺陷,也就是说,一部分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有多年的临床心理研究、治疗经验的陈默老师告诉家长,经常熬夜、年龄偏大或者多次人流的母亲,子宫环境就会有缺陷,那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以及反应能力就会比同龄人逊色。
  也有不少拖延症是因为后天成长环境造成的。孩子课业压力大,从小就不好好睡觉,不好好吃饭,也会变得拖拉。&因为他的精力流失掉了,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如果是这些原因造成的拖延症,父母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后天弥补的,小学阶段完全来得及。比如,让孩子早点上床休息,找个中医调理调理,睡前给他进行全身按摩等等。给孩子养生比成绩重要得多,因为身体养好的孩子,学习的后劲就比较足。
  行为习惯上的拖延症,可以通过训练纠正
  对于孩子吃饭慢、起床慢、整理书包慢&&等一系列习惯上的拖延症,家长可以催吗?&行为习惯上的拖延症,不靠催,靠训练。&孙云晓老师说。他举了个例子:
  有个妈妈下功夫观察儿子到底是怎么写作业的。她发现儿子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7回,一会儿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打开电视看看动画片开始了没有,不到十分钟站一会儿转两圈,这样写作业能不磨蹭吗?
  妈妈于是对儿子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我刚才给你数了数,一个小时站了7回,是不是太多了?我看你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3回就差不多了吧。&儿子觉得妈妈挺宽容的边说:&3回就3回。&妈妈继续说:&你如果一个小时内站起来不超过3回,当天晚上的动画片随便看。&儿子听了高兴地不得了。妈妈又说:&先别开心,有奖必有罚,如果你一小时写作业站起来超过了3回,当天晚上的电视就不能看,包括动画片。&
  于是,母子协议达成了。
  结果是5天下来,儿子3天做到了一小时写作业站起来不超过3回,兴高采烈地看了动画片。但是有两天忘了,一到了6点钟就急,因为不能看动画片。可怎么央求妈妈也不能破例。
  就这样,经过三个月的训练,这个孩子终于养成了专心写作业的好习惯。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动作慢,爱拖延是一个行为习惯上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告诉孩子动作慢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或者让他吃一次小亏,孩子以后在同样的问题上就会记住教训了。&
  此外,陆士桢老师认为有些拖延症,是因为父母太焦虑给逼出来的。比如,孩子7点做完作业,可睡觉时间是9点。妈妈一看表,还有两个小时,学习进度宜快不宜慢,决定再让孩子做一张卷子。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心里是不愿意的。一两次以后,孩子心里就会开始盘算:&那我以后就慢慢磨蹭吧,到9点钟做完作业,你总不会让我加作业了吧。&
  &这个社会本来就很浮躁,父母们总想让孩子跑快一点。但孩子的天性还是爱玩的。&她说, &如果家长能少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心情好了,对未来会有自己的看法,家长如果按照自己的计划,可能会起反作用。&
欢迎关注频道微信
通讯员 彭姝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教育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电头。
【推荐收听】调用-教育频道-浙江在线
记者:记者 成竞 实习记者 罗夏兰 摄像 钱华良 10月23日  “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清泰人都有自己的靓丽与精彩。”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的校长章建祥这样告诉我们。……
记者:本网记者何俊 实习生 许凯 摄影记者 吴 10月15日  “美丽的学校应该是能给孩子带来乐趣的。”孩子在学校度过6年的学习时光,这个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值得回忆的。……
总监:徐嫣嫣 电话:7
副总监:吴文建 电话:2
主任助理/内容主管:何俊 电话:7
少儿艺术团:裘竹如 电话:7
活动主管:成竞 电话:50
编辑:余新花 电话:2
记者:吴俏婧 电话:67
记者:原野 电话:50
策划:茹亿 电话:9
广告联系:2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社联系合作!孩子总“拖延”?心理专家教您怎么看?怎么办?
老师教您如何看待孩子的“拖延”
尊重孩子的磨蹭
请你理解我的拖延
慢是孩子们身心成长的规律
面对孩子的拖延,试试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有多强!
活出本来的样子
尊重孩子的磨蹭
青岛七中 刘倩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所以,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专家们强调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挑战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简单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与食物消磨时间,在房间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闲聊,对着天空的云朵发呆,无拘无束地抓小昆虫,看蜘蛛结网……一些在家长看来也许无趣无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
作为母亲,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对儿童的节奏格外尊重,并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与母亲角色之间的冲突,感动和启迪了无数读者。她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请你理解我的拖延
沧海路小学 陈莹
“拖延”——你一定听过这个词语。也许称之为“拖延症”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恰当,那么容我有些冒昧地问一句:你有拖延的行为吗?这个问题也许会打中一大批人,其中当然也包括我。
关于拖延的坏处我能数出一大堆,但是我还是无可救药地拖延着——对于那些我不喜欢、甚至是很讨厌的事情。但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不得不接受的时候。面对这些“反对无效”的情况,我有时候就会用“拖延”无声地表达出内心的抗议和不满,即使自己也知道最终还是要臣服。
也许孩子的拖延和成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不懂得最终还是要臣服,也没有自制力在不得不停止拖延的最后时刻完成任务,所以拖延带来的结果就比较明显。
作为老师、家长的我们该如何给孩子指导或者说辅导呢?方法有太多了。我只想说,让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拖延吧,殊不知作为孩子其实也有许多难处。也许当我们能去理解和包容他们的拖延时,孩子的这种行为不知不觉中就会减少呢。
慢是孩子们身心成长的规律
青岛58中王克伟
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慢,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知识的掌握是慢的,它总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学习规律,通过新知识学习,理解,最后学会运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的孩子相对快一点,大部分孩子有逐渐学会的特点,即慢的学习特点,这也就是循序渐进学习原则的具体体现。第二,孩子学习生活上的慢是由习惯不好造成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快,什么是慢,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快,为什么慢就不好,这需要家长把道理反复讲给孩子听,不断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慢是由情绪造成的。他不愿意洗刷,妈妈一遍又一遍催,心里烦,就会表现为慢。某学科老师他讨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不愿意做,也会表现为慢。考试成绩不好,遭到了老师家长的多次批评,一旦产生了厌学情绪,整个学习过程都会表现为慢。
孩子的成长不是工业,不是老师家长想把他们塑造成什么,他们就成为什么。孩子们更像植物,老师和家长负责浇水,施肥,抓虫,必须让他们自己慢慢吸收阳光水分,自己成长,家长老师无法替代孩子们成长。
目前所谓“拖延”,慢的孩子不在少数,我们的家长不妨这样试一试:一让孩子体验时间的重要性。如坐车去玩,误了车,那就不去了,让孩子有挫折感。二用鼓励的语言。再快一点会更好等。三感受迟到的代价。上学迟到,受老师批评。四.家长不能发脾气。五.让孩子觉得快的值。家长不要给孩子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六.教孩子技巧。不会的先看书、学习用具先准备好等。七.环境很重要。排除干扰。八.家长不包办代替。九.巧用比赛法。十.增加计时活动。
王京萍,中学高级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岛日报特聘心理专家。东方心理研究院培训师、督导师。山东省首位高级沙盘游戏治疗师、培训师、督导师。心灵花园公益项目青岛工作站负责人。国家首届高效学习指导师,擅长儿童及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心理及学习心理辅导,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及女性的咨询工作。
面对孩子的拖延,试试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有多强!
青岛文登路小学心理组 李红霞
面对拖延孩子,当单纯的说教和鼓励不起作用时,我会用心理老师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方式来为个别服务,同时又让团体人人都受益的做法,那就是——团体辅导+亲子沟通法。
这种方式一般以前期家校双方已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心理辅导老师有足够的团体辅导、学习心理的理论和操作经验以及亲子沟通方法娴熟运用时进行干预效果为最好。
(注:本案例征得家长和学生同意,可以作为辅导资源为大家所分享,在此感谢家长和孩子对我们青岛文登路小学心理老师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基本情况:
男生,三年级。孩子平时作业拖拉,导致完不成,家长很抓狂却又没办法。新学期新接班的我,经过三周观察,与家长联系后,家长同意来学校做一次现场沟通。当天采用的是团体辅导技术与亲子沟通法(辅导过程此处省略),现场同学们也跟着受益。
如下出示的是家长对当时活动的反馈。当天下午孩子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接下来的日子,孩子真的完全变了一个样子,这是三天后,我与孩子妈妈就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关的疗效因子进行继续反馈与讨论,结果我们俩的排序不一致,也真是让我感受到团体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先生所说的:双方对有效因子反馈差距大。
期待更多家长走进亲子课堂,跟孩子一起成长,也期待更多心理老师运用专业知识帮助那些需要的孩子和家长,有拖延也不怕!
活出本来的样子
即墨一中 黄艳艳
常常遭遇这样的对话,“老师,我孩子磨磨蹭蹭的,干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怎么办?”“老师,我女儿写字特别慢,让她写快点,就哭鼻子,怎么解决?”“老师……”而我往往容易冒出来的问题,却是,“您的孩子多大了?上几年级?”每每家长说道,孩子还是小学几年级时,我都在心里面生出对孩子的一份莫名的心疼,在他们的那个年纪里,他们做事情的速度本就无法很快,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本就不全面,他们从学会写字到写好,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做事情,做到快速而准确,也需要不断地练习。
有人说,不对,我说的不是这种慢,是他/她明明能够做好事情,却总是慢吞吞地,能拖就拖,反正就是不能快速准确地做事情。我要解决的是孩子拖沓、慢的问题和习惯。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孩子的“慢”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讯息?
首先,这和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特点有关。孩子的生长犹如植物一般,有自然的生长规律,比如: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学习与提升、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等等,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并且在年龄差异的基础上还有个性差异。作为大人,需要尊重孩子的发展,允许孩子慢慢来,然后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在某个阶段里跟上来。
其次,与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关。许多家长在反映孩子的慢时,带着各种不安、焦虑、不满、愤怒和委屈,却未曾想到,在自己面对孩子的“慢”时,所呈现出来的这种状态,恰恰加剧了孩子的焦虑和不安,使得孩子“慢”的行为更加地固化。作为大人,在孩子“慢”时,如果能够耐心细致一些,与孩子去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更快地做事情,并且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行为示范或者榜样示范,让孩子不断学习正向的行为,慢慢地,孩子学习和做事的速度就会呈现上升趋势,并且,自信心和勇气也会倍增。
再次,与孩子的需求有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年龄、成长背景不同的孩子,他们表达诉求的方式也不同。不可否认,一部分孩子的“慢”与他们的需求有关,比如:期待被看见、被包容、被接纳,因为他们太久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了,所以期待用这样的方式来唤起父母的关注;比如:与父母抗争,争夺自己的自主权。因为父母太关注他们的负向行为,使得他们内在的力量无法整合与释放,并且随着成长的推进,孩子期待自己能够拥有自我发展的权利,却无法在父母那里要得到,于是,就会采用反向表达的方式,父母越期待他们快,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慢。
因而,大人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对父母都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带着慈悲的心、发现的眼、陪伴的行,默默跟随,安静陪伴,让孩子能够自由自如地生长,活出本来的样子!
查看往期精彩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矫正孩子拖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