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电影是是不是自卑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恐惧症?
按投票排序
1.顺其自然,接受它,比如与陌生人说话脸红,就让他脸红,不要想着脸红不好,脸红又咋的!
2.转移注意力,不要太自我为中心,不要以为每个人都那么在意你。实际上旁人很少注意到你的一些可能在你看来紧张、拘谨的举动——换一个角度,可能他也跟你一样,在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没有心思去评价旁人的行为;
3.“卡格恩说,我们当中有超过30%的人是羞怯型的人,但其中有很多人自己都不愿意承认。”害羞的人那么多,不要以为自己小众了。
其实说那么多,我最觉得最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的不好。每个人都有缺点,而自卑的人将其放大,对自己的高处不痛不痒甚至不觉得有什么好的,对一些莫名其妙的不好心生害怕,藏在黑暗处,懦弱不敢示人。总是在人前藏着东西,怎么会自然呢?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低头不敢看人),都由此遭受着巨大折磨。若是别人都知道呢?会不会就不那么害怕了?“不能不能不能!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一定是你的答案吧。非也非也!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其中缘由,请听我慢慢道来。以前某男明星家里很穷,有天他同学们提出要去他家玩。他很害羞地跑回家跟妈妈说,我不要请他们回来,因为家里很小很旧,也没有玩具和零食。妈妈蹲下来,义正言辞地跟这位以后成了大明星的小学生说:“要是正直地做人,就要别人知道自己家吃的是什么米。”大概是这个意思。(为了图便宜,他们家米吃得很差。)意思是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藏在心中,会成为一辈子的包袱和阴影。以后若是同学们偶然发现了你穷,戳穿你内心的黑洞,那才可怕咧!穷有什么关系,坦荡荡地放在明处,不接受的人是他们的品质有问题,这样的人自然会远去,岂不是利大于弊,反而筛选了很多不介意的不错的人。【这里插一句,介意。自卑的人往往认为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他(此点与虚荣接近),事实上并不是的。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事情,即使是最八卦的人,他们最在意的也是关于他们自身的事情,而不是没事就观察你在做什么,或者把你的某些缺点铭记于心,每隔一个小时翻出来背一遍……怎么可能!他们有自己的事,能记得过今天就不错了,哪里有时间天天想你,你又不是他爱人……那些你在意的事情,他们早忘记了。看,你是不是也是每天在纠结关于自己的这些有的没的,有没有时刻去想他人做出的与你无关的行为?(比如某朋友不爱干净、或者嘴角的饭粒,或者他们喜欢的人和电视节目,你每天能想几次?天,最多一次。第二天你早抛到九霄云后了,而且你根本不在意。谁有空为他人的事情操心?只有他人的亲妈。)】我接着说故事。后来男明星小学生请了一大堆同学来到家,他们家又小,玩捉迷藏一不小心就要撞到墙。可是同学们都好开心呀,个个都说罗志祥下次我还要来你家玩,你爸爸妈妈还会扮超人陪我们玩,做的米糕也好好吃呀,我好喜欢你们家。是的这个明星就是小猪啦。他有一个很棒的妈妈。我赞成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性格的观点。如果当初我们的父母也能告诉我们这些道理,并且亲身实践,我们一定不会长成艰难的性格吧。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父母,大部分原因还是自己想太多。想太多。坦荡荡地把不好露给大家看。相信一个有普通道德品质和人格的正常人,是不会因为这些小缺陷就嫌恶你的。因为你还要很多很多优点啊,比如和善好接触,比如乐于助人,比如成绩不错。这些,都是值得成为他们朋友的资本。加油,相信你可以的。
生活当中,你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特别是Office Lady,社交是展示风采的重要方面,可能需要和重要人物交谈,在公众场合发表你的观点,出现在谈判、酒会、晚宴等各种社交场所。但是,你总是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却因表现失态而让好机会白白溜走。你懊恼、后悔,可当下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
你或你身边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
“我在上司面前说不清楚我的意思,表现力极差,越是想表现越是不知所措。” ——庞若纤说,她29岁。
我在公司做广告策划,我知道自己很能干,也有很多好的ideas。但我常常当着公司高层的面,就笨嘴拙腮,根本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就像刚才的策划会议,我在底下和同事们讨论得相当热烈,好创意不断涌现,精彩极了。但是,一看见公司领导,我忽然说不出话来,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卡在了嗓子眼里,而且当我看到老总越来越紧皱的眉头,就更是说得七零八落的,频频让我在大家面前失分。
“我真的不想去参加这个同学聚会,因为我不知道穿什么才好。”——杨玫薇说,她34岁。
接到老班长的电话,说下周老同学们要搞一个隆重的十周年聚会。这一星期我都心绪不宁。说实话,我也非常想念我的那些老同学,可是我一想到没有几件高档衣服给自己衬脸,脸上最近新长出了好多的斑,我希望光彩照人地去,让所有人感到我比他们活的好,否则还不如不去。于是,我借口出差逃避了。这样的逃避已经发生了好几回。
“我实在没办法在外面方便!”——小欣说,她26岁。
出门在外,寻找“方便”的所在,实在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大城市有些卫生间修得跟五星级宾馆似的,干净、舒适。但是,有些地方的卫生间,连单独隔间的门都没有,我实在不好意思在那里解决问题。在众目睽睽之下,我觉得特别难为情。
北京大学心理治疗师方瞻认为——恐惧社交也是病:
这三位小姐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很显然,她们不仅仅只是面对别人觉得害羞、不好意思,而是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有着强烈的不安感和排斥感。这种对社交生活和群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的恐惧和社交障碍在医学领域上被称为一种精神上的疾病枣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症。
不要小看了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已是继抑郁症和酗酒之后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这可能是因为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压力愈来愈大,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来临,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社交领域,若长期沉溺于网络上虚拟社会的社交活动,则会减弱与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直接交流的社交技巧。
中国人,特别是女性多数内敛、含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交焦虑症的判定。多半以为这只是性格上的弱点,而不是病态,或者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或者根本就非常忌讳说这是一种精神疾病。
方医生提醒大家,不要听到风就是雨,不必为自己经常跟陌生人说话爱脸红而耿耿于怀,中国女性的某些含蓄内敛的表现,并不能认定就是患了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而手足无措,而且还表现为不能在公众场合打电话,不能在公众场合和人共饮,不能单独和陌生人见面,不能在有人注视下工作等较为极端的行为。在这种恐惧、焦虑的情绪出现时,还常伴有心慌、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所以,你是否患有社交恐惧症,得由精神科医生来进行判定,一般可用以下的专业测试表来进行测试得知:
1、我怕在重要人物面前讲话。 答:(1 2 3 4 )
2、在人面前脸红我很难受。 答:(1 2 3 4 )
3、聚会及一些社交活动让我害怕。 答:(1 2 3 4 )
4、我常回避和我不认识的人进行交谈。 答:(1 2 3 4 )
5、让别人议论是我不愿的事情。 答:(1 2 3 4 )
6、我回避任何以我为中心的事情。 答:(1 2 3 4 )
7、我害怕当众讲话。 答:(1 2 3 4 )
8、我不能在别人注目下做事。 答:(1 2 3 4 )
9、看见陌生人我就不由自主的发抖,心慌。 答:(1 2 3 4 )
10、我梦见和别人交谈时出丑的窘样。 答:(1 2 3 4 )
记分方法:
每个问题有4个答案可以选择,它们分别代表:1、从不或很少如此;2、有时如此;3、经常如此;4、总是如此。根据你的情况在上表中圈出相应的答案,此数字也是你每题所得的分数。将分数累加,便是你的最后得分了。
(1-9分)放心好了,你没患社交恐惧症。(10-24分)你已经有了轻度症状,照此发展下去可能会不妙。(25-35分)你已经处在社交恐惧症中度患者的边缘,如有时间一定要到医院求助精神科医生。(36-40分)很不幸,你已经是名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了,快去求助精神科医生,他会帮你摆脱困境的。
快把恐惧症赶走
据统计,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人为社交恐惧症所苦,但就诊者寥寥无几。不及时治疗的后果是什么呢?许多患者因长期处于人际关系障碍及社交功能丧失的情况下并发了酒瘾、毒瘾或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我们每天都要同人打交道,怎能将自己孤立起来呢?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发病原因。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会共同导致社交恐惧症,它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社交焦虑症还可能是家庭背景所致: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要么就是搬家过多。或者是心理上的原因所致:自尊心太弱,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就是对自已的外貌没有信心,过分肥胖或长有严重痤疮等。
针对这些原因,对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师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比较大。
2、强迫疗法: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异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你进行强迫治疗。
3、情景治疗: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4、认知疗法: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医生不断地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5、药物疗法:这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你的发病是因为你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调所致,所以运用某类药物调节平衡。
给你个自疗的方法
1、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饿”,“天生我材必有用”。
2、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3、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4、友善地对待别人,助认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5、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6、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7、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大学之前基本没有什么朋友 后来大一渐渐开始结识一些人 玩熟了之后对我评价是超级高冷难以理解 我表示赞成现在有很多朋友也开朗了很多 不会再有人说我很难接触了 但是性格使然 偶尔还是会有段时间呆在家里不愿见人 分两种情况吧 第一是自己主动远离交际 喜欢独处 久而久之就有了问题 第二是想去交朋友主动打开话匣子但是每次都会有困难 我是这么认为的 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两极 你大部分时间内向 但是还是会有开朗的成分 所谓的交际恐惧不止是不自信导致语言上出现障碍 更多的时候是性格使然 想象一下 一个特别受欢迎的男性或者是女性和你们相处时 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因为之前并不显眼而且内向自卑 我和这些人并没有深入的接触过 但又想要改变现状 于是开始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 企图去模仿 后来效果并不明显 我还是那个腼腆站在人群外的小女孩 后来 我越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因为现实并没有给我任何的慰借 可能我就是内向不善言谈吧 我这么安慰着自己越沉越深 但人还是靠群居生存的 各种感觉郁结在心确实不爽 接下来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感触吧 闭门造车永远行不通 你要克服恐惧就要先走出门去 你虽然自知是战斗力为负的渣渣 但要提升level 必须硬着头皮刷怪 相信我第一关通常都不难 心理素质不好那就多碎几次 会变强的永远不要因为逃避安慰自己我就是内向不善交际
没用的 相反的 只要你足够真诚 自我催眠让自己变的开朗起来想些温暖开心的事相处时给别人这种感觉 只要你人品上没什么大问题那么大家都会同样温暖并且宽容的理解你 之后就是实际的交流的艺术了 其实也谈不上多么高深对于一个交际恐惧的人来说 做你自己 即便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要忘了微笑 我也曾经拼命的变成一个有趣的谈笑风生的人被所有人喜欢
只要你觉得舒服 并不用给自己强加让别人也同样感受到快乐的责任 说自己想要说的 保持宽容的态度 最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可能缺少一个过程吧 当你真正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的时候就算是受挫觉得尴尬也会为你积累经验回想起来也是有趣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 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那就抓紧去治疗 剩下的
说句实话 这个真的不值得你去痛苦 还是渴望的话那就去克服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恐惧是因为未知。对于一件事情还不能很好的预见结果,可以多尝试和没有任何利益关系陌生人接触,接触多了,慢慢就放得开了。
曾经的社交恐惧症来一发:逼自己一把。 也许你没试过报名参加演讲,站在台前整个人都在抖几乎说不出话脑子一片空白但是几分钟之后回到台下,感觉整个人都重生了一样,那种喜悦是刚刚所经历的一切都无所谓了的
重要的是自信,不要拒绝任何交际的机会,鼓励自己,慢慢就会摆脱交际恐惧了
若是轻度的话,可以在害怕焦虑的情况下,鼓起勇气拿出豁出去的态度鼓励自己积极参加社交,多多关注外界少把注意力放在你恐惧这件事上。如果想要靠自己慢慢治愈恐惧,可以看看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美)艾德蒙.伯恩著。我觉得里面的内容比较充实,实用性高,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自己心理状况。若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咨询专业心理医生。
恐惧的心理:与别人的交流不知所措,对外界知之甚少搭不上话,对别人心生畏惧或担心自己的缺点不足被发现,让自己难堪下不来台
没必要克服。。。试了很多次,不行。最后坦然接受了。
就像我签名的这句歌词,别着急别急亲爱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所以啊真的不能倒追 自卑总是赶不走 觉得自己总是不够好担心自己穿的是不是不合适担心独处的时候他会不会更仔细的看自己会不会不喜欢自己对方有男(女)朋友的时候 知道要远离但是还是忍不住
当婊子还要立牌坊纠结的心自己要崩溃了 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倒追的时候最怕倒追还要自己的自尊心哭着写了不知道多少遍的信一次都没有给你看过自己拆拆补补这么多次的围巾还是没给你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你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每天更新多少遍你离我的距离不知道自己怎么找到和你有关的人的微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每次见你感觉都更强烈还有好多好多不知道 你都不知道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跟陌生人在一起,容易紧张脸红忘词,不知所措,有跟我类似经历的人吗?你们又是如何克服的?补充:跟陌生人说话,并有求于陌生人时。 如果和一般熟的人也会有社交恐惧症怎么办?
按投票排序
102 个回答
经典原因1关于社交恐惧的本质,有一个隐喻:“社交恐惧者看他人的眼睛,就像妖怪看到照妖镜。”一眼就可以把他打回原型。至于这个“原型”,其实就是本人对自己真实的评价,多是极端化的负面评价,如,丑、笨、木纳、没有价值等。经典原因2投射,自己先对他人有敌意,然后投射给他人:觉得对方对自己有敌意,进而恐惧。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心理层面,不动声色却惊心动魄!有了以上的原因,那当事人可以怎么办呢?1、从“关注别人,想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到“关注自己对自己的看法”。2、从“害怕别人否认、攻击自己”,到“自己在潜意识里别去攻击别人”。这样就把自己从被动地位当中拉出来,可以主动做出一些探索、改变。所以,既然都被看穿了,也该换个游戏玩啦:)~~
你说的这个恐惧症我也有一点点,不过现在我是只对那种不是很熟悉的七姑八婆之类的亲戚才会有这种憋屈感觉,对朋友和同学之类的我话会很多,也很自在。小时候我也是有过比较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走在路上觉得别人都在看我,浑身不自在,没有自信,会对别人投来目光很恐惧,别人一看我我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有问题,我是不是看起来是个freak,衣服搭配错了还是怎么了。其实在那之前我和别的小伙伴玩得都很好,一点也不害羞,估计是某些同学骂我什么同性恋白痴等等(其实他连同性恋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还有一些打击我自信的事情,让我怀疑自己的存在,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从而产生了这个恐惧症。但是直到初中三年级我才正视这个问题,那时候有一节英语课(我英语那时候是垫底的),老师问了一个问题说我们班最害羞的同学是谁?我以为同学们会指向另一个男生,我觉得他比我可害羞多了,结果几乎全班都喊着我的名字,然后我就蒙了,太打击了,没想到我在别人别人眼里是这么个形象,那时我才开始仔细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恐惧症,想要改变自己的这种状态,我在报纸,书和网络上找资料,最后结论是我太注意别人对我自己的看法了,几乎是活在别人的评论里,别人对我不经意的评头论足都会使我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三观,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喜欢我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一切。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努力尝试别管别人的目光,然后我发现根本没人怎么注意我,走在路上人家谁有空理你啊,最多只是瞟你一眼而已,你没那么重要,也没那么特别,没有那么多观众,之后我就释然了很多,正常了很多,别人看我我会装作没看到继续走,那个看我的人也跟看见空气一样无视我。最后我发现,别人之所以看我,是因为我走在路上总在注意有没有人看我,目光偷偷扫着别人的脸,别人注意到了,自然会看你一眼。不能接纳自己这个原因时我最近才发现的,所以当在婚宴之类的有很多陌生亲戚的聚会上时,我还是会很不自在,因为在这种场合,晚辈会成为冥冥中的一个焦点,你的表现意味着你家的家教,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这些亲戚评价你家的标准,人家表面上虽然不说,一回家就开始评头论足,谁谁谁家的孩子太没教养了,谁谁的儿子怎么找了个这么难看的媳妇等等。再加上我又是慢热型的人,跟这些亲戚相处自然相当的不爽。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完全认可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要你自己知道你是没有什么可见不得人的事,要活得坦坦荡荡,真正的完全的爱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陷和缺点,才能有自信,才不会怕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然你见到陌生人还是会联想到自己的缺点,想方设法的要隐藏这个“见不得人”的缺点,然后就畏畏缩缩的不敢与人交流。---------------------------------------------------------------------------------------------------------------重新更新下答案吧,最近对社交恐惧症有了些新的了解,前不久在百度里看到了“神经症者”的介绍,我觉得每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都应该看看自己是否是神经症者,我觉得“神经症”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社交恐惧症。下面是介绍神经症者的全文:完美主义、社交焦虑:神经症者的心理困扰导语:神经症者活在自己的内心里,对外面的世界漠不关心,却又时时关注别人的反应,以为每个人都在关注自己。作者:科学公园 沉路的小屋神经症不是最严重的心理问题,但却是很痛苦的。反倒是最严重的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丧失了自知力并不觉得痛苦。神经症患者虽然长期生活在痛苦中,却一般不会自杀,这和抑郁症不同。神经症者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无法接受现实的自己,因此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总是在和自己战斗。神经症者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对爱的渴望无限“贪婪”,过分索取的结果是耗尽自己的支持系统,于是安全感和归属感更加缺失。神经症者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因此深受自己的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严重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有时即使是很简单的事情也缺乏行动力。神经症者在人际交往中敏感脆弱,渴望关注又害怕关注,显得别扭,容易受挫而变得回避交往,表面显得冷漠孤僻,事实上非常渴望别人对其热情和亲密。神经症者活在自己的内心里,对外面的世界漠不关心,却又时时关注别人的反应,以为每个人都在关注自己。无法接受自己的完美主义者神经症者都是完美主义者。他无法接受现实中那个有缺点的自己,无法与自己和平相处,他把自己当成敌人和对手,总是处于战斗状态。他的思维方式是非此即彼的,全或无,他想找到一种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却永远也找不到。他不允许自己犯错误,不能容忍一种有缺陷有遗憾的生活和人生。他的自我是分裂的,既自负又自卑。“他希望自己无能为力……但与此同时又……坚持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他倾向于感到自己无足轻重,一文不值,但如果别人不把他当天才看待,他又会勃然大怒。”(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神经症者内心有许多“不合理信念”。“我应该是一个重要人物”或者“我一定要成为一个重要人物”只是其中之一。他的理想和目标极其远大,但现实的脚步却远远跟不上。他本来是有许多潜力和天赋的,但由于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与内心的交战上,这就严重限制和磨损了他的才能的发挥,也就限制了他的成就。尽管如此,由于他的偏执,他还是会在某些方面变得比许多其他人优秀。这也许构成了他自恋的资本和维持他的高自我要求的基础,但他对自己的期待实在太高,因此他永远无法找到自信。缺乏行动和成就的支撑,理想主义者就立即变成空想主义者。因此,我们对神经症者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学会接受自己,无条件地接纳自我。不再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表现”和“成就”的基础上。他总觉得:我表现不好,所以我没有价值;我不够优秀,所以我没有价值。必须纠正这些信念。“我在故我好”,只要你活着,你就是有价值的,你的价值跟你的表现无关,跟你的成就无关。为什么要因为“有缺点、没成就、表现不好、不够优秀”就拒绝接受自己呢?如果你爱一个人,你会因为这些原因而拒绝接受TA吗?你不会,对吗?那样很“势利”,很“现实”,不是吗?那不是“真爱”,更不是“理想主义”,不是吗?那么,好好爱自己吧!从今天开始,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喜欢自己,爱自己,爱那个“有缺点,没成就,表现不好,不够优秀”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在接受自己的基础上来改善自己、超越自己。接受自己,不等于安于现状,从此不必再努力。接受自己,是承认和接受事实,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不回避不幻想,不用一个完美的幻象来代替现实中的自己;接受自己,是从根本上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不再把自我价值和自信建立在那些易变、脆弱的外界事物上。接受自己,你会活得坦然和自信,不再为自己的表现而焦虑,因为你的表现与你的价值无关。在这种心平气和的状态下,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你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多地花在自己的目标上,而不是与内心的战斗上,于是你更容易取得进步和成就。我们对神经症者的第二个建议是:合理地期待自己,找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平衡点。他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与他的客观现实形成严重的分裂状态,因此他长期生活在焦虑中,即使他取得了一些成就和进步,他也很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他的生活就鲜有快乐。自我实现是人类的正常需要,因此想取得成就甚至想成为“不平凡”的人,都是正常的想法,但如果偏执而极端地认为“我应该成为重要人物”、“我一定要成为重要人物”就错了。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转,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的规则是在竞争中自然形成的,无论从历史事实或是从数学中的“正态分布”规律来看,能够成为“重要人物”的人都是少之又少,而且成为“重要人物”是时代、才华、机遇等因素机缘巧合的结果,并非单靠个人努力可以实现,更不是你有这样的(哪怕是强烈的、偏执的甚至疯狂的)动机和期待就会变成现实。从这个意义上,那些脱离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而设定的所谓“远大理想”纯粹是浪费时间,而且让自己更加痛苦,反倒是设定一些合理的能够实现的目标更容易成功,也更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一点: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所有的愿望、梦想、理想、蓝图、战略都只是你脑袋里主观的“想法”,和“承诺”一样是完全的空头支票,并不是客观现实,而且越是“远大”的理想,就越没有意义。并不会因为你有比别人更远大的理想,你就真的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如果是这样那就真是“心想事成”了,那么大家都不要工作都来做梦好了),反倒是那些很少做梦脚踏实地的人,那些懂得“期望减半,努力加倍”的人能够走得更远。只要想一想就明白,我们真正能够把握的只有“今天”。那么,什么样的理想和期待才是合适的呢?对此我们强烈建议:做最好的自己。把名人、伟人当榜样而不是“偶像”,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但不要把他们的成就当成自己人生的标杆。事实上,无论我们把谁当标杆,终其一生我们能够努力成为的依然只是“最好的自己”。马斯洛对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是这样定义的:人倾向于充分地发挥他的潜能,不断地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注意这里的用词:“能够成为的那个人”而不是“应该成为的那个人”,这意味着一个人的最高成就就是完全充分地发挥他的潜力,努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最好的自己”,除此之外,再“远大”的理想都是空想。放弃“偶像”的成就标杆,把“做最好的自己”当做人生的信念和努力方向,你就能够设定出适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能够不断超越自己。这样,理想才真正成为引领你的人生的灯塔,而不是成为压迫你的人生的一座大山。我们对神经症者的第三个建议是:允许自己犯错误,不再做“完人”。李开复在《世界因你不同》里提到:谷歌是一个允许犯错误的公司。有一次,公司的一个副总裁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导致公司损失几百万美元,公司的最高领导竟然对她说:“我很高兴你犯了这个错误,因为我希望这个公司是个跑太快、做太多的公司,而不是一个做太少、太小心的公司。跑太快、做太多不免会犯错。如果不犯错,反而意味着我们没有冒足够的风险!”任正非说过:“在人生的路上,我希望大家不要努力去做完人。一个人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去改造缺点,等你改造完了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呢?”“没犯错就可以当干部吗?有些人没犯过一次错误,因为他一件事情都没做。”人际敏感的社交焦虑者神经症者是人际敏感的社交焦虑者。他的思维十分纤细,神经过敏,加上性格偏执,容易“受伤”,把别人无意或善意的言行理解为恶意。他渴望别人对他亲密和热情,害怕别人对他冷淡和冷落。他害怕别人“不理他”。他不喜欢主动和人打招呼,害怕别人不理他;他离开一个场合时不喜欢和人告别,害怕别人“没听见”。如果他发短信给别人而没得到回复,他会心情很难受,如果是找人帮忙的短信,那么他会更加受伤,并从此远离那个人。对别人的任何行为,他心里都会无法控制地反复回忆和揣摩,而且他是“内归因”的,当别人没有回复他时,他会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别人才“不理他”,才对他“不好”。如果他在路上跟人打招呼而别人没有理他,他会认为那个人一定是不高兴,对他有意见,进而思考“他为什么不高兴”,是不是什么时候得罪他了。总之,他的神经是脆弱的,很容易受伤而导致情绪不良,这给他(以及周围的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导致他越来越讨厌和回避社交,也让其他人要小心翼翼与之相处,以免一不小心“伤害”到他。神经症者是自我中心的。他被自己的感受轰炸得应付不过来,哪还有精力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一律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最终陷入作茧自缚。”他的生活是“情绪中心”的。他很看重自己的情绪,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对现实的目标和问题反而有意无意地忽视。由于这种关注,更放大了情绪的影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的行为是被情绪控制的,所以虽然他处处为自己考虑,“但是所作所为又都与自己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神经过敏加上情绪中心,让他的情绪经常处于不良状态,加上他对自己的苛刻要求(“我怎么可以情绪不好呢?太不像话了!”),于是社交焦虑甚至恐惧就不可避免了。神经症者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没有建立好牢固的链接关系,所以他非常渴望爱,这种对爱的渴望是强烈的、贪婪的。这导致他不自觉地依赖那些对他好的人,而这种依赖通常给他人带来某些负担。他渴望被接纳,害怕被遗弃,为了获得接纳甚至不惜代价去讨好别人,这种依赖要么让人厌烦,要么被人利用。总之,他很难如愿以偿地获得他想要的那种全然的无限的爱。神经症者“的人格一直停留在儿童阶段,他们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害怕遗弃,害怕分离……”他感觉父母亏欠了他,长大后他就通过“得病”来“讨债”,向父母讨债,向别人讨债,向世界讨债。神经症者智力很好,喜欢阅读,喜欢自我分析,他似乎懂得很多道理,但总是走不出自己的怪圈。他无法真正改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的问题能够带给他一些“好处”和“特权”:获得别人的关注、同情和关爱,放弃某些属于自己的责任等等。他的内心是有很多想法和欲望的,但他总要掩藏起来,让人觉得他是纯洁的,拼命压抑的结果就是导致内心更多的冲突和恐惧,而外在的行为给人感觉别扭。在社交场合,神经症者既害怕关注又渴望关注。由于焦虑,他害怕别人关注他,但内心对爱是如此渴望,他又非常渴望关注,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他是一个表演者。“自我虐待和自我摧残常常是他们的保留节目,他们借此来展示自己的伤口,借此来赢得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表演是他们获得关爱的唯一方式和手段,他们活得很累,可他们又不愿意改变,因为没有了表演他们什么都没有。”总之,神经症者在社交中是不可爱和不受欢迎的。社交对他来说是痛苦的事情。“不认识到神经症中包含着这种令人瘫痪无力的绝望感,就不可能理解任何严重的神经症。……在所有那些古怪的虚荣、自负、要求和敌意后面,有一个正在受苦的人。他感到自己已被永远排除在一切使生活值得一过的欢乐和享受之外,他意识到即使他得到了他希望得到的一切,也不可能真正享受它。……一个象这样完全被关闭在幸福的大门之外,不可能获得任何欢乐的人,他要是不对那不属于他的世界充满仇恨,那他倒真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使了。”(《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我们给神经症者的第四个建议是:学会独立,放弃依赖。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审视和纠正自己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别人应该爱我,应该支持我、关心我、喜欢我,应该对我好。如果你这样想,你自然会处处遭到挫折,感到伤害,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对你好,都支持和喜欢你。正确的信念是:我希望别人对我好,但我不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对我好,因此,如果有人不喜欢我或忽视我,我也不会觉得“受伤”,因为别人没有义务对我好,没有别人的喜欢,我也一样能够活得很好,这没什么。学会独立和坚强,学会依靠自己。记住,别人没有义务来爱你。我们给神经症者的第五个建议是:以目标为中心,不要关注自己的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目标上,集中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你就没有心思去想自己的问题,负面情绪就不容易产生,即使产生了也不容易扩散、放大,也就不容易影响和控制你的行为。不要太关注自己的感受,感受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情绪。“凡正事不足者,必症事有余,凡正事足者,症事溜之大吉。”森田疗法告诉我们: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对于出现的情绪和症状不在乎,要着眼于自己的目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对待不安应既来之则安之’,‘情绪要顺其自然’,仍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如果出现了不安就听凭这种不安去支配行动。自己的情绪好也罢,坏也罢,惟有行动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神经症者始终缺乏安全感,因此他总在试图“控制”,通过控制来获得安全感。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钱、权力和成就。“神经症病人往往倾向于服从他人的意志,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认为世界应该适应自己。他倾向于感到自己受奴役,但与此同时又坚持认为他支配他人的权力应该是无庸质疑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他内心的不合理信念:坚持认为世界应该适应自己。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他就总是活在焦虑中。即使是自己,也并非完全能够控制。许又新教授在《“相对不随意”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中说:“在感到疲劳而坐在沙发里闭目养神时,常常免不了出现各种互不相关的杂乱思想……健康人听其自然,也就相安无事,有焦虑气质的人力图控制它,反而强烈地感到控制不住而烦躁。……可以说,控制不住是控制过分造成的结果。”我们对神经症者的最后一个建议是:培养自己的兴趣,过充实的生活。如果你希望先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开始好好生活,那么你可能永远无法开始你想要的生活。学会忘记自己的“问题”,不再把“治好自己”当成生活中的首要事情,而是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目标和兴趣中去,通过小事积累自信,通过兴趣增加快乐。“像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就能健康起来。神经质者总是希望先消除症状(改善情绪),然后再恢复到健康的生活,这样做永远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若对情绪不予理会,首先像健康人一样去行动,这样,情绪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健康的情绪。”
我最严重的时候是中专毕业时期。那时候的我独自走在大街上都会脸红心跳,感觉所有人都在看我,事实上由于我的面部表情僵硬,脸色发红,确实有部分人有意的多看我两眼,由此产生恶性循环导致我更加的不自然和脸红。出门需要家人陪同,几乎不敢独自去陌生的地方,自己一个人去一家不常去的包子铺都让我很有压力。和陌生人讲话,第一反应就是脸红,发现对方注意到我的脸色后,同样进入恶性循环。事后我觉得自己一直这么下去肯定这辈子废了,于是痛下决心分析自身情况,同时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解决办法。分析后发现自身属于:缺乏安全感;过分注意自身外在形象;自卑;惧怕挑战,害怕出错。大学开始后,新的环境,新的开始。我依旧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但新的同学并不知道,他们只是认为我偏内向而已。我开始努力调整自己:将缺乏安全感做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调整思想,认为注意仪表是对他人的尊重;视挑战为磨练,坚定认为经过了挑战自身会更加优秀;在自己擅长的专业课程中找回自信;主动多和同学及陌生人讲话,心中认为他们一定是友善的;说话时提高音量,不仅可以让对方听清,也可以增加自信。经过大学三年和工作一年的调整,我的社交恐惧症虽未彻底治愈,但明显好转。我不再惧怕和陌生人讲话,不再担心挑战,我独自去买衣服,独自去电影院……我甚至可以在公众场合上台进行简短的讲话。我现在仍有社交恐惧症,只是找到了一些疏导的方法。安全感我依旧缺失,外在形象我也还在注意,但我都为它们找到了合理的归宿。个人经验,希望对楼主有用!
有句话叫"不完美的人更受欢迎”,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某两个才华出众的成功人士参加莫个节目,第一个人表现出众,侃侃而谈,显得很完美;而另一个人则显得很紧张,说话不流畅,中间还打翻了水杯;但事后调查发现观众对于第二位表现不佳的成功人士更喜欢;生活中常常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些在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近似于完美无缺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不太讨人喜欢;相反那些虽然很优秀,却偶尔犯小错误的人深受人们的青睐。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犯错误效应”,也叫“白璧微瑕效应”,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者的人际吸引力提高,白璧微瑕比洁白无瑕更令人喜爱。所以说题主可以考虑转移注意去展现自己优势的地方,而不一定要想办法去改变自己的弱势,因为我也曾试图改变自己社交恐惧的一面,但是效果甚微,曾今我上学那会几乎只要是个女孩子和我说话,我就刷的一下脸红了,不敢上讲台讲话,只要看见很多眼睛对着我就不知道怎么说话了,然后为了改变自己我稀里糊涂的报了市场营销这个需要口才和社交性格的专业,然后毕业也是差不多做了两年的销售,一共过了有6年的时间我都没有彻底改变自己,仍然在新公司或者新环境下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会紧张,面对喜欢的女孩也不太会搭讪,我只能说在这些年里也许我没有以前那么腼腆含羞了,但是发现自己本质还是没有什么改变,而且在做销售这样子工作中我也很痛苦,一切都很不顺利,所以试图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并不一定能改变什么;现在呢,我改行做了程序员,才发现这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沉浸在代码的世界里,不用考虑太多人际交往的事情,而且在发挥了自己优势的时候,人际关系往往也会好起来,因为虽然自己不善言谈,但可以用自己的技术说话,用自己工作的结果和贡献说话,周围的同事也会对自己刮目相看;就像我初中学习成绩最辉煌的时候,虽然很内向,不会交流,也不会打篮球,还是会有很多同学主动和我交朋友,他们会请教我一些数理化之类的问题,然后有什么活动也会邀请我参加,教我打篮球之类的,人际关系也还不错;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与其想办法克服社交恐惧,不如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虽然上天令你有社交方面的缺陷,但你一定会在别的方面有你更出众的一面;当然如果能够客服社交恐惧那也是很好的,如果觉得很困难就还是做自己更擅长的事,体现自己的价值,社交什么的自然也会好
本人也有社交恐惧症,以前也有与楼主类似的经历,自责,抱头痛哭过,祈求改变;然后找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看,认识自己,寻求改变之法,发现很多人有这方面的困惑。之后尝试着实践所了解的理论,我的做法是:1、多接触人。不仅仅是佰生人,一些同学朋友也要多和他们接触。我经常和一些朋友一起吃饭,搞活动,大家玩多了,就会带一些他们的朋友来玩。相互介绍也认识些“佰生人”,因为大家有朋友的联系,心理也比较容易接受些。2、参加些团体运动活动。个人喜欢篮球,打篮球经常跟一些佰生人组队打球,这个 不用太多的交流,对彼此没什么要求,心理也不会有什么压力。慢慢也会习惯一些佰生人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3、看书。这个纯属个人喜好。发现看书越多,对这个世界了解越多,对他人也会有更深的理解。懂得越多,能帮助他人越多,也会越自信。
当然,一开始不可避免会磕磕碰碰,丢脸,尴尬,痛苦,有想挖个洞把自己埋了的冲动,这都很正常。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并不是唯一,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经历很多这样过程,心理就强大很多了,也会觉得无所谓了。 心态很重要。叔本华说:“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拥有优势,全在于我们对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让他们清楚这一点。”降低需求感,跟一个人说话前,你可以对自己说,我不需要你的钱,不需要你认同我,我只是想完成我的工作,或者只是想跟你说几句话,仅此而已。ps:拙见,希望对楼主有用。大家一起努力吧!
本人初中的时候,由于胖,极易流汗,宅,自卑,从而导致开始产生社交恐惧。。。高中到大学期间开始减肥成功,一年瘦40斤(那时候减肥,除了少进食之外,运动都是在空调房里对着电脑原地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但依然无法摆脱社交恐惧。走路不敢抬头看人,只敢看着地面前行,总觉得有人盯着自己,拿个快递都要提前打气,可以的话一定是让父母帮我拿。。讨厌成为焦点,厌恶所有有目的性的社交,去图书馆看书一定要选偏僻阴暗的无人角落,对面绝对不能有人,有人来了我宁愿走。。想法设法的不起眼,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的自我欺骗。。各种各样的恶性循环不能自拔。。。然后大一的我看到了一本书《社交恐惧症的森田疗法》(具有执着、疑病、内向、 “生的欲望”较强等性格特征的人适合接受森田疗法。)边看边做笔记。现在笔记我还一直保留着真的真的很感谢能看到这本书。摆脱社交恐惧真的就是摆脱自己给自己的枷锁。大二我开始创业,三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有了正常的社交,有了女朋友。这是高中时代的自认废材,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碌碌无为之类思想的我永远不敢想象的。那时候读书做的笔记,一直被我精心保存着。。简单点归纳为:顺其自然,忍受痛苦,为所当为,不治而治,事实为真,多做少想现在将我那时结合个人经历做的笔记打上来。愿与你我有益。共同特点:病人知道不应该,不必要,没道理,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遇到悲痛忧伤的事情,其情感的波动,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使人经常沉溺于痛苦的回忆中,人们在心理上又想消除这种痛苦,然而,事与愿违,有的人越想排除越排解不开,这就是实际上想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势必会陷入欲罢不能的心理冲突中。既然对往事不能忘怀,就不要强行忘怀,而应带着这种思维积极地去做日常生活中需要做的工作,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使这种情绪逐渐淡化,以至于彻底消失,即使不完全消失,也不会再严重牵动我们的感情了。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做到(是我结合个人经历总结出的)1:体力劳动:做每天力所能及的劳动。2:做应该做的事,无论自己的心情如何,都要坚持日常工作和学习。3:每天不断干点什么,尽量不在白天睡觉,要不断干点什么。4:禁止消愁解闷的各种活动:如吸烟,听音乐,弹琴,玩游戏。消愁解闷的方法只不过是精神上的一种暂时性的转换,很快就会恢复原状的。5:对症状要采取忍受的态度,带着症状坚持实践,对待症状要采取忍受的态度,带着症状坚持实践。对待症状要不过问,不测试,不拘泥。不谈自己病情,遇到症状缠绕的情况,可采取所谓不问疗法,装作不知,听之任之。不测试,制止测试症状是否好转,情绪是否变好,要顺其自然对待病情。不拘泥,如果与人社交过程中感觉“”头轻了,精神爽快了时“应当注意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感觉,从疾病角度来说,它和痛苦是同一种东西,爽快之后,作为一种相反的状态往往会出现不愉快,到了完全摆脱愉快与不愉快的感觉之后才是真正恢复。6:阅读森田疗法书籍问题,实践第一周不要读森田疗法相关书籍,一周后在用体会的态度去读。7:切莫拘泥于理论,实践一个月才可能有一定的体验,总的实践时间,短的为3个月,长为半年。顺其自然:对出现的情绪和症状不在乎,要着眼于自己的目的去做应该做的事。8:精神拮抗作用(人的精神活动也存在着一种类似屈肌和伸肌的互相调节的拮抗作用,即 精神拮抗作用。这种拮抗作用的存在,可以保证人的精神安定和恒定的安全感。因此,与自己理性不符合的观念是任何正常人都会有的,只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而由疑病素质且拮抗作用过强的人,这种观念一旦出现,便会固执的重复,同时又反复的控制,最后形成拮抗对立。神经质症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患者总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事实,从而引起精神拮抗作用的不断加强。)是症状顽固的原因,强迫观念中,这种心理活动作用很大,把自己的身心现象视为于己不利或令人不快的东西,企图加以排斥和否定的态度。以下时我认为我们要记住的观念精神交互:对某种感觉过度注意,就会对这种感觉变得敏感,越敏感就越注意并使之固定。企图一浪平息一浪,结果反倒会出现更多大浪,激励消除症状,结果反而接二连三出现新的症状,最后弄得不可收拾。”与其想,不如做“。情绪恶劣不要悲观,顺利也不要高枕无忧,要着眼于行动,努力去干。只有事实才是真的。温顺:顺从老实,但不盲从,坦诚,要明确自己的状态,肯定别人的价值。为值得烦恼的事而烦恼,人是在不安中生存的。睡眠的多少,要顺其自然。如果工作,学习一天后,感觉很充实,那就是好日子,至于这一天的情绪如何并不重要。内向者做事难以下决心,往往失去许多难得的成功机会,又由于自我反省心较强,使之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又因此容易缺乏自信,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有的人会把罪责推给别人,向其他人发起攻击,神经质内箱的人总把罪责归于自己,既有自我攻击倾向的”自罚“反应。总是过分夸大自己缺点和弱者,证明他们有极强完善欲,主观要求高。有时他们又主观夸大自己诸如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然后感受自己是无用之人。PS:为自己负责,做任何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一起加油
自己也是有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算不上是有多严重,但是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应该算是蛮大的,之前一直觉得是自己不习惯还是羞涩,但到之后渐渐发现不好改掉之后才知道或许能归类成自己的一种病症。
首先是怕生,真的怕生,特别是异性,高中时候和异性基本很少交接(我在理科班,一个班三四十个男生,十多个女生),虽然周围的男生相处得还算好,但是其他摸不清的男生是很恐惧的,特别是远远走来不知道该不该打招呼,所以,放学后,我会特意在教室坐个20分钟,等其他人都走了才去停车场牵自行车回家,因为怕在停车场遇到了尴尬。对于一些不太了解的女生也是一样,很害怕,不知道如何相处如何打招呼。之后一个高中之后还蛮要好的男生说起来,他说你进教室的感觉很奇怪,就是脚往前走,身体往后仰,头也朝后看,像是上半身想回避下半身继续向前走,突然意识到难以面对人这种事情已经是潜意识中的东西了。也有过晚上走去操场跑步,正好一大群大一新生军训完往回走,和我反向,那时候感觉就是人要窒息了,极度地不自在想要逃,甚至想要跳到湖里面去躲开。眼神很怕和人对视,除非是非常非常熟的人,否则很容易想要逃开来。之前看到过一篇心理咨询的文章,作者是心理咨询师之类的,她说自己训练了看人脸的三角区域,即两眼中间,鼻子中上部的位置因为看这个位置会使得对方觉得自然,之后自己也有刻意注意一下,题主不妨找熟悉的人试一下,如果受不了眼睛对视就试试这个三角区域(当然也测试一下对方觉得你的眼神的舒适程度,因为搞不好一紧张就成斗鸡眼什么的了,尽量调整训练自己的眼神在一个双方都舒适的角度)楼上貌似有提到过自我幻想之类的,我自己是一个思维非常跳跃涣散的人,说话常常找不到主题,以说就跳到火星上去,和别人交往中又相对敏感,所以常常胡思乱想,最后自己和自己的幻想怄气,其实真正意识到这点自己有问题是最近。所谓庸人自扰吧,搞得自己现在觉得人际关系各种压力。想说的是,自己有意识地提醒一下自己,不要陷入这个怪圈中,推荐1692年刻于巴尔莫圣保罗教堂上的铭文,或许会使你看开很多,其中有一句话“不要用想象使自己苦恼、忧伤”。过于倾于自己的想象而少于外界接触,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自闭,多走出去一点吧,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面,里面的人更单纯友好。曾经好多次因为自己的想象怀疑过朋友和周边的人,最后又是一个个事情把我打动回来。这些年来感觉,社交恐惧症很失败,虽然能够走出去一点了,但是感觉自己是形成了一个机械的模式,机械的圈子,这个圈子的处理能力有限,像是编码,对于输入有所限制,输出也是机械化的。因为自己觉得只有这样标准答案式的社交方式更有安全感,然而这样的模式缺点在于失了真诚,我很难保证和你们微笑的我是真正的我,和你们说话的我说的是我真正想说的,(大致是因为自己真的很不会说话,一说出来就是out of control, 脾气也不好),和别人也保持着不咸不淡的关系,而在这个圈子处理范围外的人(就是各种性格不一样的人啦,自己定义为不擅长相处),又觉得莫名的恐惧。其实,说了那么多,都是在说我自己的事情,也许对题主有用的东西很少,而且应该跑题了些。但希望题主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随时提醒自己,最重要的是不要闭塞自己,小心翼翼地敞开,你会发现很多。
至少我感谢自己的那些好朋友,每次都很真诚地面对一个眼神里戒备心很强的人,基本上把我一秒融化,谢谢他们,我自己也会加油慢慢改变的。--------------------------------------------------------------------------------------------------------------------------------------------去年写的这个答案,现在看来也有许多感慨。这一年来是没有改变自己的社交恐惧,一切也都在波动中。如果说是什么导致的现在自己的这种心理状况,我想大概是自身的心理与家庭环境,这些不深究了。我承认社交恐惧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应对真正困难的懦弱,一方面极端地想表现自己是可以的,又在行动上担心受怕。自身不平衡的状态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交恐惧还有拖延症,这些东西在我们这一代上很常见,大概是平日里极端理想化的环境所带来的。很感谢大家的赞同和鼓励~
我应该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的社交恐惧症”吧。最封闭的时候曾经在家里来了任何亲戚时都跑到房间里把自己反锁起来,装作睡得很沉并且默默祈祷亲戚赶紧回家。大学以前几乎没有在任何人多的场合大胆表达过自己,只要人数到达一定限度哪怕都是熟人也会不自禁的沉默,尽量去逃避每个说话的机会。并且在每个谈话完了以后,会一直去想自己刚刚所谈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然后浑身的不自在,跟很多人谈话的最后都是以我的过于沉闷和“一副摆给谁看的死人脸”收场的。所以很多场合我会不自觉的朝着一个“夸夸其谈”或者同样寡言少语的人靠近,原因自然是和两者在一起都不用太费力。就这样维持着直到了大学,我决定去改变 。
改变的方法就是我去竞选班长,然后我竟然选上了!这太戏剧性了,的确,在前二十年的模式设定里,学生干部这种东西几乎不会和我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我竟然选上了。竞选前我写了一篇近千字的竞职演说,在宿舍默默念了十来遍,学长的鼓励和舍友半调侃的鼓励算是给了我上台的勇气,但仅仅是上台的勇气。演讲稿给了我另一半的勇气,虽然最后讲的完全跟演讲稿脱节但毕竟讲完了并且没有晕倒在台上。当班长的一年以来,我的确变了很多,不得不当着六十多号人的面通知事情和主动和老师交流跟为数众多的女生打交道。这实在太锻炼人了。对有社交恐惧症的人而言,一个小小的演说都是很漫长的心理斗争,一个并不太精彩还哆哆嗦嗦的发言根本不会让人有太多注意,但他可能已经在台下反复念叨了十多遍。他需要很多支撑他的东西,演讲稿保证了他临阵不至于结巴到开不了口,他信任的人的添油加醋则可能直接推动着他去做那件事。请善待你身边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他们可能还在挣扎,他现在坐在你旁边可能需要的仅是你的一句话。他们可能过于敏感,可能容易面无表情,但其实他心中火热。
我从小到大,生活环境单一。平时在家里,就我,爸爸,妈妈三个人,没有兄弟姐妹,叔叔阿姨等等亲戚,所以缺少那种亲戚间交际的经历,再加上又是在外地读书,很难融入当地的同学环境中(小学开始,班上很多同学都讲本地话,我都听不懂,久而久之就孤立自己了)。这就导致了自己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经验几乎为零,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跟自己玩儿,自己跟自己对话,慢慢的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三毕业。一上大学,我就强迫改变自己,大一开始就选择加入最具挑战性的组织—校学生会外联部。然后各种拉赞助,各种强迫自己认识新朋友。说实话,这种强迫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很痛苦,常常因为内心不敢与人交流,但不得不与人交流, 压力很大,就这样大二阴差阳错当上副部,大三当部长,但心底里还是摆脱不了害怕与人交流,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的自卑心理(虽然表面上已经能和别人开开玩笑,那都是装的,内心还是很自卑,懦弱)。大四找工作,也是各种跑宣讲会,面试,就是为了强迫自己参与社交,参与交际。毕业后半年,也是通过泡妞这种方式,约女孩子,联系泡妞技巧来提高自身交际能力。总之,在大学四年,加上毕业半年来,一直在强迫自己参与到社交中,训练自己,但大多数时候是表面装的很有交际范儿,其实内心还是很自卑的。直到现在,慢慢开始由内而外改变自己,就是从心态上让自己变的自信,从而由内而外表现出轻松的交际状态,这需要一个过程。我自认为的一个优点就是,能不断反思自己,强迫去改变自己,虽然往往会矫枉过正,但不去改变,永远都停留在原地。说自己的这么点感想,其实是想鼓励那些有社交恐惧症的童鞋,不必过于悲观,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然后尽最大努力去改变自己,进步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能由内而外散发出交际能力,到那个时候,就是真正摆脱社交恐惧症的时候。同时也是勉励自己,虽然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会很痛苦,但由于自己先天交际缺陷,只能通过后天更多的努力弥补,才能跟在优越交际环境中成长的人保持在同一起跑线,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经常有读者咨询问,接触陌生人、异性就莫名紧张、患得患失、恐惧,甚至还有人应聘工作都会紧张,这是明显的社交恐惧症。从心理学的角度就是你对社交这件事产生了『认知曲解』。一般社交恐惧的产生和你的成长经历、人际交往经验有密切关系。很多人在社交过程中可能受到过一些挫折,这些打击对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些影响虽然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淡忘,但它却印刻在了你的潜意识里。比如,一些当众的出丑,被众人嘲笑,某些陌生人欺负了你等等。有研究表明,我们一般都会过高估计他人对我们出丑时的关注度,比如,别人对你只是当时嘲笑而已,并非是要真的羞辱,但你会认为别人一直记住这个事情,并经常拿来调侃你。这些事情最终在你心里留下了阴影,而这个阴影对你大脑的形成了负面的认知。假设你现在很想去认识新朋友,但是你过往的失败经历在潜意识里形成了影响,当你再次要做出社交时,潜意识会想起你此前的负面情绪,这让你感到很害怕。潜意识在影响你的主观意识,阻止了你行动。潜意识是你没办法控制的,你只能掌控主观意识。打个比方。大家看马特呆萌主演的《火星救援》里就有一个场景,NASA的发射中心,里面有个大屏幕,很多工作人员,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功能控制。你的潜意识类似于发射中心,而你就是你的主观意识,你不知道做什么可以飞船会发射,但你随便去乱按,会把事情搞乱套。也就是说潜意识实在是太强大,主观意识无法控制 ,就好像有些人会不断的给自己做心理暗示——我要自信,我要自信,我要自信。这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持续时间不会很长,这只是暂时性的压制潜意识,但不会彻底改变。那到底如何做才能改变呢?有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叫做『行为认知疗法』。针对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某些行为的结果,来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你害怕做某事的原因是因为你经历过类似的事情,结果是不好的。但事实上不一定是不好的。当你把某件事情做成功了无数次了,而这不断成功的过程,就会慢慢影响你潜意识。那你潜意识里对某件事不自信的状态就会慢慢地恢复过来。这种影响潜意识,扭转错误认知的过程其实也是慢慢建立自信的过程。我把自信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观自信的理解,我的电子书和很多文章讲了很多关于主观自信方面的方法,就不重复了。第二,是客观自信。光有主观自信是不够的,因为现在就是你的主观意识和你的潜意识在打架,但打不过潜意识。那怎么才能打得过潜意识呢?你需要通过身体去体验很多你潜意识在阻挠你的事情,比如说你现在最害怕什么,最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为什么害怕?因为你害怕对方给出负面的反馈。你害怕对方拒绝你,对方不理你。而现在你害怕只是表象,不是根源,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你害怕而害怕,而是因为你害怕背后的事情,就是失败,是受到别人的否定,说你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的潜意识为了避免让你受到所谓情感上的伤害,所以造成一种负面情绪,这种负面的情绪其实也是在保护你,避免潜在受委屈,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那解决办法是什么呢?你需要在关键时刻『被推一把』的动力,去突破此刻你无法控制的恐惧心理。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你去蹦极,你站在高台,然后跳下去,你才能完成蹦极的玩法和体验。但是多人跳下之前会很恐惧。排除说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安全的,是不会有事的,只是有惊无险,,但是你还是会恐惧,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情绪在发挥作用。就像前两天看的《云中行走》,讲的是一个走钢丝艺术家在纽约双子大厦直接钢丝行走,虽然我们只是看主角在走钢丝,但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还是让我们心里一紧,这是我们基因里的畏高情绪在发生作用,让我们感到恐惧,其实是让我远离这些潜在危险。这个时候这么办呢?我以前蹦过一次,看到有些人不敢跳,已经把绳子都绑好了,教练就跟他们讲,你不要害怕,我教你一个方法,很快就不会害怕,你听我倒数三声你就跳,结果其实教练刚数到一,就把他推下去了。下去后就产生行动、体验,想害怕也来不及了,也没机会反悔不跳了。一但跳下去后,肾上腺素飙升的惊险体验就已经产生,等你安全回到陆地后,你会发现,你其实是可以做到的,蹦极其实也没什么。换到社交也是一样的,你现在无非就是恐惧对方给你的负面结果而已,假设你去见面之后,对方并没有给你负面,反而给你一个肯定的结果。那会不会让你的内心潜意识里面感觉到,好像我可以做到。要想克服社交恐惧症,就需要越害怕什么就越要做什么,但为了避免在刚开始尝试积累成功经验的时候又失败,需要提前学习心态建设和必要的社交的方法。当你的潜意识不断认识到,其实我是可以的,我是可以的,我是可以的,我做成功无数次。你原来跟一个女孩子聊天都不敢聊,说都不敢说,但通过学习慢慢改变了。这可能有个过程,刚开始你接触还是不行的,但是不要紧,你要相信自己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绝对可以,当你可能做到第十次的时候,你的大脑一瞬间会发现其实我能做到呀,我并不是像我以前想的那样害怕了。而那种觉得自己能做到的一瞬间,和学骑自行车很像,刚开始都是很害怕的,一骑上去就感觉我肯定会摔倒,我就是掌握不了那个平衡。但是在摔了很多次以后,有一天练着练着,突然间我感觉掌握到那个平衡感,骑到一长段都没有倒。那种一瞬间我其实能做到的感觉,同样适用在社交上。一旦你认为你可以的,这个思想产生了,它就会开始影响你的潜意识,并且有一个理论叫做『大脑奖赏效应』。在心理学中,当人作出某一决策后如果被证实正确并产生了好的结果,大脑会向负责决策的区域发送“奖赏”信号,这会促进人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这被称作“奖赏效应”。这个奖赏就是产生了快乐激素多巴胺,你每做成功一件事都能获得快乐,你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件事,会上瘾。总结一下。克服社交恐惧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建立社交时的主观自信和客观自信的过程。要想让自己从惧怕到擅长社交,需要辅助心态建设和社交沟通的方法,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成长。另外,我的电子书《天生好手》,为你详解如何提高【自信】的方法。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yingrendao 】,回复数字『 1 』,即可下载。【参考阅读】更多构建自信、社交沟通的方法:
感谢邀请。克服社交恐惧症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角度来讲可以用精神分析法治疗,也可以用认知行为疗法矫正。有一套具体正统的套路,不难克服。可以首先对着镜子自己跟自己讲话,逐渐欣赏自己,培养自信。然后同自己信任的人多讲讲话,锻炼胆量。接下来与半生不熟的人做简短的交谈,并谈论自己熟悉的领域,这样可以发挥得更好。注意语气不卑不亢,吐字清晰。然后训练在公众面前演讲,做presentation等等,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现力。总之,要小步子强化,及时反馈,在自信中成长和进步。一家之见,参考斟酌。
我觉得一个人在锻炼到一定程度之前,在面对陌生人、去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恐惧进而更严重的状况。只能努力多尝试去交流有努力改变的心多多尝试慢慢会放得开些的。毕竟不是谁都是天生的自来熟或者演讲家的。当然你可以和比较熟的人开始锻炼起,然后和一些不是完全陌生的人开始尝试交谈,锻炼的时候话题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拿手热衷的东西。说着说着多锻炼应该会有收获
我有严重的社交恐惧,同事间私下没有接触,上班之外有任何的接触会害怕,焦虑。同学间聚会会害怕,焦虑。所以我没有什么朋友,但是朋友一定知心。
但我因此获得很多空间,享受宁静,享受孤独。
看看我所需要社交的活动,真的是我需要的吗?不过是应酬,即使两个人有矛盾也要在酒桌上笑脸相对。
在一个喧闹的社会,沉默被禁止。
也许在一个沉默的社会,喧闹也被视为异类。
不要让无谓的社交填满空虚。
社会需要包容不同。
我们也应该知道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有喜欢社交的人,就一定有不喜欢社交的人。
心灵鸡汤死开死开死开不要把你所谓的宅/害羞/自卑/懒和社交恐惧症划等号不要把你所谓的宅/害羞/自卑/懒和社交恐惧症划等号不要把你所谓的宅/害羞/自卑/懒和社交恐惧症划等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单纯和你聊两句告诉你一些人生道理和行为处事方法,根本就治不好社交恐惧症的好吗。你如果被嘴炮两句就好了,这是因为本身就没有什么卵问题。你自己体会下,假如你害怕蜘蛛,害怕鬼,我告诉你不要怕啦蜘蛛咬不死你/不要怕啦鬼根本不存在,你就敢玩蜘蛛你就敢一个人看恐怖片了么!根本不行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人有如害怕蜘蛛还有鬼社交恐懼症最近才被認可為正統的精神疾病,而不是其他問題的表現。和兩種方法通常可以成功治癒患者。防焦慮和防憂鬱的藥物有時也有效。以上来自中文wiki
秘诀就是“学会主动”……哪怕是陌生人,主动微笑一次,或许人家会觉得你很奇怪,但是在你的内心,绝对会是一次重大突破;哪怕是陌生人,主动打一次招呼,或许人家会很莫名,但是你一定会得到莫大的鼓励,如果那个人再抱以微笑的答复,那对于你的收益将是双倍的……新的圈子,主动提一次话题,哪怕这个话题引起了争执,不过最好还是那种大家都会暖或是统一的话题,你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便会为下一次的话题打下基础……诸如此类,主动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上课时老师讲过社交恐惧症多数是因为认知出现了问题,应从认知方面进行矫正,辅以系统脱敏法进行治疗。根据艾里斯的ABC理论,某人遇到,A(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通过B(信念,beliefs),产生了C(结果,consequences)。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多数是因为B(信念)这一环节出现了错误,有了不恰当的信念(例如大家都在看我,如果我出错会很丢人。我能力不好,不可以再这么多人面前说话等等),所以导致了C,即社交恐惧。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社交恐惧是出现了哪种不恰当的认知,然后对这种认知进行纠正。(比如认为大家都在看他,可以让他从教室前门走进教室,然后问旁边的同学是否注意到了他。用这种方法去纠正他的不恰当认知)改变掉不恰当的认知后,然后可以采用行为疗法来逐步的摆脱社交恐惧。这里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使用这两种方法中的其中一种,一是系统脱敏,二是满灌疗法。系统脱敏的意思是你很怕一个东西,那么将这个东西慢慢的展现给你,在这个过程中让你克服你的恐惧。满灌疗法是你很怕一个东西,就将这个东西一下子展现给你,从惊吓中适应并克服对这个东西的恐惧。具体方法和过程可以百度一下,另外建议最好去做一个心理咨询,让咨询师根据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治疗过程。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不需要有什么顾虑
塑造个反应慢的形象 :慢点说话 就能多想会儿了 就不紧张了orz
我还没有完全克服这个问题,但我相比以前感觉也有所好转那时候我不敢一个人出门,就算出门了也会走的很快,因为感觉周围的人都在看着我,当经过别人身边的时候听到他们的笑声,都觉得他们在笑我……当然也不敢 一个人骑车上学,一个人去上学校厕所,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服装店,一个人超市,一个人去书店,一个人去任何地方,甚至不敢招手打的和公交车!!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我会感觉不自在,感觉有压力,感觉所有人都在看着我 嘲笑我。出门一定要人陪!所以那时候超级依赖朋友,因为有朋友在身边跟我讲话我有安全感。我连接陌生电话都会有压力更别说打陌生电话了!!只敢接爸妈同学的电话。陌生电话一律不敢接……只要爸妈不在家,我接起电话我只敢说一声喂,然后保持沉默,把电话轻轻的放旁边,等对方自己挂断,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告诉他们 也不敢跟他们说我爸妈不在家。有段时间我电脑网站老是转114……别人让我电信客服电话,我鼓起勇气拨通了电信客服电话,但手始终按不下人工服务的那个数字,试了好几遍,急的都哭了……最后还是没按下去……最后不了了之……我连对视对方的眼睛都不敢,一旦有眼神交流我会立马把眼睛移开,初中毕业第2年,和同学约好了去看老师,我站在他们旁边看他们聊天,然后老师转过来看了我一眼,说:" 小xx(我的名字)你敢看着我的眼睛了耶 。" 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意识到我不敢和人对视,完全是下意识的!我擦!!!因为不敢面对面的跟人交流,所以我只敢在网上交朋友~有些话要发给网上的好朋友我都会犹豫好久,真的发出去了,立马脸红,真是服了我自己了我曾经不止一遍的问过她们我不敢一个人去超市怎么办?她们告诉我别怕,没人会在意你的。只是去个超市而已,你太自卑了……别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他们又不认识你但我一再强调,但我就是怕,感觉路上所有人都在看着我……看得出我的原因了吗?我知道我这样下去根本没法独立生活,我想改变,我看似在寻求方法想要克服,其实我在不断逃避。我把别人告诉我的 “我太自卑 太在乎别人的眼光
太内向 不爱说话”当成肯定和借口,把所有原因都归结在我的性格上,觉得我本来就这样,我改不掉。我不想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但我的舒适区又不足以让我融入社会和独立生活 我连和人交流和表达都不敢都很困难
朋友也开始嫌我太过依赖她们,我又不喜欢给人添麻烦,所以我急,但我还是不断在选择逃避。所以我所需要做的是逼自己直面问题 而不是不断的选择逃避。跨出最难的第一步并努力跨出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要相信一句话: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其实没有人会把你放在心上不只是看看而已,要真的相信并理解这句话。说真的我昨天就去了超市买牛奶,我身边经过了很多人,我回家的时候身边还走过一个帅哥,我还特意多瞄了几眼但我现在只记得他是一个帅哥,具体五官面貌他穿的什么鞋什么衣服什么裤子我全部不记得了……记得的只有一个,我昨天看到过一个帅哥……何况是你和我,一个普通人好吗?!!!不相信的话你也可以自己尝试下。千万别老想着你有社交恐惧症,尽量不要去想你有社交恐惧症该怎么办,而去想我该怎么和人去交流,我想去问路,我该怎么跟路人说,而不是想我怕和人沟通我该怎么办???不会交流你可以学,你去尝试!去观察别人或者身边人是怎么做的,你也可以先在心里练习很多很多遍,但千万别不去尝试! !!别怕丢脸,我知道这很难,但你必须去做。如果你因为一个失误觉得丢了脸,陌生人还笑你了,那又怎么样!别人只是笑笑,过两天连你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只有你自己特别在乎那一次失误而已,别介怀,慢慢开始尝试第二次,你会做得更好!相信自己~如果你不能相信自己,那你就相信我!ok?我最近攒了些钱决定去买运动内衣和运动鞋,要去百货商店,但是我还是害怕和导购交流,所以我会查很多资料,观察周围的人,直到我搞清楚该怎么跟导购交流……然后我每天晚上睡觉前或在去百货商店的路上都会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无数次演练,我该怎么跟导购开口,我该怎么做该怎么说,比如我走进店门,导购问我需要什么帮助吗,我可以很自然的跟她说我想买一双适合剧烈运动时候穿的鞋子,你能给我推荐一下吗 这样~到时候我就可以很自然的说出来,因为我演练了无数次,知道该怎么讲了。我知道如果我当时语无伦次也没事……因为导购每天接待的人会很多,可能我会被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那又怎么样!我又听不见,我会被他们背后笑那是我认为的而已,就算真的被当成了笑料,过两天他们就会忘记的~而我有了一次去百货商店买东西的经历,下次我会做得更好~然后我越想越开心越想越开心,最后开开心心的蹦回家了~上台演讲我也有过……而且每学期都要来这么几次!!老师经常让我们做PPT上台讲,因为之前我们表现实在太差 最后要求不让看电脑屏幕 要看看投影幕布 不准背对同学并且要和讲台下的同学有眼神交流 PPT上最好不要有文字尽量全是图片,不然大作业不及格!!别人都在那抱怨但我很高兴,因为那是我的一个锻炼机会,而且是被逼着一定要上去的 没有让我退缩的余地。把讲台下的同学都当萝卜什么的 臣妾是真的做不到……于是我听老师的在要上台演讲前几天写大纲,并且背出来,对着家里电脑狂练习,一点不对就重新来,让自己对要演讲的内容滚瓜烂熟,上台之前我还在不停的背稿 真的特别紧张。真上台了我是狂瞄投影仪幕布并且硬逼着自己对视同学的眼睛……一上台说话声音就开始颤抖并且还忘词了好几次!!下台来我都忘记我是怎么全程讲完这个PPT的!!窘迫到死……后来同桌对我说看我在上面感觉我都快崩溃了。讲完我坐到自己位子上看老师拿我PPT当范例讲的时候我还后知后觉的偷偷哭了出来,因为之前在台上实在太紧张了,但是我突破了自己还被老师表扬了。讲这段话的意思是抓住每个锻炼机会,别因为自己害怕就浪费了!!!还有别怕一个人!!很多人都会一个人!!你没办法永远依赖一个人,所以要学会独立!!!别觉得一个人走路上好另类,一个人吃饭好另类,一个人逛街好另类。那只是你自己的想法而已。以后上班还要人陪??一个人吃饭逛街的人多得是,可以观察一下周围。别老想着依赖别人,毕竟别人不是自己爸妈。何况爸妈也不可能永远陪我们一辈子~最后,越是害怕,越是要鼓起勇气并强迫自己去做,不然你永远都只会在原地踏步~可以慢慢来,别着急,没人能一步登天~别来反驳我,我害怕/(/ /o/-/o/ /)/评论我就不回了(^^ゞ 不要有芥蒂,只是我懒。哈哈哈哈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多观察别人多观察别人多观察别人!!!你会发现你所要做的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有羞耻感!勇敢地去做!还是不敢?换位思考,如果别人寻求你的帮助,你会嘲笑他,还是热心的帮助?so just do it!
假设:你的恐惧根源在于害怕别人讨厌你解决方案:换位思考如果你被求助,你的反应如何,会非常不爽么?我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有表现欲,而别人的求助正好可以满足这个欲望,只要对方谈吐得当,没有打扰到事情。了解到这一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言行,满足对方的表现欲望。这样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同时得到的是人家解决你的麻烦。关于人类的社会需求细节,请参考这个链接Interdependence/Social部分:你会发现求别人的时候,实际已经满足对方至少5种需求,分别是acceptance, appreciation, contribution to others, acknowledgement, being trusted(一共有21种)完全没有不自信的必要啊
在抑郁症之前也是逗比大军里的欢乐一员,专门负责抛段子,眉飞色舞,到处都是一拍肩膀
感情深,一口闷的酒肉朋友。抑郁症期间出于一种莫名其妙的骄傲,换了一切联系方式和环境,半年除医生外几乎没和人沟通过,到了最后几乎开口说话几分钟就会导致嗓音沙哑说不出话来。走出抑郁症的阴影后第一件事就是正视由于太长时间没和人接触而导致的社交恐惧症,不光是自卑,缺乏安全感,最根本的是要像一个第一次去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好像第一次走进陌生的人群中,学会压抑住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不知所措与人沟通。我的方法就是逼着自己去和陌生人沟通,即使第一次被一桌的陌生人吓得浑身发抖快要哭出来。不掩饰自己的缺陷,与其遮掩不如坦诚。这个世界没那么多好人体谅你,但是更多的,当你坦诚后没人乐意花时间理你那些事儿。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交恐惧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