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紊乱的药叫什么名来着 ...

什么是调理肠道菌群的药物
正常来说我们人的肠道里是有众多细菌的,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平时正常的时候是有益菌占主导地位,当有害菌数量增加并占据有益菌地盘时,就会使肠道出现异常状况,如腹泻等.调整肠道菌群的药物就是创造出有利于肠道有益菌生存环境的药物.一般有乳酸菌素片 酵母片 整肠生等.当然酸奶也有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但要注意是活菌型酸奶,就是接近于固体型的那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肠道菌群紊乱
肠道菌群紊乱与微生态制剂
一、肠道正常菌群
人类在胎儿期胃肠道是处于无菌状态,在出生后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有细菌进入人的胃肠道,出生后2小时左右,其肠道内很快就有肠球菌、链球菌和球菌等需氧菌植入,以后随着饮食,肠道就有了更多的不同菌群进驻,3天后细菌数量接近高峰。这些微生物在人的、结肠定居繁殖,形成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该微生态系统极为复杂,其内细菌大概有800类,超过7000个菌种。
健康成人的胃肠道内存在约1×1014个不同的细菌,约是人体内真核细胞数的l0倍,相当于消化系最大脏器肝脏的重量,而产生酶的量却远远超过肝脏所产生的量。这些细菌中最常见的厌氧菌属是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梭形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和乳酸杆菌。需氧菌有革兰阴性细菌,如杆菌、沙门菌等;也有革兰阳性菌,如肠道球菌、球菌、链球菌等。此外需氧的真菌如白色念珠菌也存在于肠道内。在上段中,需氧菌及革兰阳性菌占绝大多数。回盲部细菌密集,厌氧菌占优势,如类杆菌、双歧杆菌、真菌、乳酸菌及梭状芽胞杆菌。结肠中厌氧菌的数量更多,优势菌为类杆菌、双歧杆菌和真菌。另外,G球菌、梭状芽胞杆菌、肠球菌、肠杆菌等也常见于结肠中,其中大多数菌种不能被培养出来,主要是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鉴定。
最近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多种作用,例如肥胖、和IBD。肠道微生物菌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至关重要的。粪便中约50%的细菌属于四个门(硬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肠道中的绝大多数细菌是专性厌氧菌,也可见少数真菌和古生菌。肠道微生物可被看做一个有着多种生理功能的微生物器官系统。在无菌的龋齿类动物中研究显示,生长和发育障碍的鼠上皮缺少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群有基本的代谢功能,如不能消化的纤维的发酵,帮助宿主降解不能消化的乳制品。另外,肠道菌群有抵抗病原菌的防御功能,并诱导免疫系统的调节。宿主代谢产物影响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反过来,宿主又为细菌的生长和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微生物能调节宿主基因的表达,肠道内的微生物的基因组大概是人的100倍,后者可能在基因组改变上与微生物有一定联系。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这些种属的成百上千的菌群种类,且每个个体都有区别于其他人的超优势种群的组合。这种组合在个体间差异很大,个体菌群组成能被很多因素影响,如病理环境(如肠内)、抗生素治疗、饮食变更、抗酸治疗、免疫抑制等。但对某个特定个体的菌群组成一般是相对固定的。
二、肠道内微生物的作用
正常人肠道中的细菌以共生的形式定居在肠道内,它们以宿主摄取的食物和分泌于消化道内的机体成分作为营养,从而不断地增殖和被排泄。它们与宿主的健康、疾病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肠道内形成一个天然的防御屏障。在抵御外来致病菌侵袭的同时也起着很重要的生理作用。
胃肠道表面的黏膜是微生物主要的生存环境和与宿主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大部分时间里肠道内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是共生的关系。肠道内的微生物对于肠道的发育是必需的,同时在内环境的稳定,抵御致病攻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至于一些研究者把它看作宿主的“额外的器官”。尤其是肠道内的微生物还参与许多代谢反应,例如:使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的食物纤维发酵从而让机体摄入能量,但这过程不是机体消化产生的;对胆固醇类物质的代谢,肠道菌群具有降解胆固醇的作用;对结合胆汁酸进行生物转化;及对草酸盐复合物的降解;参与一些维生素的合成(例如维生素B12和);另外,它们还对肠上皮有营养作用,在宿主先天性免疫的成熟和适度的免疫应答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消化道微生物的这些作用已经在无菌的啮齿动物身上得到了证实,当缺失肠道共生细菌时这些动物会出现:发育不全,需要摄入高热量食物来维持机量,要补充维生素B和,肠黏膜组织成熟不够,上皮细胞生长发育差,对疾病有高度易感性。
然而,肠道微生物在参与代谢活动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有害的作用,例如在某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作用: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中可以生成氨类物质,这种物质的富集是的一种激动剂。硫酸还原细菌可以使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产生硫化氢进而损伤细胞色素氧化酶、甲基化DNA等。氨基酸脱羧形成的胺与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的亚硝酸盐生成高度致癌的亚硝酸铵类物质。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厌氧发酵后使得吲哚类和酚类物质增多,它们是结肠癌的致癌剂。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饮食中肉类比重较大的人群患的几率较大的原因。
三、菌 群 失 调
正常情况下,肠内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这种稳定是细菌与细菌,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肠道正常菌群的生理组合便遭到了破坏,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即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数量增多,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对人体有益的正常细菌数量减少,从而产生病理上的组合,临床上称为菌群失调。但是,轻微的变化不会引起大的病理变化或生理功能的紊乱,不易被察觉。当菌群失调比较严重或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出现临床症状,称为菌群失调症。
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宿主对环境不适应,抗菌药物的影响,体液或细胞免疫障碍的患者对外源性和内生性需氧菌或厌氧菌的具有高度易感性,此外,重病患者和、,肠道外科手术、及激素的应用、极度营养不良以及老年人等因机体抵抗力低,也易引起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一度失调:在使用抗生素化学药物后抑制了一部分细菌的生长,造成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改变,即发生比例失调;一度失调只是数量上异常改变,一般无临床表现或只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可自然恢复。②二度失调: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发生比例失调后,即使停药或去除诱因,仍呈菌群失调状态,即由菌群内部的变化转化为病理性改变。二度失调是不可逆的,临床上多有慢性炎症表现,如慢性、慢性、慢性或咽等。③三度失调:表现为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优势,进而引起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症状,病情凶险,如球菌及艰难梭菌引起的,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肺炎杆菌及杆菌等引起的二重。
四、微生态制剂
近年来,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的各种新尝试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生理性活菌制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
1.益生菌(probiotics)
又称益生素,是指投入后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人和动物)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链球菌、肠球菌、非致病性杆菌和布拉酵母菌等。益生菌要求满足一定的标准,包括制备益生菌制剂的原料常源自人体,无致病性,能部分抵抗胃酸和肠道化酶的消化作用,能黏附于肠黏膜表面,通过抑制细菌黏附、易位或产生抗菌物质以拮抗致病菌,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下调异常免疫反应、纠正菌群失调、稳定肠黏膜屏障与上皮间的紧密连接以恢复黏膜屏障、改善黏膜通透性、抑制促炎因子表达等作用。目前在动物模型中已经观察到益生菌具有阻止肠内的保护作用,具体机制可能包括:产生酸类、过氧化氢或者抗微生物物质,竞争营养物质或是黏附受体,抗毒素作用和刺激免疫系统。
乳糖在成年人中很频繁,特别是切除或者患有的人群中。人们已经证实在酸奶酪中的乳糖要比牛奶中的更容易和消化。这里面包括两个机制:酵母菌中包含有肠化乳糖的乳糖酶,与牛奶相比酸奶酪的胃肠道通过时间要相对较短。事实上用发酵的乳制品代替牛奶可以更好地被不乳糖的人群吸收和降低不反应。还有实验证明,一些基因修饰的菌株可以产生脂肪酶帮助因功能不全而不能很好消化脂质的猪。此外在结肠癌和溃疡性中也有一定作用,可以降低粪便中一些促癌剂的含量,从而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2.益生元(prebiotics)
是指能够选择性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原有的一种或几种有益细菌(益生菌)生长繁殖的物质,通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非消化性食物成分,如菊粉、乳果糖等。这类物质最早发现的是双歧因子,如各种寡糖类物质或称低聚糖,常见的有乳果糖、异低聚糖、玉米低聚糖和大豆低聚糖等。这些糖类既不被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亦不被肠道菌群分解和利用,只能为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利用,选择性的刺激部分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或者其活性,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目的。其他尚有一些有机酸及其盐类,如糖酸和糖酸钙以及我国的某些中草药类,如、、等或提取物亦能起到益生元的作用。这些低聚糖,在部分不被或是不完全被吸收,在肠内发挥渗透作用,在结肠全部或者部分被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和气体。渗透作用可以产生腹鸣、腹痛、当超过结肠吸收水和的能力的时候还会产生腹泻。发酵产生的气体同样可以产生腹鸣、腹痛和过多的气体,但是这却可以减少或者抑制腹泻的发生。
一些随机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乳果糖对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这种机制与缓泻作用有关,但其具体的机制还没有被完全理解,这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在剂量较大的时候乳果糖(也许是所有此类低聚糖)可以诱导产生渗透性腹泻,然而,在低浓度的时候由于发酵而作用有限。临床效果可能是由于它的终产物刺激结肠的活性,增加粪便水合和粪便细菌的聚集而产生的,其他的一些益生元也能有效的缓解症状。肠道细菌产生的一些物质与肝性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乳果糖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是它也有一些副作用主要是胃、腹泻、腹痛。它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刺激细菌增长、结肠酸化、缓泻作用、把中链脂肪酸转化为短链脂肪酸等。发酵作用可以降低结肠内pH,减少初级胆汁酸盐的脱羟基作用,因此猜测糖类发酵在结肠癌的预防中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在动物模型中也得到一定程度上地证明。有些研究显示每天给予健康的志愿者乳果糖(40~60g/d)能降低次级胆汁酸盐在粪便中的浓度。还有报道称乳果糖可以降低手术切除结肠腺瘤后的患者复发率。
3.合生元(synbiotics)
是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混合制剂,或加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此类制品是以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用,服用后到达肠腔可使进入的益生菌在益生元的作用下,再行繁殖增多。
人乳是已知的最好的最原型的合生元,它包含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如乳和IgA,可以抑制病原菌和病毒的蛋白。每一种益生菌和益生元在调节微生物群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就导致了有很多可能的组合。Madsen尝试应用以双歧杆菌为主的3种活菌的微生态制剂治疗UC患者,其作用得到了肯定。研究发现在一女性患者中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干酪乳酸菌和低聚半乳糖可明显改善肠功能。但是,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复杂性并不能保证这些混合物就能发挥我们所期待的效应,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学习怎样选择,因为这些治疗的组合有希望成为新的治疗策略,增加患者依从性,降低成本。使其既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增加这种菌种的数量,使益生菌作用更显著持久。
微生态制剂可以影响内源性菌群,在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在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微生态制剂不是万能药,目前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能否与抗生素同服,由于抗生素对其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故如果产品标明是活菌制剂,就不可与抗生素同服;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还未得到完全证实;不同个体肠道内细菌的构成不同,受到许多因素(如年龄、饮食、环境等)的影响,所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做到个体化给药原则才能更好地调节胃肠道菌群。
总之,肠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肠道菌群的组成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中,并与宿主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出现菌群失调,机体将会出现一系列改变和病理变化,益生菌及促生态制剂有望有效控制并缓解这些问题,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用微生态制剂来改善提高胃肠道健康状况。
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意义
人类正常胃肠道系统内生存着100 万亿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等,极为复杂。正常菌群在人体内分布很广,有多种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在正常人体肠道菌群中数量上占优势地位的仅有10~20 种,如,拟杆菌属、乳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真菌属、肠球菌属、埃希菌属等。上述细菌如数量波动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则维持正常的生理、免疫功能,即构成人体的正常微生态环境。Dwayne C﹒Savage 于2002 年在日本召开的“21世纪肠内细菌学”国际会议上宣称:“在21 世纪应注意到——正常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人(或高等动物)生存必需的器官。人(或高等动物)是动物真核细胞和细菌原核细胞构成的综合体。”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正常微生物群不仅是人类或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是研究人类或动物生理学和健康学的根本依据,可导致结肠癌、炎症性肠病、污染综合征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等疾病。
1.1 肠道微生物的主要生理功能
1.1.1 代谢功能
结肠中的菌群可以对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和上皮分泌的内源性黏液进行发酵。由于基因的多样性,这些肠道菌群具有多种和宿主自身完全不同的酶和生理代谢途径。这种复杂的代谢活动给宿主提供代谢能量和可吸收的基质,并给细菌本身生长和繁殖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在结肠中,糖的发酵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代谢的最终产物是短链脂肪酸。肠道菌群的代谢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肠菌的β‐糖醛酸酶和硫化酶对胆红素、胆汁酸、雌激素、胆固醇等的肝肠循环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还有利于维生素的合成,钙离子、镁离子和铁离子的吸收。
1.1.2 营养功能
短链脂肪酸为结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促进其生长分化。而且丁酸盐会促进肿瘤细胞向非肿瘤细胞表现型回复。
1.1.3 宿主的免疫性
肠道正常菌群对宿主的免疫作用或与宿主免疫反应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大量研究证实,免疫是肠道菌群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无菌动物易于对免疫刺激作出反应,其体内密度较低,专性滤泡结构少,血液循环中的浓度也很低。一旦与肠菌群接触,上皮内数目立即升高。
1.1.4 参与宿主的肠道防御
正常肠道菌群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抵御外来微生物的定植,这是维持肠道稳态的一条重要防线。
1.2 肠道菌群紊乱与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是机体防御系统所必需的,但是可能对基因易感性个体而言,菌群的某些成分,可能是发生炎症性肠病的危险因素。由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部位是结肠、直肠、回肠等肠道接触细菌最多的部位,许多学者推测肠道某些细菌可能是炎症性肠病潜在的病因,参与了炎症性肠病发病。目前的研究认为肠道细菌可能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途径参与IBD 的发病。
1.2.1 炎症性肠病的基因易感性
研究表明10%以上IBD 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其中CD 患者阳性家族史高达35%。一些学者认为CD 患者第16 条染色体上被称为IBD1 位点处的NOD2 基因突变是引起CD 的重要原因,NOD2/CARD15 基因多态性与CD 患者肠黏膜对菌群的免疫异常有关。正常状态下致病菌机体时,NOD2 基因产物即内毒素LPS的受体蛋白与LPS结合,启动内源性免疫反应,当其发生突变时则因内源性免疫反应减弱、失控而引起局部炎症。其他与IBD 易感性高度相关的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5q31、6p21 和19p,而染色体3p、3q 和14q 上的基因尚需进一步证实。Tysk 等通过对CD 和UC 发病率进行统计,发现这2 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同卵双胞胎中并不完全一致,说明环境因素在IBD 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吸烟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CD和UC 有着不同影响,对于CD 患者,吸烟是一种不利因素,对UC 患者则具有有限的益处。
1.2.2 某种特异性致病菌的诱发肠道适应性免疫反应
由于近10 年来IBD 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和流行性大幅度增长,这种短时间内发生的流行病学变化不能用人类基因易感性来解释,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因素在IBD 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外科改变肠道排便途径可有效预防IBD 的复发,促进肠道吻合口的愈合。动物模型实验表明在肠道无细菌的情况下不会发生肠道炎症。由于早期对CD 症状的描述与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促进了对非典型分枝杆菌的研究。Sanderson 等发现在CD 损伤的肠黏膜表面,副结核分枝杆菌DNA 的检出率很高。并且CD 病变亦呈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从CD患者肠黏膜、肠系膜肉芽肿中可以分离出分枝杆菌,提示副结核分枝杆菌与炎症性肠病有关。Masseret 等用DNA 探针检测了33 例慢性复发性回肠CD 患者回肠损伤肠黏膜处的rRNA,其中24 例患者能检出某一型杆菌rRNA,而21 例正常人中仅9 例能检测出该细菌rRNA,CD 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该型杆菌与IBD 的发病关系密切。然而按照Koch 原理并未发现明确的致病菌及其产物的致病作用,并且,迄今为止流行病学资料尚未发现任何IBD 特异性致病菌;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治疗IBD 可以改善症状,但疗效并不明显,而激素治疗IBD 有效,因此很难说明何种致病菌引起IBD 发病。故推测,IBD 的发病是由肠道免疫系统对肠道内某种致病菌的产生适应性免疫反应所引发。
1.2.3 ,触发IBD 发病
一些学者认为,IBD 的发病涉及遗传、肠菌群失调和免疫异常,发病的触发点是肠道内致病菌与正常菌群比例失调。肠道内致病菌增多,分泌的肠毒素使肠上皮通透性增高,病菌分泌免疫抑制性蛋白,导致黏膜免疫失调,增多的致病菌侵袭、损伤肠上皮细胞。并且,某些过度生长的细菌能影响肠上皮细胞能量代谢,导致上皮细胞受损伤,诱发肠道炎症的发生。在炎症性肠病模型中,输入对肠道菌群特异反应性T 细胞可引起IBD 的发作,但是输入表皮细胞抗原和饮食成分不会引起疾病发作。不少学者认为IBD 可能是某些细菌、毒素或NSAIDs 等因素启动了肠道炎症,肠道内源性细菌产生的某些产物,如脂多糖(LPS)、多糖甘肽复合物(PGPS)、甲基蛋氨酰寡肽(FMLP)等激活肠黏膜巨噬细胞、,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而并非单一因素所能引起。
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主要依据见小结1。
肠道微生态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主要是指使用抗生素后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而引起的腹泻,同时也包括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导致的腹泻。AAD在儿童的发生率为5%~32.3%,国外有报道门诊儿童患者AAD发生率为6.2%。各地报道儿童AAD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地对AAD标准和重视程度不同以及与使用抗生素程度和时间长短有关。几乎所有抗生素均可以引起儿童AAD,但以林可霉素、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青霉素类(包括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为常见,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近年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甚至滥用,造成AAD有明显增多,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一、抗生素相关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1.肠道菌群紊乱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同抗生素使用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引起腹泻是最主要的病因。正常人体肠道生理菌群中90%以上是厌氧菌,少量是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也有极少量过路菌(如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肠道正常菌群在机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生物、化学、免疫屏障作用;促进机体代谢和营养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免疫赋活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作用等。抗生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引起:一度失调是抗生素抑制了一部分细菌,而促进了另一部分细菌的生长,这就造成了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或移位,在诱发原因去除后可逆转为正常比例;二度失调是不可逆的比例失调,在一度失调基础上菌群由生理波动转为病理波动;三度失调表现为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非正常菌群逐渐成为优势状态。肠道菌群紊乱时益生菌数量明显下降,条件致病菌数量异常增多,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消化吸收代谢受到影响,从而导致AAD。抗生素主要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下降,肠杆菌在菌群中所占比例相对升高,以及一些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主要包括艰难梭状芽胞杆菌、产气荚膜芽胞杆菌、金黄色球菌、产酸克雷伯杆菌、沙门菌属及白色念珠菌等)。总之,抗生素使肠道菌群紊乱是A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2.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
肠道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使多糖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减少,未经发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滞留于肠道而引起渗透性腹泻;抗生素应用后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强烈刺激分泌,常继发分泌性腹泻。
3.抗生素的直接作用
抗生素的反应和毒副作用可直接引起肠黏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引起细胞内酶(双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某些抗生素(如)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和。
婴幼儿胃酸度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清和胃肠分泌型IgA较低,补体水平低,对外界环境变化力差,使用抗生素后容易发生AAD。低胎龄、低、低日龄为导致住院新生儿发生AAD的危险因素。除年龄因素外,抗生素的种类、数量、作用时间以及基础病的严重程度也是发生AAD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肠道疾病、免疫抑制、住院时间、外伤手术、等也与AAD的发生有关。
二、AAD的临床表现
AAD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其临床症状可轻可重。①轻型患者仅表现解稀便2~3次/天,持续时间短,、少见,该型属于一、二度,易被临床医师忽视;②中型患者在二度和二度以上,临床腹泻次数较多,可以合并肠道机会菌(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非沙门菌等),大便可出现红、白细胞,应值得注意的是该型易被为性而不断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其结果导致抗生素与腹泻形成恶性循环,病情发展;③重型患者指在严重肠道菌群紊乱基础上往往继发有特殊条件致病菌(如艰难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其临床症状重,呈水样便10~20次/天,(PMC)大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可伴发热、腹部不适、;④少数极其严重者(如暴发性)除有腹泻外还可发生脱水、紊乱、低蛋白质血症或败血症等,甚至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而表现为高热、、、明显及肠鸣音减弱,此时腹泻可能停止,也可能发生肠穿孔。
AAD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联合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腹泻的发生率越高;高级广谱抗生素种类越多,引起腹泻的危险性越高。②医疗操作、检查和各种治疗措施,特别是有肠道损伤性检查、治疗措施越多,引起腹泻的发生率越高。③大便常规及普通培养的非特异性可使本病早期被误诊为一般的或,继续使用原先药物或加用针对杆菌的抗生素会使腹泻加重。④是否继发有细菌与何种细菌。
三、AAD的实验室检查
1.大便常规检查
白细胞大多在正常范围,较严重的病例可出现白细胞增多以及有红细胞,继发霉菌时也可直接发现。
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紊乱是发生AAD的基础,因此针对肠道菌群紊乱的检查是AAD的基本检查。这类检查包括:①大便革兰染色:该法可以估计总细菌数和观察各类细菌组成比例的大致情况并由此判断肠道菌群紊乱程度。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直接发现肠道细菌量是否改变,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比例是否失调,球菌和杆菌的比例是否失调,有无真菌,因此涂片检查与培养结果对判断AAD有一定的帮助,可提供临床参考。②肠道各种细菌定量培养法: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对肠道细菌进行培养并计数和判断菌群比例,但培养法费时费力且只能培养部分肠道细菌。③近年不断兴起和逐渐开展使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肠道菌群为肠道菌群紊乱和AAD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如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PCR温度梯度凝胶电泳(PCR-TGGE)、基因芯片等。
3.针对继发细菌的特定检查
为确定AAD有无机会菌(如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应将患者的粪便作厌氧菌培养以获得机会菌优势生长的证据,尤其对怀疑PMC的病例应至少送2份粪便标本。大便厌氧培养对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D)检出率较低,约为68.2%,靠培养方法来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CDAD)很困难。确诊CDAD通常需要采用组织培养法(CCNA)。CCNA可以检测出低至1pg的毒素,被公认为是检测艰难梭菌毒素的准,但是CCNA费时且复杂,故在临床实施困难。目前检测大便CD毒素A、B则成为快速CDAD的主要手段。临床上广泛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腹泻患者CD毒素A、B。ELISA毒素A+B在大便培养结果出来前,具有100%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作为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Gate A等认为该方法在早期快速CDAD上有实用价值。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还可采用实时PCR技术检测CD,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97.1%,需要时间不超过4小时,符合快速、准确、定量的要求,可望成为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运用于临床。探针技术在未来可望能提供简单、特异的临床常规检查AAD的技术手段。
4.其他相关检查
多数AAD并无特异性,但在PMC患者可见病变遍布全结肠,少数仅累及乙状结肠或直肠,偶有侵犯者;肠壁附有2~5mm大小的斑块状假膜,有时可融合成更大的黄白色或黄绿色假膜,其间黏膜完整,外观可正常,也可红肿,脆性增加。需特别指出的是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时,有引起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PMC患者行腹部立位平片时见结肠扩张、结肠壁明显水肿、结肠袋扭转,偶在侧面见到假膜突起。腹部CT可见结肠壁增厚,可达10~15mm,形成特征性的“手风琴征”。
1. 无腹泻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并能排除基础疾病或其他相关原因所致的腹泻,此情况均要考虑AAD;若同时有肠道菌群紊乱证据,则AAD基本成立。
2. 抗生素使用后出现严重腹泻,不但有肠道菌群紊乱证据,而且出现大量机会菌(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变为优势菌或检出特殊病原菌(CD、金黄色球菌、白色念珠菌)证据也是AAD的有力证据。
五、AAD治疗
1.立即停用抗生素或调整抗生素
大约22%的病例在停用抗生素后3天内临床症状缓解。
2.补充益生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由于AAD主要是由于肠道菌群紊乱所致,因此可采用活菌制剂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通过改进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刺激作用来健全保护机制,通过合适的、恰当的免疫反应(免疫调节和免疫)来维护宿主健康,临床运用收到良好效果。常用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酵母菌等的制剂,此外合生元和益生元也有相同或类似作用。
3.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维护水、及酸碱平衡,必要时可输注或血浆等。静脉丙种球蛋白可针对CD毒素A和B,可用于严重病例和复发病例。
4.补充锌等微量元素
保护肠道黏膜,避免肠道进一步损伤。
5.针对AAD中特殊细菌治疗
以CD引起的腹泻(CDAD)的治疗较为困难。对于中度以上及症状持续的患者,给予口服甲硝唑或,但甲硝唑或有停药后多次复发现象以及本身也可以引起艰难梭菌性的问题。最近受较多关注的有以下两个新药:一是(nita-zoxanide),对艰难梭菌有较强的体外活性且口服给药肠道内浓度高;另一是tolevamer,为一个阴离子聚合物,作用机制是结合艰难梭菌毒素A和B。目前正在研究中的治疗CDAD的药物还有雷莫拉宁(ramoplanin)、OPT-80、rafalazil、毒素A和B的单克隆抗体等。Sougioulitzis S等报道用毒素A,B制成疫苗治疗复发的CDAD患者。对于给予制霉菌素、氟康唑等治疗。
六、AAD的预防
1. 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是预防AAD的关键。
2. 使用抗生素宜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选用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的药物。尽量选用窄谱或AAD发生率低的抗生素。
3. 微生态制剂预防AAD Szajewska H等人研究显示使用益生剂使发生ADD的风险从28.5%降低到11.9%,使用益生剂后平均每7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儿童中只有不到一个儿童发生ADD。Johnston BC等大量文献回顾分析也有相同结论。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乳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屎肠球菌、布拉酵母菌等被研究证实能预防ADD,尤其是布拉酵母菌近来受到重视。有研究认为布拉酵母菌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时的安全、有效预防ADD的药物。至于多大剂量的益生菌才能起到预防ADD的作用,目前尚没有确切定论。Johnston BC等认为每日提供50亿集落生成单位(CFU)是临界值。也有研究者认为益生剂缺乏预防作用。
4. 根据病情尽可能防止使用对肠道有损伤的检查和治疗也有预防AAD作用。
温馨提示: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纠错,如果被采纳可以获得一定积分的奖励,积分可以换取浏览资源的权限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
京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 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肠道菌群失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