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鱼没有对眼睛好的食物为什么还能在水下找到食物

没有眼睛的盲鱼,生活的也可以这么安逸!
没有眼睛的盲鱼,生活的也可以这么安逸!
盲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脂鲤科、墨西哥盲眼鱼属。它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鱼,体长大约为8厘米,身披亮银色鳞片,所有的鳍部均呈奶油色。大约在数万年前,盲鱼的祖先被水流带到了只有很少光线或完全没有光线的地下洞穴内,随着漫长的岁月流逝,它的眼睛因无用武之地而退化,变成了今天的盲鱼。对于一般动物来说,没有眼睛简直是不能生活的,但盲鱼的眼睛虽然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却能够依靠其它器官的特殊感觉来进行正常的生活。盲鱼 又名无眼鱼、墨西哥盲鱼。鱼体呈长形,稍侧扁,尾鳍叉形,体长约8厘米。盲鱼体色呈乳白色,各鳍与体色一致并透明。这是热带鱼中体色最具个性的鱼。由于它在地下山洞中生活,眼睛退化,其他感觉器却特别发达。盲鱼刚孵出的幼鱼是有眼睛的,当幼鱼长到2个月左右,眼睛才逐步退化。盲鱼虽然没有眼睛,但在水中不会撞到其他物体,而且捕食能力一点不差,只要投入食物,盲鱼就立即发现,并游过来吃。本鱼栖息在完全漆黑的岩洞中,用侧线系统辨别方向和觅食,属杂食性,性情温和,喜群游。大约在数万年前,盲鱼的祖先被水流带到了只有很少光线或完全没有光线的地下洞穴内,随着漫长的岁月流逝,它的眼睛因无用武之地而退化,变成了今天的盲鱼。对于一般动物来说,没有眼睛简直是不能生活的,但盲鱼的眼睛虽然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却能够依靠其它器官的特殊感觉来进行正常的生活。它是一种游速很快的鱼,能够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动,不会在游动撞上水草、石块或其它的鱼。也就是说,眼睛的退化并没有给它的生活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盲鱼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普通,美洲、欧洲、非洲、亚洲都有发现。首次发现是1842年在美国记录到的定居性洞穴鱼类――盲鱂。随后古巴、巴西以及非洲、亚洲等地也相继发现。亚洲广泛分布于伊朗、伊拉克等地。我国自1976年首次报导在云南建水的洞穴中捕捉到一尾盲鱼后,新的盲鱼接踵而至,其后在广西武鸣、凌云、乐业,云南个旧、宜良,湖南龙山,贵州等地发现了8种盲鱼。鱼类栖息的洞穴多数是由石灰岩或玄武岩构成的,岩体经腐蚀逐渐发展成溶洞。溶洞和暗流的年龄都比较古老,例如云南宜良的溶洞和地下河分布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前震旦纪碳酸盐地层中,溶洞是在燕山运动后,断裂促进溶洞的形成。但是洞穴鱼类的年龄要晚得多,它与洞穴的地质年龄没有直接的联系。鱼类在洞穴中是在无阳光的流水或静水中进行生命周期活动的,很少有两种以上的鱼类共存。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这里有很多涨姿势的文章,还有很多睡前故事
作者最新文章珍奇轶闻--鱼类
古怪的盲鱼
在我国西南地区黑暗的地下洞穴中,曾经发现过几条罕见的盲鱼。这些盲鱼最大的体长不到10厘米,它们的外表长的十分奇特:细长的身体粉红而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体内的脊椎和内脏,形如一条条玻璃鱼。它们在长期同黑暗的斗争过程中获得了新本领,它们能忍受饥饿,不怕冷,也不伯热。在水温-10~35℃时都不致丧命,生命力极强。在我国云南、广西、四川等地的水下洞穴中也有盲鱼的踪迹。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在完全黑暗的洞穴里也同样生活着各种不同种类的鱼。例如北美的洞鲈鱼和古巴的盲须鳚都是有名的盲鱼。
洞鲈鱼很小,一般只能长到16-20厘米。身上生有黑色的纵条纹,眼睛已被皮肤盖住,只留下一个痕迹。那么这种盲鱼如何行动呢?在它的头部和身上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能起感觉作用,完全可以代替眼睛,听以即使常年处于黑暗的环境,它们仍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盲须鳚长得很美,它的全身呈桃红色,也有的呈青铜色,在其上面还布满了黑色小斑纹,一般体长为15厘米。这种鱼在幼年时期眼睛比较发达,到了成年期眼睛就逐渐被皮肤所覆盖而成为瞎子,与此同时,在头部生出许多细小的敏感须,以此来代替双眼。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沿岸的岩石缝中或岩石下的洞穴里,可以找到一种身长只有10厘米的盲鰕虎鱼。这种鱼的皮肤呈浅红色,光滑无鳞。幼年时期,它的眼睛虽小,但有视觉,一旦长大,眼睛就隐没在皮下。虽然它双目失明,但它却能在黑暗的洞穴里东游西窜、异常活跃,这是由于在它的头部生有许多皮膜感受器,靠着这种感受器能迅速探索到食物。
还有一种墨西哥鱼,这种鱼在幼年时期生长着一对非常惹人喜爱的大圆眼睛。鱼类学家观察和试验发现它的双眼在发育生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逐渐退化,活动就全靠皮肤来感受光线及外界的刺激。
还有一种更奇特的盲鱼叫盲鳗鱼,这种鱼是在真正的鱼类出现后才形成的。它主要生活在堪察加半岛海域,是世界上唯一用鼻子呼吸的鱼类。盲鳗虽然也被一层皮膜遮住了双眼,但是这种鱼不只在头部有感受器,它的全身也长满了超感觉细胞,能比较正确地判定方向、分辨物体。它还能钻进大型鱼类的体内,并且能把鱼的内脏吞食掉,然后再凭着感受器钻出鱼体,有时它还钻进鱼网捕食网中的鱼,而当渔民起网时,它又能迅速从网中逃走。这种鱼的耐饥能力很强,半年不进食也不至饿死。盲鳗有4个心脏,至于为什么它能有这么多心脏,至今还是个谜。盲鳗还能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粘液,可将四周海水粘成一团,在敌害遇到这种粘液迷茫之时,盲鳗早已逃之夭夭。盲鳗一般以微小的甲壳动物或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
淡水鱼之王
在一个晴朗暖和的日子里,几个渔民划着小船在河里绕来绕去,他们在寻找着鲟鱼的踪迹。河水川流不息,河底淤沙乱石,渔民们逆水划船而上,显得很费力。突然,前面出现一条大鲟鱼,他们动作迅速,立刻拿起大鱼叉朝鲟鱼掷过去,只听啪的一声,鱼叉竟因刺到了鱼身坚硬的骨板而折断,鲟鱼立刻逃之夭夭。渔民们并不因此而泄气,继续搜索在鲟鱼经常栖息的场所。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发现一条鲟鱼正在那里休息,总结前一次的失败教训,大鱼叉与鱼成30度角飞了过去,好!这次击中了它的要害,河水中泛起了一片鲜血。
白鲟属鲟形目白鲟科,是一种罕见而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鱼类。其身体呈梭形,前部扁平,后部稍侧扁,吻部象是一把延长的剑,吻的两侧有宽而柔软的皮膜。这种鱼的嘴巴特别大,眼睛却特别小,看起来很不相称。全身光滑无鳞,在体侧生有数行坚硬的骨板,这些骨板起着保护身体的作用。在尾鳍的上叶有八个棘状鳞。全身均为暗灰色,仅腹部为白色,因此而称白鲟。最大的鲟鱼体长为4米左右,体重约500千克,称得上是淡水鱼之王了。白鲟平时喜欢吃甲壳动物、小虾等食物,在春夏之间,又以鲚鱼为主要食物。每年3-4月份为白鲟繁殖期。一条30-40千克的白鲟,怀卵量可达20万粒,但成活率极低。我国的鲟鱼除了白鲟外,还有中华鲟,它的体长仅次于白鲟,一般在2-3米,重400千克左右,是淡水中的第三号“鱼王”。中华鲟的性格很凶猛,经常追捕各种鱼类。鲟鱼的肉味非常鲜美,除鲜食或制成罐头外,熏制鲟鱼出口国外,深受称赞。它的卵经过加工后,也是名贵的食品,鲟鱼鳔是制作胶质的原料。
由于人们的滥捕的结果,目前鲟鱼的数量已大大减少,是一种濒危物种,现已列为保护对象。我国准备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以白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以确保“淡水鱼之王”不至遭到灭绝的危险。
鲤鱼跳“龙门”
在神话故事中,鲤鱼被人们看做是吉祥、勇敢、善良、坚贞的象征。所以,也就有传说“鲤鱼跳龙门”这句喜庆话了。
鲤鱼体态俊秀,背高体阔。侧线鳞36片,排列的整整齐齐。它性情温顺,行动敏捷,柔中有刚。每当遇到危险时,它不但能巧妙地溜走,而且还会使出绝招。看!鲤鱼在前进时遇到了鱼堰,它立即将尾部卷向头部,然后猛地用力挺直身体,就象压缩的弹簧骤然弹开,一下子就跳了过去,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
有时鲤鱼不幸被网围住,它也能利用背鳍和臀鳍前面带有锯齿的硬刺把鱼网割断,很快溜走。它还用同样办法巧妙地割断钓鱼线而逃之夭夭。鲤鱼喜欢在水流缓慢而杂草丛生的水中牺息,却很少出现在水面上。鲤鱼之间是很友爱的,它们之间从不残杀。刚刚浮出来的鱼苗主要吃软虫、甲壳类等浮游动物,身体长到20毫米时,改吃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到了成鱼便为杂食性,如田螺、蚌、蚬、昆虫的幼虫以及某些水生植物。往往在鲤鱼集中的地方,人们常常可以听到“嚓嚓”的声音,这正是鲤鱼的咽喉齿在研磨植物性食物的声音。每年春天是鲤鱼的生殖季节,雌鲤鱼很会挑选产卵地点,它专门选择那些在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又能露出杂草的浅水地段产卵,因为这里既安全,卵也容易孵化。雌鱼在产卵前异常兴奋,并会急促地游动,与此同时它还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味。这时雄鱼闻到后,也会显得十分兴奋,东游西窜。一会儿雌鱼的背棘露出水面;一会儿雄鱼跃出水面,水面由于它们之间产生爱的活动而出现一圈圈波纹。在天亮前,在一片暄闹声中,雌鱼在水草或小石子上产下一堆亮晶晶的卵,雄鱼这时也随即在卵上射出精子。当太阳升起时,精卵结合过程完成了,于是,一切都安静了。雌鲤鱼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可产卵30-70万粒。水越暖卵孵化得越快,如果产卵期的气温为25-28℃,那么,只需要5-10天,就可以孵出仔鱼。
中国是鲤鱼的故乡。早在公元前473年,越国的范釜写的《养鱼经》中,就介绍了养殖鲤鱼的知识。从春秋到汉朝,是养鲤鱼的黄金时代,到了唐朝)由于鲤鱼姓皇帝的李姓,从而身价提高百倍,当时的老百性既不能捕鲤鱼,更不敢吃鲤鱼。因此,也就不再经营、养殖。渔民只好再去寻找新的鱼种,并逐渐找到了青鱼、草鱼、白鲢、花鲢,并进行混合养殖,后来又称这四种鱼为“四大家鱼”。其实,鲤鱼才是最早的“家鱼”。到了宋朝,鲤鱼的养殖法才开始传播到欧洲及其它各国。鲤鱼为长寿鱼,一般能活几十年,有的甚至能活150年以上。
用肺呼吸的鱼
在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江河里,生长着一种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珍奇动物,它叫肺鱼。肺鱼出现于四万年前的泥盆纪时期,它身上披着瓦状的鳞,背鳍、臀鳍和尾鳍都连在一起,并有构造最古老的“原鳍”,所谓原鳍与正常鱼鳍不同之处是一个肉柄状的东西。肺鱼的鳔的构造很象肺,可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有人将肺鱼的鳔称为“原始肺”,肺鱼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肺鱼还有内鼻孔,它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河水干涸时,它们能钻进泥土里,用“肺”和内鼻孔呼吸。科学家们认为肺鱼是自然界中最先尝试的由水中转向陆地的动物。
非洲肺鱼是在四亿年前已广泛分布在非洲的淡水沼泽地带和河川里的一种极原始的鱼类。当雨水充沛的时候,它可以用鳃痛快地呼吸;等到了干旱季节,沼泽地带干涸了,非洲肺鱼就要钻进烂泥堆里去睡觉。由于天气炎热,外面的泥堆早已被烘干,无形中成了一个泥洞,非洲肺鱼用嘴打开一个“小天窗”,然后自己又从皮肤上渗出一种粘液,使泥洞的壁变硬。它通过洞口,用肺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它能在泥洞里不吃不喝地夏眠几个月,待到雨季来临,它又回到水中生活。非洲肺鱼的夏眠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他们早就认为,夏眠动物或冬眠动物体内一定存在着一种能引起睡眠的激素。现在,科学家们已经从非洲肺鱼的脑组织中提取一种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引入实验用的老鼠体内,结果使它们很快地进入了睡眠状态。当这些老鼠醒来之后,精神仍然很好。科学家们已把这种动物睡眠激素应用到人类失眠者身上。非洲肺鱼生性好斗,只要两条肺鱼相遇,必然有一条鱼的尾巴被咬断。冬眠时的肺鱼也不例外,有人从泥土中挖掘肺鱼时,竟被它咬伤了手指。
1835年,有人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池沼和杂草丛生的浅水湖里看到过美洲肺鱼。这种鱼的背鳍、尾鳍和臀鳍愈合成一个总的鳍。这种鱼据说能发出猫叫的声音。每当干旱季节,肺鱼就躲进泥洞中,用肺进行呼吸。待雨季一开始它就从泥洞中爬出来,饱餐一顿,然后自己建巢,准备着生儿育女。美洲肺鱼的皮肤里可以散布着各种色素细胞,因此它们的体色是多种多样的,并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身体的颜色。
澳洲肺鱼则是肺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1米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在肺鱼生活的河川里,有时可以听到一种“呼隆、呼隆”的声响,其实这是肺鱼升出水面和从肺里呼出空气时发出的响声。它每隔40-50分钟就要升到水面上来呼吸1次。虽然肺鱼能用肺呼吸但它也能用鳃呼吸,可是如果长久地把它放在岸上,它的鳃干了,也会死亡。澳洲肺鱼极不喜欢活动,经常趴在水底一动不动,偶尔到水面上吸一口气,而后慢慢地又游到底层休息去了。有时渔民在捕捞别的鱼类时,碰到了澳洲肺鱼,就故意搅动河水,肺鱼仍然一动不动,又用木棍拨它的身体,这时它只是不高兴地把身体缓缓地向前游动一点,然后又停下来,所以,当地渔民把澳洲肺鱼又称“懒汉”鱼。
鱼中“建筑师”
鱼类中最出色的建筑师要属三棘刺鱼,它不但能精心“设计图纸”,还能建造出一座漂亮坚固的“洞房”。三棘刺鱼喜欢平静的水流,它们在淡水或半咸水内部可以生活。泥底或砂底的、岸边多草的小河、小沟、湖泊和苇塘都是它们喜欢的住所。这种鱼喜欢群居,往往数十尾刺鱼一起去游玩,这样既热闹又可以一致对敌。它们经常去吃刚刚孵化出来的其他鱼类的幼鱼。可是别的鱼想吃它们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偶尔遇有胆大的鱼去吃三棘刺鱼,其结果自食其果,被刺鱼伸展开的三根刺无情地刺入贪吃者的口腔内。三棘刺鱼在背部生有三根坚硬的棘刺。雄鱼在生殖期间,由平时的暗灰色一下竟变成了鲜艳的桃红色,这种突变的颜色又叫求偶色。每当繁殖季节雄刺鱼忙的很,这个出色的“建筑师”先去挑选自己未来“妻子”生儿育女的最佳场所。它经常是把“洞房”选在水草间或岩石地带的池洼间,因为这里的水位深浅适度,同时又经常有水徐徐地流动。地点选好后,它便开始搜集“建房材料”,用嘴衔着植物的根和茎以及其它植物的屑片,来回叼两个星期,然后从自己的肾脏中分泌出一种粘液,把所有的材料粘在一起,在粘合的时候,它能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造出一个非常坚固而漂亮的鱼巢,它还怕不结实,一次又一次地往巢上泼水,泼完水又要马上用自己的身体摩擦巢壁,就这样经过反复摩擦,在看看这座“建筑物”,的确显得既光亮又坚实。最后“竣工”的巢型是这样的:外观为椭圆形,并有两个孔道,一个进口,一个出口,而且巢中间又为空心的。凡是见过三棘刺鱼造的巢的人,无不为之叫绝。
离水能活的鱼
人所共知,鱼儿离不开水。鱼是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它没有内肢也没有肺,离水以后时间稍长,即会窒息死亡。可是也有的鱼离开了水不但能活,而且还能爬能跳。
瞧!这条鱼的模样多么有趣:它的身体侧扁,但在头顶上长着一对大而突出的眼睛,这对眼睛能灵活地向着各个方向转动,它的名字就叫弹涂鱼。
这种鱼一般生活在热带的海岸和我国南方沿海一带。每当退潮时,便可以看到它们在潮湿的沙滩上蹦蹦跳跳,有时爬到红树根上。别看弹涂鱼没有脚,它却能爬又能跳,这主要是由于它的胸鳍生的十分粗壮,如同陆地上动物的前肢,活动自如。它的腹鳍又合并成一个吸盘,当它爬到潮湿的泥沙地上以后,可以靠着吸盘吸附在其它物体上。弹涂鱼在陆地上的行走动作很有趣:它用腹鳍先把身体支撑住,然后再用胸鳍交替着向前移动。乍看起来,都觉得弹涂鱼的行动很慢,如果它碰到敌害,其爬行速度之快是相当惊人的。它还会利用坚韧的胸鳍、锋利的牙齿和宽大的嘴巴掘出一个大土洞,在炎热的夏天它就可以躲进洞里去避暑。弹涂鱼的鳃腔很大,这样能贮存大量的空气,同时这种鱼的皮肤布满了血管,无形中就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当它在陆地上活动时,常常将尾鳍伸进杂草丛生的水洼中,或者紧贴在潮湿的泥地上。这样也可以帮助呼吸。弹涂鱼喜欢吃小型甲壳动物和昆虫,其肉味道鲜美细嫩、营养价值较高。
在我国福建、广东和一些热带、亚热带的湖沼河沟中,有一种小型鱼类,它很喜欢在夜间进行捕食活动,它们总是成群结队离开河水、经过田野到大路上去寻找最爱吃的昆虫,有时它们发现小树丛中有一团团的小昆虫,那么就一蹦一跳地上去,吃得饱饱的再爬回小河里,这种离水能活的鱼叫攀鲈鱼。
攀鲈鱼的行动很奇特,在它的鳃盖后面有根多硬棘,每当行动的时候就靠着鳃盖上的硬棘顶着地面,胸鳍和尾部的帮助和配合,就能一点一点地往前爬行。在天气干旱的季节,攀鲈鱼可以在潮湿的淤泥中生活几个月不至饿死,更不会因河水干涸而死亡。这是由于攀鲈鱼也有副呼吸器官,这个副呼吸器官是在它的鳃腔背后,生有类似木耳形状的皱褶,皱褶的表面上布满了许许多多的微血管,这样便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还有一种长相像蛇的鳗鲡,它除了在水中生活外,还经常爬到潮湿的草地上或雨水流过的地方去寻找食物。它很喜欢吃小昆虫及小蜗牛。每当吃饱以后它们就在岸边草丛中爬来爬去,有时走路人竟被鳗鲡吓了一跳。鳗鲡的身上布满了粘液,无鳞的皮肤上面又布满了微血管,这样就可以利用皮肤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来维持生命。可是也有人认为鳗鲡离开水能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种鱼的鳃孔极小的缘故,这样水分不易蒸发,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黄鳝是大家所熟知的淡水鱼,它的肉质很鲜嫩。黄鳝一般生活在池塘、稻田等浅水的地方,也有人经常看到黄鳝竖起前半截身体,在东张西望,其实它并没有什么东西,而是在呼吸新鲜的空气呢。通过观察,黄鳝的鳃早已退化,这就给它在水中进行呼吸出了大难题,但黄鳝的口腔和咽喉表面却布满了微血管,它可以伸出头来把空气吞进口腔后,慢慢地进行氧气交换,因而它在淤泥中度过几个月也不至饿死。
除此之外,还有肺鱼、泥鳅、乌鳗等也都属于离水能活的鱼。刚才提到达些鱼类,都有一套离水可以继续生存的本领,它们的这些本领在科学上称之为具有副呼吸器官。
鱼中神枪手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在一家颇有名望的水族馆里,会赚钱的老板,养了很多种奇形怪状的鱼,供人们欣赏。其中有一个鱼缸里养着几条身体只有20厘米长,体色鲜艳的小鱼,它们活动力极强,正在兴致勃勃地东游西窜,于是观赏的人们便纷纷向这个鱼缸围拢过来,一位戴眼镜的观赏者站在最前面,突然,一串‘水弹’射了过来,把他的眼镜打落在地,滑稽场面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原来鱼缸中养的这条鱼,是弹无虚发的水中“神枪手”——射水鱼。射水鱼生活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小河里,它不仅能捕食水中生物,还能享受陆地上昆虫的美味。看!在这水草丛生的河里,一条射水鱼正在缓缓游动。它虽然身在水中,眼睛却直盯盯地望着水草尖,原来在那草尖上正落着一只蜻蜓,射水鱼轻轻地游过去,看准目标,突然喷射出一串“水弹”,蜻蜓被击落,糊里糊涂地成了射水鱼的腹中之食。
射水鱼的射击技术相当高明,一米距离内射出的“水弹”可以百发百中。人们发现在射水鱼的口腔上部有一条沟状的构造,并和舌头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管子,如果舌头上下自然拨动,那么一连串的“水弹”就会从口中喷射出去。那么为什么射水鱼会有这么高超的射击本领呢?生物学家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了射水鱼发射“水弹”的分段动作,才弄清了水中“神枪手”的秘诀,原来,太阳光从空中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光线折射会产生误差。有趣的是,射水鱼在瞄准目标时,会使自己的身体与水面呈垂直姿势,同时,眼睛距离水面也很近,这样发射出去的“水弹”,才能克服光线折射时产生的偏差,从而准确地射中目标。由于射水鱼的取食方法十分奇特而有趣,在东印度群岛和玻里尼西亚群岛的居民喜欢把射水鱼养在玻璃缸里,观看它的精彩“射击”表演。他们在鱼缸内插上一根木棍,在露出水面的一端安上一根刺,再在刺上放上一只活的小昆虫。正在水中游玩的射水鱼,看到有活的小动物,它就会照准小昆虫“突”“突”一连射出两发“水弹”,昆虫应声落水,只看射水鱼美滋滋地将昆虫吞下,又自由自在地游玩去了。
太阳西沉,大地渐渐笼罩在一片黑暗中。在玻利维亚的戈郁伯湖面上,却时常有亮光在闪烁不停,好似天上的群星落进湖中。也许有人会问:描绘这幅美丽景色的是什么物质呢?它是一种淡水小型鱼类叫星星鱼。这种鱼大小和人的手掌差不多。可它的尾鳍特别长,在腹部生有许多红色的鳞片。由于这种鱼种类很少又加上它有一套复杂的发光构造,所以就更加珍奇。在星星鱼的背部长着一个长形透明的发光壳,在这壳里面装有发光器,在发光器上又分为四层薄膜:底层光滑而透明,为反光膜;第二层是发光细胞和神经细胞组成的发光膜,是发光器的主要部分,第三层是透明的输送膜,专门供应发光器所需要的氧气和水分的;最外面一层是透明的发光壳膜,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发光器。星星鱼在发光时,它要吸取大量的氧气,这就使它要经常浮出水面。由于它时而上浮时而下沉,因此,它身体内的发光器所发出的光也就随着一明一暗,犹如天空中闪烁的繁星。
气候鱼——泥鳅
泥鳅最为常见。浑身滑榴溜的,背部和两侧为灰黑色,全身又布满黑色小斑点,在它的尾柄处有大黑点。小小的眼睛,吻的周围长着5对触须。泥鳅喜欢在静水区的底层栖息着。我国除西北高原地区以外,可以说从南到北的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层,凡是有水域的地区它都能生长。泥鳅的生命力极强,不会因不良环境或生病而死亡。泥鳅的肠子很特别,在它的肠壁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血管,前半段起消化作用,后半段起呼吸作用。所以,泥鳅在水中氧气不足时,会到水面上吞吸空气,然后再回到水底进行肠呼吸。废气由肛门排出,人们往往能看到水里冒出很多气泡。
当天气闷热、即将下雨之前,小泥鳅很难受,此时水中严重缺氧,迫使它一个劲地上下乱窜,犹如在表演水中舞蹈,这正是大雨降临的前兆,西欧人为此称泥鳅是气候鱼。冬季河湖封冻了,泥鳅就钻入泥土中,依靠泥土中极少量的水分使皮肤不至干燥,此时它靠肠进行呼吸来维持生命。待来年解冻时再出来活动。泥鳅产卵从每年的5-6月开始,6-7月为最盛时期。一般卵为黄色,稍有粘性。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幼鱼,不过这种幼鱼和别的鱼有所区别,它的鳃条是全部露在外面的,没有养过泥鳅的人,见到达种情况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以为是什么别的动物,它正是泥鳅的幼鱼。泥鳅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繁殖快,肉味鲜美,含蛋白质高。由于有这些优点,近年来不少渔民走上了饲养泥鳅的致富道路。
人们一提起鲨鱼都会异口同声他说:“那可是海洋里的霸王,它还吃人哪”。要说鲨鱼是海里的霸王还算称得起,要说鲨鱼吃人,这可就使大多数鲨鱼蒙受了不白之冤。鲨鱼属于软骨鱼类,全世界的鲨鱼共有250种,生活在我国海洋里的鲨鱼也有70多种。它的分布也很广,无论是热带、亚热带海洋;还是温带和寒带水域。有它们的踪迹,鲨鱼最大的要属鲸鲨,它的体重可达80吨,体长25米。其实鲨鱼并不都是那么大,有一种叫橙黄鲨的,只有35厘米长。不少人对鲨鱼的食性捉摸不透。是的,鲨鱼可以说为杂食性的鱼类,至于说吃人,那只是几种少数鲨鱼:大青鲨、双髻鲨、锥齿鲨和噬人鲨,就这几种鲨鱼还是在它们非常饥饿的情况下并闻到了血腥味的时候才有攻击人的现象。当然潜海人员在水中受伤是很危险的。其实鲨鱼主要以微小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其次还吃些小鱼、海龟、海鸟、小型海洋哺乳动物。不过令人惊奇的是鲨鱼还能吃下尼龙大衣、笔记本、碎布片、皮靴、舰艇的号码牌以及羊腿、猪头及钢盔等等。
鲨鱼虽然号称海中之霸,但是在大自然中,动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制约的,即一物降一物。凶狠的鲨鱼却怕一种叫逆戟鲸的海洋哺乳动物,因为逆戟鲸的牙齿非常锋利,又由于逆戟鲸出未活动,从不“单枪匹马”而是几十头一齐出来,鲨鱼一旦碰到了逆戟鲸就要马上逃跑,如果来不及逃跑,那么它就将腹部朝上装死躺下,因为逆戟鲸从不吃死东西的。当然也有的鲨鱼既不逃跑也不装死,结果被逆戟鲸使用轮番战术,直到把鲨鱼折腾的精疲力尽,再把鲨鱼撕成碎块吃掉。
有一种锯鲨,这种鲨鱼的外形很古怪,它捕食的方法也很特殊。它有一个由上颚演变而来的“长锯”,这是一把极为锋利的骨板“锯”其长度为身体的2/3。它捕食鱼类主要靠这个特有的“武器”,在海里左右挥动,不少小动物会死于它的“锯”下。
猫鲨捕食更有“绝招”,别瞧它在海洋里生活,它居然可以捕到在天空中飞翔的鸟类,这似乎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你们看,猫鲨发现了天上有飞鸟了,它马上将身体半浮于海面,只露出暗灰色的背部,一动不动,象是一块海中礁石。
有的飞鸟飞累了,正想找个地方休息,看到海里有块“礁石”,便高兴地降落在上面。这时狡猾的猫鲨并不急于行动,而是先将尾部慢慢下沉,再逐渐将后半身沉入海中,飞鸟不知内情,也随之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在它刚刚移到猫鲨头部之际,就被猫鲨突然一口将小鸟吞下。
鲨鱼除了凶狠就是狡猾,那么有没有老实鲨鱼呢?在墨西哥东部的妇人岛附近,一名潜水员潜入海下工作,忽然,他发现在海底一个洞穴里躺着一条鲨鱼,大嘴一张一合地呼吸着,潜水员壮着胆子游近鲨鱼,结果鲨鱼一动不动,这可太奇怪了,一向喜欢进攻的鲨鱼这是怎么了?他又急忙招呼助手一同带着测量器具和摄影器材再次到海中洞穴里,他们用木棍触动它,这条鲨鱼却懒洋洋地挪动了一下,又不再动弹了。后来它们对洞穴里的水进行了化验、分析。发现这个洞里还有淡水涌出,而且淡水里有较高的酸性及二氧化碳,这是使鲨鱼的大脑神经镇静的原因之一。同时淡水和海水混在一起,便形成了电磁场。因此他们断定:任何海洋动物,只要处于这种环境中,都会象人喝了酒一样,进入“兴奋的飘然状态”。
还有一个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凡是生活在其它地方的鲨鱼都有不同程度的寄生虫,唯独生活在洞穴环境中的鲨鱼身上却干干净净。洞里的水象是治虫药水一样,消灭了鲨鱼身上的寄生虫。
凶猛的彼拉鱼
彼拉鱼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里的淡水鱼,以小鱼为食。虽然身体只有30厘米长,千万别小瞧它,它可是凶猛异常的水中鱼类,它曾袭击过象牛那样大的哺乳动物。过河的牛遇到彼拉鱼,常不等到达对岸,因流血过多而沉入水中死亡。据记载:“有一个人骑马过河,不幸遇到一群彼拉鱼,后来发现在这河里有人衣服及人和马的骨头”。
有一件奇怪的事,那是发生在南美洲,印第安人有一种奇特的风俗习惯,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祭礼仪式:当他们的长辈去世后,既不埋葬也不火化,而是将尸体用丝绸带缠好,并在身体的两侧放满鲜花,然后高奏哀乐,在乐曲声中徐徐地将尸体投入河中。霎时间,只看一群小小彼拉鱼闻讯而来,把死者的身体吃个精光,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也有传说在古代的大暴君,大奴隶主也常常把触犯他们礼法的人,推入有彼拉鱼群聚的河里,作为一种酷刑。
总之,不管任何动物(包括人)如果不幸闯入它们居住的范围,都会立刻受到袭击,并在很短的时间里被切成碎块。彼拉鱼犹如一群饿狼,在它们周围,任何东西都不会有生存的余地。如果它们遇到大的动物,一时无法吃下,就撕咬的乱七八糟,留下的部分任其飘流或下沉,所以彼拉鱼所经之处,水面上的残体和血,狼藉不堪。
也许有人会问:“一条小小的彼拉鱼真的会这么厉害吗?”是的,因为它们是群聚性动物,从不分散,碰到大小敌害,它们会群起而攻之。另外,彼拉鱼的牙齿,虽然个体小,但却长满一嘴的锋利牙齿,而且专门喜欢撕杀各种动物肌肉。这样一来,个体虽小的彼拉鱼却是别种动物望而生畏的。但单个彼拉鱼就失去了威风,有位鱼类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一条彼拉鱼放在水族箱内,主人使手指轻轻动一下水面,这条以凶猛自居的彼拉鱼却马上躲到水族箱的角落里去了。
在碧波荡漾的海洋里,千姿百态的鱼儿熙熙攘攘。突然,一条大鱼迅速地朝一条小鱼游过来。它并不想吃掉这条小鱼,而是在小鱼面前停住了,并张着大嘴,这条小鱼立即钻进大鱼的嘴里,几分钟后,小鱼又窜出来,消失在草丛中,大鱼又急忙追赶自己的“队伍”去了。这种奇怪的景象,每天都要出现几百万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种小鱼是海洋中有名的鱼医生。它们为其它一些大鱼解除病痛,并世世代代在海洋里开设免费的“医疗站”和“美容室”。科学家们称这些小鱼为“清洁鱼”。
鱼类和人类也有某些共同之处,它们也经常遭到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蚀。这些寄生虫往往寄生在鱼鳞、鱼鳍和鱼鳃上,甚至还在鱼的嘴里牙缝间。前面提到的那条小鱼,正是个鱼医生,它到大鱼嘴里去吃寄生虫,这样一来大鱼免除了病痛,小鱼又可把寄生虫当做美味佳肴,这在生物学上称作为共生。有时一条鱼被另一条鱼咬伤了,伤口感染化脓,受伤的鱼不得不向鱼医生求医,那么鱼医生就施展医术,用尖尖的嘴来清除伤口的坏死部分,几天后,这条鱼就痊愈了。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故意把“清洁鱼”从这个地方清除掉,两周后,发现这个地方的其他鱼类在鱼鳃、鱼鳞、鱼鳍上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脓肿,患了轻重不同的皮肤病。在广阔的海域里,至今已发现有近50种这种小鱼,它们在日夜地进行着医疗工作。而它们的“医疗站”一般都设立在珊瑚礁、水中突兀的岩石、海草茂密的高地或沉船残骸边。它们每天要治疗400条左右患皮肤病的鱼儿。说来也很有趣,患病的鱼类和鱼医生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接受治疗的病鱼必须老老实实地“站”在鱼医生面前,张开嘴巴,让小鱼进入嘴里。也许在治疗中有凶猛的动物游过来,这时被治疗的鱼先急忙把鱼医生带到安全地方,然后回来再与凶猛动物决一死战,决不让小医生遭到残害。有时鱼医生的“生意”相当兴隆,甚至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鱼医生的治疗。不过有的时候秩序相当混乱,都想早点让医生看病,不免就要发生拥挤和争执。尽管“患者”着急,鱼医生可从不性急,总是不慌不忙地、精心地工作着。令人奇怪的是来看病的大多为雄性鱼。这可能是因为一则雄鱼好斗,身体经常负伤,再则雄鱼比雌鱼更爱清洁,爱打扮的缘故。至今令人不解的是:这些鱼类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会改变身体的颜色,它会由浅色变为红色,或由银色变成古铜色,这是不是在告诉鱼医生自己哪儿不舒服呢?
鲨鱼破案记
古往今来,鲨鱼一向以凶狠残暴著称,但是人们往往不知道它还有一种奇特的本领,那就是食物可以在肚子里存放十几大甚至半个月,也不会消化掉。
鲨鱼在吃食物时,只是一个劲儿地猛咬和猛吞。它的胃口大得惊人,而且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消化。可是谁能想到这一奇特的本领竟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帮助大洋洲当局破获了一起惊人的“鲨鱼人臂谋杀案”。事情是这样的:
1935年秋,有人在大洋洲的雪梨附近活捉了一条大虎鲨。捕捉者将它卖给当地一家水族馆,于是这条大虎鲨便成了招览游客的观赏之物。可谁料到,在展出的第八天,从这条鲨鱼的口中突然吐出一支完整无缺的人的臂膀,把当时正在观赏的人吓得目瞪口呆。当地警察署闻讯立即赶到,经法医验证,这个鲨鱼吐出物的确是人的臂膀。可奇怪的是在这只臂膀的断处竟然找不到被鲨鱼齿所咬的痕迹,法医证实的最后结果是,臂膀是用刀子砍下来的。那么凶手到底是谁呢?警察署根据所得的线索进行追查,发现在两个星期前曾有一个业余拳击师失踪了。经侦破得知,这个拳击师曾为一个阴谋集团用金钱雇用,让他去炸毁一艘游艇,以使该团领取到一笔巨额保险金。可是没想到事前他们的阴谋败露了,为了灭口,阴谋集团的成员按其主子的旨意将他杀掉。事后,凶手慌忙把尸体塞进一个箱子里,但是塞来塞去就多出一只臂膀。慌乱中,凶手一刀将死者的臂膀用刀砍了下来,一起扔迸了大海,以灭罪证,后来可巧让大虎鲨吞进肚里,它又在无意中为警方保存下来侦破此案的唯一物证。使阴谋集团终于被查获,得到法律制裁。真相大白了。凶杀犯可不是鲨鱼,但它却是破案的“证人”。
事情无独有偶,历史上还有一个鲨鱼协助断案的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颇有意思。在十八世纪末的一天,一艘海盗船正在加勒比海上仓惶逃命,后面有一艘英国兵舰紧紧追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海盗船破坏了国际航海法,更重要的是船上的人偷窃了英国海域内的科学资料。眼看兵舰就要追上海盗船了,在这紧要关头,船长为了消灭罪证,便把一本很重要的记录扔到海里。也就在这个时候,海盗们全被捕了。他们又立即被带到牙买加的皇家港去受审。在审判的过程中,两种不同意见争执不下。一部分人认为船长犯了死罪,应判处死刑,而另一部分人则反对,理由是船上的人除了破坏航海法以外,所谓的其他罪行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正当会议准以进行下去的时候,事也凑巧,另一艘英国船只入港了,船长报告说,他们在赫坦岛的外海捕到一尾鲨鱼,在鲨的胃里发现了一个完整无缺的日记本。有人马上将这个记录本送到了法院,经鉴定,该记录本正是海盗船船长抛入大海的。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原来投反对票的人都放弃了原来的观点。于是法庭宣布将海盗船长判处死刑。
由于鲨鱼吞食的记录本在关键时刻解决了一起疑难案件,顿时这条鲨鱼深受人们的格外重视。这个记录本被称为“鲨鱼之书”,一直保存在金斯敦的牙买加学院内。
鱼儿的感情
一个人将身子俯向水面,在水上留下身影,一群小鱼连忙躲避到一边去了。可是另一群小鱼却向藏在不远处的一条鲈鱼游了过去,只见鲈鱼张开大口,小鱼便争先恐后地往口中钻去。
原来这条鲈鱼是这些小鱼的妈妈,当孩子们碰到危险时,急忙跑到妈妈嘴里来避难。爱子的妈妈把小鱼带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再张开大嘴让小鱼游出来。雄性鲈鱼在繁殖季节,都象化了装似的全身鲜艳夺目。
为了争夺“配偶”它们要进行厮杀,就象雄鸡相遇一样,互相扑击,甚至咬掉对方的鳍,直到有一方逃窜了为止。这种鱼的受精卵不是在水中发育长大的,而是在雌鱼的口中发育。雌鲈鱼的嘴很大,在孵化期间,它的头部由鳃盖鼓起,喉咙肿胀,好象增大了许多倍。两周左右后,孵出了极小的幼鱼。最初几天,他们仍留在妈妈口中,并且贪婪地抢吃着那些同水一起流进来的食物残渣。再过一段时间,小鱼在宽阔的江河里可以任意游玩了。不过,一旦遇到危险,它们又会马上回到“避难所”里,甚至还要在里面过夜。直到长大了才过着独立的生活。说来也很有趣,生活在海洋里的海鲶鱼,却是当父亲的抚育子女。每年五月中旬,雌鱼便在雄鱼的嘴里产下300多粒卵,雄鱼闻到雌鱼的卵味便马上在水面上射出精液,然后又用嘴把精液吸到自己的嘴里。这种现象在鱼类中是极其少见的。从此,当父亲的就要担负起护理子女的任务。雌鱼产完卵就扬长而去。
有一种圆鳍鱼,对下一代关心备至。每当产卵的季节,雌、雄鱼不约而同地来到海洋中的岩石缝隙间,互相游逗,不一会儿雌鱼产下成千上万粒卵。这种鱼产的卵颜色多种多样,有深褐色的,有红色的、桃色的,还有灰黄色的。这种五颜六色,实在显眼。往往在潮水过后,不少鱼卵暴露在外面,给那些抢食的海鸥等海鸟以吞食机会,可是碰到满潮的时候呢,这些杂色鱼卵,又是其他海洋动物的美味佳肴。因此,保护鱼卵的正常发育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雄鱼担负着重任,它把这众多的卵都集中在一起,然后用自己的身体围成一个半圆形,保护着卵。还不时地用嘴伸入到鱼卵中,使卵能注入新的海水,从而让卵获得更充分的氧气,加速孵化。雄鱼就是这样不辞辛苦地保护着自己的后代,有时还为后代搭上性命。
生活在美洲沿岸的“勒鸟里斯介司”鱼,这种鱼很聪明,雌鱼产卵挑选涨大潮的时候,否则不产卵。至于为什么有这个习性,至今仍是个谜。它将卵产在海水上缘的潮湿泥沙中。这样,以后上涨的潮水既不能淹没所有的鱼卵,也不会把鱼卵冲走,反而使周围保持了湿度,鱼卵因此更能正常的发育。同时,太阳把沙地晒得很暖和,在湿度和温度都很适合的条件下,这种鱼的卵相对来讲就要比其他鱼卵发育成熟得快。待到下一次最大的涨潮期来临时,孵出的小鱼已经可以随着潮水进入大海了,所以不能不说,这鱼妈妈的计划是何等周密啊。
在巴西及奎西那河川中的鳗尾鲶,它们对子女的情感更加深厚,也可以说保护子女另有高招。每当快到生殖季节,雌鱼的腹部便开始慢慢变成一个膨大的海绵状的囊,鱼卵就在这既舒适又安全的囊中发育成长,直到孵化出小鱼。这些小鱼从囊里全部游出来,雌鱼的皮肤所形成的海绵状的囊自然也就又逐渐恢复原状。
栖息在英国沿岸的虾虎鱼,别看这种鱼个体不大,它居然能在繁殖前“营造房屋”。这个“建房”的任务由雄虾虎鱼担任,但是它并不象三棘刺鱼那样辛辛苦苦地来回叼着植物屑片,一点一点地建造着卵巢。虾虎鱼选择的是一枚贝壳(如鸟贝或小扇贝),它将贝壳的凹的一面向下,然后钻入贝壳里,用尾巴扒开沙,造成一个清洁、舒适的小房屋,接着它还要弄出一条地道样的开口并与外面相通,最后它还要把整个建筑用细沙掩盖起来。于是,一间精巧而隐蔽的“育儿室”就这样落成了,受精卵在这种安全地方发育,成活率是很高的。
非洲的异耳鱼在繁殖期间,同样对子女有着深厚的感情,建造“摇篮”的任务是由雌雄鱼共同担任的。它们一般把巢筑在水深约2尺的河底,巢一般筑的很大,直径可达4尺。巢的四壁是用水草的茎做成的。壁厚可达3-6寸。盖好以后,未来的“夫妇”还要在周围徘徊许久,看样子是在进行工程的验收。如果哪儿有不妥之处,它们还要再加工,甚至重修,一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异耳鱼双双进去繁育后代,接着就是看管后代的任务,它们一刻不离开洞口,如果有敌害靠近,它们就毫不客气地把敌害赶跑或者和对方斗上一阵。
南美肺鱼保护后代更为特殊。每年的生育季节,雄肺鱼就在腹鳍里生出很多很多鲜红的小突起,上面布满了血管丝。雌鱼就把卵产在这些小突起上,然后肺鱼再在自制的巢穴里,耐心地等待着小生命的出生。
乌鳢鱼在整个鱼类中是少见的“模范夫妻”。每年的六七月份,雌、雄乌鳢就要忙碌起来,为它们即将出世的孩子准备“摇篮”。这时怀有身孕的雌鱼,不顾身体的不便,用嘴衔来一根水草的茎或一片水草的叶,又接着用身体分泌出来的粘液将水草编织成一个一尺多长的小“摇篮”。一个星期后,雌鱼在“摇篮”中产下亮晶晶的卵,从此,它们“夫妻”寸步不离开“摇篮”,一旦发现有狗鱼或其他小动物过来,它们便将对方轰走,直到小乌鳢生出来二十天后,能独立生活了,这对“爱子模范”才肯自由游向远方。
鱼会溺死吗?
你们知道克里洛夫的寓言“梭鱼”吗?根据检查官——狐狸的提议,梭鱼被判决沉溺到河里去。事实上棱鱼和其他的浅水鱼是可以在海洋和湖泊的深处溺死的。要证实这一点,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直径4-5厘米、长30-40厘米的玻璃圆筒中装满水,在水里面放一个小瓶,又在小瓶的颈上套上一个薄的小橡皮球。假如小橡皮球中的空气很少,而小瓶又比较重的话,那么它就沉到水底去。还可以选择一个比较轻的小瓶,把小瓶套上小橡皮球一起放到水里去,它将会浮起来,然后在小瓶中添加一些水使它勉强能保持在水面上。
假如把小瓶沉到25厘米的地方,它就不再浮起,而是沉到水底。即使用小棒把它提升到离水底5一10厘米的地方,待收起小棒以后它仍然继续沉下去。只有使它升到较高的地方,它才会自动地重新浮到水面上。做过几次的这样的实验之后,您将会发现,在圆筒中存在着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如果把小瓶沉到这条线的上面或者使它从水底升到比这条线高的地方,它都会自动地浮到水面上。同样,如果把它沉到这条线的下面去,或者使它从水底升到比这条线低的地方,它就下沉,这个现象如何解释呢?我们说小瓶之所以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和套在瓶上的小橡皮球的重量比和与它们体积相同的水的重量要小。随着小瓶的下沉,水的压力增加,小球的体积便缩小。如果小瓶没有达到分界线以下,缩小的体积还不够多,它们所排开的水的重量仍然比它们本身的重量要大些,因此能够自动地浮到水面上。但是如果在“分界线”以下,在压力增加的影响下,小瓶和小橡皮球的总体积减小到如此程度,以至于它们的重量变得比被它们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大,于是就沉到水底去。
小瓶和小橡皮球沉的越深,它们的总体积就变得越小,下沉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时它们和水产生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当达到某一个速度的时候摩擦力与下沉的力(小瓶和小球的重量与它们所排开水的重量之差)相平衡,它们就以不变的速度向着水底下降。在实验中,因为圆筒不够高,所以还看不到这种现象。
这样看来,鱼生有鳔,它用伸缩肌肉的办法来改变鳔的体积,这样就改变了身体的比重,于是可以任意的下沉、浮起或者停留在某个深度上。不过鱼类如果下沉到一个很深的地方,到了“临界限”的深度以下,外界压力就显得变的如此之大,以至于它的肌肉的作用和鳔中空气的弹性都显得不够,不能使它本身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于是它就不由自主地沉到水底去而再也起不来,这也就是“溺死了”。当然鱼类的鳍和尾还可以帮忙它往上升,可是如果沉得太深的话,这样做也是没有用的。生活在深海的鱼类,由于它们的骨骼非常薄能适应很大的外界压力(深度每增加10米,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因此,在很深的地方,它们生活的照样很舒服。如果我们把生活在深海中的鱼弄到“
临界线”的深度以上,那么它身体内部的很大的压力将不能被外面较小的压力所平衡,于是,它就要“膨胀”直至浮到水面上,有时把内脏全要从口中吐出,也会因此而“炸裂”死亡。
所以说,常年生活在海洋深处的鱼不能到海洋上层生活更不能进入淡水里生活。相反,淡水鱼类也不能进入海洋里生活。生物体和生活环境的统一也是这个道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经常看到的各种鱼类,大都在普通的水温下可以生活,可是也有少数鱼类,它们在温度很高的水温里生活得也很开心,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我先讲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在1936年,美国航海家雷普乘船到北太平洋去航行。春天,海上的景色十分迷人,雷普站在甲板上,呼吸着湿润的新鲜空气。突然,一阵异乎寻常的狂风夹着巨浪涌向船舷,将雷普打落水中。雷普与激浪搏斗了一个多小时,深感情疲力尽,似乎有些绝望。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又糊里糊涂地被海浪推到了千岛群岛的伊都普鲁岛上。他如梦初醒,庆幸自己。性命虽然保住了,可是他随身携带的一整套炊具以及全部财产统统付之东流,幸好还剩给他一个折叠式的大茶缸。这时他感到全身疼痛,又饥又渴。于是迫使他去寻找东西吃,可是他又一想,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哪里能有什么东西可吃呢?正在扫兴地思索着,忽然他发现不远处有条小河。便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河边。啊!怎么有这么多小鱼漂浮在河面上?他高兴地白言自语着:“这回饿不死了”。可是他又一想,这些已经死去的鱼,吃起来味道一定不会很鲜美。俗话说:“饥不择食”。于是他便把鱼捞起放在大茶缸内架火煮了起来。雷昔实在太饿了,不等开锅他就打开了盖子,这一打开不要紧,他惊呆了,明明是死鱼怎么会变活了呢?他用手试试水温,估计最低也有50℃以上。这么热的水怎么没把鱼烫死呢?他直盯盯地望着这些游来游去的鱼儿……。
后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调查,才弄清楚。原来这座伊都普鲁岛为有名的火山岛,就在这火山口下面便有一条湖泊。由于火山的活动,使湖泊变热,水温有时高达70℃左右,可是在这么热的水里竟然生活着一种小鱼。雷普捞的这些鱼便是能耐高温的鱼,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在冷水里或改变原来的温度,这种鱼就被冻得昏迷不醒。
能耐高温的鱼为数不多。例如我国云南有一种小鱼,它能在48℃的温泉中生存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条河里栖息着一种热水鲤鱼,那里的水温平均为55℃;还有一种浅黑色的小鱼,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首都塔那那利佛东部地区的温泉中,这里的温度高达75℃,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能抗高温的一种鱼。
鱼类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以上提到的是一些能耐高温的鱼类,但能耐高温的鱼类终究是极少数。我们说无论温度高低,只要鱼儿习惯了就能生存。如果突然改变原来的生活环境,动物机体不能马上适应新的环境而导致死亡。所以说水温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
金鱼是美丽的惹人喜爱的一种观赏鱼类,如果在换水时,不小心把自来水直接往金鱼缸里灌,因水温骤然下降会导致金鱼死亡。所以,在换水时,先把自来水放在无油的一个盆内,放置一个小时左右,再流入金鱼缸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海面上,常常可以捕到大量的沙丁鱼。奇怪的是1951年沙丁鱼的年产量突然从50万吨下降到3000吨。后来查清了减产的原因,是由于水温突然下降所造成的。六年以后这里的水温又上升,沙丁鱼的产量又明显地提高。
还有一种鲮鳀鱼,这种鱼味道极鲜美,是秘鲁的主要渔业资源。本来这种冷水性鱼类应适合在14-16℃的水温中生活,可是有一年;不知从哪里过来一股暖流,使这里的水温突然升高,大部分鲮鳀鱼相继死亡,严重地影响了秘鲁的渔业产量。
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温度使鱼生长的快,较低的温度生长的较慢。但就个体大小来说,高温中生长的鱼个体大。例如生活在1600米深的微齿鱼,通常长到4.5厘米长就停止生长了,但是同一种微齿鱼,生活在4800米的海洋中,由于水温更低,它虽然生长的很慢,却能长到9厘米长。不过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当水温降到一定的程度时,鱼儿便停止吃食,也不再生长了,甚至体重也相应的减轻。由于地球水域广大,人们便根据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情况,将鱼类分为三种:暖水性鱼类、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
“活鱼雷”——剑鱼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英国一艘轮船“巴尔巴拉”号正在作横渡大西洋的定期航行。突然,值班水手发出一声绝望的惊叫:“鱼雷!左舷发现鱼雷!”。这时轮船上随即响起警报,船员们慌作一团,全部拥向甲板。主舵手发疯般地转着舵,拼命地改变着航向。从左舷看去,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黑色的椭圆形的东西异常迅速地朝轮船冲来,其后掀起一道道白浪。不一会儿,只听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船上的人早已被吓得魂不附体,可是奇怪,轮船并没发生爆炸。这时人们才发现,轮船船底破了一个大窟窿,海水汹涌而入。而那个可怕的“鱼雷”已经离开了这条船,又向着另一个方向冲去。原来,那是一条巨大的剑鱼——“活鱼雷”。
剑鱼属于剑鱼科,由于它的长颌延长,呈剑状突出,因而得名。它的“剑”异常锋利,犹如长尾鲨的尾巴一样。属于残忍凶猛的鱼类。平时喜欢生活在大洋深处,安分守己,胆小怕事,但在它发怒时,它会不顾一切地向鲸鱼、军舰或渔船扑去。游动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据测定,此时剑鱼的时速可达100公里。剑鱼在鱼类的大家族中算得上是引人注目的,它那纺锤形的身体行动异常敏捷。两个背鳍长的也很奇怪,一个是又长长又尖,另一个短的让人看不出来,尾鳍象一弯新月。剑鱼的体表呈深监色,腹部为纯蓝色,这种体色在一般沿海鱼类中是很少见的,这显然是大洋性鱼类的主要特征。
剑鱼为肉食鱼类。曾在一条剑鱼的胃里发现有几尾鲳鱼,一尾大眼鲷鱼,十二尾鲹以及它的仔鱼。剑鱼的捕食方法很特殊,观其捕食犹如在看它跳一场“死亡之舞”。当它一闯进鲭鱼群,就将身体放扁从水中跃起,经过几跃之后,多数鲭鱼均被震昏。此时,它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在鱼群中横冲直撞,不一会儿就用长剑刺死数十条鲭鱼,然后便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英国军舰“列波里特”号在利物浦西南600公里的海面上曾几次受到剑鱼的袭击。一次,舰上的人员正准备进行早操集训,忽听一声巨响,全体人员都不知出了什么事。一查看,原来在船尾侧面的抛锚处有一尾剑鱼刺入船板,它正在挣脱欲逃,说时迟那时快,也不知是谁用一根粗大的绳子准确无误地套住了它的尾部,大剑鱼被吊上了甲板。经测量,这尾剑鱼全长为5.28米,其中“剑”长就有1.54米,体重为660公斤。
在很久以前,当船舶还都是木制的时候,英国保险公司的保险项目中就列有“剑鱼攻击船只所受伤害保险”一款。在英国肯西格顿城的历史自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遭到剑鱼攻击而受损的船只和剑鱼被船折断的“剑”。由此可见,剑鱼在当时的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
1944年,南非某处海面上出现了一条大剑鱼,它凶猛地用自身的“利剑”戳穿了一条渔船,并把船举出水面。转眼间,连船带人都被卷入了水中。
1948年底的一天,美国四桅帆船“伊丽莎白”号在驶近波士顿时,遭到剑鱼的袭击。船员们亲眼看着那庞然大物是怎样以每秒钟几百米的速度猛冲过来,它的长剑深深戳进船舱,甚至连头都快插进去了,幸好它没有继续进攻,否则船真的要惨遭灭顶之灾了。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号进港后,还花了三千多美元的修理费。剑鱼还常常同鲨鱼群一起围攻巨鲸,有时在海上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群鲨鱼把一头巨鲸闺困在中间,它们用锐利的牙齿在鲸鱼身上厮咬,不一会儿鲸鱼就昏迷过去。这时剑鱼也赶来了,用自己的长剑在鲸体上左右乱拨,奇怪的是它却一口不吃,好象专门为鲨鱼效劳的,剑鱼这样的举动至今令人捉摸不透。
剑鱼的肉很鲜美,所以渔民从不错过捕捉它的机会。由于剑鱼长成之后单独行动居多,所以在渔业上捕捉意义不大。不过,剑鱼也有个特殊的习性它很喜欢混在鲔鱼群内,因此一般有鲔鱼群的地方,便可以常常看到剑鱼。但是捕捉剑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它,用各种网具都是徒劳的,唯一能捕捉它的工具就是鱼叉,而这又是一桩相当冒险的事。往往受了伤的剑鱼突然潜入海底,而后猛地冲出海面,刺穿或打翻渔船。所以,捕捉剑鱼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生活在海洋里的鮣鱼,是典型的免费旅行家。它时常附在大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周游四海。到了饵料丰富的地方,鮣鱼就会自动离开它“乘坐”的“免费船只”美餐一顿。然后再寻找一条新的“船”,继续免费旅行。鮣鱼这样在大海中乘“船”旅行,不仅省力,而且还狐假虎威地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那么为什么鮣鱼有这么大本领呢?原来,鮣鱼的第一背鳍演变成一个吸盘,它便利用这个吸盘吸附在某一物体上,挤出盘中的水,借大气和水的压力,盘就牢固地吸附在该物体的表面上了。
鮣鱼这一特性早已被渔民发现了,渔民们巧妙地把鮣做为一种捕获大海中珍贵动物的工具。据说,桑给巴尔岛和古巴渔民抓到鮣鱼后,先把它的尾部穿透,再用绳子穿过,为了保险,再缠上几圈系紧,拴在船后,一旦遇到海龟,他们就往海里抛出2-3条鮣鱼,不一会儿,这几条鮣鱼就吸附在大海龟的身上,这回鮣鱼满想高高兴兴地周游一番了,谁料到,这时渔民已在小心地拉紧绳子,一只大海龟连同鮣鱼又回到了船舱里。
鮣鱼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及这些大洋中的温带海区。我国沿海也有。鮣鱼的主要食物为浮游生物和大鱼吃剩下的残渣,有时也捕食一些小鱼和无脊椎动物。这种鱼体型延长,近似圆筒形,长达80厘米。
热带鱼“打电话”
热带鱼是一种观赏鱼类,人们常常把它饲养在鱼缸里,欣赏它的艳丽多姿的外形。可是科学工作者不只单纯为了一种享受,他们在热带鱼身上发现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有些热带鱼在成群游动时,常会突然转到另一个方向,而且每条鱼的行动准确一致。看来,它们拥有某种联系的方法,否则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它们会不约而同地采取同样的行动?那么热带鱼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相互联系呢?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拿一把梳子在头发上摩擦,让它带上电,然后拿近养鱼缸,发现这些热带鱼对电场有反应。因此,有人推测,热带鱼能放出微弱的脉冲电流。原来热带鱼是靠电场来进行通讯联络的。
鱼类的洄游秘密
先给大家说说什么叫鱼类的洄游。鱼类在水中运动,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一定规律的,如临时躲避敌害的袭击,追逐俘获物,或其他偶然性的运动等等。这类运动有时连续发生,有时则很长时间没有出现,移动的距离或持续时间一般较短,而且没有一定的方向和周期性,因而被称为“不定向移动”。另一种则相反。它的运动是有目的性的,时间和距离相当长,有一定路线和方向,而且在一年或若干年中的某一时间,某些环境条件下,作周期性的重复,因而形成了所谓“定向移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洄游。鱼类的洄游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大麻哈鱼和鳗鱼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在海洋中度过青少年时期的大麻哈鱼,到了性成熟的时候,就成群游向河口,并以一昼夜四五十公里的速度,逆水而行,到离海洋数百公里的河流上游产卵。它们在洄游途中,不思饮食,只顾前进,遇到浅滩峡谷、急流瀑布也不退却。有时为了跃过障碍,竟碰死于石壁上。到达目的地后,因长途跋涉,体内脂肪损耗殆尽,憔悴不堪。绝大多数大麻哈鱼在射精及产卵后就死去,不能看护自己的后代。受精卵在河水中发育成小鱼后,顺水而下,回到海水生活四五年之后,又沿着父母经过的路线,回到河流的上游产卵。
生活在江河中的鳗鱼,却与大麻哈鱼相反。它们长大以后要在海洋中产卵。鳗鱼在繁殖季节也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当它们遇到河道阻塞,无法前进的时候,会不顾死活地离开水面,沿着潮湿的草地,翻越重重障碍,奔赴大海。鳗鱼在完成繁殖后代的使命之后,有的累死了,有的同子女一道回到故乡。
在许多情况下,洄游的鱼类是成群结队的。例如黑海里的鳀鱼,就是著名的例子。成群结队的海鸥,常因饱食了拥挤在海面的鳀鱼而不能飞翔,有时鱼群大量游来,竟使海湾淤塞。一百年前,巴拉克拉夫海港,曾因大量鳀鱼拥进,挤得水泄不通,大量的鱼因而闷死腐烂,臭气弥漫,竟然成灾,成了世界奇闻。
究竟什么原因促使鱼类作这样的洄游呢?我们说这首先是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鱼类也和其它动物一样,它的活动受到温度的影响。由于鱼类在水中生活,除了温度,水流和盐度等对鱼类的洄游都有影响。水流对鱼类的洄游,特别是对幼鱼的洄游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对幼鱼来说,它们缺乏必要的运动能力,不能与强大的水流作斗争,因而只能完全被水流所“挟持”,随着水流而移动。许多成鱼的洄游,在很大程度上也受水流所左右。又由于它们身体的两侧有许多被称为“侧线”的感触器官,它对水流的刺激尤为敏感,能帮助鱼类确定水流的速度和识别方向。不同种的鱼类对水流的刺激作用的反应也不同。有的是逆流而上,有的是顺流而下。鱼类的长途洄游,可以说大多数是由水流的作用而引起的。水的温度对鱼类的洄游,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多数鱼类也和候鸟一样,对温度的感觉相当敏感,它们只能在一定的水温中生活,当水温发生变化的时候,鱼类就要寻找适于生活的环境,从而产生洄游。例如我国沿海的大黄鱼、小黄鱼,它们在秋未冬初就先后离开沿岸,游向深海去度过严寒的冬夫。这种洄游彼称为“越冬洄游”。鱼类的洄游与水的盐度也有关系。水中盐分的变化,会引起鱼类生理上的变化,例如使鱼的血液内盐分减少或增多,就能使鱼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不同种类的鱼或同一种类的鱼,在不同生活阶段中,对水中盐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对有的鱼来说,不同盐度水域的分界处,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可是对另一种鱼来说,却又是它们洄游途上的“路标”。
据报道,鱼类的洄游与太阳黑子的活动也有关系。太阳黑子活动的强弱,影响太阳辐射出的热量和射出粒子多少。这种变化可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影响水温。海流的变化,鱼类的洄游也随之发生变化。有人观察到,当太阳黑子活动强烈,大气温度和海水温度升高的时候,鳕鱼的洄游路线会受到很大影响。鳕鱼的洄游路线变化规律,与太阳黑子每十一年产生一次强烈活动的周期大体相吻合。鱼儿的洄游,除了外界的环境条件外,鱼类本身生理上的要求也能引起鱼类的洄游运动。这种洄游主要是在生殖期间和觅食期间,前者被称为生殖洄游或产卵洄游,后者被称为索饵洄游。鱼类的性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由生殖腺分泌到血液中的性刺激素就起作用,迫使它游向沿岸水温高、盐度低的水域。因而大多数的鱼类在产卵的时候,都向近岸或河口洄游。当然也有例外,如比目鱼,一般是沿海岸线游向深海去产卵。
鱼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和身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在产卵以后为恢复体力,就必须寻觅必要的食料。鱼类的食料大多数是浮游生物或其他小鱼小虾,而这些生物的数量往往随着水域的环境变化而有很大的增减,因此,鱼类为了追逐饵料生物群,就不得不作长距离的索饵洄游。也有人会问:为什么有的鱼喜欢逆流而上,有的喜欢顺流而下?为什么有的鱼就爱游向近海或江河中去产卵,而另一些又恰好相反,游向深海中去产卵?我们说,这与鱼类的遗传本能有关系。鱼类长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洄游运动已经形成一种习性,成了一种遗传的本能。不同种类的鱼,由于从它们祖先所继承下来的习性不同,所经历的历史年代不同,所以这种遗传性的本能也有很大差别,并形成某一种族的固有特性。
掌握鱼类的洄游规律,在渔业生产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每年到了一定的季节,鱼类就成群结队地进行洄游,它们游经的路线和群集产卵、索饵、越冬地点就是大好的捕捞场所,形成我们常说的“渔汛”。那么怎样掌握鱼类的洄游规律呢?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长期的实践人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鱼类的洄游可以进行科学预测。但要真正掌握鱼类的洄游规律,并用以指导生产,还必须有赖于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
居住在海洋500米到几千米深处的动物,叫做深水动物。这里又分为两个动物区系。生活在500-2000米深的海水里的,是次深海区动物区系;从2000米再往下,属于深海区动物区系。深水动物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都具有许多构造上相同的特点。由于不利的生活条件,深水动物不论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不及高水位的动物发达。在深水动物里首先占统治地位的要属棘皮动物,然后是甲壳动物和一部分鱼类。早在三十年代,美国的研究工作者曾用钢制的密闭小室——潜水球,在水下923米深处对海洋动物进行过直接的观察,并捕到过深水动物。在1949年苏联的生物学家在太平洋8000米深处得到了动物标本,这说明了在这样深的海洋地方,其生命还是多种多样的。海洋深处远不及浅水里那样光线充足、营养丰富、水的流动强而有力、温度和盐分的变动明显。在深海里,太阳光透不进去,没有植物或很少植物,没有波浪,水的流动相当缓慢。海床是由柔软的甚至是半流体的淤泥和粘土组成的,温度低,始终保持在0-2℃,海水的盐分也十分固定。此外,水的巨大的流体静压力,大约以每深10米一个大气压那样地增加着,到3800米深的地方已经达到每平方厘米400公斤的压力。在深海区域内,二氧化碳接近液体状态,并引起了连续不断的石炭的溶解。所以说,深水动物唯一的食物来源是细菌以及从上层海洋里落下来的生物的尸体。说起来很令人不解,有些深海动物没有眼睛,可是有些动物的眼睛又非常大,犹如两盏探照灯。这种眼睛的构造有着水晶体和其他玻璃晶体,它可以在短距离内看到许多深水动物放射的光线。然而那些没有眼睛的动物,它却有感觉能力,它能确定方位、并能寻找食物。还有许多鱼类以及软体动物,在它们的身体里有着包含透镜、反射器和光源的一整套的复杂的发光器官,可以发射出耀眼而没有晕圈的冷光。这种发光器官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发出的带绿色的、天蓝色的或者带红色的亮光。例如海星、海百合、珊瑚虫等。它们生活在海洋深处,那里缺乏光线,使得在深水动物中单一的棕色、深红色、紫色,甚至黑色占了优势地位。
生活在深海里的“老住户”巨喉鱼,这种鱼不但难以捕捉,更难看到。它全身黑色并布满发光器,从早到晚这种鱼都把嘴张着,毫不费力地也能吃的饱饱的。叉齿鱼的模样很怪,它的上下颌的关节十分灵活,能吞食比自己身体大三倍的动物。它的胃也很大,其体积占身体的1/3,吞下的食物可以在胃里储存起来,慢慢地消化。在很长时间里找不到食物也不会饿死。海星,形状似星,长着五排透明的吮吸脚,它以迅速弯曲又伸直的变换方式,在海底行进,寻找食物。海星有个怪脾气:喜欢和自己个体大的动物进行比武,而且经常获胜。有趣的是有时它一时吞不下自己缴获来的“胜利品”,它便施展另一高招,将胃抛出,包住“胜利品”,然后不慌不忙地进行消化。
此外,在海洋深处还有一种极凶猛的腹足软体动物——红螺以及4000余种软体动物。最近,美国科技人员乘海底考察潜艇,在2000米深的太平洋海底热泉周围的岩石上,意外地采集到一些奇异的深海动物,其中有身长30厘米的蜘蛛。他们还在寂静而黑暗的深海中发现一种巨形蠕虫,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一般的蠕虫也超不过40厘米,而他们发现的这种蠕虫竟能达到35米之长,可称得上蠕虫冠军。
活化石——拉蒂迈鱼
拉蒂迈鱼是属于被科学家认为早已灭绝的鱼类,只有化石的代表——空棘鱼类。可是在20年前,人们竟发现了活的拉蒂迈鱼。这一发现,非同一般,它轰动了全世界的学术界。古生物学家和鱼类学家们尤其重视这个发现。这是因为它不但在动物分类史上有独特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它的身体结构和曾经同它一起生存过的,后来进化到四足动物的鱼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样,科学家们可以借助于拉蒂迈鱼,了解一些有关人类远祖的情况。大家知道,从猿到人不过是人类发展史的最后一个阶段,再推上去就是从鱼到人了。在研究从鱼到人的时候,从化石材料所不能了解到的情况,拉蒂迈鱼可以提供。所以古生物学家又称它为“活化石”。
据记载,第一条拉帝迈鱼是在1938年12月22日从非洲东海岸的东伦敦岛附近大约73米的深海中捞到的。可惜它出水后只活了3个小时就死了。这条鱼身长1.5米、重58公斤。因为当时没有防腐剂,内部器官大部腐坏了,最后只把鱼皮保存下来。自1938年开始,拉蒂迈鱼从一亿两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起便灭绝的看法被打破了。遗憾的是标本保存的太差了。为了得到新的标本,就把关于拉蒂迈鱼的招贴画张贴到了非洲东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岛一带,以便引起渔民们的注意。相隔14年,在1952年12月20日的夜里,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北的科摩罗群岛的安殊昂岛附近,又得到了第二条拉蒂迈鱼。它是在14.6米的深水里捕到的。这条鱼身长1.39米,形状和前次发现的拉蒂迈鱼差不多。
说来也巧,后来又在科摩罗群岛附近又捕到了一条。它是在25.5米的深水里钧上来的。钓上来以后养在捕鲸船中,活了19个小时。当时有位法国学者米洛特教授知道后,立即赶到现场,终于看到了活的拉蒂迈鱼。生物学家经过调查研究,证明拉蒂迈鱼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鱼类,它们出现在泥盆纪时期,早期生活在容易干涸的淡水河湖中,那时,它们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鼻孔和鳔,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三迭纪以后,它们来到了海洋,逐渐变成用鳃呼吸。拉蒂迈鱼的身体圆厚,腹部宽大,嘴里生有锐利的牙齿,属肉食性动物,生殖方式为卵胎生。活的拉蒂迈鱼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生物进化史的资料,但也使人们产生了疑问:拉蒂迈鱼既然具备了两栖、爬行类祖先的特点,那么,它为什么没有继续进化成为两栖类,却又回到了海洋中去了呢?它们原来生活在淡水河湖中,转入海洋后又怎么能适应新的环境?就这些问题生物学家们正在深入研究,并正在努力揭示这些有价值的奥秘。
海洋上层大型鱼类——箭鱼、旗鱼和金枪鱼
在我国浩瀚富饶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由于这些鱼类的习性不同,所以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有的分布在上层,有的则在下层。论经济价值之高,个体之大,无疑还属上层大型鱼类。除鲨鱼外,在上层鱼类中,就数箭鱼、旗鱼和金枪鱼了。
上层大型鱼类,尤其是箭鱼的幼鱼,肉质鲜美,并可加盐成干,长期保存。更可以加工成罐头、鱼肉香肠、鱼肉火腿等。这些鱼类富含脂肪,并含有大量维生素甲等。由于这种鱼个体大,经济价值高,在捕鱼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产量不断上升。
有趣的习性:箭鱼的上颌又尖又长,象一把锋利的宝剑,直伸向前。它的身体呈棱形,背部深褐色,腹部银灰色,长4-5米,最长可达6米,体重约300余公斤,为大型凶猛鱼类之一。箭鱼常常活跃在上中水层,游动时,常将头和背鳍露出水面,用宝剑般的上颌劈水前进,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119公里,为一般火车速度的两倍左右。它还可以潜入水中500-800米深处,追捕鱼群和其他水生动物。捕食时,猛力冲击鱼群,用“宝剑”刺杀,然后吞食。箭鱼虽凶猛,但生性胆怯,怕惊,常常避开其他大型鱼类。不过一旦被激怒,却向大型鱼类或船只猛烈冲去。据说在国外某沿海博物馆里,至今尚陈列着一块小船的木板,里面有折断的箭鱼的颌骨。旗鱼体长3-4米,全身钢蓝色,无光泽,有小白斑点;头部似箭鱼,但较短,呈锥状;背鳍招展如旗。旗鱼以鱼类为食料,性凶猛,海上霸王——鲸也常常是它的败将。在追捕鱼群时,将背鳍收藏在背部纵沟内,所以游速很高,每小时可达百余公里,仅次于箭鱼,当它需要降低速度时,就将旗展开,增加阻力。当露出水面时,象渔船驶帆一样,因此又有“帆鱼”之称。
金枪鱼的身体呈纺锤形,头圆锥形,吻钝尾柄很狭细,身体后部的背腹边缘,还生有8-10个副鳍,形状象鲅鱼,因此我国北方沿海一带的居民,常识称为“大战鱼”。大的金枪鱼,体长可达3米多,体重500公斤以上,善于远程洄游。每年11月间,金枪鱼由深海进入近岸,作索饵和产卵洄游,几乎整个夏季,都在不同海区沿岸进行产卵。常借巨大的胸鳍的力量,跃出水面达2米左右。金枪鱼的最突出特点是,它具有很发达的皮肤血管系统,能够调节体温,因此,它们的体温通常略高于水温,有时甚至可以与水温相差9℃。当金枪鱼群捕食时,平静的海面上去激起翻腾的浪花,因此渔民们很容易发现它们。
巧妙的捕捞方法:捕捞箭鱼、旗鱼和金枪鱼类,目前几乎都采用活饵手竿钓。手竿钓的竿与一般的钓竿不同,它由两根竿组成,共系一条绳。绳的一端系有钓钩,其上装有鳀鱼作为活饵。当装满活饵的渔船驶往渔区后,经验丰富的渔民,根据水面动静,就能判断出鱼群的大小和游动方向。发现鱼群后,并不是立即用钧竿钓捕,而是先把若干条活饵放入水中。不多时,渔船就被几十条大型鱼类包围,这时船舷和船尾已准备好的武器——钓竿,才投入战斗。在钓捕时,除不断撒入活饵外,还用特殊的水枪向水面喷射水流,制造出沙丁鱼群出现的假象,而水流又使在钓钩上的活饵活动,以便有效地引诱大型鱼类上钩。金枪鱼非常贪食,当咬住钓钩时,便猛力潜向水中,等到钓钩被咬得更牢时,利用其冲击力和钓竿的弹力,就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将一条一二百公斤重的大鱼拉上甲板,这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捕捞方法。另一种方法就是延绳钓。方法是在渔船上拖着一根长绳,上面系有许多短绳,每条短绳上挂有鱼钩,钩上有鱼饵,如果金枪鱼上钩情况良好,每次可捕到六百余条。但一般上钩率较低,每百个钩挂有5~6条鱼就不少了。新兴的渔业:上层大型鱼类,几乎都分布在各大洋暖水性海区里。我国上层大型鱼类,可以说完全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种类。并且种类繁多,有箭鱼、东方旗鱼、灰旗鱼、密氏枪鱼、蓝枪鱼、台湾枪鱼、马利纳枪鱼、金枪鱼、长鳍金枪鱼、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等等。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东南部和南海外海海区。春秋季由外海进入近岸产卵。有时由于这些鱼类追捕鱼群,夏秋之间伴随强大的台湾暖流到达黄海,偶尔进入渤海。我国台湾东南和南海,是世界著名的金枪鱼类的渔场。金枪鱼是我国发展远洋捕捞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开发海洋上层资源极有前途的鱼类之一。
能淡化海水的动物
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终生生活在海洋中的鱼、鸟、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科学家们最近已陆续揭开了它们的装置的秘密。鱼只要一张嘴,水就灌满了口腔。但是,这些水大部会通过鳃缝流出去,不会进入腹中。可是,在它吃东西的时候,部分海水就会随食物进入腹中了,此外,按照物理学规律,如果把容器用一个半渗透性薄膜隔开,一边盛以含食盐量高的水,一边盛以含食盐量低的水,含食盐量低的水就会向含食盐量高的水一边渗透,直到两边含盐量相等时为止。而皮肤表层、口腔粘膜、鳃以至所有器官和组织的单个细胞的膜都是这种半渗透薄膜。鱼体中的盐量比海水低。因此,海鱼体中的水会自动向体外渗出,使体内含盐量增高,由于补偿渗出的水并且保持体内一定的含盐水平,它必须多补充水,即把它喝进去的咸水变成淡水。鱼是利用一种把血液中过多的盐分排出的“装置”来达到这一目的的。这一“装置”不是靠肾脏来排出过多盐分的,因为肾脏只能排除低度盐水,而在排除盐分同时,还要排除大量的水,这是不适宜的。原来鱼利用鳃里的特种细胞(叫排盐细胞)把大量的盐分从血液中不间断地提取出来,随同粘液以高浓度状态到鳃腔里,再流出体外。因此,尽管体中淡水不断通过皮肤往外渗,它可以不断喝进大量海水来“解渴”。海鸟也有这种淡化“装置”,不过构造是不相同的。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试图在动物园养海鸟,无论如何养不活。过了很久才发现,原来它们吃的盐太少了。海鸟适应了海洋环境,习惯于吃迸大量的盐。它们的海水淡化“装置”位于它们的眼窝上部,而排出口位于鼻孔内,过去被叫做鼻腺,现改叫做盐腺。海鸟不时会从喙上部的鼻孔中排出一个亮晶晶的水滴,摆摆头抖掉。,这种水滴就是盐腺排出的含有大量盐分的粘液。如果给海鸟喂很咸的食物,那么它的鼻孔总是淌水,就象患了重感冒一样,这就是在排出过多的盐分。生活在海洋或海边的爬行动物:龟、蛇、鳄鱼类也有盐腺。但它的排出口不在鼻孔内,而在眼角上。人们早就发现,鳄鱼在吃东西时眼中会流出大滴晶亮的眼泪,因此,人们用“鳄鱼的眼泪”来形容假慈悲。现在已经找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原来流出的不过是从盐腺中排出的含盐量很高的溶液而已。
古希腊神话中有关于机智的航海家奥德赛的奇妙的旅行故事。故事里叙述奥德赛怎样抗住在地中海里一个岛上的妖女们的诱惑。这些妖女们的身体长得象条鱼,尾巴上满覆着。闪闪放光的鳞甲。她们一面用金梳子梳理自己绿色的卷发,一面唱着使海员们迷惑的歌曲。无论是谁,只要一听到妖女们魅人的歌声,就要失去理智,望着她们向海浪中扑去。为了防避这种危险,奥德赛命令船员用用蜡封住耳朵,并把自己牢牢地绑在桅槁上。等听见了妖女们美妙的歌声,他就挣扎着要向海浪中扑过去,可是绳索使他脱不得身。就这样地,神话说,奥德赛——这生还者中的一个,并没有因为听到了海上妖女们美妙的歌声而付出自己的生命。神话中虚构的妖女的歌声,是古人对于那些不时由深海中传来的奇异的声音的唯一解释。原来在那时候,海洋的深处被视为一片永远寂静的国土,在里面生活的都被认为是哑巴。
两千年过去了,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海洋学。科学家们于是知道,海一点也不哑,它能用千万种声音讲话:宏亮的、轻轻甜蜜的,甚至还有人耳根本听不见的声音。在每一个懂得这种语言的人听来,海的声音是在讲述一篇关于海洋深处的生活的真实故事。
假如一个潜水员不戴上那个沉重的铜盔,只带着供呼吸用的一套氧气装备,潜入水底,那么,这个海底世界便再也不能使他想起那个被法术禁止着的永恒寂静的国土了。惊涛拍岸的喧嚣声在水底下不但不平息,而且反而要响好多倍。潜水员会听见石块互相摩擦的轰隆声,沙砾在海底漾动的吃嗦声,和波涛汹涌起伏的声音。而当他在水底下工作的时候,敲击榔头的声音和拉锯的声音,都如同在岸上一样响亮。原来,水传递声音传递得非常好,比空气还要好。科学家们做过很多实验之后,他们深信:半吨重的一口大钟,在水底响着的时候,可以传到三十五公里远处,钟声的传播比在空气中差不多要快四倍!
但是,为了听到水底世界的声音,科学家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做潜水员。在我们的时代,耳朵不只是人有,轮船也有了。这些巨大的金属仪器(水中听音器)比人耳灵敏得多。借着它们的帮助,轮船的驾驶员可以在浓雾和黑夜中找到航线,而海洋学家要听到海的声音,只要坐在甲板上就行了。水中听音器告诉船员们和科学家们许多事情。被距离减弱了的、远处海浪的訇隆声在提醒船员们注意那危险的、看不见的水下礁石。在港口和河口上,装置在灯船下的水底警钟在耳朵里不停地震响。轮船螺旋桨发出的宏亮的沙沙声在听音器中回响——可能是有潜水艇在深水下航行;还有沉闷的叹息——这是沉没的船只躺在海底摇晃。一个人很容易辨别声音传来的方向,因为他有两只耳朵。从右方传来的声音到达右耳可能只不过早千分之几秒,但是依靠我们最精巧的听觉器官,这已经足够用来辨别清楚声音传来的方向了。轮船也有两只耳朵——两个水中听音器,还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用以测定声音方向的特殊设备。因此,轮船的驾驶员很容易确定:危险的礁石在什么地方,水底警钟的声音从何处传来,在雾中的轮船要怎样朝着看不见航线开过去。但是,当海洋学家戴上接在水中听音器上的耳机的时候,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的是海洋中另外的一些声音:古哩古怪的象金属发出的锯齿声,沉闷的,象大风吹动树林的萧萧声,响亮的毕剥声和犹如小鸟噪巢一样的唧唧喳喳声。这是海洋生物的声音。俗话说:“不出声,象条鱼。”原来这句话完全靠不住!海洋生物中有许许多多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印度洋中的一种蟹能够用它长有特殊齿棱的螯发出象蚱蜢一样的唧唧声;海马打呼噜打得很响;海鸡能发出长长的啸声;热带鼓鱼用着自己的浮囊发出巴哒巴哒的响声,象真正的鼓手一样;而大洋中的巨大的太阳鱼被拖上岸来的时候,会沉痛地哼叫和切齿。海豚在群出猎食的时候,会互相打呼啸,但是它们的啸声细微,人的耳朵远不能够听见。居住在岩穴中的盲鱼也用我们所不能听见的音响进行着“交谈”。
有人能够辨别这些水底的声音。例如,在南中国海,一个捕鱼队里有一个专门听鱼的人,他对于水族的声音很有研究。他撑着一只小船在同伴们前面引路,不时地把头探入水中去察听。一发现了大鱼群的踪迹,他便打一个手势让大伙下网。
在海上有经验的听鱼人,根据声音的强弱和特性,不仅能知道鱼群的大小,而且还能知道鱼的种类。有些鱼是唠唠叨叨的,还有的则是唧唧喳喳的。沙丁鱼喧嚷起来好象静夜中拍岸的波涛一样;小鳚鱼呜呜地,象刮风。银色的鳊鱼,根据听鱼的人的意见,声音难听得很。而另外有些鱼,在听鱼的人看来,根本是哑巴。“它们没有声音”,捕鱼的人断言,“它们不会讲话”。有时会遇到有些能发音乐的鱼。中国海里面的若干水族发出的声音,有的犹如风琴,有的象鸣钟,有的近乎竖琴。
最好的歌手是赛音鱼——地中海里面的一种小鱼。它们发出一种微弱的悦耳的声音,象远处传来的歌声一样。也许海上妖女的古代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吧!在所有的海洋生物中,只有叩头虾是十足的聋子。为了恐吓敌人,它从自己的螯钳里用力地把水射出去,发出类似弹指的声音。但是它自己却听不见这种弹指声。海中的兽类——鲸鱼、海豚、海豹、海象虽然住在水里,但是在器官构造上,却与陆上的兽类差别很小。原来,它们的远祖最初是住在陆上,以后才迁移到海里去的。因此,它们的耳朵的构造也和陆上的动物一样。只是当它们潜入水中的时候,就把耳孔闭上了。然而,这些兽类在水底下仍然有良好听觉。难怪,设计工程师们只有在仔细研究了海豹的耳朵以后,才能制造出灵敏的水中听音器来。
鱼没有真正的耳朵。它们接受(正确点说是感觉)声音是用皮肤,更精确他说,是用靠近头部的皮上的毛细孔。有这些毛细孔已经足够准确地分辨声音了:我们甚至可以使鱼学会按照信号出来接取食物。
就连最简单的、没有听觉器官的海洋生物,也能利用某种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方法来感受声波。参观过水族馆中的管状蠕虫的人们会注意到:只要附近公园里的管弦乐队一开始演奏,虫子便缩回自己的触须,直到音乐停止。
但是,在海洋的各种声音里,也有些声响是人耳所不能听见的。 在对大气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人们放一个不大的轻气球到空中去。科学家们老早就发觉:一个人把头靠近气球,便感觉到耳朵里面隐隐作痛。这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只有在海岸上或者在轮船上的时候才会出现。假如我们在陆地上离海很远的地方进行实验,耳朵里就不会感觉到疼痛。苏联科学家们研究了这种奇异的现象,并且确定:这是因为气球里聚集了一些特殊的声波,这些声波是我们的听觉所够不到的,可是作用在耳鼓膜上便会使它疼痛。声音就是空气的振动,有时候是快的振动,有时候是慢的振动。在大风琴的粗管子里,空气缓慢地振动,发出粗宏、低沉的声音;而在细的管子里,空气迅速地振动,发出高昂的声音。轮船的气笛发出的粗大的低音,每秒钟内的振动只有几十次,而最细的蚊子的尖叫声,每秒钟的振动却有上千上万次。在自然界中的声音,有比气笛更低的声音,也有特别高的声音,但这些都是人耳听不见的。如果振动的次数少于每秒15次,空气中就产生了听不见的声音——这即是在可闻限以下的所谓“低外声”。例如,当大风在海浪的浪头间滑过的时候,便形成了这样的声音。低外声在海面上飞向四面八方,越过好几千公里,甚至会侵入门窗掩闭着的房子里。但是,这种声音是在每秒钟十来次的振动下发生的,因此,我们不能够听见它们。
海洋的低外声比最强的飓风飞得更快,它到达岸上远比产生这种声音的风暴为早。它通知每个能够听见这种声音的人和生物:暴风雨要来了!看来,很多海洋生物是能够听见它的。在泥泞的沙滩上蹦跳的小虾——所谓海蚤,总是在狂风骇浪到达之前很久便跑到离海较远的地方去。而鱼和水母在听到海的警报以后,就深深地潜入海底。这时候连气压表也还没有预测出暴风雨的到来。
但是,我们也不必为了人耳的灵敏度大小而发愁。我们总可以用更精密的仪器来弥补。现在,苏联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这项工作,而且在不久就会有这样的一天:那时候,一种能够收听低外声的人造耳,将能够灵敏地感受出在遥远的海上咆哮的暴风雨的声音,并且及早预报出来。在海的声音中,除了这种听不见的低外声以外,还有一种回声,也是听不见的。一个古老的故事说:有一个古怪的人,他收购回声。他不怕花钱,到全国各地去收买回声——正确点说是:去收买那些回声听得特别好的地方。结果,他有了一批惊人的搜集品:有只重复最后一个字的回声,有七重回声,有象是在墓里低沉他讲话一样的“幽冥”回声,最后,还有一种能够齐声回答问题的回声。这个古怪的人很以他自己独特的搜集品而自豪,而邻居们都嘲笑他。可是邻居们却没有想到:回声是可以用来为科学和人类服务的。科学家们能把回声利用在很多种仪器上。回声,这本来是声波在各种物体上的反射,因此,可以利用它来测量距离。声音的速度是我们知道的,而声音飞到一件物体上并反射回来所需要的时间,也是能很容易计算出来的。回声也能帮助测量海洋的深度:在浅的地方回声折回来很快,而在深的地方回来就比较迟。如果知道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那就很容易计算出水面到水底的距离。人们曾经进行过很多次的试验:撞响沉重的海钟,听听看回声什么时候回来;在水底爆炸过子弹和手榴弹;还设计了一些特别的水底哨笛和发音器。但是,最初,事情总是进行得不顺利。声音在水中散开来,向四面八方传播,以致回声过于微弱,而且容易和海中的其它声音混淆起来。“不用声波,而用某种别的波来试试不行吗?”科学家们想出了办法,“例如说,普通从镜子里射出的光影,这不是一种回波——光波的反射吗?”
但是,光在水中传播得不好,它要被分解成各色的光线并且迅速地被海水吸收掉。最强的探照灯,只是在三十公尺的深度下,光度便要减弱到百分之一。无线电波在碰到金属物体的时候也会成为回波反射转来。把强力的无线电射束向四面八方发出去,即使是在浓雾或者是在黑夜中也能由反射回来的“无线电光影”上探测出天空中的飞机、草原上的汽车和海洋中的轮船。但是,无线电射束也不能在水中传播。水对于它们,就象铜墙铁壁似地,完全不能穿越。因此,不论是在对潜水艇的通讯上,或者是在海洋深度的测量上,都不能利用无线电信号的回波。唯一能穿透深水进行探测的是强力的超声波射束。有一种仪器,能够发出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信号(超声波),并且接收回波,它的发明者把它叫做回声测探器。回声测探器发明以后,科学家们才知道:有些动物也能够利用超声波回声。
蝙蝠在黑暗中怎样寻找自己的道路呢?它们怎样在飞行中捕捉夜出的昆虫呢?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自然科学家们的兴趣。也许,蝙蝠在黑暗中看得见吧?或者,它们具有惊人的嗅觉吧?或者,它们甚至不必接触到一件物体,就能够觉察出它来吧!
为了揭开这个谜,科学家们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上了好些绳子,上面挂着小铃铛。然后,把一只用蜡封住眼睛的蝙蝠放进屋子里去。奇怪,这只瞎蝙蝠竟然碰不着绳子,它毫无声息地在屋子里飞来飞去。铃铛一次也没有响。
这种莫明其妙的现象使科学家们伤透脑筋。只有到能够接收超声波的仪器出现之后,秘密才被揭开。原来,蝙蝠在飞行的时候,总是不停地发出尖声,每秒钟有20-30回,但是这种最细微的叫声是人耳所不能听到的。超声波碰到了拦在前面的物体,就反射回来,而蝙蝠就用它的巨大的耳朵来接收这种听不见的回波,并且在一片漆黑中毫无错误地找寻出自己的道路。当然这种“声音测位术”是很不完善的,人类创造的超声波仪器还比它优越:人接收听不见的回波不是从几厘米以外,而是从几十公里之外发出来的。现代的回声测探器放出的声音,频率达到每秒钟四万次。这种强力的、却听不见的超声波不是向所有的方向传播,不是白白地在水中散失,而是成为细细的一束向前飞射,象一股强力的激流或者探照灯的光线一样。人们把这种超声波射束向正下方直射,使它的回波从海底反射回来,并且用特制的“超声波耳”及时地把它捉住。
在探测的时候,观察者用不着进行辛苦的计算。回声测探器的仪表一转眼问就能够确定船下面的海水深度,同时,在驾驶员面前的一个小玻璃框内,立刻就现出了数字,或者是自动记录器划在纸带上的曲线。
超声波射束不仅只是对着下方放出。还有一种特殊的仪器,可以用来探测船只前方的道路和它四周的空间,这种仪器叫做水中定位器。水中定位器的“声眼”在船底下转动,观察水下的四面八方,并且把周围的一切情况向甲板上报告。它的信号可以在一个屏幕上看到,也可以在一副特制的耳机里收听。在这里,超声波回波的无声语言转变成为听得见的声音。水中定位器使船只能够在浓雾和黑夜间找出航道,预告漂来的冰山和迎面来的船只。救护船在寻找沉溺的船只的时候,用它来探测海底。最近,回声测探器已经开始用来和海洋生物进行“交谈”,捕鱼船用它来在深水中寻找鱼群和侦察它们的行踪。鱼类的微弱的声音也好,风暴的强烈的声音也好,从前人类所不知道的,现在我们科学家们创造的金属“耳朵”里都听得越来越清楚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为什么不眨眼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