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痛苦焦虑无助的时候该怎么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怎么治疗我这样的焦虑症,大家帮帮忙!!
,医生给我换了&喜太乐&这种药,比较贵,我现在吃到一天两片,可是偶尔也会有点担心,不过状态上也没什么不好,我现在好怕等药停后又复发。我现在一个月要花300多买药,这也不是最主要的,我现在结婚了,很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可是我现在都不能药,而且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治好,医生说药得吃的时间长一点,到底会不会真的治好,我现在没有症状,可是我就是不能停药。一停就不行了,写字就紧张,就发抖,请大家帮帮我
  现在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很多,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等。焦虑症康复的关键是患者应该有一颗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要因为疾病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就丧失治病的信心;只有摆脱世俗的偏见,拥有一颗开朗的心,并坚定治疗信念,才能彻底治愈焦虑症,恢复健康。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诊疗范围:男科 妇科 神经科 皮肤科 肿瘤科 整形美容 肾病科
简介:专业医生在线解答,如有疑问敬请咨询
我非常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因为,我也曾经在情绪和精神方面有过比较异常的反常!也接受过精神治疗和心里咨询:)但是,现在好多了!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提供一些途径,看对你有没有帮助:)我们一起努力,希望有个快乐幸福的人生,好吗?
1.首先正确对待吃药和心理咨询.对于情绪异常的患者,本身对于这两者可能都有抗逆的心态,我自己就是,本来精神压力就大,结果就更大!因为精神病和心理病态,这在中国的舆论中是多么的让人歧视的事情!:)但是,科学的讲,其实这和感冒发烧一样!药物也是让人的情绪稳定,因为其实目标是一样的,我们还要正常的学习工作,起码要保证这些:)
2.写日记.我已经坚持写日记8年了,我觉得效果还蛮好,每天写下自己今天过的如何,明天我要如何快乐....
3.一定要告诉自己,就是说,转个想法!我干吗要活得这么痛苦!我就是和想到这个,彻底改变了自己!
4.从自己熟悉的人做起,我不说锻炼,是因为这本身也不是锻炼:)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容易的做起!既然我们不能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在更多人面前说话办事情,那么我们就先尽量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里!不是吗?另外,在人多和陌生人面前紧张焦虑都非常正常
我非常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因为,我也曾经在情绪和精神方面有过比较异常的反常!也接受过精神治疗和心里咨询:)但是,现在好多了!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提供一些途径,看对你有没有帮助:)我们一起努力,希望有个快乐幸福的人生,好吗?
1.首先正确对待吃药和心理咨询.对于情绪异常的患者,本身对于这两者可能都有抗逆的心态,我自己就是,本来精神压力就大,结果就更大!因为精神病和心理病态,这在中国的舆论中是多么的让人歧视的事情!:)但是,科学的讲,其实这和感冒发烧一样!药物也是让人的情绪稳定,因为其实目标是一样的,我们还要正常的学习工作,起码要保证这些:)
2.写日记.我已经坚持写日记8年了,我觉得效果还蛮好,每天写下自己今天过的如何,明天我要如何快乐....
3.一定要告诉自己,就是说,转个想法!我干吗要活得这么痛苦!我就是和想到这个,彻底改变了自己!
4.从自己熟悉的人做起,我不说锻炼,是因为这本身也不是锻炼:)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容易的做起!既然我们不能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在更多人面前说话办事情,那么我们就先尽量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里!不是吗?另外,在人多和陌生人面前紧张焦虑都非常正常,谁见了一个陌生人就贼熟悉一样,呵呵特别在中国的今日,诚信度越来越低的今天,防备不仅仅是你!你防备没有错,错在于过了:)
5.生活,有自己的目标,经常安静的整理自己的思路,从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做起,慢慢树立起自信,别着急,慢慢来,好吗?
6.从自己能够接受的人和周围事务开始,重新摆正调整好自己的生活,你也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和喜欢的地方,比如公园...多和这些接近,体验生活的舒服感受!
7,最后,生活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境!不是人想不想,问题是,它已经来了!我们就面对!慢慢来!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是战胜病魔的信念,而是生活幸福的信念,如果你生活感到快乐和幸福,你目前的一切其实都不复存在了!我祝福你快乐!:)
治疗法:就是帮助患者领悟他们的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
  2. 认知行为治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治疗焦虑症。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与某些确定的情境有关,那么,医生通过运用&情境分析&&& 一种行为治疗技术,来找出患者的焦虑症状是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医生运用&系统脱敏&的技术,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游离于任何特定情境也就是不与某种特定环境有特殊的关系,那么医生就会运用&放松训练&来降低病人的总体紧张水平。另外,由于焦虑症患者经常表现出无助感,所以治疗者会帮助患者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来提高患者面对各种情境的信心。由于焦虑症患者特有的认知方式-容易把模糊的刺激解释为威胁,容易过高估计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知治疗常常被用来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
  3.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但是抗焦虑药物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嗜睡、抑郁。长期服用甚至对某些内脏器官有损害。而且抗焦虑药物往往有成瘾性。抗焦虑药物的最大问题是,一旦患者停止服用,几乎可以肯定,症状会重新出现
60.23.47.*
非常有用!
此文甚好,确是专家学者水准.
谢谢,很感谢
谢谢,很感谢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查过尿常规吗?如果正常,建议查个前列腺液或精液培养。了解有无细菌生长。如果无细菌可针对前列腺炎治疗!
有这种可能,建议到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治疗
答: 低糖饮食:术后早期禁用精制糖及糖加工成的甜饮料如甜果汁、甜点心、蛋糕等,每日主食少于2两,宜选用含可溶性纤维较多的食物如小米粥、魔芋挂面等,以延缓糖吸收,减少低...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周非非心理咨询师工作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市已获聘525山东分站主任咨询预约:136-
我怎么克服对一个人的极度焦虑?[人际关系]咨询次数:3浏览:1416好评系数:3&{来源:3朵鲜花}第1次咨询尊敬的心理医生您好:&&&&&我现在忍受着巨大的躯体和心理折磨向您求助,我现在好无助,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求您给我一个可行的办法,先谢谢您了!&&&&&我先说说我的历史,我2006年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和别人的吵闹,导致心慌,从那以后就得了强迫症和焦虑症,一直到2011年3月份,我都每天吃着一粒氯米帕明片和半片劳拉西畔来治疗焦虑和强迫。期间病情反反复复,但总体还是可以的。到了2011年3月我要结婚了,为了要孩子我就把药物停了,一直到现在。&&&&&&我之前也因为强迫和焦虑备受折磨,可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事情是这样的,我2010年考上了一个小学学校的老师,和一个男的同时分到了我们学校,他比我小四岁。我们同时被分成了教语文,我们关系处的不好也不是很坏,可是我现在对他产生了极强的焦虑感。起因是这样的,我们同时教一个年级的语文,我们教课的两个班挨着,他上课需要经过我教的班,有事去他班来回也要经过我的班级,正是他要经过我教的班级让我产生了极强的焦虑感。最初的焦虑感是我怕他经过我班的时候,听到我讲课,把我讲课的方法和对学生的要求以及管理学生的方法方式学会,然后超过我,所以我焦虑。现在变成了我怕我讲课讲的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是错误的地方被他听到,他在心里会嘲笑我,认为我讲的课很幼稚,我也因此而焦虑。现在的这种焦虑感太强烈了,一开始只是上课的时候我焦虑,一上课现在我不能集中精力讲课,心里老是想着他什么时候会经过我的班级,听到我的讲课怎么办?只要一上课就心里老是带着这个问题,讲课不能集中精力,头晕脑胀。该讲给学生的东西将不出来,现在发展到了全天焦虑,只要想到他我就会焦虑,只要我一想到去上课,我就浑身焦虑紧张,今天是星期六尽管是假期我也因为这个紧张焦虑一天了,现在成了时时刻刻的焦虑了。焦虑的双腿发麻发疼,头晕走路不稳,在给你发信息求助的现在我也是很焦虑,双腿很疼,厉害了就全身发麻,今天一整天,我没有轻松一会,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全身时刻处于焦虑状态。我也告诉自己,他听到我讲课就听了,干么焦虑啊?可是我的身体就会不由自主的焦虑,我必须时刻让自己忙起来,忙起来也是焦虑的浑身疼,如果不忙就焦虑的更厉害。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我现在快崩溃了,快没法教学了。&&&&在这里我向您请教,我该怎么办?怎么让自己紧张的躯体放松下来,求求您给我一个可行的方法好吗?我该怎么办?我彻底绝望了。躯体太难受了。双腿发紧快没法走路了,我好想吃安眠药让自己放松一下!您好(*^__^*)非常感谢您对我的信任!也真诚感谢您和我分享您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谢谢!你这样的焦虑症我遇到过很多,仅凭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心病还须心药医,必须打开心结,让你看清楚事实真相,不再纠结于那些消极情绪,才能摆脱,我在QQ空间发过这样的说说,希望对你有启发:“记得一年级时,放学路上突降大雨,一个女孩穿着漂亮的新棉袄,害怕被淋湿,于是脱下来抱着回家,结果不仅新袄淋湿了,里面的衣服也湿透了,还因此大病一场。这让我想起:很多焦虑症患者,因为过分担心出现某些情况,结果不仅没有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反而搭上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时候最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任其自然。”——预期的焦虑会伤害身心健康。“一个人行而正不易,思无邪更难。你看看那些婴儿,会大胆直视每一个人,或嗔或笑,无所顾忌,这就是赤子之......查看完整解答,请先或此次回复获来访者评价:满意,送鲜花第2次咨询&&&非常感谢你的回复,从您的字里行间,我知道您是一位非常好且有责任心的心理咨询师。&&&&您也说道了,我感觉自己是预期性焦虑,明明还没有上课我就在生活中焦虑了,危害真是大啊。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呢?我老是劝自己,可就是还是控制不住的焦虑。现在发展到想起他看到他就焦虑了,而且老是强迫的想自己去上课,然后他走过去怎么办?以前的焦虑还没有这么厉害,这次我真的是无奈了。&&&&我这一年才刚刚开始,我怎么忍受这一年的痛苦啊?我现在上课快不能上了,学生的作业也快不能批改了,腿和心都疼,并且是时时刻刻的疼。我现在有种想法,我想找找我们学校的校长,不想教这个班了,和别的老师调一下,您说行吗?真的,也许我离开这个环境会好的。可是我如果找校长,他能给我换吗?又以什么理由呢?您觉得这个办法行吗?我不想让学校的老师知道我这事,可是在这样下去,我怕我真的要崩溃了。我一个人经常掉泪哭,很无助。自己是个男人,为什么就这么胆小呢。您好(*^__^*)谢谢你送的鲜花!送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谢谢!你目前的焦虑情况已经很严重,甚至有些抑郁情绪,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必须尽快调整!即便和校......查看完整解答,请先或此次回复获来访者评价:满意,送鲜花第3次咨询尊敬的心理医生您好:&&&&&距我上次向您咨询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月里,我感觉我的焦虑更加严重了,我感觉自己坚持不住了,我马上就要崩溃了。我现在的焦虑表现是:1. 整天我的双腿发疼,屁股发紧,除了睡眠的时候其他我都时刻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我现在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走路不稳,感觉站不住了,不能停下来做一件事情,得时刻运动才行,否则我就坚持不住了。2. 我现在每天醒来,马上就会想到他,然后会想到我在去班上的某个地方会不会见到他?见到他我该说什么?该怎么样和他打招呼,见了面他不给我说话怎么办?是不是我和他的关系不好了等等,想到这些我就很焦虑。我现在时刻把注意力放到了他的身上。我无法摆脱这种思想,很是痛苦。3. 在办公室里,他很会说话,经常和两个女同事说俏皮话,而我是一个比较安分的人,不会说话,看到他和女同事了得很开心,关系很近,别的老师也有的说他说话有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他们说话也会引起我的焦虑。我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焦虑也极其强烈,我的双腿屁股一直发疼,心脏也难受。现在就是过周末,我也很焦虑,想到这些问题我就很焦虑,而且我还是控制不住的想,现在我感觉在这个环境下我无法生存了,我的大脑一直晕乎乎的,像是高血压的样子,全身浑身难受,(可以确定不是器质性病变)我为什么会焦虑他?而且注意力一直集中到他身上呢?我现在好想吃药控制焦虑,可是吃药管用吗?我也想到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可为什么就是不管用呢?尊敬的心理医生您能给我指点迷津,告诉我个好办法吗?我真的受不了了。我现在每天没有一点力气,干什么都干不好了。您好(*^__^*)谢谢你送的鲜花!送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谢谢!我非常理解你的痛苦和焦虑,但是就像我之前的回复中说的“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是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调整,彻底改变自己的现状。”。心理问题是很重视病程长短的,长期的高度焦虑已经使......查看完整解答,请先或此次回复获来访者评价:满意,送鲜花本案例最近访客数据加载中...
您可能感兴趣的案例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4次专业解答已获3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
大家在看什么案例热门城市: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当面临没有把握、无法控制的事情时,怎样缓解由此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焦虑感?
可能是本人心理素质太差了。一遇到挑战性的事情就紧张。马上就要毕业了,迎来了各种各样的面试,方式也有多种,无领导小组面试,一对一问答,即兴演讲,小组活动等等,在做这些事情之前都会异常紧张,因为没有把握,和自己认为好的准备,甚至会因此而难以入睡。都说很多事情多锻炼就好了,我暑假的时候就通过多轮面试去做了老师,大概有一个多月,但是今天我要找一份全职的教师工作,在临去的前一天我又紧张的无法入睡,第二天在台上表现得也不如人意。 相反的,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让我养成了凡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在每次考试之前,我都会做最充分的准备。然而只要是我不会不懂或者无法把握的事情要让我去完成时,我就非常恐慌。我觉得这是应试教育给我带来的弊端,深深地影响着我。我真的很想做出改变。本题已收录知乎圆桌 >>,更多焦虑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按投票排序
140 个回答
我非常能够理解题主面对有挑战的任务时的这种焦虑情绪。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初一,因为数学学得特别好,有一次班会,老师突然就心血来潮,让我上台分享一下学数学的经验。完全没准备,抓瞎,在台上一句话说不出了,沉默了半分钟,老师也不解围。尴尬得不行,觉得得说几句话,开口就是碎片化的词语,结结巴巴。最终也不知道怎么就下台了。甚至不敢去看周围同学的反应,只是心里默默念叨,这下完蛋了,形象全毁。该死的班主任。从此之后,我也和题主一样,成为了一个遇见任何事情,只要是提前让我知道,一定要做好百分之两百准备的人。这给我的大学生涯带来了许多收获。每次考试,我要把学过的每一个知识点全部吃透;每一次上台演讲,我要把逐字稿背诵至少三遍;每一次证书考试,要做N套模拟卷;以至于我考研的时候,比别人多准备了半年,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学,开始背专业课,最终硬生生的高出分数线很多。所以,这样看来,题主你这个习惯并不算太糟糕。我相信你的心理一定和我有一个一样的想法:「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我相信我能完成任何有挑战的事情」但是,当渐渐需要面对的挑战性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发现,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明天要演讲,今晚通知我,我没办法一晚上写出5000字的逐字稿,还背三遍。所以无尽的焦虑就来了。我觉得这种焦虑的来源不是这件事情充满挑战本身,而是我们应对有挑战事情的固有模式:那就是不要让「事情失去控制」,一旦面临一个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它准备得天衣无缝。我们为何形成这样的应对模式?因为,我们太从这个模式中收益了,你看我,大学GPA上4,最惧怕的演讲在许多课上我也搞定,考了一堆当时觉得牛逼现在觉得是废纸的证书,还考上了研究生。我太从这个模式中受益了,这强化了我的这个模式。反过来说,当我偶尔没有遵守这个模式的时候,事情的结果又往往不好,例如题主你举例的即兴演讲,我初一就被它深深的伤害过;例如你说的无领导小组面试,我大三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参加了安永的SLP,那场面试弄得我直接萎靡不振了一个星期。这些没有办法准备到百分之两百的事情,全都失败得彻头彻尾,深深地伤害着我们,从反面又强化了我们遵循我们的固定模式。说了这么多原理,那么我们最终回到正题,如何缓解这个焦虑呢?1. 去识别自己的应对模式。去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否像我说的一样,你时时刻刻要让事情处于控制下。你为什么会这样?哪些事件强化了它?哪些事件惩罚了它的反面(没有处于控制下)?2. 去挑战它。有几种方式挑战:(1)所有我没有完全把握的事情,我都失败了吗?有例外吗?
在我们形成固定模式后,我们常常会忽略不符合这个模式的反面。所以仔细反省常常是有例外的——有些时候我也没有完全准备好,但是发挥得不错啊。这样心理就会稍稍对我们固有模式有一个怀疑。这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然后找出这些事件的共同点,这些事件的共同点和那些我没有准备就失败了的事情有什么区别?从而我们可能会客观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那么我们可以去更多的选择自己优势的领域去多做工作,完全树立了信心,占领了这片领土之后,我们再去开垦新的荒地,这时候,我们的心态就会是「进可攻,退可守」——克服了劣势最好,失败了也没关系,就算了呗,以后都不做这些事了,反正我有做得好的事。(2)教大家一个CBT的技术,叫箭头向下技术:当自己觉得失败受挫的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对我意味着什么呢?」——通常,这样反复拷问自己的时候,内心发出的声音我们叫它「信念」。
例如,在我初一那年的即兴演讲如此失败,下来都不敢抬头看同学的反应,这对我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觉得我不能胜任演讲这个活动。于是「我不能胜任演讲」这个「信念」就在我的脑海根深蒂固了。此后,我不断收集我演讲失败的经历存入我的记忆,偶尔成功演讲的经验我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我越来越不胜任演讲。(3)那么,发现这个「信念」之后,我们去改变它。而且像相信「新信念」一样行动。
我的新信念是「对于演讲,我并不害怕,通常情况我是能够做一个完整的演讲的」。看这个「新信念」也是要讲究的,不能一百八十度转弯,不然往往我们很难说服自己。要温和一点说服自己。那么,我相信它了,我要去行动,我给自己计划一些演讲,有演讲机会我去参加。刚开始不要参加即兴的,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技术了,叫分级任务作业。我的最终目标是我要能够即兴演讲,我把这个目标分解一下:第一步,我先做写逐字稿的演讲,非常熟练不慌张之后;第二步,我做提纲稿的演讲,非常熟练不慌张之后;第三步,我做不写稿子,但在心理打腹稿的演讲,非常熟练之后;最后一步,我们去做即兴演讲。
这是一个系统脱敏的过程,你将逐步达到「当面临没有把握、无法控制的事情时」,也应对自如了。3.接纳你的情绪。
我的导师告诉我,他第一次站上讲台上的时候十分焦虑紧张,到现在他做了近三十年的教师,每当他站上讲台的时候,他仍然紧张焦虑。
我相信,任何一个大师在面对一个有挑战的事情,都不可能有完全的把握,都有出现些许失误的可能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的时候是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焦虑情绪的。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是因为他们不焦虑,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在焦虑的情况下,像不焦虑一样行动。
学习「带着症状去生活」是一门人生哲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症状,我们都要面对。我觉得可以不妨学习一些放松技术,例如渐进肌肉放松、呼吸技术等等正念中的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加聚焦于当下、此时此刻,然后能够推动我们去行动。
已经很久没有在生活中见过一个焦虑水平比较低的人了。也许这个年代,也许这个年纪,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好像喘不过气。而偏偏,在“抑郁”和“拖延”已经几乎成为流行关键词的时候,“焦虑”这种情感(Affect)却还没有被深入地讨论过,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在后文中会谈到。焦虑是一种很特别的情感——它是一种一定会被觉察到的情感。也就是说,也许你抑郁,但是你不知道你的这种负面情绪是什么;但只要你焦虑,你一定会意识到,并把它和痛苦、悲伤、抑郁等情绪明确区分。焦虑在这个意义上,和疼痛是一样的。你也许不知道你为什么焦虑,却一定会感受到自己的焦虑。如果用一句话来区分焦虑与抑郁,就是焦虑是对“未来会有危险发生”的担心,而抑郁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悲剧”的不愉快。因此我可以这样问你:你感到焦虑么?你的焦虑从何而来么?你知道你的焦虑究竟想给你传达什么信息么?焦虑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么?本文将根据弗洛伊德在1926年《抑制、症状与焦虑》一书中的焦虑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告诉你“焦虑究竟是什么”。因为心理学家们都不会说人话,为了后文的顺畅,我们先温习一下“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头脑分为三个层次,最深处是“本我”,也就是你没有意识到的(还在潜意识中的)那些欲望和恐惧;最外面一层是“超我”,就是我们父母和社会教的道德和良心;而“自我”是大部分有意识的,用来处理现实问题的,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执行者。本我:欲望和恐惧,自我:现实执行者,超我:道德感。焦虑有很多种。但所有的焦虑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即“冲突”,也许是我们自身内部的冲突,也许是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冲突。同时,各种焦虑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就是预知危险,保护自己。只不过这种危险有时是内心世界的,有时是现实世界的,有时是真实的危险,有时是我们记忆中和假想中的。所以焦虑与恐惧这两种感情是息息相关的。先看一张图,后文会详解:1. 现实焦虑来源: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我们知道,在我们的头脑中,只有自我是直接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意识、感觉、知觉、记忆、情感、思想等这些都是自我干的活儿。当我们感觉外部世界可能会有一些危险时,自我会发出一个信号,来警戒头脑,以保护自己。这个信号就是焦虑。害怕一个外部世界的东西,如电梯失控或失去控制的汽车等都是现实焦虑。像担心作业做不完影响成绩这一类的焦虑也是现实焦虑。单纯的现实焦虑是一种相对健康的焦虑。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凭借繁衍的经验,养成了对潜在危险产生焦虑的能力,这种焦虑可以提高人的存活率。对我们来说,控制在一定程度的焦虑,能够最好地调动我们地行动力。有研究显示,比起完全不焦虑的人,有一定水平焦虑感受的人,工作效率更高,质量也更好。2. 道德焦虑来源: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不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最初,父母是孩子的道德仲裁者。父母会规训孩子,当孩子违反纪录,他们会惩罚孩子。后来这种道德就被我们内化了,而这种对惩罚的恐惧也一同留在了体内。超我负责制造两种感情,内疚和羞耻。这是两种极为负面的情感,事实上,在情绪的正负面量表上,羞耻是所有感受中最为糟糕的一种。这两种感情是作为自我惩罚的手段存在的。当自我有一些想法触犯了我们的道德良心,超我就用内疚和羞愧来惩罚我们。因为害怕这种可能的惩罚,每当我们刚产生可能会触犯道德的想法,自我就会立刻给出一个信号,以调动防御和保护,避免惩罚的到来。这个信号也就是焦虑。这种类型的焦虑也很常见。但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准则本身是有问题的,过于严格或偏颇(例如不当地觉得自己的婚前性行为是淫荡羞耻的表现),可能会造成不必要、过度的自我惩罚,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3. 神经性焦虑来源: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神经性焦虑是三种焦虑中最tricky的一种。它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实焦虑的基础上的。当你觉得自己的某种本能(位于本我中)会带来现实的危险时;或者因为欲望和恐惧(位于本我中)太过强烈,假如被释放会使自我无法承受、自我的功能可能会被损伤、自我会崩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自我会发出警示信号即焦虑。复杂而神秘的地方在于,因为这种本能、欲望和恐惧是位于本我中的,也就是说,它们还在你的潜意识里,你其实完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些本能、欲望和恐惧。你只会感到莫名的、没有理由的、挥之不去的焦虑,但并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自我和本我的冲突其实是很常见的,事实上在每个儿童的发展经历中,都必然会经历这样的冲突。这种冲突并不一定是病理性的,但它确实会和一些心理疾病相关。要注意的是,焦虑感本身不是致病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往往是为了摆脱这种焦虑感所做的挣扎导致了疾病。比如强迫症就是利用强迫行为来减轻焦虑感。人格障碍往往是在异常的成长过程中,选择养成了一种能最大程度适应那个异常环境、持续缓解焦虑感的方式。所以,和焦虑相关的疾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有焦虑症一类,强迫症、恐惧症、人格障碍都是和焦虑感相关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焦虑简直是一种通用的钱币,可用为一切情感的兑换品”,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自己没有能够明确的感情(包括积极正面的感情),都可能以焦虑的形式被你感受到。正是因为焦虑的这种深刻、复杂和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很多人对它做讨论。当你被问题困扰时,焦虑会让你更难做出决定,更不用说拿出实际行动解决问题了。焦虑会导致对每一件事的过度思虑,从而陷入“想太多”—“更焦虑”的恶性循环。如何才能跳出这样的恶性循环?简单地想要停止想法是没有用的,那些想法会不断冒出来,甚至会更激烈。不过,确实有一些更加有效的技巧存在。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从正念减压(Mindful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ies)中提取的7种心理策略,能够有效解决焦虑问题。1. 认知重建Cognitive Distancing & Cognitive Defusion尝试把自己焦虑的想法看成是“猜测”,而不是“事实”。当你焦虑时,其实是你的头脑在尝试保护你,它希望能够预测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从而减少如果真的事发对你造成的冲击。不过,未来“有可能”发生,并不等于未来“一定会”发生。比起一味沉浸在负面的揣测里,你需要寻找一些客观的证据(objective evidence)。可以做一张这样的表格:有多少/哪些事实的证据,能证明那些负面的结果会发生?有没有其他的证据能证明有其他可能,如发生好的结果?当你罗列完这两部分内容,也许你会发现,让你焦虑的只是许多可能中的一种,且并没有压倒性的证据。不要让自己和自己的想法绑定。把你的想法看成许多经过你大脑的数据,你有力量选择去相信其中的一些、不相信其中的另一些;而不是照单全收。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去相信自己的想法。2. 关注直接的经验Staying in the Present & Focusing on Direct Experience你的大脑有时候会编造一些故事: 有的故事关于“你是谁”,有的关于“你是否安全”, 还有一些关于“你是否值得爱”等等。但并不是所有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有时候,我们的大脑因为过去负面的经历变得充满偏见。你的头脑是不是始终在重复过去?曾经有些不好的经历发生过,并不意味着现在它们一定会再次发生。问问你自己,经过上次之后,你的应对能力、你的知识储备,以及情境本身是不是发生了变化?你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你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比青春期或儿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你更有能力去选择和哪些人来往,更有能力去识别、并主动离开一个坏的处境。重要的问题是:你在此刻的经历究竟是什么?它是真实已经在发生的么?还是只是可能会发生的?我们因为过去经历而变得偏见的大脑,可能会把这两种情况当作一种情况来处理,给你带来非常不好的感受,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明确意识到这两者不是一回事。3. 给你的想法打标签Labeling给你的想法分类打上标签,而不是直接去关注想法的内容。观察自己的想法,当你注意到你开始判断的时候,(例如当你开始判断现在的处境多好或者多坏的时候),不要急于关注想法的内容,而是给它打上标签,告诉自己“我在(无端的)判断”。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在担忧,(例如当你开始担心你会失败、或经历一种失去),给它打上标签“我在担忧”。如果你开始批评自己,打上标签“批评”。这个过程能够帮助你脱离想法的内容,避免被内容困住,而让你对“我在做什么”、以及“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的过程更有觉知。从而你也许可以意识到,是不是有其他方式来看待现在的处境(更客观平和的方式)。4. 想得更大更远Broadening the View对于你当下的处境,你是不是看得太过狭隘了?你是不是只看到了负面的部分,而不是看清楚整个图景 (the whole picture)?焦虑会让我们只能注意到眼前的威胁,而无法从更大的角度思考。 眼前这个情境,真的像你的焦虑告诉你的那样重要么?5年,甚至10年以后,你还会如此在意眼前的这个问题么?5. 先干点儿别的Getting Up and Getting Going你在为同一件事反复纠结,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时,如果你还死盯着这件事,你就会陷入本文一开始所说的恶性循环。因此,不妨先开始做一些其他的任务,比如期末你写不出论文的时候,可以先看点儿闲书或者做个饭。不要以为这是在浪费你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往当你重新开始面对自己的问题时,你会发现自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6 . 辨识一个想法是不是对你有帮助Deciding Whether a Thought Is Helpful to You在第一点中,我们已经谈到,要注意辨识我们的想法是不是真实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真实的想法对我们都是有用的。比如,你现在所应聘的工作要在10个人中录取1个人,因此,你只有1/10的录取率。这个想法是真实的,却对你没有帮助,也许会吓到你自己,让你连申请都交不上去。记住,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你有用的想法上。7. 适当的焦虑是有好处的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能让人表现更好。这和一种叫做“不现实的乐观主义 (unrealistic optimism)”的心理现象有关。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有这样的倾向:无视负面的信息,而偏爱那些满足我们的反馈。我们通常会不理性地忽略那些会对我们造成负面作用的信息,而非常快乐地接受对我们某种程度上有好处的信息。一个新的、还未发表的研究 (by Tali Sharot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指出,当人们焦虑时,这种“不现实的乐观主义”就会消失。他们变得能够客观地接受信息,从而导向更好的决策。也就是说,适当水平的焦虑能帮助你客观认识你的处境,你会能够看到pros和cons,而不是只看到好的一面。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你们也许还不知道:如果你经常觉得焦虑,这是你智商高的表现。2015年的一个新研究发现了这样一种相关性:焦虑水平高的人,在智商测试中表现更好,尤其是说话表达方面的智力。你觉得这个研究结果是不是准确可靠呢?送大家一句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的话,作为今天的结尾:“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持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当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这或许是我们能对抗焦虑的最本质的方法。以上。----------------------------------------欢迎关注微信公号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内容:心理学领域逼格最高的公号,做有审美、有态度的先锋学术ICON.
谢谢邀请!很能理解题主的感受。那种精心准备下也无法消除的焦虑,登台表现时无法控制的紧张无助,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亲身体验过。这种无法控制的情绪,连同挑战受挫的失落记忆,会长期给人无法缓解的压力正如题主所述,这种情绪的核心是害怕,而害怕的对象在于“被评价”。我们不得不在他人的注视下,顺从他人设定的评价标准,来完成自己练习的言谈举止。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站在讲台上,视线的前方是好奇的观众,视线的边缘是准备打分的考官。似乎每一方都会给予自己评价,而每一方都无法给自己支持,自己唯一依靠的就是反复练习的教案。但如果这个也是在外部标准下形成的,它也会成为评价自己的对象,看你是否能够真正记得住。这个时候,如果有一方(考官或观众)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持,自己或许会有勇气完成这个被评价的过程。可惜在面试的情景下,这种支持的可能性不大,题主只能在评价受挫中积累更多压力。看过罗永浩的演讲,很好奇这位演讲能手如何描述自己初次登台的过程的。在演讲《我的奋斗》中,他说自己艰苦学习30天,对着墙讲了三十多遍,录音又录了十几遍,第一次试讲的表现是:“浑身发抖、舌头发硬、后背发直、浑身的冷汗,一会儿地上就湿了一滩,就那种感觉。表现非常糟糕。讲了30分钟,完全不知所云,舌头都是硬的,后来几乎是被工作人员抬下去的。”里面有演讲调侃的成分,但焦虑的情绪不言而喻。后面一次试讲依旧如此,连老板俞敏洪都不抱希望了。第三次试讲顺利过了,原因却有点戏剧化。在他前面试讲的老师,表现得同样紧张糟糕。罗的感觉是他上刑场被判了缓刑,还收获了台下学生无限宽容的目光。在评价要求降低的情况下,他第一次顺利完成演讲。顺利的第一次并没有完全消除他的紧张。在演讲中,他表示:“面对一个三五百人的班,正式上课的时候,走进教室,由于愚蠢的本能,又再次浑身冷汗、舌头发硬、腿脚发软,表现得非常糟糕。我一直克服不了这个心理障碍,所以第一第二个班表现得很差。”关于这·次障碍的克服,罗同样讲了一个故事。课后一帮同事饭局中给他支招,讲解的招数让他“毛骨悚然”,不是编造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吹嘘能背韦氏学院词典的记忆神功。用罗的原话讲,“(老板)对这个(消费者评价)过程,老师使用了什么手段方式从来不关心,只看(消费者评价)分数,所以结果就是给很多流氓教师留下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在他眼中,这种评价的过程很荒谬,评价的重要性也随之降低了。他又设法“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公开出丑”,降低接受评价的感觉敏感度。凭着自己反复练习打下的基础,他成了GRE打分最高的老师。从意外降低评价的要求,到消解评价的神圣性,再到降低评价的敏感度,当然还要加上反复的练习,罗永浩就这样演讲了自己的演讲成功之路。很多演讲界或教学界的老师,都会发现这样一个怪圈。他们起先想投入这个行业,是竭力取悦这个行业的评价标准,慢慢却发现这类评价的不可靠和荒谬性。当然如果他们还想留在行业内,他们还是要迎合和利用这类评价。但是他们的此时此刻的心态,已没有最初时的惶恐和神圣感了。有时候最大的荒诞感在于,你很在意的评价标准,本质上却无足轻重,你内心想讲述的,别人却无法理解,很多时候大家欢呼的,只是你设计出来的套路。当你能体会到这种感受时,原先评价的压力大概会减少,但内心的焦虑或许依旧存在。这时,你会经历生涯的交叉口:是在外界目标破灭之后随波逐流,还是建立内心真正渴望的有价值的目标。而后者就涉及内在动机的挖掘。Deci和Ryan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在动机的特点,在于其奖赏是活动本身,而不是外部环境的赏罚(外在动机)。因此,内在动机相比于外在动机,有更强的行动动力和努力意愿。也就是说,你真的是基于活动的兴趣,你会更愿意坚持努力下去。如果是基于外部的赏罚,会产生更多刻意控制的行为,而我们会觉得更受约束和压力,而且会在压力下找不到方向和出路。为了获得内在动机,我们需要满足三大需求: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关系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需要适合的社会环境,来提供支持,确定目标,树立榜样。这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大概描述。而我更喜欢用王阳明的例子来理解,去揣摩他如何在绝境中逼出自己的内在动机,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心学心语。(为此还写过一个回答)其实,在面临压力和焦虑的时候,或许也是一个自我审察的契机。你可以合理看待外部的评价标准,也尝试探索内心自成的内在动机。当你更深入地体察内心的活动时,你会发现原先恐慌的只是一个魔障,魔障的背后是你更需要把握的内在。
喝两杯吧。没办法的,真的。曾看一部电影,叫机械姬。男二有句话(具体不记得,大意)说得好:不管你多有钱,不管准备多充分,鸟事还是会发生。我也是很容易感到焦虑的人,自从我总是在喝,整个人都好了很多。(完)
我要说的话很短,不是什么科研成果,也不是什么大道理,不过这一招效果很明显,绝对是釜底抽薪,我是亲自体验,屡试不爽的。见大老板之前,登上舞台之前,见梦中情人之前,遇到任何会让你紧张焦虑的人和事情之前,你想一下,反正你这辈子都是要变成食材的。或许你是平静的挂,或许你是非常凄惨地挂,或许你是知道命数的挂,或许你是突然意外的挂,或许你一百年以后才挂,或许你明天就挂,挂了之后你就连被人洗,做错事,受苦难的资格都没有了,所以反正不管你好还是不好,财产多还是少,名气大还是小,最后都是然并卵的。比起挂了来说,眼前这一切过眼烟云又算什么呢?有必要在乎那么多么?你现在经历的一切,就是经历而已,荣华富贵也好,饥寒交迫也好,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最终都只不过是一种感受,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从你生命中穿过,如流水,你抓不住,挡不了。自己开心就好,自己做眼下,手中的事做得认真就好,随缘就好,心安就好,不用管别人怎么看。不要生气,养好肝。多思考,养好脑。Tata.
让我们用弗格森爵士的一句名言共勉吧:任何事情在行至中局时,都有失败之象,但请你记住,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发生在直线上的。
看到题目,我想起电影《Her》。男主角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是钢筋水泥建造的现代世界精华,另一个方面它也是科层制的牢笼。男主角是美国人,生活在中国文化圈里,工作是给人写感人的情书和信件。电影中男主角一直面对着宏大复杂的现代世界,与之相对的,是自己渺小无力、难以掌控的个人情感世界。电影的最后,男主角和同样孤单的女同事依偎在高楼大厦的顶层,看着这座庞大城市的灯火通明、熙熙攘攘。这个镜头实在太过经典,在繁杂的现代世界面前,我们彼此都是渺小的,往往最后找到的寄托,或者是宗教,或者是社会分工的职业,但是最多的,还是彼此相互依偎的情感。借由这部电影,我想到自己也经常有这种无力感,心理学上叫做「心力委顿」。心力委顿(demoralization)是由杰罗姆·弗兰克提出。心力委顿是一种心理状态,起于人的主观无能感,即无法应付他/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都觉得他/她能够处理的问题。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有:对自己丧失信心,不仅感到失去了对外在环境的控制能力,也失去了对自身情感和思维的控制能力。心力委顿者的心理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受到了限制,他变得专注于自我,看不到长远目标,时刻担心下一次的失败。关于失败,我有很多体验,最后也总结出来一些心得。人要想消除痛苦,最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转移注意力。二,具体化目标任务。这两件事其实还是一个效果,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日常生活上,这样你就会发现,即使世界复杂难言,我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掌握的。而人类的快乐的一个来源,就是对于自己生活世界的可把握感。其实往大里说,宗教和文化,也是人类创造的产物,目的也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忘却世界的无限复杂。如果你能事事都干成功,你还会焦虑和紧张吗?不会,小波同志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所以最后的压力过大,往往都有一个起源,那就是一个挫折和失败。一次挫折和失败后,你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状态,这种状态你自己也难以表述。但是其实说起来,不过是这次挫折击碎了你本来比较完整和固定的时空观罢了。这么说有些玄,但是其实一次挫折和失败,不过是给了你一种假象。我永远都会陷入在现在这种状态里出不来,我下一次努力,还会失败。说开了你会发现,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原因就在于,你这一次失败,不代表你下一次还会失败。你今天处理不好的事情,不代表下个月、明年你还处理不好。因为经过这段时间以后,你自己已经改变了,或许你变得更强,下次在面对这样的事情,对你不值一提了。也就是说,一次失败经历让你否定了现在的自己,过多的沉浸在当下中。忘记了改变的内因,还是要从现在开始做。说白了还是要转移注意力,当你开始把目标细化,重新集中起来精力时,失败的过往已经抛在脑后了。像题目中面临没有把握、无法控制的事情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和焦虑感。往往也不过是因为这件棘手的事情让你联想起过往的失败经历,造成痛苦的情感唤起罢了。所以面临没有把握、无法控制的事情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和焦虑感时。首先可以转移注意力。这里有几个维度,1.转移到日常情感上,感觉到亲密关系里的支持和理解。当朋友、爱人或者家人支持和理解你时,你会发现,即使你失败,你也不是孤身一人。因为我们有一个最担心的事情在于,一旦我失败了,别人并不知道,这个时候我面对别人是丢人的。其实实际上这个担心也并不存在,你看赵本山的小品,范厨师每年被骗一回,可以说是一期一会。我们大家也不过是一笑了之。但是对于范厨师本人而言的确是紧张和焦虑的,哎呀我怎么麻了呢,其实呀,你跺你也麻!当你有亲密关系支持和理解时,你就成功的转移注意力了。2.转移到目标任务上,具体化目标,细化任务。面对一件无法把握、无法控制的事情,你真的无法控制吗?你真的,一点,也控制不了?其实不然。去北京你一定会参观长城,长城横贯千里,绵延山海关到大同。但如果回到秦始皇时候,你能想象这个任务被完成吗?这是无法把握、无法控制的。但是当任务细化到一次运输、一次采集石材、一砖一瓦时,你就会忘记宏大的任务和蛮长的时间,脑子里只是当下。当目标具体化到一个烽火台时,有限的人力物力下,目标就可完成了。当任务细化、目标具体化,我们就能够暂时忘记面对时间和空间的无力感,集中起来精力在日常生活上。3.寻找和形成分工,一个人没法成为通才,找到属于你的位置。功能主义的卢曼认为,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组织和个体必须形成降低复杂性的机制。在现代社会,科层制的组织就是典型代表。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① 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② 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③ 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④ 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⑤ 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当分工明确的组织建立起来时,或者是合作的伙伴确定了同盟关系,就可以增强对于目标和任务的把握感。说到这一点,我的脑洞里面闪现出来许多经典的瞬间。复仇者联盟、速度与激情六里面的飙车小团队、七大常委...现代社会信息流细化多样,要想减少焦虑和紧张,最应该做的就是增加现实感。把注意力集中在日常生活、自己利益、周边情感上。生活总会继续,人总要继续前行。
我理解你的焦虑。我个人的建议是,退一步,从更高层面看待这个问题,然后说不定能找到解法。我是创业者,就拿创业有关的事来距离。早期投资,“死亡率”有多高呢?有资料说,美国有机构用大约十年时间跟踪了大量拿到风投的创业公司,发现最终能上市的公司只占其中千分之一左右。早期投资就符合题主所说的没有把握、无法控制的事情。这个领域内的投资人,绝大多数都是“败多成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盈利呢?答案是控制好风险和收益比。早期投资不会投太多,进入下一轮后,很多投资人都会减持投资对象的股份(要么全部,要么部分),包括很多知名公司。据说某投资人投FB赚了5000倍,如果不减持,就能赚1万倍。也许大家会有问题, 为啥要减持投资对象的股份呢?逻辑是这样的,我的投资对象进入下一轮融资,我会减持一部分,这样收回成本,剩下的就当利息。假设你做大上市了,我就发大财;假设你将来垮了,我无所谓,因为已经保本了啊。总结起来是这样的,我没办法保证这个事情一定成,那我就想办法确保在失败的时候能尽量减少损失。所谓决策的秘诀就是,首先考虑决策错误的时候,你会损失多少。只要你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你心里就“有底”了。这条秘诀适合于任何决策,不光是投资。另外,可能有人有疑问,为啥不去想怎么提高成功率?第一,大部分事情,都不可能有100%成功率。第二,很多事情,都没有确保100%成功的方法,再提高成功率也做不到100%。只有确保“这次失败了下次还有机会”,才有最大可能接近100%成功。
从你的文字中能感到你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认真的人有很强的预先规划的能力,他们可以把事情做的妥妥当当,通过细节规划让自己顺利的完成任务。但是你知道生活并不是只有一道只需要一把钥匙的锁,生活需要人学习发展多种能力,来构建快乐的生活。比如说相信自己和他人会接纳自己错误的“信任”能力、相信自己下一次会做的更好的“希望”能力、愿意给自己以改正时间的“耐心”能力、能够寻找到周围友人吐露心声、共同承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需要我们用生活去学习和体会的,他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体验和选择。我不相信面对无法把握的事情只有“事事巨细的完美解决”或者“落荒而逃、被他人耻笑的耻辱收场”两种结果,这应该有很多其他的结果等着你去发现,去尝试。这有些难,但相信你能做好,祝好!
题主,首先我想说的是:并不是你的心理素质太差了,而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甚至可能是每个人)在面对没有把握、无法控制的事情时,都会感到紧张与焦虑,甚至于感到恐惧的:
“那你在恐惧什么?”
“冥冥中的上苍!”
“上苍?”
“对!无论是计算得多么精准的计划,无论是执行得多么滴水不漏的计划,也无论是多么熟练而又胸有成竹的计划,然而我们始终无法将一切都百分之百的控制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因为无论怎样,事情总有一部分掌握在那冥冥中的上苍的手中。它超越了我们人类的智慧,也超越了我们的计算。所以,我们必须随时随刻冥冥中的上苍保持敬畏和恐惧。了解到了这一点(黑体字)很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重新恢复自信,如果连自信都没有了,那只会令情况更加糟糕。如果这样都还是没办法改善心态,也行,那就利用恐惧吧:
“而这种恐惧和敬畏,促使你们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全力以赴,注重每一个细节。只要是能够做到的事情,不管到最后会不会真正起到作用,全都会用心去把它做好。”
“正是如此。无论是多么有把握的事,最多只能自信到九十九分,另外这一分,要留给对上苍的恐惧,然后,用这畏惧驱使自己不厌其烦地去做各种琐碎的准备。通常,所有的这些准备都是徒劳的。但是总有一天,这些看似无用的琐碎准备,却很可能决定我们的命运。”至于怎么缓解,排第一的答案已经讲得很好了,这里我想补充一两点别的:一、平时只要看到有类似的机会,就尽量去尝试,然后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记得对自己说:“好像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机会,就多看看别人在这方面是怎么做好的,网络、书籍或者是别的什么的都行。二、在度过了一次让你紧张、焦虑的事件后,别忘了反思一下,让你感到焦虑、恐慌的到底是哪一点,你自己发现的最不足的是哪一点,然后特意对这一点进行加强,可以有效的减缓下一次的情绪问题。最后,希望对题主多少有帮助 :)-------------------------------------P.S:一、引文并非我写的,出自撒冷。二、我的回答大致就是如此了,可能有所疏忽和遗漏,望见谅。
大学时一门非常重要的高阶课错过了final考。就是前年年末的事。在这门课程里,我认真写了16k字的论文,为了大考好好复习了之前的所有课件。然而我却搞错了考试时间。在递交了另一门课程的作业后我高高兴兴去学校机房准备边看电影边预备七天后的考试了,那种暑假即将来临的满足感,啧啧你懂的。椅子还没坐热我一同学就溜达进来问我感觉如何。在反问了他一句“啥感觉如何”后我就预感不好了。接着对方一句“xxx的考试啊”我视线就有点发黑了。先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大考制度,并不是所有考试都有大考,个别需要大考的课程想要通过则必须在大考中取得及格的成绩,不然即便作业全是A+也是挂。大考的占分比也有三分之一之多,可见其重要性。我告诉我同学我忘记考试了。他马上开始给我出了各种主意,包括假病条事条等等,甚至还帮我打听了哪种病在事后检查能不穿帮。其实我真的很感谢他,因为那个时候是在数分钟内处于完全迷茫和思密达的状态,而人家毕竟是在那儿读高中的,懂的一定比我多得多。但是,正直如我,怎么会用这种卑劣的招数呢。我在送走同学后就给任课老师写了封不长不短的邮件,用尽谦卑敬崇之词,告诉她我就是因为忙期末作业而混淆了考试时间,希望能争取和她当面聊一下解决方案。发出邮件,晚上六点半,这个时间点老师早回家了。不到五分钟我收到了回信,老师用震惊的口吻表达了对我的理解和同情,随后表明会像院长汇报此事,因为其个人没有权利做出决策。那天晚上我回去后没多久就睡了,心情非常糟糕,而且没法调节。这门课如果挂了,白花四千多刀不说最后一年做毕设时还要再加一门同级别的课程,亦或是重修,那workload可想而知。第二天早上八点不到,我收到了老师的邮件,非常精短: 恭喜你,鉴于你之前所有课程优异的成绩,院长和我决定给你一次补考的机会,且这次错过考试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减分或负面影响。这真是奇迹,要知道一般未参加考试的学生我们会直接让他挂掉,请你务必珍惜... ...之后我作为唯一的一名计算机系学生参加了历史系学生的大考,由单独的一位监考老师负责,并第一个被传唤进考场,坐在考试大厅第一排,最后这门HCI课程拿了A+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她对于一个并不相熟的学生能做到下班后饭点和其它老师放假的考试周次日清晨的快速回复让我由衷感激。也非常感谢我自己没有说谎和做让自己会后悔的事。这件事对我后续影响很大,我养成了做任何事之前都必须罗列步骤和重要时间点的习惯。google keep是我最喜欢的记事应用,做checklist和memo都很好用。我并不觉得题主说的为凡事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是所谓应试教育给你带来的弊端,相反,这于我而言是一个很晚才养成的好习惯。这个世上总是有很多事是你无法把控的,要做的就是坚持内心,然后铭记船到桥头自然直。时间一分一秒过得很快,很多事情唰一下就过去了,现在的纠结和焦虑在以后看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心如止水,连逛街都提不起兴趣,因为无所求,所以无所欲。自然也就丧失了紧张这个情绪,随之丧失的是欣喜和忧伤一系列的七情六欲。题主想要的当然不是我这种状态。首先是锻炼身体。长期健身的朋友心跳稳在60-70的人,遇见大多数事情能够比平时心跳在80-90的人淡定一些,生理条件决定的激素水平。其次是降低期望值,即一场演讲发挥的程度有ABCD,做到C就奖励自己吃点儿好的,慢慢的心平气和,就不会对结果那么着急导致肾上腺激增而头晕目眩。题主可以试着裸考几次看看,报名不太重要的考试,压着自己不看书,裸考,来提高自己的应激水平。蹦极、过山车等身体许可的情况都去玩儿一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观。推荐古典写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再次情景模拟。对于重要场合,尽可能实地演习,写逐字稿,模拟各种突发情况。推荐马尔茨的《心理控制术》。自从我看过一个比较离谱的假设,说所有人都是一个原子的无聊影射后,我就觉得没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了。所以最后就是多吸收些你以前不了解的领域里各种杂七杂八的信息,多次经历三观粉碎再重建的过程,有你想保护不能倒退的人或事,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心无旁骛,直击一点,一点打透再打一点
任何事情,做再多的准备也好,精打细算也好,总会有疏漏或意外是我们没有办法预料的。有些事情既然知道无法控制,那么同时也就该明白未来会出现种种可能是你无法做出完美回应的。认真做准备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也许做不到百分百的有备无患,但至少有一部分的难题已经是你可以解决的。遇到事情,想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是否可以承受。人不能绷太紧,完美自然是让人期待的,但不能太过苛求,尤其是在很多事情没有把握的时候。太过为难自己,越会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达不到心里的预期,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到最后,时时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对无法预知的事情产生恐惧,夸大一件事情的不良影响和结果。放轻松,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
因为经常有机会面试新人,看到这个问题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
其实大部分来面试的新生都过分紧张了,面试官对新人的要求也仅是停留在新人的标准上,只要基础的东西能够掌握,则更看重的是应变和从容,但有些新生反而舍本求末,有些可惜。
当然考官是希望考生能知识面更广一些,但是没有也可以理解,毕竟考官更看重的是你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所以不用太大压力的。当然,真正的恐惧,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还不够。
以下基于个人经验~第一,认识到适度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比如大考(期末考试、高考、中考)/工作面试前你感到很紧张,由于这个事件的重要性导致你产生焦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属于人体的应激反应。就像小时候快要出去春游了,前一天晚上兴奋地睡不着觉是一个道理~但仅限于适度。什么样的焦虑是过度焦虑呢,我列了以下几种情况。如果不是如此严重的焦虑,那么完全无须担心,如果你对大事件毫无焦虑感反而属于少数人了。1、产生长期的焦虑、抑郁。有的人会一年四季都在焦虑,而不是仅在大考前或者重要事件发生前的一周焦虑。他们会毫无征兆的就产生紧张、抑郁、焦虑的症状,情绪起伏很大,生理上常常做噩梦,失眠,食欲不振,或者暴食等等。有的妹子在自我毫无意识的期间里暴饮暴食然后疯狂长胖,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压力过大产生了焦虑。2,产生强迫症和特定的恐惧症。举个栗子,有的人焦虑的表现为,会反复检查自己出门后是否关门;有的人反复洗手;有的人突然开始恐高,恐水,这都是有可能的。其实不少心理咨询案例都属于这种情况,常见的比如焦虑后咬自己指甲咬到秃掉。如果你突然意识到自己出现了不正常的恐惧症,试着问问自己:你到底在害怕发生什么?担心什么?有没有办法自己解决这个焦虑?如果无法自我解决并进入了长期焦虑,请咨询心理医生,这属于心理疾病的范围了。3,焦虑到失语,肢体失调,昏厥等等过度反应。适度的焦虑对人是有好处的。根据心理学的说法,在完成难度中等偏下的任务时,带有紧张感的人会表现的比不紧张的人更好。在任务难度较高时,不紧张的人比紧张的人要发挥的更好。第二,一些帮助正常人调整焦虑度的办法~我发现楼上的答案里很少提到对身体状况的调整,实际上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极大程度上息息相关。如果你熬夜、作息不规律,在身体亚健康的时候心理上是非常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所以反而行之,当你心理上出现焦虑时,试着先安抚自己的身体。找个休息时间睡个昏天黑地,调整作息,调整饮食,睡前喝杯热饮之类的安安神~和朋友出去打打球,游游泳~旅游散散心~保证自己的身体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后,往往焦虑会减轻。这一点的实际应用?为什么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告诉你,大考前一天不要复习了,好好的放松一下睡个好觉?就是这个道理!休息身体是会帮助缓解考试焦虑的。而适度放松后你的发挥会变得更好。第二是大目标调整小目标。把你认为难以达到的目标调整成可以轻松掌握的小目标。例如:你的终极目标是;明天在几百人面前完成一次完美的演讲。”几百人“”完美的演讲“给你造成了很大焦虑。那么现在开始,忘掉这个目标。睡觉前把目标调整为:把我的演讲稿背熟。OK,然后你熟练地背完了演讲稿,搞定收工,睡觉。其他什么都不要想。考前同理。忘掉你要”考到多少多少分“这种无论如何YY在考前都没有任何卵用的东西。只想一个目标:我把练习题全部做完。OK,做完了,我的任务完成了,其他事情不关我事。这样只完成自己做得到的目标后,会极大减轻心理上的焦虑感。其实小目标是帮助自己减掉了自己掌控不了的东西,比如试卷的具体难易。从而只留下了自己做的到的任务。
送一句话给你呀:I will fail and fail again until I succeed.
我不想劝你如何解决这个紧张因为是无效的,面对未知结果,我们不可避免会产生压力焦虑和紧张。也许事情过去了,我们觉得,真是没什么可紧张的啊,但这就是个过程当你紧张的时候,你会不自主的督促自己去完成这件事,所以就让它紧张吧,那样回头来看的时候,你会觉得,紧张的那段时间,是印象最深的片段但是如果紧张让你事倍功半了,你就要正视这件事情了,我向来都是,到真正做的时候就不紧张了。首先是给自己心理暗示,没什么好紧张的,紧张也没用了,能做的我都做了,现在只要表现就好了。特别与人交流的时候,建议你在对方说话的时候,默默深呼吸,微笑直视对方,人都会规避这种视线,而当他规避的时候,你在心理上会有轻松感,因为对方也不是什么可怕的存在了。
事前紧张,不断做心里建设,你已经做了你可以做的,其他的如果可以想办法挽回就努力去做,如果不能,那也没有办法,就去面对该面对的。即使你错过了这个机会,这不等于不利于你。举个例子:我曾经去找份工作,公司规模大,那个职位我自我感觉简直是如囊中取物一样,因为工作要求我样样能达标,而且可以做得很好,待遇也好,意外的是去面试那天下雪,连天气预报都是到早上才发布出来的,前一天晚上我看的时候都还是晴朗。于是迟到半小时,然后面试紧张,发挥不好等等,没面上!我觉得特别遗憾!几个月后,那家公司的一个员工来了我们公司上班,我问了她为什么要离开,被告知那公司发展迅速,很多管理都跟不上,导致不少员工离职,因为怕他们产品出安全问题。因为他们产品比较特殊,一出就会牵扯人命,不少员工都想走。尤其是一些敏感部门的人更是。所以很多时候事情即便没有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并不代表不好。
深吸口气,吃块巧克力!(简单粗暴效果好)我还记得我高考的时候,当时考数学,一道大题不会。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因为我想考的学校录取分是不允许我有这么大闪失的。就在这时,我注意到,对面居民楼里,一对夫妻正在吵架。想想校门口,路都封了,我这边居然有人打架摔盘子都没人管,也是够够的。由于两栋楼,距离只有不到二十米,我又靠着窗户,所以我就顺势,掏出兜里的巧克力,边吃边看对楼里吵架扔盘子。就这时候忽然想到了解法,然后我就该干啥干啥了。最后轻松拿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