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在贵州到云南多远的什么方位?

云南和贵州省的交界是什么地方 ?_百度知道
云南和贵州省的交界是什么地方 ?
我有更好的答案
好像没有固定的地理界限,如云南的东大门富源与贵州的交界则是以胜境关为界。
其他类似问题
贵州省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每年一次的旅游,也是记录人生的历程。  全程手机拍摄,没有做任何处理。原来中国还有这么美的地方!        
楼主发言:296次 发图:
  交代一下行程吧:  考虑到要在家过30晚,并且初一可以高速免费,所以,就决定初一出发。最开始准备最后的目的地是云南的丙中洛--人神共居的地方。但是,最终是大理返回。全程近6000公里,历经:安徽,湖南,贵州(凯里-千户苗寨,安顺-黄果树,贞丰-双乳峰,罗平-油菜花)云南(邱北-普者黑,大理-洱海)贵州(铜仁-梵净山)湖南(张家界-天门山)。  全程花费一万两千左右,包括:住宿基本是200/晚左右,省掉1000多的过路费,买了很多零食,各地吃饭,加油。总之,13天的花费是12000左右。  开始从地图上搜索公里数,但是实际很不靠谱。因为即使公里数对头,但是,由于各地的高速状况不同,像在贵州云南,即便是限速100,你也最多跑到80,因为那边的高速弯道大而且急,上坡的坡度大,而且特别长。当然,下坡也是。云南的太阳光非常刺眼,公路上面一片片金光灿烂,根本看不清路,眼睛很累。    好吧,一边说明,一边上图吧。上图是出门就遇到大雾堵车,一直到下午才放行。导致当天只赶到了湖北咸宁。而且,由于天气热,车内开冷气了,结果,当天感冒,无法持久开,晚上7点左右到咸宁服务区的宾馆住了一晚。这个是旅途中最差的一个了。160一晚,但是有热水洗澡,第二天,身体就好了。
  第二天,到达贵州凯里,为了明天的西江千户苗寨  GPS指路正确,但是这个凯里的东出口正在修路,非常颠簸。后来宾馆的人告知,应该从西出口进凯里,全程都是迎宾大道。        图片还没有能显示道路的破烂,我们都怀疑是不是走错了。
  第三天,到凯里西江千户苗寨. 停车场  
  迎宾表演  
  歌舞表演:        
  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  
  这个图片比较搞笑,是苗寨的游行表演,结果来了一辆洒水车,居然也不停的洒水,害得队伍鸡飞狗跳。可惜只记得好笑,忘记拍了。  
  千户苗寨            
  离开苗寨,直奔安顺的黄果树。  黄果树一共是3个景区的,需要用景区的车来转。所以,除了门票还需要50元车费的。  
  几十层楼高的溶洞,但是图片看不出来    
  小瀑布    
  黄果树    
  黄果树瀑布后面水帘洞    
  黄果树瀑布看后,便一路直奔贞丰县,为了就是看看双乳峰    
  当天在景区宾馆看到的一幅字。说起来,景区宾馆当时到了已经快9九点半了,还有人在搞篝火晚会,很多小青年在利用这个时机谈情说爱。仿佛回到了80年代。路上问个路,人都是很友好的。进入云贵,这个感觉就很强烈了。  
  贞丰县之后,吃完早饭,便赶往油菜花的圣地--罗平    
  万亩油菜花。这个地方有个观景台,可以看到全景。收费10元。不过,当地的饭菜都不贵,完全没有被宰的感觉。    
  这个地方的蜜蜂多的惊人,我们就停了大概3个小时,全车落满了蜜蜂屎。直到回来才洗车,还好,比较容易洗掉。在这儿买了4瓶蜂蜜,100元。讲价的,不要在路边买,开价就要40一瓶的,要到村里面去买,开价30,还到100元4瓶的。  
  从罗平到普者黑,有150多公里的山路,这个山路,坡度大而急,而且坡度很长。我印象是起码翻越了5座山。      
  在夕阳中穿行      
  天黑之前终于到达普者黑。  当地的招牌广告---爸爸去哪儿 的拍摄地。第二天拍摄的  
  继续上图呀楼主~~
  开的什么车  
  风景好,感觉空气和河水的质量也不错。觉得每天平均460公里,大多是山路很辛苦,除了开车,拍照,吃饭,没什么时间闲逛吧。楼主是否建议女性同行,不会不方便吧?
  @cooctoy
19:15:48  万亩油菜花。这个地方有个观景台,可以看到全景。收费10元。不过,当地的饭菜都不贵,完全没有被宰的感觉。       —————————————————  请问楼主罗平的油菜花已经开了吗?  
  期待后面的内容  
  楼主是初三在千户苗寨吗?我正好初三晚上进入苗寨,您那时候已经去了黄果树了吧
  哈哈,楼主没有在千户苗寨过夜吗?夜景才漂亮  
  正月就开油菜花啦?照片是不是真的?
  @朋友看你的
22:39:00  正月就开油菜花啦?照片是不是真的?  —————————————————  那边比较热的时候会开的早些,最旺盛的是三月。  
  楼主安排的不错,最喜欢这样的游记。。。。。。。
  @cooctoy 1楼
21:20:34  交代一下行程吧:  考虑到要在家过30晚,并且初一可以高速免费,所以,就决定初一出发。最开始准备最后的目的地是云南的丙中洛--人神共居的地方。但是,最终是大理返回。全程近6000公里,历经:安徽,湖南,贵州(凯里-千户苗寨,安顺-黄果树,贞丰-双乳峰,罗平-油菜花)云南(邱北-普者黑,大理-洱海)贵州(铜仁-梵净山)湖南(张家界-天门山)。  全程花费一万两千左右,包括:住宿基本是200/晚左右......  -----------------------------  jh
  关注中!!!!!!!!!!!!
  @盛夏时节007 24楼
14:23:38  继续上图呀楼主~~  -----------------------------  嗯,不会断尾的,放心,好多图,都会上的
  @顶风作案搞强拆 25楼
15:44:10  开的什么车  -----------------------------  新君威2.0l
  @麒麟男女 26楼
16:29:20  风景好,感觉空气和河水的质量也不错。觉得每天平均460公里,大多是山路很辛苦,除了开车,拍照,吃饭,没什么时间闲逛吧。楼主是否建议女性同行,不会不方便吧?  -----------------------------  嗯,空气,水的质量简直没得说啊,很好。只要睡得好,有热水洗澡,问题就不大。我们到重点景区都会停下的啊,西江,黄果树,普者黑,大理以及张家界都停了。女性可以啊,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呵呵
  @何奇剑 27楼
17:38:26  @cooctoy
19:15:48  万亩油菜花。这个地方有个观景台,可以看到全景。收费10元。不过,当地的饭菜都不贵,完全没有被宰的感觉。      —————————————————  请问楼主罗平的油菜花已经开了吗?  -----------------------------  今年的天气特别好,温度高,2月初油菜全面开了哦。
  @行不更名 28楼
17:46:42  期待后面的内容  -----------------------------  好的,会继续的
  @zhenghl6888 29楼
18:40:20  楼主是初三在千户苗寨吗?我正好初三晚上进入苗寨,您那时候已经去了黄果树了吧  -----------------------------  不会吧,我初三就在苗寨啊。握手!
  @隔壁有朵小白花 30楼
19:11:00  哈哈,楼主没有在千户苗寨过夜吗?夜景才漂亮  -----------------------------  没有啊,宾馆的人也叫我们看看夜景,看白天这个气势,夜景肯定漂亮。不过,为了节约时间去丙中洛,就没有晚上停留了。很遗憾
  @朋友看你的 31楼
22:39:50  正月就开油菜花啦?照片是不是真的?  -----------------------------  今年温度高,全开了哦。照片全部都是手机拍的,本来带了单反,但是太重了,后来全部用手机拍了。
  @第25只蚂蚁 33楼
08:51:03  楼主安排的不错,最喜欢这样的游记。。。。。。。  -----------------------------  呵呵,谢谢
  @hamonica 35楼
10:21:23  关注中!!!!!!!!!!!!  -----------------------------  谢谢
  普者黑景区的宾馆完全没有必要住,起码在旺季不要住,因为邱北县城离景区实在是太近了。200以内的宾馆都不错的。正好碰到重庆的车友搞神马“千车万人”旅游,人比较多,估计都是 爸爸去哪儿 弄的。      
  普者黑的光线很强烈,温度也高。我穿短袖,全身晒得黑黢黢的,额头也晒脱皮了。  这儿的水清得不真实了。      
  普者黑的门票是170,主要是划船和看3个溶洞  划船时间长,好几公里吧。中途有卖烧烤的小船,顺便买了点。云南这边烧烤很流行。    
  老婆的鞋底断了,结果船上正好有个地方有水,鞋进水了,放在栏杆上晒。很快干了。  
  划船到头,船票是含回程的,所以,船夫要等的,如果你不座船回去,就只有自己花钱做马车,没人5元,2人20元回门口。  划船到头是溶洞,那个水清啊,清得就像没有一样。请看图,那个水就好像没有一样,我们开始都看了好长时间才看出来,这个是和黄果树的溶洞不同之处。不过,比黄果树的溶洞就小太多了。    
  后来我们是坐马车回去的,2人20,路程不近,可以接受哦。我发现,整个云贵的旅游,都基本没有什么宰人的现象,价格高也高不到哪儿去。    
  回程随便拍了些图片            
  赶上直播了,春节去去了罗平,普者黑没到
  从大门出来,准备到老婆想去的天鹅湖。因为她看爸爸去哪儿有个放天鹅的地方,而且的确是有这个地方。  在此,我郑重的说明,普者黑的景区工作人员真是太好了,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景区人员,整个云南和贵州,我碰到的都是热情,有礼貌的人,不管是加油还是游玩,哪怕是个停车场收费人员( 我马上说到),都充满着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本来,我以为天色比较晚了,天鹅湖可能不收门票了,因为也没有人买票和游玩,所以,就顶着太阳走了好长一段路,准备走到天鹅湖(有电瓶车,没人来回20)。结果,在一个弯道就看到有一个栏杆,是验票的。得知我们没有票,当然就不能让我们进了。我们表示要买票,他们看到我们回头看来路的表情,太阳很毒,路又远。于是,主动提出开一辆景区的小车送我们去买票。等我去买票时,结果,卖票的提醒我,放天鹅的时间已经过了,现在进去看不见天鹅飞了,就只能看见天鹅在水中游了。叫我最好明天来,现在不买票都不要紧,明天再买。  说实在的,这是我第一次有景区的工作人员如此为游客着想的,本来还有点想混票的心思彻底被抛走了,感觉很惭愧。告诉自己,明天无论如何也要买票看天鹅。那个送我们来的景区人员,又无怨无悔的把我带走和老婆碰头(老婆还在检票口)。都是笑嘻嘻,很热情的。 什么叫淳朴,这个才是!  后来我们到停车场,准备回去,可是天色还很亮,到哪儿去呢。于是,我们决定问问当地人。我们问那个停车收费员,这个女的很热情的告诉我们,可以去白龙湖(其实是摆龙湖)。很漂亮,她们还经常上湖中间的岛上去野炊和宿营。她在描述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发至内心的喜悦,她对生活的热情很感染了,于是,问清楚路线后,立刻前往。于是,也就有了让我最满意的一张照片(后面会给)  远眺摆龙湖    
  摆龙湖    
  请大家一定记得,我拍的图片都是手机拍摄,无任何修改。  摆龙湖风很大,其实,整个普者黑风都不小。    
  摆龙湖的水真蓝啊,蓝得都不真实了      
  从摆龙湖回来,看见路边还有个大湖,于是拐下道,进一个牛粪村(牛粪直接堆在房子两边晒,弄得我们车里面好长时间还有牛粪味。呵呵,我们当时是习惯了,不觉得了。)整个决定非常英明,我拍到了我自认为最漂亮的图片了  
  片子的颜色都很梦幻了,真是太漂亮了        
  无名湖          
        
  很漂亮的景色
坐等楼主继续上图。。
  夕阳下的普者黑      
            
  @AlexXing 53楼
14:01:22  赶上直播了,春节去去了罗平,普者黑没到  -----------------------------  唉,可惜,其实就几个小时的功夫哦
  @萧雨木6680 63楼
14:35:35  很漂亮的景色
坐等楼主继续上图。。  -----------------------------  谢谢,嗯,稍后继续
  @cooctoy 15楼
19:05:35  黄果树瀑布后面水帘洞      -----------------------------  楼主啊,天涯上有个二货说这瀑布是要等有领导参观时上游才会放水,才有得看的,是真是假?
  @cooctoy 我是从杭州出发经过江西湖南贵州 云南 差不多15天 来回开了8千多公里,加我微信聊哦:wysh1976
  我是从杭州出发经过江西湖南贵州 云南 差不多15天 来回开了8千多公里,加我微信聊哦:wysh1976
  @cooctoy
19:05:35  黄果树瀑布后面水帘洞      -----------------------------  @心如净水煮清茶 68楼
14:54:04  楼主啊,天涯上有个二货说这瀑布是要等有领导参观时上游才会放水,才有得看的,是真是假?  -----------------------------  呵呵,哪个二货说的,这个水这么大,怎么可能档得住啊,大家都是排队参观的,一直开放。
  @西里湖途0 69楼
14:57:02  @cooctoy
我是从杭州出发经过江西湖南贵州 云南 差不多15天 来回开了8千多公里,加我微信聊哦:wysh1976  -----------------------------  哦。那你走的地方更多,我大概是6000多吧。不好意思啊,我还没有微信呢,都不知道怎么玩呢。嘿嘿
  好漂亮啊 继续等待···
  真美,又勾起了我旅游的欲望
  美景美图!!!
  @cooctoy
19:05:35  黄果树瀑布后面水帘洞      -----------------------------  @心如净水煮清茶
14:54:04  楼主啊,天涯上有个二货说这瀑布是要等有领导参观时上游才会放水,才有得看的,是真是假?  -----------------------------  @cooctoy 71楼
15:02:28  呵呵,哪个二货说的,这个水这么大,怎么可能档得住啊,大家都是排队参观的,一直开放。  -----------------------------  虽然我很少在网络上说话,但是作为当地人,我很客观地告诉大家,如果不是节假日和上级要求的话,上游的水坝确实会拦住水的。当然雨水充沛的时节除外~
  同样梦想自驾游,但是我没有自驾游的经验,要不要之前做好路线计划?完全靠导航有用嘛?
  楼主,我家就在天星桥哪里,,索道对面的村子,,,欢迎你来天星桥。。。
  @cooctoy
19:05:35  黄果树瀑布后面水帘洞      -----------------------------  @心如净水煮清茶
14:54:04  楼主啊,天涯上有个二货说这瀑布是要等有领导参观时上游才会放水,才有得看的,是真是假?  -----------------------------  @cooctoy
15:02:28  呵呵,哪个二货说的,这个水这么大,怎么可能档得住啊,大家都是排队参观的,一直开放。  -----------------------------  @左脚拖鞋 77楼
17:41:37  虽然我很少在网络上说话,但是作为当地人,我很客观地告诉大家,如果不是节假日和上级要求的话,上游的水坝确实会拦住水的。当然雨水充沛的时节除外~  -----------------------------  o 这个还真不知道,不过拦水总不至于不放水吧,最多水量大小吧。纯粹猜测哦。呵呵
  @丶斜眼看着你 78楼
17:41:57  同样梦想自驾游,但是我没有自驾游的经验,要不要之前做好路线计划?完全靠导航有用嘛?  -----------------------------  当然要规划的。不过,很多时候纸面的规划完全是个参考而已。我开始计划是到湖南怀化的,结果开下来,完全不可能到达,因为道路条件根本就达不到100码以上。 导航有决定性作用的!最多小路分不清了,问问当地人。导航一定要最新的,我的GPS很老了,都没有办法更新了,上车之前,我用手机有下载了个导航,起了比较大的作用。
  @吃肥肉的猫咪 79楼
17:46:17  楼主,我家就在天星桥哪里,,索道对面的村子,,,欢迎你来天星桥。。。  -----------------------------  呵呵,好啊,谢谢,以后有机会一定去。
  继续继续啊,下面开始天鹅湖了。早上就买票,因为决定今天赶到大理,所以,中午之前一定要出发。  我们先做电瓶车进天鹅湖,然后从天鹅湖走出来,沿途看美景。这样比较好。天鹅湖风很大。老婆的帽子有绳子扣着,居然也给吹飞了,可见风之大。我穿了短袖T恤,冷得不行,硬是挺过来了。嘿嘿。      
  天鹅还没有放飞,先拍拍湖水,好清澈啊,我这辈子估计也没有见过这么清澈的湖水了(除了电视)。        
  老婆帽子给吹飞了,正给帽子拍纪念照呢。不过,后来一阵风,又把帽子吹得靠近岸边,赶紧找了个树枝,又捞回来了。    
  天鹅放飞的场景太远了,手机拍不下来,只能留在脑海里了,拍拍天鹅的近景。      
  天鹅有黑天鹅和白天鹅,白天鹅胆子小,黑天鹅胆子大。老婆可以喂黑天鹅的。        
  这个可以有
  走出天鹅湖,沿途美景。再次请大家记住,我用的不是单反,不是卡片机,就是普通6XX的手机!          
  太多随手拍的美图了          
          
      
  普者黑真是太美了,太多图片没有给大家,留待大家去亲身体会下吧。  中午结束普者黑,立刻前往大理,中途路过昆明但是不停留,因为要给到丙中洛留出时间,但是,唉。。。,中途看见石林,在高速上停车拍的(这边高速路边一段时间就有停车区,还挺人性化的)      
  当天晚上到达大理,住在古城附近的一家客栈,老板南通人,都不错。  段氏大理          
  这个要交代下大理。因为我们以前到过丽江(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游记),所以,对大理古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本来大理是一个落脚点,是想去丙中洛,回头玩大理洱海的。但是老婆因为长时间坐车,特别是弯道大,坡度又大的道路,让老婆已经有些不适了。如果到丙中洛,将又是550公里左右的山路,全是悬崖边的路,必须要早上7点赶到晚上7点,对老婆的身体将是极大的考验。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在大理总结,回头玩梵净山(结果没有完成,但是转道张家界有惊喜!)。 因此,就决定在大理休整一天,早上逛了下古城,实在没有什么意思,决定去开车环洱海游。洱海有一条环形公路,整整140公路,全是柏油路,就环着洱海,中途还穿过不少村庄,包括有名的双廊。
  继续继续
  洱海图片是不是也不错啊,手机随手拍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彝族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彝族[yí zú]
彝族,原称“”,其名源于汉史中的“”(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根据彝文典籍《》、《》等历史巨著记载,自称为尼(?),古代汉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载多称“夷族”。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期间,彝族派代表进京会见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给出建议,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蛮夷),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三省,其余散居于中国其他省份及中国境外。总人口约900多万,在中国有户籍登记的有871万4393人(2010年),在、、、等东南亚国家还有近百万。彝族支系繁多,有(nuosu)、聂苏(nisu)、纳苏(nasu)、乃苏(nesu)、聂租nizu)、、阿西泼、等、尼颇自称,但并非皆为民族意义上的自称,如罗婺、撒尼、阿哲是部系名称,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租的方言/土语自称(占人口70%以上),在彝语语境中含义完全相同,皆源于“尼”[1],在总称上“尼措”(??)一次可以覆盖所有支系的称谓。各地彝族方言间有些无法进行直接沟通,但相同词汇超过60%,语法结构相同,经短期熟悉能对话,属中的,分为六大方言。外文名Yi Nationality人&&&&口约871万(2010年)居住地、、、广西、等文&&&&字彝文(????)主要地区楚雄红河昆明贵州等主要城市楚雄西昌昆明玉溪曲靖等火车站站、站、站
关于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成了人们关注的史学之谜,也是民族学、彝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大难题。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说为主。土著说的观点论据比较充足。它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青海地区的古羌氐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后来形成了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3000年前彝族祖先已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侮”、“昆明”、“劳浸”、“靡莫”、“叟”等部族。汉朝被称为“”。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彝族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民族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蒙古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乌撤()、乌蒙()、芒部()、东川()、永宁()、马湖()、建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等地彝族的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年间,在彝族地区推行“”,给、、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向封建制过渡。解放前,彝族被称为“倮倮”或“夷人”等多种称呼,解放初被称为“夷族”。彝族原来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两种代表力量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意思是说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更多意义上反应了彝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旧社会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外人称彝族人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解放以后,国务院开展对各个少数民族名称的确定工作,毛主席和周恩来在北京会见彝族代表研究讨论,在会议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称不统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为夷原意是外族,大家认为新中国是由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应该平等互爱,更不应该有夷内之分,“夷”不利于民族团结。
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是宫殿里放东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听了很满意,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
作者:beley studio 发布时间: 原出处:彝族人网综合
来源:彝族人网
来源:中国网位次  地区  总人口  彝族人口  占彝族  人口比重(%)  占地区少数民族  人口比重(%)  占地区  人口比重(%)   合计1,245,110,82687143931007.370.62 31省份合计1,242,612,226871439399.957.380.62G1西南地区193,085,1727,676,41998.8521.303.98G2华东地区358,849,24432,7320.421.310.01G3中南地区350,658,47730,6050.390.100.01G4华北地区145,896,93310,9820.140.130.01G5东北地区104,864,1796,9540.090.060.01G6西北地区89,258,2214,5800.060.030.01142,360,0894,705,65860.5933.2311.11282,348,2962,122,38921.351.532.58335,247,695843,55410.866.332.39443,854,5389,7120.130.060.02585,225,0078,7000.110.690.01673,043,5778,2440.113.170.017浙江45,930,6516,3440.081.600.01889,971,7896,2080.080.980.01958,999,9485,6070.071.410.011091,236,8545,3640.070.470.011130,512,7634,5310.060.230.011263,274,1734,1160.050.060.011366,684,4193,7210.050.130.011441,824,4122,6410.030.040.011534,097,9472,6150.030.450.011632,471,2422,4730.032.400.011740,397,5982,2710.031.810.011826,802,1912,2530.030.090.011959,508,8702,1170.030.080.00420内蒙23,323,3472,0890.030.040.0092136,237,5762,0600.030.120.0062213,569,1941,9190.020.330.0142325,124,2821,7220.020.080.0072418,459,5111,5930.020.010.0092516,407,7341,4430.021.390.0092635,365,0728540.010.480.002279,848,7317800.010.290.008287,559,0355960.010.050.008292,616,3292870.0040.010.011304,822,9632740.0040.010.006315,486,3931370.0020.010.003 现役军人2,498,6003,5860.143.210.144&左脚舞”传说
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恶龙终于死了。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口唱左脚调“阿里罗”以示纪念。
在绿汁镇的彝族聚居的者拉、龙格利等地,数百年来每到农历正月十六和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或有人家娶妻嫁女,夕阳西下之时,远远近近的彝族和其他民族群众不邀而到,弹起龙头弦子,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蹉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盈健美。
左脚舞的调子种类很多,但基本都是豪放型的。第一类是好客调,如:“喜欢也要来,不喜欢也要来,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来……”;第二类是唱美好生活,如“三月会三月会,好是好玩呢,又弹弦子又跳脚,又卖缸罐又卖箩,阿里罗阿里罗阿里阿里罗……”;第三类是歌唱丰收年成,如“月亮出来了,弦子调好了。月亮圆又圆,月亮露笑脸,我们大家一起跳,歌唱丰收年……”;第四类是吟唱爱情,如“传情最是三月会,跳脚三天也不累。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让阿妹空等着……”。
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绿汁镇各个彝族聚居地区的群众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左脚舞会。到那时,到处都是身着鲜艳彝族服装的彝族男女,到处响彻月琴声调子声,大家不分民族,不管相识不相识,拉起手,跳起舞,彻夜狂欢。
“姑娘房”
彝族男女的婚恋:“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烤茶相亲习俗
烤茶是我国高山峡谷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浓郁热茶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所谓“每日必饮三次茶”。烤茶种类多样,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艰苦劳作的能量之源,也是节庆待客的灵性之物。
据说在当地,若学不到一手烤茶技术,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会认为你没本事,而不愿将姑娘嫁给你,因此,当地小伙十五六岁就要学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绝招。
彝族人还流传着百灵从无量山百丈高崖衔来茶种为人治百病的故事,为纪念灵鸟,客人饮茶时,少男少女总会模仿灵鸟翩翩起舞,而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灵有关。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方可在“玩场”中与心上人结交恋爱,以及媒人说亲和吃酒定亲、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洞房博斗等传统婚俗。
少女换裙带礼
彝族姑娘进入成年时(一般多在15岁),依俗要举行隆重的“换裙礼”。换裙礼仪式上,姑娘要让姐妹们把她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还要把原先佩带两耳的白坠片或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或银光闪闪的耳坠,以示吉祥。最后,姑娘脱去原先的红白两色童裙,换上绣了花边的上衣和黑、蓝、黄、白等五彩相间的有褶拖地长裙。换上新裙后,姑娘便可到“玩场”跳舞唱歌,参加社交活动,开始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否则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须由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迎娶归途上还有种种规矩:倘山高路窄无法骑马时,须由接亲的小伙子轮流背负新娘而行;过河涉水,更得由人背过河,新娘的绣花鞋万万不能沾水。
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火把节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在“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向小伙子展开了猛烈的水战。姑娘们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凶猛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难以招架。于是,聪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水灾”的袭击。
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当早晨来临时,“抢亲”便开始了。这时,姑娘们拥着新娘,小伙子们前去“争抢”,姑娘们防守严格,小伙子必须机灵多变,乘一瞬间出现的漏洞,抢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为行走。可见,把新娘“抢”到婆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但彝族却认为,婚礼中的这一泼一抢才会驱除邪祟而保证日后生活不受侵扰。
洞房里的打斗
按照彝族习俗,洞房之夜,新娘如果不反抗搏斗,将被人嘲笑:“这是不会反抗的女人!”据说,他们日后生下的孩子,祖先将不予承认,死后还进不了“阴间”呢!因此,待宴客散去,洞房里的一对新人,还有一番打闹搏斗。他们摔摔打打,撕衣抓脸,从洞房里传出来的砰砰之声,震得四邻皆闻。
第二天早晨,新郎便领着新娘认父母。下午,新郎便约上一个伙伴,跟着新娘回娘家,去认岳父母。如果那个作陪的小伙子是个调皮鬼,当他们到新娘家时,这个小伙子便会抢先进门,甜声甜气地首先叫爹叫妈,接着新郎也叫,使得新娘的父母弄不清究竟哪个才是自己的女婿。
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景点
西昌卫星发射 基地邛海螺髻山 泸沽湖大风顶马湖彝海灵山寺甘洛清溪峡木里大寺穆天王古雕群 水洛乡俄亚乡凉山彝族博物馆。凉山彝族服饰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这里介绍其中几种。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由于大小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形态一一奴隶制,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凉山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即蓄一绺长发椎髻于头顶头,大多头上盘缠黑色或深蓝色长巾,且常裹成一尖锥状,斜插额前,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佩饰最富特色即为“图塔”,是斜挎于身上的佩带,用细牛筋编织成带,带面镶以白色砗磲片。妇女着裙,戴头帕,生育后戴帽或缠帕。双耳佩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下着百褶长裙,成年裙分为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多皱褶。多在腰际佩挂一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下端缀以五色飘带,用于盛物。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针筒以及装饰过的獐牙,信能以之辟邪。其衣饰的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喜用黑、红、黄等色,其工艺可用挑、绣、镶、滚等多种技法,火镰、羊角、蕨芨草等图案是其传统纹样,下分依诺、圣乍、所底三个样式。本型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现多用布料,色尚黑,多为青、蓝色。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长衫、长诲。女服盘肩,领口、襟边、裙沿有花饰。又可分为威宁式和盘龙式。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一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 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可分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本型服饰流行于滇东南彝区及广西那坡等地。女装以右襟、对襟上衣及长裤为主要款式,个别地区着裙;男装上为对襟,外套坎肩,下穿宽裆裤。广西那坡、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还保留着贯斗方袍的古老款式,这款服装仅在节日或举行仪式时妇女穿用。 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分路南、弥勒、文西三式。(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十月年
(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
(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
(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云南大理彝族分支腊罗女盛装云南省彝族乡列表  市州  县市区  彝族乡  楚雄市牟定县凤屯镇  南华县 姚安县  前场镇大姚县 武定县   元谋县 永仁县   保山市  龙陵县  木城彝族僳僳族乡  施甸县  摆榔彝族布朗族乡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  昌宁县  耇街彝族苗族乡  珠街彝族乡  隆阳区  瓦房彝族苗族乡  瓦马彝族白族乡  杨柳白族彝族乡  芒宽彝族傣族乡  大理州  祥云县  东山彝族乡 (祥云县)  漾濞彝族自治县 南涧彝族自治县 鹤庆县  六合彝族乡  弥渡县  牛街彝族乡  大理市  太邑彝族乡  云龙县  团结彝族乡  永平县  水泄彝族乡  永和彝族乡  北斗彝族乡  厂街彝族乡  宾川县  钟英僳僳族彝族乡  拉乌彝族乡  昆明市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官渡区  阿拉彝族乡  宜良县  耿家营彝族苗族乡  九乡彝族回族乡  富民县  罗免彝族苗族乡  晋宁县  双河彝族乡  夕阳彝族乡  丽江市  华坪县  石龙坝彝族傣族乡  永胜县  大安彝族纳西族乡  东风僳僳族乡  东山僳僳族彝族乡  光华僳僳族彝族乡  六德僳僳族彝族乡  松坪僳僳族彝族乡  羊坪彝族乡  宁蒗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临沧市  永德县  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  乌木龙彝族乡  云 县  后箐彝族乡  栗树彝族傣族乡  忙怀彝族布朗族乡  沧源县  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  临翔区  平村彝族傣族乡  凤庆县  新华彝族苗族乡  腰街彝族乡  郭大寨彝族白族乡  普洱市  墨江县  龙鱼塘彝族乡  孟弄彝族乡  澜沧县  谦六彝族乡  思茅区  云仙彝族乡  龙潭彝族傣族乡  曲靖市  罗平县  旧屋基彝族乡  师宗县  龙庆彝族壮族乡  文山州  文山市  坝心彝族乡  秉烈彝族乡  东山彝族乡 (文山市)  柳井彝族乡  丘北县  八道哨彝族乡  腻脚彝族乡  舍得彝族乡  树皮彝族乡  新店彝族乡  砚山县  维末彝族乡  干河彝族乡  盘龙彝族乡  阿舍彝族乡  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象明彝族乡  玉溪市  红塔区  洛河彝族乡  小石桥彝族乡  江川县  安化彝族乡  易门县  浦贝彝族乡  十街彝族乡  铜厂彝族乡  华宁县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  峨山县峨山彝族自治通海县  里山彝族乡  高大傣族彝族乡  昭通市  昭阳区  青岗岭回族彝族乡  小龙洞回族彝族乡  镇雄县  果珠彝族乡  林口彝族苗族乡  彝良县  奎香苗族彝族乡  龙街苗族彝族乡  树林彝族苗族乡  永善县  马楠苗族彝族乡  伍寨彝族苗族乡  大关县  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  威信县  双河苗族彝族乡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口弦、、笛、、、、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达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从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类场合中演唱,气氛较为轻松随意;“雅”是一种独唱山歌,演唱者一般为男女青年,多为触景生情;“左”是一种婚礼歌,在举行婚礼大夜晚,由主客双方各出两名歌手边舞边唱;“格”是一种悼念死者时或祭祖活动时的规定动作,毕摩用酒或水浇到烧红的烙铁或炭块上,同时念念有词,将需要供奉的祭品或需要解除的东西在升腾的水蒸气中晃一下,有时候是中邪的人从浇过水的烙铁或炭块上跨过,意为消除物或人身上不干净的东西。所念的词非即兴创作,有许多世代相传的手抄文本,视不同用途择而颂之;“毕”是指彝族毕摩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念颂经文的行为。音乐则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子音乐,其中也各有许多曲调。此外,还有多种乐器:月琴是彝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弦普遍为两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象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玛布”是彝族独特的乐器之一,其吹奏特点是利用鼻孔吸气,让鼓腮连续不断送气,可模仿婴儿啼哭,鸟雀鸣唱;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歌等。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亢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胡琴、彝箫、竖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黄片,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子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手。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的月琴.受到热烈赞扬。《彝族舞蹈-喜逐颜开》陈玉先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 云南彝族的支系十分复杂,音乐也各有特色。流传在红河地区的“四大腔”(海菜腔、山药腔、五山腔和四腔)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大型多段套曲,多为男女在“吃火草烟”这类交际习俗活动中演唱。它的歌词用汉语,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演唱形式多样,在我国民歌中亦非常罕见。其中,历史源远流长、旋律优美动听、演唱别具一格的海菜腔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至于贵州的彝族民歌形式多样且带有地域特色,民间常按大、小的分类观念划分为山上唱的和家里唱的两类,前者主要包括歌会、歌节上按一定程式对唱或独唱的“曲谷”和用汉语唱彝歌的“霎叉”,后者包括婚礼各环节伴娘考问接亲人的“骂挪”、“搓果朴”、“鲁果朴”,宾主互祝的“鲁外”,新娘出嫁前的“曲介”等婚礼歌,以及统称“褃合”的丧事歌、叙唱民间故事和历史神话传说的“走谷”等等。彝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有载歌载舞的歌舞和以乐器伴奏的乐舞两类。前者最著名的如“打歌”、“跌脚”等,节奏鲜明、音调明快;后者因伴奏乐器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较具代表性的有“跳乐”、“烟盒舞”等。1950年代以来,彝族地区又出现由叙事歌发展而来的说唱“甲苏”和“四弦弹唱”,以及音乐源于民歌、歌舞曲和器乐曲的彝剧。这些新的艺术样式大大丰富了彝族人们的音乐生活,并使彝族的传统音乐焕发新的光彩。彝族的民歌音乐存在三个色彩区:四川凉山和云南宁蒗的大小凉山,云南的中、南、北部,贵州六盘水地区和毕节地区。凉山彝族的山歌称“丫”或“丫合”,独用假声或小嗓的高腔唱法,调式常有交替或游移现象。由于当地生产力低下、群众的生活非常困苦,倾诉悲惨生活、渴望自由的“撒朱合”(诉苦歌)山歌非常多。此外,凉山彝族的叙事歌、婚嫁仪式过程中的“媳谐尼几”(婚嫁歌),以及由“阿冉妞”作为特有歌头词句贯穿的“古朱合”(情歌)等歌种,也很有代表性。其中,意为“妈妈的女儿”的《阿莫里惹》,叙述历史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等长篇叙事歌,也都是彝族民间文学中的杰作。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作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是,次为、、、和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是西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几个省。云南彝族占2/3,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极为丰富,以农业为基础的彝族多种植玉米、土豆、大麦、小麦和荞麦。蔬菜也较为丰富。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彝族喜欢养羊,尤以小凉山的彝族养羊最多。
羊肉是其主要的食源,吃羊时有一些特殊的习俗:羊肝、羊胃先用来祭祀祖灵,然后烧食,也有的生食;羊脑给老人吃;处于生育期的妇女忌吃公羊;牧羊人不能食羊尾巴;羊血用萝卜丝拌后腌做咸菜,放在饭上蒸熟吃,味道特别鲜美。
彝族吃鸡也有一些讲究。一般吃清炖,用陶锅煮,不用刀切。煮熟后用手将鸡撕成条块,蘸辣椒、花椒汁食。鸡头由老人吃,并要看卦(鸡脑的形状)。
彝族喜欢喝酒,酒分甜、辣两种,过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酿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敬意”的传统。
彝族在过年过节时都要椎牛打羊,宰猪宰鸡,而平时一般很少动牲,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杀年猪的食俗,一半留给自己吃,另一半送给岳父岳母。年猪多用来腌制,挂起来,阴干后成为腊肉或火腿。过年节时还要吃砣砣肉、糍粑,喝坛坛酒、泡水酒、酒茶。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时,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煮新荞麦饭。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泼撒,表示祭祀,祈求庄稼好,无灾无病。晚上,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驱散虫蛇和害虫。广西彝族在九月初一过打粑节时有&尝新&习俗,即吃新稻谷。这些都是节日喜庆的食俗。
彝族有一套社交礼仪食俗。彝家好客,凡家中来客皆先要以酒相待。宴客规格或大或小,以椎牛为大礼,打羊、杀猪、宰鸡渐次之。打牲时,要将牲口牵至客前以示尊敬。以牛、羊待客皆不用刀,用手捏死或捶死,故称打牲,其手法极敏捷,往往牲未死而皮已剥。
宴客时的座次顺序有一定的惯制,一般围锅庄席地而食,客人一般让坐于锅庄之上首,彝称“呷尔果”处;评价陪坐于锅庄之右首,彝称“尼木”处;帮忙者、妇女和亲友则坐于锅庄下首,彝称“呷基果”处。客人多时,顺延至右侧。
行酒的次序依据彝谚“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以上而下”。先上座而后下座,“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端酒给贵宾后,要先老年人或长辈,次给年轻人,人人有份。
在农村无论婚丧嫁娶,都有“早六晚八”的习俗。即早上六碗莱,如水豆腐、红烧猪肉、回锅肉、白菜粉条、猪血和花生米。晚上八碗莱,如黄条、红烧肉、,绉沙(炒肉皮)、千张肉、凉白肉、烩腊肠、花生等,经济宽裕的还要炖上一碗鸡。彝族擅长烤、炸、煮、拌等烹调技法,口味嗜咸、香、辣、麻,尤以制作乳饼而闻名。
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手沙江、安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午餐以粑粑做为主食,备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女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
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做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
山地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除鲜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另一种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间最常见的菜肴。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披毡而眠。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据考证,彝族的向天坟,其实就是古人用以观天象星斗的天文台,与彝族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历法,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彝族火把节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  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彝族年为3天。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全家团聚,或杀猪、杀鸡,庆贺当年人丁兴旺,来年吉祥安康等事宜。意为新年,主要内容是祭祖,早晨鸡叫以后,全村就要宰杀年猪,年猪要从同村同寨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家开始,依次序宰杀。用年猪的胆、胰、尿包占卜主人家的吉凶,以猪胆饱满、色泽好,胰平展,无缺陷,尿包丰满为吉祥,预示来年人畜兴旺,家人安康,粮食丰收。同时分“舍富”、“舍民”两餐进餐,“舍富”主要是祭奠祖先,取猪肾、肝、舌、胰与荞粑一同煮熟,敬奉先祖。“舍民”是全家人集体餐。吃完“舍民”后,男子们要将猪肉切成条块,妇女们则要灌制好香肠,并当天要将鲜肉和香肠挂在火塘上烤烤,同时以展示主人家的年猪肥,人吉祥,并且显示出主人的富裕。意为月首(即一个月的头一天),早晨鸡叫主人就要起床做心肺三鲜汤,既将心肺捣烂,放在锅里将油熬出来后,放入水加豆芽、干(鲜)笋等,做成三鲜汤。早晨起床全家人就要享受这顿三鲜汤的美味。上午由妇女们组织全村孩子祭果树,既“社日”仪式。每个儿童要带猪前蹄一只及意节粑(细玉米粑)等,选一棵长势丰茂的果树,由一孩子上树伴树神,众孩子在一妇女的带领下祈求树神要多结果子,让孩子们分享,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等,然后将孩子们带来的肉食切成小片放在树丫上或树皮之中。社日结束后是拜年,彝族年的拜年场面壮观热闹,一般数十人一组,从整个寨子挨家挨户拜年,拜年时主人家端上泡水酒,让大家喝,同时,拜年队伍还要为主人唱贺新年歌,年轻人跳舞、摔跤、跳锅庄等。大家不分彼此,不分亲疏,一起快乐到通宵达旦。意为送走祖灵,下午要煮猪肠青菜吃,由妇女们拜年,男子们在家接待拜年队伍。3天的年过完以后,彝族人就要背上大块的猪肉膀子(一般分成三、五、七块),酒、糖、千层饼、炒面、鸡蛋等到岳父岳母家拜年,整个10月份彝族人都沉浸在年节的快乐之中。
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从古到今,彝族对过年十分重视,也很热闹。关于彝族年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凉山彝族过年中的许多仪式均与祖先崇拜相关,整个节日中充满浓厚的祖先至上色彩。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
与赛装方式不同,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管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赛装节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这可谓是最早的时装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特”。
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遍及云南,不仅彝族,就连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这种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脚舞”、“踏歌”、“跳芦笙”等名称。
据考证,“打歌”系“踏歌”转音而来。早在汉唐之际,“踏歌”就曾是我国中原及南方民间十分活跃的民俗性歌舞。而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所铸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个垂尾人连臂环舞的铜扣饰以及凝固在云南沧源等地崖画上的舞蹈图纹,其舞蹈图案都与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这也许可作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证。
至今,在云南巍山县巍宝山龙谭殿的壁画上还保留着一幅清代人绘制的&踏歌图&,其情形与今天巍山彝族的打歌非常相似。庆年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过庆年节,并相互拜祝,载歌欢舞,祝贺节日。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反映了彝族支系“倮倮”人的一种宇宙观,他们认为天地万物是老虎创造的,他们对老虎的崇敬,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总的来说,“老虎笙”原始、古朴,不受外界影响,是傩彝文化的珍存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节期5~6天,节日里要杀猪、羊,富裕者要杀牛,届时要盛装宴饮,访亲问友,并互赠礼品。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补年节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神秘“换裙”仪式“换裙”仪式在大小凉山地区,彝族少女成年时要举行一种神秘的“换裙”仪式,彝语叫“沙拉洛”,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耳朵挂的是穿耳线。“换裙”仪式举行之后,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接拖地长裙,原先的独辫要改梳成双辫,并要戴上绣花头帕,挂上耳坠。
举行“换裙”仪式后,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看赛马、交朋友、谈恋爱了。“换裙”时间是根据少女的发育情况而定的,一般选在15~17岁之间,多择单岁。因为在当地彝民看来,双岁“换裙”会多灾多难,终生也不会吉利。至于“换裙”的具体日期,则要请老人好好地择算一下,才能最后定下吉日佳期。
由于“换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标志,作为父母对此都非常重视。特别是母亲,她是女儿的贴心人,也最了解女儿的生理状况,在临近换裙前就热心地为女儿准备好了头上戴的花边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颜色各异的珠子和领上的银牌等服饰品。新中国成立前,包括云南大部、贵州部分以及广西的全部彝族地区,以土地个体私有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早已占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实物地租是地主对佃农最主要的剥削方式。此外,对佃农一般还进行额外劳役剥削,雇工与高利贷剥削也十分普遍。部分地区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土司仍得到保存,或在“改土归流”时保全了大量的土目与中小奴隶主,因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较长。如在乾隆初年,贵州威宁地区的彝族群众仍然“半为夷目家奴”。及至建国以前,所属百姓仍然保留某些农奴的特点,奴隶主的剥削虽以实物地租为主,仍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奴隶制的痕迹。云南武定、禄劝以及红河南岸等地当时也保存不少大小彝族土司,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主经济已有取代领主经济的发展趋势。
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荞麦、土豆、小麦、水稻、大麦、燕麦、元根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牧草丰富,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主要牧养牛、马、猪、羊等。山地森林资源、山货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湖泊中有各种鱼类和水产。狩猎,采集药材、木耳,捕鱼等成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业基本上作为家庭副业而存在,主要采取定期赶集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
彝族的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尤其是在聚居区内一直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仅用少量的牲畜、粮食、山货去换取针、线、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耻于经商”的观念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在彝族人民的观念中,牛羊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衡量贫富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或一家人)能干与不能干、强与弱的标准。拥有百头牛羊是一般彝人的追求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彝族人民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已经建起了钢材、生铁、煤炭、采矿、发电、伐木、化肥、农机、食品加工等轻、重工业部门,形成了一支本民族的产业队伍。云南个旧的云锡公司,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一个重要企业,贵州西部的六盘水特区,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四川渡口也成为著名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各地普遍修建了公路,成昆、贵昆铁路干线也通过了彝族地区。政府还在各地设立了一些贸易机构和集市,使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经济上实行搞活的政策,彝族的城乡商品经济有了飞跃发展,彝人中建企业、经商者逐年增多,落后的自然经济正受到严重冲击。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1000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彝语支民族
彝语支,又称倮倮语支、Ngwi,是缅彝语群的一个支系,分布在、、、、、、、等地,使用人口达1000万人。彝语支和语言(统称)的概念并不相同。为避免混淆,Bradley(2007)提出称这个语支为Ngwi,这个词是对本语支语言使用者自称的构拟,和汉语“银”字同源。
彝语支多数语言元音有松紧对立,而且和声调有一定制约关系。语序是主宾谓。
可以分成北部、中部、南部、东南部四个分支:
北部:(诺苏语)、(尼苏语)、、(嘎卓话)
中部:、、、、、、
南部:、毕苏语组(毕苏语、)
东南部:仆拉语、姆基语、Laghuu、末昂语、嘎苏语
、和一些小方言的地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怒苏语和柔若语属于中部语组。
现在有争议的但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是彝语支民族有土家族,白族。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云南山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