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根治高血压并发症

细数高血压并发症
核心提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病人若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导致轻、中度肾小球的动脉硬化。高血压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症状的发生。很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症状,其发生与高血压病不无关系。
  是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6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但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即是在此病理基础上,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
  高血压病人若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导致轻、中度肾小球的。当肾小球动脉因高血压而管腔变窄甚至闭塞时,会导致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问题。
  3、心脏损伤
  高血压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等症状的发生。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血管,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4、勃起功能障碍
  很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症状,其发生与高血压病不无关系。高血压病人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有二:一为心因性原因,即高血压患者担心自己的血压过高而导致的精神上的压力因素;二为器质性原因,是指因动脉硬化的因素引起生殖器官血管功能降低。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实习编辑:古茜文)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老人来说,更要注意控制血压。冬季预防高血压,食疗养生很关键!其中,黄豆芽就是一种预防高血压的良好食材,今天食神为大家介绍一款美味的黄豆芽汤品。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研究按贡献褪黑素含量较高的男性患上晚期前列腺癌的风险要……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现实中有些萌妹子不知不觉中向女汉子发展,甚至还达到“丰…… []
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少盐,可以多吃鱼类,以补…… []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种引发使命的眼疾,通常当个体眼睛内部压力过大就会引发青光眼,而过度的压力也会将血流推向眼部进而引发个体失明;研究者Bang Bui博士表示,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引发青光眼的风险因子,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而此前也有研究认为高血压可以中和引发青光眼的眼压,研究者表示,短期内血压的升高会为抵御眼部压力升高提供保护作用。高血压并发症常见的都有哪些呢
温馨提示: 并发症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并发症也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病人由患一种疾病合并发生了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并发症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高血压也不能例外,那么,高血压的并发症常见的都有哪些呢?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关注了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婆婆在家里每天都会念叨的话,我知道,...
最原始的避孕方式就是古人采用的麝香避孕法,即将麝香......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您当前的位置: >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_原发性高血压有哪些并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
(别名:特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血管内科检查心血管内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_原发性高血压有哪些并发症
  高血压的并发症按受损的靶器官分为心脏、脑血管、肾脏、眼底、大动脉及周围动脉闭塞等。
  1.左心室肥厚 既往认为,高血压病并发的左心室肥厚是心脏的一种生理性、良性、适应性的代偿过程,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独立的、重要的预测因素,它已成为高血压病治疗与预防的新靶点。
  高血压患者中左心室肥厚的确切发生率不明。Framingham心脏研究调查美国Framingham地区年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流行趋势时发现,随着抗高血压药物的广泛应用,心电图检出左心室肥厚者明显减少,普通人群中男性自4.5%减至2.5%;女性自3.6%减至1.1%。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20%~50%,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达90%。据推测,男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25%,女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26%。
  2.冠心病 除2型糖尿病及吸烟之外,高血压是冠心病的最强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约为血压正常者的2倍。50%男性冠心病及75%女性冠心病有高血压。在西方国家,高血压导致冠心病的危险是脑血管病的2~3倍,多数高血压病患者死于冠心病。比较而言,收缩压对冠心病的易患影响比舒张压更大。例如,男性收缩压19.7~21.3kPa(148~160mmHg)与收缩压&19.7kPa(148mmHg)者相比,前者冠心病危险是后者的2倍。
  3.心力衰竭 在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冠心病及高血压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原因,约占90%。对普通人群的多变量分析表明,在男性,高血压占心力衰竭原因的39%,在女性,高血压占心力衰竭原因的59%。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是无高血压病患者2~3倍。对高血压病的长期(36年)研究表明,35~64岁男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4.0,65~94岁男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1.9;35~64岁女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3.0,65~94岁女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的相对危险1.9。由于降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比例大幅下降,目前占心力衰竭原因的10%~20%。
  4.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可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等。文献报道的心律失常发生率20%~90%,差异较大的原因是记录心律失常的方法不同。早期应用普通心电图,而近年多采用Hoher监测,在评价Hoher结果时,采用的诊断标准也不尽一致。
  5.心脏性猝死 猝死(Sudden death)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心脏性猝死指因心脏原因引起的猝死。心脏性猝死约占心血管病死亡原因的50%,主要由急性冠状动脉事件诱发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约占心脏性猝死原因的80%。高血压并发心脏性猝死并非少见,有人统计,至少1/3高血压患者的死亡是心脏性猝死。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指局灶性脑缺血或视网膜缺血所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突然,持续时间多在数分钟或数小时,24h内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但可反复发作。据估计,美国每年发生TIA者20万~50万人,约500万美国人曾被诊断为TIA。因为许多TIA并未引起医学关注,TIA发生率常常被低估。在TIA诸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名列第一。据统计,40%的TIA伴高血压。
  7.缺血性脑卒中 在西方国家,高血压病的死亡原因中,心力衰竭占首位,卒中占第2位;在我国,卒中占第1位,心力衰竭占第2位。卒中发生率随增龄而上升,男性稍多见。在西方,由于对吸烟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以及降压药物的广泛使用,卒中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老化,卒中的绝对数仍在上升,预计于2015年达顶峰。目前,美国每年约70万人卒中。据统计,我国卒中病死率为男性228/10万,女性156/10万。80%~85%的卒中为缺血性卒中,15%左右为出血性卒中。
  8.出血性脑卒中 原发性出血性脑卒中包括原发性脑出血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据统计,在脑出血患者中,94%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全世界每10万普通人群中,发生脑出血者10~20人。发病率随增龄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在我国,脑出血占高血压患者死因的首位。
  9.高血压性脑病 指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虽然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脑病的确切发病率不清,但包括高血压脑病在内的高血压危重症发病率在1%以下。
  10.高血压性肾脏病 肾脏与高血压的关系密切。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病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二者相互影响,甚至构成恶性循环。据报道,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尿蛋白发生率42%,约18%高血压病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10%~18%死于肾功能衰竭。而终末期肾病(ESRD)归因于高血压者占49%。因高血压性肾硬化行肾移植者,占全部肾移植患者的25%。高血压性肾损害多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更易发生。
  1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 眼底是全身惟一能在直观下看到的小血管及其有关变化的部位,并在一定程度反映体内其他重要器官的情况。高血压病早期,眼底往往正常,并可维持相当长时间,当血压持续升高时,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发生于视网膜者,称为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或高血压视网膜病。据估计,约70%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高血压视网膜病。年龄越大,高血压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
  12.主动脉瘤 动脉瘤指动脉壁异常扩张,其扩张后管腔直径是正常直径的1.5倍以上。常累及主动脉、髂动脉,其次是N动脉、股动脉及颈动脉。其中,主动脉瘤可发生于腹主动脉、胸主动脉(降主动脉)、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主动脉瘤的存在常是主动脉弥漫性病变的标志:25%~28%胸主动脉瘤患者同时罹患腹主动脉瘤,13%主动脉瘤患者存在多发性动脉瘤。主动脉瘤中,以腹主动脉瘤最多见,占主动脉瘤3/4左右,最常发生于肾动脉之下的腹主动脉。腹主动脉瘤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4∶1。在西方,65岁男性腹主动脉瘤(直径&3cm)发生率约6%,以后每增长10岁,发生率上升6%,55岁以下的女性罕见。
  13.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本病为少见致命性疾病,但发生率往往被低估。据估计,美国每年10万男性中死于主动脉夹层者约2人,10万女性中约0.8人。在大系列的尸解中,主动脉夹层检出率在0.2%~0.8%,而生前明确诊断者占40.4%~84%。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2∶1~5∶1。75%发生于40~70岁,大多集中于50~65岁。
  14.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亦称周围动脉病,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周围动脉,引起肢体动脉血管狭窄以致闭塞,导致患肢缺血等症状。年龄60岁以上男性症状性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2%~3%,女性1%~2%。无症状性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约为症状性的3~4倍。经年龄调整后,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约12%。
Copyright &
Ewsos. All Rights Reserved 医网 广东医网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邮箱:02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医网无关。对于评价有异议及要求删除,请书面实名与我们联系。高血压并发症有什么?_临界高血压_头条报道
||||||||||||||
当前位置: >
> 高血压并发症有什么?
高血压并发症有什么?
18:45:58稿件来源:
  高血压是世界最通常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患病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病的发作率不如西方国家高,但却呈升高趋势。如以血压高于140/90mmHg为标准统计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1959年全国13省根据普查739204人的材料计算均匀患病率为5.11%,地为6.96%;1979年29个省、自治普查人均匀患病率为7.73%,上海地为7.89%;而1991年全国的均匀患病率升至11.88%,地为12.69%。以上材料当然包括了临界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但标准同一,时间跨度大,可比性较强。  全国MONICA方案调查35~64岁人群诊断高血压的患病率,男性最高是省为25.8%,最低是为4.9%;女性最高是为24.3%,最低是为6.3%,与年的材料比较多数北方城患病率上升,其中以女士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幅度最大,增加了5.7%。上述资料显示,我国各省高血压患病率相差较大。、地高于西南、地;东部地高于西部地,差异的理由可能与人群盐摄入量、肥胖者的比例不同及天气等起因有关。近年来农村的患病率也在上升,如郊农村的诊断高血压患病率从1979年的8.7%至1991年的9.6%。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士,中年后女士稍高于男性。推荐导读 >>   高血压病病人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引起各种严重的问题,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高血压通常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四面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等。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明显。推荐导读 >>当前位置: >>
  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了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非同日3次测压后,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和正常高值及高血压。
  (1)理想血压:收缩压低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0毫米汞柱,而又非低血压者,视为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