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网状青斑风水有关系2012吗

共0件商品 金额总计:¥0元
系统性血管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时间: 09:46:47
  1.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下述诸情况无确定解释时往往提示系统性血管炎的可能。
  (1)一般情况:发热、体重下降、乏力、疲倦。
  (2)肌肉骨骼:关节痛、关节炎。
  (3)皮肤:可触知的紫癜、结节、荨麻疹、网状青斑、浅层静脉炎、缺血性皮损。
  (4)神经系统:头痛、卒中、单或多神经炎。
  (5)头颈部:鼻窦炎、鼻软骨炎、耳炎、虹膜炎。
  (6)肾脏:肾炎、肾梗死、高血压。
  (7)肺脏:咯血、肺内结节、肺浸润病变、肺静脉炎。
  (8)化验异常:贫血、血沉增快、肝功能异常、血尿、ANA阳性、RF阳性、血冷球蛋白阳性、低补体血症、ANCA抗体阳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升高。
  上述表现并不是特异性的,也见于感染、肿瘤等,但在无可解释的情况下,这些情况对系统性血管炎诊断提供某些线索:①提示血管炎的非特异性表现(贫血、血沉升快);②提示内脏受累范围(尿象、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胸X射线片、鼻旁窦X射线片);③除特发性血管炎、乙型肝炎、结缔组织病、肾脏病等。
  2.常见血管炎活检的异常发现。
  3.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种类、部位及程度的不同而异。起病可隐匿性或呈急性发作,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也轻重不一,有的表现为致命性的多器官受累,病情发展迅速难以控制,有的仅表现为轻微的皮肤损害。各种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可相互重叠,而且同一疾病在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差异也很大。常见血管炎发病的一般情况和主要临床表现。
  血管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血清学、病理学检查和血管造影等参数综合分析。对可疑血管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程序:①采集完整的病史和体验。这是极为重要的步骤,因为许多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比实验室检查更具有诊断价值。例如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过敏及哮喘病史是提示Churg-Strauss综合征诊断的重要依据:下颌和舌的间歇性运动障碍或不适则提示巨细胞动脉炎的可能。②血清学检查,主要包括自身抗体的测定,与血管炎有关的一些感染因素的检查如乙型肝炎病毒、HIV病毒、补体及冷球蛋白测定。同时应确定器官系统受累的程度和范围。通过血清学的检查某些血管炎疾病可得到确诊。③特殊的有创伤性检查,例如病变部位的活检,血管造影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检查等可为血管炎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证据。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178.5210
钙缺乏症 骨质疏松
¥22 &&&&¥23
补血滋阴 润燥
¥385 &&&&¥377.7
活血解毒 消肿止痛
¥23 &&&&¥21
智能测压 静音开关
¥723 &&&&¥635
补气 养阴生津
¥48 &&&&¥45
¥18 &&&&¥16
 |  |  | 
 |  | 系统性血管炎
系统性血管炎症状
1.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下述诸情况无确定解释时往往提示系统性血管炎的可能。
(1)一般情况:发热,体重下降,,疲倦。
(2)肌肉骨骼:关节痛,关节炎。
(3)皮肤:可触知的,,荨麻疹,,浅层静脉炎,缺血性皮损。
(4)神经系统:,卒中,单或多神经炎。
(5)头颈部:鼻窦炎,鼻软骨炎,耳炎,虹膜炎。
(6)肾脏:肾炎,肾梗死,。
(7)肺脏:,肺内结节,肺浸润病变,肺静脉炎。
(8)化验异常:,,,,ANA阳性,RF阳性,血冷球蛋白阳性,,ANCA抗体阳性,血管素转化酶活性升高。
上述表现并不是特异性的,也见于感染,肿瘤等,但在无可解释的情况下,这些情况对系统性血管炎诊断提供某些线索:①提示血管炎的非特异性表现(贫血,血沉升快);②提示内脏受累范围(尿象,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胸X射线片,鼻旁窦X射线片);③除特发性血管炎,乙型肝炎,结缔组织病,肾脏病等。
2.常见血管炎活检的异常发现。
3.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种类,部位及程度的不同而异,起病可隐匿性或呈急性发作,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也轻重不一,有的表现为致命性的多器官受累,病情发展迅速难以控制,有的仅表现为轻微的皮肤损害,各种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可相互重叠,而且同一疾病在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差异也很大,常见血管炎发病的一般情况和主要临床表现。
经典网上问答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咨询在线医生当季多发症状
当前位置:
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先天性泛发性静脉扩张,先天性网状青斑)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疾病用药:暂无
疾病自测:暂无
什么是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
  本病又称先天性泛发性静脉扩张、先天性网状青斑、Lohuizen综合征。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早期不需要治疗,对持续性的损害,可试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相关信息
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知识
关注疾病排行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90%,与遗传、感染、环境、性激素、药物等因素所致的免疫紊乱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免疫复合物所介导的血管炎。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 1、遗传 SLE的发病有家族倾向,患者近亲发病率高达5-12%,同卵挛生中发病(69%)远较异卵生为高(3%),抗核抗体在患者家族中阳性率较正常人高。组织相容复合体抗原(HLA)的研究提示,HLA-A1、B8、B15、B19等表型均在SLE患者中增加。
& 2、感染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在狼疮肾炎的内皮细胞内有“病毒包涵体”,皮肤、血管内皮、淋巴细胞内也能发现类似的包涵体,某些SLE患者可见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EB病毒的抗体滴度增高。SLE动物膜型NZB/NZWF小鼠组织中可分离出C型病毒,但在人中未能证实。
& 3、激素 大部分SLE患者为育龄妇女,男女之比至少为1:7-9。无论男女患者血中雌酮羟基化产物皆增高。
& 4、环境 日光和紫外光照射能使SLE全身和皮肤症状加重,日光过敏见于20-40%患者。日晒后出现颊、额、颈、胸、手背等处红斑。
& 5、药物 服用某些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可引起药物性狼疮,其症状与自发SLE相似,但血清补体正常,无抗双链DNA抗体和Sm抗体,极少发生肾炎和中枢神经损害,停药后症状和自身抗体消失。药物作为半抗原,引起药物过敏,有加重SLE的可能。
三 临床表现
& 在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是SLE特征性的改变。SLE的皮肤损害包括光敏感、脱发、手足掌面和甲周红斑、盘状红斑、结节性红斑、脂膜炎、网状青斑和雷诺现象等。SLE皮疹无明显瘙痒,明显瘙痒则提示过敏,免疫抑制治疗后的瘙痒性皮疹应注意真菌感染。接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SLE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局部皮肤灼痛,有可能是带状疱疹的前兆。
肾脏损害 为较早而常见,是最重要的内脏损害,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致死的主因。临床可见有各种肾炎的表现。早期尿中可发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数病人有管型。初起的轻度肾小球肾炎常以轻微血尿为主。部分急性狼疮性肾小球肾炎则尿中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较多,并伴有水肿、高血压、氮质血症等。后期肾功能损害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尿中大量蛋白、浮肿、低蛋白血症或出现尿毒症,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型为:Ⅰ型正常,Ⅱ型系膜增殖性,Ⅲ型局灶节段增殖性,Ⅳ型弥漫增殖性,Ⅴ型膜性,Ⅵ型肾小球硬化性。病理分型对于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有积极的意义,通常I 型和 II 型的预后较好,IV 型和VI 型预后较差。但LN的病理类型是可以转换的,I 型和 II 型者有可能转变为较差的类型,IV 型和V 型者经过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也可以有良好的预后。肾脏病理还可提供LN活动性的指标,如肾小球细胞增殖性改变、纤维素样坏死、核碎裂、细胞性新月体、透明栓子、金属环、炎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的炎症等均提示LN活动;而肾小球硬化、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则是LN慢性指标。活动性指标高者,肾损害进展较快,但积极治疗可以逆转;慢性指标提示肾脏不可逆的损害程度,药物治疗只能减缓而不能逆转慢性指数的继续升高。
8. SLE患者常出现心包炎,表现为心包积液,但心包填塞少见。SLE可有心肌炎、心律失常,多数情况下SLE的心肌损害不太严重,但是在重症的SLE,可伴有心功能不全,为预后不良指征。SLE可出现疣状心内膜炎(Libman-Sack 心内膜炎),病理表现为瓣膜赘生物,其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区别,疣状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最常见于二尖瓣后叶的心室侧,且并不引起心脏杂音性质的改变。通常疣状心内膜炎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可以脱落引起栓塞,或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SLE可以有冠状动脉受累,表现为心绞痛和心电图ST-T改变,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塞。除冠状动脉炎参加了发病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磷脂抗体导致动脉血栓形成,可能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另两个主要原因。
SLE常出现胸膜炎,如合并胸腔积液,其性质为渗出液。年轻患者(尤其是女性)的渗出性浆膜腔积液,除结核外应注意SLE的可能性。SLE肺实质浸润的放射学特征是阴影分布较广、易变,与同等程度X线表现的感染性肺炎相比,SLE肺损害的咳嗽症状相对较轻,痰量较少,一般不咯黄色粘稠痰,如果SLE患者出现明显的咳嗽、粘稠痰或黄痰,提示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结核感染在SLE表现常呈不典型性。在持续性发热的患者,应警惕血行播散性粟粒性肺结核的可能,应每周摄胸片,必要时应行肺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结合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涂片和培养,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SLE所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主要是处于急性和亚急性期的肺间质磨玻璃样改变和慢性肺间质纤维化,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干咳、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常显示弥散功能下降。少数病情危重者、伴有肺动脉高压者或血管炎累及支气管粘膜者可出现咯血。SLE合并弥漫性出血性肺泡炎死亡率极高。SLE还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梗塞、肺萎缩综合征(shrinking-lung syndrome)。后者表现为肺容积的缩小,横膈上抬,盘状肺不张,呼吸肌功能障碍,而无肺实质、肺血管的受累,也无全身性肌无力、肌炎、血管炎的表现。
11.神经系统损害& 又称神经精神狼疮。轻者仅有偏头痛、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或轻度认知障碍;重者可表现为脑血管意外、昏迷、癫痫持续状态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脱髓鞘综合征,头痛,运动障碍,脊髓病,癫痫发作,急性精神错乱,焦虑,认知障碍,情绪失调,精神障碍;周围神经系统表现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单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颅神经病变,神经丛病变,多发性神经病变,共计19种。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上述表现,并除外感染、药物等继发因素的情况下,结合影像学、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可诊断神经精神狼疮。以弥漫性的高级皮层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神经精神狼疮,多与抗神经元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Ribsomal P)抗体相关;有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的精神神经狼疮,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伴有抗磷脂抗体阳性,另一种常有全身血管炎表现和明显病情活动,在治疗上应有所侧重。横贯性脊髓炎在SLE不多见,一旦发生横贯性脊髓炎,应尽早积极治疗。否则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表现为下肢瘫痪或无力伴有病理征阳性。脊髓的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
12.血液系统表现:SLE常出现贫血和/或白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贫血可能为慢性病贫血或肾性贫血。短期内出现重度贫血常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所致,多有网织红细胞升高,Coomb’s试验阳性。SLE本身可出现白细胞减少,治疗SLE的细胞毒药物也常引起白细胞减少,需要鉴别。SLE的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治疗前或疾病复发时,多数对激素治疗敏感;细胞毒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其发生与用药相关,恢复也有一定规律。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抗体、抗磷脂抗体以及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有关。部分患者在起病初期或疾病活动期伴有淋巴结肿大和/或脾肿大。
13.消化系统表现& SLE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其中以腹泻较常见,可伴有蛋白丢失性肠炎,并引起低蛋白血症。活动期SLE可出现肠系膜血管炎,其表现类似急腹症,甚至被误诊为胃穿孔、肠梗阻而手术探查。当SLE有明显的全身病情活动,有胃肠道症状和腹部阳性体征(反跳痛、压痛),除外感染、电解质紊乱、药物、合并其他急腹症等因素,应考虑本病。SLE肠系膜血管炎尚缺乏有力的辅助检查手段,腹部CT可表现为小肠壁增厚伴水肿,肠袢扩张伴肠系膜血管强化等间接征象。SLE还可并发急性胰腺炎。SLE常见肝酶增高,仅少数出现严重肝损害和黄疸。
14.& SLE
四& 实验室检查
1.抗核抗体谱:A.抗核抗体:95%阳性,其效价与病情活动程度不一定平行。B.抗dsDNA(抗双链DNA)抗体:具有诊断特异性,其效价随病情缓解而下降。C.抗Sm抗体:标记性抗体,阳性率为20%-30%。该抗体通常与病情活动性无关。D.其它自身抗体:抗nRNP(u1RNP)、抗rRNP、抗SSA、抗SSB、抗组蛋白、抗PCNA等也可阳性。抗组蛋白抗体效价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2.抗磷脂抗体:与SLE的神经系统损害、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心脏损伤、血管栓塞等许多并发症相关。常检测的磷脂抗体有抗心脂抗体(ACL)、狼疮抗凝物(LAC)及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等。
3.补体:血清总补体(CH50)、C3含量降低,与病情活动有关。补体分解物C3a、C5a增加也表示病情活动。
4.其它:病情活动时血沉常增快、C-反应蛋白值增高。可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肾受累时常有尿蛋白、血尿、管型尿等。中枢神经受累时常有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和白细胞增高等。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
1.颧部红斑:遍及颧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而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附近皮肤。
2.盘状红斑:隆起的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栓塞,旧病灶可有皮肤萎缩性疤痕。
3.光过敏: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4.口腔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5.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伴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6.浆膜炎:(1)胸膜炎:胸痛、胸膜摩擦音或胸膜渗液;(2)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
7.肾脏病变:(1)蛋白尿&0.5g/天或&+++或(2 )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神经系统异常:(1)抽搐:非药物或代谢紊乱所致,或(2)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所致。
9.血液系统异常:(1)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或(2)白细胞减少&4000/ul或(3)淋巴细胞减少&1500/ul或(4)血小板减少&100.000/ul。
10.免疫学异常:(1)LE细胞阳性或(2)抗dsDNA抗体阳性或(3)抗Sm抗体阳性或(4)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11.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抗核抗体滴度异常或相当于该法的其它试验滴度异常,排除了药物诱导的"狼疮综合症"。4项或4项以上可诊断为SLE,但应排除感染性疾病、肿瘤或其它结缔组织病。 1997年美国风湿学会提出去除10(1),以抗心磷脂抗体(IG型或IM型)阳性或狼疮抗凝物阳性取代了梅毒血清假阳性。
五& 鉴别诊断
1.感染:80%的患者活动期发热,需与感染相鉴别。抗生素治疗无效,关免疫学检查有助诊断。
2.溶血性贫血:约有2%的患者以溶血性贫血起病,不伴或很少伴有SLE其它症状,易误诊。检测抗核抗体谱有助鉴别。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的患者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不伴或很少有SLE的其它症状,很容易误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检查、抗核抗体检测及其它免疫学指标可助诊断。
4.淋巴结肿大:5%的患者以淋巴结肿大起病,常伴有发热,易与霍奇金病及淋巴结核相混淆。但其病理改变常为反应性淋巴结炎或坏死性淋巴结炎。应进一步进行免疫学检查。
5.肾病综合症:9%的患者以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起病。有时在起病1~2年后才出现SLE的其它症状。免疫学检查及肾穿刺检查有助于诊断。
0.25 qd0.4mg/d6
SLE7.5mg/dSLE1 mg/kg1281~210%0.5 mg/kg10 mg/dSLE2mg/kg/dMethylprednisoloneMPMP500~1000mg15%250ml123-515-300.5-1mg/kgMP
SLE, SLEMP60-
&Cyclophosphamide, CYCSDNABSLE0.75~1.0g/m2200ml3~41612912g30gLN3.0109 /L3714213
DNA12.5mg/kg50100mg/d50mg122~3
10~15mg1SLE
TIL-2SLEVLN35mg/kg30%LN
IVLN10~30mg/kg2
/BWHOLNSLE/ 2 mg/kg/d)MPCYC 0.4-0.8 q2w
SLEACL10mg/wk2~3
&2/mm31mg/kg/d2mg/kg/dVcR1mg, qwk3-6IVIGIVIG0.4g/kg51IVIGSLEMPCYCC
SLESLEMPIVIG
SLESLESLESLESLESLE30mg350mg/d/
6.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难治性SLE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近期疗效已肯定,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7.合并症的治疗:
(1)感染:对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的患者,要首先除外各种感染,尤其是结核感染。如感染上升为主要矛盾,尽量减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加强抗感染治疗。
(2)无菌性骨坏死:治疗过程中应尽量使激素减至最小维持量,避免无菌性骨坏死发生,对已有股骨头萎陷或髋臼破坏的患者可行关节置换术。
(3)抗磷脂综合征: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患者,可抗凝治疗,以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
8.缓解期治疗:病情稳定,将激素减量,最后以维持小剂量10mg隔日口服或并用免疫抑制剂间断维持。
关节、骨骼、肌肉疼痛中医治疗
在风湿类疾病中,大多有关节肌肉疼痛,而红斑狼疮的关节肌肉疼痛也是常见的,但相对而言,疼痛的程度是比较轻的,顽固不愈,贯穿整个病程者甚少,只有个别的患者呈现剧痛或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关节疼痛者大多呈现游走性,多发性,一般无红肿现象。骨骼疼痛者多见于肋软骨的疼痛,可以是关节疼痛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单独的肋软骨疼痛。肌肉疼痛可以是全身性疼痛,也可以是单个肌肉疼痛。在辨别狼疮性关节痛时要注意排除其它疾病如退行性关节炎引起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关节坏死性疼痛。中医认为凡是疼痛性病变都是不通引起的。所以有"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说法。红斑狼疮的关节肌肉疼痛也是由于不通而引起。首先本病患者由于身体亏虚,容易感受风寒湿邪,病后又无力祛邪外出,以至风寒湿热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关节、筋骨、血脉、肌肉之间,引起局部气血不畅、滞而不通,出现疼痛;另外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由于五脏亏虚,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性产物,这些有形物聚而不散,影响气血流动而出现疼痛。再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五脏亏虚,气血的生成不足,不能营养关节肌肉或气虚无力推动血脉的运行而引起的疼痛,临床上如果关节疼痛只是一个伴随的副证,可以不做专门调治,经过狼疮本病的治疗,随着整体病情的好转,这种疼痛会逐渐减轻消退,如果疼痛是一个主症,则要根据伴有的其它症状辨证治疗。关节肿痛,游走不定,伴发红斑等大多是发生在本病的早期、活动期或急性发作期,在狼疮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止痛,祛风湿化瘀血的药物,如加用秦艽、川芎、川牛膝、威灵仙等。如果疼痛伴有怕冷,及雷诺氏症,全身关节肌肉酸痛,要注意活血散寒,加用中药仙灵脾、巴戟天、黑附子、细辛、乌稍蛇等。在关节疼痛的治疗中,应注意与风湿、类风湿等以关节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治疗上的不同,这类疾病治疗主要是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止痛,应用大量的祛风通络药,而红斑狼疮的关节肌肉疼痛只是一个伴随症状,即使是以关节肌肉的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病机主要是五脏亏虚,邪阻三焦,因此应以整体的调整治疗为主。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一些温阳散寒药如附子、肉桂等,能抑制关节的炎症和止痛,并能加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仙灵脾、威灵仙能抑制关节的炎症,这些药物有镇痛之效,临床上可以根据病情酌情选用。局部疼痛明显者还可采用针灸,封闭等疗法治疗,并注意减少活动,避免强烈刺激等。
雷诺氏现象中医治疗
雷诺氏现象是红斑狼疮的一个局部症状,这一现象也常出现在其它的结缔组织病中,因此,本病在尚未出现脏器损害之前,不能单独以雷诺氏现象来诊断红斑狼疮,但雷诺氏现象在本病中常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并且常惯穿于本病的始终,在整体治疗中,要把雷诺氏现象作为一个主要症状来处理。雷诺氏现象的肢体发白、发紫、发红顺序出现,多在接触凉水,局部受冷或在冬天发作加重,有的见双手清冷发白发紫,重的双脚也有相同表现,它是由肢端的小血管痉挛引起的。中医认为,出现本症主要是气血瘀滞的表现,由于红斑狼疮患者五脏亏虚,气血运行不利,气无力运行血脉,而产生血脉瘀阻,并且本病病程较长,阴阳气血均有亏损,特别是病久之后可以表现为阳气不足,在治疗上重在扶正,在治疗全身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温阳通络的药物治疗,以解除肢端小血管痉挛,输通局部血脉,消除雷诺氏现象,常在治疗全身情况的药物基础上加用补骨脂、忍冬藤、巴戟天、川牛膝、仙灵脾、赤芍、丹参、桂枝、生姜等药物,这些药物用量不易过大,应做为辅助药来使用。雷诺氏现象常在冬季寒冷季节加重,春季随着气候的转暖而逐渐减轻,在治疗上也以春季为最佳季节,一般随着春秋的积极治疗,冬季的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口腔溃疡中医治疗
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疾病的过程中均可出现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可发生在口腔中的任何部位,某些阶段可以成为疾病的主症,并且非常顽固,有时可以出现反复的溃疡感染,而疼痛难当,不能进食。中医认为口腔的各部位与五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口腔与舌的不同部位分属五脏,例如在中医理论中有"脾开窍于口"、"舌为心之苗"、"肾脉挟舌本"等理论,口腔溃疡的出现多为五脏亏虚,日久积热,郁火上拢所致,治疗中应重在滋阴清热,泻火解毒,常应用泻心汤治疗,选用的药物有黄连、生地、黄芩、苦参、水牛角、大黄等。红斑狼疮的口腔溃疡是由于免疫因素所引起的,一般溃疡顽固而无疼痛感,但由于口腔粘膜被破坏,常合并有病毒,细菌感染,一但感染后出现口腔溃疡发红,周围红肿,疼痛症状,这时的治疗要适量加用地丁、皂刺、公英、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并且要外用锡类散、西瓜霜,尽快清除局部的感染。以上所列药物多为中医的苦寒之品,长期应用容易伤胃,在临床上要根据每个患者的脾胃功能酌情选用。口腔溃疡的恢复是随着本病整体情况的好转而变化的,因此在临床上不可忽视红斑狼疮本病的治疗,另外在口腔溃疡的急性活动期,不可以吃辛辣刺激食物,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促进其愈合
胸膜炎、心包炎中医治疗
胸膜炎和心包炎都是红斑狼疮活动期出现的浆膜炎,除了胸膜炎和心包炎外,还有腹膜炎及关节腔内的炎症等,临床上以心包积液最为常见,其次是胸腔积液。中医认为人体的水液靠五脏六腑的正常输布以三焦为通道而运行全身,红斑狼疮患者因五脏亏虚,三焦阻塞,水液不能正常输布,成为一种病理产物停聚于体内,叫做饮邪。饮邪流注于胁下,悬停于胁肋者,就叫做悬饮;而流注于心脏外的包膜,就是心包饮,也称心水症。悬饮形成后常表现有胸胁胀满疼痛,以胁下部位为主,深呼吸,咳嗽,转侧时疼痛加剧,而心包饮出现时就会有胸闷,心慌,严重的不能平卧。因为悬饮和心包饮的出现大多在狼疮的急性活动期,所以多有狼疮活动期的综合症状,在治疗上除积极应用中西药物控制狼疮活动外,要兼以逐水化饮,在原治疗方剂中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及白芥子、五加皮等药物,葶苈子和白芥子在植物分类中同为十字花科植物,均含有硫甙,其中葶苈子为黑芥子甙,白芥子为白芥子甙,这些甙类成分能改善胸膜及心包膜的血管内皮通透性,抑制其水分向胸膜腔和心包腔内渗出,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同时,将两腔内的积液逐渐吸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这些药物能够化水蠲饮的药理基础。中医认为白芥子去饮邪作用强大?能去皮里膜外之痰,有推墙倒壁之功"。五加皮含有强心甙,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及心水的吸收。在这些药物的应用中要注意药物的用量,葶苈子一般无明显副作用,用量可以稍大些,可用至每日30克,白芥子性偏温,在应用中一般用量为10~20克,五加皮大量久用可以引起中毒,一般用量在10克以内。这些药物除对胸膜腔及心包的积液有作用外,还对腹水,关节腔积液,颅内水肿及眼底水肿有疗效。个别患者临床出现顽固性心包积液,多是由于病变日久出现了心包膜的增厚及纤维化,此时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应加用扶正活血之品,以求缓图之。可以加用黄芪、防已、落得打、丹参等药,落得打、丹参可以化解瘢痕,消除心包膜的纤维化,这样心包积液就会慢慢吸收。另外中医在治疗体内积饮时常用十枣汤,十枣汤中用甘遂、芫花、大戟等为主药,这些药都是峻泻逐水之品,所以用大枣煎汤送服,应用时由小量开始,逐渐递增,利下之后马上减量或停服。这种方法对一般的胸腔积液尚可应用,对红斑狼疮患者并不适合,因红斑狼疮的胸水都是在狼疮活动,体质虚弱的基础上发生的,一般难以承受这些峻药的作用。峻下之后,体质更加虚弱,有时会因此加重狼疮的病情。而在胸膜炎胸水不太多,以胸胁疼痛为主者可加用香附旋覆花汤,应用香附、旋露花、苏子、杏仁、陈皮、茯苓、半夏、薏苡仁等理气止痛化饮渗湿,在此基础上随症用药,一般疗效颇佳。
心肌炎中医治疗
狼疮性心肌炎是狼疮活动期由于免疫因素造成心肌细胞的损伤,临床上出现心悸,胸闷胸痛,严重者出现急性心衰,成为狼疮活动期的急症。根据本症所表现的症状分析,属于中医的心气不足,气血亏损,及血脉瘀阻的表现,但它是狼疮侵犯的特定病理变化,与一般的中医所论述的胸痹心痛有所不同,因此狼疮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要遵循以下原则①调整机体的免疫状态,整体控制狼疮活动。②加强心肌的营养,恢复损伤细胞的功能。③加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循环功能。④活血化瘀,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具体选方用药时,可选用狼疮饮配合西药调整免疫,控制狼疮,消除造成心肌损伤的直接原因。给予益气养血的中药改善心肌营养,可应用保元汤、天王补心丹、五味子汤加减,药物有人参、黄芪、甘草、五味子、麦冬、天冬、酸枣仁、茯苓、生地、灵芝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人体对损伤的耐受性,恢复心肌细胞的功能。选用五加皮、玉竹、葶苈子等药加强心肌的收缩功能,还可以应用桑寄生,甘松,苦参等药调整心律,改善循环功能,加用丹参、川芎、三七、赤芍等活血化瘀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改善心肌自身的供血供氧。在以上药物的选择应用中,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用药,如狼疮活动的综合症状明显,应先加强控制狼疮活动,而狼疮活动已经控制,心肌损伤尚未恢复,以心脏的症状表现突出,就应重点放在恢复心肌细胞的功能上,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上述药物能改善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营养血流,减少心脏动作,减慢心率,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另外有些药物含有挥发油成份,有迅速止痛的作用,如麝香、细辛等;一些药物含有香豆精类化合物,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一些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有扩张冠脉,调整心血管活动的作用;一些含有皂甙类的药物有强心作用,临床可以酌情选用。
肝炎中医治疗
&红斑狼疮造成肝脏受损患者相对较少,但狼疮自身免疫的因素,部分患者出现免疫性肝损伤,造成狼疮性肝炎,临床出现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有的出现黄疸,化验肝功能异常,转氨酶(ALT和AST)升高等。中医认为肝脏体阴而用阳,根据狼疮损伤肝脏后出现的症状,可以辨证为肝气郁结、肝阴不足、瘀血停着及肝胆湿热四个类型。在治疗上积极治疗狼疮本病,消除免疫因素,并根据出现的症状加用不同的药物,恢复肝功能,消除症状,一般来说,胁部走窜疼痛,恶心嗳气,不欲饮食,是肝气郁结的表现,应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主要药物有香附、枳壳、川芎、青皮、甘草等;肝区疼痛、绵绵不休、口干咽燥、是肝阴不足,治疗应养肝柔肝,用一贯煎加减,主要药物有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等;如果肝大,压痛明显,是瘀血内停,治疗上要祛瘀通络,选用复元活血汤,主要药物有桃仁、红花、丹参、穿山甲、当归、莪术等;如果有黄疸出现,多是肝胆湿热,治疗应该清热利湿,选用龙胆泻肝汤,主要药物:龙肝草、桅子、黄芩、柴胡、菌陈等,随着整体情况的好转,肝脏的损伤也会逐渐恢复。另外,在狼疮性肝炎的治疗中,有一些保肝药物是经常应用的,如女贞子、枸杞子、五味子、山萸肉含有齐墩果酸等物质,能保肝降酶,常用于转氨酶高的患者;黄芪、麦冬、龟版、鳖甲等药可以改善肝功能,有促进肝内蛋白合成和保护肝糖元作用;垂盆草、六月雪、菌陈等药能保肝利湿退黄,伴有黄疸者常用。部分患者,肝脏损伤时间较久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此时治疗要加入能软坚散结的药物,常用莪术、三棱、丹参、鳖甲、苏木、泽兰等。对一些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应避免应用,如川栋子、黄药子、铁树叶及一些损伤肝脏的西药,都要避免使用,饮食要富含维生素,清淡而富于营养,并且不宜劳累,避免情绪激动.
肺炎中医治疗
肺就是狼疮损害肺脏引起的狼疮性间质性肺炎,损害部位主要在肺间质,早期临床上可以无症状,拍胸部X线片时可以发现两下肺基底段点状小结节和条索状或网状阴影,加重时可有咳嗽,气急,无痰,逐渐加重的进行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道与外界相连,本症常有合并感染而加重呼吸道症状,中医认为肺为华盖之脏,主气,司呼吸,肺部受损出现的咳嗽,气急,呼吸困难,无痰,主要是肺气虚症和肺阴虚的双重表现,益肺气用保元汤,滋肺阴用沙参麦门冬汤,主要药物有人参、白术、茯苓、黄芪、沙参、麦冬、玉竹等。本症常见有合并感染,在肺虚的基础上出现外邪阻肺或痰热壅肺的症状,如果见咳嗽、气短、咽痒、发热则为风寒之邪袭肺,肺失宣降所致,应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散风寒,疏通肺气的药,应用杏苏散治疗,主要药物有紫苏、前胡、杏仁、枳壳、陈皮、半夏;如果咳嗽,咯黄痰,咽痛,气短出汗,是风热伤肺的表现,加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药,应用桑菊饮加减,主要药物有桑叶、菊花、杏仁、桔梗等;如果感染严重出现咯吐黄粘痰、胸痛气短、高热等是痰热壅肺症,在配合应用西药抗生素的基础上要应用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品,常用鱼腥草、银花、败酱草、苇茎、冬爪子等药。外感的症状消失后要恢复益肺气,滋肺阴的治本之法,以求消除肺间质的纤维化,恢复肺的呼吸功能。在狼疮肺的治疗中,益肺气,滋肺阴的黄芪、白术、麦冬等中药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伤功能,使肺支气管粘膜分泌干扰素,而增强抗菌抗病毒能力。另外对肺纤维化严重造成的呼吸困难,中医称之为肾不纳气,这时要选用补肾纳气进行配合治疗,常用哈蚧、五味子、核桃肉等药物。狼疮肺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烟尘刺激,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肾炎中医治疗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损害最多的一个脏器,其损害可以出现在本病的任何阶段,随着病程的迁延而增多,有的以肾炎形式开始发病,以后才出现多系统的症状,临床上肾外表现与肾脏损害不一定是平行关系,狼疮活动可以没有肾损害,但严重的肾损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狼疮肾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控制狼疮病情,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及时发现肾损害并尽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狼疮肾的早期可以无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部不适,经化验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和管型,肾功能早期正常,晚期多有改变,并且可发展成尿毒症,根据狼疮肾的表现结合全身情况中医把其分成肾阴亏虚型、脾胃两虚型、肾虚瘀滞和湿热蕴毒型等。
肾阴亏虚型:持续尿蛋白,腰酸、五心烦热,或自觉内热,脉细数者,为肾阴亏虚,治以滋阴补肾之法,选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主要药物有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等,经研究本方能够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尿蛋白。
脾肾两虚型:疲乏无力、面色不华、下肢浮肿、腰酸、蛋白尿时间较长者,为脾肾两虚,治应健脾益肾,选用春泽汤加味,主要药物有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猪苓、泽泻等。
肾虚瘀滞型:尿蛋白伴有潜血,肢体瘀斑,局部红斑者,是肾虚血瘀所致,治以补肾活血,选用知柏地黄丸加桃红四物汤,主要药物用细生地、丹皮、桃仁、红花、丹参、当归、川芎、黄柏、知母等。
湿热蕴毒型:尿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腰酸腰痛、发热、心烦、浮肿、舌苔黄腻脉滑数,是湿热内聚,化热成毒的表现,治疗上利湿清热解毒,用五苓散加味,主要药物有猪苓、茯苓、泽泻、白术、马鞭草、六月雪、苦参、赤小豆等。
降尿蛋白中药:临床有些药物能够降尿蛋白,治疗各型狼疮肾,均可选用如黄芪、白花蛇舌草、六月雪、蝉衣、芡实、落得打、意苡仁、连须、鬼箭羽、仙灵脾等。
&狼疮性肾炎是狼疮活动损伤的一部分,随着对狼疮的全面治疗,尿蛋白一起好转,也有部分患者全身病情好转后留有顽固性蛋白尿,这些患者坚持服用中药较长时间,才能使尿蛋白好转,不可短期服用后仍有尿蛋白就停服中药,使治疗效果降低。以上所列药物在治疗狼疮肾的同时,对其它的脏器也有强壮作用,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最早的感受是精神振作,体力恢复,感冒减少,疲乏等症状消失,蛋白尿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在病情取得稳定的基础上,将激素逐渐递减下来。
重度浮肿和腹水中医治疗
&狼疮性肾炎口患者,尿蛋白大量流失,造成低蛋白血症,可出现全身浮肿,其下肢、臂部、腰、腹部、外阴部、面部均可出现明显的凹陷性水肿,有的出现胸水及大量复水,相当于中医的水肿及鼓胀。这种情况下补充蛋白及给予快速利尿药虽能一次性地发挥作用,但水肿和腹水很快会再产生,中医药治疗虽然见效稍缓,但有时能起到消肿除胀,而新水不再复聚的作用。本证多见全身浮肿,腹部胀满彭隆,面白不华或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小便量少、脉弱,是脾肾两虚,水湿内聚的表现,应用中医的健脾补肾、利水消肿的方法治疗,常用参苓白术散和济生肾气丸,主要药物有党参、白术、牛膝、黄芪、车前子、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猪苓、赤小豆、防己等。这些药物一方面通过其健脾补肾作用消除引起水肿的病机改善肾脏功能,减少蛋白的漏出;一方面增加肝内蛋白的合成,作用虽然缓慢,长期使用能提高血清蛋白,其中的利水之品虽比不上西药的快速利尿剂作用强大,但对体内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是很小的,可以长期使用,达到消肿的目的。另外配合药物治疗在饮食上宜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鲤鱼、甲鱼、鸡、鸭、鹅、牛奶、鸡蛋等,放宽饮食的限制及不必要的忌口,以增加血浆蛋白。还可以食用冬瓜、白萝卜、葫芦、赤小豆等以促进利尿作用。在狼疮肾低蛋白血症引起的高度水肿及腹水的治疗中,不易应用中药的峻下逐水药,如大戟、芫花、甘遂等,这些药物应用后虽能使部分水分从大使排出,但本病是一种体虚状态,不能承受峻下的威力,勉强攻下后,使机体更虚,可使症情进一步加重。另外这类药物有一定的肾毒性,应用后可加重肾脏的损害,使用时应注意。
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
疮肾的晚期,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最初一段时间,病情还是可逆的,通过中、西药物的积极治疗,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可以下降至正常,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随着肾脏纤维化的加重,肾脏体积逐渐缩小,肾衰进一步加重,最后出现尿毒症而危及生命,在这一时期的治疗,要能够加强肾脏的代偿,抑制肾纤维化,加快体内毒素的排泄,注意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同时尽快控制全身的狼疮活动。这一时期的主要症状为面色无华或苍白、气短、疲乏无力、不欲饮食,或恶心、皮肤瘙痒、腰胀、小便少、大便溏或干结,化验血肌酐、尿素氮可以增高数倍,中医认为其病机是本虚标实,其本虚为脾肾阳气虚,累及心肺肝胃导致阴阳气血皆虚,其标实为水湿浊毒停滞于内,三焦不利,在治疗上必须健脾益肾、通腑降浊,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首乌、大黄、白术、茯苓、陈葫芦、大腹皮、赤小豆、车前草等。这些药物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纠正贫血及代谢失常引起的低钙高磷血症,长期服用能稳定肾功能,抑制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的病情进展,降低终末期肾衰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一种独特有效的方法,中药灌肠有结肠透析作用,能消除血中氮质、降低血尿素氮、肌酐的含量、减轻水肿和临床症状,使早中期的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有所恢复。常用的中药灌肠药物有大黄、芒硝、牡蛎、附子、木香等。还可根据临床症状作一些调整,灌肠液有泻下,解毒,降浊的作用,当灌肠液与大便排出体外时,便可带出大量水分及体内的有毒物质。狼疮肾出现肾衰时,在用药时避免使用肾毒性中药,如木通、佩兰、铁树叶、苍耳子、川栋子等。在饮食上忌生冷辛辣、醇酒、滋腻食物,烹调时多用蒸、煮,少用煎、炒的方法,煎炒时可以产生多量的甲基胍,是一种毒性很高的尿毒症毒素,对慢性肾衰患者有害。应用优质低蛋白高热量食物的同时,宜选食清淡,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素食和新鲜蔬菜,尤其是含维生素C较高的蔬菜和水果。
肠胃损害中医治疗
红斑狼疮损伤消化道器官后,常见的症状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个别重症患者可以出现肠梗阻,这主要是由于狼疮损伤后引起胃肠功能改变,有的是因为狼疮性腹膜和肠系膜炎所造成的。对于狼疮性胃肠道损伤要与原发的胃肠道病变相鉴别。在中医治疗上如患者恶心、呕吐、嗳气等,是胃气不和所引起,应用和胃降逆之品,选用连苏饮治疗,主要药物有苏叶、黄连、吴茱萸、半夏、陈皮等;如出现局部胀满,大便干结,则要通腑降浊,选用增液承气汤,主要药物有大黄、生地、元参、枳实等。在红斑狼疮病的治疗中,常用的西药为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的环磷酰胺等药,这些药物长期应用都能引起胃肠道的症状,要区分是狼疮性胃肠道损伤,还是药物的副作用。另外临床上胃肠道损伤患者多伴有胃肠蠕动功能降低,出现肠胀气,可以选用中药的防风,木香配合治疗,药理研究,这两种药物可以增加胃肠蠕动,消除胃肠胀气。如出现肠梗阻,则应邀外科医生配合治疗,此时在饮食上应用易消化食物,不易应用坚硬,滋腻及辛辣刺激食物。
狼疮性脑病中医治疗
红斑狼疮的中枢神经损伤,多见于狼疮的活动期,初可有头痛、头晕,后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常见有精神症状,如烦燥、失眠、幻觉、猜疑、妄想、强迫观念等。如有狼疮性脑炎或脑膜炎,就可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癫闲样抽搐,甚至昏迷,惊厥,神经体症阳性,如出现横断性脊髓炎可出现截瘫,有脑血脑意外可以出现偏瘫,如果治疗及时狼疮性脑损伤的症状是可逆的。狼疮性脑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个急症,多需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应用激素冲击及配合中药治疗,在轻症和恢复期也可以中药为主治疗,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又"脑为髓之海",依赖肝肾精血及脾胃运化水谷输布气血以濡养,红斑狼疮患者,五脏亏虚,邪阻三焦,清阳之气不能上达,而痰浊郁火上攻为患,蒙闭清窍,形成狼疮性脑病,而中医又认为心主神明,出现的这些精神症状与中医的心"有密切的关系,治疗上要补五脏之虚,祛痰浊郁火,并注重清心开窍,应用中药狼疮饮煎汤送服牛黄清心丸,有较好疗效,对抽搐患者,可加用熄风镇惊之品,常用天麻、钩藤、磁石、全蝎、蜈蚣等。痰蒙清窍患者加用青蠓石、天竺黄;郁火内积可应用黄连、牛黄、栀子等药。本症的初发病例处理及时一般能恢复,狼疮病程较长,急性发作或慢性活动久未控制,而出现中枢神经损害,提示疾病进入终未期,预后较差,因此对狼疮活动不宜拖得太久,应尽早控制其活动,在稳定期应用药物维持治疗,以取得较好效果。
月经不调中医治疗
红斑狼疮患者的月经不调可以是狼疮本身病变所引起,也可以是应用激素,雷公藤及部分中药引起的药物性月经不调,临床上应对两种情况加以区别,一般药物引起的月经不调,经调整药物的种类及用量后能够自行恢复,而狼疮引起的月经不调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月经提前,量多或淋漓不尽,有的患者可出现两次月经无间隔;另一种是闭经。前者多因气虚不能摄血,后者多是阴虚血亏所致。狼疮患者五脏亏虚,气血生成减少,气虚不能摄血,见月经淋漓不尽,治疗益气摄血,兼养血调经,选用四君子汤合胶艾四物汤,主要药物有党参、白术、升麻、茯苓、甘草、艾叶、阿胶、藕节、白芍、当归、仙鹤草等;阴亏血少者则用生血桃红四物汤,主要药物有生熟地、当归、白芍、红花、桃仁、黄芪、女贞子、阿胶、鹿角胶、大枣等。本症的治疗是整体治疗红斑狼疮过程中的一过性措施,等月经恢复后必须积极治疗红斑狼疮,并且要权衡患者各系统损害的程度,分清轻度,选择用药,不少患者不用专门调经,随着整体情况的好转,月经能恢复正常。如果妇科情况严重,出现崩漏则应及时请妇科医生会诊,协同处理。
血细胞减少中医治疗
红斑狼疮由于自身抗体的破坏常引起血细胞减少。临床上有的患者则是因为长期少量出血,有的应用一些药物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有的不恰当的忌口,缺乏血细胞所需要的物质,引起血细胞减少。狼疮性血细胞减少可以出现一种细胞的减少,如单一的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也可以是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表现为乏力神疲,面色不华,或有心悸,或有皮下出血点,易感冒等,为中医的气血两虚之象。红斑狼疮的病机为五脏亏虚,气血化生不足,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益气补血为主要方法,常用方剂是归脾汤,主要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黄芪、鹿角胶、阿胶、茜草、甘草、酸枣仁、元肉、首乌、女贞子等。狼疮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积极控制狼疮的活动,可以减少血细胞的破坏,同时应用中药以增加生血,主要方法有健脾生血,滋阴补血,益肾填精养血,养血止血等,具有生血作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当归、阿胶、山萸肉、鹿角胶、茜草等,这些药有的能促进骨髓造血,加速造血干细胞的成熟,而升高血细胞,有的含有造血所需的物质,如当归补血与所含之叶酸和维生素B12有关等。临床还可配合维生素,丙种球蛋白等升高血细胞的药物应用
反复感染中医治疗
红斑狼疮患者由于免疫失调,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出现细菌、病毒感染,并且红斑狼疮病程长,长期使用激素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形成一些体内慢性炎症,时轻时重,反复不愈。如有些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在天气变化时常有反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一些慢性继发性感染,一些年轻女性,出现长期不愈的泌尿系感染,有的反复出现皮肤化脓性感染等。这些患者虽然应用抗生素治疗,在急性感染时有一定疗效,但对慢性炎症,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对这些慢性炎症病变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能收到较好疗效。综观狼疮病人的体质及感染情况,属于中医的体虚外感的范畴,必须在调补五脏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基础上给予解毒祛邪。可以在狼疮饮的基础上加银花、黄芩、皂刺、地丁、贯众、舌霉、车前草等药治疗。这些药物有抑制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与狼疮饮配合应用,一方面可以控制狼疮活动,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增强抗病能力,另一方面一些解毒药物能控制慢性炎症反应,使受侵害部位得以恢复。临床上经常在积极治疗狼疮活动的同时应用数味中药代茶饮,达到预防感染和治疗慢性炎症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菊花、甘草、麦冬、蚤休等,各用10克,每日一剂代茶饮,另外一些感染常诱发加重红斑狼疮活动,很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对红斑狼疮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激素的副作用中医防治
激素治疗红斑狼疮时,由于剂量较大,应用时间较长,常出现副反应,而加用中药后可以明显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常见的副反应有兴奋失眠,柯兴氏征,骨坏死,高脂血症,糖尿病,胃部疼痛等。
失眠的防治:激素治疗红斑狼疮时,由于剂量较大,患者出现兴奋症状。如可以达到整夜不眠,烦燥,激动,类似精神病发作等,宜配合中医镇心宁神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常用酸枣仁汤加减,主要药物有酸枣仁、夜交藤、知母、甘草、朱砂、黄连、琥珀粉、磁石等。
柯兴氏征的防治:激素治疗红斑狼疮时,由于剂量较大,患者出现柯兴氏征,表现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等。中医认为水亏火旺、湿浊内停,宜用滋阴清热、化湿利尿法治疗,选用地麦四苓散,主要药物生地、麦冬、茯苓、泽泻、猪苓、白术等,
无菌性骨坏死的防治:激素治疗红斑狼疮时,由于剂量较大,常可引起无菌性骨坏死,多见于骰骨头及骨关节,出现牵拉性疼痛,继而出现局部循环障碍,骨坏死。可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味,以牛膝、蜈蚣、杜仲、川断、毛冬青、接骨木、川穹、丹参、甘草等煎汤送服六味地黄丸治疗。
高脂血症的防治:激素治疗红斑狼疮时,由于剂量较大可引起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可以选用泻浊降脂的中药,主要有泽泻、决明子、大黄、山楂、莲子心、枸杞子等。
高血糖症的防治:激素能促进糖元异生,降低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一些患者在应用激素治疗时会出现药物性糖尿病,血糖升高,尿糖阳性,还可以出现口渴多食多饮多尿等三多症状,属中医的阴虚内热症,中药加用生地、知母、麦冬、天花粉等药,长期服用中药还可以减少激素升糖的副反应。
消化道溃疡的防治:激素能诱发和加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严重者可引起出血,加用辛开苦降,和胃理气的药物能起到中和与抑制胃酸、调节胃肠动力、保护胃粘膜、消炎止痛的作用,常用药物为乌贼骨、半夏、瓦椤子、佛手片、白豆寇、广郁金、枳壳等。
总之激素与中药配合应用,治疗作用得到加强而副反应则明显减少。
中医防治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萎缩
红斑狼疮患者在应用激素治疗时,因为外源激素的增多,可以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量明显减少,使肾上腺皮质素分泌减少,皮质腺出现萎缩,这些患者就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维持治疗,并且他们的应激能力减弱,容易出现感冒及各种感染,在受到外伤、冷风刺激、精神刺激、手术治疗其它疾病等应激状态时,由于体内激素的分泌不足,一方面可能诱发红斑狼疮发生或加重,另一方面会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低血糖反应,肌肉关节疼痛等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不足的症状,这些症状属于中医的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表现,应用中药补肾温阳治疗方法可以预防肾上腺的萎缩,及恢复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可以选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饮等药物,临床上可以用巴戟肉、仙灵脾、菟丝子、肉桂、锁阳等药物煎汤送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这些药物有促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的作用,长期服用能使体内激素水平提高,对部分轻症患者或需用少量激素维持的患者,经治疗后部分可以停用激素。
中医防治环磷酰胺的副作用
&红斑狼疮患者的重症及顽固性病人,在临床上常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最常用的是环磷酰胺,在环磷酰胺的应用中常见的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及肝损伤等。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是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持续数日,在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前后加用中药降逆止呕之品,可以预防及治疗本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常用药物有苏叶、黄连、连翘、竹茹等。如出现膀胱炎,则表现为尿潴留或小腹部疼痛、血尿等,常用中药茯苓、猪苓、仙鹤草、侧柏炭等。出现白细胞减少,加用党参、茯苓、当归、白芍、黄芪、苦参、寄生等,升高血细胞。出现肝损伤而见肝区不适,胁部隐痛,肝功能异常等,加用五味子,女贞子,泽泻,首乌等保肝之品。另外,在环磷酰胺配合中药应用时,要注意多饮水,加快药物的代谢及降低尿中浓度,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伤。
&&&&&&&&&&&&&&&&&&&&&&&&&&&&&&&&&&&&&& 七预后
早期诊断和合理有效治疗,可延长存活期,甚至可以治愈。近年来SLE5年及10年存活率分别在95%及85%以上。死因主要是感染,肾功能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 总浏览次数:8665次
版权所有 乐博士风湿免疫咨询网 未经许可不得拷贝与镜像 copyright@2005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水有关系201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