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食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当前位置: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概要:  类风湿关节炎要尽可能的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功能锻炼。RA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外科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等。RA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DMARDs、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免疫吸附、血浆置换和细胞净化治疗可用于顽固性RA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详细治疗:  治疗: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根治本病的方案以及预防本病的措施。  一、治疗目的:  ①减轻或消除患者因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痛、压痛、晨僵或关节外的症状;  ②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止和减少关节骨的破坏,达到较长时间的临床缓解,尽可能的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  ③促进已破坏的关节骨的修复,并改善其功能。为达到目的,早期诊断和尽早的进行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二、治疗原则: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功能锻炼。  ①早期治疗:有14个关于DMARDs治疗RA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得出的结论,应尽早使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治疗RA;在治疗时DMARDs的应用方案、开始治疗时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疾病活动情况均会影响治疗效果(证据级别:A)。  ②联合治疗:大多数患者需要两种以上DMARDs联合应用,可以通过抑制不同的免疫或炎症环节而发挥治疗作用。联合应用DMARDs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方案。  ③个体化方案:治疗目标是根据多数患者病程而制定,对于不同患者根据具体情况治疗侧重点也应不同。④功能锻炼:在全身治疗同时,强调恢复期的关节活动以达到保持关节功能的目的。  三、治疗方法:  目前,RA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外科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等。  (一)一般性治疗  包括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卧床休息只适宜于急性期、发热以及内脏受累的患者。  (二)药物治疗  RA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DMARDs、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  1.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能减少促炎症反应的前列腺素产生,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肿胀和僵硬,但对于延缓疾病进程和阻止关节破坏没有作用。因此,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同时,应加用DMARDs,以达到既能很快控制症状和减轻患者痛苦,又能控制病变进展的目的。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DMARDs  能够阻止关节破坏、保持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但没有证据显示其可以治愈毁损的关节。强调早期治疗,一旦确诊RA就应使用DMARDs。  (1)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通过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抑,抑制细胞增殖。同时MTX可以抑制白细胞的趋向性,有直接抗炎作用。其起效时间为1~2个月,用法为每周7.5~25mg。可以口服、肌注或静注。小剂量应用很少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口炎、皮疹、脱发、转氨酶升高,偶有骨髓抑制、肝纤维化、肺间质病变(罕见但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可引起流产、畸胎和影响生育能力。  (2)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SZ):SSZ治疗RA的确切机制不清,但临床观察证实可减轻关节局部炎症和晨僵,可使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一般1~2个月起效,从小剂量开始,0.25~0.5g/次,每日3次开始,逐渐加量至每日2~3g,分次口服。如应用4个月无效应改变治疗方案。常见不良反应有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肝酶升高,偶有骨髓抑制,磺胺过敏者不宜服用。与MTX相比,SSZ不良反应较少,ACR推荐用药初始3个月内每2~4周检测血常规,以后每3个月检测1次。并定期检测肝功能。  (3)抗疟药(antlmalarials):有氯喹(chloroquine,CQ)和羟氯喹(hydroxychoroquine,HCQ)2种,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为HCQ。此类药物有抑制滑膜破坏作用。该药在体内代谢和排泄缓慢,服用后3~4个月疗效达高峰,至少连服6个月后无改善才能宣布无效,有效后可减量维持。  (4)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LEF是一种异恶唑衍生物,可以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和酪氨酸激酶的活性。由于与MTX是通过不同环节抑制细胞增殖,所以二者有协同作用。一般起效时间为1~2个月,剂量为10~20mg,每日1次口服。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皮疹、肝酶增高、疲乏无力及白细胞减低等。不良反应监测同MTX。  (5)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AZA是一种嘌呤类似物,进入体内后可代谢为6-巯基嘌呤,两者均可干扰嘌呤核苷酸的相互转化,并通过反馈抑制,减少嘌呤的生物合成。AZA起效时间为2~3个月,常用剂量为1~2mg7(kg·d),一般100mg/d,每日1次口服,维持量为50mg7d。不良反应有脱发、皮疹、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损害,偶可引起胰腺炎。服药期间应定期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等。  (6)青霉胺(D-penicillamine,D-pen):D-pen是一种青霉素的衍生物,可抑制淋巴细胞转化,使抗体生成减少,稳定溶酶体酶,与铜结合而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3~6个月起效,0.25~0.5g/d,每日1次口服,维持量0.259/d。该药不良反应较多:恶心、呕吐、皮疹、口腔异味、关节痛、蛋白尿、骨髓抑制,偶有严重自身免疾病。  (7)环孢素(cyclosporin,Cs):环孢素与其他免疫抑制剂相比其对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更特异。常用剂量3~5mg/(kg·d),维持量是2~3mg(kg·d)。环孢素主要不良反应有高血压、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牙龈增生、多毛等。肾功下降和血压升高是减量甚至停药的指征。服药期间应查血常规、血肌酐和血压等。  (8)金诺芬(auranofin):为口服金制剂,4~6个月起效,初始剂量为3mg/d,渐增至3mg,每日2次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以皮疹和稀便较常见,个别患者可见白细胞减少和蛋白尿等。  (9)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C):较少用于RA关节炎治疗,临床多用于治疗RA威胁生命的关节外表现如:血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由于RA关节外表现发病率很低,所以很难获得RCTs证据。  (10)米诺环素(nunocycline):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合成及活性,抑制滑膜T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功能及细胞因子产生。有研究结果证实其可改善RA病情,甚至对HLA-DR4+患者可延缓影像学进展。偶有头晕、肝酶升高,无其他不良反应。但缺乏大样本对照观察,需要进一步研究。  3.生物制剂  (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TNF-α作为促炎症因子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TNF-α拮抗剂通过与TNF-α结合,调整免疫反应,从而缓解RA症状。目前用于治疗RA的TNF-α拮抗剂有三种:可溶性TNF-α受体(完全人源化的TNF-α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TNF-α仅的单克隆抗体(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和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Adalimumab)。此外英国风湿病协会2005年指南明确提出禁忌标准包括妊娠或哺乳妇女,活动性感染,在过去12个月内发生细菌性关节炎,NYHA3级或4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明确脱髓鞘病史。  (2)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IL-1受体拮抗剂Anakinra可抑制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前列腺素、基质金属蛋白酶,具有软骨保护作用。临床试验显示Anakinra对控制炎症和阻止关节破坏有中等度疗效,联合MTX治疗可提高疗效。  (3)T细胞活化拮抗剂:CTLA-41g(Abatacept)为人CT-LA-4细胞外部分和人IgGIFc段形成的融合蛋白,与共刺激分子CD28竞争性地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CD80/CD86(B7-1/87-2)结合,阻断活化T细胞的第二刺激信号,从而抑制T细胞活化。推荐剂量10mg/kg,第0、2、4周静脉给药,以后每4周维持。  (4)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拮抗剂:Tocilizumab是人源化抗IL-6受体的单抗,每2~4周静脉注射。目前RCTs研究结果认为Tocilizumab+MTX方案用于MTX效果不佳患者疗效明显;单药治疗证明可以明显延缓影像学改变。  (5)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为人鼠嵌合性抗CD20单抗,可引起CD20+B细胞一过性去除,持续时间可长达6个月,最初用于淋巴瘤治疗。美国FDA已批准用于TNF-α拮抗剂治疗无效的中一重度RA的治疗。  4.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最强的抗炎药物,口服小剂量泼尼松(&10mg/d)或局部注射激素能有效地缓解关节炎症活动所致的疼痛和功能受限。即使在应用1种以上DMARDs情况下停用激素,滑膜炎依旧经常复发,因此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应用激素。  5.中药  (1)雷公藤多苷:雷公藤多苷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炎作用。雷公藤多苷30~60mg/d,分3次饭后服。主要不良反应是性腺抑制,育龄患者慎用。还可引起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与剂量疗程相关。服药后数日至2周即可明显改善关节症状,但是否可以阻止关节骨质破坏缺乏严格的对照研究。  (2)白芍总苷:从中药白芍中提取的苷类物质。常用剂量为600mg,每日2~3次。毒不良反应小,其不良反应有大便次数增多、轻度腹痛、纳差等。减量应用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白芍总苷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否可延缓骨破坏需要进一步研究。  (3)青藤碱:青藤碱20~80mg,每日3次饭前服。常见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青藤碱具有抗炎、镇痛、解热和免疫调节作用,对关节肿和晨僵有一定作用,但是否可延缓骨破坏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免疫学治疗  1.免疫清除 免疫吸附、血浆置换和细胞净化治疗可用于顽固性RA治疗,对于正规治疗无效、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体内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并且无重要脏器受累等情况患者可选用免疫吸附治疗。方法可每周1~2次、连续4~8周。此方法可使病情在一定时期得到缓解,但不能控制RA的发展,故应联合DMARDs治疗。可选用的免疫吸附材料有葡萄球菌蛋白A、醋酸纤维素、免疫球蛋白及醇脂糖等。  2.免疫重建 开放性试验证实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于内科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RA患者有效,但不能治愈,需应用DMARDs控制再发或疾病持续活动。由于价格昂贵、疗效需进一步大样本评估、安全性等因素限制该方法应用。  3.基因治疗等 近年有较多课题研究致力于基因治疗、HLA-DR疫苗等方面,但无大样本临床试验。  (四)外科治疗  2002年ACR修订的RA治疗指南提出的手术治疗指征是:疼痛无法忍受、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因关节结构破坏导致的功能受限。外科手术包括:腕管松解术、滑膜切除、趾骨小头切除术、关节成形术和关节融合术等。许多风湿病学家和外科医生推荐在围手术期停用MTX、免疫抑制剂和TNF-α拮抗剂等药物治疗,然而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相关临床资料的证据支持。手术前关节的功能状态对手术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因此术前治疗应争取达到最佳功能状态或早期进行手术干预。  (五)心理及康复治疗  抑郁是RA患者中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严重的抑郁有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重视RA患者的心理治疗。临床上需要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正视药物的毒不良反应、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经济情况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  在医师指导下的正确功能锻炼可使关节功能逐渐恢复,萎缩的肌肉逐渐改善。在急性活动期受累关节制动可以减轻炎性症状,需注意避免受压及保持关节于功能位。功能锻炼是RA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一旦肿痛改善,应进行功能锻炼。
《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张素秋,孟昕,李莉主编《内科医师手册》 柯元南主编《全科医师速查手册》霍书花,刘振红,安俊岐主编《风湿免疫内科》 胡大一,栗占国主编《内科治疗学》 孙明著《骨科疾病诊断标准》 李锋,冯建书,聂喜增主编
下肢放射痛
间歇性跛行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
创伤性关节炎指急性创伤引起的关节疾患。包括关节各组...
反应性关节炎于1969年由Ahvonen提出,是指...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是由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急、慢性间...
化脓性关节炎(sUppurative arthri...
用途:用于体外定量测定血清或尿中的镁。
用途:该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血清学试验来检测RF已经证实了对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与帮助。
用途:适用于对扭挫伤、血肿、肩周炎、腰椎病、风湿关节炎、神经痛、腱鞘炎、退行性关节病变,肠胃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用途:1、术后疼痛及炎症治疗。   2、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障碍治疗。   3、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   4、高脂血症及脑血栓的辅助治疗。
用途:该产品用于自身或同种免疫溶血性疾病的检测。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 知乎454被浏览56952分享邀请回答6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8月15日栗占国教授谈: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访谈主题: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邀请嘉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教授
以上视频共两集 谢谢收看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非常高兴大家再次光临搜狐健康的专家访谈间。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做客访谈间,栗占国教授是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博士科导师,也是中华医学会风湿免疫科候任主任委员,请栗教授跟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栗占国:大家好,我是栗占国,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些问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可以给大家回答。&&& 主持人:先请栗教授解释一下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性,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疾病的发生?&&& 栗占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首先是关节病,是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病。第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全身性的疾病,除了关节性病变,会出现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比如免疫系统、血液、还有内脏的改变。第三是自身免疫力,主要体现在病人体内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  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免疫系统是我们抵御疾病的防线,能帮助清除有害的病原体。但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后,由于某种原因,免疫系统将身体的部分误以为是外来物,并使用各种武器如白血球等去攻击这些根本不存在的&外来物&,这些攻击破坏关节软骨和临近组织,造成关节炎症,使软骨受侵蚀或关节变形,并且持续发炎。&&& 主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呈现的是一种关节周围发炎的状态吗?&&& 栗占国:是关节里的黄膜发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炎性关节病,不是细菌感染,不会传染。该病最主要的特点是关节炎症状很难自愈,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的破坏,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僵硬以及活动灵活性受限,如果不合理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畸形,最后残废。其他的关节炎,像骨关节炎,病情可以好一阵,坏一阵,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很难完全自己好转,除非用药物治疗。&&&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个疾病如果不正确治疗,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栗占国:绝大部分病情是越来越坏,最后残废。&&& 主持人:类风湿除了累积到关节病变之外,还会影响其他脏器吗?&&& 栗占国:还会出现其他病变,比如类风湿皮肤的改变,类风湿神经系统的改变等等。最重要是出现免疫学的变化。包括两种,一种细胞成分的变化,一种是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 主持人:血液学的改变也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指标?&&& 栗占国:对,主要是通过血液免疫学的检验来帮助诊断病情。& &&& 主持人:有网友请教您一个问题。&&& 网友:我家住在海滨城市,住一楼,有一天比较热,睡在了地板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感觉腿膝关节有点不舒服,第三天早晨起来发现小臂弯曲处有红点,去医院,检查结果说不是,但现在我感觉怎么腿老是麻麻的,烦请医生告诉我怎么办为好?&&& 栗占国:首先要明确是小关节本身发红还是皮肤表面发红,如果关节本身的红肿要特别小心,可能是关节炎的表现,包括类风湿也不能完全除外。建议这位网友到综合医院的专科做一下检查,再判断可能属于哪种病。&&& 主持人:需要做哪些检查?&&& 栗占国:根据患者病变的特点,临床医生有一些经验来判断大概是哪些部位。考虑到类风湿,需要查血液的抗体,俗称类风湿五项,了解像类风湿因子RF、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RA33,还要查血沉指标,这些指标有助于鉴别类风湿。&&& 网友:教授您好,我老公的手指老是对称性的肿痛,医院化验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只有在发病时血沉高33,不过医院没有确诊是类风湿, 看过一些中医说是早期类风湿,是这样吗?我想请问,对于早期类风湿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栗占国:这个网友的病症是对称性的关节肿痛,对称性就是左右两侧都肿了,尤其是小关节肿了,加上血沉33,不排除类风湿的可能。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发病早期时,类风因子可能是阴性的,此时不能仅凭类风湿因子的检查进行诊断,我建议他到综合医院的风湿免疫专科就诊,详细诊断后,如果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要近早采用规范的药物治疗。&&& 主持人:像这种情况,风湿免疫因子不是特异性的,是不是要经过CT检查呢?&&& 栗占国:CT检查完全没有必要。血液检查即可,疾病早期X光片也不用拍,因为早期关节没有什么变化,至少症状出现三个月以后再拍片子。但是患者一定要到综合医院的风湿免疫专科就诊,不是所谓的风湿病专科医院。&&&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CCP抗体测定,有位网友请教CCP-Ab和GPI哪一种指标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高?现在测定GPI常用的是免疫学方法,也就是说测定酶的mass,这个指标与酶的活性之间有什么相关性吗?&&& 栗占国:CCP和GPI,前者更特异。GPI指标的高低和酶的活性之间不是正比的关系,因为GPI的水平只代表蛋白抗原的高低,量的多少,酶的活性和GPI水平高低没有关系。&&& 主持人:在CCP、GPI和类风湿因子这三项检测中,哪个指标在检测类风湿关节炎中特异性更高呢?&&& 栗占国:特异性最高的是CCP抗体,再就是类风湿因子,再下来是GPI,应该明确指出抗体或者GPI阳性不能代表病人就是类风湿,只是提示患病可能性大,其他病同样可以出现抗体的阳性。一个类风湿患者的诊断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才能确定,这个指标可以做参考。&&& 主持人:前面这位患者类风湿因子正常,血沉高,可能是类风湿早期。早期的类风湿患者有没有特殊的症状?&&& 栗占国:早期类风湿最直接的症状就是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或者肿胀,比如手部关节包括腕关节的肿痛,之后会有三组以上关节对称性病变及晨僵的表现。有些病人会出现全身的低烧,血液里出现血沉,CRP可能会高,但是很多人并不一定出现那么多表现,有些症状会反反复复地发作,但共同的特点都是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加重,关节肿胀会持续。&&& 主持人:在早期如果给予正规治疗,能治好这个病吗?&&& 栗占国:不但早期的患者,哪怕是比较重的患者,只要正规地用药治疗,都可以完全缓解。&&& 主持人:能够缓解,但是不能够治愈。&&& 栗占国:我们可以说患者关节肿胀完全消失,基本上不疼,血的指标明显降低转移,病情控制在很稳定的状态,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是一般不用&治愈&这个词,就像高血压这个病不能用&治愈&只能用&控制&一样。如果正规治疗,类风湿可以治得比高血压还好,可以很长一段时间不用吃药,但是有些病人可以出现复发,复发了不怕,再按医嘱正规治疗还是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但是高血压、心脏病一般是停不了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类风湿治疗的愈后比较好,患者及患者家属一定要有信心。&&& 主持人:如果各项指标比较正常的时候,可以停药吗?&&& 栗占国:对,完全可以。&&& 网友:你好。我妈妈也是类风湿,现在手指已经在早上出现麻木了,会有抽到一起的现象。&&& 栗占国:这个患者明确是类风湿。手指出现麻木是因为神经系统的神经炎,可能是手上活动不灵活,但是活动以后慢慢好转,一般类风湿的患者早上关节肿胀疼痛的状况比较重,到中午、下午会轻一点,这是类风湿患者比较普遍的现象。&&& 主持人:有些年轻的患者比较关心这个疾病会不会遗传,会不会影响生育?&&& 栗占国:这个病遗传倾向非常低,在临床上不把它作为一个因素考虑,不用担心。如果治疗很好,停药后完全可以怀孕,生育。但是怀孕的时机要在医生指导下,病情控制比较好,有些药停了很长时间了,再准备怀孕。不要停了药马上怀孕,要遵医嘱。&&& 主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也应该越早越好吧。&&& 栗占国:对,只要掌握一些原则,掌握一些方法,这个病是可以控制很好的。&&& 主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是否存在年龄差异?&&& 栗占国:年龄差异比较明显,一般这个病女性多发,女性发病率是男性发病率的3倍,女性生育期最容易发病,一般30岁到50岁是高峰。&&& 主持人:跟地区有关系吗?&&& 栗占国:到现在为止,全世界的研究没有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有明显地域性区别,不管是高原还是平地,南方还是北方,发病率差不多。&&& 主持人: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吗?&&& 栗占国:有,致病因素有几种,一种最常见的因素就是感染,慢性的感染,感染一些病毒,感染一些细菌,可以成为诱发类风湿的原因。还有雌激素的变化,女性雌孕激素分泌不平衡会导致类风湿,这也是女性患者偏多的原因。再有外界的潮湿、寒冷可以作为激发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这个疾病应该是多因素诱发的全身性关节病。&&& 主持人:您指的病毒、细菌,它们是引起关节组织的感染吗?&&& 栗占国:这个感染主要指血液里有感染,病毒或者细菌通过体内的蛋白或者多肽作为抗原来诱导或者激发体内的免疫反应,使免疫系统过于活跃,然后越来越重,就得病了。这种感染的进程很慢,不像发烧、肺炎那样来的快,有的时候很难找到最开始什么时候发病,慢慢症状明显了,查查血液就会有些指标表现异常了。&&& 主持人:因为这种疾病进程缓慢,是否很多人发现时已经是疾病的中晚期。&&& 栗占国:很多病人都是这样,多数病人都是没有及时地诊断甚至没有很好地用药,使疾病拖到晚期,已经造成关节的损伤变形。我自己搜集的数据证明,仅有不足10%的类风湿患者能够接受比较正确的治疗。&&& 主持人:栗教授再次强调类风湿治疗的关键性,类风湿治疗到底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栗占国:有三条。第一要早治,这个早治不但要缓解疼痛,还要给病人加上使病情完全缓解的或者通俗地讲治本的药,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第二,要强调联合治疗,这个联合是指既要缓解症状,又要考虑到患者全身用药,症状彻底地控制,就是标本兼治。我说标本兼治并不是单单用中草药或者偏方的问题,西药联合用。第三,强调个体化治疗的原则。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患者实验室化验指标的异常程度,来确定对这个病人最有效的,而且没有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案,就是个体化的方案。有这样三条原则,病人是可以康复的。&&& 主持人:请问栗教授,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哪个是&标&哪个是&本&?&&& 栗占国:&标&是指症状,如关节疼痛,发烧等等,这些都是表象,&治标&缓解症状还是很容易达到的,正确使用止痛的抗风湿药就可以使上述症状消失,但是停药就复发。就需要二线抗风湿药,有慢性抗风湿药,也叫缓解病变的抗风湿药,用这些药&治本&。药有多种,患者可以选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才能把病情控制得比较好,包括像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嘧啶、来氟米特等等,都属于二线药的范畴,只要选择药比较正确,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完全可以缓解。&&& 主持人:有些患者会用中医的理疗方法让关节舒服一些,这种作法是否也是治标不治本?&&& 栗占国:中医理疗帮助类风湿患者缓解关节症状的做法我还是赞同的。中药的理疗、热疗对症状的缓解有作用,这样的措施可以缓解症状,辅助疾病的治疗,从而减少患者口服用药的用量。但要注意,中医理疗不可替代抗风湿药物治疗,在理疗的同时,一定要加上正规的一线药和二线药。一线药是指止痛药,抗风湿的药,二线药是慢性抗风湿药。&&& 主持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个进程,从早期到中晚期,不同的阶段采取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吗?&&& 栗占国:现在在国内来讲有三阶段治疗的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来就诊时,第一步要做的治疗是缓解症状,使肿胀减退,疼痛减轻,这个阶段一般几天到一两星期。第二阶段缓解病情,要用二线抗风湿药或者慢性抗风湿药使病情控制,血中的异常指标要减低或者免疫异常得到控制,属于缓解病情阶段。这个阶段时间比较长,一般要三个月到半年才能达到效果。第三个阶段叫巩固治疗,那个时候就是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用药的量减小了,因为这个阶段控制比较好,疼痛减轻了,症状消失了,可以把药用得很少,第三阶段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的几个月可以达到,有的需要半年的时间。第一第二第三阶段依次正规治疗后,大部分病人可以恢复的很好。  主持人:整个治疗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栗占国:与个体情况、治疗时机都有关系。如果早期病人治疗及时,恢复会很快。晚期病人,如果已经到了全身疼痛、卧床不起的状态,至少要三个月至半年的药物治疗。&&& 主持人:比如一个病人经过正规的治疗,病情很稳定了,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停药后疾病还会复发吗?&&& 栗占国:复发的机率还是有,但是现在没有统一的研究数据,关键就是缓解之后随访就医的问题。疾病是否复发与用药减量的速度和监测治疗以及长期用药有关系。对患者来讲,应该非常规范地用药到症状完全缓解之后,再考虑慢慢减量。千万不要过早地把一些慢性抗风湿药减量甚至停用,这样可能导致疾病很快复发。&&& 主持人:在症状缓解过程中,病人在生活方面需注意哪些?&&& 栗占国:生活上主要是避免一些受凉受潮的因素,不要用冷水洗手,尽可能避免长期在潮湿环境工作。要注意有些病人关节虽然不疼了,但会出现关节变形。有些患者为帮助病情缓解会做一些功能锻炼,要注意功能活动的适量。功能锻炼时活动的角度要到位,但是量不能多,切记过量运动。饮食没有特别需注意的事项。&&& 主持人:工作的压力跟疾病有关系吗?&&& 栗占国:有关系。患者还是应该适当地休息,劳逸结合。精神因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是有关系的。&&& 网友:栗医生您好,我父亲患类风湿已有四年了,前期症状是双膝和手关节肿大,现在已有所好转,就是手腕部位还经常疼痛,无力。以前做过针灸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在医院治疗时服用过抗生素,还有甲氨蝶呤片,后用中药泡酒一段时间后有所好转,但始终无法根治.请问今后该如何治疗,如何调养防止病情发展。烦请百忙中给我回复或介绍相关书籍,不甚感激!&&& 栗占国:这位患者诊断是类风湿,第二没有完全缓解。第三用药方法还不对。应该明确对患者来讲,还是到规范的专科就诊,那里的医生会给他非常系统的治疗方法,比如刚才讲的一线药和二线药的使用,找到个体化的方案。这位网友的父亲患病已经四年了,时间不算长,要有信心规范治疗。&&& 栗占国:给患者强调一种理念,就是三条。第一条,对战胜疾病一定要有信心,不管现在病情到什么程度,只要规范治疗一定能够完全缓解。第二,有耐心。类风湿的治疗要经过一段时间,有的病人可能要经过几星期,有的病人经过几个月治疗才能有缓解。这个病不像发烧,感冒,几天就好了。哪个宣传说类风湿会很快治愈,这一定是不负责任的宣传。第三条要规范,强调正确用药,一线药、二线药正确使用,个性化治疗方案。这三条有了,就没有问题。患者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一定不要乱治,轻信社会的秘方、偏方。&&&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被攻克&之类的说法,我在网上搜索了类风湿的关键词,很多这类的虚假广告。患者怎么识别治疗类风湿的虚假广告?&&& 栗占国:类风湿是全身性、系统性免疫病,要经过规范治疗才能好,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凡是宣传&类风湿可以治愈&、&治疗类风湿立即起效&的广告,一定是虚假的。还有说的&偏方秘方&,不告诉剂量,这根本不科学,不严谨,不规范。任何的药都有一个量,有一个疗程,要注意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主持人:有些患者比较悲观,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是不治之症,治和不治都一样?&&& 栗占国:明确一个观念,类风湿不是不治之症,好好治是可以治的,治和不治完全不一样,不治肯定会残废,如果治疗,就可以控制住病情进展。&&& 主持人:请教栗教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是什么?&&& 栗占国:最主要是抑制患者异常的或者过渡的B细胞的活化,使得患者体内的异常的细胞和细胞产生的因子减少。&&& 主持人:说到药物,很多网友很关心目前我们能够应用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有哪些,目前有没有最新的研究和进展?&&& 栗占国:药物有两方面,第一个运用比较多的是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比如刚才讲到的来氟米特、黄膜素A,还有骁悉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第二类是生物制剂,国内有一个义赛普,国外叫类克,都是比较新的治疗类风湿的药物。&&& 主持人:这些生物制剂,治疗机制与传统的药物不一样,可能带来什么样的治疗效果?&&& 栗占国:生物制剂对类风淡的治疗效果还是肯定的。对治炎因子的产生,可以针对性地使致病因素的浓度减低,帮助病情尽快缓解。疗效肯定的同时,不良反应还是可耐受的,和传统用药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重症感染,这样的药还是可以使用的。&&& 主持人:鉴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长期性,网友很关心一直这样吃西药是不是有很多的副作用?&&& 栗占国:治疗类风湿,包括任何病的药都会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类风湿的药物其不良反应发生比较低,绝大多数患者服的药是安全的。关键在于用药的医生是不是给患者讲清楚或者患者本人有这个意识,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现之后及时向医生反映或者停用,不能一个药物发生一剂不良反应就不敢用了。&&& 网友:栗教授您好,我母亲是RA(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今年七十五岁,急性期服用&爱若华&效果不错,坚持服用三个月(每天20mg)后再减量服用三个月(每天10mg),关节疼痛减轻了很多,因为药价太高,她就停用了,半年后,又出现急性疼痛,这回服&爱若华&后,止疼效果不错,不过,她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服了阿奇霉素后,症状有些缓解,还有服药后,她的听力好像下降比较明显,我想问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是不是&爱若华&引起的副作用,怎样处理?爱若华是不是会引起听觉细胞的损伤从而影响听力?谢谢&&& 栗占国:这个药的药价比较高,中国还有很多药,比如甲氨蝶呤,非常便宜,效果非常明显,一瓶药才20多块钱,有一百片。还有柳氮磺胺嘧啶,都是很便宜的药,一个月加起来也就是十几块钱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完全可以换这样的药。但是不论用哪个药,同样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来氟米特是比较好的药,比较新,但是价位比较贵。第二个问题,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有可能是爱若华引起的。&&& 不一定每个关节疼痛的患者都是真正的类风湿,有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就按类风湿考虑了。其实患者出现关节肿胀、疼痛,要想到是不是其他病的可能性,一个病是类风湿,第二个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三个病强直性脊柱炎,还有一个是骨关节炎,也可能同样出现关节肿胀疼痛,但是每个病的临床特点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弄清诊断,这些病的治疗方法都是不相同的,是哪个病按哪个病来治。&&&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说母亲60岁了,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很多年了,刚开始是手上比较严重,现在有点更加严重的趋势,长期感觉上身发冷,手不能沾水,初步末梢神经炎,不知道这个病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没有关系,这两年出现口舌干燥的症状,也有人诊断干燥综合症?&&& 栗占国:重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病情比较长的人出现外围神经病变,可以出现季发干燥综合症,这两个病变都是季发类风湿,这个患者刚开始类风湿控制不好,第二整个免疫系统病变加重。应该好好用药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规范治疗同样可以将病情控制的很好。&&& 网友:父亲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七年了,一年前突然感觉气短胸闷,持续低烧已经一年多了,这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系吗?&&& 栗占国:两种情况,一种是类风湿这种病可以导致胸膜炎,但是这种情况是类风湿比较重的时候会有,但是不会突然出现。第二可能是不是另外的问题,就是肺本身有病变,应该及时到医院去看,要排除其他可能性后再考虑类风湿。&&& 网友: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四年,现在吃甲氨蝶呤,妥束一年多,还要吃多久的药,目前的状态还是经常要加止疼药才能缓解?&&& 栗占国:这两个药类风湿都可以用,关键掌握一下这两个药用的量是不是够了,应该足量。第二疗程要足够。第三要注意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最好到医院复查一下,由医生判断一下用药量是不是可以了。量够了,在治疗一段时间病情是可以缓解的。如果关节疼痛比较重的话,可以配一些一线的抗风湿药。&&& 主持人:有患者比较担心像激素类药产生的副作用,这类药用得多吗?&&& 栗占国: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把激素药作为首选药,只有很少部分的病人需要激素治疗,需要激素治疗的患者一定要掌握小剂量,短疗程,第三,在医生指导下。&&& 网友:您好 我的一个同学已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年左右,手指膝关节等处已经发生变形,据说需要休学经过长时间疗养才能治愈,请问能否在不休学的情况下通过服药和其他治疗方式治疗呢?能否治愈?谢谢.&&& 栗占国:这种情况可以不休学。把病治好,关键是找到综合医院的风湿免疫科专科医生提供一个好的方案,口服药,边上学边用,没有问题。&&& 网友:您好!我外甥十岁,已经患幼儿类风湿4年(双手腕和双脚腕有骨节大的特点),目前病情基本稳定。想问问在饮食和生活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另外就他的病情而言是否需要补钙?因为发觉他的个子比同龄孩子要矮,担心会滞长。期待粟教授的解答。&&& 栗占国: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国内风湿科比较少,很多病人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吃一些很强的药。目前这位病人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风湿免疫专科,哪怕成人风湿免疫科就可以了,由医生调整用药到个体化用量,因为儿童和成人用药不一样,用的药种类和疗程不同,找到这样的专科应该可以控制得很好,治疗正确的话,他的发育在后来会慢慢恢复,而且不会因为用药明显影响到孩子的发育。&&& 网友:教授好!70岁老人,膝盖处疼痛已经有40年了,手摸的话,膝盖处有好几块骨头,感觉膝盖已经完全变形了,不知道是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一遇到下雨天就感觉疼,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疼痛,走路极其不方便,劳累以后疼痛加重,每天用一些止疼药维持,可能止疼药里还有激素,有时候脸会肿。请教栗教授,像这种情况,现在如何治疗,谢谢!&&& 栗占国:从病史上可能是骨关节炎,而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所以治疗上用激素是不对的,这个病根本用不了激素。在专科看,加上另外一类药,骨关节用药和类风湿用药不一样。用一些保护软骨的药而不是免疫制剂。骨关节炎强调不能太多的活动,有意识锻炼关节反而加重疼痛。使用缓解关节疼痛的药,减少活动,关节疼痛恐怕就缓解了,肿胀就消失。&&& 主持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的患者,运动的量怎么掌握?&&& 栗占国:这种病治疗上强调功能锻炼活动度,活动到位,但是运动量要减少或者量不能多。到位是关节到位,整个功能最大限度地锻炼,但是量不能多,一天上百次锻炼反而会加重病情。&&& 主持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中医的按摩和针灸对他有帮助吗?&&& 栗占国:按摩和针灸只是临时缓解一下症状,但是不能靠这个把病情控制住。&&& 主持人:我们现在说中西医结合是不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方法。&&& 栗占国:现在国内很多中药对类风湿缓解症状是有效的,但是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国内还没有做很好的研究来发现某一种药可以使病情完全缓解。所以我不除外用这种药的可能性,需要做临床的研究,来达到肯定药效作用的目的。所以大家不要轻信一些医生讲拿一个药或者说一个偏方,吃上一个疗程完全治愈,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主持人:这种就是需要患者鉴别的宣传语言。&&& 栗占国:尤其是杂牌的游医。&&& 网友:本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4年,服用过青梅氨,强迪松,爱诺华,目前仍在服用爱若华、甲氨碟呤,由于长期服用激素,本人已经有骨质疏松的表现了,但是又不敢停药,一停药疼痛就加重,现在手指和脚趾出现变形的情况,请问是不是继续服药还是换别的方法?&&& 栗占国:可以换别的方法,他的情况可以治。第一种措施把止痛药的种类调整,加强止痛药的效果,同时慢慢把激素量减下来。同时考虑加一个补钙的措施,不要出现骨折。第二个重要的治疗,可以考虑生物制剂,对治疗类风湿是比较有效的。补充额外的建议,这种情况最好患者本人到医院,如果本人去不了,一定让家属拿着病历到医院,根据病情判断病人病情到什么样的状态,根据病情调整一个方案。对于这个病人还要强调一条,应该有信心,病情是的可以缓解。之所以没有缓解,是过去长期用激素的问题。&&& 栗占国:给大家一个信息,没有控制不住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要规范用药,只要有个体化的方案,每个病都可以控制住。凡是控制不住的,一定是用药不规范。奉劝大家,一定要到专科看病,不要轻信说几天一个疗程就可以治好的虚假宣传,这个做不到。治疗类风湿一定要有三个理念:信心、耐心、规范。&&& 主持人:有网友说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28年了,请问栗教授还有治疗的可能性吗?&&& 栗占国:肯定有治疗的可能性。有的病人可能已经残废了,有的已经卧床不起了,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还是疼痛,只要患者有关节肿胀有疼痛,就说明缓解还不够,一定达到关节完全消肿,基本不疼,血沉的指标降得比较低,没达到的,一定是用药有问题了,到医院去正规治。如果说病人病程很长了,出现关节疼痛卧床不起了,经治疗不疼了,但是关节畸形了,这时就需考虑外科措施,比如关节置换,做一些肌腱的纠正。还有一些病人,腿伸不直,走路一瘸一拐的,治疗一段时间完全可以治好的,进行正确治疗,疼痛肿胀可以治好。这样的病人很常见,都在乱吃药,吃一个秘方偏方,根本做不到真正的缓解病情,一耽误几年下去,反而使病情严重。&&& 主持人:栗教授,类风湿性关节炎复发率高吗?我现在看到好多网友的问题都是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错,过一段时间又复发。&&& 栗占国:病情复发往往是因为第二个阶段治疗时间不够,或者是药的剂量不正确。要做到完全缓解,起码要经过两三个月之后才考虑把原来的药量减半。减半之后再过三个月,再没有复发,再考虑停药。过早地把治本的药停下来,会有复发。&&& 主持人:这也提示患者,应该遵从医嘱情况下规范治疗。&&& 栗占国:给患者讲一些对患者忠告的话。一就是要比较规范用药,自己不要轻易地加药或者减量,这种措施不容易出现问题。第二,一定要注意关节功能的恢复,比如说功能锻炼的问题,掌握适当的量。第三,加上辅助的措施,比如理疗、热疗。第四个建议一定在医生指导下,这条非常重要,有什么变化,需要加药减药时需到医院,由专科医生告诉他怎么减怎么加,定期随诊,定期复查血的指标,肝功、血常规,很多患者不查会出现一些问题,那时就比较被动了。&&& 主持人:一般对这样病人来说,多长时间复诊一次?&&& 栗占国:一般初治病人,强调不超过一个月就要到医院看一次,如果病情比较稳定,一般两三个月看一次就可以了。有的病人缓解很好,三个月半年都可以,我现在很多病人过半年来医院复查一次,恢复的很好。再精炼的意思就是只有两条,第一,一定要按医嘱,按专科医院医生的意见来治疗。第二,有了变化及时来看病。掌握两点就够了。&&& 主持人:有网友请教栗教授,您是什么时候出门诊,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应该是怎样就诊,有没有一些规律可以让患者掌握的?&&& 栗占国:我自己的门诊是每个周二、周四上午有特需门诊,我的号比较贵。也比较难挂。&&& 我们科是每天都有门诊,从周一到周五,全天门诊。周六周日上午有半天,而且都是主治医生以上在出门诊。风湿科不限号,除了我的号,特需是限号,普通门诊不限号。大家可以上网上找一下详细的信息。北大人民医院风湿科有一个网站。英文网站是。&&& 主持人:该网站上有一些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内科治疗的规范等,患者通过这个网站能够看到更详细的资料。网站上也有患者的论坛,由医生专门负责回答网友的问题。我们也即将与搜狐健康合作,共建类风湿性的论坛,患者也可以继续关注搜狐健康咨询的平台。&&& 这里有一个强直性脊柱炎的问题,请栗教授回答一下。&&& 网友: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栗教授的专长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西医治疗有用吗?副作用是不是很大?另外,对于HLA-B27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否真的具有遗传性?&&& 栗占国:这个病的治疗建议大家正规的西医治疗。而且西医的用药完全可以把强直性脊柱炎控制住。中医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能不能完全控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西医用药的副作用并不是想象的那么普遍,在规范用药,医生指导之下副作用可以避免,如果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副作用可以避免,不会造成明显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有没有遗传性?确实有遗传性,而且比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遗传性强得多,但没有关系,只要意识到这个病有这个发病因素,孩子有腰疼、关节疼痛的表现出现,及时看病,及时用药,不会出现畸形,不会出现驼背这些问题,这个病是可以控制的。另外强直脊柱炎生活上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注意功能锻炼,颈、胸、腰三个部位的锻炼,颈和腰是前后左右几个方向的锻炼,胸要保持每天深呼吸。这三个部位保持得好就没有问题了。第二,有些病人晚上睡觉不要睡太软的沙发床,应该平躺,睡硬床比较好。身体保持平直,软床由于侧卧就容易驼背了。第三,要搞清楚是强直性脊柱炎,还是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主持人:骨关节炎是不是在骨科看?&&& 栗占国:任何的关节炎,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脊柱炎首选科还是风湿免疫科,在内科规范用药绝大部分病人能将病情控制很好,有的病人出现关节畸形了,需要骨科手术,再选择骨科就诊。第一个选择的科室还是看风湿免疫内科。&&& 主持人:是不是对关节疼痛的病人来说,首选的应该到风湿免疫科排除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情况?&&& 栗占国:一个是排除,明确是哪个病,一个是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的一定是关节病,然后再定是哪个病,再考虑药物治疗。不要一下子看完了,就去做手术。我还有一个观点,只要没有经过系统内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首先要经过系统的内科治疗,如果还是畸形,就做手术,不要上来就做手术,这样可以免一刀,可以免除手术呢?我看到很多这样的病人,把左膝关节做了,过了几年把右膝也做了,五六个关节都做手术了,就忘了吃药,本来一个关节也不用做,或者做了一个,吸取教训好好用药就可以保住另一个关节了。还可以加上一点,所有的风湿免疫病都可以完全缓解,前提是尽早诊断,规范用药。这两条都做到,风湿病完全可以缓解,包括类风湿,狼疮,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都可以缓解。&&& 网友:婆婆54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两年多了,其中用过爱诺华、强的松,效果不是很大,现在用了义赛普针剂,打了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三个月,也不知道远期的效果怎么样?&&& 栗占国:义赛普这个药比较有效,应该说规范用的情况下,症状会控制很好。是不是长期用,就看病情缓解程度,如果完全缓解了,在一定时间之内没有什么症状,可以考虑停或者减量。&&& 主持人:我们在访谈即将结束的时候,还是请您给类风湿患者一些建议或者从医生角度感觉哪些应该患者注意,应该避免哪些问题的发生?&&& 栗占国:有几点需要跟类风湿患者明确。一,要明确一下这个病不是不治之症,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可以完全缓解。第二,一定要非常规范地用药。第三,希望患者及时到专科来看病,不要轻信一些小广告说的偏方秘方。第四,在病情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复诊,由医生给他调整药的剂量和疗程,要不要联合等等。这一点很关键。患者一线止疼药的止疼效果比较理想,二线药本身不止疼或者没有明显的止疼作用,吃上一个星期不会见效,要吃上一个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有效,所以不要轻易把二线药放弃了,这个过程一定要坚持住,要吃到一定时间,要听医嘱,按医生的指导用药,同时要及时复诊。&&& 主持人:不要吃一个星期没效果就怀疑了。&&& 栗占国:我讲到个体化方案,讲过五条个体化方案,掌握几个原则。第一,患者一定要根据临床表现来定什么样的药。比如患者胳膊疼痛,发病来得很快,这样的病人或者出现关节的外病表现比如发烧就提示要规范用药了,要一线二线药联合应用了。第二,化验上一些指标程度比较重的,比如血沉很快,都是阳性的,这个时候一般止疼药不够了,要加上二线的抗风湿药。第三讲究用药的规范,很多病人用药不规范,比如甲氨蝶呤,吃过两次,吃着恶心了,或者吃了两次没效就停了。一问他也吃过,没效,就停了。有的吃柳氮磺胺嘧啶药,用量比较小,吃两天就不够了,说没效,没有吃到足量,当然不行。要吃到足量。第四,考虑到患者的承受能力。有些患者吃不起了,完全可以考虑比较便宜的药,像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嘧啶,完全达到用比较便宜的二线把病情控制的比较好。第五个方面,依从性。患者依从性比较好,不要轻易觉得这个医生用这个药不行了,吃两天就不行了,就不吃了。或者说自己看一些所谓的宣传品,这个病应该怎么治就轻信了,没有依从真正给你看病的医生建议,轻易加药减药就出问题了。依从性不好,同样不行。如果这五条都注意到了,根据临床表现的症状轻重,根据实验室化验的异常,根据过去用药情况的调查,根据患者对价位的理解,依从性特别好,这五个方面都想到了,一定会找到个体化的方案。找到最有效,又没有不良反应,价钱又可以接受的药,患者就可以长期用药了,病情也可以控制了。只要有个体化方案,病人一定可以控制很好。&&& 主持人:要跟医生沟通好,不要轻易放弃、不要轻易换药或停药。&&& 栗占国:经常碰到一些患者,他总说&我亲戚告诉我怎么回事&,这种轻信宣传,不信任主治医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主持人:这是个体化强调的一点,每个人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栗占国:个体差异比较大,根据每个病人情况来定适合他自己的方案。&&& 主持人:访谈最后,再强调一点,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能够得到控制的,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患了这个疾病的病人要有信心,不要产生放弃的态度,一定要坚信自己的医生也坚信自己能够治好这个疾病。访谈到此结束,感谢网友的关注,也感谢栗教授百忙之中光临访谈间。大家可以登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网站,跟栗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交流,谢谢!
访谈专家介绍:
  栗占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中华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1983年开始长期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先后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博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及血管炎等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免疫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主编或参与编写了8部风湿病和免疫学专著。
  目前,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华医学专项人才基金及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等16项,逾千万元的研究项目。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Immunology》、《Eur J Immunology》、《Cell Immunology》、《Arthritis Rheumatism》、《中华内科杂志》及《中国免疫学杂志》等英美及国内免疫和风湿病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英文论文30余篇。自1988年起,先后获得澳大利亚及美国学术机构或政府部门的研究基金两项以及悉尼大学RNSH&突出成就奖&、Westpac&年度医学奖&及&最佳论文奖&等奖励5次。目前, 指导博士/博士后及硕士研究生20余名。现为《Clin Rheum》、《Scand J Immunology》、《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免疫学杂志》及《中华风湿病杂志》编委或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委评委。
  在国内率先或较早开展了T细胞疫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净化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及干燥综合征、CTX小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等八项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并建立了&-胞衬蛋白抗体、细胞膜DNA抗体及环状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等多种风湿免疫病的实验室检验方法。该科室是目前国内开展新的风湿免疫病诊断及治疗方法最多的风湿病中心之一。
   业务专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及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诊断及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网友问题请详见以上专家访谈实录。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