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辅助装置是什么?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座椅,座椅的的座板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滑动槽,滑动槽内间隙滑动有左右对称设置有扶手,扶手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座椅的底面转动连接有同时啮合两个齿条的齿轮,座椅的靠板上自前向后开设有矩形滑槽,矩形滑槽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向上贯穿出座椅,螺杆上螺旋连接有矩形移动块,矩形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儿童颈部的限位件,限位件的左右两边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均开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使得座椅的宽度能够根据儿童体宽进行调节,增强了其适用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阻碍了儿童头部随意动作,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1.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座板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间隙滑动有左右对称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且两个齿条前后间距设置,并且齿条的齿口相对设置,所述座椅的底面转动连接有同时啮合两个齿条的齿轮,所述座椅的靠板上自前向后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向上贯穿出座椅,所述螺杆上螺旋连接有矩形移动块,所述矩形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儿童颈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左右两边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阻碍儿童转头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均开设有用于露出耳朵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底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面自下而上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转动连接有T型柱,且T型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四角分布的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一对后边转动连接的半圆形板,且二者前边不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限位板上均包覆有内部填充海绵的外皮。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

[0002]儿科是每个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尤其是一些专门的儿科医院。在对儿科的儿童进行检查,通常需要儿童静止的坐下,让医生进行检查。

[0003]对于儿童来说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动,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对儿童的耳鼻喉等部位进行检查和治疗时,有时候需要儿童的头部保持不动一定时间,但是因为儿童的自制力较差,儿童经常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现有座椅的宽度不可调节,对于过于肥胖的儿童来说,普通的座椅会给其带来不舒适感,因此需要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儿童的由于自制力较差,儿童经常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现有座椅的宽度不可调节,对于过于肥胖的儿童来说,普通的座椅会给其带来不舒适感的问题。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座板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间隙滑动有左右对称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且两个齿条前后间距设置,并且齿条的齿口相对设置,所述座椅的底面转动连接有同时啮合两个齿条的齿轮,所述座椅的靠板上自前向后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向上贯穿出座椅,所述螺杆上螺旋连接有矩形移动块,所述矩形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儿童颈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左右两边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阻碍儿童转头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均开设有用于露出耳朵的开口。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的底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面自下而上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转动连接有T型柱,且T 型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使得齿轮能够转动连接在座椅的底面上。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四角分布的万向轮,便于移动座椅,使其具有可移动性。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方便医护人员转动螺杆。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一对后边转动连接的半圆形板,且二者前边不相接,方便包裹住患者颈部,使儿童不能够向上低头。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和限位板上均包覆有内部填充海绵的外皮,海绵起到缓冲作用。

[0015]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扶手间隙滑动设置在座椅座板的滑动槽内,并且将二者通过各自的齿条与一个转动的齿轮相啮合,使得座椅的宽度能够根据儿童体宽进行调节,增强了其适用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座椅的靠板上设置有限位件和限位板,通过张开限位件使其能够包裹住儿童的颈部,同时限位板紧靠在儿童的侧脸上,使得儿童不能低头以及不能轻易转动头部,方便医护人员对儿童的耳鼻喉进行检查或者治疗。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座椅;2-滑动槽;3-扶手;4-齿条;5-齿轮;6-矩形滑槽;7-螺杆;8-矩形移动块;9-限位件;10-限位板;11- 开口;12-万向轮;13-旋钮;14-连接柱;15-T型槽;16-T型柱。

[00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本实施例的一种儿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参照-5:包括座椅1,座椅1的座板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滑动槽2,滑动槽2内间隙滑动有左右对称设置有扶手3,扶手3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4,且两个齿条4前后间距设置,并且齿条4的齿口相对设置,座椅1的底面转动连接有同时啮合两个齿条4的齿轮5,座椅1的靠板上自前向后开设有矩形滑槽6,矩形滑槽6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螺杆7,且螺杆7向上贯穿出座椅1,螺杆7上螺旋连接有矩形移动块8,矩形移动块8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儿童颈部的限位件9,限位件9的左右两边均固定连接有用于阻碍儿童转头的限位板10,限位板10上均开设有用于露出耳朵的开口11。

[0029]其中,座椅1的底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柱14,连接柱14的底面自下而上开设有T型槽15,T型槽15内转动连接有T型柱16,且T型柱 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5,座椅1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四角分布的万向轮12,螺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3,限位件9包括一对后边转动连接的半圆形板,且二者前边不相接,限位件9和限位板10上均包覆有内部填充海绵的外皮。

[0030]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座椅1的宽度进行调节时,沿着座椅1座板的滑动槽2向外或者向内拉动扶手3改变宽度,同时在扶手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齿条4,齿条4啮合有转动连接在座椅1上的齿轮5,同时齿轮5的另一侧啮合有另一根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扶手3上的齿条4,因此拉动该扶手3会同步带动齿轮5转动,齿轮5转动带动另一个齿条4 同步发生相背或者相对移动,从而完成对座椅1宽度的改变,使得座椅1的宽度能够根据儿童体宽进行调节,增强了其适用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31]同时,为了医护人员能够方便地检查儿童的耳鼻喉,可以首先转动打开限位件9的两个半圆形板,然后将儿童的颈部置于半圆形板中间,接着再转动关闭半圆形板,依靠半圆形板之间的转动摩擦力实现其固定,与此同时,限位件9左右两侧的限位板10紧挨到儿童的侧脸上,并且将儿童的耳朵从开口11处露出,限位件9的顶边支撑在儿童的下巴上,使其不能够低头,限位板10使儿童不能轻易转头,通过限位件9和限位板10同步限位使得儿童头部不能轻易动作,方便医护人员对儿童的耳鼻喉进行检查或者治疗,此时头部可以上仰方便医生观察;并且限位件9上固定有矩形移动块8,并且矩形移动块8螺旋连接在螺杆7上,根据螺旋副原理,通过旋钮13转动螺杆7能够使得矩形移动块8(矩形移动块8间隙与矩形滑槽6间隙上下滑动配合)上下移动,同步带动限位件9上下移动,可以适应坐姿正常时不同身高儿童颈部所处高度,进一步提高了其适用性。

[003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谁也猜不到2020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启,谁也想不到这个鼠年的春节如此特别,口罩酒精成年货,足不出户云拜年。为了控制疫情,钟院士和卫健委要求全国人民做好自我隔离防护,尽量避免外出,本应该热闹的春节,从来没有这么冷清过。

街道虽然冷清,隔着屏幕看着全民众志成城在抗疫,却很温暖人心。随着各地疑似病例的隔离护送和全国性寻人的展开,空荡荡的街道上,救护车出现的频率也多了起来。本文我们将带你了解专用于传染病人的负压救护车以及各类救护车的内部细节。

移动大口罩——负压救护车

顾名思义,负压救护车就是让车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依靠密封的舱室和排风机来实现舱内与外界的气压差,使车内的空气不能自己往外跑,而车外的新鲜空气依然可以进入车内。

车内空气需要经过高效过滤装置过滤之后才能排出车外,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车内需要做到每小时换气20次,负压值在-10Pa~-38Pa之间,0.3μm以上颗粒净化率达99.97%。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医务人员头部所处的上层空间不被污染,降低感染几率,清洁的空气需要从上部送进医疗舱,净化后从下部排出。

不过这只是物理隔离,虽然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外泄,但致病微颗粒还是会遗留在车内和过滤装置上,并非完全没有消灭。因此,负压救护车每次使用过后,都需要对整辆车内外再进行强效杀毒。

针对传染性极强的患者,车内还需要另外配备负压隔离担架,将病人完全置于单独的负压隔离舱内,病人在隔离舱内呼出的气体过滤后才排出到医疗舱,医疗舱的空气在经过负压装置过滤后再排到车外。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和医护人员同处一室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减少病人在进出救护车前后的空窗期,感染其他人员的风险。

除了负压装置、过滤装置、负压隔离担架这几个关键特征之外,负压救护车与普通救护车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车上装备大体一致,下文我们会详细展示常规救护车通常需要配备哪些物品。

疫情当前,形势严峻,工信部于1月24日向多家企业紧急下达了首批200辆负压救护车的生产命令,要求2月5日必须交付支援湖北。也就是说,接到任务的企业需要在十天内完成响应数量的负压救护车的改装生产。

那么你可能会好奇生产一辆负压救护车需要多久?

以大通V80负压救护车为例,一辆救护车的生产需要经过原型车生产和特殊用途改装两个步骤,其中原型车的生产需要2周左右,而负压救护车的改装,需要经历发泡保温处理、布线、内饰安装、电气、医疗设备安装、负压装置安装等多个步骤,也需要花费2周。因此一辆合格的负压救护车正常的生产周期为一个月。

为了按照“军令状”在2月5日之前完成任务,他们需要将工期压缩至三分之一,除了需要召回处于假期的员工,有些企业甚至面临着零件库存不足、供应商缺货等难题。

为了赶制负压救护车,一些企业付出了做出了不小的牺牲和努力,比如旗下一家特种车公司,便在库存紧缺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把商品车拆了改成救护车。

申联专用车公司在1月22日就收到了工信部的调研函,询问救护车产能。彼时他们并没有库存,因此立即启动了生产准备预案。大年三十上午,他们正式接到了工信部的指令,要在2月5日交付60辆负压救护车,集团高层要求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刚接到通知时,厂里没有工人、没有零件、没有原型车,厂里的领导临时把回家了的和正在回家路上的员工们都召集回来,组织生产。经过开会决定将原本春节后交付给客户的60辆普通商品车拆了,改造成救护车。至于客户那边,只好推迟发货。

瑞弗特种车公司是由集团和美国瑞弗(REV)特种车公司合资成立的一家生产房车和特种车辆的技术型企业,在得知工信部向负压救护车生产企业下达了首批200台的生产任务后,瑞弗也主动请缨,了20台负压救护车的生产任务。

为了尽快完工,这些接受生产任务的车企纷纷取消假期,召集工人加班加点生产,保证按时交付,支援湖北前线。向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伟大劳动者致敬,大敌当前,他们都是战士!

我们知道,救护车大都是由普通的改装而来的,但你可能不知道,根据车内配备物品的丰富程度还细分为两种:1、普通转运救护车(运输型);2、急救监护救护车(监护型)。

那么什么车型适合用来作为救护车的原型车?

首先是尺寸不宜太大。急救车要保障运送效率,中往往街道复杂、居民区道路狭小,密集车流对于急救车也是一大威胁,因此车辆外型尺寸不能过高、过宽、过长,最好是小、机动性好的车辆,确保能在大街小巷中快速通行。

其次是内部空间宽敞。由于救护车内需要容纳众多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因此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抢救操作。而对于一些重症抢救监护型救护车,通常会选购诸如、全顺这种较大型的车辆。

以上两点是矛盾的,因此世界各国的救护车根据国情不同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地大路宽的美国,救护车就会更多采用类似E350这样的大尺寸原型车。

还有就是行驶平稳性好。救护车在运送过程中要求平稳行驶,尽量减少车内病患和医护人员受到颠簸,因此需要选择减震性能好的车辆。此外,启动快噪音低震动小,也比柴油车更合适,除非大型医疗车,一般救护车都使用车。

以下是某救护车厂家为客户提供的一个配置清单,从中可见一辆救护车其医疗舱大致由警示/警报系统、供氧/供电系统、照明/消毒系统、医疗/救护系统、空调/通风系统、座椅/辅助系统六大系统构成,而监护型救护车会比运输型标配更多物品。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六大系统展开来看车上具体会有哪些东西。

用于警示旁人,警灯通常为蓝色和白色,警报声区别于消防车和警车,更加急促而令人不安,作用在于提醒前方车辆行人迅速避让,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因为随车有不少医疗设备需要用电,因此车内会安装有220V交流和12V直流两种电源接口,且备有逆变器和移动电缆等辅助装备。

至于供氧系统,车内常备2个氧气瓶并带有减压阀和气压表,通过隐藏式氧气管道,输送至两个氧气终端接口,一个为安装呼吸机专用的接口,一个为安装湿化器专用的插口。

照明系统也是车内必不可少的,而在对救护车进行清洁时,紫外光和臭氧消毒灯就可以方便直接地对车内进行灭菌杀毒。

作为救护车,自然要对车内的安全性有充分的考虑,比如医疗舱地板具备耐酸、耐碱、防火、防滑、防静电的特性,并且内饰采用高分子硬质材料,以便清洁和消毒。

而担架、医药柜、急救箱、医疗设备、抢救器械、输液悬吊装置、操作台、污物桶这些则是一辆救护车的核心装备。

大的可以为病人和医护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而顶部换气系统则在于保证车内空气清新,常识性装备,就不多费口舌了。

救护车既然是一辆车,行驶在路上就会有惯性危险,因此座椅时必备安全带的,此外像安全扶手、逃生锤、灭火器这些也必不可少。

而为了与驾驶舱的司机或其他随车人员交流,就需要有前后对讲机,而有些车型甚至会有通话系统,可以进行远程会诊。

外形方面,中国的救护车普遍采用白色外体涂装,缀有红色或蓝色的装饰拉花,并带有“急救”、“Emergency”、“Ambulance”或“120”等字样。

而细心的人可能了,很多救护车的会涂上一些蓝色米字星形为底的蛇杖图案,它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其实这个图案叫做“生命之星”,它是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系统(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国际标志,被广泛使用於世界各国的急救相关事物中,在世界各地的救护车、救护直升机、救护器材与救护人员制服上都可以看到生命之星符号。

蓝色星号源自著名的“大卫之星”,而“蛇杖”这一形象来自《圣经》,根据记载,公元前1400多年以色列人被毒蛇侵害,上帝命令摩西“制造一条铜蛇,缠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望一眼这铜蛇,就活过来了”。

后来在古希腊传说中,医神阿斯扣雷波云游希腊各地治病时,总是手扶一根缠绕着灵蛇的神杖。因此希腊可以算是蛇徽的发源地,并逐渐传遍各地。耶稣在传道时也曾引用这一典故,并预言自己要如这条铜蛇一样被挂在木头上,作为“救赎”的暗示。在基督教兴起之后,“杖上盘蛇”的标志在西方逐渐演变成获得救护的含义。

到了近代,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等,都在自己的标志中加入蛇杖,象征其医学和救治属性。

不仅在希腊,蛇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文化里同样有着崇高的地位,被视为权力、长寿的象征。除了WHO和各国卫生组织之外,许多医学院校、急救机构甚至药店也沿用了蛇的形象。

救护车按照功能性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一、普通转运救护车;二、急救监护救护车;三、其他医疗车。

这类救护车是各大医院急救中心的常规装备,在各地医疗机构的医疗车中占的比例也最高,达60%以上,负责一般病人的转运、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等。医疗舱内标配氧气瓶、供养管道、12V+220V供电系统、急救箱、担架、医药柜、灭火器、紫外光消毒灯、注射悬吊装置等,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随车携带除颤器、吸引器、心电仪、血糖仪、血压仪、注射泵等急救设备。

这类救护车是普通救护车的升级版,在其标配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医疗设备,尺寸普遍更大,有些还具备运送特定病患人群的专门用途,比如脑卒中救护车、妇婴救护车、负压救护车。

监护型救护车的安全性也会更高,车子侧面会有钢梁等加强件,防止车子发生碰撞变形;车顶采用环保材料制成的硬质内饰吊顶,牢固且便于清洁和消毒;车底还会加装更多隔音材料。相比普通救护车,监护型救护车的需要配备两套担架,一套自动上车担架和一套铲式担架。

这类救护车用于危重症患者的现场抢救和危急运送,往往选择动力强、减震好、空间大的车辆,如。车内也配备了比普通救护车更全面的急救设施、药品和设备,通常会有除颤器、气管插管装置、面罩人工呼吸机、自动上车担架、铲式担架、上楼担架椅、颈托等等,相当于一间流动的急诊室或者ICU病房。在各地医疗机构中配备比例仅次于普通转运救护车。

下面再列举几种“专患专用”的监护型救护车,供大家猎奇。

专用于护送传染病人的负压救护车前面已经详细解析过了,其车内配置与普通救护车差别不大,最大区别在于医疗舱的密封性和舱内的负压系统,这里便不再展开介绍。

显而易见,这类救护车用于抢救发生危险的孕妇和婴儿,常见于抢救预产期前意外临产的孕妇,属于大型医院或者妇幼医院才会有的装备,是特种车当中的特种车。

脑卒中急救车(移动CT救护车)

脑卒中这个专业词汇你可能没听过,但说起“中风”和“脑梗”你应该不陌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中国是脑卒中大国,每年超过300万人发病。中风患者仅有十分短暂的抢救时间窗口,国际公认最理想是3小时内开通静脉溶栓,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阻碍,80%以上的患者发病后错过静脉溶栓的最佳时机,往往因此终生偏瘫、失语等,致残率超过75%。

有了脑卒中急救车,病人就有望在最宝贵的时间内得到抢救。不过,移动CT救护车价格不菲,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拥有华南地区第一辆移动脑卒中CT救护车,整车价格达1500万人民币,因此这种救护车中的珍稀动物普及率极低,也就医疗条件发达的大才有了。

广东省二医的这辆脑卒中急救车由德国制造,除了心电图、电子除颤仪等一般的急救设备,车上还配备了凝血、血糖、血常规等全套快速检测设备,最重要的是搭载了美国最先进的移动CT单元,且能通过网络实时传输检测结果,相当于将整个脑卒中抢救单元全套搬到了车上,此外整车还需要进行防辐射处理,这就是为什么它价格不菲的原因。

一接到中风患者后医护人员就能立刻开始抽血检验、做头颅CT,快速检测可在数分钟内出结果,确定是脑血管梗塞后,随车专家立刻进行静脉注射药物溶栓,及时抢救正在缺血坏死的脑细胞。遇到疑难情况,还可以通过车上的网络设备回传检测结果,由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到达医院后,车辆将通过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让病人快速入院救治。

指挥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临时移动指挥所,主要为亲临现场的领导提供指挥调度和研究处理决策的技术环境。指挥车通常需要配备六大系统,分别是:图象采集系统;显示、存储和控制系统;数据及传输系统;通讯指挥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智能配电系统。

这种医疗车通常用于应对大型突发救援任务的现场救治,它实际上是一辆专门用来运送医疗物资的货车,装载能力强是它的最大。医疗物资保障车需要配备对外供电系统、现场照明系统、广播系统、铲式担架等各类担架、脊椎板和负压夹板、医疗急救箱、充气式帐篷、救援剪切设备等等。

医生和护士都是白衣天使,他们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疫情不断蔓延,他们一个个奋不顾身冲往前线,用躯体与病魔抗争。救护车乃是天使们与死神赛跑的坐骑,是他们打败病魔的战车。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战疫”早日结束,病毒缴械投降,战士而归!(图/文/摄:太平洋陈烨)

在晚期心衰的治疗过程中(包括心脏移植),必须要用到机械循环辅助装置(MCS),人工心脏只是MCS的一种类型,而广义上的人工心脏包括“心室辅助装置”(VAD)和“全人工心脏”(TAH)。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的区别。最开始的“人工心脏”指的就是“心室辅助装置”(VAD)”,在我们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中,左心室负责向全身泵血,绝大部分心衰患者都是左心衰竭,因此人工心脏一开始的研究定位就是左心室辅助装置。第一代产品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患者生存率难以令人满意。第二代的心室辅助装置以离心泵或轴流泵驱动血流,主要代表产品有HeartMateII、Jarvik-2000等。这一代的心室辅助装置体积小、耐久性长,且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第三代为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体积更小,性能更稳定,代表产品有Ivcor和HVAD。二代VAD与三代VAD区别: 二代使用叶片轴流,三代使用磁悬浮,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与血液接触的区别,轴流泵叶片对于血细胞的剪切易引发血栓,而三代的装置流道宽,从设计上讲与血液摩擦接近于零,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更少,存活时间更长。当患者的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出现衰竭时,仅在左心室植入一个VAD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了。此时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为患者植入两个心室辅助装置,左右心各一个,要么植入全人工心脏。注意,这里说的全人工心脏TAH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心脏”。Syncardia是通过美国FDA认证的全人工心脏。虽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了小型化,整个设备可以放在一个双肩背包里,携带方便。但是,这颗“心脏”是依靠气体来驱动的,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会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严重影响了佩戴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我国还没有正式商用的人工心脏,不过现在我国的磁悬浮人工心脏已研发成功,希望国产的磁悬浮人工心脏可以商用,对于国内严重的心衰患者来说,供体紧张,便宜好用的人工心脏就是重生的希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辅助器具和医疗器械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