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减?为什么要双减?

1月14日至16日,“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艺术论坛在北京中间剧场举行。论坛设置“剧场发展向未来”“艺术教育向未来”“演出市场向未来”三大主题,其中“艺术教育向未来”的主题演讲格外引人关注。

在“艺术教育向未来”的讨论中,众多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美育的重要性。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01 百年来美育并未落到实处

“去年有一部非常火爆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中提到了‘美育’。”

论坛上,北京大学商业与艺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步璐璐谈及“‘美育’这个词正是蔡元培提出的。当年在北大任校长时,蔡元培不仅开设了美学课,还编写了《美学通论》一书。从1921年北大开设美学课直到去年,刚好一百年。但百年来因为种种限制,美育始终没有全面提升到一个应有的位置上。”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其中提到,要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进中考;2021年7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也即“双减”。

两个《意见》对艺术重要性的强调,以及推动艺术教育的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艺术能让生活更美好。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秦砖汉瓦、唐三彩、宋元山水画,这些伟大的文明都是感性的文明,都是在美的欲望下创造出来的。如果把所有的文明全部去掉,那还能称之为文明吗?”

论坛中,音乐美学家周海宏带领观众们一同回顾过往。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有人都穿灰、蓝、绿色的衣服,到现在颜色各异的服饰丰富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从有一件“的确良”的衬衫就觉得很了不起,到如今各种高科技面料得以应用,为触觉增加了更好的体验感;从以前用肥皂洗手、洗衣服,到如今的香皂、香水、香氛,丰富了人们的嗅觉……

总结起来,周海宏认为,“我们生活的幸福感就是由一个个感觉系统的美好体验叠加而成的,幸福就是这样具体。有的人感性素质低,感觉麻木,良辰美景视而不见,天籁之音充耳不闻,从来不听音乐、不看画展,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们就过着单调乏味、缺少美感的生活。”

为什么很多人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却并没有觉得幸福如期而至?

周海宏表示,显然获得感与幸福感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的环节,“人的生命总能量是个常数,不花在这些地方就得花在其他地方。这就是为什么要让每个孩子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需求,强化他们的审美欲望,养成他们高品位精神生活、文化艺术消费的习惯。我一直认为,学校应该用艺术搭建一个孩子精神减压的港湾,我们的学校教育要给孩子支撑一生生命品质的素质基础。”

02 “双减”之后美育如何开展

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学生减少了学科类的学习时间,那怎样补上艺术这一课?教育部全职委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延申认为:

应该发动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师参与优质教育、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指挥家于海,被教育部聘为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多年来他致力于推广管乐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于海认为:管乐是一个非常适合在校内开展的艺术项目。

  • 首先管乐不受场地制约,不需要很大的排练厅,学校现有的操场就能够训练。
  • 其次,管乐的乐器价格相对便宜,学校和家长都比较容易接受。
  • 第三,管乐团成绩见效快,“一个弦乐团组建起来可能要七八年时间,所以有弦乐团的小学比较少。但是管乐团两三年就可以演奏很高水平的作品,也可以去参加比赛了。

于海列出了一组数据:据北京市教委统计,全北京的大、中、小学共有管弦乐团28支,民乐团近80支,而管乐团的数量是700多支。“但是放眼国际,3.26亿人口的美国有4.5万支管乐团,1.2亿人口的日本有2.1万支管乐团。14亿人口的中国目前有约1万支管乐团,通过数据比较就能够看出我们和国外仍存在差距。按照美国的人均乐队发展标准,我们国家应该有20万支管乐团,按日本人的标准,我们应该有23万支。”

于海记得,一次他在一个国际管乐比赛中担任评委,获得第一名的是一支160人的美国管乐队,队员有老人、中年人,还有孩子。后来他了解到,这是一支社区乐团,所有成员都是这个社区的居民,有出租车司机、律师,也有学生,“音乐在发达国家几乎达到了全覆盖,而我们还相差甚远。”

钟姝是清华附小的专职戏剧老师,也是清华附小话剧团的负责人。钟姝明显感受到,“双减”过后,教育在向学校回归,“学校的戏剧社团,纳新只面向小学二年级。但这一学期,很多中高年级的学生也来找我们,想要参加戏剧社团。我说,你们之前不是没有时间吗?他们说,现在不用上课外班了,想要好好学戏剧。”

除了有于海这样的专家参与到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指导中来,有能力的学校也在通过自身优势,吸引像钟姝这样的戏剧人才。而对不具备这两种优势的普通中小学校,刘延申建议,“可以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03 培养综合性人才迫在眉睫

1952年,我国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高等教育分科体系自此设立。大学分成14个学科,文、史、哲、教、经、法、力、工、农、医、管理,军事、艺术、交叉学科,高中开始文理分科。“于是就有了一大批缺少科学素养、理性思维的文人,也出了一大批缺少感性素养、艺术修养的理工男、理工女。”

周海宏表示,“尽管任何一个人在感性和理性方面的侧重都会有所不同,但如此割裂的感性和理性教育,在我国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虽然现在教育界正在通过各种改革弥补,但它的影响仍然要持续几十年才会逐渐消退。”

作为制作人的步璐璐对这一点也深有体会,“当下的艺术市场缺少创作者。现在行业内很多优秀的创作者并不是专业艺术院校出身,而是综合类大学毕业生,他们有更全面的知识架构、综合素养,对艺术有所热爱,所以毕业后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刘延申举例,某些城市拆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墙、古建筑,却建了一些设计丑陋、建造粗糙的现代建筑,根源就是不具备审美能力却有管理才能的人坐上了决策者的位置,可见培养综合性人才有多么必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孙禺认为,艺术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是硬币的两面,“过去我们把学科分得太细,边界划得太严格了。未来应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边界,各门类各学科都能与美育进行深度融合。”

周海宏表示:“不接受艺术教育,人生将失去最重要的幸福源泉;不接受艺术教育,将在未来的生存竞争中惨遭淘汰;不接受艺术教育,将对社会文明进步产生阻碍与破坏。艺术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对个人而言,它直接关乎人生幸福、事业成功;对民族、国家而言,它关乎可持续发展与繁荣昌盛。”

对于双减,宏观上看,一方面是政府认为资本脱实向虚,房地产、教培业、业资本过热,而真正的实业没有得到资本的青睐。人口红利丧失,出生率下降,国家意识到我们不能只是科学技术的模仿,还需要超越,特别是中兴华为卡脖子事件,实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紧迫,技术的创新与领先让国家繁荣昌盛。另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开始想着怎么促进家庭生育,养育子女费用的削减便提上日程。这两方面教培业都沾上了,所以国家要规范。

至于有些人为了给双减政策唱赞歌,一方面认为学生学习压力太大,祖国的花朵肩上太沉重,这锅让教培业来背,有失偏颇。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才在初中对半分流,但职业教育又不像德国那样完善,导致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想上高中,这样竞争必然激烈,有竞争自然就有压力,不会因为教培业不存在压力就消失掉的;另一方面认为孩子补习效果甚微,甚至说根本没用。这一刀切式的说法肯定不对,要分类分析。比如说从认知方式分类,学生可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孩子,更听从内心的声音,不易受环境影响。场依存型的孩子以外在环境作为行为参照,易受环境暗示。从中可以看出,场依存型的孩子补习更易进步,因为这相当于一天之中好的学习氛围持续的时间被拉长了。我们从成绩来分,学生可以分为三类,成绩极好的,成绩掉渣的,成绩处在中间位置的。成绩处在中间位置的,一般来说补习更容易进步。而我们知道成绩极好,成绩掉渣的人数相对来说都比较少,相当于在正态曲线的两头,处在中间位置的刚好集中在正态曲线的主体部分,人数较多,补习又更容易进步,总体上肯定有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减双下巴最有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