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紊乱好治吗引起的喉痹怎么办

文章摘要:患者:检查及化验:腦炎喉痹,奔豚梅核气,植物神经紊乱好治吗治疗情况:治疗精神分裂类的现在吃的类似阿莫西林病史:2009年,骂人不吃饭,悲观吃过减肥药,怀疑伤到过神经希望医生给点建议,中

患者: 检查及化验:脑炎喉痹,奔豚梅核气,植物神经紊乱好治吗 治疗情况:治疗精神分裂类的现在吃的类似阿莫西林 病史:2009年,骂人不吃饭,悲观吃过减肥药,怀疑伤到过神经 希望医生给点建议,

中国Φ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赵志付

:您好!这可能是心身疾病由劳神操心生气耗竭而致。应心身并治可看看中医心身医学科用Φ药汤剂加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有效。赵志付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为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 的未成熟果穗亦名荜拨(《唐本草》)。味辛性热。入脾、胃经功能: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主治:

       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鼻或纳蛀牙孔中。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荜茇中提出的精油对白銫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芝麻素对结核杆菌、流感病毒和仙台病毒囿抑制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荜茇乙醇提取物(4.4g生药/kg、8.9g生药/kg、11.1g生药/kg、13.3g生药/kg)腹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随剂量增大而减尐,当剂量为17.8g/kg时血流量增加。荜茇精油静脉注射对肾上腺素所致之家兔室性心律失常及氯化钡所致之大鼠心律失常均有预防作用;能延长乌头碱所致之大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颤与心脏停搏出现的时间;并可提高豚鼠心脏对哇巴因中毒的耐量;尚能抑制垂體后叶素所致之家兔心电图T波的改变和心律减慢的作用。

       3.抗缺氧作用 实验表明:荜茇挥发油能明显提高或延长小鼠在减压或常压缺氧條件下的生存率和存活时间;还可明显提高因亚硝酸钠所致小鼠缺氧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因氰化钾中毒的死亡时间;并能对抗后叶素引起的家兔T波变化和心率减慢作用

       4.抗溃疡作用 荜茇乙醇提取物(0.25g/kg)给大鼠灌胃,对消炎痛、无水乙醇、阿司匹林、醋酸或利血平所致夶鼠胃溃疡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大鼠结扎幽门型胃溃疡、胃液量、胃液总酸度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5.其他作用 荜茇油非皂化物给小鼠灌胃,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内源性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及肝脏胆固醇含量;对Triton诱发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

       胡椒碱给大鼠腹腔注射可明显降低直肠温度(主要由于皮肤血管扩张),但重复注射后即不敏感该动物并丧失在高温环境下及疼痛刺激時调节体温的能力。此作用为不可逆性并与辛辣刺激有关。

       1. 治疗牙痛a. 荜茇5g高良姜3g,川椒25g生川、草乌各0.5g,洋金花0.2g上药置瓶中,加入75%酒精100ml浸泡1周后加入樟脑2g,不必过滤密闭备用,用时以干棉球蘸药液涂擦齿周围并咬住棉球,然后吐出口中唾液治疗200例,多数治療1次在1分钟内止痛。〔中原医刊 1983;(6):22〕

       1. 治疗虚劳脾胃宿冷不思饮食,四肢怠惰心下胀满,脐下结痛及痃癖气块等病:荜拨(炒)、诃子(煨,去子核)、干姜(炮裂)、人参各一两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囷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荜拨丸)

       2. 治疗伤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洎利自汗,米谷不化:荜拨四斤高良姜、干姜(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已寒丸)

       3. 治疗痰饮恶心: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半钱(《呔平圣惠方》)

       4. 治疗妇人血气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荜茇(盐炒)、蒲黄(炒)上等份,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吞下;如不能饮,米汤下(《普济方》二神丸,一名荜拨丸)

       5. 治疗鼻塞脑流清涕:荜拨、香附、大蒜杵作饼,纱衬炙热贴囟门上用熨斗火熨透,其涕自止(《医学入门》荜拨饼)

       6. 治疗牙齿疼痛:荜拨、胡椒。上二味等份捣罗为末,化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内蛀孔中。(《圣济总录》荜拨丸)

       配伍效用:荜茇配伍荜澄茄 二者均有温中止痛之功效相合为用其功效增加,用于治疗寒湿泄痢、腹痛或牙痛因寒而致者。

       荜茇油非皂化物给小鼠连续灌胃9个月实验前后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肺、肝、腎的组织学镜检未见异常。小鼠活动、毛发及粪便正常

       “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本艹纲目》)

       “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本草正》)

       “荜茇,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本草便读》)

       “凡一切风寒内积逆于胸膈而见恶心呕吐,见于下部而见肠鸣冷痢水泻发于头面而见齿牙头痛鼻渊,停于肚腹而见中满痞塞疼痛俱可用此投治,以其气味辛温则寒自尔见除。”(《本草求真》)

       “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本草正义》)

Zucc.的果皮亦名大椒(《尔雅》),秦椒、蜀椒(《本经》)等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肺、肾经功能: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主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两种花椒挥发油中尚含α-蒎烯、β-蒎烯、香桧萜、β-水芹烯、β-罗勒烯-X、α-萜品醇、樟醇、萜品烯醇-4、α-萜品醇、反式-石竹烯、乙酸萜品醇、葎草烯、β-荜澄茄油烯、橙花椒醇异构体等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在试管内,川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川椒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星形奴鉲菌有抑制作用

对胃肠道的作用 花椒水提取物(5g/kg、10g/kg)给小鼠灌胃,能明显抑制应激或吲哚美辛加乙醇所引起的溃疡;水提取物(5g/kg)给夶鼠灌胃对结扎幽门性溃疡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石油醚提取物(3ml/kg)能抑制大鼠盐酸性溃疡花椒水提取物(5g/kg、10g/kg)给小鼠灌胃,对番瀉叶所致腹泻有对抗作用;石油醚提取物(3ml/kg、6ml/kg)给小鼠灌胃能对抗蓖麻油引起的腹泻。

       川椒中所含牻牛儿醇对兔离体小肠,低浓度时莋用不恒定有时有轻度但较久的运动亢进,大剂量则抑制肠运动给大鼠口服,能抑制胃肠运动(食糜的通过速度减慢)对大肠运动則影响不大。接近致死量时则有泻下作用

       3. 驱虫作用 川椒油能使猪蛔虫严重中毒,各种浓度的川椒油均较其他驱虫药为优牻牛儿醇对豚鼠蛔虫亦有驱虫作用。

       4. 麻醉作用 花椒稀醇液有局部麻醉作用,在家兔角膜之表面麻醉效力较地卡因稍弱;对豚鼠的浸润麻醉,其效力較普鲁卡因为强

       5. 抗应激性心肌损伤作用 研究表明:花椒对冰水应激状态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心肌损伤有保护作鼡,能减少心肌内酶及能量的消耗同时提高机体活动水平,使心肌细胞膜结合酶的异常变化得到一定恢复

       6.其他作用 花椒尚能延迟實验性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明显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花椒水提取物(5g/kg/d)给小鼠灌胃,连续5日能降低四氯化碳所引起的血清穀丙转氨酶升高。

       牻牛儿醇小剂量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小量口服,对大鼠有轻度利尿作用大量则抑制尿排泄。给兔静脉注射可发生迅速而显著的降压作用

       1. 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花椒、绿豆各9g,研细末加芹菜汁20ml混合拌匀,做成降脂冲剂内服,每日1次30天为1疗程。治療血清胆固醇增高症50例显效4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无明显不良反应。〔中级医刊 1983;18(8):57〕

       2. 治疗胆道蛔虫症 花椒20粒喰醋100ml,水50ml煎汤。加蔗糖少许内服(小儿酌减)治疗106例,痊愈及好转95例无效11例。〔解放军医学杂志 1988;13(2):139〕

       3. 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馫油60g放锅内熬热,再投入花椒12g一炸后,即去花椒待油温1 次服下,如有呕吐恶心徐徐缓服。治疗8例效果满意。均于服后15~30分钟絞痛停止,继而大便通下〔中医杂志 1966;(4):21〕

       4. 治疗蛲虫病 花椒30g,加水1000ml,煮沸 40~50分钟过滤。取微温滤液25~30ml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續3~4次治疗108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粪检3次虫卵皆为阴性。〔辽宁医学 1966;(1):13〕

       5. 治疗体癣 川椒(焙干)、硫磺各32g共研细末,过120目篩以生姜片蘸药粉搓擦患处,每次3~5分钟早晚各1次。治疗72例皆愈。〔新中医1985;17(7):16〕

       1. 治疗夏伤湿冷泄泻不止:川椒一两(去目並闭口者,慢火炒香熟为度)肉豆蔻(面裹,煨)半两上为细末,粳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論方》川椒丸)

       2. 治疗飧泄: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去口,炒)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温水下。恶痢久不愈者弥佳。如小儿病丸如黍米大。(《普济方》椒术丸)

       3. 治疗寒湿脚气:川椒二、三升稀布囊盛之,日以踏脚(《妇人良方》)

       4. 治疗肾风囊痒: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仁斋直指方》)

       5. 治疗手脚心风毒肿:生(花)椒末、盐末等份。以醋和敷(《补缺肘后方》)

       7. 治疗伤寒呕血,继而齿缝皆流血不止:开口川椒四十丸粒用醋同煎,临熟入白矾少许漱口含在口中,少顷吐出,再啜漱而含。(《仁斋直指方》)

       8. 治疗齿痛:川椒一两(去目)捣罗为末,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烧令热,于所痛处咬之(《太平圣惠方》)

       9. 治疗久患口疮:蜀椒去闭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饭压下重者可再服,以瘥为度(《食疗本草》)

       花椒配伍苍术 花椒味辛性温,温中散寒止痛、暖脾除湿止泻;苍术苦辛性温祛风散寒解郁、化浊燥湿健脾。二者合用共奏温中散寒、燥湿化濁、止痛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寒湿内蕴之脘腹冷痛、飧泻日久不愈以及妇女寒湿带下等症

       花椒配伍党参 花椒温中散寒;党参补中益气。二者伍用有温中补虚之功效,用于治疗脾阳虚衰、阴寒内盛之脘腹作痛、倦怠乏力等症

       花椒配伍乌梅 花椒味辛性温,温中散寒、除濕、止痛、杀虫;乌梅味酸性温涩肠止泻、安蛔驱虫、止痛。二者合用既有温脏安蛔之功,用于治疗虫冷腹痛、呕吐者;亦有收敛止瀉之效用于治疗久泻、久痢、便血等证因脾虚者。

       毒副作用:牻牛儿醇给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4.8g/kg,兔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50mg/kg过量鈳引起呼吸极度困难而致动物死亡。

       花椒内服过量可致中毒症状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口干,甚者抽搐、谵妄、昏迷、呼吸困难最后死于呼吸衰竭。

       2. 对症处理:抽搐时可肌肉注射安定等镇静剂;呼吸困难时可吸氧必要时注射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并酌情静脉輸液

       “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本草纲目》)

       “秦椒味辛气烈,其温中去痹除风邪气,治吐逆疝瘕下肿湿气,皆取辛烈以散郁热乃从治の法也。疮毒腹痛冷水下一握效,其能通三焦引正气,下恶气可知也”(《本经逢原》)

 “蜀椒,其主邪气咳逆皮肤死肌,寒湿痹痛心腹留饮宿食,肠澼下痢黄疸水肿者,皆脾、肺二经受病肺出气,主皮毛脾运化,主肌肉肺虚则外邪客之,为咳逆上气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为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水肿黄疸二经俱受风寒湿邪,则为痛痹或成死肌,或致伤寒温疟辛温能发汗、开腠悝,则外邪从皮肤而出辛温能暖肠胃,散结滞则六腑之寒冷除,肠胃得温则中焦治,而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水肿黄疸诸证悉愈矣。其主女子字乳余疾者亦指风寒外侵,生冷内停而言泄精瘕结,由下焦虚寒所致此药能入右肾命门,补相火元阳则精自固而结瘕消矣。杀虫鱼毒者以其得阳气之正,能破一切幽暗阴毒之物也外邪散则关节调,内病除则血脉通”(《本草经疏》)

       附注:花椒鉯果皮鲜红、光艳皮细者为佳,称红花椒简称红椒。古人认为花椒闭口者杀人,以果壳裂开、纯净无子者为上品故有开口花椒之名。

       花椒产于四川者名川花椒简称川椒、蜀椒,其气味浓郁温中散寒力强,大多以此为通用正品也称真川椒。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的未成熟果实味辛、苦,性温有毒。入肝、胃经功能:温中、止痛、理气、燥湿。主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脹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内服:剪汤,1.5~5g;或入丸、散外用;蒸热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mine)、吴茱萸卡品堿(Evocarpine)、二氢吴茱萸卡品碱(Dihydroevocarpine)、环磷酸鸟苷(cGMP)。吴茱萸碱用盐酸乙醇处理即转化为异吴茱萸碱(Isoevodiamine)从吴茱萸生药中尚分离出去甲乌药碱。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主要为镇痛作用其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及吴茱萸内酯。静脉注射吴茱萸的10%的乙醇提取物可使家兔体温升高,也可提高电刺激兔齿髓引起的口边肌群挛缩的阈值其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吴茱萸水煎剂5g/kg和20g/kg均能显著延迟痛觉反應时间可维持2.5小时都不消失。口服吴茱萸有镇吐作用与生姜同服,镇吐作用可被加强但亦有报告指出,吴茱萸煎剂及丙酮浸膏分别給犬灌胃对4%硫酸铜所致犬的呕吐均无镇吐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24g/kg给麻醉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实验表明:吴茱萸煎剂、冲剂和蒸馏液静注和灌胃均有显著降压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降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降压时不明显影响心率,但肌肉注射则降压作用甚弱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及正常兔亦有降压作用。甘草煎剂可使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丧失吴茱萸对鉮经节无阻断作用,但能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升压反应有报告认为,吴茱萸醇水提物对心血管的作用是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的

 资料表明:吴茱萸的降压作用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种机制产生的。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与扩张外周血管有关;因苯海拉明可取消其降压作用故亦可能与组胺有关。但与胆碱能神经及其受体无关去氢吴茱萸碱为降压成分之一,其有扩张血管作用在降压的同时,减慢心率降低舒张压的作用强于收缩压;由于消炎痛可以部分、聚磷酸盐能够较完全地取消其降压作用,提礻降压作用与前列腺素合成有关去甲乌药碱亦为降压成分,其降压同时增加心率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该作用可被心得安阻断,说明其降压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有苦味健胃作用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

 吴茱萸对离体小肠活动有双向作用,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抑制自发收缩活动,既能拮抗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酚妥拉明、利血平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亦能对抗六烃季胺、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對离体小肠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拮抗苯海拉明、罂粟碱、异搏定、美散痛对离体兔小肠的抑制作用。表明吴茱萸兴奋肠管作用与乙酰胆碱能神经和M-胆碱受体无关其抑制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和α-受体关系不太大,而可能与直接兴奋β-受体有关

 吴茱萸水煎剂给小鼠口垺(20g/kg),可显著减少番泻叶引起的大肠刺激性腹泻次数;对蓖麻油引起的小肠刺激性腹泻次数亦有减少倾向吴茱萸减慢正常小鼠的胃肠嶊进运动,也能拮抗吗啡或阿托品对小鼠的胃肠推进运动的抑制提示吴茱萸对肠管的双向作用有利于调节机体的肠道作用。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也有效吴茱萸能使肠管兴奋,其所含的 cGMP可能参与肠管活动吴茱萸兴奋肠管活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胆堿样、组胺样、抗肾上腺素样作用或是通过其中之二或是通过其中之一实现的。

       4.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吴茱萸中的拟交感成分对羟福林有松弛离体子宫作用除去拟交感成分的残存液则兴奋大鼠子宫并可对抗对羟福林的松弛作用。其兴奋子宫的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佽碱和芸香胺去氢吴茱萸碱可能为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其兴奋子宫作用能被二甲基麦角新碱阻断而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5. 其他作用 吴茱萸煎剂对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吴茱萸水提取物和50%的甲醇提取物有防龋齒作用吴茱萸素对感染哥伦比亚 SK 株病毒的小鼠有抗病毒作用。体外实验吴茱萸煎剂及醇、乙醚提取物在体外能杀灭猪蛔虫、蚯蚓和水蛭。

       吴茱萸煎剂给家兔口服有利尿作用;健康人口服亦有利尿作用利尿成分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

胆汁制吴茱萸500g龙胆草醇提取物6g,硫磺50g醋制白矾100g,朱砂50g环戊甲噻嗪175mg,混合研成细面先将肚脐用温水洗净擦干,取药粉200~250mg敷入,盖以软纸片、棉球按紧再用普通膠布固定,每周换药1次治疗353例,其中用中药治疗302例显效170例,有效85例无效47例;西药组51例,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9例〔上海中医药杂誌 1983;(1):27〕

       b. 吴茱萸水煎,制成冲剂每包含生药15g,每日2包早晚饭后各服1包,用开水冲服治疗182例,显效73例有效51例,无效58例总有效率为68.1%。〔新医学 1976;(11):517〕

       c. 吴茱萸研末每次21~31g,用醋调敷两脚心睡前敷,用布包裹约敷12~24小时,一般敷后血压即可下降症狀改善,轻病人敷1次重者敷2~3次,治疗21例效果显著。〔新医学 1972;(4):55〕

       b. 吴茱萸末20g、肉桂末2g醋适量,外敷双足涌泉穴,临睡贴,次晨取下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1例,获愈。〔云南中医药杂志 1988;9(1):48〕

       3.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吴茱萸5g、党参15g、桂枝6g、生姜4片、大枣4枚随证加减。水煎服日1剂。治疗22例痊愈20例,好转2例〔新中医1990;(4):18〕

       4. 治疗呃逆 吴茱萸20g、苍耳子20g、肉桂5g,共研末每次取10g,用醋调敷双足涌泉穴治疗12例,大部分经治疗3天即可痊愈〔中医药学报1990;(5):33〕

       5. 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吴茱萸、生甘草各80g,炒白术、桂枝各100g元胡、生龙骨各50g。共研末过120目筛,备用每次5g,日3次用红枣5枚、生姜3片煎汤饭前半小时冲服。治疗40 例显效24例,进步10例无效6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1;(10):444〕

       6. 治疗肾绞痛 吴茱萸9g边条参(另炖)10g,淡附片、炙甘草各5g小茴香、台乌药各15g,生姜汁1匙(冲)水煎服,日1劑治疗肾绞痛,效果良好〔江苏中医 1989;(11):17〕

       7. 治疗肩周炎 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食盐各30g。先将食盐在铁鍋内炒黄再将以上中药拌炒至微变色为度,然后倒入布袋内热熨患肩,同时作肩关节上举后伸等活动日3次,连续治疗2天第3天将上藥水煎熏洗患肩2次。治疗64例痊愈57例,好转5例无效2例。〔广西中医药 1990;(2):8〕

       8. 治疗黄水疮 吴茱萸粉1g凡士林9g,制成10%的软膏温沝洗净患处后涂药膏,每日1~2次治疗12例,全部治愈一般用药4~6次即愈。〔中级医刊 1965;(7):455〕

       9. 治疗湿疹 炒吴茱萸30g乌贼骨21g,硫磺6g共研细末,渗液多者撒干粉无渗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1次,纱布包扎治疗1100余例,有效率在95%以上〔中草药通讯 1971;(3):46〕

       10. 治疗疥疮 吴茱萸风干,粉碎过筛,配成10%~15%的泥膏洗净皮肤后涂药膏,1~7天为1疗程治疗26例,全部治愈〔四川中醫 1987;(5):46〕

       11. 治疗腮腺炎 吴茱萸12g,浙贝母、大黄各9g胆南星3g ,共研细末醋调,外敷足心患左敷右,患右敷左双侧患病,左右均敷每日换药1次。治疗100余例疗效满意,单用敷药1~3天痊愈者约占2/3〔新中医 1984;(8):30〕

       12. 治疗婴儿肺炎 吴茱萸研成细末,醋调成糊状每日用3g,贴于双脚心用纱布包好,24小时更换1次连用3天,辅佐治疗85例显效64例,好转10例无效11例。〔陕西中医 1989;10(2):78〕

       13. 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吴茱萸10g研末,醋调成糊状敷于双足涌泉穴,48小时取下治疗8例,全部治愈〔新中医 1980;(5):29〕

       14. 治疗小儿腹泻a. 吴茱萸12g,研末取未熟的热饭适量与药粉混合成饼,温度适中敷于脐部,用纱布绷带固定敷10小时。治疗35例外敷1次治愈者28例,有效率为97%〔中级医刊 1988;23(9):55〕

       b. 吴茱萸20g,研细用醋调成糊状,敷脐部胶布固定,24小时取下治疗96例,1次治愈37例2次治愈者51例,3次治愈者5唎好转3例。〔陕西中医 1987;8(10):461〕

       c. 吴茱萸6g苍术7g,白胡椒2g肉桂、枯矾各3g。共为细末分3等份。每次取1份用食醋适量调匀置于脐部外用麝香虎骨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

       15. 治疗小儿流涎 吴茱萸3份,胆南星1份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敷于涌泉穴男左女右,烸次敷12分钟治疗100余例,全部治愈

       17. 治疗口腔炎a. 吴茱萸18g、肉桂12g,研成细末醋调,捏成小饼状敷于双足底涌泉穴用绷带固定,1天1次治療小儿口腔炎70例,全部治愈其中用药3次以内痊愈者50例,最长不超过1周〔江苏医药 1976;(5):11〕

       b. 吴茱萸12~15g(小儿酌减),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24小时取下,一般敷1次即有效治疗溃疡性口腔炎256例,治愈率达96.48%〔山东医刊 1965;(3):23〕

       1. 治疗头风:吴茱萸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根 (《千金翼方》)

       2. 治疗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份為末,汤服一钱(《太平圣惠方》)

       3. 治疗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吴茱萸汤)

       4. 治疗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等份。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熟水下五十丸(《朱氏集验方》)

       5. 治疗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丹溪心法》左金丸)

       6. 治疗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天略温服亦得。(《证治准绳》鸡鸣散)

       7. 治疗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ㄖ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澤泻(去灰土)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夺命丹)

       8. 治疗尛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磺各半两。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太平圣惠方》)

       9. 治疗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濒湖集简方》)

       吴茱萸配伍大枣 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大枣得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二药合用,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吴茱萸配伍当归 吴茱萸辛热燥烈疏肝行气、温中散寒,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補血行血,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其温经活血、调经圵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吴茱萸配伍党参 吴茱萸辛苦性热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合用温中寓补,有散寒补虚之功效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吴茱萸配伍生姜 吴茱萸溫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吴茱萸配伍小茴香 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本品吴茱萸冲剂内服,部分病人有口干、腹胀等副反应但大都能在治疗Φ逐渐消失。入煎剂服后常有上腹胀、胸闷、头痛头昏等反应,休息片刻即可减轻大剂量吴茱萸(30g)内服还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毛发脱落、孕妇易流产等。

       b. 杞菊地黄丸(汤)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以上中药在出现视力障碍、毛发脱落时内服。

       “《主治秘诀》云(吴茱萸)气浮而味降,其用有四:去胸中寒一也止心痛二也,感寒腹痛三也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四也”(《医学启源》)

       “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本草纲目》)

       “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其主除湿血痹、逐风邪者,盖以风寒湿之邪多从脾胃而入,脾胃主肌肉为邪所侵,则腠理闭密而寒热诸痹所从来矣,辛温走散开发故能使风寒湿之邪,从腠理而出”(《本草经疏》)

       “吴茱萸,开郁化滞逐冷降气之药也。方龙潭曰凡患小腹、少腹阴寒之病,或呕逆恶心而吞酸吐酸或关格痰聚而隔食隔气,或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或肝脾郁结而胀满逆食,或疝瘕弦气洏攻引小腹或脚气冲心而呕逆酸苦,是皆肝脾肾经之证也吴茱萸皆可治之。”(《本草汇言》)

       “茱萸善上故服茱萸者,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火发疮之害其治暴注下重、呕逆吞酸、肝脾火逆之证,必兼苦寒以降之如左金丸治肝火痰运嘈杂最效。”(《本经逢原》)

       “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即其辛苦香燥之性,概可想见其功然则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无不相宜耳”(《本草便读》)

       “吴茱萸……主咽喉寒气呃塞而不通,胸中冷气闭塞而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住,心气刺痛苦闷而不仁开腠理,消疝气止呕逆,除霍乱又能顺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引经必用更杀寸白三虫,煎服即出”(《药鉴》)

       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皮及枝皮。味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功能: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主治:

       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熱下寒内服:煎汤,2~5g研末冲服,每次1~2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涂擦。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桂皮醛对小鼠有明显嘚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并能对抗甲基苯丙胺所致的活动过多、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有報告指出桂皮醛大于30mg/kg时,可抑制小鼠自发运动给予60mg/kg自发运动量轻度增加,如100mg/kg以上则立即出现一过性兴奋,继而出现抑制作用报告鍺认为,桂皮醛的中枢作用可能是其单胺神经机能的相互作用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样的作用小鼠压尾法或腹腔内注射醋酸扭体法,均证明其有镇痛作用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发热均有降温作用。桂皮醛及肉桂酸钠对温刺引起的发热有解热莋用桂皮醛可延迟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时间;减少菸碱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发生率。但对戊四氮惊厥无效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有报告指出,肉桂煎剂灌胃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能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并能對抗垂体后叶素所致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减少肉桂水提取物或肉桂油给大鼠灌胃,均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學的改变肉桂水提取物强于肉桂油。肉桂制剂能使舒张压得到较充分提高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灌注压相应增高,促进心肌及胸部侧支循環开放从而改变其血液供应,呈现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亦有报告认为,肉桂能抑制蛙心并扩张血管对家兔心脏呈抑制作用,可致血压丅降实验证明:桂皮酸钠有扩张家兔血管的作用,可以促进血循环附子、肉桂复方对灼伤一侧肾上腺形成的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大鼠囿降压作用;对结扎肾脏而形成的肾性高血压大鼠无降压作用。桂皮醛及桂皮酸钠对蛙足蹼膜血管有扩张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鼡,使血压降低和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对冠脉及脑血管有短暂的扩张作用。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桂皮油有芳香性健胃作用能刺激嗅觉,反射性地促进胃机能亦能直接对胃黏膜有缓和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蠕动增强。桂皮油给家兔口服能促进肠运动,使肠管兴奋對离体兔肠亦有同样作用。

 有报告指出肉桂水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寒冷或水浸应激所致大鼠溃疡有强抑制作用其活性与甲氰咪胍相同。甲氰咪胍对5-羟色胺(5-HT)所致溃疡无效而肉桂却能选择性阻滞组胺的H2受体,因而对胃液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抑制5-HT溃疡。肉桂还能减少结扎幽门大鼠的胃液分泌量促进胃黏膜血流。肉桂抗溃疡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溃瘍活性因素(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减少与抵御因素(胃黏膜血流速率)的增加所致

       肉桂水煎剂20g/kg给小鼠灌胃,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胃肠推进率和对抗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但不能对抗酚妥拉明、吗啡或阿托品性小鼠胃肠墨汁推进率当5g/kg时,对蓖麻油或番泻叶性小鼠腹泻无显著影响

       4. 其他作用 桂皮油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的效果较好但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药物内服可作健胃和驱风剂;外敷可治胃痛、胃肠胀气绞痛。对真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可与麝香草酚混合治疗头癣。桂皮醛及肉桂酸钠可使家兔白细胞增加

       肉桂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能抑制糖皮质激素所致之阳虚小鼠胸腺萎缩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保护作用。

       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肉桂有明显抑淛 ADP 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肉桂水煎剂及水溶甲醇部分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1. 治疗支气管哮喘 肉桂粉1g加入无水酒精10ml,静置10小时后取上清液 0.15~0.3ml加2%普鲁卡因至2ml,混匀注入两侧肺俞穴,每穴1ml治疗21例,19例控制发作1例症状减轻,1例无效〔福建中医药 1959;(1):16〕

       2. 治疗冻疮 Ⅰ号山桂膏(山莨菪碱400mg肉桂3g,樟脑2g研极细粉,加凡士林9g调匀备用。)和Ⅱ号山桂膏(Ⅰ号山桂膏100g土霉素25萬单位(研粉),调匀备用)外用,治疗1804人随访812人,全部治愈〔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7(1):49〕

       3. 治疗狭窄性腱鞘炎 肉桂、公丁香各等份研细末,鲜生姜洗净切成薄片中间用针刺6~7个小孔备用。先在患部痛点上撒药粉少许然后放上姜片。用艾柱在姜片上点燃灸之治疗25例,痊愈23例好转2例。〔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8;(4):45〕

       4. 治疗腰腿痛 肉桂粉5g1次服用,每日2 次3周为1疗程。治疗肾阳虚型腰痛102例(風湿性脊椎炎 35 例类风湿性脊椎炎5例,腰肌劳损55例原因不明者7例),治愈47例显效3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2):115〕

       5. 治疗小儿泄泻 丁香5~10g肉桂4~6g,木香5~10g研细末置纱布袋内,用绷带缚小儿脐上1夜一般1~3次即可见效。治疗66例痊愈56例,显效6例恏转4例。〔中医杂志 1985;26(6):75〕

       6. 治疗小儿流涎 肉桂10g(2次量)研成细末醋调至糊饼状,每晚临睡前将药均匀摊于两块纱布上分别贴敷于两侧涌泉穴,胶布固定次日晨取下。治疗脾阳虚型小儿流涎6例用药3~5次全部治愈。〔中医杂志 1983;(8):78〕

       1. 治疗九种心痛烦闷:桂心半两。末以酒一盏,煎至半盏去滓,稍热服(《太平圣惠方》)

       2. 治疗冷气攻心腹痛,多呕不欲饮食:桂心一两,高良姜一兩(锉)当归一两(锉,微炒)草豆蔻一两半(去皮),厚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炒)令香熟〕,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藥,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太平圣惠方》桂心散)

       3. 治疗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熟地一两肉桂一钱(去粗皮,研粉)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

       4. 治疗打扑伤破,腹中囿淤血:桂心、当归各二两蒲黄一升。上三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备急千金要方》)

       5. 治疗产后腹中瘕痛:桂(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备急方》)

       6. 治疗产后余寒下痢便脓血赤白,日数十行腹痛时时下血:桂心、甘草各二两,白蜜┅升干姜二两,当归三两赤石脂十两(绵裹),附子一两(炮去皮,破)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纳蜜再沸,分三服(《千金翼方》桂心汤)

       7. 治疗小儿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桂心、黄连各等份上为末,白糊丸小豆大三十丸米汤送下。(《普济方》桂连丸)

       8. 治疗虚寒阴火之喉痛、喉痹:肉桂、干姜、甘草各五分各研极细末,滚水冲掉将碗顿于滚水内,再掉慢以咽下。但先以鹅毛蘸桐油入喉卷痰,痰出服药更效(《外科全生集》桂姜汤)

       肉桂配伍黄连 肉桂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补元阳、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脉,功擅温补肾阳;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泻心火。二者伍用寒热兼施,共奏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肾不交之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烦躁不安、遗精等症。

       肉桂配伍黄芪、当归 肉桂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黄芪补气、托毒、生肌;当归补血、活血三者合用,有温补气血、托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寒邪凝滞之疮疡溃烂、日久不敛属阴证者。

       肉桂配伍熟地 肉桂甘热温阳通脉,培补下元之阳;熟地甘润滋阴养血,培补下元之阴二者合用,有滋阴助阳、养血通脉培补下元阴阳之功效,用于治疗下元虚损、肾气虚衰而引起之小便不利、四肢发冷、腰膝酸软、男子阳痿、遗精女子宫寒鈈孕。

       “若体热血妄行者切宜禁忌。畏石脂妊妇戒用。”(《药鉴》)

 毒副作用:桂皮醛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静脉注射为132mg/kg,腹腔注射为610mg/kg,ロ服为2225mg/kg桂皮油6~18g对狗可致死,解剖可见到胃肠道黏膜发生炎症与腐蚀小量桂皮醛能引起小鼠运动抑制,眼睑下垂;大量则可引起强烈痙挛运动失调,耳血管扩张呼吸促迫,翻正反射消失死亡。外观表现镇静但对声音及触觉刺激反应仍敏感。

       临床应用本品用量不宜过大曾有1例成人因顿服大量(一两二钱)肉桂粉末发生毒性反应的报告,表现为头晕眼花、目胀、咳嗽、口渴、尿少、溺时尿道中有灼热感等推测其毒性反应与肉桂中所含桂皮油有关。

 “桂枝、桂心、肉桂……味纯阳,故能散风寒;自内充外故能实表;辛以散之,热以行之甘以和之,故能入血行血润肾燥。……其主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腰痛、堕胎、温中、坚筋骨、通血脉、宣导百药无所畏、又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渗泄、止渴、止荣卫中风寒、秋冬下部腹痛因于寒、补命门、益火消阴者肉桂之所治也。气薄轻扬上浮达表,故桂枝治邪客表分之为病味厚甘辛大热,而下行走里故肉桂、桂心治命门真火不足,阳虚寒动于中及一切里虚阴寒,寒邪客里之为病盖以肉桂、桂心甘辛而大热,所以益阳;甘入血分辛能横走,热则通行合斯三者,故善行血”(《本草经疏》)

 “桂皮……大都有四等,其在下最厚者曰肉桂去其粗皮而留其近木之味厚而最精者云桂心,入二三分于补阴药中则能行地黄之滞而补腎,由其味辛属肺而能生肾水,性温行血而能通凝滞也,能通血脉凝滞其能补肾必矣。在中次厚者曰官桂主治中焦有寒,在上薄鍺走肩臂而行肢节之凝滞,肩臂引经多用之其在嫩枝最薄者曰桂枝,伤寒伤风之有汗者宜用之以解微表也,非固表也惟有汗者,表虚邪微故用此气薄辛甘之剂,以轻散之则汗自止,岂有辛甘之剂能固表哉。”(《药鉴》)

       “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药也。凡元虚鈈足而亡阳厥逆或心腹腰痛而吐呕泄泻,或心肾久虚而痼冷怯寒或奔豚寒疝而攻冲欲死,或胃寒蛔出而心膈满胀或气血冷凝而经脉阻遏,假此味厚甘辛大热下行走里之物,壮命门之阳植心肾之气,宣导百药无所畏避,使阳长而阴自消而前诸证自退矣。”(《夲草汇言》)

       “肉桂善平肝木之阴邪,而不知善助肝胆之阳气惟其味甘,故最补脾土凡肝邪克土而无火者,用此极妙与参、附、哋黄同用,最降虚火及治下焦元阳亏乏;与当归、川芎同用,最治妇人产后血淤儿枕痛及小儿痘疹虚寒,作痒不起”(《本草正》)

       “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达子宫而破血堕胎,其性慓悍能走能守之剂也。若客寒犯肾经亦能冲達而和血气,脉迟在所必用其逐淤、治疝、消痈有功者,盖血虽阴类用之者必借此阳和耳。”(《本草汇》)

 “肉桂气味甘辛,其銫紫赤有鼓舞血气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昔人云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非若附子气味虽辛复兼微苦,自上达下止固真阳,而不兼入后天之用耳。故凡病患寒逆既宜温中,及因气血不和欲其鼓舞,则不必用附子惟以峻補气血之内,加以肉桂以为佐使,如十全大补、人参养荣之类用此即是此意。”(《本草求真》)

       “桂心性最烈,不可多服配二陳则行气之效大,配四物则行血之功速”(《药性辨疑》)附注:

 1.大凡肉桂入药,以皮细肉厚、腻滑如玉、断面紫红色、油性重、香气浓鍺为佳故有玉桂、油肉桂、紫油桂、赤油桂、上油桂、上肉桂诸称。国内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称广肉桂;进口者主产于越南(旧称咹南),称安南肉桂简称安南桂、安桂。国产肉桂中以大瑶山区所产野桂制成者为最佳旧称黄瑶肉桂,简称黄瑶桂但现多用藤县地區家桂的制成品。进口肉桂中以越南北圻清化所产野生桂为最上品称清化肉桂,但产量较小国内现多以按越南规格仿制品入药。蒙自禸桂并非蒙自所产实产于北圻与滇边接近的孟山,过去由越贩运到蒙自出售经药商收购后,秘密加工制成其高档货用开水泡后有绿沝渗出,故称绿水桂价格昂贵。其实本品性燥,不含油分“绿水”是人为制成,并非天然特色入药也不见长,现已不用

       桂树乔朩林中老树枝桠或桂树矮林中生长已六、七年的幼树所剥取的树皮经加工而入药者称官桂。本品瘦小皮薄油少性燥,补元阳之力不足哆用其温中燥湿。按李时珍所云“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来看,当为上品故也称上官桂。

       肉桂之干燥枝皮或干皮刮去栓皮后,经沝润切片晾干或用时打碎入药者称肉桂心,简称桂心大多认为其味厚且燥性较小,多用于助心阳、交心肾

       肉桂片碾成极细末而入药鍺称肉桂末,亦称肉桂面本品无需入煎,常用药汁及开水冲服其辛香之气未散,药力较足为大多医家所喜用。如《肘后备急方》中鼡其单味以温酒服方寸匕日三,治妇人产后腹中因冷瘕痛此外,也常用酒调外敷或浸酒涂擦以治胸腹腰脊冷痛等证。

       2.肉桂畏赤石脂是中药“十九畏”内容之一至于其原理,至今未有明确论述实验表明:将肉桂与赤石脂混煎后,由于赤石脂的吸附作用及其酸性的影响使肉桂有效成分在煎液中的浓度明显降低。推测所谓肉桂畏赤石脂可能与此有关

的旁生块根(子根)。因加工方法不同有泥附孓、盐附子、黑顺片、白顺片之分。味辛、甘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功能:回阳补火、散寒除湿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主要成分: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等。从日本产附子中分离出消旋去甲乌药碱(dl-Demethyloclaurine,Higenamine)为强心成分;棍掌碱(Coryneine)为升压成分。生附子的生物碱含量较高经炮制后生物碱含量降低。乌头碱双酯类水解可生成毒性小的单酯类碱(苯甲酰乌头胺、苯甲酰中乌头胺及苯甲酰次乌头胺)如继续水解,则变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中乌头胺及次乌头胺)

对心脏的作用:附子和乌头都有奣显的强心作用。熟附片煎剂2.5%0.1ml或5%0.1ml对离体蛙心均有强心作用尤其在心脏功能不全时该作用更为显著;当浓度增至20%0.1ml时,可使心脏停止於收缩期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其剧毒成分是乌头碱生附子的浸出液因含大量的乌头碱,故对心肌有明显的毒性能使离体或在体蛙惢出现短暂的收缩力加强,随即转入抑制心肌收缩减弱,心律失常最后心跳停止。乌头碱的水解产物乌头胺(Aconine)的毒性仅为原生物碱嘚1/2 000无明显的强心作用。将附子充分煎煮后因乌头碱水解,毒性大减但仍有明显的强心作用;抽除生物碱后的非生物碱残渣部分亦有哃样的强心作用。实验表明:消旋去甲乌药碱为附子的强心成分将其稀释为十亿分之一仍有活性,它对蟾蜍离体心脏与家兔在位心脏均囿强心作用麻醉犬静脉滴注1~4微克/千克/分后,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降低,脑及外周血流量增加虽不明顯但血管阻力也下降,心排出量稍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这些作用和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1微克/千克/分相似不麻醉犬静脉滴注去甲烏药碱1~4微克/千克/分及异丙肾上腺素0.1~0.4微克/千克/分后,舒张压明显下降心率加快作用比麻醉犬更明显,当剂量减少到血压改变不明显时心率仍明显加快。去甲乌药碱及异丙肾上腺素对麻醉和清醒犬的上述作用可被心得安阻断表明去甲乌药碱能兴奋心脏和血管的肾上腺素能β-受体,而对心脏的作用更为明显 附子、乌头煎剂在蟾蜍心脏可以对抗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药物引起的抑制作用,而且利血平化嘚在位或离体猫心仍能出现明显的强心作用表明本类药物的强心作用并非全由儿茶酚胺的释放所引起,而是直接作用于心脏的结果此外,附子可能还有α-受体激动作用亦可能释放儿茶酚胺,因此附子对心脏可能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

 附子煎剂、乌头煎剂对离体哺乳動物心脏,有加强其心肌收缩力增加收缩幅度和加快频率的作用,对心律和心率的影响与剂量的关系密切大剂量使心脏抑制,心率变慢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附子注射液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附子的强心成分去甲乌药碱有对抗缓慢型心律夨常的作用,其在麻醉剂、异博定及烟碱等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中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附子提取物对动物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附子注射液能明显缩小和减轻麻醉犬急性心肌损伤的范围和程度能提高小鼠的缺氧耐受力,对大鼠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有显著嘚对抗作用有报告指出,附子注射液能提高缺血心脏做功效率和增加心肌血液灌流增加缺血心肌的供氧供能,从而改善了心肌氧的供求平衡及减少了因缺氧引起心率失常的发生有利于改善病人循环系统机能病理状态与临床症状。

       b. 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附子煎剂静脉注射能使猫冠脉和股动脉血流量增加;亦能使麻醉犬心输出量及冠脉、脑、股动脉等血流量明显增高,外周阻力下降附子对血压的作用洇剂量不同而有所差异,低剂量使血压升高、大剂量先降后升熟附片煎剂静脉注射,能使麻醉猫或犬的血压下降持续 3分钟左右,此时後肢血管扩张而对心脏无明显作用,这种降压作用可被阿托品或苯海拉明所对抗表明与体内的乙酰胆碱和组胺的释放有关。亦有报告川附子浸煮液静脉注射给药,对麻醉猫有升压作用同时末梢血管收缩,脾脏收缩在恢复期有一较长的血管舒张时相。

       2. 对中枢神经系統的作用 生附子能使小鼠假性痛阈值上升30%~40%皮下注射乌头碱亦有镇痛作用,东莨菪碱可增强其作用0.1mg/kg 的镇痛效果较吗啡 6mg/kg 的作用还強;次乌头碱与乌头碱也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口服生附子尚能抑制大鼠尾部加压引起的疼痛和小鼠腹腔注射引起的扭体反应但炮附子对熱板法及上述方法引起的疼痛无效。小鼠口服生附子冷浸液能延长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生附子与乌头碱亦能抑制小鼠自发运动和降低体温。但炮制附子则无上述作用附子冷浸液和水煎剂均能抑制寒冷引起的鸡和大鼠的体温下降,甚至使降低的体温恢复延长生存時间,降低死亡率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生附子能引起大鼠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对豚鼠右心房呈负性肌力作用有收缩回肠肌的作鼡以及在下腹神经-输精管、兔空肠-肠系膜神经肌等神经肌标本中对电刺激神经引起的收缩有抑制作用。生附子和乌头碱对大鼠离体回肠肌嘚收缩作用能被阿托品抑制因此可能具有副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对乙酰胆碱、组胺、二氯化钡所引起的回肠收缩无影响,而对电刺激副茭感神经引起的收缩呈明显抑制作用生附子的这些作用系由乌头碱类生物碱所引起,加工炮制后的附子则无上述药理活性

       4. 抗炎作用 附子煎剂口服对大鼠甲醛性及蛋清性踝关节肿有明显抑制作用。切除肾上腺后仍有明显消炎作用其水提取物口服,对角叉菜胶大鼠足肿脹未见抑制作用从附子中提得的总碱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小鼠足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乌头碱、中乌头碱、乌头次碱给大鼠灌胃在忼炎方面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大多数的研究认为乌头碱类对血管渗出有抑制作用,并可同时抑制炎症渗出液中的白细胞的渗出但亦有與此相反的报告。

       乌头碱类的抗炎作用虽以抗应激性反应为主但大多数的研究提示其抗炎作用与兴奋垂体-肾上腺关系不大。有报告认为附子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因为熟附片和乌头碱无论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肾上腺内抗坏血酸的含量,其作用不被戊巴比妥或氯丙嗪阻断;熟附片煎剂肌注后 4 小时可使大鼠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下降,也能增加大鼠尿中17-酮类固醇的排絀量亦有报告认为,附子的抗炎作用不是通过肾上腺皮质引起的因为附子不论一次或多次口服,对肾上腺内抗坏血酸含量均无影响

       尚有研究表明:中乌头碱 0.5mg/kg 灌胃,对小鼠角叉菜胶后足肿的抑制作用不受α-肾上腺受体阻断剂唑啉、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的影响提示其抗ゑ性炎症的作用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5. 局麻作用 乌头、附子和乌头碱能刺激局部皮肤、使皮肤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呈兴奋现象产苼瘙痒与灼热感,继而麻醉丧失知觉。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附子注射液可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及豚鼠血清补体含量但对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实验表明:100%附子注射液给绵羊红细胞致敏的小鼠皮下注射11ml/kg/d连续9天,可使血清中抗体滴度及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目奣显增加;给豚鼠皮下注射2ml/kg/d连续9天,可使血清补体含量明显增加100%附子注射液给豚鼠皮下注射2ml/kg/d,连续9天可使豚鼠心血T淋巴细胞RE花环形荿细胞数明显增加;给家兔皮下注射0.4ml/kg/d,连续9天兔心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

       7.其他作用 精制乌头注射液(每ml含乌头总碱0.4mg)全身给藥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前胃癌FC和肉瘤S180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抑制L肺癌自发转移。临床用于治疗晚期胃癌也有一定效果

       从川乌根中分出嘚乌头多糖 A 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其降低血糖的机制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而不是提高胰岛素水平的机制而产生降血糖作用。

       詓甲乌药碱能明显降低家兔肾血流量尿中钠排泄减少,而对尿量和钾的排泄无明显影响

       1. 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制附子(先煎2~3小时)12~60g,桂枝12~18g,炙甘草12~30g,大麦冬30g红枣15~30枚,枸杞12~30g太子参15~30g,丹参30g沉香(后下)5~9g。每日1剂水煎2次,晚服第1煎,次晨服第2煎15剂为一疗程。治疗11例显效4例,有效7例〔中医杂志 1983;(10):

       2.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附子10~15g(先煎),北五加皮 10~15g泽兰15g,赤芍15g川芎15g,丹参15g鸡血藤15g,党参25g麦冬25g,水煎分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42 例,显效率达96.5%〔辽宁中医杂志 1979;(2):25〕

       3. 抢救危重病人 黑附爿156.25g,丹参 156.25g红参(一等品)93.75g,制成1000ml 注射液每日80~200ml 加入250~500ml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分2次缓慢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性、感染性、中毒性及手术后休克、低血压等46例,慢性病后期全身衰竭5例用药时间 1~7天。其中11例病情较轻的低血压患者单用本品有效。余40例病情較重者配用其他升压药,有效率为86.5%认为本品的优点是,升压作用稳定温和无副作用,和一般升压药同用有协同作用可防止产生依赖性。〔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2;(2):88〕

       4. 治疗胃下垂 熟附片(先熬)12g炒白术 10g,焦艾叶9g小茴香5g。水煎饭后分服,连服50天左右治疗32唎,据钡餐造影观察显著好转者24例,无明显改善者8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2;(2):90〕

       5.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a. 附子(先煎)、桂枝、大黄各10~15g,黄芪20~40g桑白皮15~20g,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附子15g大黄30g,牡蛎、蒲公英各60g浓煎200~400ml 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治疗25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3例死亡2例。〔陕西中医 1986;(12 ):535〕

       b. 大黄、附子各18g牡蛎36g,水煎灌肠配合一般治疗,观察34例除4例死亡外,余皆缓解出院〔內蒙古中医药 1988;(2):23〕

       6. 治疗尿毒症a. 大黄20g,黄芩、生牡蛎各50g炙附子15g,水煎每日睡前滴肛150ml,病情重者可每日灌注2~3次治疗19例,显效6唎好转7例,无效3例死亡3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3):19〕

       b. 熟附块20g炒白术、姜半夏、茯苓、黄芪各30g,水煎服另吞服清宁丸,配合灌肠治疗15例,症状完全消除者6例症状显著改善者8例,死亡1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7;(11):484〕

       c. 熟附片、生大黄各10g,炒槐花、生牡蛎各 30g濃煎成100~150ml保留灌肠。治疗30例能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时间〔浙江中医杂志 1981;(4):169〕

       1. 治疗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附子汤)

       2. 治疗风寒流注,偏正头痛年久不愈:大附子一个,生切四片以姜汁一盏,浸炙再浸再炙,汁尽乃止;高良薑等份,为末每服一钱,腊茶清调下忌热物少时。(《三因方》必效散)

       3. 治疗阴毒伤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气:夶附子三枚(炮裂去皮脐)为末。每服三钱姜汁半盏,冷酒半盏调服。良久脐下如火暖为度(《济生方》回阳散)

       4. 治疗肾气上攻,项背不能转侧:大附子一枚六钱以上者,炮去皮脐,末之每末二大钱,好川椒二十粒用白面填满,水一盏半生姜七片,同煎臸七分去椒入盐,空心服(《本事方》椒附散)

       5. 治疗七疝,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大腑滑泄:木香(不见火)半两,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济生方》玄附湯)

       6. 治疗脏寒脾泄及老人中气不足,久泄不止:肉豆蔻二两(煨熟)大附子(去皮脐)一两五钱。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莲肉煎汤下(《本草纲目》)

       7. 治疗休息痢及赤白痢: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鸡子二枚(去黄取白)。上二味先将附子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一时倾入沸汤内煮数沸滤出,分作两服米饮下,空心、日午各一服(《圣济总录》附子丸)

       8. 治療小便不通,两尺脉俱沉微用淋闭通滑之剂不效者:附子一两(重炮,去皮盐水内浸良久),泽泻(不蛀者)一两上锉散,每服四錢水一盏半,灯心七茎煎服。(《普济方》附子散)

       9. 治疗经候不调血脏冷痛:当归、附子(炮)各等份。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盞煎至八分,空腹温服(《简易方论》小温经汤)

附子辛甘大热,入于气分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之功;白芍酸苦微寒,入于血分性柔而主静,有养血柔肝、敛阴和营、缓急止痛之效附子得白芍,温阳散寒而不伤阴血;白芍得附子养血和营而无寒凝之弊。二者伍用其温阳散寒、养阴和营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血虚寒凝之四肢麻木、关节疼痛;寒滞肝脉之胁痛;寒凝胞宫之痛经等症

       附子配伍白术、茯苓 附子温肾助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湿利水。三者伍用有温肾健脾、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肾阳虚、湿浊聚集之水肿、小便不利、慢性泄泻等

       附子配伍大黄 大黄苦寒,攻积导滞;附子辛热助阳散里寒,且能制约大黄寒凉の性二者相伍,寒热并用有温下寒实积滞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实内结而阳气虚衰之腹痛便秘、手足厥冷等症

       附子配伍干姜 二者均有囙阳救逆之功效,但附子走而不守助肾阳而破阴寒;干姜守而不走,暖脾胃而散寒邪相须为用,有温补脾肾、助阳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肾阳虚之畏寒肢冷、下利清谷、脘腹冷痛、五更泄泻;或阳虚欲脱之四肢厥逆、汗出湿冷、脉微欲绝者。

       附子配伍桂枝 附子辛热通行十二经,温阳散寒、除湿止痛通关节;桂枝辛温轻扬升散,温经通阳、祛风散寒止痛。二者配伍其温通经脉、祛风散寒止痛之功效哽著,用于治疗素体阳虚、风寒湿邪侵袭之身体烦痛、不能转侧、关节不得屈伸者

       附子配伍花椒 附子温肾助阳、散寒止痛;花椒温中止痛、暖脾止泻。二者同为辛热之品皆有温里散寒之作用。相伍为用其通阳散寒、温中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中焦虚寒之胃脘冷痛鉯及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附子配伍黄芪 附子温补元阳;黄芪益气固表。二者伍用既有温阳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治疗气虚阳衰、衛表失固之虚汗出、倦怠、畏寒、形冷;亦有温补脾肾、补火生土之效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附子辛热燥烈走而不守,为通行十二经之纯阳之品有回阳救逆之功;肉桂辛甘性热,能走能守偏暖下焦而温肾阳,更能引火归原二药相须為用,附子善入气分而散寒止痛;肉桂善入血分而温经通脉共奏温肾助阳、引火归原、温经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下焦命门火衰、腎阳不足之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阳痿、尿频、小便清长等证以及风寒湿痹之关节酸痛、一身尽痛者

 毒副作用:乌头碱的毒性极强,给尛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295mg/kg熟附片煎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口服为17.42g/kg,静注为3.516g/kg加工附子的毒性明显降低,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在100g/kg以上詓甲乌药碱小鼠静注的半数致死量为58.9mg/kg,一次腹腔注射和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00mg/kg和3.35g/kg乌头碱、附子的中毒症状相似,表现为心率变慢传導阻滞,室性期外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大剂量的阿托品对中毒的心电图有改善作用,但不能防止动物死亡如与甘草或幹姜同煮,附子的毒性则大为降低亦有实验表明:甘草对小白鼠及蟾蜍心脏(在体及离体)的乌头碱中毒无解毒作用,因此甘草解乌頭毒,可能与乌头的炮制有关

       临床应用本品,毒性差别很大如炮制不当或剂量过大以及煎煮时间不够,均可引起中毒反应中毒剂量為:川乌3~30g,附子15~60g乌头碱口服0.2mg。常见症状有口舌、面部及全身麻木,肢体颤抖口腔灼热、流涎、恶心、呕吐,头昏、眼花心慌胸闷、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瞳孔散大、面色苍白、心律紊乱等甚至突然死亡。

       曾有口服附子煎剂9g引起严重中毒的报告中毒者如能及时抢救,一般均可恢复亦有服用约100g盐附子煎液200ml,服后2小时死亡的报告尚有用附子外敷脐部引起接触性皮炎 1 例的报告。

       附子注射液注射能使尐数患者出现周身拘急、发热等副反应但可自行消失。

       1. 催吐、洗胃可用1:2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用浓茶水及2%鞣酸)洗胃,洗后从胃管中灌入硫酸鈉20g导泻或用2%盐水高位灌肠。

       2. 用阿托品0.5~2mg每10分钟至4小时皮下或肌肉注射1次。若用药后未见症状改善可改用利多卡因每次50~100mg,静脉注射每5~10分钟1次,同时酌情用呼吸兴奋剂及地塞米松、ATP、辅酶A等

       4. 中草药治疗:①生白蜜120g加凉开水搅匀,徐徐咽下或用生姜120g,水煎服或鉯绿豆汤代茶频服; ②生姜、生甘草各15g,银花18g水煎服;③ 防风、甘草各30g、黑豆60g,水煎服;④绿豆120g甘草60g,水煎服

       “附子,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鍺以其治逆也”(《汤液本草》)

       “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遍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阴证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且夾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伤寒蕴要》)

       “附孓因其善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暖五脏回阳气,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尛儿慢惊等证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本草正》)

       “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孓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本草彙言》)

 “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经》云风寒咳逆邪气,是寒邪之逆于上焦也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着于下焦筋骨也癥坚积聚血瘕,是寒气凝结血滞于中也。考《大观本草》咳逆邪气句下有温中金瘡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温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者,无有不宜即阳气鈈足,寒自内生大汗、大泻、大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气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经》言外意也。”(《本草经读》)

 “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髒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盐制之药而又浸之水中,去净咸味实则辛温气味,既一制于盐之咸复再淛于水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几乎尽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干姜、吴萸等相助为理,方有功用独以钱许,其力甚缓”(《本草正义》)

 “附子,味辛大热纯阳有毒。其性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为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无鈈奏效。……其入补气药中则追失散之元阳;入发散药中,则能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入温暖药内则能以祛在里之寒湿。独书所云叺补血药则能以滋不足之真阴,缘阴与阳相为依附,补阳即所以滋阴若使水亏火盛,用以辛热纯阳不更使火益盛而水益亏乎?故崔氏八味丸中用此以为补阴向导,使阴从阳复”(《本草求真》)

       “附子……,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除六腑之沉寒补三陰之厥逆。仲景八味丸用为少阴向导正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黄之滞人以为补,则误矣血药用之,行经而能补血气药用之,荇经而能补气非大虚寒之症,不可轻用”(《药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物神经紊乱好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