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购买畅斛汤治甲亢

> > 请问医生甲亢多年西药总是复發喝畅斛红

请问医生,甲亢多年西药总是复发喝畅斛红

甲亢 发病时间:不清楚

请问医生甲亢多年西药总是复发喝畅斛红子汤真的能根治嗎?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图*国医大师方和谦老先生

方老出身于中医世家勤于治学精于仲景之学,融会百家之长

从医60余年,医术精湛尤其是治疗内科杂症经验丰富,在医疗、教学、研究方面皆业绩卓著

方老在临证的同时也进行古方新用的探索,将前人的经验加以拓展重新组合创出新的方剂,根据“逍遥散”自创“和肝汤”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异病同治的疗效

今天小师妹将“和肝汤”的组成、功用及临床应用整理如下,供优秀的临床中医師参考学习

“和肝汤”为方和谦教授自创的经验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逍遥散”

逍遥散为疏肝理脾的常用方剂,为肝鬱血虚之证而设它体用兼顾,肝脾同治立法用意十分周到。

方老在此方的基础上加用党参、香附、苏梗、大枣四味使其和中有补、補而不滞,既保留了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内涵又加重了培补疏利之特色,从而拓宽了逍遥散的适应症

当归12g,白芍药12g白术9g,柴胡9g茯苓9g,生姜3g薄荷(后下)3g,炙甘草6g党参9g,苏梗9g香附9g,大枣4枚

“和肝汤”的组成有三个特点:

其一,本方以当归、白芍药为君药养血柔肝。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当归、白芍药以阴柔之性涵其本

其二,以柴胡、薄荷、苏梗、香附为臣药;柴胡、薄荷疏肝解郁加入苏梗、香附不仅降肝之逆,且能调达上、中、下三焦之气

四药合用有疏肝解郁、行气宽中之功,此所谓:“肝欲散急食辛鉯散之。”以辛散之剂遂其性

其三,又以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汤为佐药甘温益气、健脾和胃。既遵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又收“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用达到以甘温缓急杜其变的目的。

上述特点使“和肝汤”成为一个调和气血、疏理肝脾、体用结合、补泻适宜的方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肝脾失和的多种病证。

肝郁血虚脾胃失和,两胁作痛胸胁满闷、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腹胀食少,心烦失眠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以肝郁脾虚、气血失调为主证根据兼证的寒热虚实加减用药。

温某女,69岁2003年5月22日初诊。

患者从事喷漆工患职业病10年肝损害后肝功能异常。

近半年来黄疸加重,疲乏无力面色晦暗,目窠浮腫巩膜黄染(±),下肢浮肿,伴低热,口苦,睡眠差,服用西药效果不佳。

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腹部B超:肝弥漫性病变,脾大胆囊炎。

诊断:肝损害(肝脾不和邪滞经脉)。

病位在肝、胆、脾属虚中夹实证。

方老用“和肝汤”调和肝脾、利胆祛邪

方用“囷肝汤”加北沙参10g、茵陈6g、焦神曲6g、陈皮6g、连翘10g、郁金6g、砂仁(后下)3g、生黄芪12g。

复诊(2003年6月9日):

患者服药后症状有所减轻无低热,鞏膜黄染已退仍有面虚浮,下肢呈凹性水肿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再投前方加冬瓜皮10g、生薏苡仁20g。

继后守方治疗1个月患者浮肿消退。

患者职业病肝损害多年湿热邪毒侵犯肝脏,肝失疏泄而口苦湿热熏蒸而有低热,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而致黄疸

肝病及脾,木克脾土运化失调而乏力、纳差,并见下肢浮肿

肝气郁结,生发不及而影响脾胃功能者不可过用苦寒沉降之品,恐伐其生生之气应当升者升,复归如常

治慢性肝病患者,若多投以苦寒解毒之剂易伤脾胃之气,使病迁延不愈

故治当调和肝脾,益气培中

初诊以“和肝汤”加茵陈、连翘解毒利胆退黄;

佐以茵陈、郁金、黄芪清热利湿补气,使病机转复;

复诊针对水肿脾虚证候明显,再加冬瓜皮、生薏苡仁健脾肿消

杨某,女27岁,2003年3月17日初诊

患者月经不调8年,已婚3年未孕

月经周期不准,痛经月经间隔3~5月一行。

末次月经1月6日带经期14天,月经量可经血红,有少量血块

形体瘦弱,面色不华纳可便调,睡眠可;

舌淡、苔薄白脉平缓。

诊断:月经不调(肝脾不和气虚血瘀)。

治以调和肝脾、益气活血

方老用“和肝汤”加泽兰叶10g、坤草10g、丹参5g、川芎6g、怀牛膝6g。7剂

复诊(2003年4月7日):

服药後月经来潮,末次月经3月27日带经期7天,经量中等、色鲜红现已净3天,舌淡、苔薄白脉平缓。

投“和肝汤”加炒谷芽15g、焦神曲6g10剂。

連续3个月经周期前服药7剂药后行经恢复正常。

患者形体瘦弱面色萎黄无华,为脾虚、气虚血瘀之象

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气机不畅、气血不和、脏器失华督带两脉失充,女子胞失养故月经周期不准,不能如期受孕

妇人月事不通,医家常以血枯、血滞区分血滞囿余,血枯不足

肝为藏血之脏,妇人又以血为本而肝与冲脉相连,肝血注入冲脉为产生月经的来源之一。

女子“血常不足”极易導致肝体失养,加之肝气郁结血行不畅而月事不能以时下。

故气血为病当顺其气而调其血,培其本而资其源

故方老用“和肝汤”加澤兰叶、坤草、丹参、川芎、怀牛膝等活血养血之品,采用以调为主、养血为先、理气为要的原则疏肝以解郁,养血以调经每获良效。

侯某女,43岁1998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发现右颈部硬结5个月1997年10月5日甲状腺扫描提示“右叶甲状腺冷结节”。

自觉颈部不适无明显触痛,時有胸胁胀闷感食纳佳,睡眠可二便调;

诊断:右叶甲状腺冷结节(气郁痰结证)。

治以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方用“和肝汤”加蒲公英15g、金银花15g、连翘10g、石斛6g。

复诊(1998年4月6日):

服药后舒畅自觉结节缩小,食纳可睡眠佳,二便调和

继用“和肝汤”加蒲公英15g、金銀花15g、连翘10g、大瓜蒌15g。8剂

三诊(1998年6月29日):

服药后舒畅,自觉胸胁不舒食纳佳,二便调

投“和肝汤”加郁金6g、炒谷芽15g、焦神曲、炒麥芽各10g。8剂

已无不适,右甲状腺结节未触及

再投“和肝汤”加蒲公英15g、藿香6g、佩兰6g。8剂

瘿瘤之病,多因情志内伤、忧愁思怒或受惊嚇使气机郁滞,经气不畅津血失于正常循行输布,凝集成痰痰气壅结于颈部而成。

《诸病源候论·瘿候》曰:“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故治法为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且此原则需贯穿治疗之始终

方老谨守病机,运用“和肝汤”疏理气机再加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清熱解毒消肿,加瓜蒌化痰宽胸桔梗理气载药上行。

患者坚持服药30~50剂达到瘿消病愈的效果,免去手术之苦

方老集几十年临床经验所創之“和肝汤”,针对肝脾不和、气血失调的证候可广泛应用于内科、妇科、皮肤科等杂病,是对和解法应用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科学性。

充分展现了中医求本的治病思维

看完方老的几则医案,关于“和肝汤”的运用你学会了吗?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