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说下,女性更年期早期症状年龄及症状,应该注意些什么 过!!

快说下,女人多大更年期,都有哪些啊!_百度知道
快说下,女人多大更年期,都有哪些啊!
提问者采纳
妇女要缓解更年期综合症和改善骨质疏松,使女性再现青春魅力。
用什么,着急啊 哎
凡45-50岁的妇女,如有上述症状,经医生检查排除了其它疾病后,使可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所以也称围绝经期。一般在45岁-55岁之间。更年期随之而来,这是40女人最大的困惑,所以一定要做好更年期保健,现在很多女性就在用姐菽乂噜垭,它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后,可以平衡体内大环境,由内而外改善健康状况,平衡女性激素水平,延缓绝经期,改善女性容颜衰老的症状,对更年期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可以帮 到您吗?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失眠多梦,烦躁,&lt你好;现在更年期在45岁左右开始到六十岁左右结束,精神状态;&br&gt,有条件可以吃巢康宝,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br&gt,出现潮热盗汗,多吃豆制品,需要保持乐观状态,适当运动,一般更年期是与卵巢的老化,社会压力
更年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女人的更年期是怎么定义的?要注意些什么?
女人的更年期是怎么定义的?要注意些什么?
09-08-08 & 发布
妇女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不仅丧失排卵功能,而且一些激素的分泌量也逐渐减少,使生殖器缓慢地萎缩,第二性征逐步退化,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 大约有10—30%的妇女在更年期有比较明显的症状,症状出现的年龄和轻重程度与健康状况、工作、生活等因素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心血管方面的,如阵发性潮热,即突然感到发热,涌向颈、面部,然后出汗、畏寒,有时可扩散到脊背及全身,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次数不定,轻者每天数次,重者可达数十次,夜间也常发作,时热时冷,十分难受。同时可伴有胸闷、气短、心悸、眩晕,甚至有短暂的血压升高。还可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紧张、忧郁、好哭、失眠、疲劳、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有时感觉过敏或迟钝、皮肤发木、刺痒、蚁行感、头痛、关节痛。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血量增加,甚至来潮如血崩,然后不规则,逐渐停止。另外,外阴、阴道、乳房逐渐萎缩。 更年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其中以绝经为突出的表现。绝经的年龄因人而易,一般在45—52岁之间。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叫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正常的生理时期,很快会过去。症状较重可服用一些镇静、解痉、安眠药物,如利眠宁、奋乃静、安泰乐、谷维素等。中药二仙汤、逍遥散加减效果比较好。症状顽固或已经绝经者可少量服用激素治疗。 从现实当中有不少人认为,更年期就是指绝经期,其实这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医学概念。更年期是指妇女从性腺功能衰退开始至完全丧失为止的一个转变时期;而绝经则仅仅是指月经绝止不行。也就是说,虽然绝经是更年期的明确标志,但它只是更年期中的一个里程碑,并不包括更年期的全部过程。绝经之前已存在卵巢逐步衰退的阶段,据调查,大约2~4年,在不同的人长短不一,称为绝经前期。绝经之后卵巢功能更为低下,但不一定立即完全消失,一般也要经历2~3年,也有长达6~8年,甚至更长。所以更年期是绝经前期、绝经和绝经后期的总和,因此有学者称之为“围绝经期”。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90年代绝经研究进展”的会议上也提出了围绝经期的新定义来取代“更年期”一词。“围绝经期”可以短至2~3年,或长达8~12年。更年期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多数妇女的记忆中是模糊的,调查时多数只能说出何时绝经,往往不记得何时开始有不适,何时症状消失了。然而未绝经不等于未进入更年期。有的学者提出,为了预防更年期的影响被忽略,以免到了不易处理的地步才求医问治,医务人员和妇女保健工作者有必要为40岁后的妇女进行宣传教育和咨询,普及更年期的自我保护知识,使之掌握何时及向谁求治。全社会都应给予协助,开展一些可行的普查门诊或建立机构,为40岁后妇女及早诊治更年期综合征。等到绝经后才开始采取保健措施,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过晚了。 更年期是从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终止之间的转变时期,这一转变往往会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性腺的功能从成熟到衰退的转变是逐渐发生的,因此很难肯定更年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卵巢的内分泌激素减少到一定程度,妇女就不再行经。纵然在绝经之前常常有月经不规律的表现,现在都公认妇女自然停止行经1年,就是自然绝经。停经1年后又突然来潮,甚至怀孕的情况,虽不能说绝无,但也是仅有的了。除了因一些疾病的需要而施行手术或放射治疗以终止卵巢功能以外,一般在绝经之前就有了更年期的变化;绝经之后,一些更年期的症状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这样,从临床上就是很难准确掌握,因此只能从一个人的绝经年龄来估算她的更年期开始时间。严格地说,每个人的更年期开始时间都可因地域、气候、种族、经济、营养、初潮年龄、婚姻及分娩经过,以及避孕方法的不同而稍有不同。另一方面,从西方历史上一些记载可以看到,妇女绝经的年龄虽然略有推迟,但改变不是特别的大。公元前妇女平均40~50岁绝经,中古时期35~60岁,目前西方国家一般是42~58岁。我国曾在1980年调查29个省市13万多名妇女,自然绝经的年龄是在42~58岁之间,平均49.5岁,当然还有个别的早到39岁,晚到60岁。更早或更晚绝经的年龄都应引起注意,直到查明无其他异常为止。实际上95%的绝经是在50岁前后,农村妇女平均比城市的提早2年。1989年由南京医学院组织全国23个单位成立的全国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调查协作组,对医药人员及教师、纺织女工、农民3组妇女各约2000人抽样调查的结果,自然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9±3.7岁,在40岁以下的只占3.1%,35岁以下的占1.1%。分析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有:初潮年龄的早晚,母亲绝经年龄,曾否受孕生育,农业区与城市,文化及工作性质等。但发生更年期症状的比例不随绝经年龄的不同而变化,有人绝经较早没有不适,有人出现了不适症状相当一个时期后才完全绝经。根据生理指标的测定,更年期大约在绝经前10年开始,即40岁左右;绝经后约10年时间,卵巢功能才完全消失,人就进入老年期。 妇女更年期可持续时间:更年期的起点及期限没有明确的时间标志,是难以预测的。一般说平均在45岁左右。绝经的年龄是可以准确肯定的,我国城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美国妇女为51.4岁。绝经的年龄范围可在48~55岁之间。近世纪来,月经初潮的年龄有提早的趋势,但绝经年龄的改变不明显。约1%妇女在40岁前即绝经,可诊断为“过早绝经”或“卵巢早衰”。如果迟至55岁后月经才终止,可称为“迟发绝经”。 绝经年龄的早晚与生活地区的海拔高度、气候、遗传、社会及家庭经济状况、营养等因素有关。营养充足、卫生习惯良好者更年期起始年龄往往推迟,母亲绝经年龄及生产次数可能影响绝经年龄。反之,长期营养状况不佳、有剖腹子宫切除史、体重低、生活在高原者绝经年龄常提前,嗜烟者绝经年龄常提前1.5年。服用避孕药、月经初潮年龄、种族不影响绝经的时间。 每个妇女绝经过渡期将持续多久?只能有待时间的流逝在最终说明之。月经周期衰退的时间可能在1年以内,或2~4年,少数病例可能更长一些。 为防止更年期综合征的干扰,或消除已经出现的种种症状,在重视更年期心理卫生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饮食、睡眠、学习、工作等都要有规律有节奏,不能有时工作或娱乐至深夜,第二天又不起床,随意安排一天的生活。 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培养乐观的情绪,既可活跃生活,又可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用多方面的情趣爱好,来分散更年期出现的各种症状的注意力,减轻不适感。 三、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多交朋友,防止孤独与寂寞,克服抑郁、焦虑的情绪。 四、协调好家庭生活,减少矛盾和不良刺激,防止情绪波动。 五、学会控制情绪,解除忧愁,放弃成见,依赖和顺从别人安排,遇事不忘超脱,退一步想。 六、了解一些有关疾病的常识,如肿瘤等,并定期参加体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女性更年期预测指标女性更年期的先兆或早期症状比较明显,可通过下述指标预测更年期。    1通过家族遗传进行预测:由于进入更年期的年龄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所以,祖母、母亲、同胞姐姐出现更年期的年龄可以作为孙女、女儿、妹妹进入更年期年龄的预测指标。但此指标并不是绝对的,易受后天生活条件、环境、气候、社会因素、药物、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使更年期提前或推迟。    2从初潮年龄预测更年期年龄:多数人观察确认,月经初潮年龄与更年期年龄是负相关,即初潮年龄愈早,更年期(绝经)年龄愈晚;相反,初潮年龄愈晚,更年期年龄则愈早。    3月经紊乱现象:月经紊乱为最终绝经前的月经表现形式。月经改变的表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月经间隔时间长,行经时间短,经量减少,然后慢慢停经;二是月经不规则,有人行经时间长,经量多,甚至表现为阴道大出血;也有人表现为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直至停经;三是突然停经。绝经是进入更年期的重要指标之一。    4更年期的先兆:妇女进入更年期之前一般都有某些症状。如患者感到胸部、颈部及脸部突然有一阵热浪向上扩展的感觉,同时上述部位的皮肤发红,并往往伴有出汗。又如平时月经较准,经前也无特殊不适,而突然在某次月经前发生乳房胀痛、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头痛、腹胀、肢体浮肿等经前期紧张症候群;另外,出现烦躁、焦虑、多疑等情绪精神方面的改变,也是步入更年期的先兆。    通过以上预测方法和自己身心的具体感受,大多数妇女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已进入了更年期。女性性腺——卵巢,自35~37.5岁即开始生理性退化,使雌激素的分泌逐渐减少直至消逝,使全身受雌激素控制的皮肤、粘膜、骨素、内脏、肌肉、血管、神经等400多个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而出现60多种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1.心脑血管系统潮热出汗、心慌气短、胸闷不适、心律不齐、血压波动、高血脂、头痛、眩晕、耳鸣、眼花。    2.神经精神系统性格改变、情绪波动、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焦虑、恐惧、失眠、多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和语言分离,甚至轻生。    3.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血量增多或减少、周期缩短或延长)、阴道干涩、性交疼痛、性欲减退、阴道炎、尿道炎、外阴炎、肛门周期炎、外阴瘙痒、外阴白斑、膀胱炎、乳房萎缩、乳腺增生、应力性尿失禁(憋不住小便)。    4.骨骼肌肉系统骨质疏松、肌肉酸胀痛、乏力、关节足跟疼痛抽筋、驼背、身高变矮、关节变形、易骨折、指甲变脆、脱发。    5.皮肤粘膜系统干燥瘙痒、弹性减退、光泽消失、水肿、皱纹、老年斑、口干、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爬、温度降低等)。    6.消化功能系统恶心、咽部异物感、嗳气、胃胀不适、腹胀、腹泻、便秘。  妇女更年期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长期以来,这些症状严重地困扰着广大妇女,不仅直接影响广大中老年妇女的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影响了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为了迎接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科研人员研制出含最低有效剂量的雌激素,并配有适量的孕激素,和人体必需维生素E、A、D及钙剂等的复方制剂,安全方便,效果可靠,深受广大妇女的青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妇女更年期是由壮年到老年的过渡时间,在此期间妇女生殖功能逐渐减退直到最后消失。妇女更年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是在45岁左右,其持续时间也是长短不一,可由几个月到数年。多数人在这个阶段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很轻,并不影响身体健康及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约有10-30%的妇女在更年期适应不了这一过渡时期的生理变化,出现了许多症状,这一系列的症状就是人们常说的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最突出的表现是绝经,绝经就是指月经不再来潮。对妇女来说,不少人常把月经的停止看作是更年期的信号。根据绝经的时间,可以将妇女更年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及绝经后期三个阶段。 (1)绝经前期。此时月经尚未停止,卵巢功能已开始衰退,卵巢中还有一些卵泡在发育,却不能达到成熟的阶段,因而大多数月经周期都没有排卵。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逐渐延长,没有规律,月经量逐渐减少。 (2)绝经期。即月经停止的时期。一般认为年龄在45岁以上,月经停止已达一年者才算作绝经,此时卵巢内分泌功能尚未完全丧失。 (3)绝经后期。是指月经停止后至卵巢功能完全消失的时期。此为进入老年期之前的阶段,卵巢功能消失时,即是妇女老年期的开始。 由于每个妇女遗传、体质、营养、生活和工作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妇女更年期究竟从什么时间开始是很难确定的。一般说来,绝经前期开始于45岁左右,持续2-4后进入绝经期。绝经后期持续6-8年。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有的妇女在40岁以前就闭经,这称为“早绝经”。还有的妇女55岁以后才闭经,这称为“晚绝经”。以上均属于正常生理机能退化后出现的更年期。 如果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因为卵巢癌瘤或盆腔的改变,手术切除了卵巢,或因病作放射治疗,卵巢功能受到破坏,也可造成月经停止。这种情况一般称之为“人工绝经”。 祖国医学对妇女更年期早有认识,在2千多年前的《内经》一书中说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止,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非常形象地叙述了妇女一生中各个时期的生理及形态的变化。其中“天癸”是一种促进女性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物质,相当于西医中所指的卵巢内分泌激素。冲、任二脉是中医经络中的两条奇经,对于妇女来说,它们的功能是主持月经及胎孕,也代表了卵巢功能。妇女到了49岁左右,天癸竭止,就是说天癸产生减少或不再产生,冲任二脉功能衰退,而使月经闭止,生殖功能丧失,也就是进入更年期了。更年期的妇女月经失调,早期有阴道出血,有的月经失去规律,十天半月就来一次,经期延长,流血量时多时少;有的月经虽说还有一定规律,但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出血量增多。月经不规则,无疑将对不少夫妇的性生活带来影响。丈夫对妻子在更年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定要能充分地理解。在月经期间,有不少女性性欲增强,但对于更年期的妇女来说,由于种种生理上的变化,经期性生活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应当慎重。 有些妇女在更年期,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又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神经和精神症状,情绪不稳定,在心理上可能对丈夫有反感。而生物的、心理的与病理的原因都可能引起更年期妇女性欲暂时下降或完全没有。这时,作为妇女自己,应当科学地认识到自身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情况严重者,应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而做丈夫的一定要理解与体谅妻子,否则会引起不少问题。当妻子反感时,如果丈夫勉强要求进行性生活,则不但不会获得性快乐,而且可能会增加妻子的反感,使性欲进一步下降,从而会给老年期的性生活带来阴影。 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可造成阴道壁萎缩,阴道上皮变薄,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细菌容易繁殖而引起炎症,因此性生活时,因摩擦可以引起阴道粘膜损伤,引起性交不适或疼痛,且会引起继发细菌和霉菌感染。所有这些原因都可以导致妇女拒绝性生活,引起性冷淡或性厌恶。局部应用雌激素软膏、适当延长性交的前奏时间,可以有效地改善阴道润滑情况,减少性交不适感,从而使妇女也能从性生活中得到满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更年期是一个人从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时期,是衰老过程的一个转折点。女性更年期一般为45-50岁,为了帮助广大妇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笔者提醒广大女性合理、科学饮食安全度过更年期。笔者认为,更年期妇女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增加蛋白质类食品  在人体所必需的20多种氨基酸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的,需要在食物中获取,特别是乳品、蛋、瘦肉、鱼类和大豆中获得。这类食物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不适。  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大量存在于米、面、豆类、水果、蔬菜、和植物的根茎内。碳水化合物是提供热量的来源,过剩则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补充含维生素类食物  维生素存在于乳类、蛋、肉、豆类、水果、粮食、鱼等食物中。由于25%的更年期妇女患有骨质疏松、骨蛋白和骨钙缺失,补充钙类食物非常有必要。乳类含钙最丰富,有极易被吸收利用。养成每日饮用1到2杯奶的习惯对防止更年期骨折很有帮助。  多吃富含欧米伽三脂肪的食物,可多吃亚麻籽,含有亚麻酸属欧米伽三脂肪酸,再者亚麻籽中含有的木酚素是植物雌激素,延缓更年期,预防乳腺癌,子宫癌。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要偏食,粗细搭配;避免过饱,尤其是糖类和动物脂肪多了会使身体过胖,加重心脏的负担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按时用餐,忌暴饮暴食,蔬菜和粗粮当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通便、预防痔疮及大肠癌的作用。  另外,女性更年期期间应尽量减少脂肪、胆固醇、盐和酒等四种物质的摄入,要少吃过咸的食物,不宜吸烟、喝酒和咖啡。  女性更年期的三款保健粥-最佳食疗  1、何首乌粥
 组成:何首乌 20克,研成细末,粳米或大米 50克。  制作与服用法:将首乌与米放入砂锅内同煮,见粥汤稠粘停火即可食用。每日早晚各服一次,连服10-20日,休息半月后依法再服。能坚持长期服,效果更好。但感冒、发烧、腹泻不宜服。  功效与主治:本粥方具有强心、降血脂、降血压、补肾益精、乌须黑发等功效,故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以及失眠、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等。  2、山萸肉粥  组成:山萸肉 10-20克,糯米 50-100克。  制作与服法:将以上两物共入砂锅中并加水500-600毫升,用慢火煮熬至米烂粥稠,表面有粥油为度。每天晨起空腹服一次,10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后依法再服,连服 2~3个疗程。  功效与主治:补益肝肾。主治肝肾虚损、腰膝酸痛、月经不调,虚汗不止,并有利尿降压之功。  3、山药粥  组成:山药 30克,糯米 50克。  制作与服法:将以上两物共入砂锅内,用慢火煮至粥开汤稠即可,早晚各服一次,可长期食用。  功效与主治:益气健脾;改善更年期症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人的一生,由生命开始到衰老死亡,都要经过三个大的阶段,即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又有两个转化时期,一是由童年步入成年的发育时期,这就是青春期;一是由中年踏入老年之际的过渡时期,称之为更年期。 更年期(来源于希腊语:梯子的一级),是人体由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理现象,是生命活动规律。衰老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表现为生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都在发生退行性变化。对人类而言,更年期则是进入老年阶段的前奏曲。 更年期主要表现为人的内分泌功能减退或失调,最突出的是性腺功能的变化。这一变化或轻或重会引起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与精神活动状况的稳定性减弱,从而导致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对各种精神因素和躯体疾患都比较敏感,以致出现情绪波动,感情多变,并可诱发多种疾病。如果在进入更年期前,对此有足够的精神准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则可在心理上较快地适应更年期机体内环境的调整,从而可以避免或减少各种症状的发生,平安度过更年期,顺利迈进老年生活。常,一谈到更年期,人们往往认为那是妇科研究的问题,与男性无关。诚然,女性到了45岁左右往往会出现更年期的各种表现,比如出现月经失调、头晕、心悸、胸闷、气短、情绪不稳、喜怒无常等现象。但是,男子会不会和妇女一样出现更年期呢?有些学者认为,男子到了40岁以后睾丸重量逐渐减轻,50岁开始缩小,产生精子的能力逐渐下降,睾酮的分泌也有所下降,睾丸功能减退;垂体促性腺激素也有一定变化,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男性激素也减少,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子往往也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症状,所以,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男子也有更年期。 男子的生殖器官——睾丸的功能,虽然有一个逐渐衰退的变化,但是不完全丧失功能,这是与女性的根本区别。正因为如此,由中年步入老年的男性,几乎没有女性那样明显的不再排卵、绝经之生育能力丧失的标志,以及伴随出现的明显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候。处于这个时期的男性,仍然会出现许多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危机。一开始,有人用男性更年期这个术语来形象地概括上述现象时,不少人觉得挺滑稽的。就这个问题,医学界也争论了多年,最近几年意见已趋向于一致,认为男子也有更年期,只是更年期划分的标准不如女性那样明显而已。 男子更年期一般症状比较轻而隐晦,大部分人不知不觉地渡过了更年期,这是由于男子性腺功能衰退过程不象女性那样有明显的标志,从何时才算进入了更年期也不易确定,但在情绪心理、性欲等各方面的改变与女性更年期症状基本相同,却都不如女性那样明显而急骤。男子更年期症状虽可表现与女性类似的烦躁不安、心悸、多愁、耳鸣、失眠、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等。但其表现常常以神经质、性功能障碍、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为主。由于男性的性腺功能衰退缓慢,男子的更年期症状出现也比较晚,一般在55~65岁之间发生,比女性晚10年左右。男子从何时进入更年期?将持续多久?这个问题难以准确地回答。女子也一样。但是,妇女绝经的年龄是可以准确肯定的。我国城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美国妇女为51.4岁。范围可在45~55岁之间。男性更年期的实际发生年龄,一般认为比女性稍推后,可在50~60岁这一阶段。现在多数学者认为,人的衰老变化从40岁后就逐渐明显了,但真正影响到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时候,应该是在60岁以后或65岁以后。很多国家规定60或65岁为退休年龄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不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亚洲太平洋地区由于许多国家的平均寿命较低,1980年12月,在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亚太地区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常委会经过研究,建议我国将60岁以上称为老年(符合我国以“六十花甲之年”为老年的传统习惯),把45~59岁称为老年前期,6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亿以上,据预测,2000年将达1.3亿;2025年将达2.8亿;2045年达到高峰,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位老年人。根据年龄和平均寿命增长的趋势,结合我国男性的生理结构和特点,可以认为,我国男性的更年期在50~65岁之间。性更年期与女性更年期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除了各种生理变化不如女性突出外为什么女性会有更年期呢?  1.卵巢中没有成熟卵泡的排放是出现更年期的直接原因。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主要功能为排卵和分泌雌激素,维持月经周期、生育能力和女性性征。卵巢中未发育的卵泡称为原始卵泡。女性新生儿的卵巢中约有10万个以上的原始卵泡,在一生中只有约400至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自行退化。女性在50岁左右时,卵巢中的原始卵泡差不多已经耗尽了,而且,经过几十年的沧桑,原始卵泡即使留存下来,对垂体激素的敏感性也明显下降,难以发育成熟并产生足量的雌、孕激素,最终导致绝经,进入更年期。  2.遗传基因控制着女性卵巢中的原始卵泡数量。原始卵泡由遗传基因来决定,而且存在一定的家庭性差异,因此,女性绝经的年龄有早有迟。原始卵泡能否发育成熟决定于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如初潮年龄、婚姻状况、营养、怀孕与生育、哺乳、避孕药、吸烟、运动、职业、体质、气候、海拔高度、种族、经济状况等因素。女性绝经期的年龄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遗传基因是由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力量决定的,被选择保留下来或被强化的生物特征必须能增加携带这些基因的后代的数目。然而,更年期会使女性生育孩子的数目减少,这样的基因为什么会被保留下来呢?原始卵泡的枯竭与衰弱是女性绝经的直接原因,问题是自然选择为什么安排女性的原始卵泡在40多岁时就逐渐耗竭或缺乏活力了呢?为什么绝经期开始的年龄不能逐渐后移以至于再次消失呢?这样的女性就能生育更多的后代了。实际上,原始卵泡耗竭只是女性绝经的直接原因,而不是终极原因,进化史原因是妇女在50岁左右出现更年期的终极原因。  3.更年期是人类寿命延长的一种结果。在人类700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无论是男是女,只有极少数人能活过40岁,基因理所当然地安排在40岁以后终结生育(控制原始卵泡的数目)。人类寿命延长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如果给人类足够的时间(比如1万年),人类可以进化出任何适宜的生物特征来。人类进化的结果往往是延缓而不是加速衰老,但是,生殖器官的老化延长了女人的生命,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会在保养身体和繁殖后代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在十分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如果过度生育,就会缩短寿命,如果节制生育就会延长寿命。现代社会中的女性要么不生孩子,要么只生一个孩子,寿命明显延长了,其代价是要遭受更年期的折磨,任何益处的获得必将付出一定的代价。  4.更年期降低了高龄女性的生育风险。即使在富裕的20世纪的西方社会,40岁以上的女性死于生产的概率也要比一个20岁的母亲高7倍。另外,高龄女性产下的婴儿存活率和身体健康的概率也比较低。女性年龄越大,抚养的孩子越多,花在照顾孩子身上的精力越多,以后的每一次生育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高龄产妇收益少、风险大,少生育孩子倒有可能使更多的孩子能存活下来。  5.更年期的出现可能有利于使其子女的数目最大化。高龄女性怀孕的风险很高,子女健康存活的机会很少,相反,她的年轻子女正处于最佳生育年龄,其子女的存活率较高,高龄女性与其自己冒极大的风险去生育,不如去帮助其年轻的子女照顾孩子,虽然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但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更年期女性可以将她们的大多数时间(每天7小时)用来采集食物,而少女和新婚少妇每天只能花3小时左右。另外,劳动的收获会随着年龄和实践经验的增加而增加。更年期女性已经没有未成年的孩子需要养活,能够把食物分给她们的孙子孙女。女人到底是经历更年期有利还是保持生育能力有利,只要我们列出双方的损益表就会一清二楚。  6.更年期女性对原始部落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大多数现代人通过书籍、电视或报纸等途径获得信息,而在文字出现之前的原始社会,数量稀少的老年人被看成信息和实践经验的宝库,是整个部落的图书馆,对整个部落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老年人可以清楚地记得上一次自然灾害的情况,能够带领整个部落安全地度过灾荒。这些老年人往往就是绝经后的女人,男人活到这个年龄的机会要比女人少。  7.为什么现代女性的更年期反而提前了。现在有很多女性在35岁左右就出现了更年期综合征,学术界称之为隐性更年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现代女性月经初潮的年龄提前了,平均为12.5岁,而原始社会女性月经初潮的年龄平均为19岁。二是生育减少了,因为在怀孕、哺乳的几年时间内,卵巢是不排卵的,这就节省了很多卵泡。三是生活节奏加快,精神极度紧张,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体力活动减少,再加上肥胖、慢性病等原因,降低了原始卵泡对垂体激素的敏感性,闭锁卵泡的数量增加,成熟卵泡的数量减少,因此,更年期的年龄提前。  8.女性应该提前接受针对更年期的妇女保健,以便延迟更年期的年龄,有利于改善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虽然遗传基因控制着原始卵泡的数量,但环境因素决定着发育成熟的卵泡数量,因此,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因素延迟更年期的年龄,如加强运动、改善营养、改善婚姻质量、保持心理平衡、戒烟、改善职业状况、增强体质、减肥等。针对更年期的妇女保健绝不能在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以后才开始,而应该在30岁左右就开始。同时,每年测量两次雌激素水平,得到一个正常的基础水平,以此作为参考值,指导更年期的激素替代治疗,坚持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使女性激素保持在正常水平,提高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性更年期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