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风湿心脏病患者!医生说我病情很严重,随时都有生命危害!不能干体力活!可我喜欢运动,每天...

当前位置: && 查询 风湿性心脏病 结果
总计显示小于30条,更多内容请搜索。
大叶沿阶草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八宝镇心丹。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叶沿阶草的块根。
...百灵草
(《云南中草药》)
【异名】小对节生、出浆藤、云百部、小爬角、小白药。
【来源】为萝浦参锇倭椴莸娜辍
... 支气管哮喘
〔组成〕黄荆子4kg. 矮地茶1kg ,麻黄200g ,甘草300g 。
... 心脏病
〔组成〕旱田草30g ,紫丹参10g ,薤白10g ,白蔻仁6g 。
【组成】茶叶10 克、粳米50 克、白糖适量。
【用法】先煮茶叶取浓汁约100 毫升,去渣,入粳米,白糖,再加水400
...小儿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小儿时期常见的心律失常与成人不尽相同,它包括以下几种:
一、 窦性心律不齐。心率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为明显,吸气末期心率减慢。在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或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消失。
二、 窦性心动过速。小儿正常心率因年龄而异,若新生儿心率超过200次/分;1岁以下超过160次/分;1-2岁超过140次/分;2-6岁超过130次/分;7-12岁超过120次/分,则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紧张、哭闹、发热、贫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某些药如阿托品、麻黄素等影响也可引起。
...发现小儿心脏有杂音该怎么办?&&& 在小儿时期发现心脏有杂音,不一定都是先天性心脏病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应根据病情具体分析及诊断。&&& 心脏杂音是指心脏正常心音之外的声音。如果杂音很响,就意味着心脏存在某种疾病。医学上将心脏杂音分为6级,Ⅰ-Ⅱ级心脏杂音较轻微,Ⅳ-Ⅴ级为较响的心脏杂音。当心脏杂音出现在心脏收缩期的时候,称为收缩期杂音;而出现在心脏舒张期时叫做舒张期杂音。&&& 医学上又把小儿时期的心脏杂音分为生理性杂音(又称无害性杂音或良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 生理性杂音在小儿时期较常见,医学资料表明健康小儿有23%-60%在胸骨左缘或心尖部可听到这种杂音,从新生儿、婴幼儿直至学龄儿心脏可有Ⅰ-Ⅱ级收缩期轻微的杂音,其性质较柔和如吹风样“夫一夫”音,有的呈乐音样。这种杂音的产生与小儿代谢旺盛,心肌收缩有力及血液循环较快有关,一般到12-13岁时就会消失,孩子无任何不适,活动也不受影响。经医生及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都缺乏心脏病的证据。这种生理性杂音多在偶然情况下,如进行体格检查时或有其他疾病时发现,因此有生理性杂音并不是得了心脏病,不需要治疗。&&& 病理性杂音是由于心脏备管发生病理改变(包括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而出现的杂音,这种心脏杂音一般较粗糙、响度达Ⅲ级或Ⅲ级以上,病儿活动时可出现气促、无力等不适,常见的心脏病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心脏病。但是有时生理性杂音偶尔可达Ⅲ级,不易和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杂音区别,必须进一步作有关检查。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一般可以鉴别出小儿心脏杂音的性质是属于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并能了解生理性杂音发生的原因。&&& 总之,当家长得知小孩心脏有杂音,不要紧张,但也不能忽视,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作认真细致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由医生来判断是生理性杂音还是病理性杂音,以及有无心脏疾病。 ...猝死及其急救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朱刚因马凡氏综合征辞世沙场,英年早逝,不仅造成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巨大损失,也引起了人们对猝死的极大关注。那么,什么是猝死?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人们应当怎样应对?  猝死(Sudden Keath)又称突然死亡,系一临床综合征,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在很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属于临床急症。一般以症状出现到死亡历时多长时间定为“猝死”的标准,目前意见尚不统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6个小时以内。由于“猝死”的高峰多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因此心脏病专家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的标准,一般不超过6小时。  多数人“猝死”前无明显预兆,或发生在正常活动中,或在安静睡眠中。有些患者以前有过心绞痛发作史,心绞痛又突然加剧,表现为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特别是出现频繁的室性早搏,这一切都是“猝死”的先兆。此外,有时还会出现原来没有的症状,如有明显的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难、精神状态突变等,随后,由于心跳骤停,又表现为神志不清、高度紫绀、痉挛、瞳孔固定而散大,或出现几次喘息样呼吸而进入临床死亡。以上症状如不及时发现、不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病人将很快(约4-6分钟)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  大量临床病例提供的资料显示,猝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心脏疾患所引起,故又称“心源性猝死”。其中冠心病最为常见,其次为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室颤动、心窒停搏,其他如QT间期延长综合征、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疾患,都可导致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收缩,造成全身供血严重不足。因时间较短,患者一般得不到及时的抢救,以至死亡。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猝死”多数在家中或正常工作中发生,因此,争分夺秒,即时的现场救护就显得非常重要,往往能挽救生命。一旦发现猝死病人,应立即使其平卧在床上或地上,严禁搬动,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即叩击心前区、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并速请就近医院前来救治。只有当病人呼吸、心跳恢复后,才能以妥善的方式护送到医院继续治疗。心肺复苏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还可采用药物、同步直流电等技术尽快恢复其心率、血压和心肺功能,并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预防感染。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1&&2&&
...风湿性心脏病是怎么回事?&&&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温热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变。风温热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是机体对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风温性心脏病是风湿病症状之一。&&& 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高,5-15岁多见。早期有链球菌感染史如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中耳炎、淋巴结炎等。1-4周后又出现发热、多汗、疲乏、心慌、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游走性关节痛、皮下结节或皮下红斑、舞蹈症等,并可进一步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 风湿热是一种慢性病,往往反复发作。患病后25%-50%的患儿可遗留心脏瓣膜永久性损害,以致影响到成年后的健康,因此,对小儿风湿性心脏病必须早期诊断,彻底治疗,切莫掉以轻心。 ...秋季是个“多病”的季节秋季是一年中由热向冷的过渡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湿度偏小,“肃杀之气”易侵入肌体,所以古人称秋季是个“多病事”的时节。  秋季里最常见的病症是秋燥  所谓秋燥,就是指因空气干冷而引发的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秋季又是个易过敏的季节,因为和夏季相比,秋天气温和湿度有所降低,气压则有所升高,这就势必影响人体细胞的摄氧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就容易产生抑郁、失眠、头痛等气象过敏症状;另一方面,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也比较多,花粉、真菌孢子等悬浮在空气里,极易侵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再加上秋季气候变化较大,宿痰常被新邪引动而引发哮喘。  秋季抑郁有生理原因  秋风萧瑟,秋雨凄凉。的确,深秋时节,红衰翠减,百花凋零,“枯藤,老树,昏鸦”,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忧愁缠心。“寒蝉凄切……骤雨初歇”,柳永在初秋的阵雨中就感受到了一种凄苦之情;“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这两句诗,更是写尽了秋日的凄凉和忧愁。  不过,秋风秋雨易使人抑郁、忧愁,并不完全是审美和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着一定的生理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之情绪。夏日里,由于阳光充足,这种“褪黑激素”分泌较少;入秋以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如果逢上秋风秋雨的不好天气,日照几乎没有,“褪黑激素”就会大量增多。“褪黑激素”的增多,就会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偷懒”,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这就是古人说的“天昏昏兮人郁郁”。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1页&&1&&2&&3&&4&&5&&   此外,气候规律表明,几乎每一次秋风秋雨都伴随着一次冷空气的活动,所谓的“一场秋雨一场寒”。而低温条件下,会使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受抑状态,容易产生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低温抑郁症”。  怎样预防或减轻“秋愁”这种不良情绪呢?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起居要有规律,注意体育锻炼,同时要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类和豆类等)。在情绪低落时,可适当饮些咖啡、绿茶,吃些香蕉、巧克力等,从而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境。秋雨连绵之时,晚上要增加光照,从而抑制“褪黑激素”分泌。  不过,“秋愁”既然也是一种“心病”,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秋日里,要少看一些感情缠绵、充满失意情绪的小说和电视剧;同时也要少一些怀旧情绪,多想想美好的未来,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外出游玩,也要少去一些草木枯黄的荒凉旷野,而多登高远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饱览秋日美景和丰硕果实,定会心旷神怡,百愁皆消。一些喜欢文学的朋友,也不要太受古人“悲秋”思想的影响,不必“秋雨晴时泪不晴”地自寻烦恼,而应该把秋天当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美好季节,“秋愁”自然也难有立身之地了。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2页&&1&&2&&3&&4&&5&&
  旧病复发与季节更替有关  我的一位姓刘的老同事患风湿性心脏病和哮喘病十多年了,但在夏季里,老刘的生活、工作与常人没什么区别,甚至在某年的防汛抗洪中,年近50的老刘还走上大堤,表现丝毫也不比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差。只是每当秋去冬来,他突然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咳嗽不停,特别是每当有强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之日,身穿棉衣,围着取暖的火炉,他也冷得瑟瑟发抖,脸色发青,气喘不停。好在他是一位老天气预报员,本地的天气变化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也因天制宜,在天气变化前采取防病措施(如多穿衣服,去医院就诊等)。虽然病情也有些波动,但一直相安无事,生活质量也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发生在老刘身上的这种疾病现象,医疗气象学上称之为气象病或季节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以及部分皮肤疾病等患者,对季节变化或异常气候特别敏感,症状往往出现在天气变化之前,所以,人们常称这些病患者为“气象预报员”。对此,老刘最有体会,尤其在季节更替时,他戏称自己的病情变化也是制作天气预报的指标。  研究表明,季节病的发病率、发作期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倾向,在季节交替时最易发生。如冠心病、脑溢血的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夏季很少;支气管哮喘最易在秋冬交替时节发作;慢性肾炎、溃疡病多发于11月至翌年3月;幼年型糖尿病7至8月发病率最低,而11月则显著增高;据观察,58%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可在三天前预感天气的变化,尤其对寒潮的入侵更为敏感。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的俗谚“菜花黄,痴子忙”,说的也是在每年春末夏初的季节转换时节,精神病容易发作。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3页&&1&&2&&3&&4&&5&&
  为何季节交替时容易旧病复发,这当然与气象条件的变化对人的生理影响有关。就以深秋为例,由于北方寒流同南方的暖空气展开了“拉锯战”,天气便阴晴无常,忽冷忽热,湿度也变化较大,常常是热几天冷几天,晴朗几天阴雨几天。即使是某一个晴日,也是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早晚和夜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凌晨4-5点,气温降至最低值,比中午时分要低10℃以上,所谓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温度、湿度变化幅度过大,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常常会诱发和加重一些慢性病症,如气管炎,冠心病等。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温、热、凉、寒的变化,改变着人体腑脏、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功能。一些慢性病患者,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例如,每逢初春季节,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体内某些变化也相对剧烈,如血液中酸度增加,静脉中高浓度胆固醇和糖的流动加快,特别是保持人体恒温的下丘脑的“工作强度”必须加大,而体内各控制系统对初春或深秋多变气候的应变能力,至少需要几个星期才能真正调节配合好。这样,正常人也会感到不适,而有慢性病灶的人则容易发病,精神病、眩晕症、胆石症等病都有发作和加重的可能。  预防秋病有方法  “多病之秋”虽很恼人,但也绝不是无法防范。例如,可通过下述食疗来预防和治疗秋燥: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汤服;梨汁、生姜汁、萝卜汁各50克饮服;可通过保温理疗来预防胃病复发和加重:每晚睡觉之前,将自做的保温带(或用热水袋替代)放在胃部,时间为10-20分钟。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秋季要少食新鲜鱼虾,减少外出,尤其要少在一些花草多的地方逗留。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4页&&1&&2&&3&&4&&5&&
  季节变化与许多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如果能掌握好这些疾病的季节性发病规律,预先知道什么季节、什么气候容易发生什么疾病,那么对及早预防是十分有利的。目前,国内许多气象台在编发天气预报时,大多开展了这种和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预报内容,被称之为“健康预报服务”(大城市气象台这方面的工作更为出色),以此提醒患者注意防病。年老体弱者或慢性病患者,可以利用气象预报做到“心中有数”。对哮喘病患者来说,秋季里更要特别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一旦遇到冷锋过境的天气,要注意保暖,多作休息,以减少发病几率。  当然,预防秋季病症,最主要的还是要注意自我保健,积极防治慢性疾病,做到“无病可发”;平时衣食住行要合乎健康要求,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从而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肌体的防病抗病能力。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5页&&1&&2&&3&&4&&5&&
...丢了棒药酒&&&&[配方]&&丢了棒皮、鹅不食草各60克,山大颜、麻骨风、十八 症、宽筋藤、水泽兰、枫香寄生、胡荽、鸡血藤、钩藤、短瓣石竹、毛老 虎各30克,白酒(50或60度)适量。 &&&&[制法]&&将前1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以酒浸过药面 为准),密封,浸泡7天以上(热浸法为2天)即可取用。 &&&&[功用]&&舒筋活血、散风缓痛。 &&&&[主治]&&各种跌打损伤、骨折、扭伤、关节僵硬、急慢性风湿性 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坐骨神经痛等。对类风湿、肌肉风湿、骨结 核、骨质增生、鹤膝风、腰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瘫痪等病亦有一 定疗效。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3次。严重者可 加至每次50毫升。亦可外用。局部外掠或温敷,如加热湿敷,效果 较快较好。 &&&&[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孕妇忌服。 ...炎夏心脏“保卫战”
& 据120急救中心的医生介绍,进入黄梅天后,上海市心脑血管病人犯病人数骤增,近日一天的急救病人就比平时多了一倍。专家指出,夏天是心脑血管病人发病的高峰期,此类患者防止发病的关键在于“有增有减”,一方面应增加心脑细胞的营养保护,防止心脑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另一方面则应尽可能地减少血栓的生成。 病因分析 硬化动脉遇热缺血缺氧 专家介绍,人的心脏就像一只血泵,日夜不停地工作着,心脏自身重量仅半斤重(250克-260克),但它每天泵出的血量有7吨之多,可以装满2辆大油罐卡车。为了保证心肌正常工作,氧气和葡萄糖是必不可少的能量物质。 临床检验表明,心脏本身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通过左右两侧冠状动脉来供应的。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就会使动脉管腔变得狭窄,甚至会完全堵塞,导致心脏的血液供应量减少或停止,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胸闷、胸痛、憋气、心慌、气短、头晕、晕厥、早博、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可发生心跳停止而猝死。因为心肌缺血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故医学上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时,心肌缺血缺氧是引发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所以又叫做“缺血性心脏病”。 心血管病人夏天为何容易发病呢?这是因为天气热,人体为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集于体表,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心脑血管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心脑细胞损伤和坏死增加,往往加重病情。其次,夏天出汗多,血液易粘稠,血粘度升高易形成血栓。第三,闷热的天气,病人容易急躁,植物神经紊乱容易引发心律失常。第四,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睡眠质量大打折扣,缺乏休息的心脑血管患者容易发病。 哪些心脏病人须特别提防 冠心病:由于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原因,可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斑块堆积在冠脉内膜上,久而久之,使冠状动脉管严重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导致心肌所需的血液、氧气大大减少。闷热天气会加剧冠状动脉硬化病人的心肌缺血、缺氧,致使部分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 风心病:即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期主要形成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等。多数患者为女性,半数患者无风湿热史,但多有反复链菌扁桃体炎或咽喉炎史。湿热的环境同样会加剧病情。 肺心病:即肺原性心脏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闷热天气会导致呼吸不畅、心脏难受,加重病情。 高血压性心脏病:夏季高温、闷热天气使动脉血压持久增高,将使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心室舒缓功能低下,从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 其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粘度的高危人群:高血压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对于心脏来说它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血压长期过高后,左心室负荷加重,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肥厚与扩大,病情进展可出现心衰。同时,持久的高血压有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的沉积,从而加速粥样硬化形成,导致冠心病的产生。另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的人群在夏季非常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要做好特别防护。 特色治疗 中山医院:桡动脉穿刺诊治冠心病 用一根1.7毫米的导管从冠心病病人手腕桡动脉缓缓插入直达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后,霎时电视屏幕上显现出冠状动脉状况,医生即可判断出病人冠状动脉病变与否和制定治疗方案。这项由中山医院葛均波等医生在国内首创的冠心病先进治疗手段,已成功地为许多高危冠心病病人找到治疗的新途径。 东方医院:急诊腔内成形术治心梗 该院心内科急诊采用先进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简称急诊p tca ,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它可以及早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复血液供应,缩小梗塞面积,从而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率。 市六医院:高速“磨碎”血斑打通冠脉 该院心内科魏盟教授现采用新法“冠脉施磨术”治疗。他将一根旋磨导管伸入病变部位,磨头以每分钟20万转的速度“磨碎”血管中粥样斑块,碎屑直径仅10微米,很快被血流冲刷到末梢处,遭细胞“吞噬”。随着旋转磨头的缓慢推进,堵塞处打通后,再放入支架。病人的冠状动脉管壁得到舒展,血流畅通,心绞痛消失了。 上海市中医门诊部:中医治疗冠心病 本病发生常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肝郁气滞,痰湿内阻,心血瘀阻所致,其病位与心和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治疗应从疏肝解郁、祛痰化饮等着手,注意清肝火,养血柔肝;缓解期多为脏腑气血不足,治疗以补虚为主,调整气血阴阳的平衡。通过辨病、辨证治疗,对保护心脏常能起到较好疗效。 保护心脏四大秘诀 多喝水少吃冷饮无心肾功能障碍时,夏天每日应饮用8―10杯温开水或茶水。中风和心脏病容易在清晨发生,有研究认为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半夜醒来时适量进点水,降低血液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有益。 饮食清淡,红黄绿白黑搭配好。红指葡萄酒每日50―100 毫升;黄指西红柿、胡萝卜,每日1小碟;绿指绿叶菜,每日适量;白指燕麦粉、脱脂奶粉等每日50克;黑指黑木耳、黑芝麻,每日5―10克。将膳食中的盐包括所有食物中的钠折合成盐,减少到每日平均4―6克。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增加禽类及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动物油食物。每天饮牛奶250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限制饮酒或最好不饮白酒,每人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0克。 “魔鬼时间”慎起居 午睡小憩,猝发危险减三成。只要有30分钟的午睡,就可使心肌梗塞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不过,午睡应在餐后半小时进行。 “魔鬼时间”慎起居。一天24小时中,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上午4―10时,因而被医学家比喻它是好发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这期间,服药、饮水要早(醒来时服一次药喝一杯水),锻炼要少(避开这段时间),以免发生危险。 严格按要求服药 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常规治疗用药,不能擅自增减用药。 晚上睡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高危人群可以服用心脑细胞保护物质:如果糖二磷酸钠口服剂型福达平胶囊。让心脑细胞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无氧代谢”的特殊方式获取能量,避免心脑细胞因缺氧而损伤和死亡。同时能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降低血粘度,减少血栓的形成。可有效缓解胸闷、心慌、气短、胸痛、头晕无力等现象。 控制情绪少烦恼 夏日,心火旺盛,中医提醒须要控制情绪,减少紧张,少生心事烦事。尤其是减少思虑那些迟延不决、处理繁杂、涉及众多人际关系的烦心事,以免心火气盛,诱发心脑疾病。专家建议夏日一天至少洗一次澡,既消暑又会带来好心情。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衡世野生真菌多孔菌治风湿性关节痛有奇效 -西医论文
刘&&超,别名:刘效成。男,1936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县(今为宿迁市)汉族。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医院中医主治医师(已退休),现为东方传统医学研究院大兴安岭医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传统医学博士。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全球执照中医师联合会会员。美国中华医学会会员。香港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理事。加拿大传统医不会理事兼国际医事顾问。从医39年,专长于心脑血管病、风湿类风湿关节痛和小儿科的疾病。&在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和刊物上发表论文21篇,24次获奖。他创立的“方组轮服法治内科疑难危得症”五次获奖。其中有1990年全国农村中医药优秀论文特等奖,95美国世界传统医学“国际荣誉”奖。1999年获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世纪高新杯”一等奖。2000年入录《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传统医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二集》。他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不畏艰险深入大兴安岭毒蛇猛兽出没之地探索、研究原始森林天然药。发现中草药500多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衡世真菌若干个新品种。他的科研成果“大兴安岭原始森森多孔菌治风湿性关节痛有奇效”荣获96北京“华佗杯”金奖和“当代华佗”称号。96美国旧金山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成果突出贡献”国际金奖。1999年获世纪传统卫生组织WTHO圣塔莫尼卡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科研成果“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褐多孔菌对心脑血管病有奇效”荣获93“华夏特色医术”一等奖和“华医英才”奖章。94北京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疑难病专业一等奖。94北京第三届东方健康博览会中国传统医学“科技进步”金奖。95北京第四届东方健康博览会“突出贡献”奖。95美国旧金山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超人杯”金奖并授于刘超研究员“民族医药这星”称号。99世界传统卫生组织WTHO圣塔莫尼卡科技进步三等奖。刘超先生并获99世界传统组织WTHO圣塔莫尼卡明星人才基层杰出医生奖。&他的业绩被载入《中国传统医学名医特技大典》、《中国跨世纪专科名医大典》、《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中英文版、美国世界名人书局《跨世纪国际名人名作·中国科技文化卷》、英文版《世界名人录》等大型典籍中。&论文内容:&关键词&&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系列浸酒料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野生珍菌&多孔菌POLYPORUS&VARLUS(PERS·)FR。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日,386号鉴定)。&形态(略)寄生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古朽倒木,秋末采集,洗净切片,阴干备用&性味功能,淡平化淤&、被动风除湿散寒,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等独到临床优势。治疗风寒湿各型关节痛,外伤骨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均有惊世之奇功。&用法:以多孔蓖为主配伍,按照风、寒、湿各型分虽配成系列泡酒料药。每料10克,放量大者能获捷效。用药量:一般风湿红需3―5科。类风湿痛按其病史和病情轻重,性别、年龄、身体素质、酒量大小等各异,用量亦不一致。取名“光明风湿痹痛酒”。&20多年来,笔者用多孔菌治疗风寒湿性关节痛2483例,均获治愈,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恢复劳动能力。疗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愈后不复发,方便易行,深受青睐。&病例:&刘世龙,35岁,大兴安岭筑路总队一处红炉工人。患风湿关节痛已三年,两腿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痛剧,与天气变化有密切联系,遇冷痛甚,下肢发凉。每年夏季还用羊皮套扩展其膝部。三年来历经多方治疗无效。因该患者有软酒嗜好,于1978年11月,笔者给其“痹痛酒”250毫升,嘱其临初饮用。三天后来报喜说:“你的药酒真灵,我的腿不痛了”。至今20年没患。&类风湿患者陈书珍,女,53岁。北京北方精密机械厂职工医辽药剂师。曾在20年前生孩子没有满月其间受风,全身关节疼痛,十指关节夏季也不能接触凉水。1994年12月开始饮用笔者的光明风湿痹痛酒,两上月后关节疼痛消失,手指恢复活动自如,冬天也能接触凉水了。&患者陈少华,女24岁,江苏宿豫县罗圩乡长庄村农民,已有多年风湿病史,全身关节疼痛,手指关节已变形,风雨天疼痛难忍,基本处于卧床不起,近三年来历经多家医院服用中西药物,打针、针灸、刮沙、蒸气等疗法均不见效。恢复劳动能力。其父登门送锦旗,放鞭炮,并在宿迁日报发表感谢信。&根据临床观察,其证大体可分以下类型:湿重型关节痛:其症以湿邪侵犯人体所致。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浊。主症为患部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关切屈伸不利。活动时有摩擦音,遇阴雨天或接触冷水时病情加重。这个类型甚为顽固,笔者遇到&患中其病史有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者。&风重型:是以风邪为主侵入人体所致。其性善行而数变。其特点是:疼痛部位不固定,游走窜痛,刮风天气病性加重,酸痛难忍。&寒重型:其症以寒邪为主侵犯人体所致,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症为患部发凉,固定性一剧痛或挛缩拘急,遇寒加剧,遇热减轻。&风寒湿型:风寒湿相兼侵入人体所致。同时具有以上各型症候。尤其是患部发凉,出冷汗,固定性疼痛,沉重板硬,遇冷或风雨天病情加重。严重者活动困难,甚至瘫痪。失去劳动能力或导致骨质增生,雷诺氏综合症,风湿性心脏病等。&以上所述,均讲的外邪致病,或叫外因致病,即祖国医学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致,合而为痹”之说。痹者,闭也。不通之义。不通则痛。只讲到问题的一半,还没讲到致病的根本原因――内因。外因是通过内因实现的。正如鸡蛋能孵出小鸡,而石头却孵不出小鸡。祖国医学认为“正气不足邪气易入”。“正气、乃元气也”。“元气,大化之气也。人之精气也”。“肾藏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作用。肾上腺髓质可产生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是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临床验证,可见多孔菌对肾脏内分泌之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野生多孔菌历经20多年临床验证。它具有被动邪扶正的双向之功,因而有愈后不复妻之殊效。正如祖国医学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据国内外一些资料报道,风湿性关节痛属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以热带亚热带和寒带地区发病率高,在气温和湿度变化大的北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苏联、芬兰、瑞典等国家发病率在0.5―3%左右,以45-55岁的更年期发病率最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0.5―8,现代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大陆和边疆地区完全没有风湿性关节痛的,就连最炎热的国家巴西,发病率也占0.1%。&另据1992年北京首届国际颈肩腰腿痛学术会议大会论文资料表明在美国每年有7500万人患颈肩腰腿痛,其中大多数为风湿性关节痛。所需治疗费和劳动力丧失费约50亿美元。&其它国家所付费用亦为惊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曾组织一次全性的调查,根据现已完成的12个省、自治区(14个样板)34708人的调查结果,发病率最低乾为0.89%,最高者42.46%,平均14.5%,证明了该病的普遍多见,严重危险期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生产力。&目前世界上现代医学尚无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特效理想药物,并且在副作用大、疗程太长,停药后复发等弊端。因而成为世界的一个难题。所以,在世界上掀起“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自然疗法”巨大潮流中,广大患者向传统医学,特别是向中国的传统医学求救。在目前世界上已出现有些患者采用蜂毒疗法、蚂蚁疗法。这种疗法是牺牲众生之躯,补充人生之躯,实为不得已而为之。有违佛教大慈大悲众生平等普渡众生之教义。也为现代文明,生态平衡所不容。虽然取得了病痛的暂时缓解,但又种下了杀生的因果&。罪过!罪过!&&&&&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其面积是台湾省的三倍。在这片沉睡几万年的森山老林里,发现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衡世珍菌苦干个新品种,它将为祖国医药宝库增添异彩,为人类健康作出重大的贡献!&
...铃兰的功效铃兰的功效铃兰
(《东北药植志》)
【异名】草玉铃(《中国植物图鉴》),香水花、芦藜花、鹿铃草(《东北药植志》),糜子菜、扫帚糜子、草玉兰(《辽宁经济植物志》),铃铛花、小芦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草寸香(《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铃兰的全草及根。&&&
【植物形态】铃兰
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根状茎细长,匍匐。&&&叶2枚,椭圆形,长13~15厘米,宽7~7.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稍狭窄;叶柄长约16厘米,呈鞘状互相抱着,基部有数枚鞘状的膜质鳞片。&&&花葶由鳞片腋伸出;总状花序偏向一侧;苞片披针形,膜质;花乳白色,阔钟形,下垂,长约7毫米,宽约1厘米;花被先端6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雄蕊6;花柱比花被短。&&&浆果球形,热后红色。&&&种子椭圆形,扁平,4~6颗。&&&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山地阴湿地带之林下或林缘灌丛。&&&分布东北及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采集】6月开花时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含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铃兰毒原甙、去葡萄糖墙花毒甙、3β,5β,11α,14β-四羟基-卡烯-20(22)内酯-3α-L-鼠李糖甙、萝霸--3-o-α-L-鼠李糖甙、铃兰黄酮甙、3′,4′,5,7-四羟基黄酮醇-3-β-D-半乳糖甙、3′、4′,5,7-四羟基黄烷醇以及万年青皂甙元与异万年青皂甙元。&&&
花含铃兰毒甙0.02%、铃兰毒醇甙、铃兰皂甙A、铃兰皂甙B、葡萄糖铃兰皂甙A、葡萄糖铃兰皂甙B、铃兰皂甙C、铃兰皂甙D、去葡萄糖墙花毒甙、白屈菜酸。&&&
叶含铃兰毒甙0.037%。&&&
【药理作用】①强心作用
铃兰叶、茎或全草浸液,全草的醇提取液皆有洋地黄样作用,对冷血及温血动物均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对衰竭心脏作用更显著;它能减慢心率,抑制传导,表现强心甙的作用特点。&&&其浸剂容易水解,因而影响保存及效价的稳定,口服效力不佳,为其缺点。&&&药用其全草,所含的有效成分强心甙因采收季节、处理方法的不同而有显著变化。&&&根的强心甙含量在果实形成期最高,在现叶期和叶片开张期含量也较多;叶、叶柄、花葶及花等部分在花蕾形成期和始花期含量最高(比果实形成期的根中含量更高);种子则在黄果期和红果期含量最高。&&&果实与种子的含量相似。&&&早年曾报道东北铃兰以根部效力最强,为洋地黄叶的23~25倍,叶柄为10~15倍,叶为7~8倍。&&&也有报道,于5月下旬采集后,自然干燥,其强心效价(鸽法)以叶柄最高,每克相当于30.98洋地黄国际单位,根为19.95,叶为11.09,花为20.29;上述报道的差异可能与采集期及于燥程度有关。&&&5月中旬采集的东北玉泉铃兰叶、茎的生物效价(鸽法)约相当于洋地黄的3倍多。&&&放置1年后以豚鼠法测定其效价则为洋地黄的二倍左右。&&&全草酊剂疗效(豚鼠法)比洋地黄强1.9倍。&&&
铃兰毒甙的强心作用特点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是目前已知各种植物强心甙中最强的一种。&&&国产铃兰毒甙注射剂(每毫升含0.1毫克)比洋地黄毒甙强5倍,成人饱和量在0.2~0.3毫克之间,静脉注射(以葡萄糖液稀释,缓慢注射)后20~25分钟生效。&&&平均疗效可维持8~15小时,饱和量分2~3次给予。&&&总剂量达0.4毫克时作用显著。&&&维持量为0.05~0.1毫克。&&&可作为毒毛旋花子甙的国产代用品,但有人认为,对某些严重病例仍不能完全代替。&&&在离体蛙心实验中,山楂提取液与铃兰毒甙合用,强心作用增强而毒性减弱。&&&与氨茶碱合用对左心室功能伤害的动物更敏感。&&&大鼠注射铃兰毒甙,可明显减少心脏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蛙注射利血平后,对铃兰毒甙的敏感性降低2~4倍。&&&铃兰毒甙对兔实验性急性冠脉功能不足的循环紊乱有一定改善(糖元再合成增加);铃兰浸剂对实验性心肌炎也似有疗效。&&&铃兰毒醇甙效价更高。&&&去葡萄糖墙花毒甙效价也很高。&&&铃兰毒原甙(水解后产生铃兰毒甙)效价较铃兰毒甙约低2倍多。&&&铃兰苦甙作用类似狄吉他林。&&&铃兰皂甙能致恶心、呕吐和腹泻,无强心作用。&&&由铃兰花除去杂质和皂甙后所得的总甙称铃兰甙液,每毫升相当铃兰花1克,效价稳定,可供口服和静脉注射。&&&铃兰叶的总甙制剂称为柯尔格利康,可供注射,作用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但作用较弱,毒性较小。&&&另外,铃兰的全草干粉剂、浸剂、酊剂、干浸膏亦可供药用。&&&
②吸收、排泄和蓄积
铃兰口服制剂一般稳定性差,吸收不佳,茌肠道内易于破坏,因此,药效显著降低,作用不及洋地黄。&&&东北玉泉铃兰酊剂,予豚鼠十二指肠给药,6小时仅吸收50%左右。&&&铃兰毒原甙十二指肠给药,效力也显著降低。&&&铃兰毒甙也以静脉注射活性最高,而以肠道给药为最低。&&&不同动物间也有差异,如大鼠与猫口服吸收率可达90%,而豚鼠仅为14%。&&&在体内破坏迅速,排泄也快,蓄积作用比洋地黄小。&&&铃兰毒原甙给药3天后已大部排泄,8天后可全部排完;铃兰毒甙蓄积性很低,1天可排出给药量的一半,5天排完,还有报告48小时已完全从体内消失者;在肝脏中2~4小时可破坏34%,消除速度为0.2毫克/公斤/小时,较洋地黄毒甙快2.1倍。&&&铃兰毒甙在大鼠离体小肠的灌流中,可代谢为铃兰毒醇甙。&&&去葡萄糖墙花毒甙蓄积性也很低,它与铃兰毒醇甙在肝脏中皆不受破坏,以原形与胆汁同时排出。&&&
③利尿作用
铃兰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利尿效果优于洋地黄及毒毛旋花子甙,后两者不能消退的水肿,铃兰制剂常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铃兰叶在兔急性试验中,在水负荷后,有利尿作用,根的利尿较叶明显。&&&铃兰毒甙可使大鼠尿量增加300%,强于其他强心甙;它还能增进电解质(主要为钠离子)的排出,这主要是由于它抑制了肾小管的重吸收,特别是远端肾小管的钠离子转运过程。&&&
④镇静作用
铃兰在临床上能使患者安静,改善睡眠,减少不安情绪。&&&全草的浸剂及酊剂可增强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浅..作用。&&&铃兰甙液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而增强其抑制过程。&&&镇静作用主要是其甙元(毒毛旋花子甙元)所引起。&&&低于中毒量的甙元能延长条件反射潜伏期,降低大脑皮层和脑干部分的生物电电位活动,显著延长和加强异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并能减弱家兔和大鼠实验性电惊厥的发作强度。&&&铃兰毒甙、去葡萄糖墙花毒甙及它们的甙元均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但铃兰毒醇甙则并无镇静作用。&&&
⑤对代谢的影响
铃兰毒甙能增加正常的或心肌炎的大鼠、猫的心肌糖元含量,但作用较毒毛旋花子甙弱。&&&如长期用毒性剂量则反可降低心肌糖元含量。&&&在心肌缺氧时,铃兰毒甙能增强同化过程;铃兰叶总甙能增强心脏磷化合物的代谢,这些都有益于心肌的能源供应。&&&铃兰毒甙还可增进肺循环,增加..狗动脉血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脑组织氧的摄取及骨胳肌的氧张力。&&&
⑥其他作用
柯尔格利康中毒剂量可收缩冠状血管。&&&去葡萄糖墙花毒甙对离体冠状血管和兔耳、肾灌流中,均有收缩血管作用。&&&日本产铃兰的浸出液能收缩高体肠管,钙可协同,而镁则能拮抗此作用。&&&铃兰在临床应用中也可引起腹泻。&&&柯尔格利康能延长家兔的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元时间(铃兰毒甙与铃兰苦甙无此作用),它与铃兰甙液能降低兔血浆中V因子浓度及血小板致活酶的活力,而与毒毛旋花子甙的作用相反。&&&苏联产铃兰中含铃兰黄素,有利胆、消炎作用,能减轻家兔的四氧化碳性肝炎的病理过程,缩短恢复期。&&&
【毒性】铃兰制剂的副作用和毒性较洋地黄小,少数患者可产生厌食、流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的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铃兰毒原甙注射剂因含某种杂质,皮下注射可产生局部疼痛,不幸中毒时可按强心甙中毒的处理原则治疗。&&&它的治疗安全范围大于毒毛旋花子甙。&&&铃兰酊小鼠腹腔注射,半敷致死量为1.61±0.1238毫克/克。&&&
【性味】《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温,有毒。&&&
【功用主治-铃兰的功效】温阳利水,活血祛风。&&&治心力衰竭,浮肿,劳伤,崩漏,白带,跌打损伤。&&&
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温阳利水。&&&治心脏病引起的心跳次数增加,心力衰竭,浮肿。&&&
②《陕西中草药》:强心利尿,活血去风,滋阴理气。&&&治风湿性心脏病,克山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丹毒,紫癜,跌打损伤,劳伤,崩漏,白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粉冲,2分。&&&外用:煎水洗或烧灰研粉调敷。&&&
【宜忌】《陕西中草药》:本品有毒,勿过量。&&&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忌用。&&&
【选方】①治丹毒:铃兰一两。&&&煎水洗。&&&
②治紫癜:铃兰适量,烧灰研粉,菜油调涂。&&&
③治跌打损伤:铃兰三钱,红三七二钱,红白二丸五分,四块瓦五钱。&&&水煎服,黄酒为引。&&&
④治崩漏白带:铃兰、益母草各三钱。&&&红白鸡冠花、红毛七各二钱,红花一钱五分,石泽兰一钱。&&&水煎服,黄酒为引。&&&(选方出《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以10%酊剂内服,每次1毫升,日服4次;连服3日后改为维持量,每日服1毫升。&&&或用铃兰毒甙注射液,每日1次0.05~0.1毫克(每安瓿1毫升含铃兰毒甙0.1毫克),以20~25%葡萄糖液20毫升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入。&&&用酊剂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10例,7例在用药3~7天内,气急、发绀、肺部罗音、颈静脉怒张、肝大、浮肿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其中合并心房纤颤者4例,皆在服药2~3天后心率下降至正常,心律转齐;治疗肾性心力衰竭2例,服药4天后浮肿消退,肝脏回缩至肋缘内;治疗痨型克山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各1例,服药后均显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6例,2例显效,2例进步;2例在服药3天时出现毒性反应:1例心率降至36次/分(考虑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另1例出现二联心律,并皆有剧烈跳动样头痛、头昏、心难受,但无恶心、呕吐、黄视等症状,停药2天后症状消失,心律心率相继恢复。&&&总的效果是显效13例,进步5例,不良2例。&&&用铃兰毒甙注射液治疗10例,用药后2小时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者4例;注药后2小时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或连用数日后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者5例,无效者1例。&&&一般注药10分钟即可出现疗效,2小时疗效达最高峰,24小时后作用已不明显。&&&治程中一般无任何副作用,但个别出现轻度恶心、房室传导阻滞、偶发性期前收缩及暂时性二联律等现象,故用时需严密注意心律及心事变化,以防意外。&&&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法风湿性心脏病
本病由风湿性心脏病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使影响正常血液的输送,形成有关心室和心房的扩大,最后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可见呼吸困难,咯血,心悸,咳嗽,心绞痛等现象。
本病病因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主要是全身性变态反应,病变主要影响关节、心脏瓣膜及心肌。常用的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秘方、偏方如下。
炙甘草、阿胶各10克,党参15克,生地20---30克,桂枝9克,麦冬10克,柴胡9克,五加皮10克,丹参11)--15克,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汉防己15克,玉竹9克,黄芪18克,白术9克,白茯苓30--45克。上药混合置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过滤取液,余渣再加水400毫升,煎至80毫升,过滤取液,与头煎混合,共180毫升,分3次温服。
炙附子7.5克,白术、茯苓各25克,白芍15克,生芪、五加皮各25克,细辛5克,桂枝7.5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生姜15克。先将药加水浸泡半小时,水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慢火煎20分钟,两煎混合一起。分2次服,每次100毫升,早晚餐后1小时左右服用。
此方为辽宁省老中医查正明治疗风心病验方。
山药960克,黑芝麻、赤小豆各360克,鸡内金30克,炒枣仁480克,柏子仁360克。共研细末,每天早晚饭前服30克,以开水调为糊状服之。
食油、味精、盐、海带、苡仁、鸡蛋、胡椒粉适量。将海带洗净,切条,苡仁洗净,共放入高压锅内,加水将海带、苡仁炖至极烂,铁锅置旺火上,放人食油,将打匀的鸡蛋炒熟,即将海带、苡仁连汤倒入,加盐、胡椒粉适量,炖煮片刻,起锅时加味精,即可服食。
强心、利尿、活血、软坚,适于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食用。 ...风湿性心脏病(方数:5)
&!--hzh--&&!--hzhend--&风湿性心脏病 (方数:5)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是指由风湿性心脏炎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其实质系指风湿性心脏炎在心脏辩膜上留下疤痕所造成的后遗症,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辫膜受累情况以二尖辫及主动脉瓣最为常见。&&&&心脏瓣膜的狭窄与关闭不全都会影响正常血流的输送,形成有关心室和心房的扩大,最后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心悸、咳嗽、心绞痛等现象。典型二尖瓣狭窄者可见颧面部暗红、辱紫,称作二尖瓣面容。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有其周围血管体征。&&&&本病病因一般认为起于风湿热的急性发作期间。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主要是全身性变态反应,病变主要影响关节、心脏瓣膜及心肌。&&&&本病依据病史与临床表现,听诊检查可在有关的瓣膜区闻及舒张期或收缩期相应的心脏杂音而诊断,并从心脏X线片、多种类型的超声心电图和心导管检查进一步证实。&&&&本病一般以预防风湿热的活动为关键,着重于预防感染。瓣膜病的内科治疗在于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必要时进行外科治疗,&&&&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苍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证。(何立人)方&&&& 名 银翘白虎汤 复方防己煎 朱氏风心方 双仁养心汤 五加复脉汤
...缺血性中风(方数:14)
&!--hzh--&&!--hzhend--&缺血性中风 (方数:14) &&&&缺血性中风一般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脑血栓形成多在50岁以后起病,男性较多,常于休息、静止或睡眠时发生症状,发病情况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在血压低时史易发生。少数病人可有浅、中度昏迷,约在24小时左右逐渐清醒,脑脊液检查正常.临床表现因病变血管部位不同而异,脑血栓形成多在起病后几天内病情可趋稳定,2-3周后由于水肿消退和侧枝循环建立而症证逐渐减轻。脑栓塞患者常有心脏病、骨折、肿瘤以及某些临床操作的影响如静脉注射、人工气胸、气腹、脑动脉造影等,突然发生神经症状时,即须考虑有脑栓塞可能。脑栓塞起病急骤,可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常发生于大脑中小动脉,可出现偏瘫、失语或有局限性癫痫。脑栓塞的栓子可能被血流推向动脉的远端,或被冲碎而分散进入更小的动脉,故症状和体征可于短期内有明显好转。&&&&脑血栓形成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常因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律失常、休克、晕厥、失水、产后出血、疲劳和睡眠等,引起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粘度增加或血液凝固性异常增高而产生血栓形成。引起脑血栓形成的其他原因有脑部各种感染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头部外伤和红细胞增多症等。脑栓塞的病因为原来有心脏病的患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纤维性颤动、心肌梗塞而产生的壁血栓、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均可脱落而成栓子。肺部或盆腔感染、下肢的静脉血栓形成和某些寄生虫病也可引起脑栓塞。其他尚见于胸科手术、气胸、气腹或减压病的气栓塞、长骨或脂肪组织损伤的脂肪栓塞和肺癌等癌细胞的栓塞。&&&&脑血栓形成的主要诊断依据为动脉硬化、高血压的老年病人,在1一2天内逐渐出现偏瘫和意识障碍者。脑栓塞的主要诊断依据为有患心脏病、肺部感染、骨折等病史而突然发生偏瘫和意识障碍者。近年来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可依靠CT检查。在病理上脑血栓形成后病变血管所供应的脑组织即发生梗塞、局部水肿、周围组织充血,经数小时至数日后,病变区发生肿胀、缺血性坏死和软化,有时也可为出血性梗塞,坏死组织逐渐液化而形成囊腔,最后可遗留黄色萎缩疤痕。脑栓塞的病理变化与脑血栓形成大致相同。&&&&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可用低分子右旋醣酐静脉滴注,以稀释血液,减少血粘度和血细胞积聚,增加血流速度,有利于微循环以及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和抗凝疗法。&&&&本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中风”范畴。本病一般比出血性中风为轻,故出现中风之中经络者较多,中脏腑者较少,脱证者更为少见。(夏翔)方&&&& 名 &通脉舒络方 单味丹参方 桃红通脉方 散风通络方 抗栓方 红花方 红龙根方 通脉汤 脑血栓方 黄氏中风方 山鸡椒方 化痰通腑汤 灯盏花方 复方川芎方
&&&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是指由风湿性心脏炎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其实质系指风湿性心脏炎在心脏瓣膜上留下疤痕所造成的后遗症,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瓣膜受累情况以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最为常见。&&& 心脏瓣膜的狭窄与关闭不全都会影响正常血流的输送,形成有关心室和心房的扩大,最后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心悸、咳嗽、心绞痛等现象。典型二尖瓣狭窄者可见颧面部暗红、唇紫,称作二尖瓣面容。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有其周围血管体征。&&& 本病病因一般认为起于风湿热的急性发作期间。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主要是全身性变态反应,病变主要影响关节、心脏瓣膜及心肌。&&& 本病依据病史与临床表现,听诊检查可在有关的瓣膜区闻及舒张期或收缩期相应的心脏杂音而诊断,并从心脏X线片,多种类型的超声心电图和心导管检查进一步证买。&&& 本病一般以预防风湿热的活动为关键,着重于预防感染。瓣膜病的内科治疗在于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必要时进行外科治疗。&&&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恍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证。&&&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350例,均愈。但必须坚持按疗程用药。
...春天警惕旧病复发
&&&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是春季。由于气象要素的多变,在春天常引起许多疾病的复发或增患新病。常见的有:  冠心病 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一个发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  风心病 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或加重。研究表明,春天是“风心病”复发率极高的季节。  关节炎 关节炎病人对气象的变化甚为敏感,尤其是早春,气温时高时低,时风时雨,关节炎患者症状明显加重。因此,患者应重视关节及脚部保暖。如果受寒,应及时用热水泡脚,以增加关节血液循环。  肾炎 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对肾炎患者来说,感冒不仅引起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极易导致肾炎复发。  精神病 春天是精神病的高发期,每年3-4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故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即使是老病人也极易复发。因此,在春天应特别注意预防。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医嘱正规治疗,发现有情绪异常者,应及时就医。  花粉症 每年春暖花开、艳阳高照时节,总有些人感到鼻、眼奇痒难忍,喷嚏连续不断,流涕、流泪不止。有的人还会出现头痛、胸闷、哮喘等症状,这是接触某种花粉后引起的过敏反应,又称“花粉症”。因此,在鲜花绽开、花粉飘香的季节,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少赏花,外出时要戴口罩、墨镜等,以减少接触花的机会。  春季皮炎 多见于18-30岁的女性,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因该症多发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故也叫"桃花癣"。因此,应尽量少晒太阳,不用劣质化妆品,多吃新鲜蔬菜,对易过敏的虾蟹等应禁食。  哮喘病 病人对气象要素的变化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极易引起复发或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治疗心脏病的药方风湿性心脏病系风湿热后遗症,是因急性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临床表现是病变的瓣膜区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心室、心房增大,后期出现心功能不全等。病因&&&&风湿性心瓣膜病亦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本病约占40%,多数病人为20至40岁的青壮年,女性稍多。临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占70%至8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次之,占20%至30%。&症状&&&&以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分别叙述。  (一)二尖瓣狭窄:  青壮年有见湿热病史,心功能代偿期可无症状,失代偿后,出现活动后气短、心悸,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端坐呼吸,咯血等,晚期出现右心衰。明显二尖瓣面容(两颧及口唇紫红,心尖部触到舒张期震颤)。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代偿期可无症状,一般可心悸、活动后喘促、疲劳,乏力,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后期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症状,如肝大,下肢浮肿。体征明显,心尖部可见搏动增强及触到有力的局限性抬举样冲动,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  (三)主动脉瓣狭窄:  重症者出现头昏,甚者晕厥,心绞痛,心律失常,甚或猝死。晚期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为主动瓣区听到响亮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并伴有收缩期震颤等。  (四)主动脉关闭不全:  失代偿期可见心悸、头部有振动感,偶有心绞痛,重者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等左心衰竭的表现。颈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心尖瓣搏动增强,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治疗&&&&(一)二尖瓣狭窄:  大咯血采取坐位,用镇静剂如安定,利尿剂如速尿等;急性肺水肿处理与急性左心衰所引起的肺水肿相似,不同之处是不宜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扩张血管药及强心药,当出现快速房颤时,才需用西地兰降低心室律。当急性发作伴快速室律时,首选西地兰降低心室律。右心室衰竭宜低盐饮食,利尿剂与地高辛为主治疗。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内科治疗:注意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适当的体力活动与休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合并心衰时,使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2)外科治疗:为恢复瓣膜关闭完整性的根本措施,应在发生不可逆的左室功能不全之前施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三)主动脉瓣狭窄:  &1)内科治疗: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定期复查。中度和重度狭窄者,限制体力活动,预防心绞痛、昏厥与心力衰竭。心力衰竭限制钠盐,用洋地黄制剂,小心应用利尿剂。  &2)外科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伴有心绞痛、昏厥、或心力衰竭为手术治疗的主要指征,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膜狭窄的主要方法。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内科治疗: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  &2)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严重主动脉瓣返流的主要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1)心血瘀阻&主要表现: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咳嗽甚则咯血,两颧紫红,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2)气血两虚&主要表现: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无华,睡眠欠佳,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原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3)心肾阳虚&主要表现: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咳嗽喘急,甚则不得卧。浮肿尿少,手足不温,舌质淡紫,脉沉细而数或结代。治疗原则:温阳利水,左以扶正。 ...夏秋如何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 夏末秋初,很多地区仍然天气炎热,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晨僵、疼痛等症状会有所缓解,但是如果不注意预防,贪图凉爽,长期吹空调、喝冷饮,导致受凉,也有可能加重病情。专家提醒,夏天仍然应该注意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久病容易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四肢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导致病人残疾。中医认为与寒、冷、湿、情志因素为其常见的诱因,常发生于禀赋素亏、气血不足、肝肾亏损、复受风寒湿热的人群。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以晨僵为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关节僵硬,开始活动时疼痛不适,活动增多则晨僵减轻或消失,晨僵早晨明显,午后减轻,继而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痛,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时间长久会形成类风湿结节,还可以并发类风湿性血管炎、类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肺病等疾病。  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要顾护阳气,以固根本。炎热天气体内阳气鸱张,极易泄越,做到勿暴汗淋漓,以防气随津脱;勿过于辛劳,戒性情急躁,所谓&五志化火&,&火食气&,故应避免这些;二要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避免空调直接吹向人体,房间空调要适当控制温度,不要贪凉,暴饮冷饮;不要卧居湿地等。同时要预防和控制扁桃体炎、鼻窦炎、咽峡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冯 石)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及日本,现各地均有栽培,我国华东、华中至西南常有分布,秦岭有野生。万年青& & (一)概述& &别名自沙车、九节莲、冬不调草、铁扁担。& & 为百合科万年青属植物,万年青(Rohdea japonica Roth),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强心利尿。主治白喉,白喉引起的心肌炎,咽喉肿痛,狂犬咬伤,细菌性痢疾,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烧伤,乳腺炎,痛疖肿毒。& & (二)植物特性& & 多年草木常绿,高15~60厘米,根状茎粗大,叶矩圆柱形,皮针形革质。长10-40厘米,宽3~7厘米,自根状茎丛生。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10~25厘米,项生穗状花序生,花小、无柄、密集、花被球状钟形,淡绿白色,花期夏季,浆果球形,橘红色。& & (三)生长特性& & 性喜温暖湿润,通风,耐半阴,怕强光,怕积水,较耐寒,适宜肥沃、微酸、砂质土壤。& & (四)栽培技术& & 1.繁殖方法& & 通常用分株、播种繁殖。& & (1)分株繁殖& & 万年青地下茎萌率力强,可于春、秋将母根分割成带根的数株,另栽植即可。& & (2)播种繁殖& & 可于春季3~4月间盆播,保持土壤湿润,温度在20~30℃时,约20~30天发芽出苗。& & 2.栽培管理& & 万年青喜干荫、要防强光、暴晒。冬季要求日光充足,夏季喜湿润,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每隔15-20天追一次肥,冬季0℃以下即可安全越冬。& & & 3.病虫害防治& & 易生断壳虫、白粉病等危害。& & (五)采收加工& & 秋季采挖根状茎,洗净,去须根,鲜用或切片晒干。全草鲜用,四服可采。 ...
总计显示小于30条,更多内容请搜索。
好草网为你提供中草药资讯和药方大全,全力打造最权威的中草药资讯网站
Copyright ?
好草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