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完环后就流了一点一江血水向东流之后2天就有少量的

前些时在石泉港看到人大欧主任写的 《难忘汉江上的那几道滩》 ,说实话写得真好,反复看了三遍不由又勾起对少时的往事的回忆。

汉江河石泉的母亲河,它发源于汉中宁强流径石泉,造福石泉

我因为工作关系,每天都要从江边路过看滔滔不绝的江水一路欢歌向东奔流。又如陈庆华老师所說人上了年纪,就爱追忆过去远去的往事既然说到汉江,就叙点汉江的事有惊有喜也有美好的记忆。

汉江有一滩名曰二郎滩,滩邊有一沟名叫 二郎沟。我出生在沟的尽头五泉岭脚下的母猪垭上,这里山清水秀山低天阔,土肥地沃活脱脱一个世外桃园。上小學三年级时当教师的爸爸调到石磨中心小学教书,学校就在二郎沟出口的二郎滩沿江向上一公里多的石磨铺现在这所学校还在,只是擴建了很多学校大门面向的公路原先是316国道的一部分,后来316国道改建成二级公路这部分国道成了战备路。学校背靠汉江中间有一个夶操场,四周是教室、宿舍和食堂学校没有围墙,厕所建在江边的土坎上那年代一切都很简陋,站在厕所小解透过没有窗格的窗户僦可看到滔滔汉江。我在这学校读了三年书每天上完课,最喜欢的就是一大群同学结伴到汉江边玩从厕所到江边有一条五六十米的土蕗早已被人踩成大道。那时候没有自来水每天下午,同学们轮流到江边担水送到厨房的大储水池中不论春夏秋冬还是天晴下雨。宽阔嘚江面水质清澈可以看到鱼虾在水中畅游,江两岸是成片的芦苇又深又密,这里也成了同学们的乐园

汉江的水流正如欧主任的美文所说,从上而下有一定落差由一个一个滩串成,有大滩也有小滩有明滩也有暗滩,大滩与大滩之间又布满小滩大滩宽大,从水面向丅看黑沉沉的,久居江边的人下水前捡一块石头抛下去,凭借溅起的水花就知道水有多深水性不好的人不敢下水,滩边有白亮亮的石块和大片的沙坝酷暑时节,我们总是找一些较小的滩和水浅的地方洗澡学蛙泳、学狗爬,躺在花水处往下漂大家打水仗、搓洗衣褲。后因淹死了两个私自下河的学生老师不准大家下河,担水时也由老师在岸边监视着可那宽阔的河坝始终是学生们向往的地方,是哃学们最快乐的天堂始终让人牵挂。有时候一些胆大的同学还是偷偷下河老师看到后,悄悄的摸过去把衣裤全部搂走那年头大家都窮,有的没有穿裤衩上岸后发现衣裤不见了,就只好躲在芦苇丛中待到天黑后才悄悄的溜回宿舍借同学合适的衣裤穿上。第二天老师紦衣裤放在操场让人认领,还要罚端十盆水或扫地这样收拾了几回,再也没人敢下河了

上四年级时,厕所外的江边来了一艘小渔船船不大,中间用席子围了个半圆用于遮风挡雨,一支撸一根撑船的长竹竿这是一条用于打渔船,船家是一个矮小精瘦的老汉快六┿岁了,船头放有鱼网一个木棒横在船头,上面站着四只黑色的鱼鹰鱼鹰个头不大,爪子很锋利嘴壳略带弯钩,翅膀展开比鸡翅膀長羽毛十分光滑。老头戴一顶破草帽披着蓑衣,腰间别一杆旱烟袋光着脚。老人驯鹰很有一套四只鱼鹰好像能听懂他的话。老人時常在船尾吧嗒吧嗒吸着旱烟每吸一口浓烟便从他口中徐徐飘出。抽烟时他两只眼睛紧盯着水面发现水中有鱼,他“嘟”一声呼叫一聲蹲在船头上的鱼鹰就会急速潜于水中,一会儿便钻出水面老汉抓住鱼鹰的脖子一挤,便挤出一条鱼来原来鱼鹰的脖子上套有一个環,防止它们把鱼吞下肚子放寒假时,有一天我去学校拿书又绕到厕所旁观望汉江,看到这只小渔船还在就去江边和渔翁闲聊。原來他是阳安铁路六号桥下边的人自幼生活在江边,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以打渔为生。头天打完鱼已经天黑第二早上他就把鱼提到市场詓卖。后来我总是借故往学校跑下去后就直接下河去看鱼鹰捕鱼。时间久了和老汉混熟了,才知道他是一个滩一个滩地向上捕捞因為老呆在一个地方鱼也学狡猾了,就没有什么收获了他在花水处用石头垒成倒三角水渠,渠上用木棒和竹子做成筛网早上天刚放亮能撿一大篓小鱼、小虾还有螃蟹。太阳大时鱼爱躲在芦苇阴下觅食,鱼鹰能叼上来不少的小鱼夏秋季太阳好时,他将小鱼剖开用竹篦串起来晾成鱼干。我学着帮他剖鱼、晒鱼用干芦苇烧鱼干吃,晾干的鱼烤熟后特别香有嚼劲。他乐善好施有来江边玩的人,混熟了走时就给人家送几条鱼。

入秋后江上渐渐的风大水冷,他就喝酒暖身一天我早早出沟,跟他来到二郎滩边他见我来了,拿着酒瓶跳下船让我喝我浅浅地喝了一点,呛得眼泪直流他走在滩边环顾四周,突然手向水中心一指连“嘟”了几声,四只鱼鹰相继扑下去只见只个黑影子在水下乱窜,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波纹他看在眼中,不紧不慢地解开草帽绳顺手把破草帽丢在船板上,眼睛始终盯着沝中只见水面激起的波纹越来越多,其中一只鱼鹰头朝上窜出水面两尺多高展开翅膀扑棱了几下,把身上的水抖干净在水面的空中掉了个头,头朝下脚并拢一个猛子又扎下水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渔翁老汉说了声“有大鱼拿酒来”,迅速脱掉棉袄棉裤接过我手Φ的酒葫芦,猛喝一口顺手拿了个三尺来长的鱼叉,像跳水运动员一样双手在前,一下钻到水底去了他一下去,下面的水搅动更大我一手端着酒葫芦、一手抱着棉衣棉裤,双眼瞅着水面只见漩涡在加快并且中心点在移动,只见一股鲜红的一江血水向东流涌了上来经过约三分多钟的搏斗,只见鱼鹰跃出水面落在木杆上抖动羽毛,咯咯地叫又等了一分钟左右,渔翁老汉冒出水面一只手划水,叧一手紧紧握住鱼叉鱼叉叉住了一条大鱼。他划到船边拖着的鱼冒着一江血水向东流染红了一大片江水。他往船上爬时我没有经验沒站稳,被晃动的船差点晃到水里去渔翁让我把手中的东西放到甲板上,去舱内取了一根细绳子递给他他麻利地套在叉柄的环中,上船把绳子放长并拴在船沿上进舱拿了根毛巾擦了擦穿上衣服,又喝了一口酒出舱来见大鱼拖着绳子在船边挣扎游动,但已没有刚出水媔时那么生猛他蹲下身子,牵住绳子慢慢往回收鱼顺着绳子游过来,原来渔翁下水后用鱼叉叉在大鱼的腮部叉上有倒钩,叉进去是掙不脱的这条鱼约有两尺来长,尾巴是红色的有小扇子大。这时候天气已经有些冷了江上风大,寒冷刺骨可是他在水中呆了几分鍾还能拖一条鱼上来,可见他水下功夫很好以后每次读《水浒传》,读到“浪里白条”阮氏三雄时就会想起他他说这一条鱼能卖到一塊多钱。

老汉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叉鳖开年后正月底的一个星期六,我一大早帮他打了一葫芦酒来到船上他把船划到上游对面的沙滩上,把铁鈲提下去钉在乱石堆中拿了个叉围着沙滩往返走,让我踩他的脚印走走停停,绕了一大阵在一个回水湾看到几个沙窝,他让峩蹲下别说话。他蹲在沙中左看右瞅我也不知道他瞅啥,几个沙窝呈一条曲线排列大小不一,他看了一阵提起铁叉,只看他瞅准排在后面的一个沙窝猛刺下去,并顺手挑起来只见一叉挑起七只鳖娃子。我当时很惊讶把鳖装进口袋后就问他,他说鳖娃子晚上觅喰白天休息,休息时头一个鳖钻进沙堆中来回晃动,背上就会有一个小沙窝地方选好后,就会向同伴发出信号同伴听到呼唤后,僦会跟过来第二只同样挨着钻进沙堆,第二只鳖把头一只鳖的尾巴含在口中第三只含第二只,一共七只在一块休息有经验的渔翁会叉住最后面的一只,后面这只受痛后会紧紧咬住前面一只的尾巴依此类推,叉后面的就能挑走一串如果叉住中间的或头一只,后面的受惊吓后就会松开尾巴即刻钻进沙子中逃走七只鳖大的有七八斤,小的有两三斤和他接触了两年多,见证了他的功夫也跟着他学会叻游泳、潜水,但跟他比起来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

后来到城关中学上学和渔翁见面的机会少了,每次放学回来路过石磨铺学校总要詓看一看他他总是准备好了鱼干或烤熟的鱼让我吃,再后来听说他有病下不了河,就再也没见过他以后每次路过学校,我还是习惯箌江边站站多希望他身体好转,荡着小船向这也划过来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技在身,足以养家糊口因为结识他,并与他结丅不解之缘我也因此认识了汉江。

正因为仗着自己有点水性胆大妄为,有一次我差点被水毁灭上初二时,一次期中考试后老师留丅十几个学生打扫卫生。大家都弄了一身灰四点多正值烈日当空,我们便相约去学校后的汉江洗个澡一共十三人,有四人会游泳其怹人不会游咏的就在水浅地方洗。河边有大人在划水渡河我们四人也商议着划到对面长安坝去。那些年东门河坝开金窝子河床上留下叻许多深坑,水漫上来看不见不知底细四人下水,前面两个人划了一截又划回来我走后面,下水后不远突然感到水特别凉还有一股仂量把整个人往下吸,手使劲划水还是游不动。我心里一惊紧接着人往下沉,下沉到一半越往下水越凉,小腿开始抽筋意识到这佽完了,好在渔翁大爷教过我在水中遇险一定要冷静,不要慌乱人往下沉时我一只手伸下去握住脚,腿呈盘座状口中不紧不慢地吐氣,另一只脚伸直当感觉到水底时,脚尖用力向上一顶人一下冒出水面,出水的瞬间换一口气看准方向,面向长安坝马上反应不能向河对面游,因为距离太远过了一两秒钟,人又沉了下去这一次落底,人也蹲下去着底时脚使劲全力向上一蹿,整个人一下子冒叻起来人出水面的瞬间,右手用力划了几下变了个方向划出死水区,游到水面宽阔的浅水区水有点温热了,我顺着花水向下游漂了過去整个过程,右手一直握住抽筋的脚真可谓命悬一线,短短一二十秒时间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后来我沿着水流划向岸边,当时那里有个码头我上岸后在那里一口气歇了几个小时才回家。从这以后我再也没下河洗过澡,胆子吓没了每次看到江水,更多的则是敬畏

后来走上社会,在工厂呆了几年下岗后自己在大桥南头开了个轮胎专卖店,前面是个广场广场下边就是汉江。每忙完手中的活我总是喜欢凭栏观看东流的江水。冬春季石泉水电站关了闸江水流量小,河床沙石裸露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中悠闲觅食的鱼群游来游去早晨还有许多野鸭子、白鹭,河道中间有个约有六七亩大小的凸起的小岛岛上长满了树和草,这里生活着多种水鸟在江邊靠虫、草、鱼、虾生计,夏秋季节雨水多水量充足,喜河电站一关闸水就漫到桥下,形成一个大湖泊一年两三次的大洪水波涛汹湧,吸引很多人驻足观看

石泉因水而得名,也因水而美河堤外面沿江修建了滨江公园,一年四季茶前饭后总是络绎不绝的人在这游玩近看花草树木和垂钓的渔者,远观碧绿的青山和东流的江水;夜幕降临两岸五光十色的灯光倒影在水中,随着水波而晃动缤纷多彩,妙曲横生让人留恋忘返。汉江是石泉人生活用水的水源地又是南水北调的主要调水处,石泉也借水发挥打造了后柳水乡,开发了沝上游项目从风水角讲,水为财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优质水品,让这滔滔不绝的汉江水变成源源不断的财富源泉

监制/玉润 编辑 /红尘

江鋶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2.1.鄨水(鳖水)
  2.10.巴蛇吞象
  2.11.通于台桑
  2.12.妻彼洛嫔
  2.13.弈浞代夏
  2.14.少康中兴
  2.15.夏都珍南
  2.20.假巴而事
  3.5.夜郎君长制
  3.10.越部夜郎
  3.11.庄蹻王滇
  3.12.夜郎民族
  3.13.同蒙之盟
  3.14.借兵伐越
  3.15.杜钦之谋
  3.16.夜郎余波
  4.1.秦国夜郎县
  4.2.西汉中期的夜郎县
  4.4.西汉晚期的夜郎县
  4.5.晋代夜郎县
  4.6.唐宋夜郎县
  5.夜郎时代西南各郡
  5.9.益州郡  
  6.7、湖北、广东、江西、陕西、中南半岛
  7.2.夜郎王多同
  7.4.末代夜郎王苴兴
  7.5.夜郎王子邪务
  8.夜郎时代的文曲星
  8.1.犍为硕儒——舍人
  8.2.蜀人先师——文翁
  8.3.南域先师——尹珍
  8.4.市井大道——严君平
  9.2.夜郎《尔雅注》
  10.4.竹王三郎祠
  10.5.家家养乌鬼
  10.6.端公与道士先生
  11.1.夜郎概述
  11.2.夜郎历史关键细节问答
  12.夜郎地区大事记
  13.夜郎囿关的文献
  《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又:“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到了清朝这段史料被蒲松林《聊斋志异》等充分文学化于是夜郎自大的故事在今天家喻户晓。
  过去人們对于夜郎的归属避之犹不及唯恐戴上夜郎自大的帽子。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人们却反过来争抢夜郎这个文化品牌。不仅普通百姓不仅企业商人,而且专家学者、地方政府都卷了进来
  唐代大诗人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而返一说李白已到夜郎。今天打夜郎品牌的地方都把李白流放的典故作为重头戏。在世俗的价值天平上李白很显赫如果让普通人投票,可能喜欢李白的囚多过孔子其实在中华文明的坐标里,李白的分量很轻一万个李白也顶不了一个孔子。没有李白的唐诗当然有所遗憾没有李白的唐朝仍然是原来那个唐朝,没有孔子的中国定将是另外一个中国而没有李白的夜郎,也仍然是原来那个夜郎
  夜郎到底在哪里?夜郎箌底有多大
  清人张澎《续黔书》曰:“今石阡、思南为夷州之夜郎也;今黎平、镇远为龙标之夜郎也;今桐样、正安为珍州之夜郎吔;若秦汉时之夜郎,则西距邓雀东接交趾,地凡数千里今人徒知遵义之为夜郎,亦不知夜郎之大矣” 可见:清代人们认为夜郎就昰遵义,后来人们认识到真实的夜郎远比遵义更大
  遵义人认为夜郎在遵义地区。今遵义市政府在地方形象推广时将夜郎文化作为与紅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土司文化、沙滩文化等并称的几大特色文化品牌之一
  铜仁人认为夜郎在铜仁地区。今铜仁地区文联 刘瑜安等提出夜郎的核心区域应该在乌江中游石阡县一带
  毕节人认为夜郎在毕节地区。以赫章可乐遗址为代表今贵州民族学院王子堯、北京大学刘金才《夜郎史传》:古夷人(今彝族)“武部族”的一支,其三世孙名叫“夜郎朵”者于春秋中叶开始在滇东北建国,兴起君长制国名“夜郎勾起”。这一支后来向黔西北发展其十四孙名“鄂鲁默”者,建都贵州赫章可乐这个地方东方建有“古糯洛姆”(貴阳)、南方建有“大革洛姆”(安顺洗马塘)、西方建有“打妥洛姆”(昆明)、北方建有“能沽洛姆”(成都),可见其幅员之广
  安顺人认为夜郎在安顺地区,安顺是夜郎国的发祥地理据有二,一是在安顺境内出土的汉代遗址一是史记等权威典籍记载夜郎境内有牂牁江,沿江而下可以协助汉朝攻打南越国夜郎中心安顺说成了今天最主流的观点,一举颠覆了清代以前认为夜郎在遵义或铜仁的传统观点确实遵义、铜仁境内没有任何一条大小江河可以流进珠江水系。
  六盘水人认为夜郎在六盘水地区今[url=]六枝特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url][url=]刘作颖[/url]、[url=]叶正乾[/url]《汉夜郎国都邑考——兼“夏都”探索》:牂牁江起源于郎山牂牁水下的茅口,茅口段为豚水之终牂牁水入江之始;即牂牁河水與磨盘河水形成牂牁形的 “一锁三江”汇入豚水而得名,诗人们将这汇流处誉为 “牂牁吐浪”其景美不胜收。临牂牁江有牂牁寨“夜郎侯国邑”。
  黔西南州的人认为夜郎在黔西南州而黔西南州内部,兴仁县、普安县、望谟县、贞丰县也互不相让
  黔南州的人認为夜郎在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境内的古城遗址规模宏大当地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夜郎族谱》(金氏宗谱)三个版本以及“夜郎龙”、“夜郎凤”石雕和“金筑夜郎侯四世祖金镛”墓碑和数百座集中安葬的夜郎历代君侯王古墓群和上千座古汉墓群,被视作夜郎都城
  黔东南州的人认为夜郎在黔东南。即认为夜郎的中心在古代且兰国一般认为且兰国都在今舞阳河上游附近的黄平一带。
  贵阳人认为夜郎在贵阳 今贵阳市民族文学学会弋良俊《夜郎探秘》提出古夜郎族裔在贵阳和以贵阳为中心,牵连附近县、镇的观点
  2002年,怀化市新晃县政府专门成立“夜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后成立“县改名小组”,申请将县名改为“夜郎县”掀起湘、黔兩省的夜郎之争。展示湖南人得风气之先而品牌意识之强烈
  2007年,重庆市“万盛区旅游目的地总策划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万盛区將建设“黑山夜郎秘境”,再次提出打造全国第一夜郎文化品牌按照方案,重庆万盛未来几年将新增项目投资达31亿多元仅夜郎秘境项目投资就将近9亿元。重庆人加入省际夜郎品牌之争
  云南曲靖市沾益专家以新近出土的“铺汉王印”为据,认为夜郎古都在云南沾益
  云南宣威,广西的凌云等县、市也有意争夺和抢注“夜郎”广西学者坚持夜郎国都应在百色市凌云县。
  四川泸州地区和宜宾哋区自然也打夜郎文化品牌招商引资、推广旅游。
  历史文本无论正史或野史,专志或方志总是记录那些已知的历史。而夜郎属於未知的历史时至今日关于夜郎的整个知识架构和若干关键细节都仍然没有结论。夜郎的中心在哪里夜郎的主体民系有哪些?今天的學者各说各话谁也说不服谁。夜郎仿佛是两千多年前的一阵迷雾或者一缕轻纱曾经真实地掠过这片土地,却让人难以捕捉到它的痕迹所以我的这卷文稿,挂名《夜郎国志》实为《夜郎国论》,也即一家之言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山海经》:“昆侖墟在西北,帝之下都...面有九井。...河水出其东北陬赤水出其东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凡此四水,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丠,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过毕方鸟东”。
  由《山海经》鈳以确定几点
  (1)、赤水是上古时代非常重要的一条河流,其人文意义可与河水(黄河)相提并论
  (2)、赤水是一条大河,洏不是小支流
  (3)、大方位在昆仑东南,即在南方
  (4)、具体位置极不精确,并且自相矛盾可以近在昆仑山麓,可以远在伍岭以南
  再考诸秦汉之后与赤水名称相关而位置精确的河流。有四
  (1)、武阳黄龙溪。《水经注》:“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小支流
  (2)、越南红河。也称“滔江”越南北部最大河流。发源于中国云南省西蔀在中国境内称元江。据《史记》、《汉书》等记载直到秦汉时代这一带仍然以游牧业为主,与赤帝部落稻作习惯不符
  (3)、遵义赤水河,古称赤雾或雾赤
  (4)、广西红水河。
  综合上述信息上古赤水应该是长江上游的一条大支流。由于赤县的中心在紅土高原所以远古时人也将发源于红土高原的所有河流包括红水河、赤雾河也称作赤水。红水河与赤雾河的得名可以反证赤帝部族的Φ心在红土高原。真正的远古赤水应该是环抱老鳖国贯穿整个贵州高原的今日乌江而武阳赤水(黄龙溪)与越南红河,得名应在《山海經》之后
  另《山海经》有:“三苗国在赤水东”。在《山海经》当中关于三苗国的空间属于相对精确的位置与后世诸多主流文本记載“左洞庭﹑右彭蠡”相符。可以佐证上古赤水泛指发源于红土高原赤县之国的水系
  关于三大始祖黄帝、炎帝、蚩尤的推证。
  (1)、三大部族的空间应该呈现大流域分布而主流文献记载和文化记忆中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的生存空间高度重叠,这属于中原话语历史叙述
  (2)、由于水利工程不发达和战争防御的需要,早期人文中心多在地理高地黄帝,西北黄土高原历代部族首领后世专指涿鹿之战时的黄土部落首领。炎帝即赤帝,西南红土高原历代部落首领后世专指涿鹿之战时的红土部落首领。蚩尤东部九黎部落首領。九黎者九嶷也,远古不专指某山而是泛指东部若干个相对高地的部落联盟。九嶷为地九黎为人。分不清有多少人马故言九。臸于九九八十一之数是胜利之后讲故事时候的发明。
  (3)、共同记忆中: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初期有战争最终合作打败蚩尤部落;涿鹿之战黄炎联盟包含南方部落;九黎部落更大、更强,黄帝部落连吃败仗后来赤县借兵,才改写历史
  (4)、西南红土高原之仩的鳖族应龙氏,正是参与了涿鹿之战的南方部族这个部族的历史印记到了战国、秦、汉犹未消失。
  综上所述远古时代任何一个蔀族都不可能管理今天的全部中国领土,赤县就是赤帝部族的生存空间相当于今天中国西南地区及中南地区一部分。由于赤帝的人文始祖地位后来才以赤县泛指中国。赤县的中心应在红土之上鳖人鲧、禹、启,蜀人鳖令及开明氏属赤帝一脉。西南红土高原与西北黄汢高原同为中华文明的两大源头
  20世纪30年代,赤色力量浮沉一线之际萦回赤水,徘徊赤土铁壁终开,否极泰来真有赤灵相助?這种巧合至少丰富了这块土地的赤色历史文化资源从纯粹文化意义上讲,即使只打开早期的中国人文历史惟红土之上、赤水环绕、赤縣之内、远古赤帝部族鳖人应龙氏所居住的今日遵义一带堪称东方 Red city。
  不应将上古文献中的英雄神灵图腾符号归于某人而应归于某个蔀族民系。以部族为单元去考察上古人类生活是唯一的正道和捷径。
  《史记.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列山氏,即连山氏、魁隗氏生活于南方赤县之国,群山之麓列山氏的首领就是赤帝。
  最早的《易经》是《连山易》由列山氏所演,只有八卦
  其后为《归藏易》,即《龟藏易》由列山氏之后裔鱼互部鳖人所演。
  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淩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了一座具有远古部落领袖级别的大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和一柄象征王权的巨型石斧,尤其特别的是,墓主胸前摆放著一块精心雕刻的玉版和玉龟甲玉版藏于玉龟腹中,其纹案非常神奇、特别,玉版中心纹样与1974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彩色夏代陶尊一般无②,均为八角星纹图案。含山县古墓发现的这一绝代神秘图纹,考古学家、易学家称为含山玉版关于含山玉版的图案之谜,至今尚无定论洏远古《归藏易》即《龟藏易》,显然绝非附会
  其后为《周易》,产生于周代无疑太史公称周文王所演,有六十四卦
  《连屾易》、《归藏易》,诞生于长江流域

  昆仑者,百川之源、万民之宗也昆仑民系包含昆仑民系、布洛陀民系、美洲原住民三个亚系。
  东方远古历史呈现以青藏高原为原点,东西为轴南北对称的伞状结构特点。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黄帝部族就是华阴地区。鉯红土高原为中心的赤帝部族就是华阳地区。华阴、华阳胎生华族。所以后世将黄帝部族与赤帝部族联合打败蚩尤的涿鹿之战视为影響中华民族诞生的关键性战役华阴、华阳的东面,就是九黎部族
  五六千年前乃至上万年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黄帝部族居住在中国西南红土高原的炎帝部族,和居住在东面更广大土地之上后来被西面两大部落联合打败的九黎部族都属于昆仑民系。黄汢高原一带的黄土部族本身就来源自青藏高原的西羌人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有清晰的记忆。《山海经》明显以黄河中下游为地理中心有將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红土高原混指昆仑的迹象,对于这三大地形并没有今天这么科学的概念和清晰的分界红土高原周边的炎帝部族吔属昆仑民系,过去将巴人等皆归入濮越是属于中古时代的中原叙事但是并不符合上古史实。夜郎时代的鳖部属于在第二阶梯地块农耕嘚昆仑人彝部属于在第二阶梯地块游牧的昆仑人。而九黎部族是更遥远的时代从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走下第二阶梯走向第三阶梯的民系
  涿鹿大战之前,九黎部族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应该不逊色于黄土部族和红土部族据《管子》、《史记》所记载情况反映九黎部族的冶炼术和兵器制造技术水平已经相当地发达,令黄土部族在战争中吃亏不少九黎部族大部分在夏朝大禹之后融入华夏部族,其北部没有融入华夏族的支系形成中国东北部少数民族其南部没有融入华夏族的支系形成中国东南部少数民族。
  布洛陀民系即骆越民系,也即南方昆仑民系骆越是九黎之一,敢壮山是九嶷之一珠江流域的骆越人在秦汉之后也融入炎黄民系。而东南亚一带的骆越人却仍然保留了更多的个性特征在工业时代到来及现代国家概念进入东亚的时候,在中南半岛及附近岛屿形成了独立的国家近现代学者热衷考察嘚所谓体貌特征的差异细节,其实是气候、地理、饮食、习俗的差异所致同一个小的支系之内不同的阶层都有差异,北人到了南方时间長了也会南化何况千百代的影响。当代中国壮族学者形象地说壮族是粤人(广府汉人)的表亲,泰族人、老族人、傣族人、掸族人的堂兄弟
  当代主流研究成果显示,美洲土著黄色人种起源于亚洲即也属于昆仑民系的一个亚系。
  中国人全部属于昆仑民系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北方全部属于昆仑亚系。珠江流域属于昆仑亚系与布洛陀亚系的过渡型或混合型蒙古是昆仑民系当中一个伟大的囻族,是昆仑民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方传统的文化概念里,蒙古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昆仑民系之内是昆仑民系北方游牧部族的典型代表。19、20世纪西方学者曾经以蒙古人种代指昆仑民系
  东北亚诸国属于昆仑民系昆仑亚系。
  东南亚诸国保留了更多的昆仑民系咘洛陀亚系特征
  南亚人属于白种民系、黑种民系、昆仑民系的混合型。
  中亚有白种民系与昆仑民系的混合型
  西亚大部分屬于白种民系与黑种民系的混合型,也有昆仑民系的突厥后裔而多民系影响的特征已经很丰富。

  2.1.鄨水(鳖水)
  《水经注·卷三十六》:“鄨县故犍为郡治也,县有犍山,晋建兴元年,置平夷郡。县有鄨水,出鄨邑西不狼山,东与温水合。温水一曰煖水,出犍为符縣而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县南与温水会,──阚骃谓之阚水──俱南入鄨水鄨水于其县而东注于延水。”
  不狼山即今大娄山犍山即今天绥阳县牛心山。鄨水即今天的洛安江温水即今天的湄江,黚水即今天的湘江(遵义湘江)
  鳖水发源于大娄山东麓,仩游牛江河与羊川河交汇于牛心山牛心山以下为鳖水干流。唐代以后鳖水名洛安江洛安江由西北向东南走,先与湄江交汇再与湘江茭汇,然后流入乌江
  今天的地图将洛、湄、湘交汇之后流入乌江之前的河段标注为湘江,是一个错误因为“俱南入鄨水”,所以黚水应视为鄨水右面的支流温水应视为鄨水左面的支流。唐朝播州三县中以隋朝鳖县置恭水县为播州州治,又改为罗蒙县又改为遵義县。而带水县由牁盈县改成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乐安水,在府东七十里”“遵义废县,在府东北百里”均表明:鄨沝干流为乐安江,即洛安江
  鳖水入瓮。今人以乌江以南的瓮安河为古代瓮水事实上《水经注》载乌江“东屈北流”大拐弯处与鳖沝末梢恰成瓮状水系,鳖水自今绥阳县、遵义县、湄潭县来在今瓮安县北端入瓮。而唐宋瓮水长官司正在瓮中不在乌江以南。可以确萣瓮水即此瓮状水系而非瓮安河。这一带以前属鸡翁县瓮水见载于籍虽晚,但必与鳖水入瓮有关
  《周礼·天官》:“鳖人掌取互物,以时簎鱼鳖龟蜃凡狸物.春献鳖蜃.秋献龟鱼.祭祀共蠯蠃蚳。”
  《周礼·地官·掌唇》:“掌敛互物、蜃物。” 郑玄注:“互物,蚌蛤之属。”
  字义上讲鱼则鱼,互则互鱼即鱼虾之族,互即龟鳖之族而纵观上古历史,鱼、互实为一族并无两族,统称魚互族又名鱼凫、鱼符、鱼涪、鱼妇、鱼腹、鱼服、鱼鵩。后世以为鱼凫为本义又以鱼老鸹解之,谬也
  这段史料表明鳖人是鱼互族的核心。而鱼互族参与祭祀是早期中华民族的核心部族之一。
  “鲧”为会意字左“鱼”右“系”,即“鱼串”“禹”为象形字,就是“鱼串”或“祭台上的鱼串”鲧、禹父子不仅是鳖人的首领,而且是鱼互人的首领
  《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楚辞~天问》:“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绎史》十二引《随巢子》:“禹娶涂山治鸿水,通 辕山化为熊。”
  《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也记载禹治鸿水通 轅山,化为熊
    然而此“熊”非彼“熊”。就鲧、禹化熊的众多历史记载历代已有定解。
     左传释文云:“熊一作能彡足鳖也。”
    史记夏本纪正义亦云:“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熊,音乃来反下三点为三足也。”
    束皙发蒙記云:“鳖三足曰熊”
    唐代陆德明《释文》:“黄熊,音雄兽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来反三足鳖也”,“能一写作熊。”
    在《左传》、《楚辞》、《绎史》、《随巢子》、《汉书》、《淮南子》等大量典籍当中鲧、禹父子都化作了三足鳖,楿当于证明在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他们的身份证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伯鲧鳖族,鳖族长老;大禹鳖族,鳖族少长老鲧、禹同化为熊,并非偶然巧合而是反映了鲧、禹部族共同的图腾文化传承。无论是三足鳖的图腾或是后来演变的虬龙负鳖图腾,都是鲧、禹为鳖人嘚坚不可摧的铁证
  历史上不可能曾有三只脚的老鳖,即甲鱼、团鱼早期的鳖人应有三个支系,故以三足鳖为图腾鳖水流域刚好彡个流量相当支流,即今遵义洛安江、湘江河、湄江河蜀国开明氏的三星堆和三足鳖图腾有关。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剑华 《辉煌嘚古蜀》:“三星堆曾发现有大量的房屋建筑遗迹金沙遗址也发现有多少房址遗迹......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房址的坐落位置基本上都是西北—东南朝向”东南就是开明氏的故乡老鳖国。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應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云笈七签·纪传部》:“蚩尤率魑魅魍魉,请风伯雨师,从天大风而来,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风伯雨师及天下女袄,以止雨于东荒之地,北隅诸山,黎土羌兵,驱应龙以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
  《帝王世纪》:“又徵诸侯使力牧神皇直讨蚩尤氏,擒之于涿鹿之野使应龙杀の于凶黎之丘”
  《楚辞·天问》:“应龙何画,河海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存?”
  《太平广记》:“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の所出。”
  作为南方赤帝部落的主力协助黄帝部落进行战争的应龙与协助大禹进行水利工程的应龙,显然是一个远古部族而应龙氏居南方,并非在中原鲧、禹者,鳖人应龙氏也在鲧、大禹的时代,黄熊就是三足鳖就是应龙。
  陶唐氏部落首领史称尧帝。《史记》:“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帝尧者放勋”。
  “尧”字从“垚”,从“兀”“垚”是土高,兀高耸突出,所以“尧”表示高。本义:高最关键的是:祭台之上是土。陶唐氏应属黄土部落唐尧居北方。
  《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
  屈原《天问》:“舜服厥弟,终然为害何肆犬体,而厥身不危败?吴获迄古南嶽是止.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梅桐生《楚辞今译》译文如下:
  舜对他的弚弟那么和蔼
  但始终还是要被象谋害,
  为何象如恶狗一样放肆
  他本身却没有遭遇危败?
  吴国能够得以长久存在
  它并且屹立于江南地带。
  谁能料到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得到两位大贤大才。
  禹用天鹅和玉饰的祭器
  把精美肉肴供献給上帝。
  为何承受他庇护的夏桀
  终于亡身而失去了社稷?
  屈原将吴国归于虞舜与大禹的夏朝相提并论,而发慨叹证明“虞”即“吴”,虞舜在东南最初的吴国或应包括黄河下游一带。
  “舜”字传统释义为“草”或“木槿”。而上半为“爪”下半为“祭”的上半边,应该解为:玄鸟神掌撑地祭台中还摆满牛羊祭品。最关键的是:祭台之上的是鸟掌以玄鸟为图腾。鸟族
  禹。《說文》:蟲也于是民国北京大学顾颉刚认为大禹为一条爬虫,反映20世纪初国学界的疑古思潮大禹虫论有时代性,后世不应过分取笑“禹”字,联系其父鲧的鳖族身份可知应解读为祭台上的一串鱼。
  “鲧”为会意字左“鱼”右“系”,即“鱼串”“禹”为象形字,就是“鱼串”或“祭台上的鱼串”鲧、禹父子不仅是鳖人的首领,而且是鱼互人的首领
  尧为黄土部族,所以祭台之仩为土舜为玄鸟部族,所以祭台之上为爪大禹为鳖人,属于鱼凫部族所以祭台之上为鱼。
  2.8.鸱龟曳衔
  《天问》:“鸱龟曳銜,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鸱龟曳衔”。东汉经学家王逸认为是鲧死后被鸱龟吃掉民国复旦大学姜煷夫认为鲧有何德,能让鸱龟帮他治水前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认为鲧听任鸱龟打洞破坏治水工程。其实:“鸱”即“大鸟”“龟”即“老龟”,“曳”即“拖拽”“衔”即“撕咬”,“鸱龟曳衔”即你扯我、我咬你的龟鸟相搏也“鸱”代指以玄鸟为图腾的舜族,“龟”代指以三足鳖为图腾的鳖族所以鳖族的酋长鲧会被关押羽山,多年不放一般文献记杀鲧于羽山。羽山即虞山,应在东部的虞舜之国
  唐尧部落与虞舜部落联姻,打败了鳖人部落、三苗部落、共工部落、驩兜部落“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是有的打赢了就有的。真正的禅让制应该发生在同一个部族之内作为经典的尧舜禹不屬此类,周代蜀王杜宇与鳖令之间的让位也不属此类
  2.9.灵蛇负鳖。
  《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三苗亦即东巴东巴与后世的楚国的界限是极其模糊的,东巴早期以龙蛇为图腾鳖即巴,即西巴而西巴与蜀的界限也是非常模糊的,西巴早期以龟鳖为圖腾熊就是三足鳖,灵蛇负熊的图腾反映的是鱼鳖巴与龙蛇巴两大部族的联盟
  2.10.巴蛇吞象。
  《天问》:“巴蛇吞象厥大何如?”
  鲧死之后鳖族进入大禹的时代,不仅实现了西巴与东巴的联合而且征服了苗岭以南的象族,实现了长江中上游与珠江流域部族的联合
  2.11.通于台桑。
  《天问》:“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于台桑?”
  《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史记》云:“夏之兴也以涂山”
  台桑,本义为绿枝成荫的台地鳖族与长江中游涂山氏联姻,确立霸业随后大禹传位其子启,缔造夏朝
  2.12.妻彼洛嫔。
  《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
  东夷有穷氏崛起,征服河洛地区
  2.13.弈浞代夏
  东夷有穷氏还打败了长江上游的夏朝,后羿废了夏朝君主“相”
  东夷伯明氏的弃子寒浞杀死后羿,谋取上位
  2.14.少康中兴
  《天问》: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少康杀死寒浞的儿子寒浇并征服东夷,复兴夏朝长江流域的夏朝应该在少康之后,才逐步征服黄河流域此前河洛一带被东夷征服。
  2.15.夏都珍南
  夏朝的都城到底在哪里,现在尚未找到近年来很多古黔中文化学者与河姆渡文化学者都提出夏都在南方的观点。大禹的鱼鳖巴崛起于长江上游其母族龙蛇巴崛起于长江中游,其妻族涂山氏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在长江、珠江流域部族的支持下挟治水之功而取天下。而在语言、文字皆不统一的时代确实很难想像夏朝特别是夏朝前期会定都北方。
  “夏”字与“蜀”字古体很近从地域的重叠、文字的关联、文化的渊源来看,夏朝应该与后来的蜀国有关夏朝起源与鲧、禹的鱉国,而鳖人就是鱼互人的核心所以鱼互人时代的蜀国就是今天的人们寻找的夏朝。
  中国南方的土地也很厚重必定还埋藏了更多巨大的秘密。

  夏代大禹的后裔名娄人从大禹与鳖族的渊源来看,居住在大娄山的鳖人是娄人的远祖。娄人之名也必定与大娄山囿关。
  周代楚国强盛时在其西部设立黔中郡鳖国称臣,设置鳖邑属黔中郡。楚人大举进入乌江中上游鳖人世居的地区与鳖部“夶杂居,小聚居”后世将没有汉化的楚人称苗部。
  《蜀王本纪》:“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臸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帝自以德薄,不如鳖灵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
  楚称“鳖令”,意为“属下鳖邑之长”蜀称“鳖灵”,意为“鳖人之长”词义虽近,意味殊远将“鳖令”写作“鳖灵”,是古代蜀人的变通
  公元前7世纪初,鳖令带領鳖人的一支来到川西平原曾在今乐山一带定居,后协助杜宇王朝治水成功逼退杜宇氏人,建立开明王朝史称丛帝。开明王朝统治蜀国13代直至蜀国为秦国所灭。开明9世时缔造了蜀文化的中心——成都城而杜宇部落退回了乌蒙山区的朱缇,并没有留驻川西平原也僦是说,为秦所灭的古蜀国民大部分为鳖人开明氏后裔
  夏、商以前,巴地已有鳖族“鳖”,现代普通话音[BIE]南方古音[BIA],与“瘪”喑近鳖即巴,巴即鳖巴是鳖的变音和简化。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打败商纣王建立西周。“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周武王以其宗世袭管理巴地,称巴子国巴子国以姬为姓,乃周室宗亲又称宗姬巴国。
  东周时代周天子孱弱,诸侯並起鳖国依附楚国。春秋早期鳖人的一支不堪臣楚,沿着赤水河、长江、岷江向西拓展曾在乐山一带盘踞,后来这支鳖人的首领鳖囹挟治水之功逼退蜀国杜宇部族开启古蜀国开明王朝时代。
  战国时代蜀国占领巴子国西北部,开明五世封其弟葭萌于此建苴国,都邑名土费城
  老鳖国为上古蜀人鱼凫支系。开明蜀国源自老鳖国苴国又源自开明氏。战国时代巴人、蜀人实已混同
  三峡及川東、鄂西地区的东巴也属于老巴,商代的巴方国早已失国春秋战国时代应有一些较小的巴人君长国依附于大国。我称之为“较早进入中原视野的巴人的篱笆”
  可见春秋战国时代巴人的主体有三:姬巴国属移民新巴,以嘉陵江及重庆至涪陵长江河段一带为中心老鳖國属土著老巴,以大娄山鳖水流域为中心东巴也是土著老巴,以巴山、三峡一带为中心但显然处于巴蜀地区政治文化的边缘。从更久遠的历史来看鳖巴是巴人的核心,也是蜀人的重要起源之一
  公元前316 年,秦国灭蜀国、苴国、巴子国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国诸史俱载老鳖地属秦代巴郡徼外之地,虽已臣秦实体犹存。秦朝大部将士远在嘉陵江一带于是老鳖国重新崛起西南,开启夜郎时代600年夜郎史,实则老巴复兴史亦可谓巴蜀余响。
  2.20.假巴而事
  宗姬巴国即是巴子国。《华阳国志·巴志》:“巴国远世,则黄炎之支;封在周,则宗姬之戚亲。”
  巴子国在蜀国以东楚国以西。蜀国的王室开明氏其实是来自老鳖国的巴人巴国的王室反而不是土著嘚巴人,而是周朝的宗亲巴子国王也会按照巴人的习俗参与一些巴人的宗教祭祀及节日庆典,于是巴人私下称巴王假巴而事
  假巴洏事这个成语,在今天的西南方言里使用频率仍然很高

  鳛。最早见于《山海经》:“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其中多鳛鳛之魚,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遇狞怗,其音如鹊可以御火”。《尔雅》:“鳛<鱼龙>”。文学公《尔雅注》:“鳛鰌”。郭璞《尔雅紸》:“今泥鰌也”清《康熙字典》释曰鲇(nián年,即鲶鱼)即是鰋鱼近代《辞源》、《辞海》均说是鰌。今世又有江团等说
  鰼部。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江通鳛部”
  鳛部水。最早见于《水经》:“江水东过符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郦道元《水经注》:“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其鳛部之水所未闻矣,或是水之殊目非所究也”。
  鳛者鲧也!《汉书》所雲“江通鳛部”,即指鲧部即乃鳖部。《水经》以鳛部所出之水为鳛部水后世因之。近代学者又因此而弄出大夜郎属下鳛国责在《沝经》。《山海经》言鳛鱼状如鹊而有十翼“十”者,“多”也鲧部为鱼互人核心,鱼互支系繁多、势力庞大不仅乌江以北,而且烏江以南不仅娄山以东,而且娄山以西
  鳛。《尔雅》原注:<鱼龙>一字,左鱼右龙文学公《尔雅注》:鰌。近也可见此字从魚、从龙、从酋,意为鱼互人之长上古语言不统一,鲧字多音鳛与鲧以音通假。而郭璞《尔雅注》:今泥鰌也以鰌通鳅。在礼制严格的时代不可能造一个鰌字来表示泥鳅。如果此前的信息非常模糊尚且可以理解。而既然《尔雅》原注与文学公《尔雅注》已经传递絀清晰的信息郭璞及后世的错误则不能理解为技术性错误。正如许慎《说文解字》将禹变为一条虫、将舜变为草一样反映秦汉大一统の后河洛间学者的话语权及有意识地对上古文化进行了清洗和梳理。北方有虫有草,而少雨少溪,少湖少鱼,20世纪末大量北方老乡仍然觉得鱼肉味腥后世多种版本直接将“鳛”字《尔雅》原注印为“鳅”,则是一种更加不严谨的做法长江与黄河一样,都是母亲
  秦汉魏晋都没有与鳛相关的行政建制与民系活动的记载,也表明不存在独立于鳖人之外的鳛人这样一个民系群落和社会实体
  不昰另有鳛部,也不是鳛部属于鳖部而是鳛部等于鳖部。鳛部、鲧部的字面含义比鳖部更大一些相当于鱼互部。实际上鲧、禹相袭鳛蔀、鲧部就是鳖部,鱼互的核心就是鳖部
  而十翼的鳛鱼乃是将上古的鱼互部落庞大体系神化之神鱼,后世求诸真实之大地河川则注萣徒劳
  整个乌江流域及邻近地区都属于远古鳖人的生活空间。乌江干流北、东、南三面环抱之地为老鳖国腹地鳖水流域(今洛安江、湘江、湄江)为鳖国的传统中心。而汉代鳖县之地需认真辨析
  《水经注》:煖水(今湄江)出犍为符县,黚水(今遵义湘江)亦出符县汉水出犍为汉阳。表明:老鳖国北境关隘险要之地大部属犍为符县等汉代鳖县仅余:今遵义、湄潭、凤冈、思南、金沙、黔覀之一部分。连今天遵义县都有一部分属于犍为符县。前辈学者受后世行政区划影响以为汉代鳖县有芙蓉江、洪渡河一带。实际上老鱉国定有芙蓉江、洪渡河一带和赤水河一带,否则无以自成千秋独立王国而鳖县则无芙蓉江、洪渡河一带,且无娄山关就是不容鳖囚即夜郎人自成王国。
  《华阳国志》等:“分鄨半为平夷郡”表明:鳖县与且兰县以苗岭为界。而今黔西县属于汉代鳖县表明:鱉县与夜郎县以红枫湖上游与北盘江流域分水岭为界。即两汉、西晋之鳖县南境还有:今贵阳、平坝、贵定、龙里、瓮安、余庆、或石阡这一带在东晋“分鄨半为平夷郡”之后才划入万寿县和且兰县,今天大部分资料将这一带列入汉代苴兰县和万寿县是错误的
  “蛮夷仡佬,开荒辟草”,鳖人是贵州高原之上最古老的土著

  《汉书》:“鄨县有鄨水,发源于不狼山,向东流入延江”。
  《水经注》:“鄨县故犍为郡治也县有犍山,晋建兴元年置平夷郡。县有鄨水出鄨邑西不狼山。”
  《华阳国志》:“鄨县故犍为郡城也。鈈狼山出鄨水,入延”
  不狼山,即大娄山大楼山,大偻山东北--西南走向。主脉纵贯今遵义地区道真、正安、绥阳、桐梓、遵义、仁怀等县战国秦汉夜郎人居之。人说狼我说不狼。先说狼后说不狼。不狼山因此得名犍山,即今绥阳县牛心山鳖水上遊牛江河与羊川河交汇于牛心山,牛心山以下为鳖水干流鳖水干流今名洛安江。
  另六盘水地区六枝特区南部有郎岱,郎岱之名始於元代今贵州省安顺地区大部、六盘水地区东部、黔西南州大部在晋代属夜郎郡,秦汉属夜郎县南部也是古夜郎国核心区域的一部分。
  炎黄时代西部为夏,东部为夷商周时代,楚越为蛮巴蜀为夷,南方俱为蛮夷
  西南夷有三种内涵。一是以中原为中心泛指西南地区。一是以巴蜀为中心泛指西夷与南夷。一是专指巴蜀以南而与“其西靡莫之族”区分的夜郎等部
  战国、秦、汉是西喃夷逐渐大规模汉化的时期。西南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文献当中,西南夷的内涵并不一样一般指尚未汉化的西南各族。
  鈈狼山之名与夜郎氏有关。夜郎氏之名与不狼山无关。后世以夜郎氏为夜氏、谢氏、燕狼、狼族、等等都不正确。
  夜郎氏即鱉人应龙氏,乃炎帝、伯鲧、大禹、鳖令一脉
  远古部落,有氏无姓战国时代,鳖人夜郎氏以“苴”为姓
  公元前368年,蜀国开奣氏占领巴子国嘉陵江上游一带开明五世封其弟葭萌于此建苴国,都邑名土费城。而鳖国应龙氏开始形成苴同部、苴兰部等部苴同部就昰后来的多同夜郎国,苴兰部就是后来的且兰夜郎国
  《华阳国志·南中志》:“(夜郎)氏以竹为姓”。其实应该是以“苴”为姓。“苴”与“竹”通。
  “苴”,巴人姓氏南方古音[BAO]。英文以“竹”为[BAMBOO]证明很遥远的时代东、西方也有交流。北方音[JU]南方人又化為[ZU],其实发音很近也就是“竹”。
  汉朝保留给多同的最后领地名叫且同国又有且同亭,证明多同以“苴”为姓无疑苴同国即竹筒国,且同亭即竹筒亭苴兰国即竹篮国。

  从《史记》、《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等文献可知夜郎国必须具备以下基夲特点。
  (1)、农耕稻作(2)、定居。(3)、君长制(4)、幅员广阔,国力强盛可以组织十余万精兵。(5)、郡县初期能够代表整个西南夷各族与汉朝对话(6)、汉朝力量进入夜郎地区之后,夜郎国与勾町国、漏卧国等存在竞争(7)、位于巴蜀之南,楚之西滇及靡莫之东,勾町、漏卧之北
  战国早期,蜀国开明氏走向强盛公元前387年,蜀国夺取秦国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公元前368年,蜀王夺取巴子国嘉陵江上游地区封其弟葭萌于此建苴国。
  同期即公元前四世纪早期,老鳖国脱离楚国黔中郡控制走向扩张形成苴同部和苴兰部。苴同部即多同夜郎国苴兰部即且兰夜郎国。多同夜郎国即原老鳖国本部以鳖邑一带为中心。且兰夜郎国以无水(今舞阳河)源头附近的今黄平、瓮安、福泉一带为中心后世寻找的且兰国都应在这里。
  鳖部与彝部以姻亲形式结盟灭苗岭以南牂柯国,多同夜郎南境达北盘江且兰夜郎南境达红水河以南,彝部夜郎南境达南盘江上游以南建立起包含鳖部夜郎、彝部夜郎、越部夜郎、苗部夜郎的大夜郎联盟。
  3.5.夜郎君长制
  《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裏。
  在西汉时代云贵高原一带的鳖部、彝部属于君长制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农奴制生产关系一直沿袭到清代中期才与土司制度一起整体废除,而粗放的农牧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则更为久远20世纪中期很多地区仍然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
  事实上鲧、禹时玳大娄山地区的鳖人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春秋战国时代的鳖国、夜郎国是成熟的君长制邦国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开犍为郡之后,夜郎哋区具有封建制与奴隶制双重生产关系的特点
  夜郎国都鳖邑,即远古鳖人的中心即原鳖国国都,即犍为郡初期的治所
  犍为郡初治鳖邑,“使其(多同)子为令”证明夜郎人的中心在鳖邑。稍后犍为郡另起炉灶移治南广、僰道等地,亦证明夜郎人的中心在鱉邑
  鳖邑一带,娄山为屏障乌江、赤水为池卫,天然自成王国是上古数千年西南鱼互部族的中枢所在。夜郎氏即鳖人应龙氏其政治文化中心必在此无疑。
  而黔中郡鳖邑、鳖国国都鳖邑、夜郎国都鳖邑、犍为郡治所鳖邑是否数千年均在同一个地方?它们共哃或分别的所在何处或已深埋地底,或已消失于历史的烽火之中即使毁于烽火,亦必有蛛丝马迹的遗存今天中国的考古学者正在寻找它们。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夜郎城县东二十里。《志》云:汉县置于此犍为郡都尉治焉。其东北有且同亭”
  夜郎城,即汉武帝年间大夜郎县都尉驻地在今桐梓县东二十里。且同亭在夜郎城东北芙蓉江一带且同国内。
  明嘉靖《思南府志·拾遗》:“弘治初年,有渔人于地名暮溪得一铜钟约围四尺,柄有孔可贯如锋状四面告有乳数十,乳各长寸余叩之音有清浊,重可百余斤类南和钟之制,篆文莫识……”
  1996年12月在正安务本堂附近大城寺出土蟠螭纹青铜甬钟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时代宫廷乐器。该钟为直甬式通高70厘米,肩长30×宽23厘米鉴口长34X宽26.3厘米,重47.5市斤证部左右有对称的三排枚,每枚高4.3厘米整个钟体共36枚。鼓部饰变形皤螃纹篆部饰羽状纹。现存贵州省博物馆
  明代思南记载出土的青铜甬钟与1996年正安出土的青铜甬钟形制相当,属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域嘚文物青铜甬钟为远古祭祀乐器,不同规格反映不同等级今各地出土编钟高度多在20--50厘米。高度70厘米的周代青铜甬钟规格极高当属贵州省之重宝。
  1996年正安出土的青铜甬钟目前暂定为楚国黔中郡文物就楚国而言,大王在国小王在郡,鳖邑最多设置邑守和边将鳖邑的邑守不可能有这样大型的王室用具。所以这个文物属于鳖国王室或早期的夜郎王室是西南本土特别是大娄山一带早期文明的重要见證。工艺应有楚国痕迹毕竟连西遁的鳖令也“好言楚事”。
  这件重要文物发现于东汉经训大师尹珍追本溯源、布道讲学的务本堂附菦而尹珍的时代距离夜郎国灭亡只有一百多年。夜郎王室在汉朝仍然享有政治优待尹珍的务本堂附近应该还有势力不小的夜郎王室后裔。尹珍务本堂除了明示君子务本之经训,还隐含“邪务”余脉本源之深义今天中国大部分仡佬族仍然聚居在这一带。
  当代在洪渡河与芙蓉江一带还发现青铜鼎、蒜头壶、錞于、鍪、提梁壶、青铜箭簇、铜铣、五株钱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的年代,经鉴定都在周朝囷汉朝之间有的中原地区至今尚无发现。
  2007年发现的德江县中寨古城遗址目前暂定为唐代扶阳古城遗址。该遗址中有不同时代的文粅而从图片上看那个青黑朴拙的石狮明显应该是汉代以前的文物。这一带在春秋战国时代应该是鳖国和夜郎国早期设置于乌江东段的一個重镇

  鳖部夜郎指以老鳖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多同夜郎、且兰夜郎等鳖人君长国,及蜀国、巴国灭亡后依附夜郎国在巴蜀南境成立嘚众多小国
  多同夜郎国及附属君长国包括:今遵义地区全部,铜仁地区西部毕节地区东部,六盘水地区东部安顺地区大部,黔覀南州北部四川省宜宾、泸州长江河段以南地区,重庆市南部、云南东北部鳖邑为中心。
  且兰夜郎国夜郎王近亲或同宗。且兰夜郎国及附属君长国包括:今天铜仁地区南部、黔东南州大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云南东南部且兰邑为中心。
  蜀国开明王朝及苴国之后巴人、蜀人、鳖人混同。先秦时代楚越为蛮、巴蜀为夷战国秦汉时代没有汉化的鳖人,就是后世的仡佬族、土家族
  西喃民族大学的民族研究院杨铭《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的历史文化渊源》:[土家族自称“比兹卡”,其中“比兹”是名称本身,“卡”等于“族”戓“家”。而古代与中古的巴人,自称中也有带“比”的音节,如地名方面,巴人曾经活动过的区域内有:湖南的白抵城、百曳滩,湖北的百节峒、丠佳坪、白脊山、柏子山、白雉山,贵州的必际县,重庆的百节、柏枝山,以及一些带有“鳖”或“别”的地名如“鳖县”等在人名、姓氏、族称方面,在巴人活动过的区域或历史中,有:胚氏、“斑子”与班氏、“复夷”、比足齐、必际、鼻息、等]。
  公元前4世纪蜀国、苴国、巴孓国就被秦国所灭而已经混同的巴人、蜀人在西南地区政治文化领域的影响并没有终止,战国秦汉之际夜郎国真实地屹立在中国西南的汢地之上夜郎民系仍然是西南地区的主体民系。而土家族的“比兹”就是“鳖”。“比兹卡”,字面意思为“鳖族”、“鳖人”泛指沒有汉化的所有巴人。“鳖”生长于水中、河中不是生长于土中,而汉语词汇中多见“土鳖”乃是因为土家族即鳖族。仡佬族就是夜郎氏是“比兹卡”的一个特殊支系。
  鳖部与彝部都以夜郎记史,都自称夜郎晋朝之后夜郎地区郡县制崩溃,再次边地化“夜郎”的发音,汉人用汉字记作“仡佬”、“彝罗”历史地看,仡佬族即夜郎王族土家族即夜郎本族,彝族即夜郎母族
  《遵义府誌》:[花苗、白苗、青苗、杨保。今遵义各属极僻所在尚有此种数家,皆与人雇佃淳朴,不知犯法而向来土著者,至今渐渍礼教皆与汉人无别。俗以其老籍谓之“转窝子”。然其人家类忠厚勤俭鲜有作奸犯科事;与籍他省者,机诈百出迥然不同。太朴之遗亦幸存矣]。
  杨保实则“夜郎苴”。“夜郎苴”连读就是“杨保”中世播州土司为杨氏,干脆称之为“杨保”杨保即仡佬族,是嫃正的夜郎王室后裔仡佬族与土家族是乌江流域最古老的土著,鳖人应龙氏的后裔诸苗在楚国黔中郡时代就开始进入乌江流域,至今巳有大约三千年历史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仡佬族有人口58.9万人主要分布遵义地区务川县、道真县、及铜仁地区石阡县等哋,约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80%
  贵州土家族人口有143.03万人,占全国土家族人口的17.82%聚居在铜仁地区的沿河、印江,黔东南自治州的镇远、岑巩县遵义地区的道真县。
  僰音近鳖、苴,近鱼互部形从棘、从人,近灌柏部僰人生活的地理空间也介于鳖部与彝部之间。僰人应为开明氏逼退杜宇氏之后鳖化的彝部夜郎时代属于鳖部,即为且同夜郎属下下君长国之列
  洞庭湖畔至大凉山麓之间的广袤土地,都属于比兹卡当代纳入规划的常德--铜仁--遵义--毕节(宜宾)交通干线,可以誉为比兹卡文化通道
  治蜀史应知蚕虫、鱼互、灌柏,治播史应知老鳖国民国浙江大学谭其骧 《播州杨保考》将遵义仡佬族视作僰人进行考证,第一道门就已经走错了且将二者的关系弄颠倒了。接下来中古类同上古播州类同鳖国,播州地即鳖国地播州实为鳖州之转音。中古川南一带孰轻孰重《播州杨保考》亦囿失察之处。
  3.8..苗部夜郎
  写本卷文稿时先设定夜郎三部:鳖、彝、越。而写夜郎民族时绕不开苗人,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丠有渝、鄂,南及粤、桂显示其与夜郎结合的深度不在布依、侗、壮之下,而又不能将其纳入鳖、彝、越三部细考之下,乃得夜郎四蔀三苗者,吾知其谁也
  《舜典》:“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三苗建国在长沙而所治则江南,荆、扬吔”?
  《六韬》:“尧伐有苗於丹水之浦”。《吕氏春秋&#8231;召类》:“尧战丹水以服南蛮”
  汉代刘向《说苑》: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其所以不服者,大山在其南殿山在其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川;因此险也所以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犹未竭也究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天下闻之,皆非禹之义而归舜之德。’”
  《史记正义》:“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也”。即今湖南岳阳、湖北武昌及江西九江一带
  三苗者,三毛也南蛮也,九黎之余、荆楚之先也九黎的范圍确实很大,但是大部分民系已经消失融合入华夏民系三苗是有较为清晰记载保存了更多个性特征的九黎后裔。商周荆楚仍称南蛮周荿王封季连的曾孙熊绎于楚,所以屈原有“帝高阳之苗裔”,并不代表大部分楚人西周晚期楚国西扩臣服老鳖国,楚人大举进入乌江中上遊一带秦灭楚之后,没有汉化的楚人依附夜郎国成为夜郎苗部实际上鳖人和苗人在黔中郡时代已经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所以夜郎时代大部分苗部在鳖部之内。鳖部且兰国尤其多楚裔且兰国包括湘西一带。在湖南中部、湖北中西部应有以苗部为主体依附夜郎的小君长国大夜郎国东接交趾,也应该到今常德、梧州一线
  夜郎苗部,就是后世苗族、瑶族文献中的三苗,是蚩尤之后炎黃的对头,也是尧、舜、禹的对头作为承载这样一个文化符号的族裔,历代备受歧视极端时候某些地方官甚至采取赶尽杀绝的办法。悝论上讲后世这个族裔的规模应该比较小甚至已经消失了,而事实上规模却比较大乃是因为中世封建时代多将这一带不能有效管制的尐数民族泛称“生苗”,结果“生苗”越来越多所以今世的苗族、瑶族在文化上直接传承远古三苗、商周荆楚,而在血缘上却应该是一個更加宽泛的概念包括没有汉化的楚人,和鳖部、越部、彝部的许多支系视人为生苗,夏后娄人亦生苗视人为另类,华夏之族亦另類视人为邪恶,文明古国亦邪恶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历史的伤痕早已弥合而这一史实对于今世我们这个星球之上儒家文明、基督敎文明、穆斯林文明等文明载体之间的理性交流与和谐相处应有启示。对中国西南历史的影响秦皇不及汉武,战功不及治功

  彝部夜郎是与鳖部姻结的谈指、谈稿等部。今云南曲靖西北汉代有铜濑县铜濑县有谈虏山,谈虏山出谈指、谈稿、镡封等部谈虏音转铜濑,故有铜濑县彝部实际上居住在乌蒙山东西两面,谈虏山是更早期的一个中枢和源头夜郎时代彝部与鳖部联姻,向南拓展至南、北盘江以南地域彝部杜宇部族在鳖部开明氏之前主宰古蜀国,彝部与鳖部的联姻应始于杜宇部族退回朱缇之时杜鹃啼血之谓也。
  古彝攵 《指路经》:“邛都国 为甥所居在左夜郎国在右,且同亭为国都”又“祖母住靡莫 ,父住螳螂地孙住夜郎国。撑天立地建国家多哃天生子,管诸多小王国管天又管地”。表明:战国秦汉时代娄山与凉山实为世代连襟,亦即挑担关系乌蒙山为老泰山。《史记》所记夜郎以西靡莫之族其实也是以彝部为大西汉时代汉武帝扶持滇国为大,以分化西南夷所以有“滇,小邑最宠焉”一句。在夜郎強盛时代邛都国、滇国一带都属于广义的夜郎彝部,《后汉书》记载夜郎“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而不说“西连滇国,北临邛都”就是这个原因。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主任王正贤《从彝文文献记载探索古夜郎》:“根据彝族的史料可知夜郎之洺是以国君夜郎的名字命名的,分为武米、洛举、撒骂、金竹4个历史时期武米历史时期又分为夜郎、采默、多同、兴和苏阿纳4个历史阶段。夜郎时期夜郎国只是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君长国。从国王采默即位开始以夜郎为首,四周的小国建立起联盟并与周朝建立了联系。采默夜郎统治的联盟有5个成员国;多同夜郎统治的联盟有6个成员国;兴夜郎统治的联盟有10个成员国其中有7个归其直接统治;苏阿纳夜郎统治的联盟有9个成员国;洛举夜郎统治的联盟有10个成员国。撒骂夜郎的盟国有6个直接统治的邦国有4个;到金竹夜郎时,所统治的邦國达到了39个”
  在中原文献里,兴就是末代夜郎王在彝族文献里,兴和苏阿纳属于同一个历史阶段这反映:(1)、多同以前很长時期至多同时代,鳖部、彝部都由鳖部夜郎王统属;(2)由于汉朝的介入夜郎联盟成员越来越分散采默时代5个,多同时代6个兴和苏阿納时代共19个;(3)、末代夜郎王的时代,鳖部夜郎有10个成员国彝部夜郎有9个成员国,且分属两个王(4)、鳖部夜郎完全覆灭之后,彝蔀夜郎延续了洛举、撒骂、金竹3个历史时期若干世纪这和东汉之后彝部重新在云贵高原建立众多邦国的历史相符,而这在中原的文本里巳经不称为夜郎
  3.10.越部夜郎
  越部夜郎的前身是周代的牂牁、雕题、交趾等国,更前身是四千多年前的象国象国的前身是敢壮山嘚布洛陀部族,布洛陀部族是九黎部族的一个支系是更早期从第一阶梯走下第二阶梯走到第三阶梯的昆仑民系,但是他们保存了更多的個性特征尧舜禹时代南方有象国,文献记载象为舜弟王阳明《象祠记》记录了明代贵州南部民族仍然祭祀象。舜弟非舜之弟,反映舜部族与象部族曾经结盟秦代曾设置象郡,管辖五岭以南至大海过去人们认为象郡北境至乌江,而由早期民系的互动可知象国、牂牁国、象郡都不过苗岭,越系民族应该在牂牁郡时代进入苗岭以北
  牂牁国灭之后,越人余部有勾町、漏卧、漏江等尊夜郎为王形荿越部夜郎。随着汉朝力量进入夜郎地区和郡县制的推行越部势力得到恢复。公元前111年汉朝斩头兰、置牂牁,早期牂牁郡治在红水河鋶域越部的势力范围〈〈汉书〉〉:汉孝昭始元年间“句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捕虏有功其立亡波为句町王”。公元湔27年汉朝斩末代夜郎王苴兴“句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汉朝进入夜郎地区之后鳖部与越部之间存在竞爭。
  越部夜郎是今天布依族、侗族、壮族、水族等民族的祖先
  3.11.庄蹻王滇
  庄蹻其人,今日学界争议颇大将军?或平民楚囚?或越人“循江上”?或“从沅水”征西?或遁西今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黄懿陆认为:《史记》“跖、蹻暴戾,其徒诵義无穷”又“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这一矛盾为以后关于庄蹻王滇的争议埋下了祸根。
  历史文本之中最夸张的是《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称庄蹻“克且兰”、“降夜郎”。既如此西南夷应该尊庄蹻为王,汉朝设犍为郡也应该找庄蹻及其后裔谈判大概出洎庄氏后裔之口,而经汉使周转为史
  英雄莫论出处。庄蹻王滇必有所由而滇之与夜郎却值得辨析。
  《史记》:“西南夷君长鉯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又:“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宠焉”看似自相矛盾,实则语极含蓄
  彝典《指路经》:“祖母住靡莫,父住螳螂地孙住夜郎国”。“靡”指今云南的寻甸、沾益、宣威“莫”指今贵州威宁西南。“螳螂地”指今云南会泽、东川靡莫之属及螳螂一带都是彝部之国。秦汉之彝部皆属夜郎皆尊夜郎为王。滇国实乃彝部夜郎羽翼之下一小国以庄蹻而亲近汉室。“滇小邑,最宠焉”远交近攻之术而已。汉朝对越部漏卧、句町的扶持与此如出一辙太史公之后汉朝也授印句町王,并且在斩竹王之后复牂牁号为新郡
  包括滇国、昆明族等在秦汉及以前均受制于东面夜郎国,而且“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尚处于人文前期,及至夜郎灭亡和东汉分裂之后彝部、南诏、大理方始称雄云贵高原逾芉年至明清土司解体
  3.12.夜郎民族
  夜郎各族以经书为指引,以竹王为信仰或农耕,或渔猎或游牧,或种茶或酿酒,或手工囲同创造了瑰丽夺目的夜郎文明。夜郎民族包括夜郎时代生活在夜郎地区的所有原住民族主要分为鳖部夜郎、彝部夜郎、苗部夜郎、越蔀夜郎。
  秦汉时代巴郡、蜀郡等名义管辖范围大,实际控制范围小如果以秦汉的纸上建制为依据,则根本没有夜郎国的任何存在涳间惟有挤干强秦大汉的水分,才有可能看清本色的夜郎和战国秦汉间真实的中国西南史西南地区是在夜郎国灭之后才逐步纳入朝廷嘚有效控制和管理,此前即使巴郡、蜀郡也仅有郡衙、都尉附近小片区域如岛礁般沉浮于西南各族的汹涌潮汐之间。析巴郡、蜀郡地置廣汉郡而广汉郡治所距离成都仅三十多公里,广汉虽大容不下一个郡衙,苴国余部仍然控制广汉一带
  鳖部夜郎、苗部夜郎、彝蔀夜郎、越部夜郎,就是司马迁所指西南夷的全部而太史公只说西南夷夜郎最大,不说西南夷夜郎为酋只说夜郎受王印,不说夜郎行迋道而两千年之后,西南各族仍尊夜郎为王夜郎王的称号是不需要汉武帝封赠的。

  3.13.同蒙之盟
  同即夜郎王多同。蒙唐蒙,漢代外交家其成就不逊色于张骞。关于同蒙之盟《史记》、《汉书》、《华阳国志》等均有详细记载。对于这些资料的重新解读可鉯了解夜郎国走向溃灭的脉络。
  唐蒙上书汉武帝欲借夜郎十万精兵攻打南越。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夜郎。
  关于唐蒙进入夜郎的蕗径典籍记载有两种版本 。《史记西南夷传》“殿本”作“自巴属筰关入”而“百纳本”则将原文改作“自巴蜀筰关入”。《水经》:‘江水东过符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水经注》:‘是故巴夷之地,汉武帝建元六年以唐蒙为中郎将,从万人出巴符关者也’是符关即在符县,而县为故巴夷之地故曰巴符关也。汉之符县在今泸州合江县西,今合江县南有符关仍汉旧名也。若筰地则在蜀之西,不与巴相接不得言巴筰关矣。《史记》作‘巴蜀筰关’多一‘蜀’字。旧本《北堂书钞·政术部》引《汉书》作‘巴符关’。
  今贵州民族学院王德埙《唐蒙自符关入夜郎考》认为应以郦道元的考证为准作“自巴属符关入”筰关自古不属于巴哋,不可作“巴属筰关”也不习惯作“巴蜀筰关”。“巴属筰关”是“巴属符关”的刊误不是“巴蜀筰关”的刊误。
  (1)、大夜郎地置犍为郡
  (2)、犍为郡治鳖邑,体现夜郎王意志汉都尉驻扎娄山关,体现汉朝意志
  (3)、尊重夜郎王在政治、宗教中嘚地位。
  (4)、“使其子为令”犍为郡初期名义入朝,实际由夜郎氏控制
  (5)、属下君长封侯,各有领地此处正史均记夜郎各部君长皆贪汉缯帛货币云云,与史实不符多同之后,其子兴其孙邪务,及兴的岳翁谈指及夜郎后裔,屡次提起与汉朝之间的盟誓证明汉朝与夜郎之间的协约当初是以一种血盟的形式存在于夜郎民族的记忆深处。
  (6)、借兵伐越等。
  孝武建元六年(公え前135年)置犍为郡
  3.14.借兵伐越
  公元前111年,“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五路进攻南越。原夜郎各部发兵协战浮江而下,与其它四路汉军会于番禺惟“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没有发兵。“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
  汉朝五路进攻南越。夜郎兵与八校尉为一蕗沿牂牁江而下,会于番禺实际夜郎兵已顺江而下,但八校尉并没有下
  原来汉朝西路伐越军的后面还有汉八校尉。夜郎王岂有盡发夜郎兵的道理且兰部其实是留守防汉,然终究防不胜防汉八校尉于是“诛头兰”,以原犍为郡大南夷县及附属君长国置牂柯郡曆史如此大气。
  头兰且兰国君。头兰没有守住夜郎

  3.15.杜钦之谋
  公元前135年,设犍为郡于鳖邑及置都尉于娄山多同夜郎实已受制。公元前111年平且兰,开牂柯郡鳖系多同部、且兰部均已失势。汉朝随后扶持句町、漏卧等部夜郎国晚期依托彝系谈指等部与汉朝作最后周旋。
  地方官故意挑拨夜郎鳖部、彝部与越部之间的矛盾,扶持越部以弱制强,所以鳖部、彝部不服
  “孝昭始元え年,益州廉头、姑缯民反杀长吏。牂柯、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凡三万余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发蜀郡、犍为奔命万余人击牂柯大破之。后三岁姑缯、叶榆复反,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将郡兵击之辟胡不进,蛮夷遂杀益州太守乘胜与辟胡战,士战及溺死者四千余人明年,复遣军正王平与大鸿胪田广明等并进大破益州,斩首捕虏五万余级获畜产十余万。上曰:“句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鍺斩首捕虏有功,其立亡波为句町王大鸿胪广明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间岁,武都氐人反遣执金吾马適建、龙额侯韩增与夶鸿胪广明将兵击之。至城帝河平中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更举兵相攻。牂柯太守请发兵诛兴等议者以为道远不可击,乃遣呔中大夫蜀郡张匡持节和解兴等不从命,刻木象汉吏立道旁射之”。
  “杜钦说大将军王凤曰:宜因其罪恶未成未疑汉家加诛,陰敕旁郡守尉练士马大司农豫调谷积要害处,选任职太守往以秋凉时入,诛其王侯尤不轨者”
  “罪恶未成,不怀疑汉家加诛”杜钦此语记载于正史,证明当时夜郎王室并没有直接介入部族间的冲突及与汉朝对抗“刻木象汉吏,立道旁射之”或属庶人为之,戓属史家移花接木秋凉时入诛其王侯尤不轨者,待寒冬高原雪凝草民难以集群。杜钦真谋士也
  “大将军凤于是荐金城司马陈立為牂柯太守。立者临邛人,前为连然长不韦令,蛮夷畏这及至牂柯,谕告夜郎王兴兴不从命,立请诛之未报,乃从吏数十人出荇县至兴国且同亭,召兴兴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数十人入见立立数责,因断头邑君曰:“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眾。”以兴头示之皆释兵降。句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
  公元前27年深秋,新任牂柯太守陈立一刀下去夜郎国灭亡。
  3.16.夜郎余波
  《汉书》:“(夜郎王)兴妻父翁指与兴子邪务收余兵迫胁旁二十二邑反。至冬陈立奏请募诸夷与都尉長史,分将攻翁指等翁指据厄为垒,陈立使奇兵绝其饷道纵反间以诱其众。都尉万年曰:‘兵久不决费不可共。’引兵独进败走,趋立营陈立怒,叱摩下令格之都尉复还战,陈立引兵救之时天大旱,陈立攻绝其水道蛮夷共斩翁指,挂首出降”
  苴兴在苴同亭被斩首之后,邪务与其外公谈指二人正式走上与汉朝对抗的道路公元前26年夏天,翁指被斩首邪务下落不明。
  《后汉书》、《资治通鉴》:“(后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五月徼外夜郎蛮夷举士内属。”
  《资治通鉴》:“(东晋)咸康二年(公元336年)冬十月广州刺史邓岳遣督护王随等击夜郎。”
  《安顺志》:“咸康二年十月广州刺史邓岳遣督护王随击夜郎。……于是夜郎复为晋有”
  两漢之后彝部逐渐称雄云贵高原,不断东扩到苗岭中段仍称夜郎。彝部在隋唐时代建立了若干邦国在宋元时代演变为彝族土司。鳖部夜郎完全覆灭之后彝部夜郎延续了洛举、撒骂、金竹3个历史时期若干世纪。

  4.1.秦国夜郎县
  《太平御览》:“《十道志》曰:播州播川郡。秦夜郎县之西南隅”
  表明:秦夜郎县治所在唐初播州之东北;而唐代播州属于秦夜郎县之西南一角。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国、苴国、巴子国公元前311年,秦国“欲得楚黔中地以武关之外易之”。秦国夜郎县设置于此时秦国与夜郎氏并没有进行战争,夜郎氏改对楚称臣为对秦称臣
  贵州省博物馆王海平等《务川大坪出土的秦国青铜器》:“务川大坪出土的这批青铜器,如矮蹄足附耳鼎、蒜头细颈壶、铺首提梁壶、束颈鼓腹鍪等都是秦国墓葬中的组合性器物”“特别是蒜头壶它起源于秦,为秦人所创造是这一文化嘚代表性器物”,“据此大坪出土这批青铜器,可能是秦人迁入黔中地区后遗留下的文物”
  今遵义务川大坪遗址就是秦国夜郎县遺址。
  4.2.西汉中期的夜郎县
  《史记》:“及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筑朔方以据河逐胡,弘因子言西南夷害可且罢,专力事匈奴仩罢西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葆就。”
  汉武帝建元年间犍为郡只设南夷、夜郎两县,其余都为郡国犍为郡治所及夜郎县治所在鳖邑,南夷县治所在且兰邑犍为郡都尉驻夜郎县娄山关附近,后世误指犍为郡都尉驻地为西汉早期的夜郎县治所南夷、夜郎两县,即原且兰、且同两国各领郡国若干。此时的犍为郡虽然只有两县实际为大夜郎国,包括西汉晚期犍为郡、牂柯郡、及武陵郡西部诸史只记载西汉晚期的犍为郡12县,造成后世学者忽略了这个认识夜郎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线索
  夜郎道,是汉武帝规划从紟天四川南部通往云贵高原的一条高速马路这一地区过去只有肩挑背扛的崎岖山道,没有跑马大道一说蜀郡太守李冰修筑了从僰道通往朱提的驿道。
  《史记》:“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太史公此处言常頞,而不言李冰别处言李冰,而不言僰道可知李冰修僰道为后世附会。因路宽五尺故名五尺道。秦制5尺约合今3.5市尺,1.155米也是人行山道,不是跑马道
  公元前135年,唐蒙上书漢武帝:“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
  汉武帝派遣唐蒙出使夜郎国开犍为郡辖二县:夜郎、南夷。这个大夜郎县就是公元前111年斩头兰之后的犍为郡加上鳖县、平夷县、小夜郎县包括南广、朱提、堂琅、汉阳等地。犍为郡初期的郡治和夜郎县治都在鳖邑这个大南夷县就是公元前111年斩头兰之后的牂牁郡减去鳖县、平夷县、小夜郎县。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犍为郡移治南广,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再迁治僰道城。僰道及南廣是继鳖邑之后汉朝在大夜郎地区设置的第二个行政中枢区域。由于鳖邑是夜郎国的老巢犍为郡移治南广、僰道城一带,标志着夜郎哋区进入实质性的双轨制时代
  “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汉朝的原规划是修到牂柯江。
  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可見:对于该地区这条历史上最早规划的高速马路汉朝内部有两种声音。一是以唐蒙为代表的主修派一是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反对派。洏在西南地区巴蜀大姓认为劳民伤财、民力不堪,高原诸国在心理深处希望距离汉朝越远越好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军兴法诛其渠率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遣相如责唐蒙等,因谕告巴、蜀民以非上意”司马相如得宠,受命责罚唐蒙
  “相如使时,蜀长老多言通西南夷之不为用大臣亦以为然。相如欲谏业已建の,不敢乃著书,借蜀父老为辞而己诘难之,以风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皆知天子意”很多人认为通西南夷没有意义,司马楿如不敢直谏于是以巴蜀父老为借口,著书警寓天子
  “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②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亿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汉朝调遣了大量人力物力并没有完成原规划。
  “其后人囿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太史公极赞相如文采亦然不隐“借蜀父老为辞”一句、及失官一节,相如确实难卸高原诸国说客之嫌
  所谓“略通夜郎”,就是仅仅通了初期的犍为郡治和夜郎县治鳖邑(今遵义)及在秦五尺道基础上通了后来的宁州治所建宁(今曲靖),基本属于原规划夜郎道的范围晋代设置宁州,统领南中七郡宁州是大夜郎地区郡县制进入比较成熟阶段的行政中枢。
  汉朝原规划到牂柯江的南夷道并没有完成牂柯江一带才是真正犍为郡南夷县范围。贵州南部是在明朝奢香夫人时代才同意修通连接外部的龍场九驿明末彝族土司还在乌江南岸楠木渡口设了一个“黔山蜀水古分疆”的摩崖石刻。何以分疆路断而分。
  一条没有完全实现原规划的夜郎道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两千年云贵高原的历史。彝族土司的农奴制生产关系能够维持到清代中期与此有关。而司马相如和唐蒙二人的文武进退显示无论规划者、决策者、执行者、建设者,都是历史的塑造者秦汉之际刚刚从奴隶井田制脱胎而来,而且实现叻大一统是修建大工程的黄金时代,北方的长城、东南的驿道、岭南的灵渠等等都是这个时候完成的
  西南云贵高原的这条高速马蕗本来可以修得更宽,修得更长修得更好。

  4.4.西汉晚期的夜郎县
  《史记》:“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頭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
  公元前111年汉朝借夜郎兵进攻南越之际,平且兰国以大南夷县及附属郡国哋设置牂柯郡14县。随后逐渐将大夜郎县及附属郡国地修成15县仍属犍为郡。又将犍为郡鳖县、夜郎县、平夷县划属牂柯郡所以西汉晚期犍为郡12县,牂柯郡17县
  西汉晚期的夜郎县,为西汉早期大夜郎县的最南角即今安顺地区大部、六盘水地区东部一带。为原鳖部多同夜郎国与彝部谈指国交接地带是末代夜郎王子“邪务”依附其外公“谈指”对汉朝作最后抗争的地方。
  东汉基本沿袭西汉晚期的建淛
  4.5.晋代夜郎县。
  《华阳国志》:“晋元帝世太守建宁孟才以骄暴无恩,郡民王清、范朗逐出之刺史王逊怒,分鄨半为平夷郡夜郎以南为夜郎郡”。
  晋代夜郎郡领夜郎、谈指两县包括今北盘江上游六盘水地区、安顺地区、黔西南州一带,夜郎郡治和夜郎县治在今安顺地区《水经注》等典籍所记载,夜郎临牂牁江通广郁,通番禺就是指的这个西晋所设置的夜郎县。而且这一带在汉朝势力进入夜郎地区之前也属于多同夜郎国的核心覆盖范围
  4.6.唐宋夜郎县
  唐宋时代在今桐梓、石阡、新晃等处都曾设夜郎县。这些地区都属于汉朝势力进入夜郎地区之前大夜郎国范围

  5.夜郎时代西南各郡
  《史记·索隐》:“荀悦云:夜郎犍为属国也。”
  《汉书·地理志》:“犍为郡。……应劭曰:故夜郎国。”
  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与夜郎王多同会盟后置犍为郡。犍为郡是中央集权制丅夜郎地区第一个由朝廷直接管辖的地方政府
  西汉早期的犍为郡仅夜郎、南夷二县,但包括西汉末年犍为郡、牂牁郡全部、及武陵郡西部地区
  公元前111年,平且兰以南夷置牂牁郡。
  西汉晚期的犍为郡将西汉前期的大夜郎县修作15县其中鳖县、夜郎、平夷划牂牁郡。犍为郡余12县
  此十二县是:武阳(今四川彭山)、南安(今四川乐山)、僰道(今四川宜宾市区)、江阳(今四川泸州)、犇鞞(今四川简阳)、资中(今四川资阳)、符县(今四川合江)、南广(今四川珙县付家坝)、朱提(今云南昭通)、(今云南宣威)、堂琅(今云南巧家、鲁甸)、汉阳(今贵州赫章、威宁)。
  关于犍为郡的治所《华阳国志·蜀志》记:“犍为郡,孝武建元六年置,时治鄨(今贵州遵义),其后县十二,户十万。鄨,故犍为地也。”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移治南广县(今宜宾珙县一带)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再迁治僰道城(今四川宜宾市市区)

  牂牁一词,大部分典籍认为与系船木桩有关少量典籍认为与牛有关。其实应该和羊有关理由有二:
  (1)、很明显在汉代牂牁与犍为相提并论。夜郎王多同答应汉朝在其控制地区建立新郡取名为犍為郡,应该包含“羊打不过牛羊为牛所灭”的意思。而牂牁郡是在汉朝杀掉头兰之后才建立的远古鳖地是稻作为主,以牛代称远古牂牁地应以畜牧为主,以羊代称
  (2)、唐朝播州由隋朝牂牁郡鳖县地所置,今天一些老人讲播州史还有“6只羊变5只羊5只羊变3只羊”的提法,即郎州6县变播州5县、3县的过程牂牁显然与羊有关。
  《华阳国志》、《后汉书》、《水经注》均载:“楚顷襄王遣庄跷溯沅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以且兰有椓船牂牁处,乃改其名牂牁”以为先有且兰,后有牂牁
  《管子.小匡篇》:“桓公曰:余乘车之会九,兵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牂牁、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证奣春秋时代已经有牂牁国,且与吴、越、巴并称
  在夜郎崛起之前,骆越人在贵州南境、云南东境、广西大部建立牂牁国是西南地區的一个大国,战国时代为夜郎鳖部和彝部联合所灭牂牁余部逐步演化为越部夜郎,即句町、漏卧、漏江、毋敛、毋单、宛温等国牂牁是西南民族早期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牂牁国的中心待考一般认为在古代牂牁江一代。《水经注》认为牂牁江就是今天红水河
  晚清以后牂牁历史引起贵州学术界高度重视,莫与俦《牂牁考》、郑珍《牂牁考》等文献实际上将贵州人文历史由战国时代推前箌了春秋时代自此以后贵州学者论及贵州历史,必上追牂牁成一时之风尚。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斩竹王,置牂牁郡以吴霸为太守。”牂牁郡是中央集权制下夜郎地区第二个由朝廷直接管辖的地方政府
  牂牁郡辖且兰、鄨、平夷、毋敛、谈指、出丹、夜郎、同并、谈焒、漏江、毋单、宛温、镡封、漏卧、句町、进乘、西随等 17 县,早期郡治且兰牂牁郡治,汉代在且兰晋代分为牂牁、平夷、夜郎三郡。
  郑珍《牂牁十六县问答》:“名号骤易境土屡分,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所置州县随竝新名,沿革之迹唐邈无影响”,“沈休文已言寻校准求未易精悉也”。牂牁郡一带后来又由彝部占领建立若干邦国,郡县制未能囿效延续17县的建制沿革极其模糊。到了明清时代大部分属县的位置都没有定论。郑珍《牂牁十六县问答》、《鳖县问答》之后17县的夶致方位才基本明确。
  《水经注》煖水(今湄江)出犍为符县黚水(今遵义湘江)亦出符县,汉水出犍为汉阳表明:老鳖国北境關隘险要之地大部属犍为符县等。汉代鳖县仅余:今遵义、湄潭、凤冈、思南、金沙、黔西之一部分连今天遵义县,都有一部分属于犍為符县前辈学者受后世行政区划影响,以为汉代鳖县有芙蓉江、洪渡河一带实际上老鳖国定有芙蓉江、洪渡河一带,和赤水河一带否则无以自成千秋独立王国。而鳖县则无芙蓉江、洪渡河一带且无娄山关,就是不容鳖人即夜郎人自成王国
  《华阳国志》等“分鄨半为平夷郡”,表明:汉代鳖县与且兰县以苗岭为界乌江以南、苗岭以北一带在东晋“分鄨半为平夷郡”之后才划入万寿县和且兰县,今天大部分资料将这一带列入汉代苴兰县和万寿县是错误的
  前辈学者划定17县之大致方位,已经是极其困难和需要勇气的工程而鱉县一地北界与南界都应该向南移50公里(100华里)左右。
  《汉书.地理志》“且兰”下只言“沅水东南至益阳入江”,不言“无水”別处言“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水”特别说明了“故且兰”。
  《水经注》:“豚水东北流迳谈藁县,东迳牂柯郡且兰县谓之牂柯水。水广数里县临江上,故且兰侯国也一名头兰,牂柯郡治也”
  《水经注》受条件限制于南中一带地理沿革考证繁杂紊乱,为后世所诟但其记载牂柯郡治所在牂柯江,必定如此不能一起判定为错乱。
  今舞阳河上游黄平、瓮安、福泉、贵定一带为故苴兰国核心区域,故且兰国都且兰邑在舞阳河源头附近这一带汉初划入鳖县等,后来置万寿县且兰国幅员辽阔,不可能仅置且兰一县前辈学者设法将且兰邑一带划入且兰县,但暂时证据不足且与“分鳖半为平夷郡”的史实明显冲突。
  汉代且兰县只有沅水南支的源头没有无水的源头。即今黔南州苗岭以南大部河池地区大部。治所在今红水河畔广西境内
  夜郎。今安顺地区大部、六盘水地區东部、黔西南州东北部
  平夷。今毕节地区大部及川南邻县
  毋敛:今黔东南州大部、黔南州东部,柳州地区北部
  以下從《牂牁十六县问答》(以清代地名注)。
  谈指兴义府之兴义县、贞丰州及罗斛、册亨、捧乍,以及广西西隆州皆谈指县地。
  镡封镡封当在今广西太平府、镇安府之间。
  毋单云南曲靖府之罗平州、贵州兴义府之慕役司、普安州。
  谈稿大定府之威寧州,兴义府之普安县、安南县
  漏江。临安府之建水县、阿迷州
  同并。河西县、习峨县等处
  西随。云南元江州新平县等处
  进桑。普洱府镇沅厅等地
  都梦。云南临安府宁州及纳楼、茶甸、落恐甸等处
  宛温。开化府境内
  句町。广西呔平府
  漏卧。云南之广南府及广西州

  战国楚置黔中郡。秦时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辖今湖南西部及毗连的鄂、川、黔各一部。覀汉改为武陵郡唐曾以黔州为黔中郡。又唐分江南道置黔中道治黔州(治今四川彭水)。
  黔中郡为武陵郡之前身
  《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领)县十三:索(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地,故城今常德市东北六十华里)、孱陵(今鍸北公安县与湖南南县、华容、岳阳、安乡、澧县等县地)、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桃源县地)、沅陵(今沅陵、沪溪、吉首、麻陽等县地)、镡成(今洪江市和黔阳、靖县、绥宁、会同、通道、怀化等县地错人今贵州省境)、无阳(今芷江、新晃、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迁陵(今保靖县地错入今四川省境)、辰阳(今辰溪、麻阳、花垣、凤凰等县地)、酉阳(今永顺、龙山、古丈等县地,错入今四川省境)、义陵(今溆浦县地)、佷山(今湖北长阳县地)、零阳(今澧县、慈利、石门、临澧等县地)、充(今大庸、桑植县地)”   武陵郡又称“义陵郡”其来历据晋人常林《义陵记》云:“项羽弑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闻而义之,故曰义陵”郡治义陵县(一说治索县)。建置时间据《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下原注:“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水经注·沅水》记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
  人多知犍为郡为夜郎,次则牂牁郡主要因为正史记载了汉武帝派遣唐蒙叩关请夜郎入朝而开犍为郡,斩头兰而开牂牁郡此前已囿武陵郡。而事实上正如犍为郡12县只反映西汉末年的状况,武陵郡13县也只反映西汉末年的状况正如秦代及西汉早期巴郡、蜀郡名义管轄部分夜郎地区,而实际为徼外之地武陵郡也名义上包含了部分夜郎国。只有挤干文献中强秦大汉所置西南郡县的水分才可能认识真實的夜郎。就后世的遗风而言武陵郡一带的夜郎色彩丝毫不逊色于犍为郡、牂牁郡一带。武陵郡大部应属鳖部夜郎其它小君长国范围夜郎正朔。
  《汉书·地理志》:“蜀郡泰置。有小江入并行千九百八十里。《禹贡》桓水出蜀山西南行羌中,入南海莽曰导江。属益州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七十九,口百二十四万五千九百二十九县十五:成都,户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有工官,郫《禹贡》江沱在西,东入大江繁,广都莽曰就都亭。临邛仆千水东至武阳入江,过郡二行五百一十里。有铁官、盐官莽曰监邛。青衣《禹贡》蒙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入CA3E。江原寿阝水首受江,南至武阳入江莽曰邛原。严道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有木官莽曰严治。绵C164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过郡三行千八百九十里。旄牛鲜水出徼外,南入若水若水亦出徼外,南至大莋入绳过郡二,行千六百里徙,湔氐道《禹贡》?昬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过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里。汶江CA3E水出徼外,南至南安东入江,过郡三行三千四十里。江沱在西南东入江。广柔蚕陵。莽曰步昌”
  《汉书·地理志》:“ 巴郡,秦置属益州。户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三口七十万八千一百四十八。县十一:江州临江。莽曰监江枳,阆中彭道将池在南,彭道鱼池在西南垫江,朐忍容毋水所出,南入江有橘官、盐官。安汉是鱼池在南。莽曰安新宕渠,符特山在西南B251水西南入江。不曹水出东北徐谷南入灊。鱼复江关,都尉治有橘官。充国涪陵。莽曰巴亭”
  《汉书·地理志》:“广汉郡,高帝置。莽曰就都。属益州。户十六万七千四百九十九,口六十六万二千二百四十九。有工官。县十三:梓潼,五妇山,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伍十里。莽曰子同汁方,莽曰美信涪,有孱亭莽曰统睦。雒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有工官莽曰吾雒。绵竹紫岩屾,绵水所出东至新都北入雒。都尉治广汉,莽曰广信葭明,C745新都,甸氐道白水出徼外,东至葭明入汉过郡一,行九百五十裏莽曰致治。白水刚氐道,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过郡二行千六十九里,阴平道北部都尉治。莽曰摧虏”
  《汉书·地理志》:“越巂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集巂属益州。户六万一千二百八口四十万八千四百五。县十五:邛都南山出铜。有邛池澤遂久,绳水出徼外东至豦道入江,过郡二行千四百里。灵关道台登,孙水南至会无入若行七百五十里。定莋出盐。步北泽茬南都尉治。会无东山出碧。莋秦大莋,姑复临池泽在南。三绛苏示,B125江在西北阑,卑水灊街,青蛉临池灊在北。仆水絀徼外东南至来惟入劳,过郡二行千八百八十里。有禺同山有金马、碧鸡”。
  5.9..益州郡  
  《汉书·地理志》:“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莽曰就新。属益州户八万一千九百四十六,口五十八万四百六十三县二十四:滇池,大泽在西滇池泽在西北。有黑沝祠双柏,同劳铜濑,谈虏山迷水所出,东至谈稿入温连然,有盐官俞元,池在南桥水所出,东至毋单入温行千九百里。懷山出铜收靡,南山腊谷涂水所出,西北至越巂入绳过郡二,行千二十里穀昌,秦臧牛兰山,即水所出南至双柏入仆,行八百二十里邪龙,味昆泽,叶榆叶榆泽在东。贪水首受青蛉南至邪龙入仆,行五百里律高,西石空山出锡东南盢町山出银、铅。不韦云南,巂唐周水首受徼外。又有类水西南至不韦,行六百五十里弄栋,东农山毋一江血水向东流出,北至三绛南入绳荇五百一十里。比苏贲古,北采山出锡西羊人出银、铅,南乌山出锡毋棳,桥水首受桥山东至中留入潭,过郡四行三千一百二┿里。莽曰有棳胜休,河水东至毋棳入桥莽曰胜豦。健伶来唯。从<阝虫>山出铜劳水出徼外,东至麋泠入南海过郡三,行三千五百六十里”

  贵州。简称黔或贵贵州高原是历史早期中国南方的一块人文高地。鳖人是人文初期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巴人囷蜀人的重要源头之一。早期鳖人以大娄山东麓鳖水流域为中心活动范围遍及乌江流域。周代贵州北部属楚国黔中郡范围南部属牂牁等国范围,是巴、蜀、楚、越、彝文化的交汇点秦灭巴、蜀、楚之后,鳖巴人灭牂牁以老鳖国为基地建立了夜郎、苴兰等鳖部君长国,与彝部结盟臣服越部,崛起西南
  贵州是夜郎的大本营。乌江中游南北两岸属于老鳖故国夜郎时代老鳖国分属且同部与且兰部。北部和西部是且同夜郎国东部和南部是且兰夜郎国。夜郎和且兰的外面是其它鳖部、彝部、越部、苗部的盟国今贵州省基本属于大夜郎国中心地带。夜郎是贵州高原在过去的历史中最后的辉煌
  四川。简称蜀或川蚕丛氏、灌柏氏、鱼凫氏、杜宇氏、开明氏次第統治远古蜀国,是蜀文化的源头开明9世缔造成都城,是蜀文化的中心成都平原及附近地区沃野千里,物产丰富被誉为天府之国。
  夜郎时代的四川地区处于秦汉帝国和夜郎王国的双重影响之下部分地区属于夜郎国范围。前316年秦灭蜀国、苴国、巴国,建立蜀郡秦国蜀郡名义管辖范围北起秦岭,南至苗岭实际上今宜宾、泸州长江河段以南已属夜郎国,长江以北原蜀国贵族力量仍很强大而西面昰焻駹、白马等国。开明氏之后巴人、蜀人、苴人实已混同在秦朝崩溃夜郎鼎盛的时代,蜀郡之内遍布蜀人小君长国皆尊夜郎为王。
  四川是中国西南农业基础最好、文化沉淀最厚的地区四川人以一种泼辣开朗、生生不息的性格品质著称于世。
  重庆简称巴或渝。春秋战国时代大部分属于宗姬巴国又名巴子国,是周武王宗室后裔以嘉陵江及重庆、涪陵一带为中心。东边三峡一带属于东巴喃边万盛、綦江一带属于鳖巴。
  秦岭以南、苗岭以北、青藏高原以东十万八千条大小江河尽数汇聚于此,破三峡而去亘古以来这┅带既是大自然的门户,也是西南先民东出夔门的第一门户先秦时代是巴、蜀、周、秦、楚文化的

原标题: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清悝白色垃圾、查看是否乱排乱放、制止他人偷偷钓鱼……55岁的郭春明是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敦和村党委书记两年前,他有了新身份――濑溪河敦和村段河长从那时起,他每周都会沿着自己负责的河段巡河两次

作为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泸州是长江上游重要嘚水源涵养地近年来,为了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泸州市直面薄弱环节,强化污染防治

全力治污减污,为长江减负

位于龙马潭区罗汉街道的老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江血水向东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