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弄清楚激素增重,你可以告诉我你爱我吗?

中国医学认为,体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反之,则身体消瘦,肢软乏力。医治体瘦先要排除因甲亢、肝病、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然后采用中药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个人是胖是瘦不是凭眼睛看就能测算的,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算出自己是否瘦弱了点:用身高的厘米数减去100后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标准体重。如个人身高180厘米,标准体重就是(180-100)×0.9=72公斤,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你的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以上,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偏瘦了。
一般情况下,体重过轻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同时,一些情绪容易亢奋的人,由于内分泌的影响就可以加速热量的消耗。有些人容易紧张,结果可能是漏掉一餐或者食欲不振,一次损失上千卡热量自然不在话下,这样肯定不会胖。
如果发现自己的体重过轻,身体过瘦,首先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潜在影响。如甲状腺、糖尿病、肾上腺、消化系统疾病等,都容易造成体重过轻。排除了疾病的情况,才可以实施增肥计划。
瘦弱男女在饮食方面,有不少都存在挑食和偏食现象。因此,应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增加膳食的摄入量,膳食应丰富多样。多吃碳水化合物,面食最管用,此外,高蛋白食品、蔬菜和水果一样都不能少,平日里更要口不离那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喝完啤酒再喝点果汁也是不错的主意。
在摄入足够蛋白质的情况下,宜多进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糖类等)较丰富的食物。这样,多余的能量就可以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使瘦弱者体态健壮起来。胃肠功能较弱的瘦子,可选择鸡、鸭、鱼、羊的肝脏来食用,除此,鱼类也易消化和吸收。
要想增肥,首先应当做到科学增肥,为健康增肥。平衡饮食外,还应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人的睡眠若比较充足,胃口就比较好,而且也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少瘦人喜欢过夜生活,动不动就玩个通宵,第二天又要强打精神去上班,严重影响了睡眠的质量,这样下去不瘦才怪。
还要注意的是个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紧张和压力、生活中一些小事的想不开、超出人体负荷的“疯狂”学习或工作等,都会使人愈加消瘦。相反,愉快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有助于增肥。
对于那些长期坐办公室的瘦人来说,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锻炼,这不仅有利于改善食欲,也能使肌肉强壮、体魄健美。人体的肌肉是“用进废退”,如果长期得不到锻炼,肌肉纤维就会相对萎缩,变得薄弱无力,人也就显得瘦弱。
在运动方式上,慢跑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人在慢跑的时候肠胃蠕动次数明显增多,这样可以消耗人体能量,在进餐时胃口就好。一般来说,大运动量运动、短时间运动和快速爆发力运动都能起到增肥效果,也是欲减肥的人最应忌讳的。
★★★附:食物增肥一方
成分:山药、乳酪、白糖。
其制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鲜山药洗净,捣泥,待大米粥熟时加入拌匀,而后调入乳酪、白糖食用;另一方法是,将山药晒干研粉,每次取30克,加冷水调匀,置炉上,文火煮熟,不断搅拌,两三沸后取下,调入乳酪、白糖即可食用。
山药性味甘平,可补虚赢,长肌肉、润皮毛,为治消瘦、美容之妙品。乳酪可养肺润肤、养阴生津。两者合用,可健运脾胃,资助化源,故于虚瘦病人,效果甚佳。
常常听到体瘦者抱怨,现在减肥药满天飞,就是没有增肥药。其实,一般瘦弱欲增肥健身,无需求助于药物,只要恰当饮食,用食疗来调补,就能收良效。
体瘦之人,多有阴虚、血亏津少,故饮食上宜多食甘润生津之品,如牛奶、蜂蜜、鸡蛋、鳖(甲鱼)、海参、银耳等。常用有效食疗方有:核桃牛乳饮,蜂蜜饮料,海参膏,龟肉百合红枣汤,甲鱼滋肾羹,参麦甲鱼,银耳鸽蛋,百合鸡子黄汤等。
阴虚往往内心热,体瘦者多见烦躁易怒、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虚热内生现象,故在滋养的同时,还要注意清虚火,可选食蛤蜊麦门冬汤、菊花肉片等。
可以使用奶油或其它食用油、果酱、糖类等高油脂、高糖类食物来增加热量,虽然体重增加较为快速,但长期或过量食用,会破坏食欲,并可能带来慢性疾病危及健康。采用均衡饮食及渐进式的增加食量,避免强迫性的供给,破坏食欲。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细嚼慢咽。
先吃浓度高,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再吃其它食物。
4.选择适度烹调的食物
选择经适度烹调的食物,如:蒸、炖、卤、炒、煮..等,避免因油炸、煎、烤..等导致食物坚硬,不易消化。
5.保持心情愉快,布置良好的进餐环境,集中精神用餐。
紧张和焦虑不但影响食欲,肠胃道消化吸收功能也不好,代谢率提高相对地消耗较多的热量。
如果还是没有办法改善您颀长消瘦的身材时,建议您还是请专业的医师帮您一起找出为什么肉肉长不出来的原因,用一个健康的方式长健康的肉肉喔!
增肥可以考虑牛奶、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您可以将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来喝,腰果则可以当作零食来吃,如此会有不错的效果。
在社会的人口分布结构中,体重不足也是很常见的一个族群。只是目前社会一片减重风潮之下,那些体重过轻的人,反而是一般人羡慕的对象。可是,实际上体重不足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容易疲倦、抑郁、肌肉耗损等症状。严重者更会出现免疫力变差、容易生病,尤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还会增加并发症、愈后不良的机率。
在学理上增肥与增重的意义并不一样。因为“增肥”顾名思义是增加身体组织的脂肪比例,而“增重”除了脂肪的增加之外,应还涵盖肌肉组织的成长。我想您要问的应该是“增重”而非“增肥”吧?!
人体的重量,大致上是来自于骨骼、肌肉、脂肪、水分以及其他内脏器官,有意义的“增重”应著重在肌肉、脂肪的比例增加。那么,我们要如何来进行身体的改造工程呢?答案仍然是“饮食”与“运动”!
饮食方面,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是增重的不二法门。浓缩的蛋白质与高热量食物,例如重乳酪蛋糕、小西点、小蛋糕等等,少量多餐、餐后适时补充帮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综合酵素,以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选择优良的蛋白质来源,例如鸡蛋、牛奶、肉类、家禽类等,应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一半以上。植物性蛋白质则以分离萃取的黄豆蛋白粉末,效果会比较好,因为少了阻碍吸收的植物纤维。至于吃肉或喝牛奶那一种方法较好?讲求效率的人,可以尝试喝高蛋白奶粉(例如三多奶蛋白),会比喝一般鲜奶、吃肉的蛋白质摄取量来的高,吸收利用率也比较好。
醣类的摄取也是重要的一环,选择淀粉质较高的食物,例如白土司、馒头、白饭、地瓜、芋头、南瓜等。烹调时可以芶芡、羹汤、浓汤的型式,或在汤或果汁、牛奶中,加一些麦芽糊精(一般所谓的玉米水解淀粉,可直接加入食物中食用),增加热量的摄取。
油脂部分,可适量使用吸收利用率较佳的中链脂肪酸(MCT),以增加浓缩热量的摄取。纯的中链脂肪酸(MCT)因不含“必须脂肪酸”,需搭配一般油脂使用。建议可选用已混合必须脂肪酸的中链脂肪酸产品(例如:三多高热能),避免必须脂肪酸的缺乏。一般建议中链脂肪酸占总油脂使用量,以不超过60%为原则。
欲增重者的运动,以“重量训练”为主要方式,而非减重者所强调的“有氧运动”。因为“有氧运动”是促进能量消耗的,而“重量训练”则是用来增加肌肉比例的。借助哑铃、杠铃与训练器材的使用,配合大肌肉群的完全收缩与放松,可以达到肌肉的建造工程。
那什么叫大肌肉群呢?就是我们所谓的胸肌、腹肌、背肌、腿肌、二头及三头肌(手臂)。经由重量训练与饮食补充,可使大肌肉群成长,相对的便会累积一些体重。
目前在美国,已经在尝试对老人加以适当的重量训练,配合增重食品补充,来增加肌肉比例,以改善营养不良、容易疲倦、抑郁、肌肉耗损、免疫力变差、容易生病等症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也会减少并发症、愈后不良的机率。
【早餐:一定要吃、才有活力!】
3.浇满糖浆、果酱、奶油的煎饼一份。
1.一碗皮蛋瘦肉粥或小米粥
【早上的点心:帮助身体储藏能量】
下列食物任选一份:葡萄干、核果、花生、香蕉。
【午餐:快乐的进餐、才能吃胖唷!】
【下午的点心:不要让小肚肚饿着了】
下列食物任选一份:奶昔一杯,高纤饼干几片、卤味小菜,或茶叶蛋一颗。
【晚餐:尽量按时进餐】
最好与家人或爱人一起用餐。甜蜜的感觉,会让肉肉更快长出来唷!
2.冰淇淋或优酪乳一份
3.生菜沙拉或炒青菜一份
6.饭后再吃点菠萝、木瓜、或西红柿。
【宵夜:尽量在睡前两个钟头进食】
在土司上涂满果酱、花生酱、奶油、大蒜酱。再喝一碗肉汤、牛奶、或豆浆。只要吃个意思就好了,以免吃得太饱,睡不着。吃完宵夜后,要刷牙漱口用牙线,才能睡觉唷!
★★★★★★★★瘦人为何瘦★★★★★★★★
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人消瘦总有病根。找病因,除病根,是“瘦子”变胖的主要方法。据保健专家分析,消瘦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各种慢性病及器质性病变
例如腹泻、消化性溃疡、结核、肿瘤、贫血寄生虫病等。
在遗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下,某些家庭成员都比较瘦,但是没有器质性疾患,属于无力型体型。其特点是:身体瘦高,颈细长,垂肩、胸廓扁平,胸骨剑突下角小于90度,精力也很充沛,完全能胜任学习或工作,但易患各种慢性病。
由于情绪因素,精神焦虑,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身体消耗多于摄入。
饮食不调,缺乏体育锻炼。缺乏营养,尤其是缺乏蛋白质成分。
据冬林健康城的几位教练介绍,瘦人在进行健美锻炼时,首先要弄清自己属于哪种消瘦。因为消瘦有单纯性消瘦和继发性消瘦之分。单纯性消瘦没有明确的内分泌疾病,继发性消瘦是由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如属继发性消瘦,则请病愈后再进行健美锻炼。若属单纯性消瘦,那么进行健美锻炼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消瘦者应以中等运动量(每分钟心率在130至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为佳。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次(隔天1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每次练8至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至4组。做法是快收缩、稍停顿、慢伸展。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组间间歇20至60秒,每种动作间歇1至2分钟。一般情况下,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组次数达不到8次,可适当减轻重量;以最后两次必须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对肌肉组织刺激较深,“超量恢复”明显,锻炼效果极佳。
健美锻炼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不仅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而且要注意检查器材安装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测。锻炼时要注意重量是否适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练习。使用杠铃等重器械时,要有人保护。最好是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锻炼,以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
消瘦者在初练阶段(2至3个月)最好能进健美培训班学习锻炼,以便正确、系统地掌握动作技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特别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逐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消瘦者经过2至3个月锻炼后,体力会明显增强,精力也会比以前充沛。这时,应重点锻炼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运动量要随时调整。另外,同一个部位的肌群可采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械进行锻炼,并且要使所练肌群单独收缩。随着肌肉力量的啬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锻炼的效果会越来越显著。一般情况下,练习动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变换一次。此外,锻炼时精神(意念)要集中于所练部位,切忌谈笑、听音乐等。所练部位肌肉的酸、胀、饱、热感越强,锻炼效果越佳。这样,再坚持半年到一年,体型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消瘦者进行健美锻炼时,最好少参加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的增长,而且会越练越瘦。此外,平时不要做耗费精力太多的其它活动。
只有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人才能变胖。因此,消瘦者的膳食调配一定要合理、多样,不可偏食。平时除食用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肉、蛋、禽类外,还要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及赤豆、百合、蔬菜、瓜果等。只要饮食营养全面,利于消化吸收,再加上适当的健美锻炼,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变得丰腴起来。
消瘦者要使体型由瘦变壮、丰腴健美,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的事,凭“一时热”,想“一口吃个胖子”的练法不行,因锻炼方法不对、效果不明显而丧失信心也不行,只有坚定胜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备,以高昂的情绪积极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后成功。

第一个工具是 “无条件的爱”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的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而无条件地爱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

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教育孩子,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的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多!”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个工具是 “表扬”
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小的成绩,比如用过东西放回原处,家长应及时的表扬,表扬会把行为确定下来。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


第四个工具是 “确认”
一个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的帮孩子分清是非。实际上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比如去年美国双子大厦被炸,我女儿的班级产生了争论。她回家跟我讲时说:“爸,要把我吓死了!”我说:“怎么了?”她说:“今天我们老师说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双子大厦该不该炸?我们男生一齐喊‘该炸!’然后,老师说:‘我觉得也该炸!’我们班有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不该炸!里面有那么多无辜的人,这是针对政府的行为,他们不该被炸无辜的平民!’我们班男生一起喊:‘打倒***!’。我们老师不但不制止,还说‘我认为美国太气人了!应该炸!’”我问女儿:“你怎么认为的?” 她说:“太不应该炸了!老师不该这样说呀!”我告诉她:“你是对的,恐惧分子是人类的敌人!伤害无辜的人,这是对生命的残害!” 所以,我们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个工具是 “理解”
有些家长来找我咨询,对我说,孩子就是不跟我讲话,最近他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和老师作对,回来什么也不和我说!我问什么原因?他说不知道。如果你去投医,医生什么都不问,就给你开药,那他百分之百是个江湖郎中!一个孩子行为上出现偏差可能有二十个原因,你想讨秘方,药不对症能治病吗?很多人想让我简单的出秘方,我开玩笑地说“打”。有很多学校的“家长会”就是这样给家长开秘方的!这么武断!拿人当玩笑一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假如说你有工作上的烦恼,来找我谈谈,我什么也不问,劈头盖脸的把你一顿数落,你肯定觉得董老师是不是有毛病,都没搞清怎么回事就骂我一顿。!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却是不问原由,开口就批。在“理解”这个问题上,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由。我请家长记住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对的!或说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能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他行为的原因。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


第六个工具是 “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我在大四时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正是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促使我开始对教育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当时我只有20几岁,只觉得有一句话很深刻,但深在哪里并没完全理解。这句话简单得不得了:“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的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钱打发孩子,其实大错特错。假设在此时此刻,让孩子选择给他100块钱或父母用1小时来陪伴他,来了解他的生命,他可能会选择100元钱。这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他的潜意识里更需要父母用1小时确认他的价值,伴随他成长!我们既要把孩子在主体资格上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又要在思维方法上考虑到他的人格是待发育的、能力是待培养的,所以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这也是儿科医生难当的原因。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不舒服,医生必须像兽医对待小动物那样去观察、了解。孩子缺乏父母的爱,他自己并不清楚,更不会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七个工具是 “批评”
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评才有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副作用。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少有人会把批评做对。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会员登录

要有光。史铁生,黄敏兰与我生命或言精神层面的互动。

在诸多文章难以为读者所见的现在,在命运的又一个关口,整理重发这样的文字,或许是一种仪式。就像流落成都的日子,与多位退休的长辈或读者交流经历与思想,某种精神的传承,或力量的汲取。如同光,让心无归依的游子,看见前行的路。

史铁生初回北京后的几年,几乎就是在痛苦中挣扎。希望与绝望、生与死的抉择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人们一般喜欢引用《我与地坛》中的那句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似乎史铁生有着超然于生死的天性。但人们未必知道,他这份迎接死亡的宣言看似洒脱,却是经历了多少痛苦思考才做出的。我不知道史铁生有多少次试图赴死,但我知道他比绝大多数病人都饱受选择生死的艰难。

黄敏兰老师是中国社科院历史学者,与她相识缘于2011年1月21日的约稿,当时我在北京某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学术期刊、中国综合性人文社科类核心学术期刊统筹编辑部的策划与审稿工作。

直到3月18日,才收到回复:三月前我曾给贵刊投一份稿件,始终未见答复。前几日去信询问也杳无音讯,因此对贵刊失去信任,不想再与你们打交道了,抱歉。原来其稿件直接发总编不常用的邮箱耽误了。

此文对史学界的成见有较大冲击,且逻辑与史实俱佳,不容错过。于是亲自与之详细解释,说不当之处,多批评。自此,黄老师不时将一些学术、艺术作品发我,投稿或分享,并帮联系作者。

后来离开原单位,电话中无意流露出对工作和北京的疲倦。她当时没多说什么,在信中回复:“虽然我们未曾深交,但我感觉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人,而且很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希望以后常联系。”同时,发来被《新华文摘》转载的纪念长文《史铁生的幸运与不幸》。

文中,黄老师联系自身写道:“因为病多,我常常抱怨自己命不好,反过来便羡慕那些健康的人,觉得他们比我幸运和幸福。一次我问史铁生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想法,他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我感恩,感谢上帝给我的一切。’史铁生说感谢上帝,就是因为上帝在让他受苦的同时,又让他通过战胜苦难实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胜利者的快乐。在我和另一位朋友诉苦时,他说:‘史铁生的朋友,还能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吗?’这么一想,让我又恢复了信心。”

我回信,感谢其信任和鼓励,同时附上十年前的万字小说《前世的蝶》。她很快回信:“你的文章我认真看了,感觉有思想,也有激情,将来未必不会圆了文学梦。”

辞掉工作后,有一次到地坛。暮色中,地坛的苍凉与宁谧让疲惫不堪的内心渐渐安静下来。我念起了黄老师的文章:如果没有插队,没有在农村染上疾病,史铁生也不会成为后来的史铁生。……出院后的史铁生成了“待业青年”,前途无望;他母亲不甘心放弃,多次尝试治疗均以失败告终,也引起他的烦恼。

于是他经常失魂落魄地跑到家附近的地坛公园,不断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地坛的苍凉与宁谧让史铁生躁动的心安静下来,让他暂别外界的纷扰,沉迷于精神的畅想、与大自然的交流。静下心来的他,也能通过观察地坛的人与事思考尘世生活。更重要的是,在那个洁净的世界里,他找到了灵魂的支柱――上帝(这个概念并非狭义的、具体的“上帝”)。

他不停地与上帝对话,终于在上帝的感召下,使精神得到升华。不幸的史铁生因幸运地走进地坛而选择了生路。“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人与地之间,有时的确存在类似缘分的无形磁场,跨越时空,超越生死。曾经的过来者留下的气息,无论历经多长时间,总会弥漫于周围,有待类似的灵魂走近,感受与共鸣。

“史铁生死了――这消息日夜兼程,必有一天会到来,但那时我还在。”史铁生曾写道。当晚,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走过史铁生当时也走过的路,但似乎感觉他就在身边。慢慢地自己与自己对话,终于决定一个人赴藏区自费支教。这事已经动念多年,人生如此仓促,是时候去做了。

离京赴藏前,写信告知黄老师,她立刻回复:“打开邮箱,见到你6分钟前发来的信,心里不由得一沉:没想到你到了那个遥远的地方,不知该说什么好。在北京什么都好说,也可什么都不说,知道各自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不必担心你的处境。但转念一想,我在更小的时候(16岁)不是离家去了遥远的陕北吗?于是便释然了。你能主动去支教,表明你不是一般的人。希望能够习惯当地生活并有所收获。”并随信发了汉克斯水彩画给我欣赏。

1969年1月13日上午,北京火车站红旗招展、人潮如海;鼎沸的声浪中夹杂着一片哭泣声(史铁生《病隙碎笔》中亦写道:“我记得临行时车站上有很多哭声,绝非‘满怀豪情’可以概括。”)。一群青少年正在站台上向前来送行的亲友告别,这其中就有刚满18岁的史铁生和15岁的我。随着汽笛的长鸣,我们坐在不同的列车中,向遥远的陕北进发,一起奔赴那“广阔天地”。共同的经历使我能更深地感受史铁生的“遥远的清平湾”,也更能认识他个人道路的坎坷。

纪念文章中,开头就是离京赴“广阔天地”陕北的描写。史铁生有不少朋友,但唯有黄敏兰老师写出了这篇《史铁生的幸运与不幸》。我想,最根本就在于这“共同的经历”。

有些共同的经历是一起去做几乎同样的事,有些则是内在经历的近似一致,比如遇到人生挫折的挣扎。或许,后者是内核与本质的共同,前者并不一定就是同类人。

两位长者当然是内外兼顾的,而我与黄敏兰、史铁生的生命对话或感应,则更多在内在经历层面。他们是过来人,我走在路上,有幸遇到他们――包括诸多长辈――“回眸”的鼓励,这是我在所谓人生困顿中的幸运。

史铁生夫人陈希米,也是黄老师的校友和朋友,黄老师来信中提及几次。多年前,华夏出版社有一套生命哲学丛书,编得不错,策划编辑即陈希米。这样一份爱情,或许才算是爱情,并且是稀罕的爱情。他们同样是内在经历相似者。史铁生生命的“幸运”或命运关键词:疾病,文学,爱。

对于支教和人生的感悟,如对于支教如何避免文化殖民之嫌,还有致学生的信,都得到了黄老师及时的鼓励与反馈:“你的想法很好,对我很有启发。现今社会,大多数人整日只为个人生计或金钱、利禄奔波,少有像你这样执着于理想和事业的人,看得出你是一个很有思想和理想、抱负的青年。让我敬佩。多保重!”

一个人在大凉山的自费支教异常艰苦,如果不是只有我一个老师,或许我也会动摇。但一想到,一旦离开,孩子们就会像被遗弃的小羊那样被抛在这偏僻之地。伟大祖国没有惦记他们,我怎能落井下石。

有次坐过往车的后卡回县城,海拔都在三千以上,个别地段超过四千,10多小时车程,正值冬天,冷,全是尘,晕眩恶心,信中略说。

黄老师回复:“卡车后面,我们在陕北时常坐,浑身是土,这还算是好的,没有车时只得步行,最多一天要走一百里路,有时下着大雪还得走。真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不过,人要吃点苦,才能体会什么是幸福和幸运。给你一些画片,希望开心。”

到拉萨,几次邮件发黄老师,都没回复。与其通电话,才知自去年,她患有动眼神经麻痹,如今眼睛几乎看不见了,但一直在思考。她无法记下手机号码,只有叫我发到其邮箱,让其女儿帮忙看。

我说买个录音笔,将想到的东西说出录下,不让思想流走或沉没于黑暗中。我说钱穆晚年眼睛也看不见,就类似这样做,还有贝多芬听不到自己的歌。她不断询问我的情况,对于自身的处境,却若无其事。

“最后,我想说,有史铁生这样一位伟大的朋友,是我一生的幸运。幸运我能从他那里找到自己的幸运,把以往认为是灭顶之灾的不幸缩到最小;让我认识到听任‘不幸’的摆布是多么愚蠢和可笑,因为那样只会增加自己的不幸;从而让我能笑迎一切可能降临的灾祸。我还想对他说,你的生命在所有被你爱过的和爱你的人们身上延续,你的思想激荡着我们的心灵,你博大的爱加深了我们相互之间的爱和对全人类的爱,你的热血在我们的躯体中流淌。这就是我们对你的永久纪念。”黄老师在纪念文章中最后提及。

电话里,我一直没说出内心的惆怅与难受,却渐感到内心的踏实。多年过去,每每遇到无法言喻的艰辛与悲痛,在一个人的挣扎中,会慢慢感受到命运的一种力量,她其实无时无刻都在成全你,是这样的你,而非那样的你。内心竟也充满感激。

奶奶和母亲给予他无边的爱,也让他懂得什么是爱、应该如何去爱――这是纪念文章里谈及史铁生的幸运之处――。在《奶奶的星星》中,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和其人生一样,史铁生的文字充满命运感,其书名也充满命运感――命若琴弦,病隙碎笔,务虚笔记,何尝不是每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挣扎者的印记――,这种命运感会在读者中传递,在相似灵魂中激起久久不息的回响。

“又一次我问史铁生,你是否相信人有来世?他说,他不相信转世说,但是认为人的生命在死后仍会延续,并不是一了百了。首先人的精神会传给后人、影响后人。”

是的,精神才具有永恒之价值,跨越时空,超越生死。史铁生是一颗明亮的星星,但我心里明白,生死并无区隔,活着的人,同样能够给后来者的路途添些光亮,比如黄敏兰老师。

尼采有言超人,世人(特别是中国大学的所谓西方哲学研究学者)多对其学说有重大误解,以为超人就是反抗命运的人。其实恰恰相反,所谓超人,是顺从命运的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真正的勇者,是能够认识自己的命运,敢于正视并承受自己命运的人。

哲学家莱布尼茨论证过现存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而受到诸多学理上的攻击。我想,这或许不是一个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这判断与其说是哲学意义的,毋宁说是心理学意义的。

或许这便是人生幸福的诺亚方舟,在变动不居的人世间,重要的不是什么,而是你相信什么。不管命运如何,保持内心平和,善待他人,置身特殊时空,每个人都不容易。如史铁生所言:“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相信这也是黄敏兰老师的心声。

后记:此文写于2012年,当时在拉萨发给黄敏兰老师,其女儿――北大研究生毕业有些年了,大概算同辈人――打开邮箱,一字一句读给她听。她已经看不见这个世界。还有另一个约五千字的版本,有待整理。

因为慈悲,所以懂得。道理简单,体认艰辛。对于自费支教,黄老师当然不是在(所谓学雷锋)这一层面与我交流,其中有着更为厚重的思想作为底色,对现实与历史的观照有很多共同之处。当然,对于我一个人自费支教,她或许也不可能完全理解,毕竟很多话没有说。

好久没联系了,生活的忙碌与内心的困顿。今日整理旧作,一声叹息。在这么一个冷暖自知的人世间,如果有人给你尽管一瞬温暖的微笑,都多少应该铭记于心。回到北京,见过也仅仅见过一次黄老师。在医院里,她自然看不到我,但内心的欣慰是可以感受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告诉我你爱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