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症状患者,早期出现了淋巴转移,现年8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现在的位置是: &
目的探讨并比较动态脑电图(A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后48h内行AEEG检测,同时48h内予BAEP检查。结果AEEG检测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的评估的敏感性(72.0%)、特异性(94.7%)和准确率(84.6%),均比BAEP的敏感性(51.9%)、特异性(71.0%)和准确率(57.7%)高。结论动态脑电图检查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有意义,价值优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目的探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采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和有限内固定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无伤口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钉道感染,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骨折成角移位。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9例,可7例,差3例。结论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可避免伤口感染和骨不连的发生;踝关节可早期活动,避免了关节僵硬。
目的探讨应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72处下颌骨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辅助颌间结扎固定。结果6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Ⅰ期愈合。52例恢复到术前咬袷关系,8例出现局部咬袷关系不良,调铪后恢复正常。张口度〉37mm,全部病例3个月后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结论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较传统的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及钢丝栓扎固定有明显的优点,但术后短时期颌间结扎固定很有必要。
目的探讨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58例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对照组未予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观察2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治疗对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50例接受检查及治疗性ERCP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ERCP成功率100%,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ERCP对于胆道疾病的诊断明确可靠;内镜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对92例脑胶质瘤患者施行显微切除术。术后随访1~8年。结果92例全切除68例,次全切18例,大部分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半年内存活15例(16.3%),1年存活23例(25%),2年存活19例(20.7%),5年存活35例(38%)。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脑电图改变,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与脑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56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和脑电图资料。结果56例患儿中,正常脑电9例(16.1%),边缘状态8例(14.3%),轻度异常36例(64.3%),中度异常3例(5.4%),有4例出现尖波发放。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脑电图检查显示特异性及非特异性改变,可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目的探讨外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0例有移位的外踝骨折的病历资料。2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合并有内侧三角韧带扭伤的外踝骨折21例均行手术治疗,不合并内侧结构损伤的单纯外踝骨折19例有4例行手术治疗,有15例选择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结果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治疗结果优良率分别为84.0%、86.7%。结论合并内侧三角韧带扭伤的外踝骨折切复内固定手术治疗、不合并内侧结构损伤的单纯外踝骨折非手法治疗,两者均可获得优良疗效。
目的探讨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6例,术后预防感染3-5d,随访3~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36例子宫肌瘤患者共有肌瘤58个,治愈53个,治愈率91.4%,好转5个,好转率8.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操作简单、不需麻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确切、不干扰内分泌功能,是目前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较好方法。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慢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有无肿大淋巴结及其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约89%(93/104)显示了肿大淋巴结,其中以右下腹多见,约占66%(69/104),治疗后10-15d复查肿大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变化非常显著。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及病例追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修复拇指损伤、重建感觉功能的方法。方法顺行切取第一掌背动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蒂岛状皮瓣用于修复拇指背侧及虎口区域皮肤缺损。扩大切取的食指背侧皮瓣用于拇指指腹缺损合并拇指末节脱套伤。结果本组6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良好,质地佳,感觉重建,供区形态功能良好。结论第一掌背动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蒂岛状皮瓣易于解剖,损伤小,术后形态质地佳,感觉良好,耐磨擦,特别适合于拇指腹侧伤面的修复。
目的了解诺和锐30特充的临床疗效,比较诺和锐30特充和诺和灵30R两者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选择门诊注射诺和灵30R的糖尿病患者25例,在原胰岛素计量、注射次数不变的前提下,等量改为诺和锐30特充治疗,观察其降糖效果。结果注射诺和锐30特充患者中餐前和晚餐前血糖水平低于注射诺和灵30R,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诺和锐30特充降糖疗效优于诺和灵30R。
目的分析合肥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现状、相关行为、态度和知识,为合肥市预防和控制输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和问卷调查方法,对3621名无偿献血者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血清学检测抗-HIV阳性2名,HBsAg阳性11名,梅毒抗体阳性8名。调查发现有11名注射吸毒,39名承认与临时性伴侣发生过性关系,大多数无偿献血者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完全。结论加强无偿献血者血源性疾病的检测,对控制和减少血源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大力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胰腺炎(BAP)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时机的掌握。方法对我院1995年5月~例BAP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轻症非梗阻型患者早期均采用非手术治疗;6例轻症梗阻型患者;1例中转手术;4例重症非梗阻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3例重症梗阻型患者,1例中转手术治疗。结论BAP早期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待胰腺炎症水肿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可减少手术风险。
目的研究“盆炎洁颗粒”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皮下注射啤酒酵母悬液致发热模型,观察“盆炎洁颗粒”解热作用;醋酸扭体法致腹痛模型,观察“盆炎洁颗粒”镇痛作用。结果“盆炎洁颗粒”能明显降低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直肠温度升高,并使醋酸所致小鼠腹痛时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盆炎洁颗粒”具有明显的解热和镇痛作用。
目的介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300例患者,细菌性前列腺炎250例,无菌性前列腺炎50例。施行前列腺包膜周围药物浸润治疗,3d1次,辅以静脉用药或口服用药;禁忌酒类、辛辣刺激食物及海鲜、狗肉、驴肉等食物3个月,性生活1周1次但戴避孕套。结果经前列腺包膜周围药物浸润治疗次数8~12次,平均10次;250例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结束及停止用药1周后复查前列腺按摩液(EPS)细菌培养;200例细菌转阴性及主观症状消失;50例细菌阳性但主观症状消失,2月后再次复查,40例细菌转阴性,另10例后因主观症状无复发拒绝再次EPS培养。50例无菌性前列腺炎治疗结束后,主观症状均消失。结论本治疗方法经济、简单、科学、有效。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方法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11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cTn-Ⅰ水平进行测定,并观察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结果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cTn-Ⅰ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升高与中毒程序呈正相关,并随病情缓解呈恢复趋势。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情与cTn-Ⅰ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监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cTn-Ⅰ的水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老年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常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关联。本文探讨了老年糖尿病对尿酸代谢的影响,并分析老年糖尿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肌酐(Cr)、尿素氮(BUN)的相关性联系。
目的研究分娩过程的自动化监护、控制与无痛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胎儿电子监护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反馈调节脉冲式静脉滴注缩宫素诱发最佳子宫收缩状态及间隙性吸入笑气(或安氟醚)镇痛,所形成的闭环式自动监护与自动控制分娩系统。结果产程明显缩短,宫缩痛减轻,异常产程及胎儿窘迫能够及时发现及处理,难产率降低。结论分娩的现代化、自动化监护与控制及无痛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产科的必然之路。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塞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16例青年脑梗塞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7--45岁,平均年龄42.06岁。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等是青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但复发率低,愈后较好。本组显效率43.75%,有效率56.25%。结论青年脑梗塞的病因是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为主,积极防治应可减少发病。
近年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血液病患者的症状严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一旦患病,患者非常痛苦。及早治疗,可以治愈或缓解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贻误患者的病情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血液病患者患病前,曾接触过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现分析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对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重度中毒的患者,根据病情及毒物清除效率分别选用血液灌流(HP)、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及HP串联CVVH治疗。结果1例毒蛇咬伤伴MODS开始血液净化的时间太迟最终死亡,1例百草枯中毒伴ARF、ARDS、MODS好转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93.9%。结论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重要措施,一般首选HP,对伴有MODS的患者选用CVVH或HP串联CVV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传统胆囊切除术(CC)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1982年由Dabois介绍,1987年腹腔镜问世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90年代开始迅速开展,MC、CC属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笔者从1997年1月至今在3种胆囊切除术病例中,随机各抽取相同数量病例进行临床对照,体会如下。
目的总结264例小儿腹股沟区疝,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3月完成的26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资料。结果26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20min,术后住院0~1d,术后4~6h下床活动,无明显疼痛感,随访2个月~5年,失访21例,复发2例,复发率小于1%。结论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活动早,美观度好,患儿和家属愿意接受。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本组pilon骨折共41例。根据损伤程度及临床分型给予保守治疗3例,有限切开复位加外固定支架11例,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27例。结果术后随访2~4年,平均2.9年。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15例,良19例,可5例,差2例。结论pilon骨折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pilon骨折采用解剖复位和固定的方法可获得最佳临床结果,以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等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表现多发生在双侧第3、4、5踱趾关节及腕关节,表现为局限性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骨质侵蚀及囊变。后两种改变几乎均发生在滑膜小关节囊移行于骨的裸区,早期摄双手足正位相有较高诊断价值。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X线征象进行了分析鉴别,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随着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不断深入,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出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的患者中,此种现象更值得关注。本文观察了我院原发性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入院24h及住院第7个24h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
纵隔腔感染是一种严重而且有潜在性生命危险的疾病,可引起纵隔炎的病因多为食道穿孔、自发性食道破裂、食道吻合口漏、气管支气管穿孔,以及少见的肺实质、胸膜、胸壁、脊柱、大血管或颈部的感染。此病患者发病急剧,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比较高。
目的对头孢菌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急诊科年期间收治由于使用头孢菌素(主要是头孢哌酮)及饮酒导致的严重双硫仑样反应致低血压4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设立对照组。结果严重双硫仑样反应致低血压很常见,症状持久而严重,易并发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结论医护人员应对严重双硫仑样反应的危害性给与足够的重视,积极预防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目的了解蚌埠市集居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对该市3~6岁788名儿童采用天津兰标LK98B型光谱仪进行血铅分析,并做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血铅水平≥100μg/L占42.02%;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儿童血铅水平与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从事与铅有关的行业、居住交通干线、经常吃膨化食品、不良卫生习惯如常啃咬手指、经常服用中草药因素有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与经常服用钙铁锌剂呈负相关(P〈0.01)。结论儿童血铅水平与儿童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及某些生活行为有密切关系。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复发率。方法194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性使用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外用疣迪擦剂;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外用a-2b干扰素凝胶。结果A、B、C组痊愈率分别为57,6%、84.4%、78.1%;复发率分别为42.4%、15.6%、21.9%;A组和B组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外用疣迪擦剂及a-2b干扰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较好,明显降低复发率。
目的通过总结19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治疗过程,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19例患者均经过鼻窦CT、鼻窦分泌物及鼻腔检查,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通过系统治疗后,经随访15个月,19例患者中18例症状完全缓解,1例术后6个月症状复发后,经鼻腔清理及抗真菌药冲洗,局部症状及分泌物消失,无复发。结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有其独特的临床发生、发展过程,及时的诊断和完善、合理的综合治疗,可降低本病的复发率。
目的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证的发生。方法将自愿要求镇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320例分为镇痛组,不愿意镇病人工流产的妇女150例分为对照组。镇痛组术中将笑气镇痛仪面罩(如吸氧面罩)紧扣在口鼻部达到镇痛作用;而对照组不采用此方法。观察2组人工流产妇女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反应。结果镇痛组手术疼痛和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笑气镇痛仪方法简单,安全有效,镇痛效果好,减轻了受术者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可有效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的微创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05例各型阑尾炎以1.5-2.5cm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以小切口完成手术100例,成功率95%。切口感染仅1例,占1%,无其他重要并发症。全组均治愈。手术者平均住院3d。结论小切口切除阑尾术式具有切口小,创伤轻,疤痕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应注意对其适应症的选择。
目的了解马鞍山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茵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396株铜绿假单胞菌,利用美国Microscan walk 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并采用MIC法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菌选用15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保持抗菌活性较强而耐药低于3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等,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上升的趋势。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伤口、血液、胆汁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较严重的交叉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早进行菌株培养和药敏,是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耐药上升的有效措施。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6例老年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尿培养,显示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产气肠杆菌。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结论老年糖尿病因糖代谢异常,循环的损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糖、尿糖升高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各种感染,特别是尿路感染。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感染的治疗,控制血糖与控制感染为同等重要。适当的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适当补充蛋白质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们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该病9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目的对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仪和强生V250干式生化分析仪电解质测定结果进行比对试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每天随机选取标本8份,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定钾、钠、氯、钙和磷的值,连续测定5d,记录结果。以Beckman LX20作参考仪器,V250作为比对仪器,用EXCELL2000软件对2台仪器的结果采用两样本配对t检验作回归和相关分析,求其相关系数r及回归方程Y=bX+a。结果2台仪器5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比对试验校准后结果一致性良好,满足临床的需要。结论同一实验室对不同仪器电解质结果进行定期比对十分重要,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手段。
鼻中隔偏曲为耳鼻喉科常见及多发疾病,其发病率高达12.7%~81.2%,而鼻中隔矫正术作为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耳鼻喉科医师必须熟练掌握的手术之一。但在具体手术中,由于各病例的特殊性,如:中隔高位、后端偏曲,大棘突,不规则骨-软骨重叠,鼻中隔微波、划痕术后的软骨膜黏连、软骨吸收,以及手术中、术后操作不当或失误,
免疫发光技术敏感度高,精密度高,试剂稳定,特别是发光技术已发展成全自动的测定系统,能够方便、快速地提供准确的结果报告。然而,Access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将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解决的经验报告如下。
对在门诊、急诊就医患者的用药加以指导是临床药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们在门诊药房开设了“用药咨询”服务,现将具体作法报告如下。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食量明显减少为主要症状。长期厌食,日久精神疲惫,抗病能力减弱,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症等,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儿乐口服液是我院研制的纯中药制剂,近年来我们应用治疗小儿厌食及其并发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目的评价万爽力(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联合应用万爽力对9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用药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硝酸盐用量及心绞痛分级的变化。结果万爽力能减少心绞痛患者每周的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盐的用量,降低心绞痛的分级,运动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1mm的时间及运动开始至心绞痛发作时间显著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而心率与血压乘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万爽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且无血流动力学改变,是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
中国药典规定,使用分光光度计和比色计时,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正检定,使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要求,但在规定的具体校检项目和方法中未提及分辨率的检定方法。“分辨率”的检定是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一项重要检定内容,由于条件的限制,未能引起人们相应的重视。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而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主导抗菌药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常用的品种有诺氟沙星、伊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沙星等。为达到合理使用本类药物,追求最佳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延缓耐药性的产生的目的。从多方面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阐述,以期对此类药物应用有一个综合评价。
目的测定暖宫逐瘀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HPLC法Kromail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柱温32℃,检测波长:274nm。结果丹皮酚在0..06554μg/μ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34%,RSD为0.7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暖宫逐瘀丸中对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为艾滋病母婴传播。在未干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达15%~50%,艾滋病病毒感染使全球新生儿死亡率增加75%,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医院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有关情况。结果被调查178位医务人员中有159人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89.32%;锐器伤发生以针头和玻璃伤为主,分别占58.37%、33.48%。刺伤后立即挤出血液并清洗消毒的有147人,占92.45%;定期做血清学检查的有29.56%;注射乙肝疫苗的22.64%。锐器刺伤率分别为:医生78.95%,护士95%。结论医务人员锐器刺伤较普遍,应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熟练规范操作,增加必要的设备,避免和尽量减少医疗锐器损伤。
目的探讨89例重型脑损伤伴应激性溃疡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循证护理问题,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循证支持,根据相关实证,付诸于临床实践,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89例患者中有71例治愈,18例死亡。在3d内死亡8例,4~7d内死亡7例,7d后死亡3例,死亡率为20.2%。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应用于重型脑损伤伴应激性溃疡患者中,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护理意义。
口服用药法因具有方便、安全等特点,已成为老年人常用的给药途径。由于老年病人自身的特殊性,加之所服药物种类繁多,次数频繁,在用药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我科老年患者口服用药给药程序的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眼外伤致前房积血是眼科常见病,也是眼科急症,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及单眼失明的首要原因。少量积血3-7d内完全吸收,积血多者常可引起继发青光眼、葡萄膜炎并发症。因此,临床护理非常重要,它可直接影响预后。在前房积血患者护理中我们应用马斯洛需要论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2002年10月-2007年8月收治52例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提高护士长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方法根据护士长的能力和岗位需要,科护士长原则上在大科内轮转,病区护士长在大科内各二级科室轮转。其中有2位护士长进行了二次大科间互轮。结果通过近2年轮岗,护士长均能迅速转变角色,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掌握了多学科领域内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轮岗率达89%(24/27)。结论通过轮岗,培养了护士长专科业务知识,提高了护士长护理管理综合能力,使护理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根据药物及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对121例30-8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特点,采取恰当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治疗措施的落实。
近年来,我科在多种穿刺方法中体会采用前路穿刺方法穿刺颈内静脉,成功率高,穿刺迅速,且并发症少,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结合文献总结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全身多发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全身多发性骨折病例的心理护理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病例的种种心理障碍,经相应的心理疏导后,心理障碍逐渐消除,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未发生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抗拒行为。结论骨折患者的种种不良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起着重要影响,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心理障碍逐渐消除,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之一,足月、早产儿均可发生。轻者是吃奶后少量奶汁从口角处溢出,较重的大量奶液从口鼻涌出、甚至喷出,是新生儿家庭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新生儿呕吐,我们应仔细询问、认真观察、分析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及时作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党委十分重视卫生人才工作,围绕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等环节,不断优化环境,促进人才成长,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为推动医院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如何紧紧围绕推进本单位的中心目标持续、快速、健康、高效发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真做实做活,成了摆在面前的紧迫问题。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一直未阐明。近来研究发现淋巴管生成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阐明淋巴管生成在甲状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能的治疗手段成为甲状腺癌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992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危重病学会共同提出应用“脓毒症”一词”,并较快被国际医学界所接受。主要是因为“败血症”、“菌血症”均无法涵盖全身性感染的多种情况,如创面脓毒症,内毒素血症或感染引发的STRS等。传统概念的“败血症”近似全身性感染的同义词,诊断前提是血液中检出细菌,但临床并非如此,致不少严重感染患者最后诊断难以确认,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尤其是重症病人30d内死亡率高达30%-40%,预后极差。现将近年来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论著](张干 苗青 叶斌 周媛 宫鑫)
(朱守莉 马新亮 周洲)
(金正瑞 张兴文 贾丽)
(张锋 丁中 陈寒 葛晖 王顺 张玮)
(李勇 李方奇 许瑾 章祥洲 袁振奋)
(陈永坤 周民)
(董淑英 吴华璞 祝晓光 童旭辉)
[临床医学](杜德军)
(王华明 严历 陈美霞)
(李法升 邱洁)
(朱青 宗伟钧 范吉辉 纪杨)
(丁亚 赵筠)
(王立 王菊)
(程冕 陈亮 史有松)
(谭林 王基旺)
(张利通 连建谦 许振筑 刘俐)
[药物与临床](张大勇)
(贺延新 慎金宏)
[临床护理](苗风云)
(周孔 王明睿 年秀梅)
(闫秀琴 杨晓清 张伟 刘伟 黎俐)
(徐仲璇 吴彬)
(刘丽霞 林秋丽 梁燕)
[卫生管理](刘军)
(张瑞琴 陈启义)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淮海医药》杂志社
主  编:宇洪毅
地  址:安徽蚌埠中荣街95号(卫生局一楼)
邮政编码:233000
电  话: 2067234
电子邮件: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189/r
邮发代号:26-152
单  价:8.00
定  价:48.00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胶质瘤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