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一个肺癌晚期腹胀的病人结婚可以?为什么...

一个晚期癌症病人的疯狂生存:只要活下去 什么都不管
吴树梁为妻户口只能“疯狂”生存。
在深圳宁养院的吴树梁。
深圳宁养院“领药”最长的癌晚期患者
一个晚期癌症病人的疯狂生存
20个月向死而生 称癌症花钱“至死方休” 为妻户口只能“疯狂”生存
5426,这是吴树梁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的编号。
日,肺癌晚期的吴树梁获得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免费提供止痛类药物的资格。这个阶段的癌症患者一般会在3到6个月内结束生命。为了让这个阶段的癌症患者能够避免临终剧痛,宁养院每10天会向他们发放止痛药。
20个月过去了,吴树梁成为宁养院6059名领取者中领取时间最长的晚期肺癌患者。
11次化疗、40次放疗、过量的吗啡摄入,癌症及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剧痛、便秘、难以入睡让他感觉生不如死。
但因为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为了能让妻子在政策范围内入户深圳,吴树梁不得不用尽一切办法来延长自己的生命。
患癌30个月后,对于生死,吴树梁有了完全不同的心境,“活到现在,死对于我而言是解脱,但活着的人怎么办?我现在希望自己还能坚持到明年6月,妻子能够正式入户深圳,我就可以放心了。”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胡亚平
日,深圳市人民医院门口。39岁的吴树梁站在门口,带着棒球帽、穿着格子衬衣,样子一点也不像肺癌晚期患者,但是相比以前照片上那个壮实的汉子,眼前这个人明显清瘦了很多。“这大半年来,剧痛让我瘦了40斤。”说这话时,吴树梁似乎在说别人的事,很淡定。
身体正被癌细胞“吃掉”
为妻户口与“死神”抢时间
■看似短暂的两年时间,在晚期肺癌患者老吴这里,却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老吴(吴树梁)现在不能久坐,与记者谈话时,他经常下意识地抚摸自己的左肋,“疼,有根肋骨被癌细胞吃掉了!”由于出现多发性癌细胞骨转移,他左边第三根肋骨出现了病理性骨折。“实际上就是被它们把骨头咬断了。”老吴口中的“它们”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癌细胞。日以来,“它们”就是他的敌人。
2003年, 27岁的吴树梁从河南老家来深圳打拼。2009年,一直在鞋厂当采购员的吴树梁进入龙岗保安公司,被分到龙新派出所做辅警。2012年,吴树梁被评为“深圳优秀保安员”,并获得入户指标。
2013年6月,在深圳打拼10年的吴树梁终于拿到大红的深圳市户口,儿子吴同也随之迁入深圳,但妻子丁维清却必须等候吴树梁入户满两年才能随迁。半年后,当初获得入户指标的那份欣喜,因为老吴患上肺癌晚期的噩耗而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他对自己生存期的忧虑。医生的“判决”是3~6个月,这意味着,老吴可能等不到妻子随迁入户深圳。
一个没有户籍的女人带着8岁的孩子,如何才能在深圳生存?这个问题比自己的生命更让老吴揪心。看似短暂的2年时间,在晚期肺癌患者老吴这里,却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死神”的眼皮底下抢夺存活的时间。
儿子的作文为父争取生机
“钱”是叫板病魔的“资本”
■“癌症就是一个吃钱的怪物,没完没了,至死方休。”
在患癌之前,老吴从未觉得钱对自己这么重要,而在癌症面前,他才知道钱这么重要。“直到得了癌症之后,我才知道钱就是命,想要活下去首先得有钱。”他告诉记者,如果他活不到预定的时间,妻子就没法入户。“我的命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还关系到妻子和孩子的未来,我不敢死。”
老吴是晚期肺癌,已失去手术机会,并出现多发骨转移,所以只能药物化疗。借钱、筹款、看病,这些成了老吴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
从2012年底到日,老吴进行7次化疗,累计花费了近20万元,其中报销7万元,自己花费了13万元。随着治疗转向“靶向药”(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单片售价近800元凯特罗,一个月费用就是2万元。除此之外,各种放疗、化疗、镇痛药物和调理的中药,这些都需要钱。“癌症就是一个吃钱的怪物,没完没了,至死方休。”
2013年6月,儿子吴同一篇《我的梦想》的作文,让吴树梁成为深圳的抗癌名人。这篇“希望用全世界最好的东西换爸爸活着”的作文,在深圳引起了社会关注。他就读的龙岗中心小学师生捐款了53239.2元,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募捐30413元,龙岗区慈善会拿出5万元“本区户籍困难居民的重大疾病医疗资助”。
通过不停的努力,吴树梁一共获得了社会各界捐助近20万元。这让老吴在病魔面前多了些叫板的“资本”。
病痛令人生不如死
只要活下去,什么都不管
■“生不如死”是老吴患癌后常有的想法,由于大面积骨转移,老吴每天都在剧痛里挣扎。
从2012年10月到现在,老吴已经和晚期肺癌搏斗了30个月。这个时间长度,比医生最初给他的死亡“判决”已经超出了近10倍。
深圳宁养院的医生王劲也感到惊诧。从2013年8月开始在宁养院领取镇痛药品,老吴已经领取了将近20个月,“一般病人也就只有3~6个月。因为我们主要是针对癌症晚期病人的痛苦。”王劲坦言,老吴能扛住这么久确实不易。
“生不如死”是老吴患癌后常有的想法,由于大面积的骨转移,老吴每天都在剧痛里挣扎。为了止痛,他服用镇痛药物的剂量越来越大,“因为服用吗啡,经常十几天无法大便,腹胀如球,什么办法都用遍了都不行,也开始对吃饭有恐惧感。”
为了能活到妻子入户,老吴告诉记者,在“靶向药”出现耐药性后,他甚至开始吃一种没有经过任何认证的抗癌药物原料粉,“管不了那么多,我必须活下去。”
政策变化猝不及防
户口再次遥不可及
■对一名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延长”生存并不容易。为了坚持到妻子入户,老吴已经用尽了全力。
老吴因为其抗癌事迹广为人知,如果老吴长时间不更新微博,就会有网友担心老吴是不是“去了”。
2013年底,老吴两个多月没有更新微博,有网友担心地问他“近况如何”。看到网友的发问,正在经历“靶向药”耐药性剧痛期的他,还是努力地敲下了四个字“活着!活着!”
对一名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延长”生存并不容易。为了坚持到妻子入户,老吴已经用尽了全力。
去年的一条消息让老吴始料不及。2014年4月,深圳调整随迁入户政策,夫妻随迁条件从原来的两年变成三年。这意味着,妻子要到2016年6月才随迁入户深圳。原本坚持两年就能实现的梦想又变得遥不可及。
从2012年患病到现在,老吴已经坚持了30个月,剧痛、经济拮据成为插在他背上的“两把刀”,而遥不可及的户口时限却成为他继续生存下去最大的动力。
老吴坦言,自己已经用尽了全部的办法和意志去和癌症抢时间。他告诉记者,他已经坚持了30个月,现在死对他来说已经没那么恐惧了。这样日复一日的剧痛,有时候觉得死对于自己而言其实是一种解脱。“但是如果在此之前我死了,妻子就永远无法逾越这道鸿沟。”老吴说。
夜深人静,每念及此事,老吴就心如刀绞,没有退路,莫问前路,想到这件心事,老吴不想死,老吴不敢死,但是上天留给他的时间能挨到2016年的6月吗?老吴不敢想。
对话吴树梁
活不过明年
因为儿子吴同的作文,吴树梁成为深圳的抗癌名人,宁养院、义工联、中华慈善总会都知道他的事情。他现在已经不敢想战胜癌症,只希望上天多给他一点时间。
记者:最近感觉怎么样?
吴树梁:痛,每天都是持续的疼痛,你早来两周我都根本没法跟你说话,那个时候痛得根本站不起来,我每天要用24粒吗啡。他们说摄入这个剂量的吗啡会致死,都不相信我。但这是真的,而且我还没死。
记者:治疗癌症的大量花费,费用怎么解决?
吴树梁:家里的积蓄早就用完,也借了好多钱,儿子的作文让我的事情被社会关注,前后也帮我募捐了20多万元。现在我在宁养院领免费的镇痛药,还在中华慈善总会领取免费的靶向药,也帮我省了好多钱。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坚持不到现在。此外,QQ群里有些患友去世后,家属就会通知其他患友还剩下哪些抗癌镇痛药物,有需要的患友留下地址就能得到患友的剩药,都是送,没人会转卖。我也曾经在群里得到过患友的赠药。
记者:对于你患癌的事情,家人现在情感上会好过一些了吗?
吴树梁:刚开始的时候,妻子和孩子都会觉得天塌了,很恐惧。但是现在我坚持了30个月,家人对于癌症也没有以前那么恐惧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相比3个月的时间,30个月给了他们留下了更长的情感缓冲期。尤其是儿子,他看到我每次从医院回来就没事了,所以认定医院肯定能治好爸爸的病。
记者:现在妻子的户口对你仍是个心结?
吴树梁:是头等大事。如果妻子没有户口我又不在了,他们(妻儿)将来的日子就太苦了。但是要等到明年6月。我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而是一个晚期肺癌患者,这对我而言太难了。我必须继续努力活下去,如果活不到明年6月,就一切都白费了。目前全家依靠她两千多元工资生活,看病已负债累累。如果我不在了,妻子没有深圳户籍,日子会更难。总之是无奈和心酸,但我也很感谢那些帮助我的网友、义工、宁养院,还有家人的不离不弃,我现在只能咬牙继续坚持,希望能够达成心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28岁妈妈患肺癌晚期 为儿子办模拟婚礼了心愿|男童|婚礼_新浪育儿_新浪网
28岁妈妈患肺癌晚期 为儿子办模拟婚礼了心愿
“婚礼”现场儿子为妈妈戴上钻戒。
一家人穿着礼服在“婚礼”现场。
  昨天上午,在衢州市民广场,有一场特殊的婚礼。确切地说,这是一场模拟婚礼,主角是一位身患癌症的母亲和3岁儿子,模拟20年后母亲参加儿子的婚礼。
  这位母亲名叫郑涛,今年28岁,是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的护士。日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目前靠药物维持生命。
  看到活泼可爱的儿子,她经常有意无意流露出一个心愿,想看着儿子穿着帅气的西装,迎接美丽的新娘,给新娘戴上戒指。医院领导得知后,决定办一场虚拟婚礼,让她提前二十年看到儿子结婚。
  3岁儿子给她戴上钻戒
  她仿佛看到儿子身边的新娘
  “婚礼”于昨天上午11点举行,郑涛一家三口穿上了礼服婚纱。为郑涛夫妇祝福的还有六对新婚夫妇。
  三岁的儿子小刚(化名)穿着礼服走上前台,主持人拿出一枚钻戒让小刚给郑涛戴上。
  孩子年幼,爸爸抓住他的小手一起将钻戒戴在了郑涛的右手无名指上。
  “我感觉儿子身边就站着他那美丽的新娘,媳妇一定很漂亮,那时那刻她一定很幸福。”郑涛掩面哭泣,“我真的很幸福,儿子真的很懂事,就算以后没了我,我想他也一定会坚强,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不会让我担心。”
  对于丈夫邓剑飞,郑涛则是由衷感谢,“老邓,谢谢你这三年对我的陪伴,谢谢你每天回家烧饭给我吃,谢谢你为我剥虾,谢谢你在我累的时候为我拎洗 脚水泡脚,谢谢你在我头疼的时候为我按摩,谢谢你经常背我回家……总之,一切都谢谢;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希望今后还可以多陪我出门走走!”
  邓剑飞拥抱着妻儿,悲喜交加,一时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会好的会好的……”他不停地重复着。
  “感谢医院为我准备这样一次特殊的婚礼,我爱我的儿子,爱我的家,我舍不得离开这个充满爱的社会。”郑涛说。
  这场虚拟婚礼只进行了约20分钟,台下的人都感动得流泪。
  筹办此次婚礼的谢女士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从筹划到主办,花了一个月。“每个环节都充分考虑郑涛的感受,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她是个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好姑娘,我们应该为好人圆一个好梦。”柯城区人民医院院长徐卫东说,“我们的初衷是想还原她的一个梦想, 想让她看到儿子二十年后的结婚场景 ,办一个属于他们一家人的结婚典礼。”
  她曾拖着病重的身体
  现场抢救一名坠楼工人
  医院一位负责人称,郑涛在患病期间仍然对工作充满热情,还为坠楼的空调工当场施救。这样的好员工应该让她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这位负责人说的这件事,发生在日,那是郑涛已被确诊为肺癌后的5个月,她正在家里休息。
  下午3点10分左右,小区里一名空调安装工从三楼坠下。
  得知消息的郑涛马上跑下楼去施救。
  郑涛还记得当时的场景,“现场有点恐怖,他后脑勺有个窟窿,都是血,我观察了他瞳孔,已经放大,呼吸、心跳没有了,于是立即为他进行心肺复苏。”
  郑涛跪在地上,坚持了半个多小时的胸外按压,直到看着120急救车把伤者接走。而此时,郑涛刚迈开步就虚弱地瘫倒在地。
  虽然那名工人的生命最终没能救回,但她跪地救人的视频被传上网络,网友纷纷点赞称之为最美护士。
  当地卫生系统评价她:即便是健壮的男医生也会体力不支,更何况她是刚做过化疗的癌症病人。她自己应该明白,这不仅仅是在透支体力,更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经过治疗休养,郑涛感觉身体尚好,向医院申请重新回到岗位上。
  “我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想继续为医疗卫生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要重新回到岗位上……”她在申请书上说。
  眼下,她的病情并不乐观,每个月要去一次杭州拿药,复查一次病情。
  但她对生活仍然很乐观,“我每天梦想着可以像有些同事一样随时买喜欢的东西,可以像朋友圈里大家那样随时出门旅游,可以像小孩一样每天睡到自然醒。”
  通讯员 谢蔚 本报记者 盛伟 文/摄
  来源:钱江晚报您的位置: &
> 癌症病人可以结婚生子吗?
日期: 来源:互联网
  随着肿瘤病人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更多的年轻人深受癌症困扰。除了要治疗癌症,这些年轻人们还经常想到一个问题:我以后能结婚生孩子吗?
  癌症病人结婚生子确实是个很沉重的话题,有很多人认为这些人连生命都不保了,还想什么结婚生子?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追求婚姻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权力,主要病人身体状况稳定,同样可以结婚生子。
  癌症病情稳定后可考虑结婚
  首先,治疗癌症当然是重中之重,应集中精力治病、养病,配合医生把治疗计划完成。一般在后连续观察三至五年以上,经医生检查没有任何局部复发或其他器官转移现象,全身一般情况良好情况下,再考虑结婚的问题就比较恰当一些。
  婚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患者要对自身负责,也应对对方负责。一个癌症治愈患者,在婚前***能坦率地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病史,这样对婚后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是有好处的,也有益于患者今后的进一步全面康复。【】
  女性癌症患者生育要看身体状况
  一般来说,女性癌症患者经清疗并未影响生育能力的话,生育仍是可能的事。
  但从医学上考虑,有些专家认为还是不生育为好,会有一部分人在怀孕后发生复发和转移。另外,癌症患者经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者容易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这些也是要考虑的范围。至于哺乳,还是尽量人工喂养为好,母乳喂养消耗母亲体力,容易导致癌症复发。
  因此,我们建议癌症病人可以在病情稳定后结婚,但建议女性病人***不要怀孕生子。
PET-CT检查,伽玛刀手术治疗全国预约中心热线:400-082-1008
本文章系医生在线网编辑原创或采编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医生在线网。
预约电话:400-082-1008&&&&&&&&&&&
预约电话:400-082-1008&&&&&&&&&&&
预约电话:400-082-1008&&&&&&&&&&&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肺癌晚期患者,为何越活越健康?
我的图书馆
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肺癌晚期患者,为何越活越健康?
他既是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肺癌晚期患者,同时又是一名高级编辑、记者。他在博客上写下了一篇篇“治疗日记”,记录了他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身经历。他就是曾写下《联想风云》一书的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凌志军。与癌症斗争了整整五年,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越来越健康。他说,他真切地认识到,癌症不是绝症,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癌症患者中有很多人并不是死于自己的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恐惧和错误的治疗。我这样说,很多人一定不信。事实上我过去也不会这样想,直到自己也成了一个癌症病人,有了一些切身体验,又有很多癌症患者的经验教训做参照,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并没有像医生预见的那样迅速走向死亡,我能感觉到死神离我越来越远2007年2月,我病倒了。医生在我的颅内发现两处病灶,疑为“脑瘤”。两天后又在我的左肺发现肿瘤,由此诊断“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也可以说是“肺癌晚期”。医生当时认为,我已经活不过三个月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和我的家人都蒙了。有生以来我第一次与死亡如此接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癌症患者的恐惧和绝望。我不断地追问自己:难道癌症真的就是绝症?难道癌症病人真的就没有生路?于是我开始为自己寻找康复之路。我在一次手术中切除了左肺的恶性肿瘤,但是我一直没有接受手术切除脑瘤的治疗方案。我拒绝了一些“抗癌特效药”,也拒绝了化疗和放疗。术后出院时,我甚至连一片药也没带回家。当我意识到肿瘤治疗领域存在一些致命的弊端后,我开始尝试用一些纯自然的方法恢复自己的体能,而不是急于用药物围剿自己体内残存的癌细胞。这些方法也许在医生看来什么都不是,至少算不上医学意义上的治疗,却寄托着我生的希望。令人惊讶的是,我并没有像医生预见的那样迅速走向死亡。事实上,我能感觉到死神离我越来越远。如今已经五年过去了,我仍然活着,而且越来越像个健康人。我甚至有余力去关注癌症治疗领域里的是非成败,结果竟发现了一些惊人的事实。这些事实完全不符合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癌症的了解,却能印证我个人的体验。在我最绝望的日子里,我认识的一些美国人不约而同地告诉我,癌症不是绝症,而只是一种慢性病。他们说,在美国,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来看待癌症的。我对这种说法将信将疑,于是试图考证它是否有根据。结果发现,美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最近10年里第一次被遏制,转而呈现下降趋势。癌症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即医学上所谓“治愈率”,提高到81%。如今美国癌症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已经达到11年,并不比一些慢性病患者的更短。换一种方式来设想,癌症患者的感觉,可能真的类似于得了心脏病或者是糖尿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才能公开宣布,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根治,三分之一经过治疗可以长期生存。一些研究机构还进一步证明,癌症患者中有一部分人能够不治而愈。第一次知道这些事实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与我自己对癌症的认识是如此不同,与我们国家的癌症治疗现状也是大相径庭。我似乎看到一线曙光,然而它距离我们那么遥远,就像在一条又长又黑的隧道尽头的一盏烛灯。为什么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在过去30年几乎没有提高在我们的国家,大部分癌症患者在三年内死去,能够活过五年的只有20%左右(根据不同的报告,我国肿瘤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在10%~30%)。这不仅大大低于美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明白癌症治疗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自己的求生机会不敢有更多奢望。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象,有没有可能让我们国家癌症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呢?如果我们的“五年存活率”达到美国的平均水平,那么每五个死去的人中间,就会有三人活下来。用已经公布的“世界平均水平”和“美国平均水平”做参照,我可以大致推算出,在我们国家每年死去的大约200万癌症患者中,有30万至100万人本来不至于死去,至少能活得更长些。我仔细揣摩这种情形,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癌症患者会更少地存活、更多更快地死去?是我们这些癌症患者讳疾忌医吗?或者是特别舍不得花钱?是我们国家癌症治疗技术特别落后吗?是我们缺少好医生吗?是我们没有特效药吗?是我们独有的中西医结合彻底失败,因而让患者更短命吗?我在困惑中仔细询问身边的病友,我无数次地置身于医院的拥挤、混乱和繁忙中,观察病人,观察医生。我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他们每天在同一时间拥进挂着“肿瘤门诊”招牌的那些大楼,带着满脸的焦虑和绝望;我看到那些身着白衣个个拥有一大堆头衔的专家,他们在收取病人几百元的挂号费之后只不过付出几分钟时间;我看到锃光瓦亮的医疗设备摆满楼上楼下,还被告知这都是全世界最先进也是最昂贵的;我看到所谓“最新最好的特效药”几乎每周都在问世,还有所谓“中西医结合”的独一无二的优势。病人们排着长队往医院的收费窗口里塞钱,他们每年花在治疗上的钱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着。我的困惑在继续,因为我找不到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国家癌症患者康复的机会更少,死亡的人数更多?为什么中晚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在过去30年几乎没有提高?求生的玄机原来如此简单:只要我们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2007年从夏到秋的一段时间,我惊讶地发现我脑瘤的症状减轻了。这一段时间进行的复查表明,颅内病灶正在缓慢地缩小。看来那个迫不及待的手术计划完全没有必要,医生的“死亡预言”也被证明是一个错误。想到当初被医生的话吓得手忙脚乱的样子,我和家人都觉得有点好笑,同时庆幸自己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把脑袋锯开。2009年的一天,我遇到社区卫生站的老护士长。那时候我已完成肺癌切除手术,却仍未对颅内病灶采取任何治疗,而那个病灶已经缩小了80%。说起我的病,她不禁大惊:“你现在还活着,真不容易。好好珍惜吧!”分手时她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别人像你这样的,早死好几回了。”这种体验比其他任何尝试都更明显地暴露出一些不寻常的因素:癌症治疗体系有可能存在致命的弊端,而我们对癌症的认识存在致命的偏差。这两个“致命”加在一起,让我们生的希望变得格外渺茫。不过这些想法在当时还是模模糊糊,更因为我对医学的无知而显得不那么可靠。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开始搜集有关癌症治疗的资料。有一天,我看到一些资料,在所有死亡的癌症患者中,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有不少人用这一组数字来概括当今中国的情形,包括一些长期致力于癌症治疗的医学专家。这表明它不是圈里人的信口开河,更不是外行们的以讹传讹。我还看到了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一些医学专家相当精确地指出,“用药不当”大范围地存在着。其中一位认定,“目前癌症病人符合规范用药者仅为20%”。另外一位则指出,“有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这些数字令我震惊,癌症患者中竟有如此多的人不是死于自己的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恐惧和不正确的治疗。我们恐惧,是因为我们无知。我们不了解癌症,不知道癌症其实并非绝症,只不过是一种慢性病。我们不了解自己的肌体,很容易过低地估计自己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却过高估计药物的能力,不知道那些所谓“特效药”有可能正是致命的杀手。现在回过头来看,原来癌症患者求生的玄机如此简单:只要我们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我们就已经有66%的机会远离死神。即使我们的肿瘤已经到了中晚期,也可以长期与癌共存。做一个聪明的病人,远比做一个听话的病人更重要2012年春天,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不仅活过来了,而且重新成为一个健康正常的人。这对我是个巨大的鼓舞。于是我想到那些和我同样命运的癌症患者,还有他们被焦虑和绝望情绪包围着的家人。我开始设想把我的体验告诉他们。那个晚上我打开电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手指依然灵活。此前我的所有写作,都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这一回是我的亲历。如果说过去我在写作中倾注的是心血,那么这一次就是我生命的诉说。我的妻子赵晓东伴随我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还在日记里记下其间的点点滴滴。如果你一定要问我,有没有一些可以让癌症患者共同遵循的东西,那么我会说,有。的确,有一些事对所有病人都是相通的——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那些应当接受的治疗。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那些不应当接受的治疗。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楚哪些是应当接受的、哪些是不应当接受的。我们都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从容地迎接死神降临,什么时候该坚定地寻找康复之路。视死如归固然可敬可佩,叩开康复之门却更困难也更可贵。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因此,做一个聪明的病人,远比做一个听话的病人更重要。如今回想起来,五年前那种死到临头的感觉依然清晰,只不过对于死我已不再恐惧。在经历了与死神的对话之后,我对死亡的理解变得达观和通透,我的生命也变得更加丰富和从容。我想,这就是所谓“向死而生”吧!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癌晚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