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应吃什么书上说要少食多餐,但这种情况...

请问糖尿病人要少食多餐,那怎么用药呢?是每次吃饭都...
请问糖尿病人要少食多餐,那怎么用药呢?是...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请问糖尿病人要少食多餐,那怎么用药呢?是每次吃饭都要用药,还是?
例如一天4餐,怎么用药?我一直困惑,所以不敢多餐。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烧烫伤、褥疮、糖尿病足(老烂腿)
擅长:小儿内科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血管、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1848
问题分析: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需要三餐定时定量,并不是少食多餐,三餐定时定量有力于控制总的热量摄入,不要吃稀饭、油炸食品,少吃土豆、薯类等淀粉类食物,少吃西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意见建议:降糖药物的服用一般根据饮食,如二甲双胍进餐中服用,格列美脲饭前服用。平日要多运动。
职称:医师
专长:白癜风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20682
病情分析:糖尿病可以用二甲双胍治疗,同时需要饮食控制,减少含糖量高的食物。及时测量血糖,可以在家自测,定期到医院让医生给调整用药和饮食方案意见建议:。增加运动,降低体重指数。如果口服药物控制不好,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2284
问题分析: 您好,药物都有一定的有效时间,按照说明上吃就行,如一日两次,你就早晚各吃一次就行,和吃饭的餐数无关的。意见建议:您好,不用每次吃饭的时候都吃药的。一天三餐四餐都和药物的使用无关
问对于用药方式的困惑。
职称:护士
专长:脑出血
&&已帮助用户:262
你好;胃炎引起的症状,一般会导致胃疼、胃酸、嗳气、打嗝、呃逆等症状你说的情况我建议要清淡温热少量多餐易消化饮食。建议可以服用奥美拉唑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平时注意规律饮食,禁烟酒,禁生冷酸辣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问宝宝1岁十几天,每天吃4餐,一餐一大碗粥(...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2428
病情分析:你好,宝宝可能是因为吸收系统不正常才会导致这样的现象。指导意见:我建议你最好是带孩子去中医诊室给宝宝做做小儿推拿按摩,帮助孩子改善吸收消化系统。这样的话对宝宝的身体会有很大的好处,也可以减少药物给宝宝的伤害
问糖尿病人的用药
职称:医师
专长:女性不孕
&&已帮助用户:435754
您好:建议您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以便排除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的治疗,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问牛皮癣的困惑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脑血管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54235
病情分析: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中医古称之为“白疕”,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西医称为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男性多于女性。牛皮癣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另外,城市的野广告也被称之为“牛皮癣”。
意见建议:
问现在很困惑
职称:医师
专长:社区医师、妇科
&&已帮助用户:120017
多数考虑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一般是由于雄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最好是去医院做内分泌检查辨别,如果是的话,适当调理治疗就可以的
问宝宝1岁十几天每天吃4餐一餐一大碗粥(我们大人都没吃...
职称:医师
专长: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炎
&&已帮助用户:174957
问题分析:你好,宝宝可能是因为吸收系统不正常才会导致这样的现象意见建议:我建议你最好是带孩子去中医诊室给宝宝做做小儿推拿按摩帮助孩子改善吸收消化系统这样的话对宝宝的身体会有很大的好处也可以减少药物给宝宝的伤害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轻度烫伤如果注意护理预防感染的话一般是不会留下疤痕的
首先在烫伤发生之后必须让患者保持镇静
考虑疤痕较大或者影响美观就需要手术治疗,,只有手术修复
扶持患者去最近的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处或立即浸泡在冷水中
恢复期间您可使用芦荟胶或维生素E涂抹来帮助修复伤口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x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糖尿病患者容易陷入的三大陷阱
温馨提示: 糖尿病饮食一环节与生活密不可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如何正确饮食,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想到少吃多餐。然而事实上,糖尿病饮食并非这么简单,错误的思维往往令糖尿病患者跌入一个个陷阱中。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没有相关商品!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婆婆在家里每天都会念叨的话,我知道,...
最原始的避孕方式就是古人采用的麝香避孕法,即将麝香......少食多餐真适合糖尿病患者吗|少吃多餐|糖尿病_新浪健康_新浪网
少食多餐真适合糖尿病患者吗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微平台
  (作者:陈云凤&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患者控制血糖最关键的是要控制血糖平稳,使血糖不要大幅度波动。而且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与持续时间的长短,都对糖尿病患者病情影响较大,甚至会引发并 发症。很多糖尿病人都知道高糖食物升血糖快,因此在食物种类的选择上都格外注意。其实每餐用餐量的多少也会影响血糖水平的稳定性。&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胰岛功能都有所下降。每一餐进食的量越大,越容易加重胰腺的负担,导致胰岛功能的提前耗竭。况且,一次进食大量食物,有限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就会出现餐后血糖快速且持续地升高,造成身体不同脏器的损害。
  就好比做蛋炒饭,假设蛋液的量相同为50g,第一份炒100g的米饭,第二份是200g的米饭。很明显第一份炒饭中的每一粒米都被包裹住,而第二份只有一部分被包裹住。这里的蛋液就相当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米饭就相当与我们吃入的食物。
  如果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一方面,每一餐进食的总量不多,总热量摄入就不多,胰岛的负担就不重;另一方面,即使胰岛素分泌的量不多,也足够处理所摄入的少量食物,餐后血糖就不会有太大波动。
  不少上班族的糖尿病病人可能觉得这样太麻烦了,其实可以理解为三餐两点制或者三餐三点制。在早午餐间、午晚餐间、晚餐到睡前之间,来一点加餐。加餐食物可以准备便于携带的无糖饼干,低糖瓜果,牛奶,无糖酸奶,或糖尿病专用的成品食物。
  糖尿病患者采用少量多餐制,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及缩短高血糖持续的时间,这对辅助控制病情很有帮助。为了更好的平稳血糖,请您做到少量多餐哦!
  编辑:胡青梅
本期继续设精品评论奖品。说出您对膳食营养指南的感受、评价…糖尿病患者少食多餐利于控糖 迟润华教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糖尿病患者少食多餐利于控糖 迟润华教授
&&糖尿病患者要样控制住自己的病情,一定要做到控制好饮食。尤其要做到的一点就是需要少食多餐,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住病情。那么,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分析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为何糖尿病人慎用甘油果糖
为何糖尿病人慎用甘油果糖
09-09-07 &匿名提问
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果糖和麦芽糖,但是乳糖的摄入还是应该限制。果糖是单糖中甜度最高的,食用果糖后血糖不易升高,且有滋润肌肤作用。麦芽糖在缺少胰岛素的情况下也可被肝脏吸收,不引起血糖升高,可供糖尿病人食用。确实它分解产生葡萄糖,但糖尿病人体内并不是不能有太多葡萄糖,而是要保证血糖浓度不能过高。所以麦芽糖是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乳糖则不然,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比婴儿时期降低,食用乳糖容易导致在小肠积累,产生渗透作用,使体液外流,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恶心、腹痛、腹泻。祝您的婆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倒认为是好,还是不要吃好,吃少点也不会多块肉,是吧??但你好想吃,你最好就去问问医生好些/祝你好运。 多吃南瓜能降血糖?一个传说蒙人十几年 《健康时报》记者 韩林涛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王鹏    一个传说竟然蒙了我们十几年!   十几年来,众多糖尿病人把吃南瓜当作降血糖的好办法,而市场上各种以南瓜为原料的食品、保健食品更是吸引了成千上万热衷于食疗的糖尿病人。更有甚者,有人还说只要连续食用100斤南瓜就能控制糖尿病,并且不用吃药……但现在终于有糖尿病专家站出来大声地对它说“不!”专家说:多吃南瓜不仅不降糖,有时会出现黄染,甚至会升高血糖!   ■健康时报记者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没有发现“南瓜降糖”过硬的科学依据,相反许多糖尿病专家对此说法提出质疑,或持谨慎态度。   ■根据健康时报记者调查的结果,所谓“南瓜降糖”的说法,仅仅是一个来自日本的“传说”,其真伪尚待考证。   ■一些糖尿病专家认为,南瓜在血糖生成指数上属于高指数食物,多吃南瓜不但不降糖,反而会升高血糖。   ■目前市场上各种以南瓜为原料的食品、保健食品,专家提示糖尿病患者应谨慎对待。   ■ 健康时报欢迎相关研究机构、专家、个人,对本文的观点、材料、数据进行商榷、质疑,旨在向公众传递更科学、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南瓜不降糖反而会升血糖——   南瓜在常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上属于高指数食物,多吃不但不能降糖,还会升高血糖。通过查证各种书籍,加上长期对患者的饮食情况的调查,雷顺群教授发现,十几年来“多吃南瓜能降血糖”的说法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多吃南瓜不但不降糖,反而会出现皮肤黄染,甚至会升高血糖!”北京中医药大学糖尿病会诊中心主任雷顺群教授对记者说。   雷教授讲,不少糖尿病患者听说吃南瓜能降血糖,所以经常吃南瓜甚至天天吃南瓜。结果在临床中他发现有一部分病人,由于长期大量过食南瓜,不但没能降血糖,反而脸和皮肤出现黄染现象,甚至血糖升高。   南瓜究竟能不能降糖?雷教授仔细查遍了《本草纲目》、《全国中草药大汇编》和《中国民间单验方》等中医药典籍,始终没有找到有关南瓜治疗糖尿病的记载。相反,《本草纲目》里说:“南瓜补中益气。多食发脚气、黄疸。”同时,南瓜在常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上属于高指数食物,可以吃,但不能多吃,吃多了会升高血糖。通过查证各种书籍,加上长期对患者的饮食情况的调查,雷顺群教授发现,十几年来“多吃南瓜能降血糖”的说法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和雷教授的惊人之语持相同观点的是,在南方的武汉,有一位糖尿病专家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徐焱成也对南瓜降糖的说法表示反对,并对此做了详尽的研究。专家对数十位糖尿病患者做了实验,结果发现患者吃南瓜后(不吃其它东西)的血糖要比吃南瓜前增加1~2毫摩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徐教授强调,目前凡已知有含糖的食物,还没有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发现过有哪种食物能够降血糖。不少病人听信南瓜具有降糖作用的“民间土方”,大量吃南瓜进行“食疗”,结果血糖不降反升!他解释说,南瓜与丝瓜、西瓜的热量相当,会影响人体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目前,徐教授正在整理有关的详细研究报告。   我国现有糖尿病人4000多万,血糖高而又未达到糖尿病程度者有6000多万,除了这一亿多人之外,还有多少人属于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难以确切地统计,反正我们感觉身边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据专家估计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还正以每年100万的数量在增加。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病,以现有的医学技术尚无根治方法,只能终身用药控制。因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而发生的各种合并症死亡率及致残率十分惊人,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三号杀手。无论是在糖尿病的预防上,还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合理的饮食结构则是影响糖尿病发病和病情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专家要求患者重点注意的方面之一。   多吃南瓜能降糖这个流传了十多年的说法,关系到上千万的糖尿病和高血糖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那么这种说法究竟从何而来呢?谁最先说南瓜能降糖—— “这种产品是按食品的标准生产的,是食品性质,不是药品,连保健品都不是。我们不能说它有‘疗效’,只能说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对“南瓜有降血糖作用”的说法,他们也没有经过研究,只是看到报纸、杂志上有这类宣传,觉得是商机,就做了,对于南瓜降糖的原理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不清楚。   记者随机询问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多位糖尿病人,当记者问他们是否知道多吃南瓜能降血糖、治疗糖尿病这一说法时,不但几乎所有患者说知道,而且很多人还对此深信不疑。北京一位42岁的贾女士,因为父亲患有糖尿病,所以每年一到南瓜上市的日子,贾大姐总是去市场买上几十斤南瓜给老父亲送去,她说糖尿病人能吃的东西本来就不多,又听人介绍说吃南瓜对糖尿病人有好处,于是就给老父亲多买来吃……   和贾女士一样,许多糖尿病患者或家属都知道南瓜能降糖这个说法,有的说是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的宣传中得知的,有的是听保健食品商店的售货和咨询人员或者亲友介绍的,还有的人也说不清楚从何而知,看人家在吃,他就跟着吃。   在北京的一些保健品商店和药店、超市的保健品专柜上,记者发现很多号称能降血糖的、以南瓜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在记者调查中,几乎所有销售人员都无一例外地对“南瓜能降糖”这一说法的正确性深信不疑。   记者与北京一家生产“南瓜精粉”的公司取得了联系,并在其公司和公司经理见了面。记者问这位经理:“吃南瓜能降血糖这一说法的科学根据是什么,出处在哪?”   这位经理笑着说:“像老弟你这样的文化人就是凡事都要注重个什么出处啊书本的,这说法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呀,还要什么出处!一提起南瓜,每个糖尿病人都知道它能降血糖,这在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常识。”   “如果真是常识,那它一定有确凿的根据和出处。”记者追问。   经理含糊地说:“这是源于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理论吧……”   “那出自于哪本中医中药典籍?”记者故作好奇。 经理先是支吾道:“大概是《本草纲目》吧,好像是……”后来在记者的耐心追问下,他终于道出了内幕:“其实作为商家并没有必要完成从科研开始的全过程,我们大可以把一些现成的结论直接拿来用,直接生产。”   “那吃南瓜真能治糖尿病吗?”记者问。   经理说:“这种产品是按食品的标准生产的,是食品性质,不是药品,连保健品都不是。我们不能说它有‘疗效’,只能说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的产品包装上,原料介绍中写着“日本矮生小南瓜”,该经理介绍说,他们使用的南瓜是属于日本引进的品种,产于北京,据说日本品种的南瓜效果好。   记者又联系了天津一家生产南瓜粉的商家,在电话里,一位姓徐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对“南瓜有降血糖作用”的说法,他们也没有经过研究,只是看到报纸、杂志上有这类宣传,觉得是商机,就做了,对于南瓜降糖的原理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不清楚。说法来自日本北海道——   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北海道地区糖尿病患者高达5%,但北海道有个夕张村却没有一名糖尿病患者,这一报道在日本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兴趣。经日本一位医学专家深入细致地考察和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与当地居民食用嫩南瓜有关。   记者查阅了各种报纸、杂志、网站和电视节目记录,发现确实有多种媒体都曾有过“吃南瓜可以降血糖、防治糖尿病”之类的报道或说法,而且对于这一说法的源头出处基本一致,都是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北海道地区糖尿病患者高达5%,但北海道有个夕张村却没有一名糖尿病患者,这一报道在日本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兴趣。经日本一位医学专家深入细致地考察和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与当地居民食用嫩南瓜有关。经鉴定这种南瓜为“裸仁南瓜”。后通过临床试验,他们发现“裸仁南瓜”对预防糖尿病有一定效果,并具有一定的治疗糖尿病的作用,由此在日本兴起了“南瓜热”。因此很多商家以此为“依据”,开发出了很多产品,如南瓜粉、南瓜降糖茶、南瓜饼干等保健食品,以满足热衷于食疗的糖尿病病人。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渐增多,南瓜能降糖的传说也被越传越神,民间甚至传出一些偏方,说只要连续食用100斤南瓜就能控制糖尿病,并且不用吃药。   对于这样的一个“科学理论的出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雷顺群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徐焱成都表示:某些所谓来自国外的传说绝不能当作科研成果来看待,这些传说中有很大商家炒做的成分。简单地以某种传说作为行动指南显然没有科学道理,根据记者连续一个月的调查,至今没有发现所谓南瓜降糖的足够的科学依据,相反倒是许多专家对此说法提出了质疑。   把南瓜看个“底儿掉”———   “多吃南瓜降血糖是我一直反对的观点,靠吃南瓜降血糖是没有用的。南瓜是一种含糖较高的食品,不可能对人的血糖没有影响。”薛长勇教授介绍,从营养的角度看,南瓜只是一种普通的蔬菜,含量较多的营养物质是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糖,与其他蔬菜相比,并没有什么“特长”。据他所知,不但没有发现南瓜能降血糖,也没发现它能治疗其他疾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糖尿病会诊中心主任雷顺群教授介绍,南瓜的血糖生成指数为75,根据含糖量的多少,如果生成指数在55以下,糖尿病人基本都可以食用。如果为55~75,应该控制食用,75以上属于高指数食物。高指数食物进入人体肠胃后易消化,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而进入血液后峰值高,从而促进血糖升高,故在日常生活中,建议糖尿病人不宜吃太多南瓜,要适可而止。   “我在临床上没有发现过吃了南瓜血糖下降的病例,却发现过吃南瓜太多,使血糖居高不下的患者。”雷教授充满担心地说。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徐焱成介绍说,不少病人听信南瓜具有降糖作用的“民间土方”,大量吃南瓜进行“食疗”,结果适得其反。徐焱成说,南瓜中含有果糖、葡萄糖、淀粉等成分,经过研究发现,500克南瓜大约可产生10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1000克冬瓜所产生的热量,与丝瓜、西瓜的热量相当,会影响人体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专家对数十位糖尿病患者做过实验,结果发现吃南瓜后(不吃其它东西)的血糖要比吃南瓜前增加1~2毫摩尔。徐教授强调,目前凡已知有含糖的食物,还没有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发现过有哪种食物能够降血糖。南瓜作为一种普通的蔬菜,可以吃,但不能多吃,更不能把它当作降糖“药”来用。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主任薛长勇教授说:“‘多吃南瓜降血糖’是我一直反对的观点,靠吃南瓜降血糖是没有用的。南瓜是一种含糖较高的食品,不可能对人的血糖没有影响。”薛教授介绍,从营养的角度看,南瓜只是一种普通的蔬菜,含量较多的营养物质是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糖,与其他蔬菜相比,并没有什么“特长”。据他所知,不但没有发现南瓜能降血糖,也没发现它能治疗其他疾病。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教授认为,适量吃南瓜可能对降血糖有一定作用,但绝不能把它的作用夸大,而且不能吃得过多,更不能代替正常的药物治疗,否则会适得其反。向教授说:“南瓜有很多种,真正可能有效的品种是极少数。适量吃可能会对降血糖有一些作用。但千万要注意适度,不能吃多了。”他在说话时把“适量”、“可能”、“一些”几个词咬得很重,并且进行了详细解释。“适量”指千万不能多吃,说“可能”是因为对此尚无确切统一的定论,各种观点都没有得到医学界的公认,“一些”说明它即使有作用,也只是很小的辅助作用,绝不能代替正规科学的药物治疗。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南瓜分会会长刘宜生介绍说,南瓜起源于南美一带。中国从明末清初时开始引进,目前我国具体有多少个品种难以统计,至少有百种以上。从日本引进的品种也很多,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尤其近十几年来开始大量引进。“现在生产南瓜食品的厂家很多,但是据我所知真正使用日本品种的却是极少数。也有的厂家还宣称采用的是从日本北海道夕张村引进的品种,但事实上是否是真的,我就不清楚了。”   从事南瓜研究多年的刘宜生教授指出,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果胶等营养物质,它是一个很好的保健蔬菜,经常、适量地吃对人体是有益的。至于南瓜能否降血糖,受访的一些蔬菜研究专家表示,有的研究资料讲,有的品种的南瓜是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由于南瓜品种很多,其营养成分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可达3~5倍。有的专家谨慎表示,即便是个别品种南瓜有一定降糖作用,患者又如何保证吃的正是这一类南瓜呢?   南瓜只是一种普通的蔬菜,绝不能靠多吃南瓜来降血糖、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和高血糖病人千万不要因为听信不实传言而多吃,以免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编后:   “多吃南瓜能降血糖”的说法最初是什么时候、怎么从日本漂洋过海传到中国的,究竟有多少人相信了、也照做了,记者已经难以稽考,但少说也流传有十几年了,成千上万的人也都尝试了。   这十几年来,众多商家就这么糊涂地做、糊涂地卖,千万人就这么糊涂地吃,现今每当南瓜收获的时节,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孝顺儿女买上几十斤南瓜给身患糖尿病的老人送去,还有的地方“洛阳瓜贵”,一公斤南瓜的价钱最贵时能卖到十几元钱,几乎比肉价还高……令人遗憾的是,这么长时间、这么多地方,却少有人对这个说法产生过怀疑,更没有一个响亮的声音对它说“不!”今天几位权威专家有责任感的声音令我们敬佩,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沉重的思考。在采访中,几位专家都表示,虽然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众多患者渴望健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病急”也绝不能“乱投医”,不能盲目地听信所谓的传说、土方和商家的炒作,更不能盲目地“从众”,不能看人家吃什么也跟着吃,不管不问、不顾后果。而应该尽量以一种科学理性、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寻医问药,这样才是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负责。   受访专家简介   雷顺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糖尿病会诊中心主任、教授 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出诊时间:周一、三、六上午   徐焱成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并从事糖尿病分子生物学研究 出诊时间:周三   薛长勇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主任、教授 擅长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饮食调整与控制治疗及相关的基础研究 出诊时间:周二、四   向红丁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教授 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 出诊时间:周二、三上午,周三下午(特需)   刘宜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南瓜分会会长,长期从事蔬菜栽培技术和南瓜育种研究   《健康时报》
糖尿病人主餐外的饮食选择: 糖尿病人除有计划地安排每日的热卡、三大营养素摄入外,还应注意主餐外的饮食。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可溶性纤维(果胶)。果胶能降低葡萄糖吸收的速率和减少脂肪的吸收,故有降脂、降糖的作用。但由于水果含糖量比蔬菜高,例如西瓜含糖为4.2%;桃子、梨、批把约8%~1O%;苹果、甜橙、柑桔约11%~13%;香蕉、柿子、荔枝约14%~16%;枣、甘蔗、红果约20%。水果的主要糖份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单、双糖,吸收快,易使血糖升高。糖尿病人能否进食水果,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并做到以下几点:1.本人能认真进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坚持定期监测血糖、尿糖,血糖已控制在相对良好和稳定的水平;2.尽量回避含糖高的干果,选择含糖低的鲜果(例如西瓜、草莓等);3.进食水果最好在空腹和两餐之间,少量开始,如半个桔子或苹果,最多不超过10Og。要从治疗计划中减去相应主食的量,一般2OOg桔子或苹果需减去主食25g。甜味剂糖尿病人不宜食用含糖的甜食。满足口感只能使用糖的代用品,即甜味剂。目前使用的有木糖醇、甜叶菊、糖精。木糖酸能产生一定热量,在代谢后期才需胰岛素的促进作用。进食木糖醇后,对正常人和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的幅度和速度都低于葡萄糖和蔗糖。但木糖醇在肠道的吸收率低,吃多了易引起腹泻,还会使血甘油三酯浓度升高。因此,木糖醇仅适用于控制较好的糖尿病病人,每日用量不超过50g。糖精和甜叶菊的甜度约为蔗糖的300~50O倍,不提供热量,不含营养素。有人曾提出精精有诱发膀胱癌的作用,但近年的研究认为,每日用量少于SOO~1O00mg是安全的。但糖精能通过胎盘,妊娠妇女应避免服用。饮酒酒除提供热量外,无任何营养价值,每克乙醇产生29.3kJ(7heal)热能。过量饮酒抑制食欲,加重营养缺乏。长期饮酒可能损害肝脏、胰腺、生殖系统、血管,升高血三酰甘油。糖尿病病人饮酒除以上不良影响外,还打乱和干扰了饮食计划,抑制糖异生作用,使那些正注射胰岛素或服用优降糖等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诱发低血糖,也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所以糖尿病原则上不要饮酒。但适量的酒可以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如果饮酒,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血糖控制良好,无其它重要脏器的慢性病和糖尿病并发症;2.不注射胰岛素和口服磺脲类降糖药;3.肝功正常;4.饮酒时要进餐,避免发生低血糖;5.饮酒量:葡萄酒每次不超过1O0~15Oml;啤酒不超过350ml,不饮白酒上述酒量约相当于主食25g,应从饮食计划中减去,每周饮酒不超2次。 糖尿病人的进食方法: 宜少食多餐,一日不少于三餐,有条件上下午安排间食及睡前进食,即保证吸收,又减轻对胰岛负担; 早餐量要少,上午肝糖原分解旺盛,易发生早餐后高血糖。如一日三餐比可为1/5、2/5、2/5;进餐时间要规律少吃零食;严格执行,长期坚持。 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盐: 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医生们通常是把限制饮食,特别是限制进食含糖高的食品,作为重要的防治方法来指导患者。但是,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很少引起注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 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如何饮食调理: 多数糖尿病患者体型偏胖,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并不胖,甚至属于消瘦,他们是否就不需要控制饮食呢?当然需要控制饮食!糖尿病不分胖瘦,不控制饮食都会导致血糖失控。当然对于消瘦的患者,可以适当放宽热量的摄入,但具体饮食仍应按照营养治疗黄金法则安排。可以用体重作为衡量热能是否合适的标准。 ·要分清目前的体重是保持稳定还是仍持续下降,因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或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贫血等都会导致体重下降,血糖控制好以后体重就会保持稳定。·同医生一起检查您的治疗药物是否合适,应及时调整药物。 ·确定没有其他器质性疾病。 营养治疗方案: ·在增加热量摄入的同时,还要增加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热能可以按照30~35千卡/公斤体重,蛋白质按1.2克~1.5克/公斤体重的比例给予。适当增加瘦肉类、鸡、禽蛋、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但同时要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 ·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铁质,动物类食品与植物类食品同时选用,可促进铁质的吸收利用。 ·少量多餐,保证设计的膳食量能够充分摄入。 ·监测体重,一旦体重恢复至正常应调整饮食至正常水平,不要导致体重超重而矫枉过正。 营养食谱举例:&含铁30毫克,热能2000千卡,蛋白质90克&早餐:蒸饼50克,煮鸡蛋1个,肉松(或酱肉)20克,牛奶1袋。9:30~10:30加餐:咸面包片1片。午餐:番茄炖牛肉(牛肉100克,油10克),肉丝炒芹菜(肉丝50克,芹菜100克,油5克),白菜汤(白菜50克,油2克),米饭2两(100克)。下午4:00:苹果1个。晚餐:熘两样加配(猪肝50克,肉片50克,油菜50克,油10克),西红柿黄瓜拼盘(西红柿100克,黄瓜50克),冬瓜汤(冬瓜100克,油2克),馒头(2两)。睡前半小时:牛奶1袋。 糖尿病饮食治疗: (1) 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 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 (2) 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 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谷类是日常生活中热能的主 要来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给碳水化合物约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 含有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麦、燕麦片、荞麦面、玉米渣、绿豆、海带等均有降低血糖 的功能。?现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无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这些 食品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血糖上升。这是由于人们对“低糖”和“无糖”的误解。认为 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对饮食的控制,致使部分病人无限制的摄入这类食品,使血糖升高 。事实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无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这些食 品都是由淀粉所组成,当人们吃进淀粉食品后,可转变成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所以也应控 制这类食品。? (3) 供给充足的食物纤维。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 改善糖耐量。其机理可能是膳食纤维具有吸水性,能够改变食物在胃肠道传送时间,因此主 张糖尿病饮食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量。膳食中应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膳食纤维具 有降解细菌的作用,在食用粗纤维食品后,能够在大肠分解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及细菌代 谢物,并能增加大粪便容积,这类膳食纤维属于多糖类。果胶和粘胶能够保持水分,膨胀肠 内容物,增加粘性,减速胃排空和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胆酸的排泄,放慢小肠的消化吸收。 这类食品为麦胚和豆类。以往的理论是纤维素不被吸收,因为大多数膳食纤维的基本结构是 以葡萄糖为单位,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与淀粉有很多不同之处,以致于人体的消化酶不能将 其分解。但最近发现膳食纤维可被肠道的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分解的短链脂肪酸可被人体吸 收一部分,而且能很快的吸收。燕麦的可溶性纤维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就可以降低 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因而机体只需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就能维持代谢。久之,可溶性纤维就可 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同时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糖 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冠心病。 (4)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而 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正常时,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当合并肾脏疾病时, 应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质量。乳、蛋、瘦肉、鱼、虾、豆制品含蛋 白质较丰富。应适当食用优质蛋白,目前主张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0%?20%。谷类含有植物蛋 白,如果一天吃谷类300克,就可摄入20克~30克的蛋白质,约占全日蛋白质的1/3~1/2。植 物蛋白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应适当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肾病时, 应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 (5) 控制脂肪摄入量。 有的糖尿病患者误认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实不然,现在提倡不要过多的 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严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 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主张膳食脂肪应减少至占总热能的25%?30%,甚至更低。应限制饱和 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 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 含量也不低,也要适当控制。还要适当控制胆固醇,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应适当控制胆固 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脑等脏腑类食物,鸡蛋含胆固醇也很丰富,应每日吃一个或隔 日吃一个为宜。? (6)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或酮症酸中毒,要 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维生素B族消耗增多,应给维生素B制剂,改善神经症状。 粗粮、干豆类、蛋、动物内脏和绿叶蔬菜含维生素B族较多。新鲜蔬菜含维生素C较多,应注 意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增加铬的含量。铬能够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 脂。含铬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同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锌和钙的食物, 防止牙齿脱落和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的过咸,防止高血压的发生,每日食盐要在6 克以下。? (7) 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酒精能够产生热能,但是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量饮 酒是允许的。一般认为还是不饮酒为宜,因为酒精除供给热能外,不含其它营养素,长期饮 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另外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药后饮酒易出现心慌、气 短、甚至出现低血糖。? (8) 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有利于 减缓葡萄糖的吸收。? (9) 应控制油炸食品,粉条薯类食品及水果。但不是不吃薯类和水果,应学会自行掌握各种 食品交换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营养。 糖尿病的中医食疗: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多食、多饮、多尿,尿中含糖,身体消瘦。在中医属“消渴症”的范围,认为此病多由于平素贪嗜醇酒厚味,内热化燥,消谷伤津,以致肺、胃、肾阴虚燥热,发为消渴。治疗上宜以滋阴清热生津为主,并随证佐以益气、固涩、温阳、活血。 冬瓜100克,鲜番薯叶50克,同切碎加水炖熟服,每日1剂;或干番薯藤适量水煎服。 山药60克,猪胰1具,干地黄30克。用瓦锅加适量清水煮猪胰,再入山药和干地黄同煎。饮汤吃肉,佐膳亦可,连续用。 黄芪30克,山药60克(研粉)。先将黄芪煮汁300毫升,加入山药粉搅拌成粥。每日服1~2次。 枸杞15克,兔肉25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烂熟后,加盐调味,饮汤食肉,每日1次。 猪胰1具,加薏米50克或黄芪100克,水煎服食,每日1剂,连用10天。 大田螺10~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猪肚1具洗净,葱白数茎,豆豉25克。先煮猪肚至烂,入葱、豉调味,再取出猪肚切片。空腹渐次食之,渴即饮汤。 海参、猪胰、鸡蛋各1个。先将海参泡发切片与猪胰同炖,熟烂后将鸡蛋去壳放入,加酱油调味,每日服1次。 蘑菇培养液具有降血糖作用,故常以蘑菇为菜或煮汁饮服,对改善糖尿病症状有利。 枸杞15克,猪肝适量。将猪肝切片与枸杞一起用文火炖成猪肝汤,饮汤食肝。每日2次。 小米粉25克、麦麸50克,加适量盐、葱花、香油、五香粉,用水和匀,做成小饼,烙熟食之。 绿豆250克,加水适量,煮烂熟频饮。绿豆性寒,具有良好的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并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水平。 南瓜1000克切块,加水适量,煮汤熟后随饭饮用。 南瓜富含维生素,是一种高纤维食品,能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并能增加饱腹感。 苦瓜250克,洗净切块,烧、炒时加食油、酱油、食盐适量,随饭食用。苦瓜性味甘、苦,既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又能降低血糖。 活鲫鱼500克,去肠杂洗净;再将绿茶10克塞鱼腹内,置盘中上锅蒸熟。不加盐食用,每日1次。治糖尿病烦渴、多饮。 大萝卜5个,煮熟捣取汁,用粳米150克,同水共煮粥食用。 糖尿病饮食治疗 (1) 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 (2) 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谷类是日常生活中热能的主要来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给碳水化合物约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麦、燕麦片、荞麦面、玉米渣、绿豆、海带等均有降低血糖的功能。?现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无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这些食品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血糖上升。这是由于人们对“低糖”和“无糖”的误解。认为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对饮食的控制,致使部分病人无限制的摄入这类食品,使血糖升高。事实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无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这些食品都是由淀粉所组成,当人们吃进淀粉食品后,可转变成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所以也应控制这类食品。 (3) 供给充足的食物纤维。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其机理可能是膳食纤维具有吸水性,能够改变食物在胃肠道传送时间,因此主张糖尿病饮食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量。膳食中应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膳食纤维具有降解细菌的作用,在食用粗纤维食品后,能够在大肠分解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及细菌代谢物,并能增加大粪便容积,这类膳食纤维属于多糖类。果胶和粘胶能够保持水分,膨胀肠内容物,增加粘性,减速胃排空和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胆酸的排泄,放慢小肠的消化吸收。这类食品为麦胚和豆类。以往的理论是纤维素不被吸收,因为大多数膳食纤维的基本结构是以葡萄糖为单位,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与淀粉有很多不同之处,以致于人体的消化酶不能将其分解。但最近发现膳食纤维可被肠道的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分解的短链脂肪酸可被人体吸收一部分,而且能很快的吸收。燕麦的可溶性纤维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就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因而机体只需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就能维持代谢。久之,可溶性纤维就可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同时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冠心病。 (4)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正常时,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当合并肾脏疾病时,应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质量。乳、蛋、瘦肉、鱼、虾、豆制品含蛋白质较丰富。应适当食用优质蛋白,目前主张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0%?20%。谷类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谷类300克,就可摄入20克~30克的蛋白质,约占全日蛋白质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应适当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肾病时,应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 (5) 控制脂肪摄入量。 有的糖尿病患者误认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实不然,现在提倡不要过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严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主张膳食脂肪应减少至占总热能的25%?30%,甚至更低。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适当控制。还要适当控制胆固醇,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应适当控制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脑等脏腑类食物,鸡蛋含胆固醇也很丰富,应每日吃一个或隔日吃一个为宜。 (6)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或酮症酸中毒,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维生素B族消耗增多,应给维生素B制剂,改善神经症状。粗粮、干豆类、蛋、动物内脏和绿叶蔬菜含维生素B族较多。新鲜蔬菜含维生素C较多,应注意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增加铬的含量。铬能够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含铬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同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锌和钙的食物,防止牙齿脱落和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的过咸,防止高血压的发生,每日食盐要在6克以下。 (7) 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酒精能够产生热能,但是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一般认为还是不饮酒为宜,因为酒精除供给热能外,不含其它营养素,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另外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药后饮酒易出现心慌、气短、甚至出现低血糖。 (8) 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 (9) 应控制油炸食品,粉条薯类食品及水果。但不是不吃薯类和水果,应学会自行掌握各种食品交换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营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临床上所谓的血糖,指的虽然是葡萄糖,但果糖在体內还是会转变成葡萄糖,所以不宜多吃。通常果糖在腸道吸收后只有少部分转变为葡萄糖,所以造成血糖上升的效應較葡萄糖低,对糖尿病患者教安全。但当体內葡萄糖降低、胰島素減少時,体內果糖转变成葡萄糖的量增加,同样会使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喝飲料、可乐等食物時,需要避免过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患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