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取暖都有什么方法神器会导致孩子低温烫伤吗?

一只小小的热水袋竟然会让自己烫伤得需要住院做植皮手术,以后还会留疤?寒冷的冬天里,很多家长怕孩子冷,会在被子里放个取暖“神器”——热水袋、热宝宝等,或是直接用上电热毯。殊不知,这些过冬神器在带来温暖的同时,也隐藏着意料不到的危险。案例一:一位84岁的婆婆,使用带蒸汽功能的泡脚盆泡脚,因患糖尿病对温度缺乏敏感,所以在长时间泡脚过程中被烫伤了都不自知,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双脚发黑、神经坏死,最后截除了3只

一只小小的热水袋竟然会让自己烫伤得需要住院做植皮手术,以后还会留疤?

寒冷的冬天里,很多家长怕孩子冷,会在被子里放个取暖“神器”——热水袋、热宝宝等,或是直接用上电热毯。

殊不知,这些过冬神器在带来温暖的同时,也隐藏着意料不到的危险

一位84岁的婆婆,使用带蒸汽功能的泡脚盆泡脚,因患糖尿病对温度缺乏敏感,所以在长时间泡脚过程中被烫伤了都不自知,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双脚发黑、神经坏死,最后截除了3只脚趾。

32岁的罗先生打球时不慎将腰扭伤,回到家后用“暖宝宝”贴于腰部。随后发现腰上的皮肤上起了许多水泡,被医生诊断为浅二度烫伤,需要上药治疗一周左右。

“低温烫伤”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使用取暖物品时,由于温度不会太高,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逐渐适应了与热源温度的接触,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甚至对某些人不会引起痛觉

但是在低热能的持续供热中,皮肤的表层组织在热能作用下会逐渐脱水,引起损伤,因此低温烫伤经常不容易被发觉

低温烫伤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大问题,可能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

但是因为热源长时间的接触,机体组织长时间受到烘烤,其实已经伤及皮下的组织,所以低温烫伤一般都是较深的烫伤。

低温烫伤多数创面都是深II度到III度的,严重者可以深达骨骼,影响到了肌肉、神经和血管,一旦处理不当,会发生严重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某网友抱热水袋睡觉一晚后脚踝处被烫伤,因未及时处理,伤口逐渐严重。(大家谨慎右滑图片)

低温烫伤发生后,这几种情况千万不要做:

1、在患处涂抹酱油、醋、牙膏、润肤霜、植物油等,以为可以保护伤口,实则更易造成患处感染。

2、自行挑破、挤压、撕除水泡,或用纸巾、纱布等擦拭创面皮损,造成更进一步的损伤,加重病情,同时干扰医师对烫伤程度的判断。

3、在未提前消毒的情况下频繁用手触碰、抠挠患处。

常见的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暖风机都会造成低温烫伤。

如同温水煮青蛙,开始微微热没感觉,但时间久了,就容易烫伤。使用这些保暖设备时,一定要特别小心。

低温烫伤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长期卧床者,对于合并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的患者来说也尤其需要注意。

老年人皮肤随年龄增长而变薄,对低温刺激反应慢,在低温的持续作用下易导致烫伤。

糖尿病人,则是因为血管神经病变,对热损害感知和防御能力低下,从而成为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2、切勿长时间直接接触取暖设备

为了避免发生低温烫伤,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

由于人体在睡眠中会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因而在晚上睡觉之前可以将保暖设备取出, 避免整夜与皮肤直接接触。

除此之外,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糖尿病患者及长期卧床老人尤其要注意

  一到冬季,很多人就已经早早的解锁了御寒保暖的“新神器”,有热水袋、手炉、暖宝宝、暖风机、发热桌垫等,这些装备成为了冬季必屯物品。这些“神器”会给大家带来温暖是不假,但是其中的安全隐患你们也注意到了吗?近日,记者从医院获悉,医院近日已经连续收治了好几例病人,他们都因为保暖产品而导致了“低温烫伤”。

  连续大雪和瑟瑟寒风,不少人纷纷穿上厚厚的冬衣来对抗寒冷。除了羽绒服、帽子围巾等刚需商品外,一些冬日“保暖神器”也开始在网络上畅销。小到巴掌大小的暖宝宝贴、暖手宝,大到暖脚器、电暖器,这些形形色色的保暖神器带着“恒温”“持久”的标签,出现在许多人的购物车里、家里甚至办公室里。

  记者了解到,多数人在冬天都有贴着暖宝宝睡觉的习惯。事实上,这样做虽然十分保暖,却也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带来了低温烫伤的风险。

  对此,医生向董解释,低温烫伤好比温水煮青蛙,被低温烫伤的人,一般是晚上睡觉不易苏醒的人和感觉迟钝的人,以致发生烫伤还不自觉,不少烫伤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才被发现。

  低温烫伤好比温水煮青蛙

  “其实每年冬天,烧烫伤的病人比其他季节要多,其中,冬季取暖时发生的烫伤多为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好比温水煮青蛙,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37℃)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比如,正常人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会被烫伤;但是,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据介绍,低温烫伤导致的创面一般痛感不是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等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往往是第二天甚至是两三天后穿衣、脱衣时摩擦到伤处有较明显的不适才发现伤口。

  如何正确使用取暖产品

  很多人都不太当一回事,直到几天后出现皮肤疼痛、红肿发炎等症状才上医院就诊。这种烫伤表面看着不严重,但深度却比较大,一般都由浅Ⅱ度到深Ⅱ度,严重者会达到Ⅲ度。创面深,往往造成组织坏死,有的可深达骨质。

  此外,这些烫伤常发生在下肢,由于下肢血供较差,伤口不容易愈合,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溃烂,有些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那么要如何避免低温烫伤呢? 医生特别提醒老人要特别注意,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尤需注意。

  此外,如果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更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使用热水袋取暖的时间最好不要过长,尽量避免整夜置于被窝内。易患人群推荐使用空调或能控温控时的电热毯,有效杜绝低温烫伤的发生。

  还有一些爱美的女生,为了冬季保持美丽,不显臃肿,会穿很少的衣服然后到处贴保暖贴,俗称“暖宝宝”来保暖。但是暖宝宝会在贴好之后,温度持续上升。因此,记者建议使用暖宝贴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最好能多隔几层衣服。也不宜贴过长时间,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揭下来换个部位再贴。此外,切忌贴着暖宝宝睡觉,因为睡觉时长时间的热力作用于一个部位,是非常容易引起皮肤烫伤的。而皮肤容易过敏的人、孕妇和婴幼儿尽量少使用这样的取暖方式。

  低温烫伤了怎么办?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由于创面较深且作用时间已较长,传统的冷敷已无明显效果,更重要的是保护创面不要污染,然后及时就医。特别提示:

  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

  医生特别提醒,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仅是红肿或小水泡,但其实皮肤深部已经受到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后果很严重,提示市民在使用取暖设备时要注意安全以防烫伤,尤其患糖尿病、长期卧床的老人要慎用热水袋。

编辑: 张杰蔷 吉网新闻热线:2

  据亲贝网小编了解,今年是双拉尼娜年,再加上极端天气,很多人推测今年要过个“冷冬”了。于是,家里有孩子的,就开始准备各种取暖设备了,为了孩子安全过冬,小编建议,这些“取暖神器”,千万不要给孩子用,如果已经买了,也别心疼钱了,赶紧扔了吧。

  热水袋,乍一摸并不烫手,但是小宝宝的皮肤比大人嫩,时间用长了,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用热水袋来暖被窝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干过,但是一不小心,热水袋漏水、炸裂的话,对小宝宝来说,还是很不安全的,估计今晚这觉你也睡不踏实了吧!

  浴霸是光照强度极高的灯泡,孩子直视的话很容易伤到眼睛。而且浴霸还有一定安全风险,遇水爆炸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0~4 岁是孩子视力发展的敏感时期,有浴霸的家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选择洗澡前打开浴霸,等室内温度上来之后关掉,然后再让孩子进去洗澡。

  小太阳开启一段时间后,最高温度都能超过300℃,这时候别说纸了,估计都能烤红薯了。爱跑来跑去的孩子若碰到了小太阳,那后果不堪设想。它再温暖,安全隐患太大,我们还是远离小太阳吧。

  这几年,家庭使用电热毯烫伤人的新闻层出不穷。特别是家里孩子还小的话,一定不要用电热毯。为啥?因为孩子会尿床,这是会引发电热毯漏电的,再说,年头久了还容易老化,真是想想都危险,好了,赶紧丢掉就是了。

  育儿路上,真是一不小心,就会让孩子身陷危险之中。做父母的除了自身小心谨慎外,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规避危险、保护自己。

  文章综合:亲贝网 年糕妈妈育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天取暖都有什么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