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患有小脑萎缩,脑萎缩晚上不睡觉能持续多久闹人怎么办?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张贞林

老人一个趔趄 遭遇“最后一次骨折”

深秋时节的一个晚上,阵阵寒意中,91岁的任奶奶摸索着下床上厕所,一个趔趄,她又摔倒了,动弹不得。这一次,任奶奶懊悔不已,在儿女面前不时地自责,精神差得很。

“我不想做手术,也不想去医院,就在家躺着。”有些倔强的任奶奶对儿女们说。

在儿女们的坚持下,任奶奶被送到当地的县医院。经过诊断,她是右侧髋关节股骨大转子骨折,医生说有手术、保守治疗两种方案,因为这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闯关是否成功,决定着生与死。临床上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指的是老年人的髋关节骨折。由于老年人常常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同时大腿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出现下肢的力量减退,肢体的协调性较差,所以非常容易摔倒。

听到这个结果,任奶奶脸色黯然,沉默许久才说:“我不想遭这个罪了。”说完,一滴清泪流下来。

两年前在家摔倒,还是邻居破门相助

任奶奶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很少生病。独居的她自己洗衣做饭,每天还去村里跟老太太们打麻将。这让在城里的儿子儿媳很放心,他们隔三差五回来看望任奶奶。

这样有距离的日子,让任奶奶和儿子儿媳的关系非常融洽,每天总是乐呵呵地,精气神足,看上去不像八九十岁的老人。

任奶奶是“闲不住”的性格,爱干净,爱拾掇。“这个床单我用了十几年”“那个毛巾被还是你刚出生那年买的”……每一件被浆洗到发白的物件上面,没有一点污渍,整整齐齐地码在柜子里,堪比部队的“豆腐块”。

但这种井井有条的生活方式,因为一次摔倒被打破了。

两年前的春节前夕,任奶奶踮脚从墙上取东西时,由于站立不稳,一下子摔在水泥地上。这一摔,让任奶奶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

当时,儿女不在身边,还是邻居们听到呼救声后,想办法破门进去,将老人扶起来。儿女闻讯赶回来,赶忙将老人送到当地县医院。诊断结果是,左侧髋关节股骨大转子骨折。

术后卧床,大小便就靠儿媳妇伺候

家人考虑过让任奶奶做微创手术。这个手术现在技术成熟,手法娴熟的大夫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医生考虑到任奶奶年龄大,认为手术风险太高,建议还是回家卧床保守治疗。

任奶奶的孙子在省城打拼,得知此事后,坚持要给奶奶手术治疗。在医院的安排下,从省城请来骨科专家做了微创手术。

手术很顺利,两天后就出院,住进儿子在县城的家。不过,由于任奶奶年纪大,不能下地行走,还需卧床一段时间。其间,老人大小便、吃饭等全靠儿媳妇伺候。这样的生活,对于有轻微洁癖、要强、生性自由惯了的任奶奶来说无异于“折磨”。

刚脱离了拐杖,老太闹着回老家,结果又摔了

那段时间,因为腿脚不便、背井离乡,除了在儿子和女儿家周转外,任奶奶的身边就没啥熟悉的人。渐渐地,她失去了与外界联系的欲望,让之前那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突然衰老。

很多时候,她就坐在窗边,呆呆地望着偶尔路过的邻居,一坐就是半天,看着十分寂寥。

放假时,孙子和孙女带着孩子回去看她。只有看到淘气的曾孙们,她那麻木的脸上才会泛出一丝鲜活的光亮。任奶奶偶尔说:我计算着你们这周会回来,早早就在窗边等着你们了。孩子们节假日的探望,成为她孤寂日子里的唯一盼望。

好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任奶奶的身体好起来了,脱离了拐杖,身体恢复一大半。于是,她闹着回老家,继续过自己的清静日子。

拗不过的子女们,只好将老太太送回老家。这样祥和安静的生活,在上个月被打破了。任奶奶又摔倒了,右侧髋关节股骨大转子骨骨折,还是粉碎性的。

从早到晚照料老人,儿子压力倍增

在激烈争吵中,年事已高的任奶奶坚持保守治疗。自此,她失去了房间之内的自由,被完全囚禁在床上。

对于整个家庭来说,也同样压力倍增。任奶奶的儿子身体尚好,儿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还要靠老伴的照顾。但是生活不易,儿子儿媳默默地承担了下来,每天早晨起床、喂饭、换纸尿裤,下午给老人擦洗、换纸尿裤、喂饭,如此循环。

任奶奶的儿子苦笑着说,觉得他就像一根蜡烛,两头燃烧,一边是要长期卧床的老妈,一边是工作和需要帮衬的子女。

好在这一家人以“百善孝为先”自律。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任奶奶的身体有望熬过这个寒冬,再次站起来。

任奶奶的故事,只是万千老年人生活中的一个缩影。现实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的老人甚至因为一次摔跤便很快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见,老年人防摔不是一个小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意外摔倒,髋部骨折达100万人。其中,股骨颈骨折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所以说,年龄越大,发生跌倒并因此受伤或死亡的风险越高。

如果不小心摔倒,很可能真的就是“人生最后一次”。

我们一起携手关爱老年人,警惕“最后一次骨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萎缩晚上不睡觉能持续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