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抽儿童狂躁症和多动症的区别患儿为什么有暴力倾向?

● 眨眼、清嗓,脾气暴躁,有暴力倾向

● 受了下刺激,又开始咳嗽、挤眼睛,脾气暴躁,吃饭倒是有所改善

● 我们是第一次来,两年前发现翻白眼,吃过西药,清嗓已有1个月,昨天突然开始仰头,脾气暴躁

● 手指抽动半年多,脾气爆得很

这是百安国医馆最近接诊的抽动症孩子中,家长反映出现最多的情况----容易暴躁、易怒。

针对这种情况,今天特邀请百安国医馆创始人胡波博士为大家解答,希望能帮到家长们在面对孩子脾气暴躁时,如何应对,改善孩子的不良情绪。

胡博士表示,患儿抽动障碍伴随脾气暴躁,可能是得了抽动障碍的共患病。

什么是抽动障碍共患病?

共患病,是指同一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且相互难分主次、缺乏必然结果关联关系的疾病。

例如,抽动障碍会伴随一些心理行为障碍:

轻者表现为:躁动不安、过度敏感、易激惹或行为退缩等;

重者表现为:强迫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睡眠困难、自伤行为、情绪障碍、暴怒发作、品行障碍等。

通常抽动症患儿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心理行为障碍,被称为共患病。

上述家长反映的情况,患儿脾气暴躁就属于抽动障碍共患病的情绪障碍。

共患病给治疗增添诸多困难

这些共患病为抽动障碍整体的一部分,是抽动障碍功能损害的来源,增加了疾病复杂性和严重性,可影响患儿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给治疗和管理增添诸多困难。

抽动障碍患儿的心理负担比较重,特别担心在公共场所发生抽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逐渐产生了退缩、回避、自卑心理,即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这种心理在得不到释放时,就会表现出情绪易失控、抗压力低、易怒、冲动等特质,且难以处理挫折及怒气的情形,就像上述家长所描述的脾气暴躁的那种情况。

共患病表现出的行为问题,其发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受生物、心理、疾病、社会、家庭、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

对于抽动障碍患儿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有学者分析认为,抽动障碍患儿具有自控性差、易激惹、易焦虑及抑郁等特点,对外界刺激易反应过度,难以接受约束和控制。

这时,如果遭到父母的负面情绪影响,长此以往可直接影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为自尊和自我评价低下,如父母这种负面情绪过度,超过儿童耐受时,可能导致违拗反抗和攻击等各种行为问题发生。

对抽动症患儿来讲,在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对患儿的学习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和自尊心等方面,要予以必要的相关干预,这不仅能够促进抽动障碍的康复,更有利于患儿回归社会。

首先,家长对抽动症要“冷处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对孩子的任何抽动症状都“熟视无睹”,这不仅要在表面上做到,而且要在心理上做到。或者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一种病,很多小朋友都有,关系不大,慢慢治疗就会好的。不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其次,鼓励孩子多和其他孩子玩、交流,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做错事最好不要当场指责或打骂,待其情绪稳定时再说服教育。

第三,还可以培养一些偏静的兴趣爱好,比如书法、绘画、手工、弹琴等,总之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第四,由于抽动症多发病于学龄儿童,容易被同学歧视,因此家长一定要和老师沟通好,多鼓励,尽量避免责罚。同时再通过老师去教育同学,营造出患儿良好的学习氛围,消除歧视,以减轻患儿和父母的压力。

第五,抽动症患儿,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与帮助,让患儿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善意,他们能被社会所接受,对未来有积极的态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相关抽动障碍协会。

胡博士表示,小儿抽动症病程长,症状又易交替、反复出现,在面对抽动患儿脾气暴躁、易怒时,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因一时的焦急就强加干预,命令其停止抽动,也勿要表现出焦虑、叹气这些负面情绪,这样不但帮不了他们,反而有可能加重抽动症状。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早日康复。

治疗期间,家长也一定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要刚吃上药没几天就觉得怎么还没好,然后又开始给孩子换医生,换治疗方案,或者放弃治疗。

前几天就接到家长的电话,说服药后有改善,然后就没有复诊,20多天没有抽动,结果前几天又开始了。

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康复的,是否停药不是由家长判断,要经过医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判断,才能确定是否痊愈并停药。

肌抽跃是一种急速的肌肉不自主地抽动,类似触电一样的动作。虽然在情况较为严重时,肌抽跃症是一种会影响人正常生活的躯体病症,但生理性肌抽跃(比如打嗝、入睡抽搐,以及疲劳或紧张时出现的肌肉抽搐)在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与身体健康可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那么“你睡觉的时候,突然抽搐着踹了一下腿”这一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对于“你睡觉的时候,突然抽搐着踹了一下腿”这一现象,学术上通常称为“入睡抽动(hypnic jerk or hypnagogic jerk)”(这确实是一个纯洁的学术名词,不要想歪哦……)很多人认为这种抽动是因为在长个儿,但这种说法毫无依据。难道姚明小时候踹塌过很多面墙吗?
入睡抽动是指人在即将入睡时,突然全身肌肉不自主地抽动。在此过程中,往往还伴随自由坠落感甚至是模糊的梦境,并很可能导致惊醒。一般入睡抽动不会影响睡眠,但若过于频繁则可能导致周期性肢体抽动障碍(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变身成“抽搐男”并导致失眠。
入睡抽动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种理论认为,在个体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时,心跳减慢、体温下降、呼吸变缓,肌肉也会随之放松。网状激活系统(Reticular Activation System,RAS)负责控制这一转换过程,入睡抽动可能仅仅是网状激活系统数据出错时产生的一种副作用。
另外一种更有趣的解释认为,人脑是基于爬行动物的大脑进化而来的,因此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爬行动物的应激反应模式。肌肉彻底放松时,大脑会基于这一应激反应模式以为我们在自由坠落。出于保护自身的需要,大脑指挥全身肌肉马上行动,试图在下坠的过程中抓到什么东西。于是,本已放松的肌肉会突然收紧,导致入睡抽动。
事实上,除了众所周知的“入睡抽动”,非快速眼动睡眠(即NREM)第二阶段出现的“睡眠锭(sleep spindle)”也可能会导致“肌肉颤搐(muscle twitch)”。
睡眠锭是多见于丘脑和大脑皮质的一种特殊的脑电波,其具体表现为脑电波突然出现大幅剧烈震荡,此时可能伴随身体局部肌肉的突然抽动。
睡眠中的肌肉抽搐在婴儿身上更常见。研究者认为这是大脑在学习或巩固神经与肌肉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这一过程在没有外界刺激干扰的睡眠时更容易完成。这倒也能说明为什么婴儿好像成天都在睡觉,原来他们是在刻苦地进行“抽搐睡眠学习”。另有研究发现,睡眠锭的出现有助于将新信息与现有知识进行整合,这也为“抽搐睡眠学习”假设提供了一些支持。
另外,睡眠锭可以帮助我们安睡。丘脑的脑电活动频率与保持平静睡眠的能力有关。而产生于丘脑的睡眠锭能够在外部突然出现声音刺激时保护睡眠。哈佛大学医学院睡眠医学系(Harvard Medical School's Division of Sleep Medicine)的一项研究表明,脑电波中睡眠锭出现的频率越多,个体抵御外界干扰保持睡眠的能力越强,相应的睡眠质量也越好。
表面上看,“入睡抽动”和“肌肉颤搐”虽然成因不同、目的不同,但似乎都会导致肌肉突然抽搐。那么这两者的外在表现有什么区别呢?万一半夜把自己抽醒了该如何区分呢?
一方面,抽搐的模式不同。
  • 入睡抽动形成的原因尚无定论,但不管是因为网状激活系统出现系统bug,还是大脑产生坠落的错觉,相应的“抽搐模式”都是全身性的。入睡抽动也常常被“邪恶”地描述为“像触电一般全身颤抖”。
  • 相对地,睡眠锭造成的肌肉颤搐,其目的是学习或巩固对肌肉的控制,因而局部抽搐更为常见。就像木偶师在学习如何操纵人偶时,也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毕竟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另一方面,抽搐的结果不同。
  • 入睡抽动时个体并未完全入睡,全身抽搐后往往就抽醒了。当肌肉疲劳或缺乏睡眠时,抽搐情况会更加严重。这似乎也太不给力了!越是需要睡觉的时候,身体就越不受控制的乱抽抽!不要担心,你只是在睡眠的第一阶段被吵醒了,损失不大。只要平心静气继续努力,10分钟后,又是一尊睡神!
  • 睡眠锭出现在睡眠过程中,同时睡眠锭本身有保护睡眠的作用。所以很可能抽了半天自己没醒,倒把睡在旁边的人吓醒了……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其下场的惨烈程度取决于被吵醒的人是否具有暴力倾向……
  •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某青年刚刚浏览了果壳网的最新文章。然后,他决定关机睡觉,上床躺倒,气氛祥和而隆重。就在大家都以为他已经睡着的时候,突然间这位童鞋虎躯一震,猛地一抽,把一旁的你吓了一跳。
    问题来了:抽搐的原因到底是入睡抽动?还是睡眠锭造成的肌肉颤搐?
    自检方法非常简单,马上问这位青年一个问题:你抽了吧?
    如果他回答你,说明是“入睡抽动”;如果他睡得很沉没反应,说明是“睡眠锭”,学习呢。
    怎么样?很神奇吧?今晚赶紧试一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狂躁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