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精神分裂症,25岁才考上本科,31岁硕士毕业好嫁人还是29岁本科毕业好嫁人?

最近偶然看到一个话题,后面的跟帖很火:

如果不是孩子,你会和老公吗?

宝妈们的回复历史性的统一:会。

“会!要不是为了孩子,早离婚了!谁嫁给妈宝男谁知道!”

“我月子里他就出轨了,要不是孩子太小,早离婚了!”

“会!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我占全了,也就为了孩子,咬着牙和他熬!”

还有宝妈说:我俩除了孩子,没有共同语言了——

白天各忙各的,晚上背对背玩手机,越来越没得聊了。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可不管是老公出轨、家庭暴力、不良嗜好,还是性格不合、婆媳矛盾——

很多女人都因为孩子,选择委曲求全不离婚。

杨澜说,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长。

在最无助和软弱的时候,在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

有他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

那时候,你们之间的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刻骨铭心的恩情。

可是,婚姻里的这份义气和恩情,并不是每对夫妻都幸运地拥有。

孩子本该是爱情的结晶——

可现如今却成了很多夫妻,让婚姻继续维持下去的唯一理由。

多少婚姻里,女人被默认为——

生孩子、养孩子、做家务,为家庭付出、牺牲自己都是理所应当的。

有个男性网友,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说:

我妈当时不愿意生孩子,却被逼着生下了我和我姐。

我妈结婚后,在一所中学教书,业绩超棒,她带的班综合成绩年年第一。

她凭借自己的能力,被破例提拔到了市教育局当教学研究员。

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我妈,这时候突然怀孕了,没错,怀的就是我和我姐这对龙凤胎。

我妈怀孕后,我奶奶硬要我妈辞职——

我妈不听,奶奶就赖在家里不走,各种撒泼耍赖,去单位找我妈的领导说我妈坏话,总之就是各种闹……

最后我妈妥协了,回家专心待产。

生完我和我姐以后,我妈被调到了一个闲职——

收入十分微薄,但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相夫教子。

家里所有的家务都是我妈来做,我和我姐也是我妈一手带大的。

我爸每天回家只要动嘴就好了:“我明天要穿西服”、“今晚我要吃饺子”……

我妈每天最早起床,做早饭,叫我们起床,然后帮我爸挤好牙膏;

然后自己随便吃一口,帮我爸准备衣服,然后送我爸出门;

然后准备好做午饭需要的东西,然后随便洗漱一下去上班;

然后中午回家做饭,午休以后再去上班;

然后下班回家买菜,做饭,打扫房间,洗衣服忙到晚上睡觉……

这就是我妈每天的生活,这一重复就是很多年。

后来我妈干脆提前退休了,专心在家做全职太太。

但是我妈并不开心,我爸妈经常,我爸最常说的两句话是:

“你天天在家闲着,我的工资是你的五倍,你有什么好叫板的?!”

“你不就是做做家务么,有什么好累的!”

我在上大学之前,我觉得我妈每天都会揪住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骂我——

比如我不爱吃鸡蛋,她都能揪住唠叨半天。

我和我姐考上大学以后,有一天突然接到我爸的电话,说我妈提出要离婚!

我和我姐回去找我妈谈,但她态度坚定,她说我和我姐长大了,她也放心了——

“前半辈子我已经足够辛苦,为孩子为家庭,谁都对得起,就是对不起自己;后半辈子,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办完离婚手续,我妈提出要自己创业,我和我姐表示反对,但我妈这次没有妥协。

今年我妈54岁了,她创办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十年的时间发展壮大——

现在我妈是公司的董事长,每年的收入甩开我爸好几条街……

我发现我妈自从出去工作以后,反而变年轻了——

我妈再也不是一件皱巴巴毫无线条的衣服一穿一个月;再也不是黄脸婆了,我妈穿着西装化着妆的样子,我都觉得不认识我妈了……

我妈和他后搬出去住,我爸一个人在家,终于开始学着自己做家务。

刚离婚那会儿,我爸还赌气觉得自己能行。他不会做饭,每天都去外面吃,半年以后,我爸悲剧的得了三高……

而且我爸找不到自己的衣服,找到了也不会熨烫,开会的时候西服皱皱巴巴的……

我爸还不会洗衣服,第一次用洗衣机不知道为啥放出来的是热水,很多衣服被烫坏了,还有不少衣服染色的,以及不能机洗的衣服变形的……

因为我爸不吃早饭导致上着班头晕的…

生活上的事情几乎让我爸崩溃,我爸终于为他那句“做家务有什么累的”买了单。

离婚后,我爸这么多年第一次发现——

如果没有我妈在,他连基本的生活都搞不定。

人都是活一辈子,女人也有追求梦想、活得精彩的权利。

如果一个女人愿意为你和家庭牺牲自己,请不要觉得她付出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不仅不理解,还挑三拣四,冷言冷语——

她家务做的比你好,赚钱也能赚得比你多,她之所以选择全身心相夫教子,只不过是因为她爱你。

撑起这个家的却是我老婆

知乎有个高点赞的回答,叫:

“我月薪两万,撑起这个家的却是我老婆”。

这位男士表示:他虽然月薪两万,但撑起这个家的,却是她的全职太太,因为太太的精心打理——

家永远有烟火气,被子永远是蓬松的,地面永远是整洁的,茶水永远是热的,孩子永远是温暖微笑的,他才得以安心全身心去投入到工作中。

这位男士说,这种幸福的生活,多亏了妻子的费心维持——

因为如果换妻子出去工作,她甚至可以赚更多,但现在家里高质量的舒适生活,却只有妻子能维持,换他在家,生活肯定是一团乱麻。

如果多几个这样理解妻子的丈夫,或许就少几个婚姻不幸的家庭。

很多男人离婚后才知道:

原来马桶是要经常刷的,原来脏衣服要赶紧洗,要不然堆在一起会发臭的;

原来孩子不会自己长大,原来照顾孩子这么费心,原来带着孩子哪也去不得;

原来家务是如此繁重,原来洗衣做饭打扫房间这么累,原来老人年纪大了要经常跑医院。

原来……天天在家“闲着”的妻子,一直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

婚姻里多少女人,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忍着委屈和泪水,咬着牙和老公慢慢熬。

希望,都能对妻子多一份体贴和关爱——

如果煮饭洗衣要她一肩挑,孩子工作让她两手抓;

修灯通管道要她找师傅,家务卫生要他一个人全包,你回家只是吃饭睡觉发牢骚;

那这段婚姻对你妻子来说,还有什么意义?

不要等女人的心彻底伤透了、冷了,毅然决然带着孩子离开了,你才后悔莫及——

那时候你就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失去一切。

*关于作者:窈窕妈妈(ID:iiimum),有两个逗比孩子的二胎妈妈,用漫画和文字,分享海量育儿知识、解读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万妈妈和孩子的成长。授权请联系窈窕妈妈(ID:iiimum)。

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谁更重要?99%的中国人都搞错了。
曾经,在一篇名为有谈到留美硕士王猛(化名)的万字长文,刷爆了网络。
已经12年没回家过春节的王猛,这次发万字长文就一个目的:和父母断绝一切关系。
北大毕业的高材生王猛,为何竟如此绝情呢?王猛在长文里控诉:
“我母亲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我的事情。”
其父母是如何包办的呢?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次班里搞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都穿齐膝短裤,但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从小到大我所有衣服都是父母包办。”
“我所有社交圈子都在生活的大院里,所有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的。”
在父母“包办一切”下长大的王猛,读中学了,连鸡蛋都不会剥。上大学后,他更是内向孤僻,老师说:“交流有缺陷,抗挫能力差。”
大学毕业后,他找了个单位,“但因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差,很多事情跟不上,不得不辞职。”
辞职后的王猛选择了去美国留学,留学美国的他咨询心理学老师后,蓦然发现:“我的这些弊病都是父母控制过度造成的。”
所以王猛决定痛下狠心:“我要摆脱控制,重启我的生活。”
在评述王猛绝交事件之前,我先讲一个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找了很多位妈妈,给了她们每人三个空杯子,这三个杯子,分别代表自己、丈夫和孩子。
然后心理学家再给她们一杯满满的水,让她们分在三个杯子里。
实验结果几乎惊人一致:
自己和丈夫杯子里的水少得可怜,而孩子杯子中的水占了三分之二。
然后心理学家把妈妈换成爸爸,结果分水的结果依然惊人一致:
把三分之二的水倒给了孩子,自己和老婆杯中的水少得可怜。
在中国绝大部分家庭里,亲子关系是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的。也就是说,家庭关系的运转,是以孩子为中心的。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丈夫或妻子的属性顿时就变弱了,而爸爸或妈妈的属性顿时就变强了。
我们的头像,变成了孩子的照片。
我们的微信名,变成了XX爸XX妈。
我们的周末,变成了孩子的兴趣班。
我们的朋友圈,晒的永远是孩子。
不知不觉,我们就变成了“王猛妈”:
“听妈妈的话,这个学校读不得。”
“听妈妈的话,这个专业未来不好找工作。”
“听妈妈的话,赶紧考公务员。”
如果孩子胆敢违抗“圣旨”,我们就会甩出极具杀伤力的三句话:
“我们做这些都是为了你。”
不行就生气、发怒、打骂、哭诉。
我们大多数人,就这样变成了“孩奴”。
心理学家搞过一个调查:你觉得老公(老婆)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绝大部分回答是这样的:
“当妈的都会认为孩子最重要,除非不是亲妈。”
“老婆可以换,孩子不能换。”
“肯定是孩子重要,那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老公不好我可以选择离婚。”
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国家庭,都觉得孩子比老公(老婆)重要。
于是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研究。
通过分析大量家庭发现:“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亲子关系是配角的,这样的家庭会稳如磐石。而如果亲子关系是家庭核心,而夫妻关系是配角的,这样的家庭就会麻烦不断。”
好的婚姻,夫妻关系一定高于亲子关系。
坏的婚姻,则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而亲子关系应该摆在次要位置。
如果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极易引发三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严重影响夫妻关系。
斌斌在“知乎”上留言诉苦:
本人80后,结婚7年,孩子4岁。刚结婚那年,我们性生活很和谐,每个月可以做个七八次。
但第三年,她生了孩子后,所有心思就用到了孩子身上,我们的性生活变成了一月一次。
就这一月一次,她还敷衍我,有一次,她竟然在做爱时睡着了。后来,她就和我分了床,天天跑去跟孩子睡了。
我有时想了,半夜摸过去,就会被她打回来:“不要影响孩子睡觉。”
我找她沟通,希望她体谅我:“我上班很累,回家不能没一点乐趣。”
她说:“孩子重要还是你重要?”
自从有了孩子,我在她那里就变成了一个不重要的存在,生活越过越无趣,我都离婚了。
在中国,离婚率最高的时期,就是生孩子后的头三年。
夫妻因为孩子,而忽略了对方。
第二大问题:孩子易成为“妈宝女”“妈宝男”。
去年,2008北京奥运会童星林妙可,在参加北电、中戏艺考时连续落榜。
林妙可落榜后,老师这么评价:
“18岁了,怎么还像一个小孩子。”
“动作神态跟她八九岁时没什么差别。”
我们来看看林妙可有怎样的一位妈妈。
林妈妈无比自豪地说:“起码到现在都是这样,妙可手机密码我有,她的微信我可以看,妙可所有事情都是经过我同意的。”
这样“过于照顾和管控”的结果是,“妙可上初三时才学会过马路。”
林妙可艺考为何连续落榜?可以从她妈妈身上找到答案。
2016年,心理学者武志红提出了“巨婴”概念:很多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
“成年巨婴”主要有两大特征:
●共生心理——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生活极度依赖他人。
●全能自恋——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需求都应得到满足。
“巨婴心理,已成为职场不顺的根源!”
“巨婴,已成为中国家庭幸福的最大杀手。”
而每个巨婴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全能的爸爸或妈妈。
第三大问题:严重影响婆媳关系。
武志红讲过他同学的故事。
他同学刚结婚没到一月,就开始头痛不已——老婆和老妈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吵架的主要动力来自妈妈。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她的心头肉,对她而言,我绝对比爸爸重要。但现在我却被另一个女人抢走了,她心里不是滋味,所以总是有事没事就找媳妇的茬。”
在经历无数次的婆媳大战后,他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
“家庭关系中的No.1,应该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
如果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是爸爸,而不是我,那她与我的分离就不会那么难受。
相反,她会替我高兴,因为我找到了最爱的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庭了。这时,她就会祝福我和媳妇,希望我们从此走上幸福之路。”
相反,夫妻关系如果是家庭核心关系,就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三大好处。
第一大好处:孩子会学到父母各自的优点。
我大学同学柳兰兰,性格和品德都特别好,全班同学都很喜欢她。
有一次,我问她好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在她家,父母的夫妻关系就是家庭第一关系。
“小时候,我做错事惹妈妈生气,老爸就会骂我:你怎么可以惹我老婆生气!他俩经常背着我出去旅游,我在微信群里抱怨他俩不讲义气,我妈来了一句:我老公带我出去玩,你谁啊?
晚上一家子看电视,我跟我爸说:我想吃苹果。他板着脸说:自己的事自己做。
一会儿,我妈说:我想吃苹果。我爸立马屁颠屁颠洗苹果去了……”
在这样一种家庭关系下成长的柳兰兰,就经常思考两个问题:
“为什么老妈这么喜欢老爸?”
“为什么老爸这么喜欢老妈?”
于是,她就细心观察,以老爸老妈为榜样,学习其各自优点,“我的性格和品性就是这么形成的。”
第二大好处:孩子会拥有强大的爱的能力。
1962年,钱锺书和杨绛,带着女儿钱瑗去饭店吃饭。
吃饭的时候,杨绛赫然发现:女儿一直在观察其他饭桌吃客的言谈举止。
杨绛觉得奇怪:“你老盯着别人干嘛?”
钱瑗说:“你看,那家孩子的父母在吵架。你看,那家孩子的父母在拌嘴。我一直觉得父母恩爱的小孩很幸运,因为她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从而拥有了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然后就知道怎么往正确的方向跑。所以我特别感激爸爸妈妈,因为您们相亲相爱、琴瑟和鸣,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孩子。”
在父母恩爱中长大的钱瑗,便学会了怎么去爱一个人一个家庭。
她虽然一生很是坎坷,但在两段婚姻中却都是夫妻恩爱。
特别是她与第二任丈夫杨伟成组建新家庭时,杨伟成的两个孩子都正值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本来最是叛逆,但钱瑗却用自己的爱“征服”了他们。
钱瑗去世后,继女继子还撰文怀念她:
“和母亲钱瑗一起生活的20多年,是我们一生最幸福快乐的日子。”
心理学家诺费奥做过一个调查:
结果发现弱夫妻关系强亲子关系的家庭,其子女婚姻失败率是强夫妻关系弱亲子关系家庭的三倍,其子女出现心理问题是强夫妻关系弱亲子关系家庭的五倍。
“父母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孩子最开始接触和了解爱情与婚姻的入口。”诺费奥说。
在父母恩爱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坚定不移地相信爱情。
就算单身,也不会丧失对爱情的期待。
就算分手,也不会失去再爱的能力。
第三大好处:孩子会拥有强大的独立能力。
去年,众媒体采访高考状元时,发现了两个很有趣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本以为高考状元的父母都是“孩奴”,采访后才发现都不是。
记者问:“你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他们都回答:“好像也没怎么教育啊。”
第二个现象:“孩奴式父母”的孩子,不但成绩很难跻身顶级,而且性格也不太阳光。
记者问“孩奴式父母”同样的问题时,他们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但自己的苦水一大堆,对孩子的不满也是一大堆。
他们始终不明白一件事情:
“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就教不出优秀孩子呢?”
我想起了东晋时代的谢安。东晋的达官贵人都无比羡慕谢安:
“谢安家的子女儿孙们,个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就像芝兰玉树生长于阶庭中一样。”
有一次,一个朋友实在忍不住了,便问谢安:“也没见你教导子女啊,他们一个个怎么就成了芝兰玉树?”
谢安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努力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
所以,一个家庭要想幸福美满,必须得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要尽早学会和孩子分离。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第二件事:要懂得夫妻关系一定高于亲子关系。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所以,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一定要活得精彩。

这两天,家里发生了一件很揪心的事。

姐姐上五年级的女儿阿歆,竟然在家割腕!

那天晚上,阿歆作业做到十二点,还是没做完。姐姐气得不行,就狠狠地训斥了她。

结果,阿歆突然冲到厨房,拿起菜刀,在手腕上用力割了几个大口子,鲜血顿时流满地。

姐姐吓坏了,忙冲上去抢菜刀,急急忙忙把阿歆往医院里送。此后,再也不敢对阿歆说半句重话。

后来,我去探病,问阿歆怎么这么冲动。

她面无表情地说:“他们觉得我差劲,觉得我这不好那不好,整天骂我,既然这样,我不如死了算了,这样就没人给他们添堵了。”

听到这,我的心瞬间揪疼起来,忙把阿歆抱进怀里,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安慰她。

这孩子,是对父母有多失望,才会说出这样寒心的话来。

我们总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可也是这张嘴,总是说出最伤人的话。

“你是猪脑子吗,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

“总是这么粗心,长大能干成啥事!”

“这点事都做不好,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真是气死我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体谅我们?”

就像《正面管教》一书中说的:“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这种暗藏在刀子下面的爱,太容易误伤孩子了。

为什么你越骂,孩子越差?

知乎上有个提问: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回答中,不少人说出了心声:

“被骂过后心里很难受,无法专心,头很疼,上课听不进去。”

“每次被吼都不知道错在哪里,慢慢的我也开始吼同学,非常讨厌这样的自己。”

“自卑,体会不到家庭的幸福,很痛苦,甚至觉得自己是人渣,很差劲。”

“敏感多疑,变成了,失眠严重,已经开始想是不是要用自杀的方式,来堵住她无时无刻都在吼的嘴。”

这些孩子,在父母殷切的期许下长大,却因父母用错了教育方式,变得伤痕累累。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父母——企图通过责骂,让孩子知耻后勇。

却不知,这样的方式,只会取得反效果。

当我们责骂孩子时,是在向孩子传递“你做得不够好”“你不行”的信号。使深陷“问题区”的孩子,变得更加和羞耻。

为保护自己不受痛苦,孩子会在心里否认错误,推卸责任,从而出现“屡教不改”这种让父母头疼的行为。

而且我们的大脑,生来更关注危险、消极的事物,容易强化负面评价。哪怕父母事后安抚,这种负面影响也很难消除。

长期如此,孩子就容易变得自卑、焦虑甚至抑郁。

此外,高频率的责骂,还会让孩子变成真正的“笨蛋”。

短片一开始,妈妈就被教练告知:“M基础不好,投球技术基本为零。”

听了这话,妈妈心情很沉重,但还是决定对M说:“教练说你一直都很努力,在这之前,你都完全不会用头去顶球,但你现在时不时都能做到了呢。”

M听后,大为振奋,冲回房间就开始练球。

后来,妈妈发现M跑步也是最后一名,面对M挫败的样子,她又鼓励:“没关系,努力去超过你前面的那个人就好。”

没有指责,没有推开,妈妈就这样,用夸奖、鼓励的方式,让M重拾信心。最终,勤于练习的M,在赛场上为本方拿下了最关键的一分。

上有个效应,叫“南风效应”——顺应人内在的需求,更容易启发自我反省,从而达到目的。

当父母只想着用粗暴简单的方式,去责备孩子时,孩子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对着干。相反,当父母愿意去夸奖孩子,反而更容易达到让孩子自省的目的。

因为渴望被人肯定和赞美,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需求。

来自父母的夸奖和认可,是一种原始正面积累,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接纳和信任,拥有丰厚的“原始资本”。

当孩子的心充盈了,也就有力量去追逐更好的自己,甚至回馈父母了。

虽说多夸少骂,对塑造孩子的行为大有好处。

但盲目的吹彩虹屁“你最棒”“你最聪明”,却胜似毒药,会让孩子变成“讨好者”,或极度依赖他人评价的人。

所以,如何夸,很重要。

一般来说,大致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夸过程,不夸结果。

很多父母夸孩子时,往往习惯跳过过程,直接夸孩子取得的成果。

如“你这幅画真美”“你这次考得真不错”“你篮球打得真好”……

实际上,孩子做事的过程,才应该是我们夸奖的重点。

因为孩子取得这些成果,一定是因为他有某项优秀的品质,或是在过程中做了些特别的事。夸这些东西,可以让孩子去关注好结果是如何达成的。

这样,孩子就不会变成,一个依赖结果好坏来判断自我的人。

比如,当孩子做了一个手工送给你时。

不要简单的夸:“你这个手工真漂亮!”

应该夸:“我看到你刚才做手工时,特别认真专注,难怪做得这么精致特别,我真的很喜欢,谢谢你!” 

当我们学会用过程代替结果,去夸孩子时,孩子的认知和心态,也会跟着好起来。

心理学家德韦克,曾花10年时间,对20所学校400名学生,做了关于表扬的实验研究。

当夸孩子努力用功时,他们会获得一种自我掌控感,觉得成功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因此他们面对困难时,常常能迎难而上。

而当夸孩子聪明有天分时,他们会觉得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中,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天生的。因此面对困难时,他们往往束手无策。

所以,我们夸孩子时,不要夸人和天赋。

否则,孩子会认为自己很厉害,无须用功。甚至为了保持“聪明”,不敢去挑战新事物,止步于当下。

我们应多注重孩子做事时的态度,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压力。

比如, 当孩子花了半小时,终于解了一道高难度的数学题时。

我们可以夸:“尽管很难,但你一直努力尝试,没有放弃,真为你感到骄傲。”

而不是说:“你真是个数学天才!”

当我们让孩子知道了努力的重要性时,孩子也会具备成长型思维,变得更优秀。

3、多用反馈式夸法,代替评价式夸法。

尽管不想承认,但很多时候,父母夸孩子时,常常不小心就将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用评价式的方法去夸孩子。

比如:“你做得不错”“你是个好孩子”“你一直这么懂事”……

殊不知,面对这样又大又空的夸奖,孩子们要么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具体哪里做得好,要么觉得父母的夸奖很虚假敷衍,一点也不走心。

所以我们在夸奖孩子时,最好附带具体的原因,形成二级反馈。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某个方面确实做得好,父母的夸奖,是真的。

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孩子主动帮忙招待。

事后,我们可以夸孩子:“今天家里来客人,你帮我切西瓜、沏茶,让我能安心的炒菜,不至于手忙脚乱,真的是太感谢你了,你比以前懂事了好多。”

我们的反馈越细,描述越精准,孩子就越能从中受益。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用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比起责骂、训斥,夸奖顺应了孩子内心的渴求,更能获得他们的认可和合作。

好的夸奖,是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听了我们的话后,反观内省并自发去改善行为。

有效的夸奖,等于给孩子指明了一条路,告诉他该往哪儿走。

所以,下次要夸孩子时,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怎样夸,才能让他更好的成长?

作者简介:初寂,联盟签约作者,执笔写心,静守流年,愿在时光的长河里,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

公众号简介: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ID:gcocp2014),专注心理学教育10年,累计培养心理咨询师30余万人,成为咨询师的道路千难万难加入我们,你并不孤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科自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