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后面有炎的都是炎症导致的病?


广州慢性病医疗保险政策2020,2020年广州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2020年广州慢性病医保报销范围,广州慢性病医保包括哪些病?一、什么是指定慢性病?答:指定慢性病是指按照《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1号)的规定,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具有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需长期门诊用药维持治
一、什么是指定慢性病?

答:指定慢性病是指按照《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1号)的规定,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具有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需长期门诊用药维持治疗且医疗费用较高等特点的慢性疾病。

二、目前,指定慢性病病种有几种?

答:从2010年10月1日起,在原7种指定慢性病的基础上增加10种,合计共有17种:

原有的7种指定慢性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分裂症;

新增的10种指定慢性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以上)、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后抗凝治疗、癫痫、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双相障碍)。

三、什么是指定慢性病门诊专科药品目录?

答:指定慢性病门诊专科药品目录是指按照《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1号)的规定,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参保人患指定慢性病的门诊基本用药需求划定的相应门诊专科用药范围;每个指定慢性病病种均有相应的门诊专科用药范围。属于指定慢性病相应门诊专科药品目录内的药费方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广州市基本医疗保险指定慢性病门诊专科药品范围》可登录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查询。
一、普通门诊的报销比例

1、在职职工75%-55%/每人每月300元,即在职职工及退休人员在社区医院及指定基层医院看病的门诊报销标准提高至75%,而在三甲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也提高至55%。

2、退休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报销比例为65%-45%,即灵活就业人员及外来从业人员,在社区医院及指定基层医院报销标准也提高至65%,三甲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则为45%。

3、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报销比例为80%-50%;非从业居民、老年居民报销比例60%/每人每月100元。

2、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每人每月100元

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在本市医保相应规定标准基础上增加10%,增加后报销比例最高不超过95%。个人先自付部分的费用,累计2000元以上的由补充医疗保险金报销70%。


广州市指定慢性病医保政策问答
一、什么是指定慢性病?
  答:指定慢性病是指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确定的、具有以下特点的疾病: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需长期门诊用药维持治疗且医疗费用较高的慢性疾病。
  二、哪些指定慢性病的门诊专科药费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答:从2007年7月1日起,将门诊专科药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指定慢性病如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帕金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分裂症。
  三、什么是指定慢性病门诊专科药品目录?
  答:指定慢性病门诊专科药品目录是指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根据参保人患指定慢性病的门诊基本用药需求划定的相应门诊专科用药范围。属于指定慢性病相应门诊专科药品目录内的药费方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糖尿病等7种慢性病门诊专科药品目录》,公布于广州市劳动保障信息网(/download/
4. 发病后多为持续性的不对称性受累;
5. 对左旋多巴的治疗反应良好(70%-100%);
6. 左旋多巴导致的严重的异动症;
7. 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持续5年或5年以上;
8. 临床病程10年或10年以上。
本市二、三级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符合《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常规》的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具有下列第(四)项并加上第(一)至(三)项中任何一项指标:
(一)至少持续3个月的下腰背痛,休息加重,活动减轻;
(二)腰椎前曲和侧弯受限;
(三)胸廓活动度比同龄同性别正常人减低;
(四)双侧骶骼关节炎2-4级或单侧骶骼关节炎3-4级。
本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符合《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常规》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一)糖尿病典型症状: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 mg/dl),或空腹血糖≥7.0 mmol/L(140 mg/dl),或OGTT 2h血糖≥11.1mmol/L;
(二)若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重复检查结果仍异常者。
十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本市二、三级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符合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制定的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有膝痛及该膝X片显示有骨赘,且伴有下述任一条者:
(二)受累膝僵硬<30min;
本市三级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符合《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常规》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具有以下4项标准(至少1项临床标准和1项免疫学标准),或者活检证实为狼疮肾炎且ANA或抗ds-DNA抗体阳性:
1. 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狼疮表现;
2. 慢性皮肤狼疮表现;
5. 炎性滑膜炎,可观察到≥2个以上关节肿胀或压痛伴晨僵;
7. 肾脏病变:尿蛋白>0.5g/24h,或有红细胞管型;
8. 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异常,多发性单神经炎,脊髓炎,外周或颅神经病变,脑炎;
10. 血白细胞减少(<4×109/L)至少1次或淋巴细胞减少(<1×109/L)至少1次;
1. ANA阳性或滴度高于实验室参考标准;
2. 抗ds-DNA抗体高于实验室参考标准(ELISA法需两次升高);
3. 抗Sm抗体阳性;
4. 抗磷脂抗体阳性,即狼疮抗凝物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异常;
6. 在无溶血性贫血者,直接coombs试验阳性。
十七、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后抗凝治疗
本市三级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符合以下标准:
(一)心脏瓣膜疾病病史及瓣膜替换手术史;
(二)查体见胸部手术伤口疤痕,心脏机械瓣替换术后可在心脏瓣膜听诊区闻及金属瓣开闭音;
(三)X线心脏照片可见金属瓣架,心脏彩超可探及人工瓣;
十八、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本市二、三级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常规》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2. 结肠镜和(或)放射影像检查显示具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的典型表现;
3. 黏膜活检和(或)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特征。
1. 临床表现:腹泻、腹痛常见、可有血便,可伴有全身表现,如发热、贫血、体重下降;肠外表现,如口腔溃疡、关节痛、皮疹;并发症,如瘘管、腹腔脓肿、肠腔狭窄和梗阻、肛周病变常见;
2. 结肠镜或小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黏膜活检检查等显示具有克罗恩病病变特征性改变,且能排除肠结核。
本市二、三级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符合《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常规》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具有下列第(一)至(四)项或第(四)、(五)项指标:
(一)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二)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三)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四)排除可引起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其他疾病;
(五)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1.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
3. 呼气流量峰值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二十、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本市具备开展精神病专科诊疗资格的二、三级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以及精神病专科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另有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 病程标准:(1)符合病症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4.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5. 单纯型分裂症:(1)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3)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1. 症状标准: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或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
2.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不全或缺乏。
3.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的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同时存在至少2周以上,并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较接近。
4.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
1. 症状标准: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或钟情等内容。
2.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障碍。
3.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3个月。
4.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
1. 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躁狂发作(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抑郁发作。
2. 躁狂发作诊断要点:心境高涨或易激惹,精力和活动增加,言语加快,睡眠需要减少,正常的社会抑制消失,注意力容易转移,夸大或过分乐观;发作持续至少1周;或轻躁狂状态。
3. 抑郁发作诊断要点:心境低落,兴趣或愉快感缺失,疲乏或精力降低,活动减少。下列相关症状也经常存在:注意力集中困难,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对前途悲观,自杀观念或行为,睡眠和食欲紊乱;发作持续至少2周。
4. 躁狂和抑郁两套症状若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很突出且发作持续至少2周,则应作出混合性双相障碍的诊断。
5. 可伴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
6. 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7. 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8. 心境改变无器质性疾病的基础。
(五)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1. 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 存在原发性癫痫的证据;
3. 精神障碍的发生及其病程与癫痫相关。
1.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1)智商在34~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2)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从事简单劳动,但质量低、效率差;(3)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4)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2.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1)智商在20~40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2)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3)生活不能自理;(4)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3.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1)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约在3岁以下;(2)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4)言语功能丧失。

如果这条信息您不满意,您可以:
1、查看最新的相关信息.
2、查看医保报销比例信息.

   肠道微生物对大脑功能的调控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神经通路发挥作用。神经元功能与神经炎症密切相关关系,而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炎症的关键因素,肠道微生物群可能通过影响小胶质细胞间接影响神经元功能。微生物群除了可以间接依赖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活动造成影响外,也可以通过迷走神经直接影响神经元活动。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对突触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对微生物群的调节对于早期干预阿尔茨海默病似乎有一定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阿尔茨海默氏症(AD)、帕金森氏症(PD)和亨廷顿舞蹈症(HD)等均是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往往比临床诊断早。神经炎症通常是是这些疾病的一种常见的早期病理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突触功能障碍也发生在这些疾病的早期,包括临床前期。神经炎症与突触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还没有被完全的理解,尤其是在这些病理的症状前阶段,当认知症状还很轻微或无法检测到时,是否能将其作为认知障碍的代用指标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群最近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内稳态和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贡献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改变,除了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外,还可能增加肠道和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这些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有助于促进大脑积累来自于肠道微生物的分子(如脂多糖)和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 ,随后大脑内环境向亲炎症状态转变,为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MS)和肌萎缩性嵴髓侧索硬化症(ALS)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创造条件。微生物群引发的其他病理改变可能依赖于其代谢物循环水平的增加以及外周免疫系统中体液(如促炎症细胞因子)或细胞(如单核细胞)因子的增加。如此,微生物群改变调节性 T细胞(Treg)以及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其功能上与在大脑的巨噬细胞相对应)。总之,这种外周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之间的串扰可能是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发病机制的一部分。这表明微生物群系可能在外周免疫反应、神经传递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确切的潜在机制还有待发现。在这篇综述中,作者首先展示了在广泛的生理与病理背景下神经元活动、免疫系统介质和微生物群之间相互作用的证据。然后在AD的特定背景下讨论微生物群新的作用。接下来,提供了跨学科领域(神经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的综述,并进一步讨论有关微生物群在神经炎症背景下对突触功能影响。最后,作者讨论了基于微生物群的调控来改善AD相关神经元功能障碍的可能策略,或者间接地(通过炎症的外周调节通过靶向微生物群)或直接(通过迷走神经刺激),同时也讨论了微生物群调节对AD早期干预的可能的价值,以及对其它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启发。

  微生物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是指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细菌、病毒、原生生物和真菌,它们在脊椎动物和至少一些非脊椎动物(如昆虫)的肠道中定殖。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因宿主而异,由许多因素包括遗传、营养和环境等因素决定。微生物群调节外周和中枢免疫反应的能力越来越得到认可。根据最新的观点,除了直接影响神经炎症外,肠道微生物群还可以通过调节外周免疫来影响大脑免疫稳态。在本节中,作者首先讨论微生物群对外周免疫反应的影响,然后评估这种微生物群介导的外周免疫调节与神经炎症之间的关系。最后,作者还提供了关于微生物群直接影响大脑固有免疫反应的最新证据。

  微生物群对外周炎症/免疫的影响

  炎症是由称为PAMPs/MAMPs(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的致病微生物分子触发的,或由宿主细胞(肿瘤细胞、死亡或垂死细胞等)释放的内源性分子如 DAMPs(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这些定型的分子模式被组织固有免疫细胞(例如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通过宿主PRR(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引发先天免疫反应,导致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增加及补体激活。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充当抗原呈递细胞 (APC)。激活后,这些 APC 迁移到组织引流淋巴结,在那里它们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将外来抗原呈递给局部免疫细胞,以触发适应性免疫反应。未溶解的炎症反应导致循环白细胞的募集,包括细胞适应性免疫的效应物,即浸润组织性T淋巴细胞。肠道微生物群通过激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效应表达的 PRR,不断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多种作用。例如,脂多糖(LPS)与来自革兰氏阴性菌壁的衍生物与 TLR4(Toll 样受体 4)相互作用,这是一种 PRR,不仅可以由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表达,而且同样可以由肠上皮细胞表达。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的改变(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在过度激活肠道免疫系统、诱导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方面发挥作用。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系统之间联系的其它有关途径主要包括:(i)SCFA,由细菌发酵未被消化的纤维产生;(ii) 由微生物群转化肝脏中产生的初级胆汁酸产生的次级胆汁酸,以及 (iii) 色氨酸代谢物。因此,代谢物的产生取决于宿主饮食和微生物群组成。短链脂肪酸有助于黏膜和全身的免疫稳态。例如,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 SCFA 参与Treg 的激活和扩增。其他 SCFAs,如丙酸盐,直接作用于 γδT 细胞亚群,以抑制它们在小鼠和人类(即炎症性肠病患者)中产生白细胞介素-17 (IL-17)。胆汁酸可以激活法尼酯X受体 (FXR) 和 G 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 1 (GPBAR1) ,它们在先天免疫细胞中高度表达,包括肠道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 T 细胞,并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功能。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但它也可作为大量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前体,如吲哚、色胺、血清素和犬尿氨酸。仅由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吲哚衍生物会影响初级 CD4+ T 细胞向 Treg 和 T 辅助 17 (Th17) 细胞的功能分化。吲哚还参与调控黏膜 Tregs/Th17 比率,从而控制胃肠道不同区域的抗炎/促炎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肠道激活的 Th17 细胞会触发 T 细胞依赖性高亲和力免疫球蛋白 A (IgA) 分泌。然而,微生物群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更复杂,包括额外的、以前未发现的参与者,如肠神经元等。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调节回路,其中微生物信号,可能(但不限于)LPS 或成孔毒素,调节肠道神经元激活和相关的神经元白细胞介素 6 (IL-6) 诱导,随后调节肠道 RORγ+ Tregs亚群,以控制免疫耐受。综上所述,肠道菌群影响各种免疫细胞亚群的细胞功能和迁移特性,包括外周髓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除了调节全身免疫反应外,肠道细菌还会影响粘膜免疫,在宿主对病原体的防御中发挥作用。

  微生物群对神经炎症的影响

   通过外周和中枢免疫交叉反应的间接作用

  微生物群还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之间的“微生物群-肠-脑轴”相互作用来影响大脑中的炎症(神经炎症)。该轴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允许肠道微生物群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通信。相关的相互作用涉及细胞(例如通过免疫细胞)和体液(例如通过细胞因子)通信方式。中枢神经系统稳态的维持涉及免疫监视,通过巡视T细胞和成熟的APCs进行免疫监视,这些细胞被限制在血管周围空间、脑膜区域和脉络丛中。特别是,脑膜中存在的活化髓样和淋巴样免疫细胞会产生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释放到脑脊液 (CSF)中,并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运到脑实质,在那里它们调节神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后者是大脑中内源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脑源性和外周源性细胞因子也可以影响 BBB 通透性,例如通过降低内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在病理情况下,激活的免疫细胞可以通过浅表软脑膜血管和脉络丛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实质,并且这个过程在渗透后进一步放大。此外,活化的脑胶质细胞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增加了脑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如选择素和整合素,从而促进 T细胞进入脑。在全身性炎症条件下,外周细胞因子产生增加的影响可能因大脑内源性细胞因子的诱导而进一步加强,从而为大脑炎症反应的前馈提供了条件。

      在所有胶质细胞中,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这些大脑中的免疫细胞能够驱动先天免疫反应并充当APC。根据环境变化,小胶质细胞表现出多种表型。功能上,小胶质细胞可以采用多种反应状态,从促进神经元健康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的稳态到病理激活的状态,这些状态是各种细胞因子产生模式和/或吞噬作用的拥有属性,但有时会变得过度。小胶质细胞的这些功能状态涵盖了广泛的形态,从稳定状态下的分支“稳态”形态到病理条件和衰老过程中具有收缩过程和细胞体(“变形虫状态”)的多种“极化”形态,包括与慢性神经炎症和神经变性相关的营养不良形态。最近大规模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使得小胶质细胞的分子角色塑造更加精确。这些研究建立了一个特殊的转录组标记,它介于稳态(m0)和与疾病相关的小胶质细胞(dam)之间,后者类似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小胶质细胞。尽管先前对小胶质细胞的 M1(经典、促炎)和 M2(替代、抗炎)极化状态之间的区别现在被认为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分类,但它仍然有助于说明小胶质细胞的两个极端功能特征/巨噬细胞多样性。与巨噬细胞类似,小胶质细胞先前命名的 M1 样表型可以由 CNS 巡逻或浸润的 T 辅助细胞 1 (Th1) 或 Th17 CD4+ T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此类促炎Th1 衍生(例如干扰素 γ [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或 Th17 衍生细胞因子(例如 GM-CSF)促进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对 PAMP/DAMP 的反应,导致增加促炎细胞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1 β [IL-1β]、IL-6、白细胞介素 12 [IL-12] 等)的产生以及活性氧(ROS) 和活性氮 (NOS)。另一方面,M2 样表型由T 辅助细胞 2 (Th2) 衍生(例如白细胞介素 4 [IL-4]、白细胞介素 5 [IL-5]、白细胞介素 13 [IL-13] ) 和/或 Treg 衍生的(例如白细胞介素 10 [IL-10]、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β])细胞因子,导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随后通过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作出反应,如增强的吞噬作用。

      近年来,微生物群在上述外周与中枢信息交流中的作用陆续被报道。例如,正如最近的综述所报道的,外周注射 LPS 以及热灭活或活病原体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激活来诱导啮齿动物大脑中的免疫反应。这种小胶质细胞激活与神经炎症有关,包括 TLR2、TLR4、TNFα和 IL-1β以及核糖核酸 (RNA) 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的上调。最新的系统评价涵盖了转录水平 M0 与 DAM/MGnD的描述,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基于转录组表型分析的等效概述。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研究报告称不同的外周 LPS 注射方案(与不同血液水平的促炎细胞因子相关)对淀粉样蛋白病理学小鼠模型中的小胶质细胞和疾病进展具有相反的影响。增强的外周促炎谱相关的治疗方案导致小胶质细胞激活,加剧神经炎症反应、脑β-淀粉样变性和神经元死亡。相反,降低外周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和持续的抗炎细胞因子 IL-10 相关的治疗方案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增加淀粉样蛋白-β (Aβ) 摄取和改善神经元存活相关的小胶质细胞谱。因此,小胶质细胞保留了外周炎症的长期印记。

      截止目前,在生理条件下,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小胶质细胞的外周和中枢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的报道仍然较少。然而,据报道,无菌 (GF) 小鼠由于小胶质细胞表现出整体缺陷,如细胞比例改变和不成熟的表型,导致其先天免疫反应受损。复杂微生物群的重新定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小胶质细胞的生理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补充SCFA 模拟微生物群重新定殖的效果,足以逆转在无菌小鼠中观察到的小胶质细胞表型的改变。SCFA,如丁酸盐,可诱导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变化,使其趋向于表达稳态 (M0) 表型,并在体外和体内暴露于LPS 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因此,微生物群产生的代谢物可以通过影响外周-中枢免疫串扰来放大有益的前馈调节回路。潜在的机制可能还包括微生物群代谢物(如 SCFA)通过单羧酸盐 (MCT) 和钠偶联单羧酸盐 (SCMT) 转运蛋白转运穿过 BBB 的能力,从而影响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与此一致,最近一项使用分化的 HL-60 骨髓单核细胞模拟人类小胶质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报告了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IL-1β、TNFα 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的改变。) 以响应 SCFA。如果在体内得到证实,这些研究可以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该机制,微生物群和衍生代谢物可能间接调节神经炎症,包括通过放大有害的前馈回路和调节外周-中枢免疫串扰。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炎反应,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群是不如小胶质细胞丰富。研究表明,LPS可以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而 SCFAs可以通过抑制NF-KB抑制 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值得注意的是,增加NLRP3 缺陷小鼠肠道中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和普雷沃菌科的数量可以缓解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和小鼠的抑郁样行为。此外,发现较高丰度的硝化细菌、杨氏杆菌、伯克霍尔德菌和脱硫弧菌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相关。此外,色氨酸的微生物代谢物已被证明与CNS中的内源性I型干扰素协同作用,以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并增加神经炎症。总之,这些数据表明微生物群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调节可能在各种与神经炎症相关的神经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作用。显然,微生物群也可以通过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交流来间接影响星形胶质细胞。

  总的来说,虽然外周和中枢炎症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多地被记录下来,但是小胶质细胞被微生物群调节的潜在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根据目前的观点,它们可能包括间接机制,例如循环亲脂性微生物群衍生代谢物通过 BBB的被动转运。亲水性微生物群代谢物也可能在没有 BBB的特定解剖位置从循环进入大脑,例如脑室周围器官和脉络丛。此外,微生物群产生的代谢物和成分可以触发存在于固有层的肠道粘膜下隔室中的免疫细胞产生促炎介质(例如细胞因子)。这些促炎细胞因子通过毛细血管从肠道粘膜下间质空间扩散到外周循环,并可能反过来触发循环淋巴和骨髓免疫细胞产生额外的细胞因子。循环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以通过 BBB 内皮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转运蛋白到达大脑,随后局部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脑膜免疫的特殊情况下,循环细胞因子可以激活脑膜中的淋巴和骨髓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通过胶质细胞系统转运到脑实质,并激活脑内胶质细胞和随后产生的脑源性细胞因子。

      除了上一节讨论的间接机制外,通过迷走神经的初级自主神经传入的直接机制也参与了外周和中枢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迷走神经的直接神经连接使脑-肠可以双向通信交流。在潜在机制中,神经活性微生物源性分子可以直接调节迷走神经输出。相关的微生物群产品包含许多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γ-氨基丁酸 (GABA)。此外,肠道迷走神经末梢附近的免疫细胞通过微生物引起的细胞因子的产生也可在调节迷走神经输出中发挥作用。事实上,一项研究直接证明了 TNFα 和 IL-1β 具有以细胞因子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方式沿迷走神经触发神经元活动的能力。微生物群对迷走神经活动的影响对于最近发现的以类似反射的方式对免疫反应的神经控制至关重要。与此相关的“迷走神经免疫复合物”,虽然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涉及到对迷走神经刺激术的反应中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释放,通过控制免疫细胞的活动来抑制炎症反应,故一并讲述。然而,微生物群的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作用是重叠的。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使用抗生素或 成年小鼠来操纵微生物群会引起基因表达的深刻改变,这种基因表达改变不仅在小胶质细胞中,而且在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中,这与有缺陷的神经元编码活动和学习相关的树突棘突触后重塑有关。令人惊讶的是,所有这些改变都与神经炎症变化无关,甚至在迷走神经切断后仍然存在,因此表明微生物群代谢物可能直接影响神经元活动。这些发现开启了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重点是破译微生物群代谢物相关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可能有助于回答是否微生物群代谢物也可以单独或同时影响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因此,肠-脑轴在(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核心作用现在越来越得到认可,有确切证据表明微生物群参与其中一些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除了AD,菌群失调也与 PD、MS 和 ALS 相关。关于微生物群在 MS 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自 2010 年截至 2021 年 12 月,PubMed 中检索出513 “微生物群-多发性硬化症”文章)、PD 和 AD(2012年至2013年,PubMed 共发表622次和709次,分别是”微生物群-帕金森症”和“微生物群-阿尔茨海默症”)比 ALS 研究更多且略早(自 2014 年以来,微生物群-淀粉样硬化症有89篇)。尽管目前还没有关于微生物群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统一概念,但现有证据似乎与PD相比更一致(最近的综述见)。然而,自 2020 年以来,每年发表的论文超过 200 篇,微生物群对 AD 的影响是该领域研究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人们普遍希望这些新兴数据将有助于达成共识。在以下部分中,作者专门提供对 AD 文献中微生物群的全面和及时的分析,以说明微生物群通过调节外周炎症对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的最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中微生物群与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炎症的作用

    AD 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AD 多在疾病进程的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其发病在脑病理改变开始几十年后。它是痴呆症的最常见原因,受影响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使其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20 年全球痴呆患者人数估计为 5000 万,预计这一患病率每 20 年翻一番,到 2030 年达到 8200 万,到

      此外,健康饮食是否可以进一步增强益生元的有益作用还有待确定,这些健康饮食包括大量摄入植物性食物、益生菌、抗氧化剂、大豆、坚果和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低摄入量的饱和脂肪、动物源性蛋白质和精制糖。确实已知此类饮食可以降低认知障碍的风险,并最终降低患 AD 的风险(图 3)。

  目前只有少数研究试图通过FMT改变动物模型中的AD病理学。如最近在APP/PS1小鼠(6个月龄)上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年龄匹配的健康WT供体在通过为期3天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消除内源性微生物群后一个月内给予FMT时,对AD病理学具有有益影响。值得注意的是,FMT恢复了接受治疗的APP/PS1小鼠的肠道失调和粪便SCFA水平,减轻了Aβ40和Aβ42的大脑蓄积、tau蛋白磷酸化、炎症标记物(COX-2和CD11b)。与此一致,当3个月大APP/PS1小鼠使用16个月大的APP/PS1供体粪便进行FMT治疗时,可以看到Aβ斑块聚集的显著加速。虽然小胶质细胞没有变化,但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的改变,减轻了它们的功能损害。当使用 2 个月大的 WT 小鼠作为受体和 9 个月大的 5xFAD 小鼠(即病理的明显阶段)作为粪便供体时,FMT 治疗WT 小鼠表现出认知功能受损,这与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加和促炎(TNFα、IL-1β)细胞因子表达增加有关。本研究进一步加强了 5xFAD 衍生的微生物群在触发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现有数据表明,利用微生物群和/或其代谢物作为一种潜在的创新、有吸引力和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可以恢复AD患者的突触可塑性和相关认知功能,至少间接地通过调节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图3)。然而,动物研究的大多数可用数据仅与晚期病理阶段有关,未来的研究需要评估发病的早期阶段。此外,与使用益生元和益生元的方法类似,FMT领域也迫切需要标准化。必须标准化的参数包括:i)AD的阶段符合FMT条件的病理学;ii)准备受试者的肠道环境(肠道清洁与抗生素、成分、浓度、持续时间),以优化供者微生物群植入;iii)粪便物质的来源(来自单个或多个供体,新鲜或冷冻,…);和iv)捐赠者的基因型(例如存在或排除遗传风险因素)。目前缺乏标准化确实可能严重阻碍或减缓该领域的进展。

  目前可用的 AD 治疗大多是对症的,提供的益处相对有限。因此,必须开发创新和早期适用的疗法,希望在主要认知障碍发作之前开始此类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由于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以引起大脑活动的变化,因此操纵肠道微生物组已成为 AD 的潜在治疗靶点。鼓励使用不同策略调节微生物群的数据(益生元或益生元治疗、FMT 等)似乎有助于改善认知缺陷。最近报道的研究结果支持在此类动物模型的症状前阶段可以检测到微生物群的改变,这表明在 AD 发病机制的早期阶段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也可能是有益的。因此,在潜伏的症状前阶段对微生物群进行早期修饰可能成为治疗 AD 的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此外,最近出现了一种可能的方案,即刺激迷走神经直接调节微生物群-大脑相互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迷走神经在大脑和肠道之间直接交流中的作用现已得到广泛认可。耳穴刺激迷走神经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特定的神经和神经精神疾病。这种疗法依赖迷走神经的解剖结构,迷走神经有一个共同的颅干和一个来自耳朵的感觉颈支。值得注意的是,迷走神经刺激已经在 AD 患者队列中应用了 6-12 个月,并产生了显著的认知增强效果。未来的研究仍然需要破译潜在的机制,特别是它们是否可能包括微生物群的变化。

      总之,肠道微生物群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沿肠-脑轴的间接和直接交流(图 2)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非侵入性和廉价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不仅在 AD 中,在其他已报告微生物群失调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的背景下,公共卫生政策都可以更广泛地利用上述理论。虽然这种菌群失调表现为促炎菌门和抗炎菌门之间的不平衡,可能涉及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不同分类群,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菌群失调的结果似乎相似。它们涉及肠道向促炎状态的转变,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随后引发外周炎症反应,进而影响神经炎症并损害神经元功能。鉴于此,靶向微生物群以间接实现免疫调节,而不是直接针对免疫功能,似乎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案,因为微生物群位于外周炎症/神经炎症的上游。然而,这不应排除同时针对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的组合疗法,可能比单一靶向方法更有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忽冷忽热,不少人都有感冒的现象,近日有患者前来就诊,“这几天感冒发烧了,可是烧退了之后,我的脖子疼痛得明显了,甚至痛到耳后根了,吃止疼消炎药也不行。还觉得吞东西有点异物感,脖子胀胀的。您帮我看看我是得了什么病,我好难受呀!”

甲状腺明显肿大,触压痛明显,心慌不适。考虑患者有感冒病史,目前甲状腺明显压痛,伴有心悸、发热等表现,高度考虑“亚甲炎”。

亚甲炎?什么是亚甲炎,跟感冒有关系吗?

提起甲状腺疾病,也许你会想到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一系列名称,殊不知亚急性甲状腺炎也是一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的甲状腺疾病。很多患有亚甲炎的病友常辗转多次方被确诊,说来都是辛酸泪!

“亚甲炎”即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是一种由病毒感染所诱发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炎症,常常于流感或感冒后1~2周发病。多见于20~60岁女性,一般认为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大多数患者就诊的理由是上呼吸道感染后继发的甲状腺疼痛。

初始发病可能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症状,如肌肉酸痛、疲劳、咽痛、发热等。而后逐渐或突然发生颈前甲状腺区疼痛,部分病人会出现心跳加速、易饥等甲亢症状。所以有的患者自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咽喉炎。

如果把这个病错当做感冒,有可能导致一个比较严重的后果,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由一侧颈部进展到双侧。甲状腺损害严重或反复发作的亚甲炎,会导致永久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减。

亚甲炎最显著的特征性:

是颈部甲状腺部位疼痛和压痛,咀嚼和吞咽时患者时常感到疼痛加重,常有“脖子变硬”的感觉。

如果感冒不见好转,还出现颈部增粗和颈部疼痛明显,用手按一按,脖子很痛,并伴有心慌、汗多等症状时,那就很可能是亚甲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B超诊断、甲状腺摄碘率的测定等检查来确诊。

首先应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基本了解,解除焦虑和紧张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由于亚甲炎本身是病毒感染诱发的变态反应性甲状腺炎,期间对于甲状腺滤泡是摧毁性的打击破坏,一般会引起颈部疼痛,因此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对症治疗为主。

其次,需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减少不良刺激,急性期要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运动要适度。

最后,规律复诊,明确了疾病的分期和转归,需遵医嘱,按时复诊检查、指导用药及对治疗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以避免复发和合并甲减、提高治愈率。

亚甲炎一般呈自限性,病程数月,有的会复发,导致病程迁延,但复发后激素治疗仍然有效,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可以自行康复的,出现永久性甲减的比例较少 (5%-10%)。

因其是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甲状腺感染病毒所致。所以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受凉感冒。

温馨提示:当出现感冒发烧伴有明显脖子疼痛时,不妨查查甲状腺,排除亚甲炎的可能。一旦出现不适症状,不要盲目用药,还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引发更严重危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生说的炎症指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