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要进行碱性乳白体实验吗?

麻醉学专业名词释(比较全面)


麻醉学专业名词解释: 1、 呼吸性酸中毒 即高碳酸血症,PaCO2>45mmHg。主要由于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体内CO2蓄积所致。麻醉期间CO2蓄积的常见原因包括:麻醉药的呼吸抑制、呼吸管理不善、麻醉器械故障或CO2吸收装置失效等。 2、 meyer-overton法则 本世纪初meyer和overton先后测定了常用吸入麻醉药如乙醚、氧化亚氮和氯仿等在橄榄油中的溶解度,并比较它们的脂溶性与全麻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吸入全麻药均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并与其效能成正比。因此认为全麻药是和神经中的脂质成分发生松散的物理-化学结合,致使神经细胞中各种成分的正常关系发生变化,产生麻醉作用,称之为meyer-overton法则。 3、 PCA 即病人自控镇痛,通过特定的PCA控制系统允许病人自行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物,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控制系统对病人的第二次给药要求不会作出反应,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药物过量。当采用PCA时,每当阿片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有效镇痛浓度(MEAC)时,病人即可自行给药进行镇痛,有效避免了传统镇痛方法不灵活、依赖性、不及时的缺点。 4、 癌性镇痛三级用药阶梯 癌痛三阶梯镇痛方案的给药原则是: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用药个体化、辅助用药。(1)第一阶梯:轻度癌痛,第一线镇痛药为非阿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NSAIDs,必要时加用辅助药;(2)第二阶梯:中度癌痛及第一阶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选用弱阿片类药如可待因,也可并用第一阶梯的镇痛药或辅助药;(3)第三阶梯:对第二阶梯治疗效果不好的重度癌痛,选用强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也可辅助第一、第二阶梯药物。 5、 TOF 即四个成串刺激,是一串由四个频率为2Hz,波宽为0.2~0.3ms的矩形波组成的成串刺激波,四个成串刺激引起四个肌颤搐(T1、T2、T3、T4),连续刺激时串间距离为10~12s。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正常时,四个肌颤搐幅度相等,但当部分非除极化阻滞时出现衰减,四个肌颤搐的幅度依次减弱。 研究表明,非去极化阻滞时,每串刺激的第四个肌颤搐(T4)和第一个肌颤搐(T1)的比值(T4/T1)与该串第一个肌颤搐和用药前对照值(C)的比值(T1/C)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直接从T4/T1的比值来评定阻滞程度,还可以根据有无衰减来确定阻滞性质。 部分去极化阻滞时,虽然四个肌颤搐的幅度均降低,但T4/T1>0.9或接近于1.0。非去极化阻滞程度增加时,T4/T1比值逐渐降低,当T4消失时,约相当于单刺激肌颤搐抑制75%,阻滞程度进一步加深,T3、T2和T1依次消失,这时分别相当于单刺激肌颤搐抑制80%、90%、100%。T4/T1>0.75提示临床上肌张力已经充分恢复。 6、 FRC 即机能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末肺内残留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男性约2500ml,女性约1600ml。机能余气量在气体交换中对肺泡气PO2和PCO2分压的变化起着缓冲作用。仰卧位时,机能余气量减少,仰卧位病人麻醉诱导后进一步减少。机能余气量增加时,可使吸入麻醉的诱导和苏醒延迟,并使缺氧的改善缓慢。 7、 ETCO2 即呼出气二氧化碳曲线。是使用无创技术监测肺功能特别是肺通气功能的一种方法,可在床边连续、定量地进行监测,为麻醉病人、呼吸内科进行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提供明确指标。 8、 CO2排除综合征 高二氧化碳血症病人急速排出CO2可导致低二氧化碳血症,临床表现为血压剧降、脉搏减弱、呼吸抑制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 9、 紧闭麻醉 吸入麻醉按重复吸入程度以及是否需要CO2吸收装置分为半开放、开放、半紧闭、紧闭四种方法。当新鲜氧气流量等于每分钟氧耗量时,呼出气全部重复吸入,必须有CO2吸收装置,称之为紧闭麻醉。其优点是:(1)吸入气体的湿度接近于正常,易于保持呼吸道湿润;(2)可减少体热丧失;(3)可节约麻醉药和氧气;(4)可减少手术室的空气污染。缺点是:(1)CO2排出需CO2 吸收装置;(2)麻醉深浅不易调节。 10、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是指发生在房室结或房室结以下部位的传导延缓或中断,多见于传导通路的病理改变(如钙化、坏死、结扎等)、不应期延长(如洋地黄)或者室上性周期缩短、但房室结不应期延长者。其心电图表现为:(1)心律规则;(2)每个P波均伴有正常波形的QRS波;(3)P-R间期>0.20秒。 11、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

麻醉学中级考试之 基础知识题库 1-100 1 (2015 年真题 )对于竞争性拮抗的正确描绘是 _____ 作用在同一受体,激动药量 -效曲线平行右移,亲和力下降 作用在同一受体,激动药量 -效曲线平行左移,亲和力下降 作用在同一受体,激动药量 -效曲线平行右移,亲和力增加 作用在同一受体,激动药量 -效曲线平行左移,亲和力增加 拮抗参数为 pD2 参照答案 : A 此题解释 :【现代麻醉学第三版第十七章第二节】竞争性拮抗药( competitive antagonist)与激动药作用于同一受体,两者竞争性地与受体结合,结合是可逆的。在竞争性拮抗药的存 在下,激动药的最大效应不变,激动剂的量 -效曲线平行右移,效价强度减小,亲和力减小。 2.下列对于 MAC 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_____ 属质反响,具有相加性质,是一恒值,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属质反响,具有相加性质,不是一恒值,受其他因素影响 属量反响,具有相加性质,不是一恒值,受其他因素影响 属量反响,具有相加性质,是一恒值,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属量反响,不具有相加性质,不是一恒值,受其他因素影响 参照答案 : B 此题解释 :量反响是指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比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的舒缩等,用详细数量或最大反响的百分率表示。质反响是指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比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而 MAC 是:肺泡最低有效浓度,指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在一个大气压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 50%的病人对切皮刺激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响的浓度。根据定义能够判 断 MAC 属于质反响, MAC 与油 /气分派系数有关,油 /气分派系数愈高,麻醉强度愈大,所需 MAC 也愈小。(临床麻醉学第三版,第六章吸入全身麻醉) 3.某药物的除去半衰期为 5h,基本除去的时间约为 _____ 5h 10h 15h 1d 2d 参照答案 : D 此题解释 :静脉推注药物后,药物在体内经过 5 个半衰期除去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能够认为是药物基本除去,跟半衰期的时间长短无关 而计算的话: 比方一个半衰期后体 内剩余药量: 1/2=50% 2 个半衰期后:(1/2)2=1/4=25% 依次类推 5 个半衰期后:(1/2) 5=1/32≈ 3%(能够认为是基本从体内除去了) 也有会问除去 99%需要的半衰期个数什么的,也能够通过此来计算! 4.下列对于分派系数的描绘,错误的选项是 _____ 气两相达到动向平衡时浓度比 血两相达到动向平衡时浓度比 血/气分派系数越大,肺泡内分压上升慢,诱导期长 2 血/气分派系数越小,肺泡内分压上升慢,诱导期长 血 /气分派系数越小,肺泡内分压上升快,诱导期短 参照答案 : D 此题解释 :血气分派系数大,表示药物在血中溶解度大,可称为“易溶性”或“高溶性”药物,甲氧氟烷和乙醚学期分派系数大,血液如同一个巨大的贮库,必须溶解更多的药物方能使其分压明显僧高,故诱导迟缓。同理,停止给药后,血中麻醉药分压下降迟缓,故苏醒期较长。(麻醉药理学第三版) 5.下列表达中哪项是正确的 _____ 强度是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效能是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 药物的效能与剂量有关 舒芬太尼用量是吗啡的 1/10000,是效能的差别 舒芬太尼用量是吗啡的 1/10000,是强度的差别 参照答案 : E 此题解释 :强度: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效能:药物(不受剂量限制) 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如:吗啡、芬太尼虽属高效能的镇痛药,由于芬太尼 0.1mg 的镇痛作用与吗啡 10mg 相当,故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比吗啡约强 100 倍,这是指效价强度而非效能。(麻醉药理学第三版);同理舒芬太尼用量是吗啡的 1/10000,是强度的差别。 6.(2013 年真题 )单用一种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时临床实用浓度为 _____ 1MAC 2MAC 参照答案 : D 此题解释 :麻醉气体达到 1.3MAC 能使 95%病人达得手术麻醉的程度,对伤害性刺激无反响,不会引起体动。 7.对于地西泮的正确描绘是 _____ 肌内注射吸收比口服快 虽脂溶性高,但胎儿和母体血药浓度相像 除去半衰期长,单次用药维持时间长 对心血管抑制较轻,但起效慢,效果不如硫喷妥钠 剂量偏大引起喜悦躁动应用毒扁豆碱拮抗无效 参照答案 : D 此题解释 :静脉注射用于全麻诱导,对心血管抑制较轻,但起效慢,效果不如硫喷妥钠切实,故只限于不宜用硫喷妥钠的危重病人 8.对于氟哌利多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_____ 其安定作用稍逊于氯丙嗪 3 有强大的镇吐作用 抑制心肌收缩力 有优秀的遗忘作用 氟芬合剂组成特别合理 参照答案 : B 此题解释 :其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erthes试验的目的是检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