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几种?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国上下共同面临的一场大考。在当下学生停课不停学的情况下,济南市山师附小、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等学校教师们群策群力,设计了防控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测试题,以易于参与、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在家学习的学生们普及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科学知识和有效方法。测试题中的新冠肺炎疫情知识你都了解吗?快来挑战,试试你能得多少分?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知识、科学防护相关知识等。

  本卷共12题,满分120分,答对1题得10分,完成后请自行核对答案、查看解析。

  (试题来源:山师附小)

  1.以下哪种症状不属于新冠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解析: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

  2.以下哪个不是外出回家后正确的消毒方式?

  A.口罩摘掉外折扎紧放入垃圾桶

  D.购物袋表面用75%的酒精消毒

  解析:应保持通风环境,每天早晚至少一次通风,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使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流通。

  3.以下哪种方式不可以有效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A.56℃30分钟以上

  C.过氧乙酸和氯仿

  解析: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消灭活病毒。

  4.武汉为应对疫情推出的移动医疗空间的名字是?

  A.胶囊医院 B.太空舱医院

  C.方舱医院 D.露天医院

  解析:“方舱医院”通常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医疗或技术保障功能的方舱组合而成,具有实施早期治疗的救治能力。它由于机动性好、展开部署快、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而能够适应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

  5.与新冠肺炎患者近距离接触过,需要隔离( )天。

  解析:不仅近距离接触需要自我隔离,如若去过外地尤其是疫区,返家后也要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

  1.以下关于口罩佩戴方法不正确的是?

  A.戴“漏气”口罩

  B.不分正反佩戴口罩

  C.随意碰触口罩外侧

  D.脱下口罩后勤洗手

  解析:口罩与人脸留有缝隙,呼吸时的气流会流向缝隙,会严重降低口罩的过滤作用。口罩为多层结构,以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为例,共三层,外层阻水、中层阻隔微粒、内层吸湿,人呼出来的气体比较潮湿,而内层与口鼻接触,正好能吸湿保持口罩干燥,能阻挡病原体,但如若口罩戴反,外层朝内,呼出的水蒸气无法透出,戴一会儿就湿了,口罩潮湿就丧失了阻挡病毒侵入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我们可以通过口罩阻挡飞沫病毒传播,但如果我们用手直接将口罩从外摘下,则为病毒打开了接触传播的通道。理应拿住挂耳绳取下口罩,并用流水清洗手、臂。

  2.目前确定的新冠病毒传播方式有哪些?

  A.飞沫传播 B.接触传播

  C.气溶胶传播 D.眼神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3.作为一名小学生,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寒假补习最重要,外出上补习班

  C.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解析:相关文件多次指出,学生开学前,要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更不能参加补习班。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加机体免疫力。

  1.喝高度白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感染?

  解析:饮用高度白酒无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过度饮用还会损害身体,也请把这一条告知家长。

  2.戴多层口罩才能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解析:研究表明将单一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双层一次性医用口罩叠加使用,对比两者在不同抽气流量下的颗粒过滤物效率,结果显示在较低抽气流量下,两组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几乎没有差别。我们平时呼吸也就处于较低抽气流量,一层口罩与两层口罩并没有区别。

  3.可以对衣物直接进行酒精喷洒消毒?

  解析: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喷洒消毒,如遇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燃烧。

  4.蒸食醋可以杀菌消毒?

  解析:食醋中的醋酸含量较低,远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蒸醋对新冠病毒达不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1] 世界卫生组织《预防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传播给家庭和社区中其他人的暂行指南》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3] 《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附件 6: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第一版)》

  [5] 《抛弃式防尘口罩灭菌再使用之可行性探讨》

  [6] 世界卫生组织《新型人类传染病命名最佳实践》

  参考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主要症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佩戴口罩、洗手、减少人际接触等)等的科学防控信息。

  本卷试题包括15道单选题及5道多选题,总分100分。

  (试题来源: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1.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世界卫生组织将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 )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世界卫生组织将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

  2.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 )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以下佩戴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方式错误的是

  A.用口罩仔细遮盖嘴和鼻子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

  B.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C.口罩沾染湿气,烘干后可继续使用。

  D.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除下后立即处置。

  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应换上新的清洁和干燥的口罩。

  4.到生鲜市场采购后,回到家做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B.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C.直接尝尝食材是否新鲜

  为了预防疾病,我们最好在触摸海鲜、生肉等生食之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不要直接接触鼻子、眼睛、嘴巴等。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以免交叉感染。不可直接尝试食材是否新鲜。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6.2020 年 1 月 20 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传管理,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药物可以预防吗

  暂时没有药物可以预防。对于病毒性疾病,除少数疾病如流感外,通常无特效药。

  8.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

  A.与病例共同居住

  B.与病例共同学习

  C.与病例共同工作

  D.与病例共同居住一个区县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与管理指南》中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于疑似病例、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有症状时或出现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内,在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近距离接触(1米内)的人员,可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Ⅰ级响应代表什么含义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0.当身边出现发热或疑似患者后,除了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及时就医诊断排查外,还需及时消毒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桌椅等物体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B.皮肤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C.黏膜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D.衣物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当身边出现发热或疑似患者后,除了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及时就医诊断排查外,还需及时对被污染的皮肤、黏膜、衣物等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

  11.如微信群内看到“未经证实”关于身边某某地又发现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的文字和图片信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B.不信谣,不传谣,等待官方消息

  C.不转发,但积极评论

  D.只转发给少部分好友

  当我们在微信群内看到“未经证实”关于身边某某地又发现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的文字和图片信息,我们应该如何不信谣,不传谣,等待官方消息

  12.测量体温如何判断自己发热,平静状态下超过( )°C

  在平静状态下超过37.3°C,即可判断自己为发热状态。

  13.以下佩戴口罩的方式正确的是

  A.深色面朝内,浅色面朝外

  B.为了节约使用,两面轮流戴

  C.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包住嘴、鼻、下颌,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D.将有金属条的一端戴在下方

  当我们佩戴口罩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包住嘴、鼻、下颌,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14.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先出现在我国的哪个省份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先出现在我国湖北省的武汉市出现。

  15.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谣言四起,下列描述不是谣言的是

  A.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B.燃放烟花能遏制呼吸道疾病的流行

  C.盐水漱口防病毒

  D.外出尽量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板蓝根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对冠状病毒没有杀灭效果;醋酸(乙酸)有杀灭病毒的作用,但食用醋所含的醋酸浓度很低,熏醋达不到消毒效果。烟花或爆竹主要成分是硝石、硫磺和木炭,无论是化学组成,亦或是燃烧后的产物,都没有遏制疾病传播的能力。并且,燃烧生成的金属氧化物颗粒、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气体,还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严重时可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加重感染风险。钟南山团队辟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其次,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 )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2.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应该怎么办

  A.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B.不恐慌,不上班,不随便外出

  C.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

  D.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

  如果与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过,应该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恐慌,不上班,不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必须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

  3.办公场所哪些是病毒传播的“高危”地带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空气不流通、人员密度大、人员来往频繁的地方,例如电梯间、餐厅、办公室等都是高危地带。

  4.目前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是

  C.呼吸道气溶胶传播

  目前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与呼吸道气溶胶传播。

  5.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哪些口罩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普通棉布口罩和海绵口罩的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恭喜同学们完成了测试,

  算一算这两份考试题你得了多少分?

  是掌握的很不错,还是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原 通讯员 曹磊 陈敏 王文斌 报道)

一夜之间,意大利、韩国、日本都成为新冠肺炎的新暴发点。新加坡佛系抗冠成功,中国在质疑声中赢得第一阶段胜利。

这正应了一句老话,我猜中了开始,却没猜中结尾。武汉封城之时,我说过中国抗击新冠三种结局,第一种是中国得到很好的控制,第二种是胶着,第三种是全球流行。

现在看起来,争取到第一种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想不到第一种与第三种可能居然可以并存!

回顾全球的疫情控制,我们会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中国的经验未必能被世界复制。但是世界的经验却可以为我们所用。我们会更加清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这次让我们来复盘发病率最高的全球前几位的国家,比较他们的策略,再明白该病防控的核心。最后才会知道我们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做,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摘下口罩,什么时候可以完全过正常生活,过上正常生活后又应该如何保持我们的胜利果实?

同样的输入性疫情,为何结局如此不同

在我们探索他国疫情变化之前,我们先要掌握三个名词。对于传染病的防控,有三个重要的基本环节,那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三点的举措,将会最终影响抗疫的结局。

意大利:严格的开端,不妙的后续

首先,我们来看下意大利的时间线:

1月30日,意大利首次确认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为两名中国游客。意大利总理宣布,为了阻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关闭所有往返中国的航班,成为欧盟中第一个采取这种预防措施的国家

1月31日,意大利总理孔特宣布,全国进入6个月的紧急状态,是第一个进入紧急状态的欧盟国家

2月6日,意大利新确诊一名从武汉回罗马的意大利男子。

最初3例病例都是输入性病例,患者都和武汉有关。在之后两周内,意大利也未出现新的确诊患者。

2周内未出现新的确诊病例,正当意大利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疫情却正在逐渐发酵。

2月22日,意大利伦巴第大区一名38岁意大利男子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成为意大利第四例确诊患者(划重点,这名患者很重要)。该患者近期没有到过中国,1月底与1名从上海返回意大利的朋友一起吃饭,朋友的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

2月21日至2月22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确诊病例增至79例,政府确认确诊的第四例病人为伦巴第疫情的“1号病人”,截至2月22日之前所有确诊病例均和他有关。

在传染病防控中,这样的病人我们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做超级传播者。而一旦一个地区出现超级传播者,则往往意味着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将变得异常严峻。在意大利的这次“1号病人”事件中,意大利的困境是至今尚未找到传染给这位1号病人的0号病人,而后续病例大量增加,甚至提示在1号病人之前,可能也已经有了其他的感染者。这让意大利政府至今无法清晰地说明,在没有新增病例的那两周,国内疫情是如何传播的。

当一个地区无法有效地掌握和控制传播者,那接下去的疫情,也就愈演愈烈了。

2月23日晚,孔特宣布,封城,包括伦巴第大区的10个市镇以及威尼托大区的一个镇的共5万名居民,在这些区域暂停生产、公众集会及教学活动,三场意甲联赛因此推迟。

2月25日,意大利确诊322例,死亡11例,卫生口罩和消毒剂等产品网络价格疯涨。意大利及其6个邻国的卫生部长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各国一致承诺不对意封锁边境,将就疫情加强协作。

截至2月27日,意大利官方确诊病例650例,24小时内增加了250例。有20多个国家对意大利采取限制入境,禁止组织前往旅行,暂停航班等措施。

意大利的疫情还迅速扩散到了至少三个大洲,多个国家,欧洲的克罗地亚、奥地利、瑞士、西班牙,非洲的阿尔及利亚,西班牙属地特内里费岛,拉美洲的巴西等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确诊病例,而这些病例均涉及有意大利旅行史的人。

在意大利,各大区执行疫情的响应措施很难,WHO(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委员沃尔特·里卡多称:“不是所有国家都只有一条行政管理线,意大利所有的组织和管理机制都依赖于地区。”

可以看到,意大利本次疫情的逐渐加剧,与超级传播者的出现,中央地方防控执行上的协调难以统一,以及初期医疗机构的漏诊存在密切的关系

韩国:国内疫情的二次传播导致疫情失控

韩国的疫情相对于意大利可以说是更加清晰明了,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韩国成功控制了输入性病例,将疫情控制在了早期阶段

1月20日至2月17日可以认为是韩国疫情的第一阶段,当时韩国的第一例确诊病例为从武汉入境的中国籍女性,至2月11日,韩国累计确诊病例28例,到2月14日连续3日无新增病例。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韩国成功控制了输入性病例,将疫情控制在了早期阶段。

第二阶段:国内传播病例突然失控

2月17日开始,韩国连续出现了3名无出国史的确诊患者。其中,来自大邱市的“31号确诊者”曾参与了一场一共有约1000名教徒的礼拜活动

从2月18日开始,即大邱市的31号确诊者开始,韩国的每日新增病例数开始迅速增长。

目前韩国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大邱市和庆尚北道,确诊病例占比高达80%以上。除开地理因素,31号确诊者曾参加了新天地教会的大型礼拜,目前的确诊病例大多为新天地教徒或与新天地教徒有接触史的患者

2月22日韩国政府将大邱和庆尚北道作为传染病特殊管理地区进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等同于“严重”级别时的防疫措施。

2月25日,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获得了新天地212000名全体教徒的名单,并着手开始对教徒进行检查。从地区和团体两方面共同着手,控制传染源。

截至2020年2月28日,韩国已累计确诊2022例。

让我们从传染病三大基本环节中来复盘韩国的疫情防控的主要特点或面临的问题:

2月4日起,对来自中国疫情重点地区的外国人禁止入境;

对居家隔离者采取随访和追踪等多种措施;

在追踪新天地教徒过程中,教会提供名单不全,仍有很多教徒无法取得联系。

将疫情预警级别上调至最高级,即“严重”级别。对大邱和庆北地区实施最大化的封锁措施,关闭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到访场所;

首尔市宣布禁止大型集会,企业错峰上下班,多场体育赛事延期,各大学延期开学

部分民众并不能完全配合政府方面建议的取消集会的命令(比如虽然首尔市长宣布叫停光华门等地的集会,但之后大型集会还是照常进行了,很多集会的人群也没有佩戴口罩)。

减少公众活动,控制人员流动。

从31号确诊者开始,韩国没有一起病例是从中国流入。正如韩国保健福祉部部长所言“疫情扩散最重要的原因,是从中国回来的我们韩国人。目前应该聚焦于防控国内疫情的二次传播”。

不过需要提及的是,虽然政府宣布了种种措施,但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还有赖于人民是否能够配合。政府的措施是否科学和老百姓的配合程度将最终决定韩国的防疫情况。

日本:既不牺牲经济,又不筛查轻症病人的策略能否成功?

日本的疫情,大部分媒体的曝光都来自于钻石公主号邮轮,截至2月27日,钻石公主号邮轮已确诊705例。但钻石公主号的疫情特点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今天简要来看一下日本本土的疫情情况。

1月16日,日本发现首例病例,一名中国籍男子从武汉返回日本神奈川后,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他自称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但家里的父亲却患有某种不明原因的肺炎。

1月29日,日本厚生劳动省表示,新冠肺炎已经在日本人传人。

2月13日,日本出现了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日本疫情的发展趋势加快。

截至2月27日,日本本土确诊147例患者和17例无症状携带者。目前日本疫情也已经由输入型转为国内多发局面,部分地区出现小规模聚集性感染,但尚没有观察到大规模传播的区域。

日本政府于25日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对策基本方针》,作为防控工作指导文件。总体策略是日本医疗机构优先治疗重症患者,同时患有基础疾病人士、老年人、孕妇也可以优先治疗。核酸筛查是以症状程度为标准。这样的筛查策略,使得日本目前核酸阳性的患者中重症比例相对较高(15/164,9.1%),同时也使得日本民众对政府的防控力度颇为质疑,因为检测力度不够,排查力度不够。

这个策略的制定,是基于日本政府缺少大规模社会动员能力,也是为了保证日本医疗资源不会崩溃,并使得重症患者有机会得到及时接诊。同时,日本前期在奥运会上投入巨大,奥运会能否顺利举行对日本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样的筛查力度,也能够最大层面保持社会稳定,减少对于奥运会筹备的影响。

日本的主要防控举措包括:

日本对中国湖北地区、浙江温州采取限制入境政策;

2月26日禁止去过韩国大邱、庆尚北道的外国人入境;

为了防止疫情蔓延,日本首相要求日本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从3月2日开始临时放假;

日本许多体育赛事推迟,或以无观众方式进行;

安倍呼吁未来两周暂停大型活动,呼吁各方配合,自我约束。这两周与病毒决胜负,防输入,防感染扩大,防重症化

工作通勤的防护上,日本把具体措施放权给了企业,而企业则让个人决定防护措施。

日本政府对于如何应对疫情肯定也是纠结的,期望在经济发展、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疫情防控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前期在处理邮轮事件上已经有所失误,钟南山院士也说,日本的疫情主要与钻石公主号邮轮有关,占比很大,700多人确诊新冠肺炎。当时的办法是不许下船,越隔离确诊越多,办法比较失败。目前船的事情已经结束,但是邮轮患者已经消耗了东京首都圈很多良好医疗体系的医院资源。所以医疗资源集中偏向重症也是被迫佛系的选择。

日本政府不能接受因为疫情,牺牲社会运转和企业生产。日本经济,不能因疫情而停顿。

这样倾向于特殊人群的措施,使得防控成果与否完全依赖于社区传播的有效阻断,及民众的自觉约束。但日本的政府动员能力,独特的企业文化(常年加班不休假的特点),也为日本社会能否及时阻断社区传播,蒙上了一层阴影。

新加坡:“佛系新加坡”,其实从不佛系

我们以上海为例,比较一下和新加坡的不同策略。从表面上,上海是停工停课,全民娱乐活动基本暂停。而新加坡则是照样生活,健康人不带口罩、不封城、不停工停课。那为什么同样照常生活的韩国、意大利都相继出现了疫情的暴发呢?“佛系的新加坡”,是否真的佛系呢?

1月2日,新加坡卫生部就向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生发出警报,要求他们提高警惕,随时注意、报告有无武汉输入的肺炎病人。

1月23日,新加坡确诊第一例输入性病例。

1月27日(仅过四天),新加坡卫生部宣布实施强制休假计划Leave of Absence (LOA)。强制要求雇主对从中国来的员工实施14天强制休假,由政府给予企业补贴。

2月1日,新加坡收紧入关政策,凡是在过去14天内曾访问中国大陆的旅客,禁止入境或过境新加坡。

2月8日,实施暂缓大型活动。

2月18日,实施居家隔离令(Stay-Home Notice)。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政府执行能力很强,对于隔离的监测强度非常高。对违令者可以判六个月监禁或罚款1万新币或两者兼施。这也是韩国等国家较难做到的。

截至2月27日,新加坡确诊新冠病例93例,目前疫情增长放缓,疫情得到较好控制。

我们来分析一下新加坡疫情中几个重要的管控特点。

2月4日起,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外国人禁止入境;

对居家隔离者进行随访和追踪等多种措施。若违反隔离措施将予以处分

敦促市民保持冷静和警惕,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建议,健康人不用戴口罩;

在官网上即时更新每个案例传播链条的详细分析,完善输入性病例监测;

全岛指定800多家公众健康预备诊所,鼓励所有有感冒症状的患者前去就诊;

取消部分大型聚众公众互动;

减少公众活动,控制人员流动;

良好的公众沟通解释和信息披露;

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新加坡的预警时间非常早,1月3日,就在武汉卫健委仍通报“未发现明显人传人证据”时,新加坡机场启动了对来自武汉旅客的体温检测。同时,新加坡启动了实施多年的哨点监测,这套体系结合公立医院、社区医院和家庭诊所联网,并形成了联动防御。这套体系,也使得新加坡对于输入性病例的监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一项来自哈佛大学的评估报告说,和新加坡相比,全球检验输入性病例的能力还不到新加坡的四成,是新加坡的38%,新加坡检测冠状病毒能力属“黄金水准”。本段疫情描述取材于@一玶海岸。特此致谢。

此外,新加坡本次做到了应收尽收,其背后是医疗资源的充足,而医疗资源的充足,与早期预警后控制输入性病例数,800家公众健康预备诊所(类似于中国发热门诊)的启用有着密切相关性。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是719平方公里,小于上海的浦东新区 (约1200平方公里)。而全上海在本次疫情中启动的发热门诊为117家。

哨点时间的提前,让新加坡有了充足的防御时间,而完善的联动防御和社会宣传,也为阻断社区传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大家其实可以发现,新加坡目前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佛系,而恰恰取决于它的“不佛系”。相反,新加坡在本次疫情中干预得非常早,而长期完善的监测体系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上海与新加坡殊途同归?

既然新加坡的政策是成功的,那为什么,中国和新加坡,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呢?我们就以上海为例,来简单分析一下和新加坡策略不同的缘由。

这里面有四个关键因素

1.启动预警的时间点;

2. 疫情在启动预警或开展防控时的传播程度;

3.医疗资源的充足与否;

4.哨点监测的联动防御。

新加坡本次疫情启动预警的时间非常早,早期控制住了病例数量,这样也减轻了后续疫情本地传播对于医疗和防控资源的压力。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比较,截至2月27日,新加坡的输入性病例为24名,而上海的本地输入性病例为178例。且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都面临着春运的人口流动压力。因此,对于上海和全中国来说,疫情的严重程度远远高于新加坡,因此1月23日前后,上海采取了更为强势的措施是对自身更为有利的方案。

就像WHO所说,中国和新加坡在本次疫情启动防控后,采取的策略都是正确的。不同的地区当下面临着的病毒传播风险,医疗资源体系,政府执行能力都有着不同。但只要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该区域的疫情防控就会获得成功。这也是为什么韩国、意大利等国目前疫情控制“失灵”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上述国家采取的措施未能阻断本地的社区传播,从而造成了疫情的暴发。

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本次疫情中,中国实际上错过了早期预警的窗口,从而导致当我们想要启动全国疫情防控时,需要花费数以千倍的代价和资源。另一方面,新加坡完善的百家医院的联合哨点监测,严密的患者流行病学史的监测网络,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如果我们能将预警期提前,并配以更完善的监测体系,我们也就能够“佛系”地抗疫了。而我们,也不需要再花费如此沉重的代价。那我们期待的未来体系应如何建设呢?(下一期再详细展开)。

未来,我们更需要的,就是平时不佛系、关键时刻不崩溃的医疗防控体系。

撰写:艾静文,喻一奇,吴晶,虞胜镭,张昊澄, 张文宏
编辑及数据分析:喻一奇,艾静文
审核:张文宏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本文经授权后转载自“华山感染”公众号,版权归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所有

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但出于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考虑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等级

(以下两份防疫手册可助你获得满分!)

郑大人编写出版的这本科普手册,你值得拥有!

这份宣传手册,一定要看!

1. 答题前,准考证号、姓名请不要忘记,考生统一准考证号为10459;

2. 填写选择题时点击选项变红,每五道有一空白区,点击可获取答案;

3. 考试时间10分钟,结束后,可将本推文留作纪念;

4.本场为开卷考试,鼓励查阅资料完成试卷,正确率越高越好。

请深呼吸放松心情,试题即将到来,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第一关单项选择(难度:易)

1.下列哪些人群易感染新冠病毒?

请点击文字前面ABCD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潜伏期一般为几天?

请点击文字前面ABCD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3.以下哪种条件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请点击文字前面ABCD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4.关于口罩的使用事项,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每2-4小时,更换一次

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佩戴时避免手接触口罩内面

请点击文字前面ABCD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5.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请点击文字前面ABCD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主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