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能治好吗会怎样

手脚颤抖在老年人中多见,中青年人一般较少见。近日,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王林接诊了一位患者,来医院就诊时手不停地抖动,无法拿东西。在家人的陪同下才完成各项检查,经检查确诊特发性震颤,收入住院治疗。因此,王林主任提醒:特发性震颤起病隐袭,缓慢进展。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临床发现有年轻化趋势,不仅中老年人发病,年轻人也时有发生。由于该病随着病程延长会逐渐加重,发展到重度震颤,不仅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也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发现手及手臂不自主颤抖,较长时间不能消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手抖动5年 吃药针灸不见好转

黄女士(化名),46岁,山西人,农民。患者自述5年前的阴历5月份,正值麦收时节,突然下起大雨,为了抢收小麦,冒雨干活后发高烧,当时顾不上看病未及时治疗,扛了3天才用土办法治,退烧后感觉手有些不停使唤一样。起初一只手不自主地轻微抖动,她以为是劳累或发烧后引起的小毛病,过些天就会消失,由于当时还能干活,她没在意。不料过了很长时间,手抖的症状没有减轻,反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严重,过了两年后,另一只手也出现抖动,而且拿东西、干活是抖动更厉害,农活也干不了了。去当地医院看病,检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医生给开了些药回家吃,疗效不明显,再后来做不了家务、拿不了筷子,吃饭穿衣服都困难。症状在寒冷、紧张、着急、激动时抖得也厉害。为了缓解症状,开始在当地遍寻中医针灸,吃了很多中药也没疗效。后来到城里的一家医院看病,检查也没发现病因,怀疑是帕金森,药物治疗了一段时间,仍然不见好转,后来干脆就不想治了。

2018年6月初在北京打工的亲戚回家收割小麦,家里人闲聊时说到黄女士患病的情况,这位亲戚说他的一个工友的父亲也是手抖的毛病,在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治好了,这位亲戚赶紧联系工友了解,得知是神经外二科的王林主任,据说他是治疗老年手脚颤抖的帕金森、眼皮跳(梅杰综合征)等方面疾病的专家,并让工友帮忙预约。农忙结束后就坐火车来北京找王林主任看病了,王林主任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及体检,结合辅助检查,诊断特发性震颤明确,并及时给予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手术后一个月开机后,黄女士症状完全消失,重新回归正常生活,黄女士终于摆脱了震颤的折磨,甭提心理多高兴了。

特发性震颤为什么会误诊帕金森?

据王林主任介绍,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亦称原发性震颤,是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0.3%~1.7%。1/3以上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机制不明。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应对症治疗。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唯一的表现。

特发性震颤不典型的症状表现,有手部的运动障碍、复合的静止性和姿势性震颤、原发性书写震颤、局限的发声震颤、下颌震颤、局限的舌震颤和直立性震颤。

帕金森病多在老年发病,部分患者表现和特发性震颤相似,因此许多特发性震颤被误诊为帕金森病。虽然典型的帕金森病具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的特征,但是病程早期往往缺乏特征性的表现,特别是起病时仅有震颤,尤其是姿位性震颤,在帕金森病患者同样非常多见,很容易导致误诊。

在特发性震颤病人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病人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人群的24倍。姿势性震颤在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许多运动障碍疾病中很常见,甚至是早期唯一的症状。因此,对于震颤的患者确诊还是比较困难的。

特发性震颤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王林主任认为,特发性震颤是临床中常见的震颤类型,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治疗意愿及药物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症状轻微、对工作和生活未造成影响者可暂不用药,症状明显者需给予治疗。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脑深部电刺激术和脑深部核团毁损术等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阿尔马尔)、扑米酮、镇静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但总体来说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服药后部分病人的颤抖可改善,但服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耐药性。局部注射肉毒素能有效减轻肢体、软腭等部位的震颤,疗效维持约3~6个月。副作用主要是一定程度的暂时性肌无力。

对于药物正规治疗无效、严重的单侧或双侧特发性震颤患者,可考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单侧震颤的患者可行丘脑损毁术,单侧或双侧的患者目前主要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以丘脑腹中间核为治疗靶点的脑深部电刺激(DBS)可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上肢特发性震颤。研究显示,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对患者功能改善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手术具有低创伤性、可逆性、可调控性等特点。

DBS手术方法和毁损术比较,有其突出的优点。第一、DBS是可逆的和可调节的。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通过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脉宽及电极位置等多个因素来调节。可还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设置刺激参数,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发性震颤症状。第二、DBS是可发展的。手术保留正常脑组织的神经功能,为以后可能出现的新方法创造条件,也就保留了患者获得新生的权利和希望。第三、DBS是双侧的。对双侧特发性震颤患者的症状都可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而毁损双侧苍白球或丘脑,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加之DBS很少出现副作用,这是病人乐于接受的重要原因。正由于上述优点,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很少人去做毁损术,接受脑起搏器治疗的特发性震颤患者越来越多,在国内由于经济原因开展不多,但已经有多家医院开始用脑起搏器治疗特发性震颤患者,也有许多成功的病例。

王林表示,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具有微创、可逆、可调节、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不仅能够治疗特发性震颤,而且还能有效治疗帕金森病,而且还可以治疗梅杰综合征、肌张力障碍、DX、强迫症、YIYU症等疾病。该技术的治疗效果国内外均有报道。

2018年6月27日《信息时报》(记者 蒋隽 通讯员 彭福祥)报道,63岁的张先生(化名)患“特发性震颤”多年。在写字、抓筷子时,手部会不受控制地抖动。慢慢地,连喝水、搬拿物品等都会受到这不经意“抖动”的影响,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工作、社交和日常生活,变得沉默寡言。在使用药物抗震颤治疗后,手部抖动幅度有所减少,但服药后出现明显血压升高现象,停药后,震颤便反复发作。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震颤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由 Dietrich 教授等撰写的特发性震颤目前的诊断和治疗综述,介绍了一例典型患者的诊治。患者,女性,62 岁,主因双手震颤十余年来诊。患者 50 多岁时开始出现双手震颤,症状缓慢进展,影响到患者肢体运动,并且导致患者写字、喝汤、戴项链等行为。症状在紧张时加重。患者的母亲也有类似的震颤症状。患者既往有抑郁病史,已使用氟西汀和安非他酮治疗,控制较好。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显示双手姿势性和动作性震颤(4-8 Hz),姿势性震颤的幅度大概为1-3 cm。其他体格检查未见异常。丘脑腹内侧核DBS改善肢体震颤有较好效果。

(东方红星 文/李烈 资料来源:信息时报、新华网,百度文库,好大夫-王林网,配图/网络,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

王林,男,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

擅长: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梅杰综合征、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抽动秽语综合症,顽固性疼痛(中枢神经痛、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等),难治性精神障碍、强迫症、抑郁症、孤独症等。以及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周围性面瘫等的微创手术治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周女士手抖7年头抖4年,在情绪紧张,跟陌生人交谈,聚会等一列情况下抖的厉害!拿杯子也抖,注意力集中,做精细活的时候也抖!什么都干不好!工作经常出错,性格越来越自卑自卑,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想与人交谈,真是太难受了!什么方法都试过了,最终结果还是不理想!都快绝望了!


疾病名称特发性震颤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 疾病别名家族性特发性震颤 疾病概述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应对症治疗。 疾病描述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唯一的表现。 症状体征本病多于十余岁或成年早期发病,震颤是唯一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常累及一只手或双手或头部,症状直到后来才逐渐变得明显。除了带来外表和社交尴尬,通常不引起残疾,有的病例震颤可妨碍手完成精细动作如书写,喉肌受累时可影响发音,下肢多不受累。患者常述及少量饮酒可使症状显著缓解,但为时短暂,机制不清。检查通常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疾病病因1/3以上的患者有家族史,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已确认2个致病基因位点,定位于3q13(FET1)和2p22-25(ETM或ET2)。 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 ①常用心得安40-120mg,分2次服,需要不定期服用,如预期在特定的场合震颤特别严重,可临时口服心得安40-120mg;或用阿罗洛尔10mg,3次/d; ②扑痫酮也有效,但特发性震颤患者对此药常很敏感,不可按治疗癫痫用药,应自小剂量50mg/d开始,每2周增加日用量50mg,直至有效或出现副反应;通常有效剂量为100-150mg,3次/d;③偶有患者用阿普唑仑有效,最大剂量3mg/d分次服用。 2、少数症状严重、以一侧为主和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可行丘脑损毁术,丘脑深部电刺激(DBS)是有效的替代疗法。 用药安全1、心理治疗:首先要正视这个现实,不能怕人知道,使心情放平和。另外生活要规律,避免激动劳累,对病程有好处。 2、药物治疗:用药量根据病人的情况,震颤轻时可以服量低,或者间断服用,严重的就要持续服用。同时还应该服一些维生素类药物,比如维生素E、维生素C,对神经有保护、抗衰老的作用。 3、手术治疗:如果对药物治疗不理想,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帕金森病的止颤治疗相同的。这种病不能根治,但是通过积极及时的治疗,能够控制病情延缓病程。 4、饮食调理: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 5、生活注意:饮酒以后可以使症状减轻,但是一般也就维持2~4个小时,此后症状又会加重,所以饮酒不能治疗此病,反而使症状加重,应该严格限制。 6、加强锻炼:有这种病的老年人在康复期间应该注意尽量做一些体能锻炼,比如太极拳、体操。 求采纳

震颤的危害性其实很大,但是暂时不会危及生命,时间太久加重了可能会引起帕金森

首先,特发性震颤的话是不会影响生命的,但是如果不吃药控制它的话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加严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再严重的话会导致活动困难,减少社交活动,最终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困难\r\n如果长时间不治疗病情加重可能会引起帕金森\r\n还是希望您在能控制病情的时候尽早治疗\r\n咨 询 ~~~~\r\nq q : 2 5 1 7 3 3 5 5 7

帕金森,如果是这病需要长期吃药控制的,如果你不用药以后发展下去,手震颤会越来越严重的,这种病不能饮酒的,饮酒会加重病情,长期不治,以后发展下去就会出现走路摇晃等!~ 建议你吃药控制,预防为主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发性震颤能治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