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安乃近吃多了会怎样过敏,今年51岁了,吃其他要注意吗

别乱吃! 5种药物对肾伤害大
生活难免会遇上些小病痛,不舒服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药物。然而近年来,滥用药物现象的普遍存在,使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以下5种药物对肾的伤害很大。
(图片来源:网络配图)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是伤害肾脏的重要药物。各种感冒药,如安乃近、酚氨咖敏片、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止痛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制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等,都可能造成肾损害。
常用的降压药物中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能引起肾损害。三类药物都可能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后两者还有可能通过减少肾脏灌注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后两者对于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的患者,有时候会造成短期内肾功能恶化,这种情况在双侧肾动脉狭窄,同时使用利尿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心功能不全、脱水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图片来源:网络配图)
造影剂不仅可引起肾内血管收缩致肾损伤,还可刺激活性氧产生,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故在使用造影剂前,应全面评估风险,对于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和高龄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使用等渗、低黏度、非离子型造影剂,并尽量减小剂量,避免短期内重复使用。
中草药是在我国引起急性肾损害的很重要的一类药物。常见的可损伤肾的单味中药包括:
①植物类中药有木防己、汉防己、马兜铃、厚朴、天仙藤、苦丁茶等;
②动物类中药有斑蝥、鱼胆、海马、蜈蚣和蛇毒等;
③矿物类中药有含砷类(砒石、砒霜和雄黄等)、含汞类(朱砂和升汞等)、含铅类(铅丹)及明矾等;
④复方中成药包括冠心苏合丸、甘露消毒丹、妇科分清丸、当归四逆汤等。
(图片来源:网络配图)
氨基糖苷类药物(新霉素或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中此类药物肾毒性很大,是诱发药源性肾损害的最常见原因。发生肾损伤的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严重时出现少尿、无尿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这两种药物可导致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表现为皮疹、关节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其他如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等)、红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拉米夫定和干扰素等)等亦可引起肾脏损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专家说】何艳玲:小儿感冒能吃小儿氨酚黄那敏吗?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上个月,国家召回了一些批次的感冒药,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特别是正值感冒、流感高发期,各种感冒药成了“常备药”!家长们对于孩子能否用复方感冒药?怎样用感冒药?等等,孩子用药的安全问题表达了隐忧。家庭医生在线就此问题采访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房主任何艳玲。
您对小儿氨酚黄那敏被召回怎么看?6岁以下儿童能用复方感冒药吗?
小儿氨酚黄那敏是小儿感冒的常用药。关于某些批次的药品被召回是指这个批次的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质量问题,但不能说这个药就不能用,国家并没有取消此药的批文。在世界范围内,药品召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这次召回的药品是小儿用药,牵动了家长敏感的神经。
至于孩子感冒要不要用复方感冒药呢?目前国内小儿用药剂型短缺,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儿童药品品种和规格较少,目前不能满足6岁以下婴幼儿用药,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社会问题,政府也不断在这方面来做努力,鼓励药厂生产小儿用药。小儿剂型的复方感冒药,药品说明书没有说明6岁以下的儿童不能使用。
复方感冒药含有多种成分,缓解感冒时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例如:发烧、打喷嚏、流鼻涕、咽喉肿痛、咳嗽等,但这些症状并非同一时间出现,也并非同一时间消失。如果在感冒初期,症状最多的时候,使用复方感冒药2-3天,就可以达到一次服药有效缓解多个症状的效果。但是,病程发展后面,可能有些症状消失了,复方感冒药中的某些成分就不起作用了 。比如,不发烧了,复方感冒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就不应该服用了。因此,复方制剂并非长期用药。因此,小儿复方制剂应该根据孩子当时的病程和病情来使用,一般建议在症状最高峰,发病的24-48小时内,也就是感冒开始的2、3天内使用。
哪些药物对缓解儿童感冒有帮助,且安全的?
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时,对于低龄的3岁以下幼儿家长最好向医生询问如何处理,服用何种药物。3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根据医生建议,推荐使用泰诺林(乙酰氨基酚)或美林(布洛芬)给孩子退烧;对于咳嗽厉害、喉咙痛,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水肿,抗过敏。如果24小时内不能缓解病情或出现加重的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耽误病情。有些家长会把孩子上次感冒医生开的药自行给孩子吃,这也是不推荐的,因为孩子两次感冒的类型可能是不一样的。
孩子发烧美林和泰诺两种发烧药物能交替使用吗?这两种药合用会有什么风险?
适合儿童、安全性高的退烧药有美林和泰诺林,两种是不建议交替使用的。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孩子发烧可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身体,体温高于38.5°C使用退烧药,普通发热建议只用一种药。因为退烧药本身就是“治标不治本”,使用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这一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感染本身。交替使用退烧药会存在风险,首先这类药物存在一定的肝毒性。
孩子吃维生素C、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或者益生菌能预防感冒或者流感么?
感冒和流感的概念是不同的,虽然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症状和治疗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关于流感的预防,国家卫计委近日也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流感防治的通知》,其中也提到要做好几点:首先是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另外,药物预防奥司他韦对预防流感是非常有效的,一般建议服用5天以上;此外,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而普通感冒,吃奥司他韦是没有用的,预防方法保持通风和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可以适当吃一点维生素C,增强呼吸道黏膜的体抗力。
网上流传了一张“儿科用药宝典”上面有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药,蒲地蓝、感冒清热冲剂这些能给孩子吃么?
市面上有国家批文的中成药是比较安全的。中医是个体化治疗,讲究辨证施治。中医治病用药跟西医有很大的差别,中医讲究辨证治疗,而不是根据病名来治疗;西医医生可能对于中医的“辩证”理论并不了解,只能“辨病”用药,所以如果西医开中药,可能未能做到这一点,会产生一定的用药风险。
孩子咳嗽,化痰的药物用哪些比较安全?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儿童能用吗?
孩子咳嗽,睡不好觉,家长都比较紧张。咳嗽是因为咽喉有刺激或者有痰引起的,右美沙芬是中枢镇咳药,最好不要使用,单纯的镇咳会掩盖病情。一般建议先化痰和缓解支气管的痉挛紧张。可以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愈创甘油醚化痰,稀释了痰液咳嗽就少了。
一种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儿科的进口药匹多莫德,日前被一篇网文推上风口浪尖。网文称此药为夸大宣传的“神药”,有滥用、乱用之嫌,呼吁“放过中国儿童”。匹多莫德对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真的有帮助吗?对孩子来说是否安全?
没有不好的药,只有不适用的人群或不合理使用。匹多莫德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主要的作用是将人体的体液免疫系统和细胞免疫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调节是个缓慢的过程,因此这类药的使用时间比较长。
孩子如果一年出现几次感冒,就认为是免疫力低下造成的,而服用这个药物,是不科学的;另外,匹多莫德服药的时间要三个月比较长,如果只是在孩子感冒的时候吃一两个星期,是达不到药效,也是没有意义,所以,普通门诊开这个药会存在滥用药物之嫌。但并非说这个药就不能用了。如果是经过呼吸、耳鼻喉、内分泌、肿瘤等专科医生诊断,孩子确实属于免疫力低下的,通过服用这类药物辅助治疗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就是合理处方。
儿童感冒吃利巴韦林抗病毒行么?
在二十年前,利巴韦林还是作为感冒药一线药物使用,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就因为俗称里带有“病毒”二字,大部分人就以为是抗病毒的感冒药,但是实际情况是,利巴韦林主要用于合胞病毒感染等治疗。后来,今年,医务人员发现这种药的实际效果是对感冒不起作用,反而还可能存在副作用。目前,利巴韦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家长要注意避免哪些用药误区?
家长常见的用药误区有以下几个:
一、避免交替使用退热药,或者用药过量。孩子吃了退烧药没有马上退下来,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可以通过喝水、物理降温帮助退烧,而不是还没到服药时间就再加退烧药,一下子药物“过猛”,大量出汗,容易造成孩子水分流失过快、引起虚脱,电解质流失;孩子喝完药吐了,也不需要马上补服,药物到达体内可能有一部分已经被吸收。
二、成人药品不要给孩子使用。孩子不是成人的迷你版,孩子和我们成年人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代谢、药物作用的器官、副作用、对药物的耐受性等等都有其特点,如:成年人用的阿司匹林、安乃近这种药物不能给孩子用。
三、正确对待抗菌药物的使用。国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是专项治理,老百姓不能排斥、也不能滥用抗菌药物。一般病毒感冒是不用抗菌药物,除非是合并有细菌感染。如果医生诊断是细菌感染要用抗菌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足量足疗程使用。
四、不要随便给孩子吃非正规医院提供的保健品。这些药物没有什么确切疗效,不要以此代彼。也不要盲目给孩子增加营养的补品,例如:蜂皇浆、虫草;孩子正常饮食,营养均衡即可。如果孩子真的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应该到医院就诊。
五、要正确服药喂药。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强行、捏鼻子给孩子灌药,这样非常危险,容易造成孩子呛咳,甚至窒息;7岁以下儿童不能直接吞服药片、胶囊或颗粒等固体药物,因小童直接吞服固体制剂容易导致误吸入肺部而引起窒息。家长应该用水把固体药物化开,再喂给孩子。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主任药师、教授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责编:王春兰
通讯员:易灵敏
点击展开全文感冒发热吃了安乃近出汗过多引起
感冒发热吃了安乃近出汗过多引起
感冒发热吃了安乃近出汗过多引起低钾输液补钾了过了十多天又低钾了怎么办女51岁
得了过敏性紫癜,严重吗?过敏性紫癜检查方法包括哪些
白血病检测方法是什么?白血病的发生是会给患者带来很大折磨,损害大家的身体和精神,想要规避疾病危害
过敏性紫癜检查方法包括哪些,?过敏性紫癜是会给患者带来不小伤害的,损害大家的身体和精神,想要规避疾病危害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血液病、白血病、贫血等
擅长:血液病、 骨髓异常 、血小板异常等
擅长:再障、mds、紫癜、白血病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住院医师
专长:咳嗽,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心病,肺炎...
你的病情我已看过 老年人胃肠功能不好,进食差,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建议积极控制原发病同时继续补钾,注意监测电解质变化
职称:医师
专长: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膜增生性肾小球...
&&已帮助用户:3990
问题分析:你好,口服安乃近出汗较多,可以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钠低钾等,也可以导致肾小管损伤。意见建议:建议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等,排除肾小管损伤的可能性。可以适当食用含钾食物如香蕉橘子等,也可以口服氯化钾等。
职称:医师
专长:感冒,面肌瘫痪
&&已帮助用户:20303
问题分析:低钾可因某些器质性疾病或是由于入量较少或是由于出量较多,入量小于出量而导致身体出现低钾的症状。例如乏力等。意见建议:建议去医院通过临床查体和辅助检查和器质性疾病继发导致的低钾进行鉴别。多食用一些含钾量高的食物。及时进行改善。效果较差,可配合口服补钾药物进行配合治疗。
问发烧吃了安乃近老出汗咋会事
职称:医师
专长:外科、骨科
&&已帮助用户:2835
病情分析:你好,安乃近是解热镇痛药物,口服后出汗是正常现象。
意见建议:
问怎么我服用安乃近之后出了好多汗。等到不出汗的时候又发烧了~~我发烧已经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擅长疾病
&&已帮助用户:34279
病情分析: 出现发烧症状其实有可能是很多疾病的,但多以感染(细菌、病毒等)为最多,意见建议:应该尽快查明原因,对症治疗是比较好的。祝你身体健康
问安乃近吃多出汗也多会不会造成缺钾
职称:医师
专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8398
首先安乃近属于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针对有发热、关节疼痛等的患者,它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出汗增加,散热加速而降低体温。吃多了安乃严重的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
问昨晚高稍38。7吃安乃近退烧后大量出汗,睡了一宿后感觉好了许多,今天下午又低烧,嗓子疼,黏痰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49243
病情分析:发烧降温快的方法有物理降温,如果体制可以,可以用凉水或者酒精擦拭身体,尤其是腋窝脖子等处。意见建议:  建议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很高兴为您解答,欢迎再来咨询.
问在家,感冒了。全身发烫怎么办。
职称:医师
专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
&&已帮助用户:258527
病情分析: 你好,是可以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并注意多喝红糖生姜水的,注意保暖的。
问感冒发烧后,起床还是全身发烫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42331
病情分析: 您好,可以服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副作用不大,效果也很好。意见建议: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生活当中患上了过敏性紫癜这个疾病我们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采取
败血症在出现之后带来的危害后果很大,要注意调理方法,一旦患上这
一旦患上了地中海贫血我们需要及早的去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这个疾病
要想预防毛细胞白血病,就不要过多的接触射线
血小板减少现象比较麻烦的疾病,容易诱发身体一些其他的病变,所以
治疗目的需降低血小板至正常数值,预防血栓及出血发生
这种疾病的病首先要从药物上来得到控制,如果我们不按时监测血常规
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
溶血性贫血让大家受尽了折磨,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尤其要知
血液病种类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
百度联盟推广
感冒相关标签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安乃近多吃或成瘾会有什麽害处
患者信息:女
病情描述:头疼就吃我是农村一直按头疼治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3287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你好,安乃近是解热止痛药物,但是它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长期的服用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建议你最好是到医院检查一下头痛的原因,然后在对症治疗这样是比较好的。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645人
回答列表(1)
Ta帮助了259人
病情分析:你好。长时间的服用这些药物是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另外也是有可能导致用药的依赖性,建议要增加抵抗力。
回答时间:
白月飘雪女
2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脸上长了很多痘痘三个月前长的痘痘,痘印都没消很顽固怎么办之前查过内分泌是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长的痘痘应该怎么根治亲戚给了一条药方可以清热解毒请问这个喝了有效吗对身体好吗?
医生建议:这个长痘痘原因很多,和饮食个心情和休息不好和劳累压力大都有可能有关系。
伯懿昊祯女
35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你好我的左脚刚做了骨折手术今天第十天能打乙肝抗体预防针针吗第二针
医生建议: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分析,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推迟接种乙肝疫苗,等手术完全恢复后再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乙肝疫苗在两个月之内接种上就可以。保持好的心态,祝你健康!
12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巨细胞已经转阴了,肝功能还有点异常,该怎么办
医生建议:您好,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的,比如说病毒性肝炎,药物,酒精,外伤,休息不好等都容易导致肝功能偏高
16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我现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严重抑郁,就是觉得什么都不想干,不想活着
医生建议:你好,你现在正处于青春年少,正是学习的年龄,自觉什么都不想干主要是没有树立人生目标,你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小小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就会有生活和学习的动力,人也会变得充实起来。你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就想着去死未免有点太可惜了,也就等于白来世界上这一趟。你可以去进行心理咨询,傻事不要去做。以上是对“我现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严重抑郁”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5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那个转氨酶升高怎么治,现在又是怀孕期间我去年在你家复查过的。谢谢
医生建议:你好,转氨酶升高,要靠转氨酶高的程度,如果高的非常多,可能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需要排除病毒性感染,另外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过快可能会出现脂肪肝,而且本身怀孕可以导致妊娠性肝炎妊娠性胆汁,淤积。血液病知识99问(内容全面,帮助很大,求精)【贫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866贴子:
血液病知识99问(内容全面,帮助很大,求精)收藏
前 言   在临床中,几乎所有的血液病患者都会提出自己所患疾病的相关问题,我也尽量满足他们的提问,但由于诊疗时间有限,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能一一详细解答,我们就将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归纳、整理编集成册,供大家参考。现在关于血液病治疗的书籍很多,但大部分都是针对临床医生、研究人员等专业人员阅读,这些书中的内容太过专业,深奥难懂。对血液病或家属来说,掌握一定的血液病知识,对身体的康复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不是得病后的盲然、盲从。  现代社会污染日益严重,各种血液病日渐增多,目前在各种肿瘤中白血病的死亡率男性为第六位,女性为第八位,淋巴瘤的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11位。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了解血液病预防、治疗、护理、锻炼、饮食调理等知识显得至关重要。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病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经过西医、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部分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以治愈,但有效率、治愈率并不能另人满意,许多类型的治疗还处在探索阶段,就是治疗效果比较好的类型,也不能另所有患此类型的患者全部治愈,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3,在发明亚砷酸后疗效提高很多,但仍有部分患此类型的患者效果很差;有的患者患者白血病后,竟不知道中医也可以治疗此病;有的患者认为只要骨髓移植,白血病就可以治愈;有的患者白血病后,到医院治疗一两个疗程后,效果明显,就放松警惕,不再积极治疗。这些想法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由于水平有限,请各位读者批评指导,以便再版时改正。 血液病知识99问主编:仇毅编者:袁栋 张利锋
目 录第001问:中医对血的生成是如何认识的?第002问:现代血液病的概念、范围是什么?第003问:血液病有哪些特点? 第004问:血液病是怎样分类的?第005问:血液病患者为何需做骨髓穿刺?第006问: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会伤身体吗?第007问:
中医是怎样认识白血病的?第008问:如何确诊急性白血病?第009问: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标准是什么?第010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第011问:慢粒白血病的疗效标准是什么?第012问: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第013问:如何评价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第014问:白血病能否采用中医治疗?第015问:中医治疗白血病的机理是什么?第016问:中医治疗白血病有何优势?第017问:白血病患者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方面?第018问:白血病患者精神方面如何配合治疗?第019问:白血病患者如何选择锻炼方法?第020问:治疗白血病如何中西医结合?第021问:怎样看化验单?第022问:如何评价白血病的治疗效果?第023问:患白血病之后什么时候用中药最好?第024问:白血病化疗缓解之后再服用中药对吗?第025问:中医治疗白血病有哪些基本原则?第026问:如何预防白血病的复发?第027问:白血病人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第028问:白血病人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第029问:白血病患者不愿继续化疗怎么办?第030问:中医药能否取代化疗?第031问:中药控制幼稚细胞常用的有哪些方法?第032问:化疗期间中药如何调养?第033问:中医如何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第034问:白血病会直接传染吗?第035问:梅花点舌丹能否治疗白血病?第036问:影响急性白血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哪些?第037问:白血病化疗会有哪些毒副作用?第038问: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039问:白血病细胞会跑到脑里去吗?第040问:白血病患者能过性生活吗?第041问:白血病患者能否再生育?第042问:白血病治疗应注意什么?第043问:白血病患者临床治愈后和常人还有区别吗?第044问:白血病患者如何渡过五年治疗期?第045问:白血病临床治愈后的患者是否还需服药?第046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是什么?第047问:中医对再障的病因是如何分析?第048问:治疗再障中医与西医有何区别?第049问:中医药是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第050问:再障有哪些食疗方?第051问: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特点? 第052问:哪些药物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053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后怎样?第054问: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预防调理?第055问:再障与白血病之间有什么关系?第056问:紫癜是否一定有血小板减少? 第057问:为什么有人情绪波动也会出现紫癜? 第058问:为什么有人长期站立会出现紫癜? 第059问:血小板减少会遗传吗? 第060问:感冒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吗? 第061问:为什么说感冒可以加重血小板的减少? 第062问:长期服用激素会有哪些副作用? 第063问:因服用激素而发胖的患者是否能恢复以前的体型? 第064问:血小板计数正常怎么也会出血? 第065问:血小板减少就一定会出血吗? 第066问:发生出血时,能否任意使用一种止血药? 第067问: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根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吗?
第068问:何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069问: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那些? 第070问:怀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应做哪些检查? 第071问:关于强的松的一些用量用法 第072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注血小板?第073问:中医对血小板减少是如何认识的? 第074问:中医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机是如何解释的?
第075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是如何辨证分型的 ?第076问:中医是如何对不同辨证分型进行治疗的?第077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标准是什么?第078问: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何优势? 第079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自我调理的方法有哪些?第080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日常要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081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第082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口腔或鼻腔出血如何护理 ?第083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饮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第084问:什么是恶性淋巴瘤?第085问:恶生淋巴瘤有哪些类型?第086问:中医如何认识恶性淋巴瘤?第087问:恶性淋巴瘤有哪些治疗方法?第088问:中医对恶性淋巴瘤是如何辨治证治疗的?
淋巴瘤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的? 第090问:恶性淋巴瘤可以治愈吗?第091问:恶性淋巴瘤病人该怎样做康复体育锻炼? 第092问: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第093问:多发性骨髓瘤有何临床表现?第094问: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有哪些依据?第095问: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如何评价?第096问:中医是如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第097问: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如何做好饮食调养?第 098问:如何预防血液病?第099问:血液病患者饮食方面有何禁忌?第100问:血液病患者如何选用感冒药?第101问:能否例举部分典型病例,以增加患者的信心?
出版说明 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生动形式,详细介绍了各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淋巴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常见血液病的病因以及治疗、调护、锻炼、饮食配合的方法。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笔者根据临床实践中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提问最多的问题归纳整理的。希望对广大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所帮助。
第001问:中医对血的生成是如何认识的?答: 中医认为,血是在心气推动下循环于脉道之中以营养周身的红色液体,它内注五脏六腑,外滋四肢百骸,是维持人体的重要物质。它的生成是以饮食为原料,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1)饮食是造血的原料
中医学早就有“人以水谷为本”的说法。人体所摄入的食物,经过胃肠的腐熟消化,取其精微化生而为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内经》就已指出:“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更直截了当地说:“盖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血不生。”这些认识都阐明了饮食的数量和质量与生血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是造血的原料,饮食的精微物质经过脏腑的作用化生为血。 (2)血的生成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
血的生成是在五脏六腑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需要脏腑之间的相互配合,决不是一脏一腑所能完成的。华佗所著的《中藏经》借用五行理论,以心、脾、肺、肾、肝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在血生成上的内在联系。如“心生血,血为肉之母;脾生肉,肉为血之舍;肺属气,气为骨之基;肾应骨,骨为筋之本;肝系筋,筋为血之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饮食入胃,是经过五脏各自的功能和相互配合作用才完成的。 ①心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中医学中的心包括解剖学上的心脏,如“心主身之血脉”和中枢神经系统,“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与造血有关主要为前者。“心生血”的过程,唐容川已有解释:“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为血”。可见饮食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过程后,其精微物质,再通过“心”对造血器官的作用变成血液。
②肺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内经》指出:“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说明肺参与造血活动,而且肺所朝的百脉为造血提供了场所。③脾胃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而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于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过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谷精微,所以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内经》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明代皇甫中《明医指掌》指出:“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这里的气主要指水谷之气,汁指水谷中的精微物质。中焦接受水谷之气与精微物质,变化而赤,造成血液。中焦指的是脾胃,两者功能失调,可以影响造血。可见,脾胃与血的生成有密切关系。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血液的生成,出现血虚之证。④肾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营血的生成不仅源于后天脾胃的生化,还须赖肾精作为生化之本。肾主骨,藏精生髓,与血的生成非常密切。《内经》载有“肾生骨髓”,“骨者髓之府”,“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明代《类经》指出:“精髓同类”。中医自古即认为精血同源,精与血可互相转化。如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说明血可化为精。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说:“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说明精可化为血。所以,明代张景岳《类经》指出:“肾之精液入心化赤而为血”。总之,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脏,主藏精生髓,精髓同源。所以肾脏功能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血的虚实。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血为精所化”、“骨者髓之府”、“髓者骨之充也 ”、“骨髓坚固,气血皆从”、“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血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这些记载,说明了肾、骨髓、血液三者之间的关系。骨髓与造血有直接关系。骨髓藏于骨,又为肾所主,肾之功能强弱与否,可以影响骨髓生精造血。⑤肝在血生成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肝藏血在血生成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内经》指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意思是说饮食物经脾胃的腐熟消化吸收后,其精微物质进入肝脏而化气血。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说得更明白:“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中医认为,“肝者……以生气血”,说明肝与造血有关。因为肝能储藏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作为造血原料。
根据以上认识,心、肝、脾、肺、肾等脏腑都与造血有关,其中任何一种功能失调,都可影响造血。血的生成须经过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的共同作用来完成。但五脏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肾和脾,肾和脾在造血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002问:现代血液病的概念、范围是什么?答:血液病是以血液、造血器官以及出、凝血机制的病理变化为其主要表现特征的各种疾病;传统上将血液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血液病是指血液、造血器官和出、凝血机制本身的异常;继发性血液病则指人体其他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疾病所造成的血液学异常。当然这种分类也不是绝对的。第003问:血液病是怎样分类的?答:1、红细胞疾病,如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2、粒细胞疾病,如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分叶功能不全及类白血病反应等。3、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如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病等。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如各类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5、造血干细胞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及骨髓纤维化)等。6、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如血管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血栓性疾病等。第004问:血液病有哪些特点?答:血液病具有许多与其他疾病不同的特点,这是由血液和造血组织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 血液以液体状态存在,周流全身,所以血液病的表现多为全身性;同时由于血液是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血细胞和血浆成份的综合体,并且与造血组织共同构造一完整的动态平衡系统,所以血液病的症状与体征多种多样。1、血液病代表性的症状与体征往往缺乏特异性:血液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受累血细胞或血浆成份功能障碍所致,如贫血、出血、发热、容易感染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同时出现,常提示血液病,但许多其他疾病也可出现上述表现,因此血液病在非专业科室很容易误诊或漏诊。一般而言 ,其他疾病误诊为血液病机会较小 ,因为一旦怀疑血液病,通过血象或骨髓象检查很容易确诊;血液病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则很多见,尤其是患者第一次就诊不在血液科时,临床上经常见到以骨关节为突出表现的急性白血病被 误诊为关节炎,腰背疼痛为主要的多发性骨髓瘤被误诊为腰椎骨质增生或骨质疏松等。2、实验室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占有突出地位:多数情况下确定诊断要依赖于实验室方面的检查,如白血病、再生障碍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通过血象和骨髓象检查即可确诊,骨髓纤维化须骨髓活检确诊;有些血液病的基本病变在亚细胞或分子水平如各种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血红蛋白病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需要特殊实验室检查才能作出诊断。因此,疑诊血液病者应到血液专科就诊。3、继发性血液学异常比原发性血液病更多见,几乎全身所有器官和组织的病变都可引起血象的改变,甚至有些还可引起严重或持久的血象异常,酷似原发性血液病,例如慢性炎症 、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内分泌病可引起顽固性贫血;慢性心肺疾病、某些肾脏疾患、少数分泌红细胞生成素的肿瘤可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感染、中毒、恶性肿瘤等可以继发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并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类似白血病血象);急性感染、恶性肿瘤、血管疾患、组织大量损伤可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 、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将其与原发血液病鉴别开来。出现哪些症状与体征应怀疑血液病?血液系统疾病多半是难治性疾病,发病隐袭,病状隐匿,即使患病,病人常不能自己察知,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健康体检时而被发现,确诊主要依赖于特殊的实验室检查,但某些症状和体征的出现提示血液病,熟悉它们,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1、贫血:分急性、亚急性、慢性等。急性提示急性白血病、重症再障、急性血管内溶血等;亚急性提示慢性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慢性提示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2、出血:皮肤出血点和瘀斑见于血小板或毛细血管功能异常所致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反复发生的大关节和肌肉血肿提示血友病。3、发热和容易感染:低热见于严重贫血、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等;高热可见于急性白血病、重症再障、急性溶贫等;周期性发热可见于淋巴瘤;反复发生、较难控制的口腔、肛周、皮肤软组织、呼吸道等部位感染可见于各种恶性血液病、重症再障、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功能缺陷及免疫 缺陷病。4、其他可能与血液病相关的症状的体征: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皮肤瘙痒、黄疸、发绀、反复口舌溃疡、脾肿大、骨痛、酱油色或葡萄酒色尿、剧烈腰背痛、关节肿痛、咽下时胸骨后痛、急性腹痛、血液高黏滞综合症、神经系统症状、精神症状。
第005问:血液病患者为何需做骨髓穿刺?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诊断技术、检查手段日益完善,但对血液病患者来说骨髓穿刺检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通过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检查可了解骨髓内各种细胞的生成情况,各种细胞的形态、成份的改变及发现异常的细胞等,以明确诊断,观察疗效,估计预后。第006问: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会伤身体吗?答:骨髓穿刺是血液病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许多血液病尤其是许多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是必需的,有人担心骨穿会伤身体,这种担心是毫无道理的,骨穿涂片检查吸需0.2ml左右的髓液,对全身有几千毫升髓液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除因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之外,骨髓穿刺无特别禁忌证。骨髓活检仅米粒大小骨髓组织,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影响。第007问:中医是怎样认识白血病的?答: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白血病”这一称谓,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本病当属祖国医学所言“虚劳”“热劳”“湿病”“瘀积”“痰核”、“血证”之范畴。《圣济总录》记载“热劳之证”,心神躁、面赤、头痛、眼涩、唇焦、身体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疮,食欲无味,肢体疼痛,多卧少起或时汗,日渐赢疫者是也。”这种有稽留热,汗出进行性消瘦,口舌溃烂等症与今之急性白血病的某些临床表现类似。《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记载“内热,把平时骨即内热甚至,其根在五脏六腑,其人……骨肉自消饮食无味或皮燥而光蒸盛之时,四肢渐细,足肤肿起。这段描述“内蒸”的表现和急性白血病导致代谢紊乱,消耗性低热,逐渐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及恶病质类似。《灵枢》记载:“人之喜病肠中积聚者,……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丹溪心法》:“积在左为血块,气不能作块成盛,坏及有形之物,痰与食积,血而成也。”这段所描述的关于积聚的症状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肿大贫血类似。《金匮要略·虚劳病脉并治篇》记载,人并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这段描述类似白血病之淋巴结肿大。《素问·评热病论篇》记载,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这里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痰,不为汗衰的描述与今之急性白血病的高热及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相似,《外科正宗》所称口破色淡虚,色红为实,而急性白血病细胞浸润或因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真菌和厌氧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与古文所称口破确实相似。按照祖国医学古籍辨证分型描述对照现在医学关于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大致可以认为,虚劳是白血病所致的贫血;热劳是白血病所致的高热,瘕积是慢粒白血病所致的脾大,血证是白血病、血小板低下所致的皮肤紫癜、便血、尿血、鼻衄齿衄。急痨是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急变期,痰核瘰疬是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颈下、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白细胞及幼稚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异常增生,浸润各种组织、产生不同症状,周围血液白细胞有量和质的变化。我们通过临床观察此类患者大多出现手足心热、汗多乏力、高热出血等火热症状。因此认为,此病发病内因为热盛;外因为空气污染之气吸入人体,污染人体血液,带有化肥农药的蔬菜水果等食物,食后吸收入血,败坏了正常的骨髓血液,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病。第008问:如何确诊急性白血病?答:一、病史及症状⑴病史提问:注意:①起病情况。②是否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③是否应用过瘤可宁、马法兰、氮芥等烷化剂。④是否患有Bloom综合征、Fanconi贫血及Down综合征等疾病。⑵临床症状:一般贫血症状,鼻衄、牙龈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发热,骨痛、关节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头疼、恶心、呕吐、抽搐、大小便失尽,甚至昏迷。二、体检发现贫血外貌,皮肤可见瘀点、瘀斑,牙龈渗血或伴牙龈增生,淋巴结肿大,胸骨中下段压痛,肝脾轻、中度肿大。三、辅助检查血象: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减少,分类可见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象: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可伴骨髓纤维化或骨髓坏死。按增生细胞的系列不同,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骨髓特点如下:⑴ ANLL : ① M1型(急性非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粒细胞≥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少见,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可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② M2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粒系明显增生,可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2a型:原粒细胞30%~90%(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 M2b型: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但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核浆发育明显不平衡,此类细胞&30%。③ M3型(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此类细胞&30%(非红系细胞);易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3a型(粗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或融合。M3b型(细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④ 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系、单核细胞系增生,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系、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又分四种类型: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单核细胞系≥20%(非红系细胞)。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和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M4c:原始细胞即具粒细胞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非红系细胞)。M4Eo:除具上述特点外,还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及着色较深的嗜碱颗粒,占5%~30%(非红系细胞)。⑤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系增生,可见细小Auer小体;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单核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5a型(未分化型):原始单核细胞≥80%(非红系细胞)。M5b型(部分分化型):原始、幼稚&30%,原始单核细胞&80%(非红系细胞)。⑥M6型(红白血病):红细胞系&50%,且有形态学异常,非红细胞系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30%(非红系细胞);若血片中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5%,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20%。巨核细胞减少。⑦M7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巨核细胞&30%。红系、粒系增生相对抑制。⑵ALL : ① L1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核圆形,偶有凹陷与折叠,染色质较粗,结构较一致核仁少,不清楚;胞浆少,轻或中度嗜碱。②L2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淋巴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核形不规则,凹陷与折叠易见,染色质较疏松,结构不一致,核仁较清楚,一个或多个;胞浆量较多,轻或中度嗜碱。③L3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但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胞为主;核形较规则,染色质呈均匀细点状,核仁一个或多个,较明显,呈小泡状;胞浆量多,深蓝色,空泡常明显,呈蜂窝状。 细胞化学染色:⑴过氧化物酶及苏丹黑染色:急淋细胞呈阴性(阳性&3%);急粒细胞呈强阳性;急单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⑵糖原染色:急淋细胞呈阳性(粗颗粒或粗块状,常集于胞浆一侧);急粒、急单细胞呈弱阳性(弥散性细颗粒状);红白血病:幼红细胞呈强阳性。⑶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急单细胞呈强阳性,能被氟化钠明显抑制(&50%);急粒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氟化钠轻度抑制(&50%);急淋细胞一般呈阴性。⑷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急淋白血病积分增高或正常;急粒白血病明显减低;急单白血病可增高或减低。有条件还应做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基因分型。第009问: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标准是什么?答: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日于苏州市召开了全国白血病化学治疗讨论会提出了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如下: 1.缓解标准 (1)完全缓解(CR) ①骨髓象:原粒细胞I十Ⅱ型(原单+幼稚单核细胞或原淋+幼稚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 核细胞系正常. M2b型—原粒I十Ⅱ型&5%,中性中幼粒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 M3型—原粒十早幼粒&5%。 M4型—原粒I、Ⅱ型+原单及幼稚单核细胞&5%。 M6型—原粒I、Ⅱ型&5%,原红+幼红以及红系细胞比例基本正常。 M7型—粒、红二系比例正常,原巨+幼稚巨核细胞基本消失。 ②血象:Hb&100g/L (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临床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 2. 白血病复发,有下列三者之一者称为复发。 (1)骨髓原粒细胞I+II型(原单十幼单或原淋+幼淋)&5%且&20%,经过有效抗白血病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能达到骨髓完全缓解标准者。 (2)骨髓原粒细胞I十Ⅱ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20%者。 (3)骨髓有白血病细胞浸润者。 3.持续完全缓解(CCR): 指从治疗后完全缓解之日起计算,其间无白血病复发达3—5年者。 4.长期存活: 白血病自确诊之日起,存活时间(包括无病或带病生存)达5年以上者。 5.临床治愈:指停止化疗5年或无病生存达10年者。第010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答: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是:  (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不成熟粒细胞&10%,原始粒细胞&5%-10%;  (2)骨髓粒系细胞高度增生,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原始粒细胞&10%;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降低;  (4)Ph1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加速期诊断标准是:  (1)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10%一20%;  (2)伴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3)出现绿色瘤。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标准同急性白血病。
第011问:慢粒白血病的疗效标准是什么?答:1. 完全缓解:白细胞计数&#9/L;分类正常,无幼稚粒细胞(原始、早、中、晚幼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不超过450×109/L。 2. 部分缓解:白细胞计数降至治疗前50%以上, 至少 & 20×109/L。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仍存在幼稚细胞及脾大。 3. 无效: 临床及实验检查未达到上二项标准或恶化。 4.细胞遗传学反应 A.无细胞遗传学反应,Ph1染色体持续在所有分裂相中存在。 B.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Ph1染色体被抑制至占分裂相的35%~95%。 C.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h1染色体被抑制至分裂相的5%~34%。 D.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Ph1染色体细胞消失。第012问: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答:一、病史及症状⑴ 病史提问:起病缓慢,病人多无明显症状,应注意是否有低热、盗汗,易感染表现。⑵ 临床症状:乏力、消瘦、纳差、盗汗、体力减退、发热,偶有皮肤瘙痒。二、体检全身淋巴结肿大,质中等硬、可移动,晚期相互粘连融合;肝脾轻度肿大,晚期脾脏明显肿大。骨痛不明显。晚期皮肤可见出血点。三、辅助检查:1. 血象: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白细胞计数&10×109/L,分类:淋巴细胞&50%,绝对值&5.0×109/L;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幼稚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正常或减少。2. 骨髓象: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以成熟淋巴细胞增生明显,占40%以上,原、幼稚淋巴细胞&10%。红系、粒系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3. 血免疫球蛋白减少;或为单株免疫球蛋白增高,多为IgM型。κ轻链或λ轻链检测阳性。四、临床分期及鉴别诊断1.分期:Ⅰ期:淋巴细胞增多,可伴有淋巴结肿大。Ⅱ期:Ⅰ期+肝大或脾大。Ⅲ期:Ⅰ期或Ⅱ期+贫血(血红蛋白&100g/L)或/和血小板减少(&100×109/L)。2. 鉴别诊断应与结核性淋巴结炎、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毛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等鉴别。第013问:如何评价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答:1.完全缓解: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40%),骨髓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30%)。临床症状消失,受累淋巴结和肝脾回缩至正常。 2.部分缓解: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数和骨髓中淋巴细胞比例降至治疗前50%以下,症状减轻,累及淋巴结、肝脾的区域数或/和肿大体积比治疗前减少50%以上。3.无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未达到上二项标准或反而恶化。第014问:白血病能否采用中医治疗?答:白血病完全可以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并且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只要辨证施治,用药合理,完全可以使白血病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的可以治愈。 如青岛手表厂白血病患者陈凤英,于日在青岛医学院骨穿确诊为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m2a),并住院进行化疗,继而病情恶化,生命垂危,下达病危通知书,绝望中得知我院利用中医治疗白血病效果显著,便怀着试试看的一线希望,于日来我院治疗,我们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予以补肾益髓,并配合清热利湿药物,治疗三个月后病情缓解。最近又去青医骨穿复查,结论痊愈。再如陕西靖边县石油公司的王斌,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日来我院诊治,至今情况良好。第015问:中医治疗白血病的机理是什么?答:中医治疗白血病其机理概括来有二。其一增强自身免疫力,主要通过补肾、益气养阴,以使正常细胞活跃,以抑制白血病细胞;其二平衡血象,主要通过清利湿热解毒等方法以净化血液,使血象、髓象趋于正常,自我感觉良好。一般急粒白血病以解毒为主;急淋白血病以散结为主,慢粒散结解毒并用;慢淋散结加益气养血,以上各种治疗方法均用补肾强身法。我院主要药物有两类:“祛白胶囊”为固定药物,适用于各型白血病;辅助药物、备用药物根据具体病情配方。 如上谈到青岛手表厂陈凤英,便以补肾益髓法为主,配合清热利湿药物,疗效显著。其夫在谈到治疗效果时特别强调体质得到改善,在每年青岛感冒大流行时,家中正常人没有一个不感冒的,可是她却没有被传染,足见增强免疫力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相比之下现代医学在杀伤消灭幼稚细胞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出发点是好的,包括骨髓移植,但最终仍归不救,道理何在?可以说,现代科学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对医学的发展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现代科学指导医学并不等于医学,医学研究的是人,人有思维,有感情。因此在实验室能够百分之百成功的事情作用到人体则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我们谈到这些并非否定现代医学在许多方面已做出的巨大成绩,而是设法使对人体的研究不断完善。上面谈到的病例可以看出增强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自身免疫力呢? 笔者认为不要固定一定模式而要随人体个体的差异而灵活选方用药。中医以阴阳五行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并指导遣方用药,实际上是调整人体动态平衡。如以阴阳学说分析人的体质则有阴、阳、阴阳混合之分。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中医方面,则应达到量化,如阴七阳三,或阴三阳七。如果有了明确的诊断(辨证)加上量化的指标来指导用药则能提高治疗效果。从临床来看同一类型白血病,有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病情纵有波动再予调整则趋于正常有的则反复无常,难予调理,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即人的免疫力悬殊甚大。此免疫力有先后天之分,我们通过努力能达到的是如何把后天免疫力扶植起来。除药物治疗之外,精神,饮食、锻炼诸方配合不容忽视。第016问:中医治疗白血病有何优势?答:从大量的临床实践来看,中医、中药在白血病治疗中尽早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中医对人体的调理是全面的,中医对气血、阴阳、脏腑的调理可以对应西医的免疫功能、免疫状态的调节,也就是说中医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优势,因此,中医、中药的尽早参与对疾病的恢复非常有利。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下,中医药突出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延长或阻止白血病的复发。化疗结束后,即并达到临床治愈水平时,应用中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恢复免疫功能,可延长白血病的复发时间或阻止复发。在急性期时白血病需要及时应用化疗,期间可以中医药辅助治疗,缓解期时,中医药的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延缓或阻止复发也有效。防止白血病耐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是有耐受性的,细胞本身对毒物的排异机制一旦启动将会影响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医务工作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中医药可以恢复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近年来中医药预防、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临床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预防白血病的相关并发症。白血病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治疗起来难度很大,耗费也惊人,但是如果从预防上下手,则相对容易得多,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身体上痛苦,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第017问: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方面?答:从临床上观察患此病大多为热毒雍盛、气阴两虚而出现发热出血、心烦易怒、口舌生疮、手足心热、汗多乏力等症状。因此我们的选方用药时基本上忌用温补;而以清凉解毒药物。那么在饮食上则要求尽量不用热性食物如牛、羊肉、烟、酒、辣椒之类,而多用新鲜水果蔬菜、豆制品、鸡蛋、瘦猪肉等。总之以素为主,保持二便通畅,以利毒素排泄。第018问:精神方面如何配合治疗?答:从治疗角度讲,患此病之后应当取消对工作事业的奋斗精神而代之修身养性。在战略上予以藐视,在战术上则应重视,就是说从长远考虑要精神放松,保持乐观的态度,犹如河中之水,平稳的流,使血液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稳态,配合药物,以静制动,使血象稳定。切忌性格急躁或悲观失望,血液犹如河中之水激起波浪而失常。第019问:白血病患者如何选择锻炼方法?答:经过许多患者的体验,郭林新气功和太极拳对白血病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郭林新气功是一种整体疗法,它能激发人体的潜能,保护和协调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它通过意念可调整气机,引导内气偱经络通达全身,起到疏经活络、通畅气血、化瘀散结等作用,从而使淤阻的经络逐步通畅。郭林新气功能吐故纳新,增加血液含氧量,促进新陈代谢。郭林新气功的调息(吸吸呼)是特殊的呼吸方法。通过这种呼吸方法练功三小时,就可吸入常人20倍的氧气,血液中含氧量高,血液流速加快,可以抑制坏细胞的增长或消灭它,具有防癌治癌的作用。郭林新气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练功后的癌症病人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有明显提高,可诱发人体产生干扰素,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使癌发展成为睡癌,吞噬细胞强大免疫力提高可使癌瘤消失,郭林新气功能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郭林气功明确规定“三个不准”即不准抽烟、不准喝酒、不准吃强烈刺激性食物,主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行动为主的郭林气功,要求到野外去练,并要求每天练功不少于3小时,这对于患者勇敢的走出去,勇敢的面对现实,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太极拳在我国历代人民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使它无论在技术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内容,成为具有宝贵医疗价值,轻松柔和的运动项目。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体育事业上的巨大贡献之一。 太极拳有高深的技击艺术,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它是一种把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在太极拳精典论著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话。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举动轻灵,运作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是静中之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身心交修。也就是使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故可使弱者强,病者康,弱者复壮,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太极拳和一般的健身体操不同,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的专注心静、用意,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活动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020问:如何中西医结合?答:我们制定以下原则,供患者参考:病情危急,以西为主:病情稳定,以中为主。病情危急是指高热、出血、剧烈剧痛、严重贫血、幼稚细胞过高,可以输液、输血、化疗等以治标救急;病情稳定是指白血病患者中白血球低,发病缓慢或化疗之后全血下降之类可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从临床上观察,有的患者化疗效果好,有的则中药效果好,有的则中西医结合效果好,这是事实,有病例为证。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选医用药,相互之间配合恰当。没有必要中西医务人员之间相互诋毁,不然患者及其家属则更加陷入痛苦的深渊。为此提出我们的看法,患病之后都需要在大医院确诊,随之即进行化疗方案,效果好的可以一边化疗一边服中药。效果不好的可以改为中药治疗为主,经过几个疗程确实幼稚细胞难以下降,则再给以化疗,如此优势互补。当然如果中药效果显著,则可放弃化疗。第021问:怎样看化验单?答:此病的报告单有两种,骨髓报告比较复杂,需专业人员方能明白,我们最常用的是血象报告单,主要几项如下: 血色素(Hb)正常值:110~160g//L红血球(RBC)正常值:3.5-5.5×1012/L;白血球(WBC)正常值:4.0-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N)正常值:50%--70%;淋巴细胞(L)正常值:20%--40%;嗜酸细胞(E)0.05%--5%;嗜碱细胞(B)0.0—0.75%;出血时间(BT)1-4分钟;凝血时间(CT)2-5分钟;网织红细胞(RC)24-84×109/L;幼稚细胞分原始、早、中、晚。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9/L。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不主张频繁检查骨髓,以减少痛苦,节约开支。病情稳定可每三个月做一次,病情反复刚根据需要而定。血常规半年之内可以每周查一次,半年以上可半月查一次,以做用药的参考。
都是介绍白血!?这个可以去白血病吧发!
第022问:如何评价医疗效果?答:我们认为医疗效果有三:其一,血象、髓象症状的同步好转为最理想。其二,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而检验数据尚不满意,此种情况尚可。其三,自觉症状及检验值都欠佳为最不理想。在对待自觉症状及检验数据问题上,中西医认识上差别很大。这首先要从两种医学模式谈起,现代医学建立在解剖、生理,病理基础之上,重视微观,强调局部,可称为实验医学。祖国传统医学建立在朴素的唯物论,辨证观基础之上,重视宏观强调整体,可称为实践医学。实验、实践一字之差,反映了认识论不同。细剖析之各有利弊。现代医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生产出了大量的仪器设备,而且不断更新换代,这对于疾病的明确诊断无疑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其优越性。但在治疗上片面强调检查数据,有时为了达到检验数据的正常而不惜拿患者自身免疫力为代价,结果事与愿违,使患者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古人之训所谓有医不如无医也,实发人深思。 祖国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在定性、定位、定量方面比较模糊,没有现代医学准确,规范,此其弊端。而在治疗上因人、因病而异。同一种病患者体质、年龄、性别不一,治疗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治疗方法上,比较灵活。我院在传统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疗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对中医中药的研究成果,研制出了“滋阴生血胶囊”、“祛白胶囊”、“解毒凉血扶正丸”、“清热散结扶正丸”、“牛黄平白丸”、“补气养血丸”,经药检部门检验合格并取得国家药监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及文号。 以上可以看出,中西医之间存在互补性,作为医务人员应破除分别心,相互促进,以使医疗永平不断提高,力争在此病的治疗方面走在世界的前例
第023问:患白血病之后什么时候用中药最好?答:患白血病之后尽快用中药最好。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服用中药已不是单纯的用药锅或药壶煎煮,而是有了自动煎药机将煎好的中药打到塑料袋中。这样人们喝中药就象喝牛奶一样方便。不管是在家中、工作单位还是外出旅行都可随时随地的服用。除汤剂外,还可以加工胶囊、蜜丸、水丸等剂型。总之方便使用,达到治疗目的为原则。第024问:白血病化疗缓解之后再服用中药对吗?答: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一是认为中药疗效慢;二是中药辅助可以,中药不能治疗;三是中西药合用会产生矛盾。实际上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有不同的认识。其一,中药疗效慢不是绝对的。中医讲因人的体质不同,因春夏秋冬的差别,因地域东南西北的不同,遵循“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十二字方针,只要准确的对证效果非常显著。这样的病例很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中西医理论的不同,各有优势,治疗病如同救火,对待病人应发挥中西医各处的优势,力争效果的最大化。其二,一是家庭负担不起化疗高额费用的;二是实在不能承受化疗痛苦的。在这些患者中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有200多位病人存活期超过5年,有的已经10多年,有的重返工作岗位,有的结婚生了孩子。沈阳李某某,男,20岁,在北京某大医院化疗耐药,于200?年?月转入我院经服用我院“祛白胶囊”及特制胶囊,取得完全缓解,现已经?年。经过我们的临床验证,中药对于白血病不但有辅助作用,亦有治疗作用。笔者2007年拙著《白血病中医临床治验实录》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可以参考。其三,中西药合用会产生矛盾。试想,之所以结合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疗效,达到相互促进疗效,不会人为的产生矛盾。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经过各自专业方面的学习,临床多年以后,定会不断的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提高水平,这一点无需置疑。第025问:中医治疗白血病有哪些基本原则?答:经多年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了治疗白血病的四四原则:一、贯穿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二、四疗并用:即药疗、心疗、食疗、体疗相互配合。①药疗:辨证施治、及时调理、坚持用药。②心疗:建立信心、心态平和、心情放松。③食疗:营养平衡、禁忌烟酒、辛辣油腻。④体疗:适度锻炼,练习郭林气功、太极拳法为佳。三、四忌四防:忌劳累、忌感冒、忌气怒、忌暴食:①劳累: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②感冒:易发烧发热引起血象、髓象波动。③气怒:易引起气血功能紊乱。④暴食:易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四、观念辨证:对待疾病力求全面,避免形而上学。①疗效辨证:理化指标、自觉症状互为参考,免疫力蓄存为根本,体征状态改善为很重要指标。②指标辨证:白细胞高低、幼稚细胞多少,不能做为病情惟一标准,不必为其升降过份忧虑,要与精力体力状况综合考虑。③自疗辨证:病急不得已而求医,病缓则以自我治疗为主,通过食疗、体疗、心理治疗、自觉调理用药的自我疗法增强体能,达到康复之目的。④心态辨证:悲观乐观辨证统一,病急不必悲观,相信医学的进步,一定会得到有效治疗;病缓不可大意,忘乎所以,行为放纵、停止服药、不做检查、致使急变、复发,后悔莫及。
第027问:白血病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答:1、西医为主,中医辅助:在化疗的同时,加服中药调理。适用于白血病细胞上升较快、数量较高时。优点是化疗控制幼稚细胞(包括原始细胞)效果快,中医药则起到保护、提升血象的作用。一方面可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化疗的效果;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如在化疗的患者服用补益气血加以解毒的中药可明显减少化疗出现的并发症。许多患者服用了我院研制的滋阴生血胶囊后血象回升较快,减少了输血的次数,既减少了痛苦,又节省了费用(现在输一个血小板的价格近2000元)。
2、中医为主,西医辅助:中药治疗为主,辅以定期或不定期化疗。适用于白血病稳定期及缓解期。优点是痛苦小、费用少,长远效果好。中药的作用不只是很多人想象的只有补益调养、增强免疫力,实际上中药的作用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治疗的作用,尽管白血病是现代的病,但是通过中药的辨证治疗同样取得较好的疗效,也能够抑制甚至消除白血病细胞。(化疗药物长春新碱\三尖杉酯碱等就是从中药长春花\三尖杉中提取的)在中药为主的治疗过程中,如血象过低或高热等症状,可以及时输血或输液,以达到配合治疗的作用。此种方案可以明显延长化疗时间。有部分患者用此方案之后,未再用化疗超过5年而达到临床治愈,我院有的患者已超过10年。如青岛的陈凤英、陕西靖边的王斌、浙江的陈旭伟、云南的吕琼珍等。由此打破了骨髓移植是唯一治愈此病的这种定论,为众多患者开辟了新生之路。
综上所述,我院提出“急则西医为主,缓则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新观念。在这里,我呼吁临床医生应摒弃门户之见,为使患者减轻痛苦,减少经济负担,早日康复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李先生,在中西医结合取得较好效果之后,他慷慨的说:中国的白血病患者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为什么?就是因为除西医外我们还有独特的中医药。第028问:白血病人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答:一是采用化疗:化疗是西医治疗此病的主要手段。1946年6月国外第一例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获得缓解,开辟了白血病治疗的新纪元。20世纪70年代后联合化疗、维持、巩固治疗等策略逐渐完善,近年来随着新的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进步。化疗一般分为诱导缓解治疗(白血病初治为达完全缓解所进行的化疗);巩固治疗(完全缓解后采用类似诱导治疗方案所进行的化疗);维持治疗(用比诱导化疗强度更弱,而且骨髓抑制较轻的化疗);强化治疗(用比诱导治疗方案更强的方案进行的化疗)分早期强化和晚期强化。通过化疗,可以快速抑制疾病进一步恶化,各种症状得到改善,大多数患者的髓内幼稚细胞下降,病情得到缓解。由于化疗药物缺乏理想的选择性,在杀伤幼稚细胞的同时,往往会引起各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常见的如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如呕吐、恶心、食欲不振、腹痛等;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肛周感染等;免疫抑制,化疗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也是化疗后患者易于感染或感染不易控制的原因之一。从治疗费用上讲,化疗药物并不昂贵,一般来讲,每个疗程的费用在千元左右,但治疗因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的费用则要高的多,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数万元。曾经有位患者,经化疗后的治疗费用两个月花费达35万元之巨。所以化疗的优点是作用快、缓解率高,缺点是毒副作用大、花费大。 二是采用中医药:从大量的临床实践看,中医药在治疗白血病方面效果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延长或阻止白血病的复发。化疗虽然使病情缓解,但并未达到临床治愈,尽早应用中医药可以调节机体免疫水平,恢复免疫功能,延长白血病的复发时间或阻止其复发。所以病急以西医化疗主,其间可以中医药辅助;病缓时,以中医药治疗为主。
2、防止白血病耐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是有耐受性的,细胞本身对毒 物的排异机制一旦启动,将会影响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产生耐药。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中药可以预防/逆转白血病细胞的耐药,并取得了一定阶段的成果。
3、预防白血病的相关并发症。 白血病的并发症治疗起来难度很大,如果尽早服用中药预防,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4、减少治疗费用。上面提到化疗的并发症治疗花费巨大,如果尽早服用中药,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
从以上看出中医药的优点是效果好、痛苦小、费用少,缺点是作用起效慢,对过高的白血病细胞治疗难度较大。 三是采用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从20世纪年代末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技术。是指把骨髓细胞从一个人体内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根据其骨髓来源的不同,分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和自体骨髓移植。由于受到移植患者的病情、移植物的质量、患者年龄、预处理方案的制定等因素的影响,骨髓移植的治愈率并不是很高。特别是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几乎是无药可救。加之髓源有限,费用高昂,只有少数患者才可以骨髓移植。所以选择骨髓移植要谨慎。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白血病的治疗化疗是必要的,中药是必需的,移植是谨慎的。白血病特别是急性白血病,治疗首先考虑中西医结合,如二者效果差或无效,再考虑骨髓移植。
第029问:白血病患者不愿继续化疗怎么办?答:在临床中经常遇到部分患者前来寻求中医药治疗,问其为何不再继续入院化疗时,回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不能忍受化疗的痛苦,二是不能承受化疗的费用,简称为“两大”,即痛苦大、费用大。我们运用中医药为主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此举例如下以供参考。
山东省淄博市某大医院内科主任郝某某,男,71岁, 2003年11月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4,遂住院经四个疗程的治疗病情缓解,但先后出现肺部感染、高热、肠道感染等并发症。于日来我院治疗,症见:腹胀、纳呆、恶心、小便黄,实验室检查:WBC7.3×109 /L、HGB109g/L、PLT26×109/L予祛白胶囊、滋阴生血胶囊等药物。用药一疗程后诸症减轻,血小板升至6万8。在用药3个疗程后,症状全消,血常规检测全部正常。如此用药一年余,患者在2005年3月血检中发现幼稚细胞3%。我们建议其小剂量化疗,但患者讲,我在单位治疗费用可以全部报销,在你们医院服中药,费用全部自付,但化疗的痛苦太大了,宁愿自己花点钱,也不能为了报销把自己也“报销”了,何况服中药的费用并不高,我们自己也能承担,关健有这么好的疗效,更增强了我的信心。结果我们加大了祛白胶囊的用量,并告诉他一周后检测血常规及幼稚细胞。一周后,患者血常规检测幼稚细胞未见。2005年10月患者的血常规检测中又出现了3%的幼稚细胞,又加大了祛白胶囊的用量,血常规再次正常。此患者中药治疗至今已4年多,现年75岁,身体状况良好。试想如此高龄再继续化疗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农村的赵某某,女,39岁,2005年6月在山东省某大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经化疗两个疗程病情缓解。经病友介绍前来我院寻求中医药治疗,我们为其制定了用药方案,服用后病情持续缓解。2006年10月份,病情出现反复,血常规示幼稚细胞46%,经骨髓穿刺,原始淋巴+幼淋巴细胞达90%,提示复发。我们建议其化疗,以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她因为治病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要求我们中药治疗。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骨髓内的幼稚细胞不超过30%,血常规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可以中医药为主治疗,达到缓解的目的。但此患者幼稚细胞过高,以中药为主治疗,临床并不多见。患者的信任就是对我们工作的巨大动力,我们认真分析了她的病情,制定了治疗方案,为加强作用,加服了一种口服化疗药。治疗两月后,患者再次骨穿,幼稚细胞已降至10% ,病人感觉良好。
由以上可以看出,中医药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的表现在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少,非常适合我国国情。为此建议白血病不愿继续住院化疗的患者,不妨选择中医药为主进行治疗。编者按:第一位患者本身为西医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可以说是一辈子,他给病人不知打了多少化疗,可是自己还是大胆选择中医药进行治疗,究竟为什么?大家可以思考,然后再做抉择。第二位患者身为农民,因病返贫,实在支付不起化疗的费用。我们作为医生甚为同情,拒之门外,死路一条;为其治疗,带有风险。可是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怪事情,越是条件差的患者效果显著的多,反之效果欠佳的多。究其原因,条件差的患者特别听话,用心专一。条件好的患者则过多的寻医问药。由此可见经济条件的好坏与治疗效果并不成绝对的正比。
第030问:中医药能否取代化疗?答:一般认为,中医药对白血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没有治疗作用。我们通过临床证实,中药既有辅助作用,又有治疗作用。有部分患者在西医治疗失败之后转诊到我们这里,经中药调理走向临床治愈,这就说明中医药有取代化疗的作用,而且有时还要胜过西医。199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在给笔者发来的邀请函中讲道:“中华医学为可改变体质医学,特别是在许多西医疗法不太令人满意的方面”。那么中医药是如何控制幼稚细胞的?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在这里提出我们的看法,供广大患者参考。中医的治病大法为扶正祛邪,治疗白血病亦不例外。扶正指辅助人体的正气,相当于现代医学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祛邪指驱除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由此可见,扶正指内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祛邪是指祛除外来的致病因素。中医治病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以五脏心、肝、脾、肺、肾为中心,结合六腑、经络,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搜集整理,分辨出证侯,确定治法,选方用药。不同的疾病,都有相应的症状表现,中医治疗是通过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来分析病因,寻找病根。白血病患者常见到乏力、手足心热、腰膝酸软、汗出等,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予以滋阴生血胶囊、补气养血丸、生脉饮、六味地黄丸等治疗。当出现口舌生疮、小便赤痛,腮腺炎、中耳炎,带状疱疹,淋巴结肿大,骨痛,分别给予导赤片、龙胆泻肝丸、内消瘰疬丸、六神丸等。 第031问:中药控制幼稚细胞常用的有哪些方法?答:1、解毒:西医认为此病为血癌,治疗目的是杀灭幼稚细胞。中医认为此病与邪毒有关(空气污染、化肥农药、房屋装修)等,因此以解毒、净化血液为主。通过发汗、利小便、通大便,因势利导,驱病外出,使幼稚细胞下降。 
2、活血:因热毒蕴结极易造成淤血,通过活血化淤,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我们知道红细胞是携带氧的,血液运行畅通,氧的含量高,有利于正常细胞生长,从而抑制幼稚细胞的增殖。
3、补肾:临床常见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证候,这样细胞的生长周期缩短,从而出现幼稚细胞。通过补肾阴,降相火,使其转为正常的细胞。应该说解毒、活血为祛邪范畴,补肾为补正范畴。第032问:化疗期间中药如何调养?答:化疗药物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其毒副作用也较明显,若在化疗期间配合中药,将会取得较好效果。1.化疗后的元气调养:化疗期间常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毒副反应,出现阴阳气血虚损、元气不足之症,常见困倦乏力、头发脱落、恶心呕吐、外周血象降低等,直接影响癌症患者的正常治疗。使用中药益气养血、补肾健脾、清热解毒、祛瘀生新之法,既可协同化疗增强抗癌作用,又防治了化疗的毒副反应,有助于化疗顺利完成。调养方可用:黄芪30克,党参30克,沙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5克,麦冬12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2次服用。并可配合西药利血生、鲨肝醇等。2.化疗期间的胃肠调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是化疗期间常见毒副反应,可用下方调养:党参30克,鸡血藤30克,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白术12克,茯苓30克,神曲10克,陈皮9克,当归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化疗前3~5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至化疗结束后1周。本方不仅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还可减轻脱发。3.化疗期间的气血调养:恶性肿瘤化疗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出现白细胞减少等,常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等气血亏虚表现。可用健脾补肝益肾、益气养血补精之法进行调养:(1)党参20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阿胶15克(烊化)、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2次。(2)黄芪40克,当归10克,鸡血藤30克,白术15克,枸杞子10克。水煎服,每日2次。4.化疗期间的综合调养: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气,使脏腑功能失常,阴阳气血不足,故应辨证分型调养:(1)脾肾两虚型:用生黄芪、党参、生苡仁、红枣各30克,茯苓20克,当归、鸡血藤、补骨脂、焦白术、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仙茅、仙灵脾各12克,炒白芍10克,紫河车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次。(2)气血双亏型:用生黄芪25克,当归20克,红枣30克,焦白术12克,白芍15克,龙眼肉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
第033问:中医如何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答: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一般西医主要采用化疗治疗,目前国内外用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CR )可达到 80% 左右,但是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复发率超过 60% ,即使给白血病患者超大致死量的化疗或放疗,达到完全缓解,然后做骨髓移植,长期无病存活得到了改善,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白血病复发的问题,那么白血病治疗后复发的原因何在呢?微小残留白血病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微小残留白血病( MRC )是指急性白血病经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包括化疗、骨髓移植后)体内残留微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微小残留白血病状态目前临床上一般还无白血病细胞数量定量的概念,如果通过更敏感的检测手段如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是能够检测出的,急性白血病在诊断时,一般体内白血病细胞超过 10000 亿个,经治疗完全缓解后体内白血病细胞少于 100 亿个,经过强化巩固治疗,可以使体内白血病细胞达到 1 亿左右。残留白血病细胞进一步又克隆增生,从而导致白血病复发。那么能否完全消除白血病细胞呢,答案是现有治疗手段是不可能的。白血病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机体免疫监视与功能低下,同时白血病细胞反过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放化疗虽然能杀伤大量白血病细胞,但也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重创,因此放、化疗治疗极量是有限制的,治疗已经达到了极量,更何况有很多白血病细胞对化、放疗有耐药性,所以从临床角度看放化疗不能治愈白血病患者,白血病复发仍是当前白血病治疗的主要障碍,免疫功能强烈抑制是其主要原因。中医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状态有独到的认识,处于微小残留白血病状态的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符合“邪去正衰”和“正虚邪恋”的特点,急性白血病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 CR )后进入微小残留白血病( MRC )阶段,临床表现有头晕、心悸、乏力、纳呆、腰膝酸软、易自汗盗汗舌淡暗或红,脉细弱,表现气血阴阳不足,同时有潜在白血病细胞的存在,考虑其血热血毒,瘀血阻滞,治疗上以扶正培本,调整阴阳气血,采取健脾益肾、益气养阴填精或益气温阳补肾之法,配以凉血解毒。中医着眼于调整机体免疫为主,配合抑制白血病细胞为辅,加强诱导分化和逆转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放疗耐药性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扶正培本的中药能增加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巨噬细胞的功能,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运用上述方法可以消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第034问:白血病会直接传染吗?答:不会。尽管目前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有关白血病发病机制的说法也颇多,但尚未见由于与白血病患者密切接触而传染上白血病的。虽然有研究发现,某些病毒感染,如I型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可诱发某些T细胞白血病,主要系这类病毒本身所含的逆转录DNA引起患者基因突变所致,虽然是由于感染这类病毒后引起发病,但主要平常 有这类患者的内在因素存在。另外,也曾有报道,在某些家庭中,先后数位家族成员患同一类型白血病,但这并非由于相互间传染所致,主要系这类家族成员中共有的某些遗传性缺陷。世界上并未将白血病列为传染病,收治病人时也未采取隔离措施,和白血病病人接触的医护人员,他们的白血病发病率并没有比普通人群高。第035问:梅花点舌丹能否治疗白血病?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白血病的常见类型之一,是以骨髓粒系受损为主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占我国慢性白血病发病的90%以上。祖国传统医学文献中虽未记载这一病名,但对其临床表现出的肝脾肿大、贫血、发热、乏力、多汗等症状,却早有记载,属于祖国医学“热劳”、“瘀积”、“血证”的范畴。天津中医学院院长戴锡孟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认为,CML起于正气不足,邪毒外侵,内入营血,邪毒与营血相搏,耗伤气血,煎熬津液,瘀血毒热阻滞脏腑经络,久而结成热劳、积之证。邪实是发病中的主要矛盾,治疗上应以祛邪为主,邪去则正安,邪不去则正气不复。因此,在研究中他们确定了清热解毒为主,化瘀散结为辅的治疗方法,选用梅花点舌丹进行治疗。(该方源自清代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以牛黄、蟾酥、雄黄、熊胆清热解毒;乳香、没药、血竭、红花活血化瘀止痛;珍珠、麝香、硼砂、葶苈子消肿散结。)天津中医学院的科研人员研究证实,梅花点舌丹既能抑制白血病细胞对机体主要脏器的浸润和损害,又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药物。经40例临床观察表明,其中11例获完全缓解,25例获部分缓解,4例未得到缓解。与甲异靛、靛玉红疗效相似,但无甲异靛的副作用,并在抗白血病浸润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  在研究中他们还从梅花点舌丹抗白血病的免疫学、病理学、组织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梅花点舌丹能有效地抑制L7212小鼠白血病,延长其生存期,抑制白血病细胞粒单系祖细胞,可使L7212白血病小鼠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明显减少,正常核型增加,并使小鼠脾细胞移植后生存时间延长。病理学及病理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方不仅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而且能保护正常细胞并启动其活性,对全身主要脏器无毒副作用。第036问:影响急性白血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哪些?答:1、年龄在2岁以下或60岁以上的老人预后差。2、继发性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预后差。3、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在(50-100) ×109 /L以上者。4、治疗前血小板计数&(20-50) ×109 /L者。5、FAB分型属于L3、M0、M6、M7者。6、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属于T细胞或某些B细胞者。7、伴有某些染色体异常,尤其是断裂和易位者,如t(9;22)等。8、治疗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减少缓慢,达到缓解时需较长时间或缓解时间短者预后差。9、肝脾肿大较明显或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者。10、伴有白细胞血症以及髓外病变者预后差。1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者。第037问:白血病化疗会有哪些毒副作用?答: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由于缺乏理想的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会引起各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在白血病的化疔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有以下几方面:1、骨髓抑制 各种抗肿瘤药物对骨髓的抑制程度、出现快慢、持续时间都不相同,如大剂量马利兰治疗慢粒,可使患者白细胞迅速减少,但若不及时减量或停药,可引起严重的骨髓再生障碍而致不能恢复。一般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突出地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只要造血干细胞未受严重影响,此间血象及骨髓的变化是暂时的,可恢复的。2、肠道反应 几乎所有抗白血病药物均能导致程度不等的胃肠道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便血。上述反应可由药物刺激引起,也可以由于增殖旺盛的胃肠粘膜上皮细胞受药物损害所致。少数药物可作用于脑干的呕吐中枢。胃肠道反应一般不影响治疗,近来随着中枢镇吐药物的应用,已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或减轻了胃肠道反应,对于极个别出现频繁腹泻或血样便的患者,则需停药观察并予相应的积极治疗。
3、免疫抑制 化疗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也是化疗后患者易于感染或感染不易控制的原因之一。
第038问: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饮食方面,尽管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会使患者在此期间食欲下降、胃纳减退,但为保持必要的体力与营养,患者应尽可能的摄人富含维生素及高价蛋白质的食品。不吃辛辣刺激、生怜、坚凰变质等食品,新鲜水果应洗净、削皮后再吃。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以防止在抵抗力极低的情况下病从口人。 (3)保持大便通畅,便后尽可能坐浴以保局部清洁。对于有痔疮或大便秘结者,可常规使用痔疮宁栓及缓泻药。 (4)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减少不必要的探视。如遇人多的环境或周围有感冒的患者,应带口罩以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5)患者居室或病房内不宜摆放过多的鲜花,尤其应避免放花盆,这样可减少由于花草或泥土中带有的霉菌孢子、细菌等引起的感染。 (6)尽量不以硬物挖耳或剔牙,以防局部破损并招致感染。第039问:白血病细胞会跑到脑里去吗?答:由于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细胞可随着血液侵犯到人体的各内脏器官,包括脑在内。因此,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更容易引起脑膜白血病的发生。发生脑膜白血病后,临床上可以有多种表现。从理论上讲,既然白血病细胞已进入脑中,相应临床表现应该出现头痛、呕吐、颈强直等症状。而实际上临床出现症状的脑膜白血病仅仅占急性发病数的三分之一不到,称为亚临床型白血病,即该类病人是在常规腰穿化验时发现白血病细胞已进入脑中。脑膜白血病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颅神经型:表现出中枢型面瘫 ,听力下降等等。2、脑膜炎型:表现出头痛、呕吐、颈强直等脑膜炎症状。3、脑膜脑炎型:除上述脑膜炎症状外,加上嗜睡等脑膜炎症状。4、脑肿瘤型:因为白血病细胞浸入到脑实质中积聚成肿瘤样物,引起临床上出现病人像脑中患肿瘤一样的定位症状。第040问:白血病患者能过性生活吗?答:性生活虽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一种极度兴奋的过程。因此不同的病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急性白血病在尚未取得完全缓解时,首要任务是竭尽全力取得完全缓解,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病人要接受反复的强烈化疗,体力消耗很大,身体也比较虚弱,当然不宜有性生活。已取得完全缓解并已经巩固治疗的患者,自觉精力比较充沛,无发热、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乃近吃多了会怎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