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床跌倒的预防跌倒坠床图片危险因素有哪些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 池锝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篇一:跌倒坠床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表
篇二:跌倒坠床PDCA 2014跌倒/坠床不良事件持续改进分析(PDCA) --贾楠楠 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在全国明确提出“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供满意服务,我院护理部今年来开始实施“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跌倒/坠床作为护理不良事件的一种,是年老体弱、脑梗塞、退行性骨关节病、眩晕、骨质疏松、使用特殊药物患者最易发生的不良事件类型,为此,对我院月份跌倒/坠床事件做出分析。 一、现状分析 月份,发生例数如图所示: 月份,各个科室存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不及时,有漏报和不报现象,经过职能科室的多次强调,深入落实鼓励上报不良事件制度,每上报一例,对相应科室奖励20元, 5月份跌倒/坠床事件上报例数明显增多,为此,日,在胡茂德主席的主持下,召开了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提出了部分整改措施,6月份对全院病床的床档进行了整修后,6月份跌倒/坠床事件发生2例,而到7月份时,上升到了9例,7月份跌倒/坠床发生例数引起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要求各科室查找跌倒/坠床事件的根本原因。 二、原因分析 1.
护理部通过组织召开护士长、科室骨干参加的针对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专题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法,征集我院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的原因。 2.
鱼骨图分析 3.
原因总结 通过寻找并分析原因,发现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存在诸多原因,而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职能部门监管督导不到位,这也是各种类型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的源头。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鼓励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深入落实,我院跌倒/坠床不良事件上报例数逐渐增多。 四、设定目标 到11月份跌倒/坠床事件发生例数≤2例。 五、制定计划 六、实施阶段 1.
日,重新修订相关制度,对跌倒/坠床伤害程度分级、上报流程重新进行了培训并考试考核。① 2.
2014年9月,试用电子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详细的上报,上报内容包括上报护士、发生时间、伤害程度、事件发生经过、处理措施、事件原因、整改措施等等,有利于护士全面详细的描述不良事件的发生经过,便于查找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高护士为患者服务能力。 3.
日,在胡茂德主席的主持下,召开了多部门联系会议,总务科、医务科及护理安全小组成员聚集一起,共同探讨跌倒/坠床发生的原因,并制定一系列操作性强可落实的整改措施。
总务科为全院各个病房洗手间已经铺设防滑垫,为内科病房楼洗手间设放木质坡道,解决台阶过高问题。 5.
各科室护士长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告知保洁人员保持地面干燥整洁的重要性,保证洗手间清洁无水渍,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6.
2014年10月,为让全院医务人员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加以重视,在神经内科实行颈部悬挂跌倒/坠床标识牌一个月。 7.
2014年10月,护理部将全院跌倒/坠床标识全部更换,增加醒目标识,包括病房地面防跌倒、注意安全图标的放置,督促全体员工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高度重视。 8.
2014年10月份,以骨科为试点,对全部患者选用不同型号的病号服,保证患者衣裤长短合适,防止患者因裤腿过长导致跌倒。 9.
护理部要求各科室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加强跌倒/坠床患者的宣传告知,对每一位此类患者加强巡视,对患者及家属及时检查宣传告知的接受程度,确保患者的安全。 10.
2014年11月份,护理部检查神经内科患者颈部悬挂标识的使用情况,由于部分患者使用不方便,深入落实情况较差,后护理部重新定制胸牌式跌倒/坠床标识,试用后11月底在全院下发使用。 11.
2014年8月至11月,护理部对全院护理单元进行质量与安全的大检查,对护理人员进行跌倒/坠床上报、处理流程、风险评估实施了检查并督导。 12.
不良事件追踪小组在跌倒/坠床事件发生3-10天内对相应的科室进行追踪,查找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查看科室跌倒/坠床事件的个案分析,协助科室落实整改措施。 七、效果评价 1.
月跌倒坠床发生例数趋势图 2.
神经内科、骨科患者对胸牌式防跌倒/坠床标识反应良好,可持续使用。 3.
11月份跌倒/坠床事件数目为0,10至11月跌倒/坠床发生例数占高风险病人的0.19% ,说明防滑垫、木质坡道的使用有效,可继续深入落实。 4.
在科室了解到,责任护士的指导告知内容更加详细,患者及家属对防跌倒/坠床的接受内容增多,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使用床档,明确标识的作用,去洗手间时家属能陪护病人。 八、改进阶段 1.
到2014年11月份,护理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管理工作取得了部分成效,可按照此模式深入落实继续推行并持续改进。 2.
然而,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发现,跌倒/坠床事件通过电子不良事件系统上报时,上报内容填写不够全面,难以还原事实发生的具体详细场景,此项是跌倒/坠床事件上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九、下一步目标和计划 (一)目标:跌倒/坠床事件在电子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上报详细,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现场人物、场所、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 (二)计划 1.
召开护士长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法查找跌倒/坠床事件上报内容简单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篇三: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1、护士需评估病人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龄大于65岁,无人照顾的年老体弱患者,曾有跌倒病史、意识障碍、视力模糊、虚弱头晕、肢体功能障碍等),对此类病人需加强巡视。2、对有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年老体弱、偏瘫患者加用床栏,必要时实施约束带保护性约束或留家人陪护,以保证患者安全,并列入交班内容。 2、指导床上使用便器和患者渐进下床活动方法。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3、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4、注意保持病区地面干燥,在卫生间等易滑的地方标示“小心地滑”警示牌。、固定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和护栏。 5、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指导患者着合适的鞋及衣裤,同时强调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 6、指导患者正确给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 7、提供足够的灯光,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清除病房及床旁走道障碍物。8、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9、值班护士要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10、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1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保障对患者的护理服务。
坠床或跌倒风险评估 科室:姓名:
年龄:住院号:诊断: 坠床或跌倒评估项目 风险因素
分数 意思模糊、躁动、无定向力
2分 近期有意思丧失、癫痫史 2分 近3日内有3次及3次以上坠床/跌倒史 2分 站立不稳、体能虚弱、偏瘫、四肢无力、运动失调2分 体位性低血压、眩晕、耳鸣、Hb&100g/L2分 使用镇静药、降压药、降糖药、散瞳剂、视物障碍,年龄≥65岁1分 吸毒与酗酒
1分 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精神病2分 总分≥3分
需采取防范措施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意外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意外立即报告医生做当班护士立即 作出相应检查 全面的检查 立即报告护士长 病情重者 晚上报总值班 立即通知家属,作出相应的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有无骨折、处理皮肤组织损伤等 做好善后处理 及交代注意事项 协助医生处理病人护士长接报告24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 准确记录事件经过,做好交接一周内组织讨论处理意见、整改措施递交书面报告交护理部.
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程序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 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上报护理部
患者坠床与跌倒处理程序 发生患者跌倒/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患 者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 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上报护士长篇四:跌倒坠床制度、处置措施 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一、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 二、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进行评估,并逐级上报。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防护教育,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三、加强病情观察,预防跌倒、坠床措施到位,并及时记录。 四、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填写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科室对发生的事件要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跌倒/坠床后处置措施
一、患者跌倒或坠床,护士应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二、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的判断,如测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三、医生到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的处理。 四、如病情许可,将病人移至抢救室或病床上。 五、根据患者情况与检查的记录,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判断患者伤情。 六、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七、立即报告科室护士长,24小时内向护理部及有关领导汇报。 八、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篇五: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流程、防范措施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制度 一、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二、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三、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四、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xx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2年9月制定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作流程二、预案 1. 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 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 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 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 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 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 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 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 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 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 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 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8. 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 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 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患者坠床、跌倒处理流程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
1. 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2. 医生赶到现场后,护士应向医生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 3. 医生到场后应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伤情实施必要的体格检查,以便对其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 4. 如病情许可,护士和医师可将病人移至病床/推车,并进行后续治疗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检验。 5. 执业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的情况,结合检验、检查结果,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伤情如实、科学、合理地作出轻、中、重程度的判定;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共同判断患者的伤情。 6. 当班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7. 立即报告: a) 口头报告时间节点:发生或发现者立即(1小时内)报告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相关医生;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科主任;科护士长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分管副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b) 书面报告时间节点:发现者8小时内完成并交予护士长;护士长在24小时内交予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在接单后的24小时内交予护理部。 8. 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 9. 如患方不能认同院方的伤情判定结果,可通过司法鉴定等相关法律程序依法主张其合法权利。相关热词搜索: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整改措施】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池锝网 版权所有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郑卫娟;
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  跌倒是指身体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3]。因为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使住院患者发生跌倒。跌倒与坠床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论中,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要,住院患者对这点尤为重要。怎样有效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是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对入院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认真的评估,分值相加,总分≥4分值,需列为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1危险因素评估跌倒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累积效应,跌倒的可能性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4]。因此,在患者入院或转入时给予及时评估,在首次护理记录或接科护理记录单中充分体现。见表1。表1危险因素评估表危险因素分值评估评估日期1、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或坠床12、意识障碍(癫痫史,意识混乱,无方向感)33、视力障碍14、活动障碍、肢体偏瘫35、年龄≥65岁16、体能虚弱37、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28、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散瞳剂□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剂□镇挛抗癫剂□麻醉止痛剂□泻药19、住院中无家人或其他人员陪伴1总分评估后总分≥4分列为跌倒与坠床高危对象,并予认真宣教,采取制定相应护理措施。2护理措施(1)(本文共计1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8.00元/期全年定价:6.40元/期 共76.80元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