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静脉 头臂静脉脉夹角和呼吸有关吗?

西医基础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解剖学标准姿势: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之间的一对向前的骨性突起,平对第二肋。 关节:关节一般由相邻的两骨相对形成,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腔。 肌节: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都由1/2I带+A带+1/2I带所组成。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5. 6. 7. 8. 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又称纵小管。 横小管:它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网,由于它的行走方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故称横小管。横小管可以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每个肌节。 咽峡:腭垂,两侧腭舌弓以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空间叫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 回盲瓣: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处环形肌增厚,并覆有粘膜,一般形成上下两个半月形皱襞,叫回盲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既可控制回肠内容物入盲肠的速度,又可防止盲肠内容物返流。 9. 肝门: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分支,肝门静脉左、右分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 10. 肾区:在竖背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 11. 肾单位:肾单位是肾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每个肾约100万个以上的肾单位,它与集合小管系共同行使泌尿功能。 12. 输尿管的三个狭窄:输尿管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在输尿管起始处,即肾盂与输尿管移行的部位;第二个狭窄在跨过髂血管处;第三个狭窄在膀胱壁内。尿路结石常被阻塞于这些狭窄部位。 13.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区域,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称为膀胱三角。由于此区缺少肌层,所以膀胱三角经常保持平滑状态,为肿瘤和膀胱结核的好发部位。 14. 月经周期:自青春期开始,在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和体部功能层内膜出现周期性变化,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脱落与出血以及修复与增生,称为月经周期。 15.
cooper韧带:在乳房深部自胸筋膜发出结缔组织束穿过乳腺小叶之间连于皮肤,称乳房悬韧带或cooper韧带,对乳腺有支持作用。 16. 心脏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房室束分支和浦肯野纤维。功能是发生冲动并传导到心脏,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一定节律收缩。 17. 淋巴干:由淋巴管多次汇合而形成,全身淋巴干共有9条:收集头颈部淋巴的左、右颈干;收集上肢、胸壁淋巴的左、右锁骨下干;收集胸部淋巴的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下肢、盆部及腹腔淋巴的左、右腰干以及收集腹腔器淋巴的单个肠干。 18. 静脉角: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构成的夹角,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19. 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太阳穴下方,此处骨质薄弱。 20.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McBurney 点)为标志。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是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21. 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22. 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23. 房水循环:房水由睫状体的血管渗透和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入于后房,经瞳孔入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入于其深部的巩膜静脉窦,最后汇入眼静脉,房水经常循环更新,保持动态平衡,称为房水循环。 24. 黄斑:在眼底视神经盘的颞侧0.35cm处并稍下方,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 25. 视神经盘:视网膜视部的后部厚,向前逐渐变薄。后部有一白色的圆形隆起,是视神经的穿出部位,叫做视神经盘或视神经乳头,盘的中央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
二、简答: 第 1 页 共 3 页 1. 骨的分类及构造 分类:按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构造: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 2. 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目前认为,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肌丝滑动原理。其过程大致如下: ① 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 ② 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 ③ 肌浆网膜上的钙泵活动,将大量的钙离子转运到肌浆内; ④ 肌原蛋白TnC与钙离子集合后,发生构型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位置也随之变化; ⑤ 原来被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迅速与肌球蛋白头接触; ⑥ 肌球蛋白头ATP酶被激活,分解了ATP并释放能量; ⑦ 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 ⑧ 细肌丝向A带内滑入,I带变窄,A带长度不变,但H带因细肌丝的插入可消失; ⑨ 收缩完毕,肌浆内钙离子被泵入肌浆网内,肌浆内钙离子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又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3. 4. 咽的构造及交通 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从上到下分为:鼻咽、口咽、喉咽。鼻咽借鼻后孔与鼻腔相通;口咽借咽峡与口腔相通;喉咽借喉口与喉腔相通。 胃液含高浓度盐酸,PH值为2,腐蚀力极强,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而胃黏膜确不受破坏,这主要是由于胃黏膜表面存在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上皮表面覆盖的粘液层厚0.25-0.5mm,主要由不可溶性粘液凝胶构成,并含大量碳酸氢根离子,后者部分由表面粘液细胞产生,部分来自壁细胞。凝胶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并减缓氢离子向粘膜方向的弥散;碳酸氢根离子可中和氢离子,形成碳酸,后者被胃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迅速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此外,胃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也使胃能及时修复损伤。 5. 6. 肝外胆道 鼻旁窦的开口 见P16页图。 鼻旁窦分四种:额窦、上颌窦、蝶窦、筛窦。 额窦和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三群,前群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7. 8. 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 男女尿道的区别 ① 女性尿道:仅具有排尿功能;男性尿道:排尿、排精。 ② 女性尿道:短宽直;男性尿道:三部: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三狭窄:尿道起始处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末端的尿道外口;两弯曲: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 ③ 女性尿道易发生逆行性尿路感染。 9. 1) 2) 3) 4) 输卵管各部的作用 输卵管子宫部:和子宫相连。 输卵管峡:输卵管结扎术在此进行。 输卵管壶腹:受精卵形成部位。 输卵管漏斗:拾卵作用。 左主支气管:细、长、平;右主支气管:粗、短、直。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10. 血液循环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各级分支流向全身毛细血管网,然后流经小静脉、大静脉,分别汇集成上、下腔静脉,最后回流到右心房。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及各级分支,再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网,最后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 11. 肝门静脉的属支和侧支循环 第 2 页 共 3 页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胃左、右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脾静脉;附脐静脉。 侧支循环: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脐固静脉网。 12. 男性生殖管道 附睾、输精管(包括输精管的睾丸部、输精管的盆部和腹股沟管部)、射精管、尿道。 13. 女性子宫各部分的功能 ① 子宫角:与输卵管相连 ② 子宫底:受精卵着床部 ③ 子宫体:孕育胎儿部位 ④ 子宫峡:剖腹产手术切口部位 ⑤ 子宫颈:两性交接部位。 第 3 页 共 3 页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上腔静脉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上腔静脉是心脏部位的一条静脉,位于上纵隔右前部,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合成,沿第1~2肋间隙前端后面下行,穿心包至第3胸肋关节高度注入右心房, 长约7cm。
上腔静脉脉系
1、上腔静脉:为一粗大的静脉干,在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方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
2、头臂静脉:左右各一,在的后方由同侧的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夹角称,是注入静脉的部位。
(1) :回流头颈部的,上端于孔处与乙状窦相续,行于内,注入头臂静脉,其属支包括颅外支和颅内支。
颅外支:、下颌后静脉、咽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面静脉:起于内眦静脉→伴行面动脉→在下颌角处与下颌后静脉汇合→注入颈内静脉。
面静脉的结构特点及其交通:缺少;通过眼上眼下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 通过面深静脉经、眼下静脉、翼静脉丛与海绵窦相通。
静脉下颌后静脉:由颞和上颌静脉汇合而成。
(2) :主要由腋静脉和颈外静脉汇合而成。
:颈部最大的浅静脉,行于的浅面。
(3) 上肢静脉:
:腋静脉,由肱静脉汇合而成。
浅静脉:、、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前臂桡侧→外侧沟→胸大肌间沟→注入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的尺侧-前臂尺侧→肱二头肌内侧沟→于臂中点注入腋静脉。
:于肘窝处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
:起于右→穿膈脚入胸腔→于右上方注入上腔静脉,收集胸后壁、、支气管等的静脉(、、)。
胸前部及脐以上的静脉:→→腋静脉。深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功能
上腔静脉系(superior vena cava):收集头颈、上肢、胸壁及部分胸腔脏器回流膈以上上半身的静脉血,经上腔静脉回流入。
.百度百科.&#91;引用日期&#93;静脉输液习题1答案-试题-湖州师范学院护理学
试题您现在的位置: &
静脉输液习题1答案
作者:孙巧云传
发布于: 20:34:34
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①②④①②③⑤①②④⑤①②③④⑤①③⑤①②⑤①②④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①②④⑤②③⑤①②③④⑤②③④①②⑤②④⑤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①②⑤①②③④②④
③④3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①②
①②③①∶0.5②③④
Copyright &#169; 2012 - 2015 湖州师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臂静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