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后右半结肠切除术后遗症什么意思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肿瘤的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收治的6例急性阑尾炎合并回"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急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肿瘤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
2014年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肿瘤的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收治的6例急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相关诊治方法。结果 6例患者起初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术中或术后发现并确诊合并回盲部肿瘤。结论 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肿瘤患者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在诊治中应做好病史询问,粪便隐血试验、CT检查等,以减少漏误诊漏诊,降低并发症发生。 中国论文网 /1/view-5035112.htm  关键词:回盲部肿瘤;急性阑尾炎;诊治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回盲部肿瘤是阑尾炎的诱因之一,而回盲部肿瘤患者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延误诊治。临床上急性阑尾手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较多见[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例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肿瘤患者均为2013年1月前笔者收治例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74岁,平均(52±6.7)岁;病程2d~6个月。   1.2临床表现 6例患者均有右下腹固定压痛,转移性右下腹痛1例,右下腹痛2例,行阑尾切除术后出现右下腹肿块3例,大便习惯改变2例,呕吐1例,发热3例(38.5℃~39.6℃)。X线腹透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前或术后B型超声检查发现右下腹有不均质暗区者3例。4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10~16)×109/L,2例血红蛋白低于110g/L。术后细追问病史,大便习惯改变者3例,有粘液血便者1例,乏力、消瘦者2例。   1.3确诊情况及预后 本组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增粗、充血水肿,1例阑尾根部坏疽,回盲壁增厚;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物2例,阑尾切除术后再次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肿物已浸润邻近组织器官,行姑息性肿瘤切除术1例,行回盲部切除术1例,放弃治疗2例。3例行阑尾切除术后右下腹疼痛未减轻,考虑肠粘连,予于保护治疗1~4个月效果不佳,2例右下腹可触及包块,2例均再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物,行右半结肠切除1例,回盲部切除手术1例。术后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随访,1年内无死亡病例,2~3年内死亡1例,存活3年以上5例。   1.4病理结果 本组病理回盲部高中分化腺癌3例,回盲部间质瘤1例,低分化腺癌1例,粘液腺癌1例;本组6例均伴有阑尾炎症。   2 讨论   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肿瘤,国内外均有报道。本组6例患者起初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中和术后再次手术探查发现回盲部肿瘤,同时阑尾有明显炎性改变,说明二者有明显内在联系。国内报道有11.1%~54%右半结肠癌在早期因结肠癌引起的症状而切除阑尾[2]。   2.1导致回盲部肿瘤合并急性阑尾炎的因素 ①肿瘤紧靠阑尾基底部生长时造成阑尾腔的机械性梗阻,或癌组织直接浸润造成阑尾基底部梗阻;②盲肠的肿块增大,直接压迫阑尾根部,引起血运、淋巴回流受阻,阑尾腔压力增高;③肿瘤组织坏死合并感染,直接波及阑尾;④免疫力低下,引起肠道菌群改变,导致阑尾炎症。   2.2早期误诊原因 ①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体征突出,而肿瘤的表现不典型,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掩盖了回盲部肿瘤的表现,常诊断为阑尾炎,漏诊回盲部肿瘤;②多数患者以阑尾炎为首发表现入院,起病急,需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短,询问病史遗漏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临床信息;③对回盲部肿瘤并存阑尾炎机理认识不清,回盲部肿瘤导致阑尾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④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迟钝,加上心脑血管疾病常可掩盖回盲部病变[3]。   2.3早期诊断与治疗回盲部肿瘤 由于生理解剖学特点,加上回盲部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旦出现右下腹部肿块贫血、消瘦等多为中晚期,根治切除率低,效果差。   2.4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4]   2.4.1术前应该详细询问病史,结肠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上,早期无明显症状,继而可出现腹部不适,脐周右中下腹部隐痛或类似阑尾炎症,但多不剧烈且病史长,家族史明显。粪便隐血实验在肠道肿瘤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怀疑回盲部肿瘤应行常规检查。   2.4.2在诊断阑尾炎时要考虑结肠癌存在的可能,尤其是40岁以上患者注意如贫血、腹胀、大便不规律及排便习惯性改变。对回盲部肿瘤纤维结肠镜的正确诊断率>94%,纤维结肠镜检查作为中老年患者的术前常规检查。CT检查不仅清楚显示肿瘤大小,浸润范围还能准确判断肿瘤与周围脏器组织的关系,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B超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高达90%~96%,可以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尤其是回盲部实质性肿瘤方面漏诊率极低,应列为常规检查。   2.4.3术中做好探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的重要措施,不论阑尾病变轻重与否,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术中都要探查阑尾周围组织,其中包括回盲部升结肠近端回肠末端及其附近系膜,应特别注意肠管壁的色泽形态质地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术中不应仅满足发现阑尾的炎性改变,应全面仔细检查,争取在手术中明确诊断,及时更改手术治疗方案。   2.4.4发现阑尾炎症状与术中的体征不符合,应扩大切口仔细探查结肠,如发现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肿瘤的患者,应关闭原切口,改标准结肠癌根治切口。阑尾炎术后右下腹痛缓解,而腹胀消瘦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仍存在;术后常见并发症切口感染掩盖了回盲部癌变腹壁转移早期改变;术后患者症状仍存在或逐渐加重,右下腹出现肿块不应单独考虑肠黏连或炎性肿块,应考虑并存回盲部肿瘤的可能尽早尽快检查确诊,及早手术。   总之,规范细致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提高对回盲部肿瘤与阑尾炎的鉴别诊断重要性认识,加强综合分析治疗的选择:手术切除是回盲部肿瘤重要治疗手段,术中发现肿块与周围组织黏连,大多属炎性黏连并非不能切除,仔细分离后往往可以提高切除率。   在阑尾炎手术中一旦发现回盲部肿瘤,如局部条件允许,应尽量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如系高龄、重度贫血、电解质严重紊乱、低蛋白血症及其他严重合并症患者,可先切除阑尾,结束手术,术后积极治疗,争取短期内二期手术。   参考文献:   [1]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潘明波.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的诊断[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576-577.   [4]宋德华,张春松,丛金峰,等.急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肿瘤2例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442.编辑/哈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右半结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你可能喜欢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
  适应症:1.盲肠、升结肠或肝曲的癌。2.回盲部结核,造成梗阻者。3.回盲部套叠、盲肠扭转,已有肠坏死者。4.回盲部慢炎症肉芽肿、外伤、复杂粪瘘、慢性局限性肠炎等。5.升结肠或回盲部严重损伤,不能作单纯修补者。
大家都在看:
&a href="#p=54534" hidefocus="true"&
&div&&ul&&img src="/uploads/allimg/3-_small.jpg" height="75" /&&/ul&&/div&
&p&探查后,用温盐水纱布垫保护小肠与大网膜,并用深拉钩向中线拉开,显露右侧结肠。&/p&
&i title="img"&/uploads/allimg/3-.jpg&/i&
&i title="timg"&/uploads/allimg/3-.jpg&/i&
&a href="#p=54539" hidefocus="true"&
&div&&ul&&img src="/uploads/allimg/3-_small.jpg" width="100" /&&/ul&&/div&
&p&如为恶肿瘤,则按血管分布与淋巴引流区,首先切开横结肠中段和回肠末端(距回盲瓣10~15cm处)的系膜,将结肠右动、静脉,回结肠动、静脉,结肠中动、静脉的右侧分支分离、切断;血管近端再次结扎或加缝扎。然后,在包括肿瘤上、下两端约5~6cm处用细纱布条穿过肠壁边缘的肠系膜,捆扎肠腔,使肿瘤段肠内容物不致上下移动,造成播散。&/p&
&i title="img"&/uploads/allimg/3-.jpg&/i&
&i title="timg"&/uploads/allimg/3-.jpg&/i&
&a href="#p=54543" hidefocus="true"&
&div&&ul&&img src="/uploads/allimg/3-_small.jpg" height="75" /&&/ul&&/div&
&p&分离右半结肠 切开升结肠外侧后腹膜。&/p&
&i title="img"&/uploads/allimg/3-.jpg&/i&
&i title="timg"&/uploads/allimg/3-.jpg&/i&
&a href="#p=54549" hidefocus="true"&
&div&&ul&&img src="/uploads/allimg/3-_small.jpg" height="75" /&&/ul&&/div&
&p&应用钝性与锐性相结合分离法,自回盲部至升结肠,将右侧结肠与结肠系膜向中线推移。显著右侧后腹壁时,需注意避免损伤十二指肠与输尿管。&/p&
&i title="img"&/uploads/allimg/3-.jpg&/i&
&i title="timg"&/uploads/allimg/3-.jpg&/i&
&a href="#p=54623" hidefocus="true"&
&div&&ul&&img src="/uploads/allimg/3-_small.jpg" width="100" /&&/ul&&/div&
&p&然后,将肝结肠韧带切开,分离结肠肝曲。将胃结肠韧带右侧切开,分离横结肠右段。&/p&
&i title="img"&/uploads/allimg/3-.jpg&/i&
&i title="timg"&/uploads/allimg/3-.jpg&/i&
&a href="#p=54627" hidefocus="true"&
&div&&ul&&img src="/uploads/allimg/3-_small.jpg" width="100" /&&/ul&&/div&
&p&最后,将横结肠中段系膜沿肠壁边缘分离2cm左右,结扎、切除此范围内的脂肪垂。脂肪垂内有边缘血管,切勿牵拉损伤,以免引起出血或肠管缺血。而后,用十二指肠钳(或全齿直止血钳)夹住切除端肠管,保留端以无损伤肠钳夹住后切断。以同法切断回盲瓣以上10~15cm处的回肠末端,取出右半结肠。&/p&
&i title="img"&/uploads/allimg/3-.jpg&/i&
&i title="timg"&/uploads/allimg/3-.jpg&/i&
&a href="#p=54633" hidefocus="true"&
&div&&ul&&img src="/uploads/allimg/3-_small.jpg" height="75" /&&/ul&&/div&
&p&吻合回肠横结肠 将回肠末端与横结肠断端进行开放式端端吻合术,先缝2针牵引线固定,随即进行吻合。后壁内层用细丝线或2-0铬制肠线作全层间断缝合(或间断内翻褥式缝合),线结打在肠腔内,内翻肠壁;前壁内层也同样作全层间断缝合,使肠壁内翻。前、后壁外层用细丝线作浆肌层间断内翻褥式缝合。&/p&
&i title="img"&/uploads/allimg/3-.jpg&/i&
&i title="timg"&/uploads/allimg/3-.jpg&/i&--选择去向--
> 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切除后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切除后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1999年第5期第6卷 综  述
作者:向 波
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成都  610041)
向 波 综述 韦福康 审校
  利用回盲瓣的抗返流作用,将回盲部和右半结肠肠段作为修复和重建食管、膀胱的替代组织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由于肠套叠、肠坏死、回盲部重复畸形或肠闭锁等原因而切除回盲部和右半结肠者,在临床上也不少见。因此人体失去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后对营养、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临床需要研究的课题。
  回盲部具有重要的消化生理功能。回肠尤其是末端回肠是胆盐主动重吸收及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随胆汁排泄的羟化维生素D代谢产物的重吸收部位。回盲瓣在维持消化道功能的完整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阻止回肠内容物过快进入结肠,以延长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 同时又阻止结肠内容物向回肠返流,特别是具有阻止结肠内细菌进入回肠的“细菌栅栏”作用。升结肠不仅能吸收水分和部分无机盐,同时其内的细菌还能合成维生素B族复合物和维生素K。此外,结肠还是草酸盐吸收的主要部位。因此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切除后将对营养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 对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1.1 胆盐和脂肪代谢
  肝脏合成胆汁酸的能力(0.4~0.6 g/d)远不能满足机体消化脂类食物所需的12~32 g/d,机体必需通过肠-肝循环将排入肠道的胆汁酸再吸收入肝脏加以利用。胆汁酸排入肠腔后,大部分未经细菌作用的结合型胆汁酸主要在回肠通过主动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 经肠道细菌作用后的游离型胆汁酸则在结肠通过被动扩散进入门静脉后入肝脏。通常由肝脏排入肠腔的胆汁酸,95%以上均被重吸收再利用,仅小部分(0.2~0.6 g/d)随粪便排泄。因此回肠尤其末端回肠的缺失,可致胆盐丢失及胆盐循环池减少,造成小肠内胆盐溶解度降低,使不溶于水的脂肪酸、磷脂、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障碍。由于未被吸收的脂肪、结合性胆盐大量进入结肠,在细菌作用下,形成羟化脂肪酸和游离型胆盐,该物质可使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抑制水-电解质的吸收而出现水泻。结合型胆盐的缺乏,又可影响胆汁中胆固醇、磷脂及胆盐3者的平衡,使胆固醇饱和度增加,易形成胆结石。
  影响吸收的严重程度依赖于所切除回肠的长度。Anderson等〔1〕在研究克隆氏病的外科治疗中证实,绝大多数胆盐在末端回肠100 cm范围段重吸收。Filipsson等〔2〕在同样的研究中也发现,当切除末端回肠的长度小于60 cm时不会出现胆盐和脂质的代谢障碍。Tadashi等〔3〕在对东京大学国立儿童医院小儿外科1977年至1983年间因末端回肠闭锁、狭窄或扭转、腹内疝等病因导致回盲部切除的5例新生儿及2例婴幼儿进行了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中证实,所有患者血清胆盐的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B超也未发现胆结石。Stein等〔4〕在对137例接受了Mainz pouch Ⅰ型手术(回结肠代膀胱手术,切除24~36 cm末端回肠及包括回盲瓣在内的12 cm的升结肠)的患者为期4年的随访研究中发现,所有患者血清胆盐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均在正常水平范围内。Racioppi等〔5〕对16例回肠代膀胱和34例回盲部代膀胱手术患者的长期随访中发现,所有患者血清脂肪酸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然而Becker等〔6〕却发现27例克隆氏病患者在切除末端回肠(平均长度36.5 cm)后出现胆汁酸吸收障碍,并干扰了脂肪的代谢,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难以解释的是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水平却高于对照组,其程度与所切除的回肠长度无关。Jeppesen等〔7〕发现: 部分回肠切除的患者中链脂肪酸(C8~C10)的吸收率明显高于回结肠切除患者,两组间对长链脂肪酸(C14~C18)的吸收率均极低。认为回肠切除后结肠将作为中链脂肪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因为长链脂肪酸不溶于水所以吸收极少。由此可见结肠在脂肪的吸收中占有重要作用。Aldini等〔8〕也曾报道广泛回肠切除后,患者将出现胆汁酸吸收障碍并导致胆酸性腹泻和脂肪酸性腹泻。
  1.2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含钴维生素。因此人体维生素B12的来源完全依赖于食物。食物在胃内消化时,维生素B12被释放与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形成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其与回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被吸收,储存在肝脏、骨髓和其他增殖中的细胞内。维生素B12的缺乏将导致DNA合成障碍,表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亨特舌炎等。
  Steiner等〔9〕在对24例回结肠代膀胱术后长期随访中发现,有3例血清维生素B12低于200 ng/L,且希林氏试验(用于检测维生素B12在胃肠道吸收情况)均有病理性改变; 另有3例虽然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但希林氏试验却仍然正常。Akerlund等〔10〕对切除60~70 cm末端回肠的回肠代膀胱手术患者经5~11年的随访,35%患者出现维生素B12水平降低而需要补充,特别是术前放疗过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Stein等〔4〕在对Mainz pouch Ⅰ型手术(最多切除36 cm的末端回肠)研究中发现,成人组术后4年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细胞内维生素B12的水平也有较显著下降。Behrend等〔11〕在对75例行了回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手术的克隆氏病患者研究中发现: 切除末端回肠的长度超过60 cm,所有患者不可避免地出现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如长度在60 cm内,将近半数(53%)出现同样结果; 即使切除10 cm甚或更短,38%患者仍出现维生素B12水平降低。由此认为: 除了切除的末端回肠长度外,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影响肠道维生素B12的吸收。
  许多研究表明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切除后的患者并没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主要是因为正常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存量估计为3~5 mg,其中1~3 mg储存在肝脏中,每天消耗量约为2~5 μg。因此如果体内储存量正常,即使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2,也需2~5年或更长的时间才会出现缺乏表现〔12〕。如为部分吸收障碍,则可能在30年后才出现临床症状。由于维生素B12在血清中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血细胞内,所以很多患者虽然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但细胞内水平仍正常,同样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Behrend等〔11〕在长期随访中发现希林氏试验所得出的维生素B12病理值和正常值波动幅度较大,建议不能以其结果作为判断是否进行治疗的依据,通过免疫学方法直接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最为可靠。
  1.3 生化指标
  糖、蛋白质及脂肪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而到达回肠时,吸收已基本完毕。若回盲瓣缺失,空、回肠内容物将快速进入结肠,缩短了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影响上述3种物质的消化、吸收。Fallingborg等〔13〕发现: 成人切除病变的回盲部后,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由对照组的平均8小时缩短为5.2小时,其程度与切除的末端回肠长度无相关性。由此推断食物过快通过小肠是由于回盲瓣切除所导致。所有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C-反应蛋白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李正等〔14〕在对19例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切除患儿的随访中发现,14例作了回盲瓣切除的患儿X线胃肠钡餐透视显示: 服钡后1小时13分钡剂开始进入结肠(最快者40分钟,最慢者2小时30分),钡剂全部进入结肠的平均时间为2小时8分(最快者1小时15分,最慢者3小时10分),钡剂开始进入结肠的时间较正常儿快1倍左右,说明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正常儿短。然而这些患儿的血浆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Salomon等〔15〕在对17例回肠代膀胱手术(切除末端回肠20~35 cm)患者的10~22年随访中得出: 所有患者血清铁、钙、磷、总蛋白、白蛋白、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氮、肌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中段尿的钙、蛋白、肌酐和pH值也与正常人无差异。
  Stein等〔4〕报道回盲部切除后钠、钾、氯、铁、镁、锌、铜等重要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李正等〔14〕对患儿的头发微量元素测定中,89.5%患儿铜含量和63.1%患儿锌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Vantyghem等〔16〕在治疗部分回、结肠切除患者中发现,回结肠切除后短期内将出现假性醛固酮减少症,表现为低钠、高钾、高醛固酮血症,单核细胞上的盐皮质激素受体处于正常值低限,糖皮质激素受体则降低,急性期过后恢复正常。认为这是回结肠切除后短期内钠盐大量丢失的反应,指出回结肠在钠盐吸收中占有重要作用。关于肠切除后的假性醛固酮减少症的研究仍在进行。
  草酸盐主要在结肠吸收。饮食中草酸盐几乎均与钙在小肠内结合形成难溶性不被吸收的草酸钙。回盲部切除后可因脂肪吸收不良,钙与剩余脂肪结合,致使草酸盐大量进入结肠,结肠吸收量明显增加。由于草酸盐主要从肾脏排泄,故在继发草酸尿的基础上易形成结石。因此对患者应长期追踪观察。
  2 肠道菌群失调
  由于回盲瓣的“细菌屏障”作用,回盲瓣两侧细菌量有明显差别,末端回肠内细菌约105~108个/ml,其中需、厌氧菌各半; 而结肠内数量高达109~1011个/ml,且绝大多数为厌氧菌〔17〕。据统计,粪便中细菌约占粪便固体总量的20%~30%,重要的是细菌中含有多种酶,既能分解食物残渣和植物纤维,又能合成维生素B族复合物和维生素K供人体吸收和利用。
  回盲瓣切除后因“细菌屏障”作用的消失,大量结肠细菌向小肠迁移寄生,致使小肠内细菌尤其是厌氧菌明显增多,形成所谓“小肠细菌结肠化现象”。毛勤生等〔18〕在回盲瓣重建手术的实验研究中发现: 保留或重建回盲瓣组,需氧菌计数与厌氧菌计数在回肠与结肠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切除回盲瓣组两者计数在回肠与结肠之间基本相同。王光义等〔19〕类似研究的结果也相似。回盲部切除后导致的顽固性细菌性肠炎、胆盐性腹泻和脂肪酸性腹泻,将破坏肠道粘膜并增加其通透性,大量蛋白由血液渗透入肠腔,更有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严重地干扰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 大便性状的改变
  回盲部切除后,由于食糜过快进入结肠,水分在小肠内吸收不充分; 结肠细菌迁移入小肠,导致细菌性肠炎,肠道吸收功能减弱,分泌增加。此外,切除回肠过多将使胆盐吸收减少,导致未被吸收的脂肪、结合型胆盐大量进入结肠,在细菌作用下形成羟化脂肪酸和游离型胆盐,使结肠上皮细胞受损。这将抑制水、电解质吸收,甚至出现水泻。
  在几乎所有关于回盲部切除患者的研究中均发现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腹泻。Verga等〔20〕在20例回盲部切除患者长达19年的随访中,有9例出现术后腹泻,其中7例持续到术后18个月,另2例广泛回肠切除术者腹泻持续到术后36个月。但最终到随访结束时均已恢复正常粪便。Ben等〔21〕在回盲部代膀胱手术中也发现42%的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稀软大便,而单纯结肠切除的对照组中大便形状无明显改变,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水泻样大便是其特点。Tadashi等〔3〕报道,行回盲部切除术后的患儿,在6岁前均存在有中等程度的水样或稀糊样腹泻,6岁以后逐渐好转,然而即使到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如饮用凉水或牛奶后,仍有腹泻倾向,这与对照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4 对身高、体重、智力发育等的影响
  回盲部切除后由于一系列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紊乱,干扰了机体的生长发育。Jimenez等〔22〕发现,与单纯部分小肠切除的患儿相比,回盲部切除后患者出现慢性营养不良,表现为身高和体重均低于或接近正常范围。Tadashi等〔3〕报道回盲部切除组与普通日本儿童相比,虽然2/4病儿在身高方面超过正常值,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但仍存在瘦弱的倾向。此外维生素B12的严重缺乏将导致脊髓、小脑退行性病变-脊索细胞血症(funricutar myelocytosis)。Steiner等〔9〕发现11例患者在回结肠代膀胱术后5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他指出即使是完全性维生素B12缺乏,这种症状也似乎出现过早,因此推测可能与患者的原发疾病(膀胱肿瘤)有关。
  综上所述,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切除回盲部和右半结肠后可能导致机体代谢方面的紊乱。但由于机体存在着强大的代偿机能,临床上仍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H, Bosaeus I, Fasth S,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fecal excretion of labelled bile salts after I.V administration of 14c-cholic acid. An evaluation of the bile salt malabsorption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Scand J Gastroenterol, 9
  2 Filipsson S, Hulten L, Lindstedt G. Malabsorption of fat and Vitamin B12 before and after intestinal resection for Crohn′s disease. Scand J Gastroenterol, 9
  3 Tadashi L, Kohei H, Hideo K. Ileocecal resection in neonates and infants: a follow-up study. J Pediatr Surg, )∶110
  4 Stein R, Lotz J, Fisch M, et al. Vitamin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a Mainz pouch Ⅰ: long-term follow up. J Urol, 1997; 157(1)∶44
  5 Racoppi M, D′Addessi A, Fanasca A, et al. Vitamin B12 and folic acid plasma levels after ileocecal and ileal neobladder reconstruction. Urology, )∶888
  6 Becker SA, McClave SA, Sjodahl R, et al. Lipid profiles in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ileal resection. Am J Gastroenterol, )∶2452
  7 Jeppesen PB, Mortensen PB. The influence of a preserved colon on the absorption of medium chain fat in patients with small bowel resection. Gut, )∶478
  8 Aldini R, Roda A, Festi D, et al. Bile acid malabsorption and bile acid diarrhea in intestinal resection. Dig Dis Sci, )∶495
  9 Steiner MS, Morton RA, Marshall FF. Vitamin B12 deficiency in patients with ileocolic neobladeder. J Urol, )∶255
  10 Akerlund S, Delin K, Kock NG, et al. Renal function and upper urinary tract configuration following urinary diversion to a contient ileal reservoir (Kock pouch): a prospective 5 to 11-year follow up after reservoir construction. J Urol, )∶964
  11 Behrend C, Jeppesen PB, Mortensen PB. Vitamin B12 Absorption after ileorectal anastomosis for Crohn′s disease: effect of ileal resection and time span after surgery.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397
  12 陈灏珠, 李宗明主编. 内科学. 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529
  13 Fallingborg J, Pedersen P, Jacobsen BA. Small intestinal transit time and intraluminal pH in ileocecal resected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Dig Dis Sci, )∶702
  14 李 正, 王练英, 靳家文. 回盲部或右半结肠切除患儿随访观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29
  15 Salomon L, Lugagne PM, Herve JM, et al. No evidence of metabolic disorders 10 to 22 years after Camey type Ⅰ ileal enterocystoplasty. J Urol, )∶2104
  16 Vantyghem MC, Hober C, Evrard A, et al. Transient pseudohypoal-dosteronism following resection of the ileum: normal level of lymphocytic aldosterone receptors outside the acute phase. J Endocrinol Invest, )∶122
  17 Banwell JG, Kistler LA, Giannella RA, et al.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yndrome. Gastroenterology, )∶834
  18 毛勤生, 陈玉泉, 李厚祥. 回盲瓣重建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4; 11(3)∶158
  19 王光义, 胡廷泽, 郎诗明等. 重建回盲瓣的动物实验研究.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6; 7(6)∶358
  20 Verga G, Spina P, Minniti S, et al. A follow-up study in individuals subjected to ileo-cecal resection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Minervapediatr, )∶365
  21 Ben CJ, Shonfeld O, Goldwasser B, et al. Does the use of the ileocecal region in reconstructive urology cause persistent diarrhea? Eur Urol, )∶315
  22 Jimenez AC, Encinas GI, Ruiz MA, et al. Consequences of resecting the ileocecal union. Cir Pediatr, )∶45
(收稿,修回)
随着社会的发展,胸部整形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比较常见,许多求美者为了拥有挺拔的胸部都会选择胸部整形,胸部整形的方式有比较多种,其中受欢迎的一种就是假体隆胸。那么【】
更年期是中年女性的焦点,为了预防更年期的影响被忽略,以免到了不易处理的地步才求医问治,医务人员和妇女保健工作者有必要为40岁后的妇女进行宣传教育和咨询,普及更年期【】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婚姻动机不仅是以社会认可的【】
每一对年轻夫妻都想要个健康的宝宝,育儿变得受重视。育儿主要指的是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
瘦脸针是我们都熟知的名词,它的出现让很多大脸妹纸看到了希望。不过,注射瘦脸针可以选择在女性生理期吗?【】
  对于爱美的女孩子们来说,最苦恼的事情莫过于脸上起痘痘,不小心碰到的话还会有一种钻心的疼痛感,让人恨不得立刻将这个障碍清理掉。但是痘痘能挤吗?近日,关于挤痘【】
  产生脑肿瘤的原因很多,近几年大家一直都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可能是头脑有过激烈的碰撞,继而发生脑肿瘤,有的人认为可能是忽然患有脑肿瘤的,那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
  肾脏的健康状况怎样才能看出来呢?其实,肾脏是否健康是很容易就可以发现的,只要了解肾脏健康状况的标准就能够分辨出了。今天,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肾脏健康状况的标准,【】
健康是女性生活和美丽的保障。健康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保障,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
体格检查是医疗的诊断环节,是医疗的第一步,是针对症状或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诊察手段。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
2013年浙江省普通内科学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真题回顾【】
导语:《香芍颗粒临床应用指导建议》专家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发起,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蓉、郁琦执笔,发表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
  产生脑肿瘤的原因很多,近几年大家一直都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可能是头脑有过激【】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家都知道肺癌这种肺病疾病,但是对于肺癌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术后保养的一些问题【】
  很多病人会问,我为什么会得乳腺癌呢?平时我也很注意身体啊?有经常检查啊?吃【】
胰腺癌被临床医生称之为“癌症之王”,说明胰腺癌不好治疗,预后极差。近年来,我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