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岭山金立手机厂广场狂犬病咬死人

大岭山政务网
国家卫生镇
您的当前位置:
大岭山镇地处广东省东莞市中南部,位于东莞新城市中心、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同沙自然保护区“三位一体”的中轴线上,面积110平方公里,下设23个村(社区)。全镇常住人口约30万,其中户籍人口4万多。
大岭山镇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东临松山湖,北靠同沙自然保护区,西南依大岭山森林公园,形成了倚山傍湖的地理条件。境内,马山自然风景区、更鼓楼风景区、石洞风景区等休闲旅游区景色迷人;拥有大小水库9座,水资源十分丰富;大岭山森林公园是东莞市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天然氧吧。大岭山镇大力推进镇村城市化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日益改善,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绿色名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大岭山镇鸡翅岭村还荣获“广东省莞香(女儿香)文化之乡”的称号,大岭山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大岭山是抗日革命根据地,拥有东纵第三大队司令部等一批抗日旧址及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东纵文化、广场文化、莞香文化、家具文化交相辉映,底蕴深厚。
2006年以来,在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镇”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提升全镇环境卫生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岭山镇积极推进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绿化美化、路网升级等工作,为创建国家卫生镇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2008年2月,大岭山镇提出创建国家卫生镇的目标,并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发展规划。全镇上下积极参与,不断完善镇村环境卫生配套设施,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城镇的卫生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全镇的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卫生镇标准》。在创建工作中,主要做好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卫有序推进
大岭山镇历来重视环境卫生建设,始终坚持“环境是大岭山新一轮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全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一)健全爱卫工作网络。2007年大岭山镇调整了爱卫会的组织机构,由分管公用事业的镇领导任爱卫会主任,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教育办主任、大岭山医院院长等为副主任,经贸、宣传、教育、规划建设、环保等1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镇爱卫会下设专门办公室(设在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负责日常爱卫工作的组织实施。各村(社区)均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的卫生工作人员,落实专项经费。通过健全爱卫工作机构,建立镇、村爱国卫生工作网络,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
(二)加强创卫工作领导。为确保创卫工作顺利推进,成立了镇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副书记、镇长黄庆辉任组长,班子成员黄志峰、叶美高、李元、蔡培光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创卫工作。按照《国家卫生镇标准》,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岭山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方案》和《大岭山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表》,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单位和村(社区),做到责任到人。各村(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创卫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创建“广东省卫生村”、“文明卫生户”和“东莞市市容环境优美村(社区)”活动。狠抓创卫工作落实,明确规定创卫工作由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并把创卫工作纳入干部的年度考评范围,进行量化考核。创卫办每月编印工作进度表,对每项工作及时跟踪督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提高干部的创卫意识,镇委、镇政府多次召开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会议。由镇委书记带队,组织镇、村干部到我省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示范县——广宁县参观,学习山区干部带领群众整治农村环境的经验,广大干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增强了参与创卫工作的自觉性。
(三)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创建国家卫生镇,要有足够的投入。在财政并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镇委、镇政府提出“创卫问题要优先解决,创卫资金要优先安排”。镇财政投入5.3亿元,先后建设杨朗路、南一路等镇村道路,完成了东纵路、振华路、教育路等镇中心区主干道路的升级改造,辖区内路网进一步完善;投入5000多万元作为创建国家卫生镇专项资金,先后完成莞长路大岭山路段、厚大路、连马路、镇标公园、工业园区等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的绿化升级,建设了一批新的垃圾压缩站,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公厕,添置了垃圾运输车、洒水车、果皮箱等一批环卫设备,大大提升了环境卫生的硬件水平。同时,为鼓励农村改善卫生环境,搞好爱国卫生,今年镇财政追加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村(社区)市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制定了《大岭山镇村(社区)主次干道洒水作业工作实施方案》等五个方案,全面统筹全镇范围内主次干道洒水作业、环卫硬件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果皮箱购置及管理、除四害、卫生死角清理美化等五项工作,村(社区)的卫生设施有了较大的提升,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镇财政和医院共投入2亿元,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建成大岭山医院新院,有效提升了大岭山群众就医环境和医疗水平。
(四)强化创卫舆论宣传。为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卫,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大岭山有线电视台、大岭山报以及镇政府信息网站等主流媒体,设置了《创卫全接触》和“创卫进行时”等专题栏目、板块,对创卫工作进行及时全面的跟踪报道。积极抓好公益宣传,统筹全镇广告资源,统一印制和发布了大批涉及创卫动员、环境治理、卫生保洁、习惯养成等多方面内容的创卫公益广告和彩印标语。据统计,创卫期间,我镇媒体共进行专题采访136场次,发布相关报道320篇,其中被市级媒体采用的有240篇次。还制作T型广告牌32块,灯旗500幅,印制宣传标语广告750条,印制和派发创卫《倡议书》3万份,宣传单张10万份以及其它宣传资料5万份。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卫活动,日,全镇统一开展了“创卫同心,文明共建”全民卫生清洁大行动,设1个主会场、22个分会场,一万多名干部群众,在镇班子成员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对全镇各村(社区)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扫,使创卫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市民卫生意识
大岭山镇“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全镇“促进行动”专题会议,研究有关问题,结合创卫活动制定了工作方案,镇财政先后下拨健康教育专项经费40万元,用于购置相关设备、制作各类健康教育资料,开展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
(一)注重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各村(社区)、各单位、企业均配有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均配有健康教育老师,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均有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创卫以来,举办多期健康教育业务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我们还在村(社区)、工厂企业、机关、学校中精心挑选了一批积极分子,在对其开展业务培训的基础上,组成若干健康教育分队,定期深入各村(社区)、企业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健康卫生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
(二)切实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宣传资源开展健康教育,在各村(社区)和镇主要公共场所均建有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栏每年出4—6期,编制派发健康教育读本2种5万册、健康教育处方10种10万份,涵盖健康知识、卫生小常识等方面内容。印发了“预防食物中毒”、“甲型H1N1流感预防指南”、“预防职业病”、“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等宣传单张,对不同职业群体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职业人群的保健意识。
(三)深入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义诊、咨询、科普讲座、科普展板、专题新闻、电视滚动字幕等形式,向群众传授健康卫生知识。全镇中小学均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学校设立了卫生保健室,医务人员定期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在医院健康教育方面,建立以大岭山医院为主体的医院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利用医患交流、VCD播放、宣传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孕妇课堂等方式,积极向病人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在行业健康教育方面,定期对食品、公共场所、企业等不同行业从业人群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有针对性进行政策法规宣传和卫生知识健康教育。
(四)大力创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示范单位。为夯实健康教育基础,我镇选择梅林村、百花洞村和大宝化工厂等单位作为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示范社区、示范企业的培植对象。镇政府对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十分重视,拨出25万元作为专项经费,镇“行动办”和大岭山医院多次派出工作人员下村、下厂进行具体的指导。经过努力,这些示范点于日通过市专家组的考核验收,在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稳步推进控烟禁烟工作。成立控烟禁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并制订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制度,有计划地开展控烟禁烟活动。在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志,通过电视、报纸和健康知识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宣传吸烟的危害。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幼儿园,积极开展“无吸烟单位、无吸烟学校和无吸烟办公室”创建活动。按照上级“禁止设置和发布烟草广告”的有关规定,联合工商、城建、卫生等多个部门,认真清查各类烟草广告。“吸烟危害健康”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自觉控烟禁烟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
三、加强环境整治,促进城乡优化美化
大岭山镇认真贯彻执行《东莞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制定了《大岭山镇市容环境卫生和绿化管理暂行规定》、《大岭山镇环境卫生和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按照城镇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增加和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工作。
(一)加快公厕的升级改造。全镇新建改建的二类以上公厕共有55座,其中镇中心区公厕13座。所有公厕均统一安装标识牌、编号牌、灯箱路标,做到标识清晰。公厕管理方面,制定《大岭山镇公共厕所管理办法》,设有专人管理,实行每天三大洗巡回保洁,严格做到内外环境清洁、粪池盖密封、便器无积粪积垢、无蝇蛆、基本无臭。居民住户按规范设置了水冲式无害化厕所,镇中心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加快垃圾中转站的规划建设。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根据城市长远发展和创卫工作的需要,2009年,镇财政投入2100万元,新建了6座垃圾压缩转运站。目前,全镇共有8座垃圾压缩转运站。这些垃圾压缩转运站分布在镇内各个片区,基本覆盖全镇辖区。镇中心区及各村(社区)均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由专业保洁公司负责普扫,要求做到每天早上7点前完成垃圾清运,主干道16小时保洁、每天洒水不少于3次。严格实行“一户一卡”上门收集垃圾制度,作业工人按照作业路段区域,每天3次定时上门收集垃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密闭储存、运输。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负责对环卫作业承包单位进行检查监督,设有巡查组,每天监督检查各项外包任务的落实情况。目前,全镇垃圾袋装化覆盖率达90%,密封清运率达100%。镇中心区垃圾全部运到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镇中心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在镇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基本达到卫生要求。
(三)推进绿化、美化和净化建设。完善莞长路的绿化。去年,镇投入2800万元,将莞长路升级改造为道路绿化的示范路。继续推进镇区道路绿化美化,先后投入1274万元,对振华路、东纵路、拥军路、横镇路等镇村、镇街联网路实施绿化升级改造,在道路两旁种植了盆架子、秋枫、黄金叶等一大批高档次的植物,达到了既绿化又美化的景观效果。同时,扩大镇中心区绿化覆盖面,对广发路、教育路、镇标公园、广场等镇中心区路段进行规划种植;对镇中心区主要路段的花池实施改造,全面种植时花,每年投入180万元对时花更换6次;镇区的道路按50米间距安装了亮丽的路灯。目前,镇中心区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8平方米,道路绿化率95%,路灯亮灯率98%,做到了树绿花红,环境优美。
(四)加大城市“六乱”综合整治力度。为加强城市卫生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成立了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分局,组建专门的执法队伍,联合公安、交警、工商等职能部门开展执法行动,对乱摆乱卖、占道经营、违章搭建、乱张贴、乱停放、乱拉挂等“六乱”现象开展专项整治,有效提升了市容环境水平。此外,创卫办还派出专门工作小组,每天不定时深入到内街小巷、公共场所等进行明查暗访,拍摄卫生死角,并将资料交镇文广中心,每周二、四在有线电视进行曝光,对存在卫生黑点的单位,发出通知责令其立即整改。针对农贸市场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制定了市场卫生管理制度,做到有专人保洁,划行归市,高台摆卖,无垃圾、污水积存,卫生秩序良好。制定了《大岭山镇中心区禽畜管理办法》,中心区内禁止放养家禽家畜。按照《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建筑工地统一实行围蔽作业,并设专人管理卫生,生活垃圾由镇统一收运,无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现象,工地周边环境噪音达标。大力整治镇内河涌卫生,有效保证了河面无漂浮垃圾,河道两旁无垃圾杂物。先后对镇中心区道路的排水沟进行了全面清淤,完成了全镇下水道的整治改造。
四、加强污染治理,提高城镇环境质量
大岭山镇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订了《东莞市大岭山镇环境保护规划》和《大岭山镇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从水资源保护、空气污染防治、声环境治理、固体废物管理处置、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注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镇环保分局都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的环保主题宣传活动。在镇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和各村(社区)文化小广场以及大型企业等场所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环保图片展、环保电影月等活动,使环保教育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镇环保分局还与宣传、教育、文化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环保征文比赛、少儿绘画比赛、环保手工艺品制作展览、环保歌曲合唱比赛和环保知识竞赛,把环保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之中。积极组织镇内企业、学校和单位征订环保教育宣传资料,扩大环保教育的覆盖面。此外,镇环保分局专门建设了环保展厅,作为环保宣传教育的基地,每年组织近3万人参观学习,已成为“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
(二)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大岭山镇把创绿作为环境保护、环保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镇、村两级均成立了创绿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创建活动。派出人员指导和协助学校、幼儿园、社区开展创绿工作,由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参照相关标准,有序推进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全镇已成功创建1所省级“绿色学校”、9所市级“绿色学校”,公办学校实现了市级绿色学校全覆盖;另有1所省级“绿色幼儿园”、2所市级“绿色幼儿园”、3个市级“绿色社区”。2008年以来,我镇已创建成为“广东绿色名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岭山镇把建设连马污水处理厂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来抓。连马污水处理厂占地150亩,首期投资2.2亿元,其中1.28亿元用于截污主干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采用BOT运作模式,日设计处理能力8万吨。目前,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镇的生活污水已基本纳入连马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范围,镇中心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
(四)加强污染源头控制。深入开展环境污染各项整治,切实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近10年来无电镀、水洗、漂染等重污染项目落户大岭山;认真组织开展清理不法企业的排污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对少数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做出整体搬迁的处理,对个别经整治能达标的企业作出限期整改的要求。扎实抓好“四清理”工作,开展清理禽畜养殖业工作,有效保护了辖区内的水环境。统一收集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并集中运送到东莞市安德宝医疗废物环保处理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理。镇中心区全面实施禁鸣喇叭交通管理规定,在中心区6个出入口设有20多个禁鸣标志,减少噪音污染。经过整治,镇内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的质量均达到国家卫生镇标准要求,饮用水源水质和地面水水质达标率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医源性污水集中处理并达标排放;医源性废弃物焚烧处理率100%;企业危险废弃物合法转移率100%。
五、加强病媒生物防制,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大岭山镇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大力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常年聘请专业公司,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加强整治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和疏通下水道,落实对农贸市场、屠宰场、废品收购站等重点地区的防治措施。拨出专项经费,开展以餐饮等重点行业为主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农业、工商等部门认真落实毒鼠药和杀虫剂的市场销售制度,未发现有违禁药物销售。
(一)巩固灭鼠达标成果。镇中心区灭鼠工作2003年已达标。为进一步巩固灭鼠成果,我们继续做好了鼠情监控,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动态掌握鼠密度,为灭鼠提供依据。积极开展灭鼠工作,不断完善防鼠设施,定期对外环境进行一次饱和投放毒饵灭鼠。2009年11月自查结果,室内粘鼠板法阳性率为2.5%,鼠迹房间阳性率为1.8%,防鼠设施合格率为96.32%。
(二)巩固灭蝇达标成果。2006年灭蝇达标后,大岭山镇并没放松这项工作,而是将其推向深入,不断完善垃圾、粪便和其它有机废弃物的管理,加大孳生地的检查控制和重点行业防蝇设施的建设力度,消除蝇类孳生繁殖的条件。2009年10月自查结果,重点单位有蝇房间阳性率为0.83%,一般单位为0.83%,外围孳生地检查阳性率为2.66%,防蝇设施合格率为96.32%。
(三)全面做好灭蚊工作。重点整治污水沟,密闭下水道,使镇区内下水道基本密封,排水畅通。组织村(社区)、学校、单位清除积水,向市民宣传防蚊和清除蚊虫孳生地的知识,有效防止蚊虫产卵繁殖。同时,除四害专业公司定期向下水道沙井喷洒药物,杀灭成蚊,减少繁殖,使蚊虫的密度大大降低,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以内。
(四)切实做好灭蟑螂工作。随着群众居住环境和厨房卫生条件的改善,居住区的蟑螂明显减少。下水道是蟑螂的重要栖息、孳生场所,我镇设置了下水道口四防设施,并每季度对密闭式下水道喷洒药物,杀灭蟑螂,蟑螂密度有效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以内。
六、加强卫生监督,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大岭山镇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公共卫生监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有力。镇内连续三年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饮水污染和职业危害事故。
(一)抓好食品卫生综合整治。坚持依法监督,规范营销行为。全镇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726家,其中食品加工业23家、食品销售业994家、集体食堂238家、餐饮业471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量化分级覆盖率达100%。这些单位基础设施和操作流程均符合卫生标准,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达100%,“五病”调离率均达到100%。此外,还成立了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食品行业全面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二)抓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强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有计划组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严把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关,落实“五病”职业禁忌岗位调离制度。与此同时,对照国家卫生镇有关标准,健全了酒店、美容美发、文化娱乐场、商场、沐足和网吧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完善了消毒、通风、采光等设施,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单位实施停水停电和限期整改的处理,对完全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
(三)抓好饮用水卫生监控。我镇有镇级自来水厂1家,担负着为全镇30多万居民生活供水的任务,水厂从业人员均持有效的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五病”调离率达100%。目前,全镇自来水普及率98.86%。水厂认真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操作规程,每天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检测,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对水质检测记录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保证资料完整。镇内7家二次供水单位的供水设施都有专人管理,工作人员也都持证(健康证和培训证)上岗,水质同样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四)抓好职业病防控。2007年,大岭山镇制定了《职业病防范实施方案》,加强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监管。积极开展各类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两年来向员工派发宣传资料1600多份。大力督促企业做好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创卫期间,出动卫生监督员322人次、车辆64架次,对全镇存在职业危险因素的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共向企业发放1800多份职业病防治相关资料和82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五)抓好学校卫生管理。全镇各中小学均按规范要求设置了医务室,并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其设施设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各学校严格按照《卫生工作条例》,建立了完善的卫生工作制度,规范卫生行为,坚持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此外,各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和生活服务用房的用房面积指数、层数、净高和建筑构造,教室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教室内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均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经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镇中心区各中小学校周边环境噪音达标。同时,各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卫生设施和操作规程均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均与大岭山医院签订了《集体食堂预防食物中毒责任状》。学校饮用水均由镇自来水厂供应,经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镇学校二次供水抽查检验,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医院、教育、工商等部门负责开展学校卫生安全检查,并对学校周边卫生环境进行整治,取缔了一批无证食品经营摊档。
七、加强疾病防控,遏制重大疫情发生
大岭山镇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抓好各类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各类疫苗免疫接种率和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逐年提高。
(一)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健全防治工作网络,成立大岭山镇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急性传染病疫情处理领导小组、调查领导小组、应急监督管理小组和医疗救护指导小组。大岭山医院负责全镇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制定了《大岭山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和《传染病防治人员网络表》,全镇83个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均配备了传染病防治人员。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各医疗服务单位均设有《传染病疫情登记本》,各学校、托幼机构也设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大岭山医院预防保健科配有3名人员专职负责收集、核实和登记传染病报告卡,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时上报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深入开展个案调查,对疫情疫点及时处理,按时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传染病各项监测任务。加强传染病监督管理,镇公共卫生监督小组负责全镇传染病监督管理工作,每季度1至2次到辖区各医疗服务机构调查传染病漏报、瞒报情况,并定期对辖区各学校、托幼机构、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以杜绝漏报、谎报、迟报、瞒报现象发生。
(二)严格抓好各类传染病防治。大岭山镇每年通过义诊、电视台、报纸、宣传栏、宣传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并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大岭山医院设有医院感染办公室,制定控制医院感染各项管理制度,配备管理人员专职负责院内感染监控和传染病人预检分诊等工作,每年均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此外,医院开设有肠道门诊,配备独立诊室、独立洗手间及消毒设施和专职医务人员,负责防治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同时,重点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麻疹、季节性流感、艾滋病、狂犬病的监测和防治,强化了对不明原因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等传染病的监测,确保辖区无重大疫情发生。
(三)切实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积极规范预防接种门诊日常管理。大岭山镇现有的1间预防接种门诊是经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评定的规范接种门诊,配有经过上级卫生部门培训的专职人员,配备冷链专室和专用设备,实行电脑信息化管理,并与市疾控中心联网,实现预防接种儿童数据共享。预防接种门诊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疫苗的运输、保存和接种程序规范。积极开展适龄儿童查漏补种活动,制定查证验证实施方案,严格要求辖区各学校、托幼机构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各学校、托幼机构了解、查验接种登记情况,提供技术指导,督促未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接种的儿童到指定地点进行补种。积极开展外来员工麻疹疫苗接种工作,2007年—2009年上半年共有75870人次接种麻疹疫苗。
八、加强社区卫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大岭山镇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加大力度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2008年,镇财政投入1600万元,建立由镇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下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卫生服务站,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自开业以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热情的服务、认真负责的态度、低廉实惠的药品价格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社区门诊量不断攀升,日均门诊量800多人次,最高日门诊量达到1400多人次,初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我镇还建立了镇中心居民住宅小区卫生工作制度,镇中心区由承包公司负责,住宅区花园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加强了环境卫生管理力度,有效控制了违章搭建、杂物乱堆放、车辆乱停放和乱拉挂、乱张贴等问题,居民小区设施完备,路面整洁,绿化美化完好,各项秩序井然。各住宅小区自身也加强了卫生工作的检查,积极开展卫生单位、卫生户的评比活动,推动了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九、加强农村卫生,提升村民健康素养
认真抓好农村卫生的综合治理,落实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全镇农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大力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共设置74个卫生站和门诊,配有医务人员320人,均持证经营,医务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医疗用房、设备符合相关要求,给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了安全和方便的卫生服务。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大投入,建设村级道路,并做好道路两旁的绿化美化工作,实现了道路硬底化和明渠改暗渠。加强卫生的设施建设,全镇各村均取消了水厕、灰厕、槽式公厕,改成符合国家二类标准的公厕,设有专人管理,厕所基本无臭味,粪池盖密封,无溢粪现象。农户建有无害化卫生厕所达90%,自来水普及率达98.86%,村内道路硬底化率达92%。每个村都建立一支卫生清洁队伍,定时对辖区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扫,做好村容村貌的保洁工作,村民基本卫生习惯良好,做到圈养禽畜,讲究卫生。加强村民卫生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卫生村和卫生户的评比活动,共评出卫生户5418户。全镇实现了省卫生村全覆盖。
十、加强群众监督,推动创卫深入开展
为了解群众对创卫工作的满意度,更好地落实各项措施,镇爱卫会设立了投诉电话,认真处理群众各类投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制作了《大岭山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调查问卷》,围绕市容环境卫生、绿化美化、购物娱乐场所、公共厕所卫生、餐饮行业、宾馆旅店、公园广场等七个项目,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对本地户籍居民和新莞人进行了民意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2000份。其中访问本地户籍居民1000人、新莞人1000人。调查结果显示,广大群众对我镇环境卫生状况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对创卫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满意的。
大岭山镇于日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2014年6月通过国家卫生镇省级复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大岭山广场汽车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