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大黄药效效

胃疡康药效学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年06期
胃疡康药效学研究
【摘要】:目的 :初步研究胃疡康的抗胃溃疡相关药理作用。方法 :运用利血平诱导小鼠胃溃疡 ,醋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以及二甲苯、角叉菜胶、棉球等诱导的炎症模型。结果 :胃疡康可减少利血平诱导的小鼠胃溃疡数 ,减少醋酸诱导大鼠胃溃疡的数目 ,胃疡康还可抑制二甲苯、角叉菜胶、棉球等诱导的炎症反应。同时胃疡康还可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数 ,抑制肠蠕动。结论 :胃疡康具有一定的抗胃溃疡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85【正文快照】:
胃疡康由黄芩、虎杖等药组成 ,临床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取得了较好疗效 ,本文观察了该药的抗胃溃疡相关药理作用。1 材料1.1 试验药物 胃疡康 :系淡黄色粉末 ,由本所药化室提供 ,1g药粉相当于 2 .3 6g原生药 ,临用前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 ,给药剂量按原生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游峰;[J];江苏中医药;2005年01期
高相莉,周彦军,张文秀,徐佩艳;[J];黑龙江医学;1995年01期
李洪梅,周爱香,李小芹,戴柏勇,康旭亮,邬洪波,吴子伦,贺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年01期
程佳,迟晖,李介发,金强;[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7年03期
兰红勤,杜安,李淑君;[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3期
瞿绍双,佘初云,于超;[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年S1期
曹建雄,伍群业;[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03期
董跃斌,王秀江,马惠平,梁熙艳,商晓英;[J];黑龙江医学;1996年09期
张雅丽,何民,康兆岚;[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年01期
王志刚,王继刚,汪学彬,徐凯;[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禾禧;;[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张鹏毅;王抗战;;[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刘庆华;;[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陈有为;王杰炜;张希成;曹勇;陈韶华;虞朝辉;厉有名;;[A];第一届全国老年消化内镜和消化道疾病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白光;;[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白海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黄赞松;黄衍强;黄宏思;周喜汉;;[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黄伟;季峰;;[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全国胃肠激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索菲娅;黄培佑;李强;邬利娅·伊明;;[A];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05年
艾拜都拉·依米提;;[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秦秋;[N];科技日报;2001年
武汉协和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熊汉华 龙艳芹;[N];家庭医生报;2007年
赵民生;[N];健康时报;2007年
崔玉艳;[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杭州市上城区第二医院 孙淑蓉;[N];中国医药报;2006年
黄青山;[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吴可欣;[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唐悦心;[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小霞;[N];大连日报;2008年
散齐;[N];保健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美蓉;[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孙光;[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林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桑青;[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智庆文;[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袁立霞;[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陆兵;[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0年
姬爱冬;[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肖景东;[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姜泓;[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尹艳艳;[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朱寅圣;[D];延边大学;2005年
白海玉;[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张倩;[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裴中艳;[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蔡莉;[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于海玲;[D];延边大学;2003年
李刚;[D];吉林大学;2006年
安钢力;[D];吉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藏茵陈的利胆退黄药效物质鉴定及其药物代谢和药理作用研究--《天津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藏茵陈的利胆退黄药效物质鉴定及其药物代谢和药理作用研究
【摘要】:藏茵陈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和胆囊炎等疾病的治疗,它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三萜、呫吨酮和环烯醚萜类等。为了深入探究藏茵陈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以异硫氰酸奈酯(ANIT)致大鼠急性黄疸型肝炎为药理模型,进行了藏茵陈不同部位的药效筛选,确定了藏茵陈利胆退黄的有效部位为藏茵陈总萜酮,并通过正交优化获得了它的醇提水沉联合树脂纯化的制备工艺路线及参数。
第二,藏茵陈总萜酮的物质基础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对藏茵陈总萜酮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光谱技术确证了13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包括獐牙菜苦苷、獐芽菜苷、龙胆苦苷等4个环烯醚萜类成分,芒果苷、当药醇苷、1-羟基-3,5-二甲氧基呫吨酮、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呫吨酮等7个呫吨酮类成分,荭草苷和异荭草苷2个黄酮类成分。还采用HPLC/MS/MS方法对藏茵陈总萜酮进行了定性分析。
第三,系统考察了藏茵陈总萜酮及其代表性成分獐芽菜苦苷和当药醇苷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大鼠胆汁分泌和血清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均能显著促进大鼠胆汁的分泌和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指标,并显著优于阳性对照药茵栀黄颗粒(P<0.01)。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藏茵陈总萜酮能显著改善ANIT致大鼠肝脏及胆管的病理损伤。
第四,采用肠内菌代谢模型对藏茵陈总萜酮进行了体外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它经肠内菌发生部分代谢,代谢产物包括龙胆宁碱、芒果苷元、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当药醇苷苷元)等。采用Caco-2细胞研究了藏茵陈总萜酮代表性成分的吸收行为,结果表明当药醇苷和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为中等强度吸收成分,獐芽菜苦苷和龙胆宁碱为较难吸收成分。采用肝微粒体模型进行了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当药醇苷可经肝微粒体代谢成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及其二相代谢产物。
第五,开展了藏茵陈总萜酮的体内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大鼠灌胃藏茵陈总萜酮24小时后,尿液中除含有獐牙菜苦苷、芒果苷等原型成分外,还含有龙胆宁碱、芒果苷元、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及其他二相代谢产物等代谢成分,这与以上藏茵陈总萜酮体外代谢结果相吻合。
第六,考察了藏茵陈总萜酮代表性成分獐芽菜苦苷及其代谢产物龙胆宁碱的致突变及抗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它们均未引起Ames实验菌株回复突变数和小鼠骨髓微核率的增加,表明它们无致突变性,且均能拮抗由CP及MC引起的突变作用,表明它们具有一定的抗突变性。此外,考察了当药醇苷及其代谢产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活性。
综上所述,由獐芽菜苦苷为代表的环烯醚萜和以当药醇苷为代表的呫吨酮所构成的藏茵陈总萜酮具有显著的利胆、退黄和保肝作用;藏茵陈总萜酮口服后发生了部分代谢变化,其原形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均具有一致且较好的生物活性。由此,可以初步推断藏茵陈总萜酮为藏茵陈利胆退黄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其体内发挥药效作用是通过原形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共同完成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R29【目录】:
中文摘要3-5ABSTRACT5-9第一章 文献综述9-28 1 藏茵陈的来源及其临床应用9 2 藏茵陈的化学成分研究9-19 3 藏茵陈的药理作用研究19-20 4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20-25 5 本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25-28第二章 藏茵陈有效部位的确定及制备工艺研究28-48 (一) 藏茵陈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28-31
1 实验材料29-30
2 实验方法30
3 结果与讨论30-31 (二) 藏茵陈总萜酮的制备工艺研究31-47
1 藏茵陈药材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醇苷的含量测定32-33
2 藏茵陈总萜酮的制备工艺研究33-47 (三) 本章小结47-48第三章 藏茵陈总萜酮的利胆退黄药效学研究48-62 1 实验材料48-49 2 实验方法49-50 3 实验结果与讨论50-60 4 本章小结60-62第四章 藏茵陈总萜酮的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析研究62-83 1 实验材料62-63 2 方法与结果63-82 3 本章小结82-83第五章 藏茵陈总萜酮的体外代谢吸收研究83-109 (一) 藏茵陈总萜酮的人源肠内细菌生物转化84-98
1 实验材料84-85
2 方法与结果85-98
3 小结与讨论98 (二) 藏茵陈总萜酮肠内菌代谢产物的肠吸收研究98-103
1 实验材料98-99
2 方法与结果99-103
3. 小结与讨论103 (三) 当药醇苷及其苷元的肝脏微粒体代谢研究103-107
1. 实验材料103-104
2. 方法与结果104-106
3. 结论106-107 (四) 本章小结与讨论107-109第六章 藏茵陈总萜酮的体内代谢研究109-121 1 实验材料109 2 方法与结果109-119 3 小结与讨论119-121第七章 藏茵陈总萜酮及其代谢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121-134 1 实验材料121-122 2 实验方法与结果122-133 3 小结与讨论133-134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134-138 1 结论134-136 2 展望136 3 论文创新点136-138参考文献138-147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147-148附录148-149致谢14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乔慧军,赵兴涛,彭芳;[J];大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年05期
李天才,陈桂琛,韩友吉,孙菁,周国英;[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年06期
郑敏燕;魏永生;高威;李杨;;[J];广州化工;2011年06期
刘臻;梅松;刘冬英;来伟旗;傅颖;陈建国;马洁桃;么春艳;张岭;王茵;;[J];癌变·畸变·突变;2012年05期
田峦鸢;黄凤娇;张秀桥;赵艳玲;陈家春;;[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阳长明;陈玉平;石任兵;李霄;刘斌;冯长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熊清平;张强华;石莹莹;;[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年06期
字敏,罗钫,辛晓燕,张慧萍;[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0年03期
郭爱华;[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王升启;[J];世界科学技术;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魏国丽,郑学宝;[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马昌;;[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陈向涛,汪惠丽,李俊;[J];安徽医药;2002年01期
徐丽;时乐;徐立;;[J];安徽医药;2010年01期
郑世瑞;李俊;宋珏;;[J];安徽医药;2010年11期
张劲;陈卫东;吴勇;陈延杰;雷妮;;[J];安徽医药;2011年01期
李颖;[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李英帅;;[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马昕;;[J];北方药学;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景坤;王一博;;[A];2011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郭立玮;陆文聪;董洁;刘亮;樊文玲;陈念贻;;[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陈敏;杨成梓;陈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俊清;符乃光;谭银丰;刘明生;;[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林海;;[A];海南省药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陈家春;黄凤娇;田峦鸢;;[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胡杰;刘晓节;秦雪梅;张丽增;郭小青;;[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邹忠梅;杨峻山;;[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王身艳;陈建伟;张蔚学;蒋亚平;;[A];2008全国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彭军;袁庆东;刘怀;;[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维兵;[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树明;[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于定荣;[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罗云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柳森;[D];吉林大学;2011年
陈竹;[D];西南大学;2011年
袁卓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潘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蔡飞;[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灿平;[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梅君;[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任美荣;[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志鹏;[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美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国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贺静;[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李春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朱容慧;[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露;[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单保恩,梁文杰,任凤芝,朱京童;[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5期
王明臣;张善锋;毛红丽;金国平;董子明;;[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1期
陈桂琛,卢学峰,孙菁,周国英,彭敏,韩友吉;[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程合理,赵新民;[J];安徽医药;2004年03期
胡钧,吕圭源,李万里;[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曹佩雪,梁光义,李霞,周飞,冼福荣;[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8期
陈明,王英锋;[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5期
闫景萍;;[J];当代畜牧;2006年05期
曹颖瑛,郑钦岳,张国庆,曹尉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郑钦岳,曹尉尉,曹颖瑛,林文;[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童成民,赵林,陈宗金;[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0年04期
刘莹;田成旺;张铁军;;[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年05期
李富银,丁经业;[J];中国药房;1995年03期
宗玉英,余满堂,李永白,马永林,刘世民;[J];药物分析杂志;1998年S1期
孙淑萍;[J];青海医药杂志;1996年07期
涂民;[J];实用医技;2001年06期
尹有美;[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黄仁勇;[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王景慧;余延峰;于萍;;[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03期
苏海滨;王慧芬;;[J];传染病信息;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桂堂;;[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成旺;[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纪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苏丽贤;[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熟地 功效与作用
熟地 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效:&&&&&& 熟地功效: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
&&& 具有补血滋阴作用,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熟地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属玄参科植物,是一种上好,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崩漏等症,亦可用于的、、、等症,是虚证类药品主要成分之一。
又名熟地黄、伏地、酒壶花、山烟、山白菜。处方名:熟地黄、熟地、大熟地。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经。
功效: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养心,配能养,配则通血脉。脾气滞,湿内阻的脘腹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
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的块状,内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断面泣润,中心部往往可看至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味甜。 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药膳:地黄花粥、生地黄粥、地黄粥。方剂:清营汤、青蒿鳖甲汤、四生丸、增液汤、六味地黄丸。禁忌:用时宜配砂仁、等,以防腻滞碍胃。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慎服。别意:熟地(cultivated land)在房地产中的定义:经过土地开发,具备基本建设条件的土地。
生地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热凉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动不安,阴伤便秘。 熟地味甘、性平而入血分,功能滋阴补血、补精益髓。治阴虚血少,脑髓空虚所至的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心悸失眠、健忘,盗汗等。
二者合用,取其既能补益,又能清热之功用。用于治疗阴血亏虚、兼有热象的病症:如[两地汤]---用于血需有热的月经先期;[保阴煎]----用于月经过多、崩漏所至的贫血等证。
熟地,甘,微温,可养阴补肾、填精,主治血虚所致面色萎黄、头昏心悸;肾精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肝阴不足之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而当归药用其根,功在补血、和血,主治月经不调,血虚眩晕,疮疡肿等症。
当归分归头、归身和归尾三部分。各部分所含成分不同,故药理作用也不一样,归头能止血,归身能养血,归尾能行血。既可分部位使用,也可全用。
中医认为阴血同源,养血、滋阴应同步进行,当归与熟地搭配,有两大好处,一是通过补血达到养阴的目的,滋阴又是补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二是当归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补而不滞,熟地和结合在一块用远胜于一药单用。虽说当归因其补血功效也被称作要药,但活血补血对男人同样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阴、肾精匮乏,气血、暗耗,应适时补充。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黄花梨有什么功效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效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