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林东镇会产生缺氧吗

先锋村(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先锋村)_百度百科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先锋村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先锋村)
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先锋村总土地面积1.3万亩,耕地面积2800亩,水浇地面积2800亩,草牧场面积6000亩,牧畜存栏3860头(只)。所辖4个自然村,分别为池家营子、倪家营子、孙家营子、牛场。总户数464户,总人口2430人。村党支部有农民党员39人,入党积极分子17人,后备干部3人。村“两委”常设干部5人,其中党员4人。
全村有3个产业协会,分别是:养殖协会、蔬菜种植协会和经济人协会。
全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为,继续以蔬菜种植为主导,加大绒山羊养殖力度,同时促进全村各种行业齐头并进。
“十一五”期间,先锋村将发展蔬菜2600亩(大棚150亩),肉羊4500只,肉牛300头,绒山羊800只,生猪1200头,每年劳务输出600人以上,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1]
企业信用信息来自Youbianku
有网友希望查找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的详细邮编信息,本站在这里提供林东镇邮政编码的查询信息,包括相应的省份(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地区(市/区/县)及详细位置(乡镇/街道)名称和邮政编码。
所在省份:
所在地市:
所在区县:
详细地址:林东镇
邮政编码:
行政区划代码:150422 (注意这个数字不是邮编)
长途电话区号:
地图说明:下面是赤峰市林东镇所在位置的地图,本站中的国内邮政编码地图初始显示到地市,详细位置还可以点击按钮进行放大和移动查看。如果遇到“未找到地址”报错,您还可以在地图下方重新输入需要查找的地址进行搜索。
问题报告:
本站尽力为您提供最全面、仔细、准确的邮政编码信息,但因为各个地区的合并、增加、撤销、变更以及邮政编码方案变更、升级还有地名的多样性等问题,难以避免出现错误或者过时信息,非常欢迎和感谢大家在使用中报告发现的问题或者告知更新内容。请直接在下面留言,本站核实后会马上进行修改,以便给后来浏览者更好的帮助。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
v7.20 a-d-e-1赤峰市林东镇的万和花园小区听说楼房崩盘,不知质量咋样_百度知道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八一村水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健康,谁管啊?_百度知道复强:解读到过赤峰的历史名人
中国商报社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复强:解读到过赤峰的历史名人
最近自媒体《天南地北赤峰人》推出了历史版块&赤峰那些事儿&,尝试讲关于赤峰那些有意思、有趣的事儿,资深媒体人复强先生对于历史上曾经到过赤峰的名人进行了梳理。
内蒙古赤峰市,拥有9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历史上曾经是匈奴、鲜卑、东胡、乌桓、契丹、女真、蒙古等多个游牧民族的栖息地。这里雄踞塞外,人杰地灵,和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发生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当然也少不了血腥的战争。
几千年来,很多历史名人都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踏上过赤峰这块土地。
比如曹操、唐太宗李世民、薛仁贵、包拯、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大政治家王安石、三苏之一的苏辙、大科学家沈括、完颜阿骨打、金兀术等等。
当然,好人来过,坏人也来过。宋朝著名的奸臣蔡京、童贯、高俅,这些都是在水浒传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曾经到过辽国的首都,也就是今天的赤峰地区。
一,曹操到过赤峰吗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丞相曹操打败了袁绍,袁绍的两个儿子都投奔了塞北的乌桓人。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曹操亲率数万大军北征乌桓。据专家考证,乌桓人最早活动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西北140里的乌兰山一带,后来逐步成长、壮大并向南迁徙,最远的部族已经进入到了中原各地和汉族融为一体了。
当时曹操采取谋士郭嘉的计策,出其不意地从河北喜峰口出发,走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最终经过辽宁省的凌源县,悄悄逼近了乌桓人的大本营柳城,也就是今天辽宁省朝阳市。
当年的八月份,曹操指挥着张辽、徐晃等猛将进行了强悍攻击,乌桓人仓促应战,最终首领蹋顿单于被杀,袁绍的儿子都仓惶逃走,当地的20万军民成了曹操的俘虏。
曹操得胜凯旋,并没有走回头路,而是向南返回。在经过辽宁省绥中县的大海时,他诗意大发,写下了著名的《观沧海》等诗歌,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名篇。
由于赤峰宁城县和辽宁省的凌源县、朝阳市等交界接壤,所以曹操本人是否跨入过赤峰境内,并没有具体的线路记载,但是北追乌桓的残兵败将,俘虏当地几十万的军民,曹操进入赤峰境内活动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二,李世民、徐茂公、薛仁贵的赤峰之旅
唐贞观18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征讨高丽,也就是现在的朝鲜。李世民先命令驻扎在辽宁省朝阳市的辽东道大总管徐懋功,他已经和高丽人打了很多次战役。
李世民的唐朝大军从洛阳出发,出卢龙口,经过赤峰地区的时候,唐太宗曾宿营于奚牙帐(今宁城县老哈河畔),当地奚族部落首领率部从征,帮助李世民去攻打高丽国。
公元645年3月,在安地,一位唐将被高丽军队团团围住,情势危急,大将张士贵手下的普通一兵薛仁贵飞马上前,立斩敌将,将人头悬挂于马鞍上,一举震慑敌军。唐军四面合围,势不可挡,高丽军队溃散奔逃,折兵2万。
三个月后,高丽20万大军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此战薛仁贵更是善于表现和营销自己,他身着奇装异服,穿着与其他士兵不一样的白衣银甲,手持方天画戟,腰挎两张弓,单骑冲阵,一个人杀入敌人20万大军的阵营里面,打的敌人落了阵营。敌人屡次想重新组织队列,却都被薛仁贵冲杀得七零八落,唐军趁机大举进攻,高丽军彻底溃败。
战斗的时候,李世民在远处高地已经望见那个白袍战将另人惊喜的表现。
战后,李世民立即召见了还只是普通小兵的薛仁贵, 李世民对薛仁贵说了这样的一翻话:&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意思是就算得到辽东也不是我最高兴的,最高兴的是能得到你这样的一个人才。李世民给薛仁贵赐马二匹,绢40匹,还给了10人作为他的奴隶,并提拔他为游击将军,从此开启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后来薛仁贵在16年后的公元660年,又率唐朝大军攻伐契丹,大军进入赤峰草原,战于黑山,也就是今天巴林右旗的小罕山。结果呢,军事天才薛仁贵生擒契丹王阿卜固和他手下的很多将士,取得了完胜。
李世民、徐懋功、薛仁贵等人当时都进入过赤峰境内,这一点是可以确信的。
一晃两百多年过去了,雄霸天下的大唐帝国终于在公元907年被灭掉了,就在同一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在今天的赤峰市巴林左旗,成为逐渐强大起来的契丹人的可汗。9年后的公元916年,契丹国成立了,一个疆域万里,名镇四海,历时两百多年的王朝开始书写新的辉煌。于是更多的宋代名人进入了辽国,进入了赤峰境内。
三,包公给赤峰人拜年
第一个到赤峰的宋朝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包公--包拯。
公元1044年,也就是北宋仁宗庆历四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十三年,北风凛冽的十一月,刚从州官调入首都成了京官,45岁人到中年的北宋监察御史包拯,奉命出使契丹,目的地就是辽上京,也就是今天的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
包青天不好好审案子,跑到辽国来做什么?
原来宋辽结下&澶渊之盟&之后120年间,双方和平相处,逢年过节、皇帝生日等都互派使者祝贺,辽宋先后派出1600多名正式使者出使对方,两朝使者均由高官担任。
包拯这时候还没担任开封府的老大,这次就是代表大宋国前来祝贺辽国的正旦节,也就是契丹人的春节,包大人是给咱赤峰人---辽国皇帝耶律宗真拜年来的。
包公从东京开封向北出发,经滑(今河南滑县)、澶(今河南濮阳)、大名(今河北大名)到达辽宋界河--白沟河。
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包大人的车行驶在北宋两边种树的土路官道之上。一路上可以看见均匀出现的路标&堠子&,标志着出行的距离和地区的界限。北宋的官道上一般每二十里就有马铺和歇马亭,每六十里则设有驿站,提供补给。
辽国边防战士予以放行后,包大人就进入了辽国的国境。前方第一个大城市就是辽国的南京,也就是今天北京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面萧峰就负责镇守这里)。
从南京(今北京)向北跋涉行走400公里,就进入赤峰境内了,第一站往往是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如果皇帝没在这里办公,那就还要前往到辽上京(今赤峰市巴林左旗)。
从河北省白沟宋辽边界,到赤峰的辽国首都上京,辽国人一共建驿道1800多里沿途修筑驿馆32座,另外还设有支线驿道。
包拯一路行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到达了大辽国的首都---上京临潢府。走正常的外交程序,圆满完成了任务。
有个小细节倒是体现了双方的戒心与提防。包拯出使辽国,辽国的外交官对包拯说:&你们雄州城新开了一个便门,是不是想招诱我国叛逆之人以刺探边疆情报呀?&包拯说:&涿州城也曾经开过便门,刺探边境情报何必用开便门的方式呢?&那人于是无言以对。
作为赤峰人,复强真想包公在赤峰做了什么都调查出来,比如他在辽国过年都吃了些什么,皇帝有没有赐给他一个契丹美女,等等,可惜真的没有找到那么多记载。不过网上有一篇穿越小说《包拯情洒大辽国》,倒是没少演绎了这段历史。
包大人作为一个敢于直言的朝廷喉舌,出国路上没少调查取证。他发现负责迎送外交使者的官员常借机在沿途勒索百姓和地方的官员,边界的人民不堪重负,叫苦不迭。作为监察御史,包公赶忙上奏皇帝,请求大大缩短三番官员在边界的停留时间,严禁吃请送礼。仁宗采纳了包公的建议,很快边界人民的负担便减轻了很多。
这也是包公出使辽国的一个收获吧。
咱们巴林左旗今后搞旅游,应该搞一个&包公下榻处&、&包公故居&,哈哈,或者研发一道&包公肘子&什么的名人菜肴,总之旅游讲故事一定要有所依据。
四,赤峰漂亮的歌姬惊呆了欧阳修
在包拯离开赤峰10年后,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生,也来到了赤峰。
那一年是辽重熙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055年8月初四,辽国的伟大领袖耶律宗真去世了,把皇帝宝座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耶律洪基,这个耶律洪基就是《天龙八部》里面萧峰的结拜大哥--辽道宗。作为关系最密切的邻邦,大宋朝立即派出外交大臣率领代表团前来恭贺新皇登基。
大宋代表团团长,就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他48岁,官职是吏部郎中、翰林学士、史馆修纂,也就是中央组织部的司局级干部,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加上中央文史馆馆长这一类的职务。这说明欧阳修虽然已经接近了权力的核心,但还是以文学才华为皇帝服务的御用文人,还没有成为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
不过这段日子并不长,六年后的1061年,欧阳修就成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官职已经相当于副总理兼国家军委副主席了。
八月二十八日,欧阳修带领着一群宋朝的文武大员,出使契丹。一路之上闲言少叙,到了边境,辽国的外交使臣从边界陪伴着欧阳修一直往北走,穿过燕山山脉进入大草原,沿途看到了许多契丹人独特的风俗,如鞍马骑射、行围打猎、纵鹰走马。此外,他还饱览了北国的山川大地、森林河流。
欧阳修第一次出国,新鲜兴奋之际不由得写了很多诗篇。比如这首诗:&家事为边户,年年常备胡;儿童习鞍马,妇女能弯弓。&对那个时代的赤峰女人和孩子点赞。
路很难走,欧阳修的诗里提到&度隘行愁失,盘高畏路穷。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风。&&马饥啮雪渴饮冰,北风卷地寒峥嵘。马悲踌躇人不行,日暮途远千山横&&&一路艰辛,走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考虑到古诗提到&胡天八月即飞雪&,再加上今天的赤峰草原到了十月一日国庆节经常就已经下雪的事实,欧阳修的眼里就只能是冬季的景色了。
一路北行,终于到了大辽国最大的陪都--中京,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赤峰市的宁城县,大宋使团稍事休息又赶往上京,也就是现在的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
欧阳修到了上京,受到了隆重的欢迎!您甭看包拯到了赤峰没什么轰动效应,但是名满天下的欧阳修可是粉丝遍天下!
辽国的官吏和军民很多人都学习过汉文化,从契丹崛起时贵族们就普遍就受唐代文化的影响,新任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更是精通音律,善于书画,爱好诗赋,和臣下有&诗友&之交,常作诗赐于大臣。他的诗作风格受唐诗影响较深,讲究韵致,也是当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粉丝之一。
粉丝见了偶像,自然礼敬尊崇,名声显赫的欧阳修,在辽国受到了北宋所有信使从未有过的礼遇!
这里面有几个细节,一个是皇帝赐宴,派出了超高规格的陪客,一个是陈留郡王,一个是惕隐大王、一个是北宰相、一个是尚父中书令兼任晋王。三个皇亲王爷加上一个行政最高首长,这个超高规格,绝对打破了常规!
《宋史欧阳修传》对他到赤峰这件事只有这几行字:奉使契丹,其主命贵臣四人押宴,曰:&此非常制,以卿名重故尔。& 知名度是个好东西,复强所著《成名指南》一书就曾指出成名的好处之一就是特殊待遇。
欧阳修心情那个爽啊,对热情的赤峰人民充满了好感。也难怪,欧阳修这个宰相的女婿、著名的进士,诗词名篇传遍天下,尤其是几年前担任滁州太守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更是海内闻名。
酒席宴会间,文人、权贵谈笑风生,自然不可少了歌舞。一个漂亮的当地女歌手一开口,唱的竟全是欧阳修的词!欧阳修惊呆了,没想到自己影响这么大。宋朝流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说的是柳永的词曲影响力很大。从契丹歌姬能歌欧词,也可见欧阳修堪比柳永。
今天的赤峰地区盛产各种水果,比如沙果、沙棘果、桃子、李子等等。当时的契丹上京,也同样有很多塞外独有的水果品种。
欧阳修从赤峰带回宋朝开封的,就有一种李子,因为是欧阳修带回来的,所以就叫&欧李&,(好比褚橙)&欧李&是个什么东西呢?《异域录》中这样描述欧李:&或云即郁李,大如樱桃,色味皆如李,渍以锡密,秋日下酒佳品。&谁能知道,这个欧李,今天是赤峰的什么东西?
欧阳修圆满完成任务后,开始返回本国了。时间是十二月下旬,心情舒畅的文坛大明星告别了热情的异国粉丝,写下了《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紫貂裘暖朔风惊,潢水冰光射日明。笑语同来向公子,马头今日向南行。&
笑呵呵的欧阳修离开了赤峰,转身消失在了茫茫的历史尘埃之中,但他描写一千年前赤峰人的诗歌,依然被后人传颂着。
五,报丧的王安石和抢地盘的沈括
在欧阳修离开赤峰8年后,宋朝嘉祐八年,辽清宁九年(公元1063年)春四月,北宋超级牛人、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也来到了辽国。
43岁的王安石,这时担任北宋知制诰等职,还负责纠察在京刑狱,级别相当于今天的司局级吧。
他为什么要去辽国呢?因为大宋仁宗皇帝死了,按照规矩,宋朝要把死去皇帝的一些遗物送给辽国皇帝,王安石奉命以&遗留物国信使&的身份出使辽国。
和一般只能见到北国寒冬的其他使臣不同,王安石的眼里只有春天。他写的《春风》就是反映辽国早春的诗:&一马春风北燕首,却疑身得旧山川。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回头不见辛夷树,始觉看花是去年。&
在辽国的涿州城,王安石还写了一首《出塞》诗:&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记述契丹人在郊外设宴、舞乐来招待王安石等使者的情景。
他还写了《契丹风土歌》:&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展示了那时候赤峰风景优美、歌舞盛行的状态。
鉴于王安石那时影响力还不大,仅是一个来报丧的外交官而已,所以历史没有更多的记载。我们只要知道他确实来过赤峰,也就够了。
王安石离开赤峰12年后,著名科学家、史学家、考据家沈括来到了赤峰。
沈括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写的《梦溪笔谈》,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一年是辽大康元年(公元1075年),也是宋神宗熙宁八年,辽朝派大臣萧禧到北宋东京,说山西的某个地方是辽国的地盘,要求重新划定边界。
什么事都要讲证据的,费了几个月的功夫,奉皇帝钦命的沈括在调查取证之后,带着地图等证据以&回谢国信使&的身份出使辽国。
他从河北白沟出发,经古北口馆、富峪馆(今赤峰宁城县甸子乡)、经辽中京(宁城县大名镇)、松山州(今松山区城子乡),过潢水(今西拉木伦河),直达上京的单于庭(今巴林左旗乌兰坝一带),当时辽国皇帝和宰相们都在那里办公。
沈括把当年宋辽签订的边境条约找出来,收集了许多地理资料,并且叫随从的官员都背熟。到了上京,辽朝派宰相杨益戒跟沈括谈判边界,辽方提出的问题,沈括和官员们对答如流,有凭有据。
当时大辽国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惹的,杨益戒就说:&你们连这点土地都斤斤计较,难道想跟我们断绝友好关系吗?&
沈括态度也挺强硬:&你们背弃过去的盟约,想用武力来胁迫我们。真要闹翻了,我看你们也得不到便宜。& 这事最终还是维持原来的协议为结束。
沈括带着随员从辽朝来回的一路上,每经过一个地方,把那里的大山河流,险要关口,画成地图,还把当地的风俗人情,调查得清清楚楚。
回国后沈括撰写了著名的《熙宁使虏图》,被收藏于《永乐大典》中。他把辽国山川、地形、道路、风俗、车服、名秩、政刑、兵民、货食、都邑、语言,等等一一画图写字,这家伙就像一个超级间谍,发挥了他科学家的聪明才智,把整个辽国的各个方面都记录了下来,由于他的《图抄》记述详备,考评精确,史料价值极高,是今天咱们研究宋史、宋辽关系和辽国地理、历史的珍贵史料。
沈括把这本书献给宋神宗。宋神宗大喜,就立刻把这个大功臣升为翰林学士。后来沈括把绘制地图的经验发扬光大,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当时最准确的一本全国地图&&《天下郡国图》。再后来沈括写了一本《梦溪笔谈》,从这里全世界人民才知道,原来是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六,苏辙竟然成了赤峰人的朋友
沈括离开赤峰13年后,&大苏&苏轼的弟弟、人称&小苏&的翰林学士苏辙,也来到了辽国。
辽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八月,时年49岁的苏辙奉诏成为给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祝贺生日的生辰使,前往赤峰地区。
路当然还是老路,一百多年来,成百上千的辽宋使者走的基本都是一条路。 过了白沟河进入辽境,基本上就是涿州、良乡等线路。
苏辙记述道,当时的桑干河已快结冰,他心里开始忐忑,不知道辽国的毡房之上是否已有积雪:&北渡桑干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刚到达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前来迎接的辽国外交官便问起他哥哥苏轼苏东坡先生的新作《眉山集》的情况。
那时候,辽国首都居然也有孔庙、国子监等等,贾岛、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作曾成为契丹人学习汉文诗词的主流,苏轼的诗名在契丹人中更十分响亮,他的名字在草原上广为传颂。当时宋朝的流行文学作品基本上辽国都能见到,把宋朝当时的畅销书贩运到赤峰地区,获利可达十倍。苏辙给皇帝的奏章《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原文是:&访闻此等文字贩入虏中,其利十倍。&
那时苏轼的诗集《眉山集》才刚刚刊印不久,苏辙在奉使途中,便看到了契丹人翻刻的《眉山集》。当苏辙住进驿馆后,一抬头又看到墙壁上也题有苏轼的诗文,着实让他吃惊。
那里许多人知道宋使是苏轼的弟弟,都纷纷向他打听苏轼的事情。苏辙十分惊异,写了四首绝句寄给哥哥。其中说道:&谁将家集过燕都?峰见胡人问大苏。莫把声名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
宋使参见辽国皇帝通常是在辽南京(当时也叫燕京,今北京)、中京、上京或犊儿山四个地方。辽国皇帝现在不在这里,所以还需一路北上奔赴辽中京。
苏辙一行人出燕京后,奉命接送的辽国官员在此特意奉酒相送,继续走,就到达城东北三十里的政府接待客人的宾馆---望京馆。望京馆东行稍北十里后,便可出古长城,十里后抵达顺州(今顺义),住宿在怀柔宾馆。自顺州向东北行七十里,途中经过白水,宿澶州密云馆,一路皆都是车马大道,道路平坦。再自澶州东北行四十余里,到达金沟馆。过了金沟馆后,便再没有路边里程碑的&里堠&来计录路程,只能靠马行记日来推算里数。再往东北行三十多里,眼前便是险峻的古北口了。
古北道崎岖难行,陡峭山崖之间仅有一条狭窄道路,车辆无法通过,只能容单马行走。若是冬天,行驶更为惊险,因为辽国的道路冰冻多在沙底,谓&暗冰&。由此,宋辽使者出使一次一般都要走几个月就不难理解了。
苏辙经过杨业庙,想到绝食而死的杨令公,他忍不住感叹:&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辽国的道路条件比宋要差上不少,但也不乏野趣,&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常伴溪。& 经过河北承德境内的会仙馆,一路驶出燕山,山川逐渐平坦,田舍开始现入眼帘。这些田舍一般是奚人(匈奴人后裔)居住的草屋,契丹人的马车则依在山泉畔,牛羊散落于山谷之间。
一路鞍马劳顿,经过辽国第十九座驿馆&&位于今内蒙古宁城县境内的通天河馆,休息过后从这里再前行20里,即到达辽中京。
辽中京幅员三十里,皇城、内城和外城的正南门之间由一条大道相连,是为中轴线。城内少有建筑,内城里的街道两侧并无居民,用短墙来遮掩空地。宫殿也只有文华、武功二殿而已,此外的宫室其实就是毡庐了。
抵达辽中京的苏辙,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三尺雪,就连临行前准备好的貂皮大衣都没派上用场。
到了宋使通常居住的内城阳德门外大同宾馆,三苏的粉丝们又纷纷现身。先是在欢迎宴席上有人问他父亲苏洵的文章;宾馆总经理王师儒会背诵苏辙写的《服茯苓赋》等文章,借机询问茯苓应该怎么食用,总而言之,正如史书说:&虏中爱敬之。&
后来,苏辙从宁城出发,途中经过翁牛特旗境内的木叶山。木叶山是契丹祖庙所在地,这里寸草不生,其实就是一个沙丘,一派荒芜之景。苏辙在此处写道:&胡为独穷陋?意似鄙夷落。民生亦复尔,垢污不知怍。&作为一个曾经敌对的国家,苏辙心中对立、不平的心情使他在辽国前期的诗歌经常有嘲讽的意思。
终于到了辽国的上京---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苏辙究竟是在中京还是上京见到的辽国皇帝,史书无记载,不过从木叶山的位置来看,似乎应该是去上京才会路过。)
苏辙这个给辽国皇帝前来拜寿的使者,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呢?都有什么样的外交行为呢?史书记载不详。(有网络小说《宛陵剑法》描写了苏辙和辽国皇帝的交往活动,可以供大家想象)
多年前同是大宋的生辰使路振,曾经写过自己给辽圣宗祝寿的全过程。当时的皇帝和萧太后恰好住在了辽中京而不是辽上京。
首先,宋使路振接受辽国皇帝的亲设宫宴,吃完喝完后,然后拜见国母萧太后。皇帝生日当天的宴席设在武功殿,&酒十数行,国母三劝汉使酒&。此后文华殿宴席三日,又宴射在朱夏门外的南园。总之皇帝和皇太后都会亲自接见宋使。
可惜,苏辙没有这个福分,此时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已经去世近70年了。不过上京确实比中京更繁华,至少固定的宫殿比中京多了好几个,什么开皇殿,五銮殿,安德殿,宣政殿,昭德殿等等。估计苏辙见到年已六旬的辽主耶律洪基,自然会有应有的热情接待吧,毕竟耶律洪基也是一个汉化程度很高的文人,对于&三苏&也是久仰大名。
苏辙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说:&北朝皇帝年颜见今六十以来,然举止轻健,饮啖不衰,在位既久,颇知利害。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意思是了辽国皇帝年纪虽大但是很健康,是个爱好和平的&亲宋派&。
苏辙断言:&以此观之,北朝皇帝若且无恙,北边可保无事。&只要耶律洪基活着,宋辽就不会有战争的危险。
一路受到热情款待的苏辙,对辽国的观感开始慢慢有了转变。在《虏帐》一诗中,他记载了契丹冬捺钵的行宫景象:&礼成即日卷庐帐,钓鱼射鹅沧海东&,对矫健善猎的契丹勇士甚至大加赞赏:&弯弓射猎本天性,拱手朝会愁心胸&。他到辽国先后写了28首诗,前面的诗歌尚有敌意和讥讽,后面的诗歌就友好的多了。毕竟人是有感情的,这些赤峰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
到了宋辽边境,他的诗就是这样的了:&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年年相送桑干上,欲话白沟一惆怅。&他与辽使依依惜别,快马加鞭,只用了一个月便返回京师。
苏辙使辽回国后,升官为御史中丞,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纪委书记。赤峰人用真诚和热情,把一个充满敌意的大文豪变成了自己的朋友。
七,高俅 差点死在赤峰
公元1105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四年,刚当上皇帝五年的宋徽宗,派自己原来的家奴--高俅,以客省使的身份随大臣林摅出使辽国。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原来是大文豪苏轼家里的书童、小秘书,他为人乖巧,擅长于抄抄写写。苏轼因为工作调动就把高俅送给他的朋友--驸马爷王诜,这个驸马爷和小舅子端王关系很好,高俅因此接触到了端王,就像《水浒传》所说,他以足球技术赢得了端王的好感。很快,端王继位成为皇帝宋徽宗,高俅也就因此发迹起来。
皇帝要提拔这个没有文凭的高俅,只能让他到军队以立功的方法来升官,当时的边关大帅刘仲武知道皇帝的意思,就帮着高俅镀金,高俅也就一路高升,最后成了殿帅,掌管禁军达20 余年,此人一没有陷害林冲,二没有镇压宋江,三没有征讨方腊,他一辈子的所作所为就是讨好皇帝、祸国殃民,虚荣贪婪、结党营私,北宋军队从此战斗力日益下降。
高俅的职务是&客省使&,就是负责外交接待的外交部中层干部,估计也是个司局级吧。高俅这次跟随的出使辽国的老大,叫林摅,后来官至宰相,当时的官职是起居舍人、翰林学士。
高俅跟着林老大屁颠屁颠走了,他根本没想到差点回不来---一场祸端正在等着他!
此时正逢宋朝出兵收复被西夏侵占的几个州,西夏屡败,就托辽国说情,辽国就像宋朝发出了调和的外交公文。
当时宋朝的主战派和主和派有争执,为了不使主和派有媾和借口,主战派的权臣蔡京就暗中吩咐林摅到了辽国故意找茬,争取挑起点事端来。
历史记载有两件事,一个是林摅直接批评辽国,西夏屡屡挑衅,你们辽国不加抑制反为之请命,太过分了!
当辽国请宋把收复的失地再割让西夏时,林摅更是严辞拒绝,这让辽国谈判大臣很是气恼!
还有一个记载,两国外交官员坐在一起宴会吃饭,通常会有对联、歌舞等娱乐活动。辽国陪伴官员就出了一个对联,说:&白玉石,天子建碧室。&林摅对曰:&口耳王,圣人坐明堂。&白玉石其实是&碧&字拆开,口耳王就是&聖&字拆开。
辽国官员就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奉使不识字,只有口耳壬,即无口耳王。&意思说你不认识字啊,圣人的圣字,繁体下面应该是壬。
可能是说人不识字是个很大的侮辱吧,&林词窘,骂之。&堂堂外交大臣破口大骂!一个是因为他受了侮辱,二是因为两国正闹争端,三当然是蔡京宰相早就吩咐他要闹事,所以这个林摅才会有这个二不楞的潮种做法。
整个事件,高俅应该全程在场。他到底有何言行,不得而知。
辽国人其实可以随便欺负的?赤峰人至今也是有血性的!辽国君臣大怒,干脆断绝了供给宋朝使团的水和粮食,饿死这帮瘪犊子算了!
包括高俅在内的宋朝使团成员们被饿了多久,高俅是不是饿瘦得皮包骨,不得而知。
辽国外交部门发文给宋国,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宋朝的主和派也是一片声讨,本想建设两国睦邻友好的关系,全让姓林的小子给破坏了!
当然,最后理性的辽国人还是把宋朝使团送了回去。
林摅到了首都后被被贬出京,担任颍州知州。后来蔡京还是想办法提拔了他:&后以其骂虏,进用至中书侍郎。&提拔他的理由,就是&骂虏&。
高俅,一个随声附和的代表团副团长,他在赤峰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只能凭史籍中的只言片语,让后人想象而已。
附录:大奸臣蔡京也来过赤峰。公元1083年,宋朝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郎蔡京出使辽国,那一年他年仅36岁。从辽国回来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历史记录仅此而已。
八:童贯在辽国被嘲笑后,深深恨上了赤峰人!
高俅出使辽国6年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执掌西北兵权多年、深得皇帝信任的宦官童贯被晋升为检校太尉,获得了武官最高一级的荣誉职位。
辽国皇帝的生日,宋朝照例是要派人去祝贺的,于是宋徽宗派郑允中为贺辽生辰使,童贯以副使的身份出使辽国。有大臣说:&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皇上说:&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
其实是宋朝对西夏作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迫使西夏求和。这时候的辽国已经历时两百多年,国力衰微,离灭亡的时间只有十四年了。童贯便打起了辽国的主意,主动要求出使辽国打探虚实。
童贯也是一路艰辛到了赤峰,没想到赤峰人不待见这个无卵的玩意儿,辽国皇帝天祚帝很不齿,指着他笑着说:&南朝乏才如此!&你们宋朝人才缺乏到了连太监也要担任外交大臣的地步了!
可想而知,当时的童贯心中一定恼怒无比!
这家伙的坏心眼子就动作了。燕人马植是辽国光禄卿,此人奸诈狡猾,为同僚所不齿,便想改换门庭、另攀高枝。在这期间他结识了童贯,二人一拍即合,马植就成了宋朝的间谍。
童贯这个心怀叵测的家伙,刺探足了辽国的各种情报,祝寿活动完毕就离开赤峰,返回了开封。
他梦想着有一天重回赤峰,侮辱过他的大辽皇帝会跪在他的脚底下,请求他的原谅。他加紧了建功立业的步伐,讨伐西夏,征讨方腊,一路飞黄腾达,官职越来越大,什么太尉、太傅、太师、楚国公、广阳郡王等都当了一个遍。
公元1122年,大辽国已经被新崛起的大金国打得狼狈不堪,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从赤峰仓惶逃走,跑到了呼和浩特一带的山里。
此时赤峰巴林左旗的辽上京临潢府,早在两年前就被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亲自指挥军队攻占了;赤峰市宁城县的辽中京也在1122年正月被金国人所占领,进入中京城的金军将领中就有年轻的少帅、四王子金兀术!
(请注意,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都曾到过赤峰哈。)
既然皇帝跑了,留在大辽燕京的耶律淳被拥立为帝,支撑着残局。宋军主力部队由童贯带领,刚刚镇压了浙西的方腊起义,正踌躇满志,加上马植献计联金抗辽并为之穿针引线,所以童贯立即向辽军开战!
没想到辽国人虽然打不过金国人,但是收拾宋朝兵却是小菜一碟!童贯的20万大军被打得溃败逃窜,死尸遍布数百公里,大宋王师颜面尽失,宋徽宗对残辽势力的态度立即由藐视转为畏惧,急匆匆把宋军主力召回去了。
童贯不但没有实现踏上赤峰的梦想,反而暴露了宋朝不堪一击的事实,这让金国人信心大涨!灭掉北宋,这个金国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神话,最终成了现实。
广袤而丰饶的赤峰地区,从那个时候起,就成了大金国的地盘。(复强撰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赤峰市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