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趾征检查的方法及babinski征临床意义义

细胞库/细胞培养
ELISA试剂盒
实验室仪器/设备
原辅料包材
体外检测试剂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1135
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见双峰热;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菌血症,伤寒病人第4~10天可出现玫瑰疹,斑疹伤寒第4~6天可出现暗红色斑丘血疹;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降低;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分压&32mmHg);以及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升高等。
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1.1.2 血培养的标本采集时机:
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通常在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入血(但目前这条仍存在一定争议,有些文献证明时间与检出率是呈相关性的,可也有文献说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不大,但对心内膜炎的病人来说采血时间与血培养的检出率是呈相关性的),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1.1.3 血培养的次数:
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
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婴幼儿患者,需要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皆以需氧瓶为主。
说明: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
研究表明,只做1套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仅为65%,两套血培养为80%,三套血培养为96%。单瓶或单套血培养不仅检出率不高,而且难以区分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很难做出临床解释,应该坚决予以废除。
在抗菌药物治疗开始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的细菌不会立即清除。一般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疗效,也可再次送检血培养进行预后监测,尤其是在:一.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对于其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是否被清除,连续血培养可被用于评估和指导治疗;二.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对其阳性血培养的48至96小时追踪可以很好地预测复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5]。
1.1.4 血培养的采血量:
要求: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20~30ml, 每套不少于10ml,每瓶不少于5ml。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应少于患儿总血容量的1%,每瓶不少于2ml。对于采用成品血培养瓶的,必须按照血培养瓶生产厂家的建议,采集足够的血液标本。
说明:血培养采血量是影响病原菌检出率的最重要的可变因素。一般情况下,成人菌血症患者外周血中细菌浓度为1~10CFU/ml,成人血培养采血量在2~30ml之间时,病原菌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正比例增长。儿童患者同样有数据表明检出率与血培养的采血量成正相关,但由于儿童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一般约为成人血流感染病原菌浓度的10倍,血培养标本量无需等同于成人。但是,儿童也可能发生低水平的菌血症,血培养采血量要根据患儿的血容量和年龄确定。
1.1.5 血液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中的分配
要求: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的组合。当采血量不够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剩余标本再接种入厌氧瓶。
说明:采用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的血培养组合与采用2个需氧瓶的组合相比,可检出更多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真菌和严格的需氧菌(如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几乎全部只能从需氧瓶中分离到。
1.2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1.2.1 皮肤消毒与防止血培养污染
要求:使用碘伏、碘酊、次氯酸或洗必泰作为血培养的皮肤消毒剂,碘酊的作用时间不能少于30秒,碘伏的作用时间则需要1.5~2分钟。
说明:碘酊与洗必泰的效果大体相当。洗必泰的作用时间和碘酊一样,但是没有过敏反应,因此在静脉穿刺完成后不必擦去,但不能用于小于2个月的婴儿皮肤的消毒。对年龄小于2个月的新生儿,需使用70%的异丙基乙醇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剂需要有足够的作用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1.2.2 标本采集部位
要求:从两侧上肢静脉采血,“双瓶双侧”采血培养。必要时从下肢静脉采血做第三套血培养。
说明:不建议采集动脉血,其诊断价值不高,且增加了抽血污染的机会。尽量避免从静脉留置导管采血培养,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
1.2.3 减少血培养污染的注意事项
要求:采血之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0%异丙醇酒精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严格按照1.2.1所述皮肤消毒方法操作,并等待足够消毒时间。
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待穿刺部位,除非带有无菌手套。
不推荐采血后更换注射器针头接种血培养瓶,采用真空采血装置能降低污染率。
说明:无论采用何种采血方法,血培养可接受的污染率通常是≤3%。研究表明,经过专门培训的熟练抽血者采集血培养的污染率为3%,而未经培训的住院医生和护士污染率则达11%。因此对临床护士就血培养标本采集进行专门的、严格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1.3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要求: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切勿冷藏。 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需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说明:血培养瓶在接种前、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否则会导致某些病原死亡。接种后的培养瓶最好立即送到实验室,最迟不能超过2小时。自动化连续监测系统虽有允许延迟上机监测生长的原理,还是应该尽量减少延迟上机时间,否则可能导致检测时间延长甚至假阴性结果。
1.4 血培养标本的拒收标准
遇到下列血培养标本应拒收并且要求重新采集标本:
1.血培养瓶上贴的标签错误或未贴标签。
2.血培养瓶渗漏、破裂或明显污染。
3.血液凝固。
wudihero007
相关实验方法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难度系数:
共404人点评打分
难度系数:
共182人点评打分
难度系数:
共153人点评打分
难度系数:
共147人点评打分
难度系数:
共124人点评打分
丁香通采购热线:400-
Copyright (C)
DXY All Rights Reserved.医学会议频道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2016 EHRA/HRS/APHRS/SOLAECE专家共识:心房心肌病的定义,表征和临床意义
欧洲心律学会(EHRA,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心律协会(HRS,Heart Rhythm Society)&
亚太心律学会(APHRS,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
拓展指南:与心房心肌病相关指南:
更多信息请点击:
来源:Europace. 2016 Jul 8.
下载地址: &&(需要扣积分2分, 免积分下载)
相关指南:
猜你感兴趣
心血管指南资讯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使用全身CT检查的临床指征--《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3年02期
使用全身CT检查的临床指征
【摘要】:正 过去两三年在扫描技术上有较大进展,因而增加了CT 使用范围。作者综合大量文献,制订出以下使用指征。一、在肿瘤学上的应用对可疑有恶性肿瘤患者,使用CT 检查最合适。在可以摸到肿块的患者,肿瘤的原发部位经常可以被发现。对于没有临床肿瘤迹象的患者,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查到原发肿瘤或显示有关病灶。例如意外肝转移或肿大的腹部淋巴节。肿瘤的确切位置在
【关键词】:
【正文快照】:
过去两三年在扫描技术上有较大进展,因而增加了CT使用范围。作者综合大量文献,制订出以下使用指征。 一、在肿瘤学上的应用 对可疑有恶性肿瘤患者,使用CT检查最合适。在可以棋封肿块的患者,肿瘤的原发部位经常可以被发现。对于投有临床肿瘤迹象的患者,赞用这种技术,可以查到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椿龄,蒋向民,陆国庆,张庆震,俞明锋;[J];江苏医药;1988年12期
张霞;范廷勇;李建彬;;[J];实用癌症杂志;2007年06期
陈宇波;;[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23期
;[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6年03期
于正洪;王苏莉;史兆荣;谢昆岭;;[J];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07期
陈达昌;;[J];中国肿瘤临床;1989年05期
何小梅;;[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03期
周晓娟;张洪;许峰;李平;;[J];华西医学;2006年02期
邹丽芳;胡钧培;;[J];血栓与止血学;2008年02期
赵炜;;[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小梅;朱昌明;张荣荣;陈明辉;;[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士勇;于环;宋利;杜微丽;张辉;李焱;陈维信;;[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厉红民;李前伟;黄定德;;[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李月考;时高峰;许茜;王亚宁;田志辉;;[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彭贵华;邓辉;钟白云;刘文恩;;[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陈丽娜;郭凌云;吴亚琴;李姬文;;[A];第一届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黄红霞;;[A];河南省肿瘤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暨专科护士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潘忠勉;李力;陈心秋;高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宋湘红;卢少萍;赖钊贤;;[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任梅香;刘剑;;[A];河南省肿瘤护理职业安全与临床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旻;[N];中国医药报;2001年
胡迎新;[N];新华日报;2006年
丁国锋 通讯员
王子平;[N];法制日报;2010年
白增安 通讯员 李淑英;[N];河北日报;2007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李运红?赵迎;[N];健康时报;2007年
衣晓峰 通讯员
刘锐;[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李新峰 贺江红;[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张淑会;[N];河北日报;2008年
记者 李颖 通讯员 曹先锋;[N];科技日报;2006年
刘宇;[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侠;[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祁世波;[D];天津大学;2012年
林森;[D];山东大学;2004年
张莉;[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侯亮;[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郭宇鹏;[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陆建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坤;[D];四川大学;2005年
李蒙;[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李慧;[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炜;[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付秀荣;[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余丽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王延春;[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牛德红;[D];山东大学;2005年
耿振英;[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孙艳芳;[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邢向荣;[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李龙华;[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朱林;[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