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血病能治好吗病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中药治疗白血病何以折服世界
  前一次是中药青蒿,这一次是中药砒霜
  你注意到了吗?3月6日,因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上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及显著的治疗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获第七届圣&乔奇癌症研究进展大奖,颁奖典礼在美国纽约举行。王振义、陈竺两院士把传统的中药三氧化二砷与西药结合起来,用于对病人的治疗,使APL病人的存活率急剧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从以往大约25%提高到95%,使得该联合疗法成为全世界APL的标准疗法,从而将这种过去的高致命疾病变成了如今的高度可治愈疾病。本届圣&乔奇大奖遴选委员会主席、上届大奖得主彼特律斯&闵智博士表示:&王、陈两位博士完全改变了APL病人受疾病折磨的面貌。&
  圣&乔奇癌症研究进展年度大奖由美国癌症研究全国基金会创建,聚焦于癌症基础研究和癌症治疗的应用研究中的关键突破,褒奖那些在癌症研究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开路先锋式的科学家。
  什么是三氧化二砷?就是中药砒霜啊!
  这一次是中药砒霜,上一次呢?是中药青蒿。
  去年9月23日,中国中医研究员屠呦呦获得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被媒体誉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早年从中医用青蒿治疗疟疾中得到启发,提取到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拯救了全世界无数的人。
  看了新闻,我是感概万千!
  在中西医血液病研究上跌打滚爬了一辈子,看到我们从事的工作终于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我们的传统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出超大的能量,你说我自豪不自豪?
  我这辈子忙来忙去也就是做了一件事:血液病的中西医研究。
  以前曾经有人劝我办医院,现在退休了,劝我的人更多了,说凭我的本事办医院一定会发大财。我总是一句话,我办医院那就看不好病了。像我这样痴迷中医的书呆子,对中西医治疗血液病充满着信心的普通医生,我觉得治好一个病人比多赚几个钱更开心。
  我经常讲,做我们这行的,就是和死神拔河。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通过不断研究实践,用中西医的方法,尽可能让更多的血液病人活下去,让病人有尊严、舒适地过好每一天,多活一天就是胜利。要知道,一天,一天,就有365天,这对于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来讲是多么重要啊!
  事实上,中西医联手治疗血液病往往能赢得&拔河&比赛。你看,刚刚获奖的两位院士,他们通过中西医治疗,已将白血病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从25%跃升至95%。我坚信,只要我们沿着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再努力,再研究,不远的将来,不但这种病的生存率会大幅上升,其他的白血病、再障等疑难血液病也一定会被攻克。
  所以在这里我想对我们的血液病患者说,千万不要灰心,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医生,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也想对我们的年轻同行说,面对一些疑难血液病人,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去救治,千万不能为现有传统成见所困,从而失去救治信心。因为中西医治疗血液病确实大有可为。
  所谓名医,从来都不是跟着主流医学转的
  行医40多年,我深深认识到,医生治病,治在临床之外。
  这句话核心就是&求变&二字。
  当代医学,起主导的是主流医学。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最新药物;二是以世界上顶尖的医学专家研究出新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西医结合)为指南,照着干。它的好处是可以少走弯路。
  但是,仅仅依照主流医学去治疗肯定不够。比如,现在的主流医学治疗血液病,确实有75%的病人能够得到救治,但余下的25%病人怎么办?
  其实,所谓名医,从来都不是跟着主流医学转的,他们总是千万百计在钻研,在创新,在求变化。比如用传统中药砒霜结合西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我国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实施并一直用到现在。今天如果没有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的努力,或许该病&5年无病生存率&还会在25%左右徘徊,现在他们将25%提高到了95%,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起码挽救了以前被主流医学排除在外的70%病人,这就是求变的结果。
  要在治疗血液病上突破主流医学求发展,求变化,我的最大体会就是在中医上下功夫,充分挖掘中医里面好的东西,同时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中西医治疗方案。
  我们的传统中医药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借鉴。就如刚刚在美国获奖的王振义院士说,他们的研究成功跟中医有很大关联,中医就好比是一座金矿,只要你去发掘,冶炼,就可以找到真金。另一位获奖院士、卫生部长陈竺也强调,中医讲究的整体治疗,数千年的中医文化含有非常丰富的辩证思想。
  你想,我们的传统中医为什么能救活那么多的病人?关键就在于做到了辨证施治,整体治疗。
  我这辈子一直致力于在主流医学外的25%血液病人中,寻找对某个病人有用的治疗方案。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要治好它,要让病人活下去。
  这种治疗方案就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开展个体化治疗。
  比如对再障的治疗,目前主流医学的确使大多数再障已由急性状况转变为慢性,重型再障死亡率从以前的95%降到了25%以下,但不可否认,仍有40%多的患者治疗效果不好,即使治疗有效的也还有50%会复发。所以对这些难治的再障病人,就应该采取个体化治疗,这样才能让他更接近康复。
  让那些被主流医学排除在外的血液病患者见到光明
  要说明这个问题,还得先来说说再障是怎么形成的。
  稍有种地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培育出好的秧苗,一是要有好种子,还要土地肥沃,同时得时刻注意除虫。没有优良种子,就算土地再肥沃,除虫再及时,秧苗也会夭折;有了优质种子,若种在贫瘠的土地里,估计都孵不出秧苗来;种子很好,土地也是黑油油的,若不及时除虫,就算秧苗孵出了,也要被虫吃掉,还会破坏土质。这三者就是这么个关系。
  再来看再障的发病机制。它主要有三种机制参与:目前主流的免疫机制(虫),造血干细胞缺乏(种子)及造血微环境(土壤)。免疫机制中的T细胞好比是&虫子&,一旦损害了造血的&种子&,即造血干细胞,就会使得造血微环境(土壤)再也造不出血(孵不出秧苗)来了。
  基于这点,主流医学强调的是&除虫&,即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中医采取的是从血虚血热着手治疗。但我觉得,治疗再障还得从根本上、整体上来解决,也就是要从三种机制同时下手,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分阶段辨证治疗。具体讲,就是将再障分为三期:危重期、好转期和恢复期,危重期从肝治,好转期从肾治,恢复期按肾阴阳俱虚治。
  前几年,有个30来岁再障病人,在生病的一年多时间里,中西医都看过,但整个血象指标仍很不理想,我看到他时,整个人萎瘪瘪的,有点心灰意冷。我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从肾虚入手,采取中西医结合来改善他的造血微环境这块&土壤&。经过3个月治疗,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均有所好转,治疗了一年后再检查,血红蛋白已到了9.3克,血小板250&109/L,白细胞5000个单位。看到这种变化,不但我,就连病人都有信心继续接受我的治疗了。
  大量的临床实践结果让我感觉到,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中西医的个体化治疗,对那些被主流医学排除在外的血液病患者来说,是完全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
  我是学西医出身的,为啥会偏偏热衷于中医,并一头扑在中西医治疗血液病这个领域40多年,至今还是兴趣盎然?
  这主要还得感谢我非常崇拜、非常尊敬的周霭祥老师。
  当时我还是一个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的学生,在宁波一家医院毕业实习。那时候,尽管我们还是大学生,但到了当地医院,那里的人都把我们看作是杭州来的大医生,好多疑难病人都会来找我们看。
  有一天,进来一个近40岁的重型再障妇女,当时的症状是月经不止。我问了情况后让她过两天再来找我。为啥?当时不懂呀,但别人把你当大医生,抱着无限的希望来找你,你不能随便应付她,我是想好好找一下资料,看一些论文,看看有什么好的最新的治疗办法可以用。
  我连续两天泡在当地的图书馆,找了好多资料,突然找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周霭祥教授写的一篇关于中药治疗再障的学术论文,很有见地,也很创新。周霭祥教授可不得了,他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属于中西医血液病的权威人物。我将那个方子原封不动给这个女病人治疗,想不到她的病情还真的慢慢缓解了。那一刻我对周霭祥老师真是佩服极了,也从那时起,使我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利用各种条件收集、阅读了周霭祥老师发表过的所有文章,尽管未曾谋面,也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但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我成了他一个不折不扣的&粉丝&了。
  1989年我应邀去大连参加了一个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委员会会议。这个会议规模很小,能量很大,对我的一生影响重大。
  在会上,我有幸认识了我国中西医治疗血液病最有权威的26位老前辈,当然也包括周霭祥老师。面对这位神交已久的老师、偶像,激动之情难于言表。我从这次会议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言也给与会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致15年后一次会议上碰见兰州医科大学的王院长还问起我对商陆研究得怎样了。从那以后,周老师真正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们一直书信来往,共同探讨学术,他对医学的严谨、创新态度,对病人的大爱之心,一直影响我至今。
  这次会议还第一次确立了血液病中医辨证治疗原则,比如对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要按四型来辩证治疗;对再障,认为并非血虚造成,强调中医要从肾虚入手等等。作为一个晚辈,能参与其中,不仅有胜读十年书之感,更鼓舞了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不过说实话,这条路走得确实有点艰难,主要是至今还有许多人不了解中医的作用,还没真正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好处,尤其是治疗时只会跟着主流医学的指挥棒在转,不敢突破,不敢变化。
  你别看我每次坐诊总有一大批病人围在身边,其实,以我一己之力也只能看这么多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多少少的血液病患者被传统成见排除在外呀。
口述:主任中医师 苏尔云教授 整理:马涌强
&&相关稿件中国科学家在白血病治疗方法上取得世界性突破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白血病”的福音 堂兄表妹都可捐骨髓
新的移植技术将成为白血病患者的救星。
  中国科学家在白血病治疗方法上取得世界性突破 解决了供体来源问题
  父母为了给白血病孩子找到能够配对的骨髓,再生一个孩子。这种揪心的故事在白血病患者中很常见。对众多白血病患者来说,找不到完全配对的骨髓,就是死路一条。过去15年间,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是,就算骨髓干细胞不是100%相合,也能让患者接受移植。如今,这种“人人有供体”的单倍型移植技术已成熟,其成功率达到70%,与全相合骨髓移植成功率相当。这项技术也被国际医学界视作白血病治疗方法上的世界性突破。近日,世界骨髓移植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的《Blood Marrow Transplant》也正式将中国的这套治疗白血病的方法称为“北京方案”。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困扰白血病患者的供体来源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肖欢欢
  白血病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死亡率占儿童恶性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成人恶性疾病死亡率第六位。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骨髓移植。
  八成白血病患者
  找不到骨髓干细胞
  但骨髓移植要求很严,受者和供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要全相合。全相合的骨髓来源,即使发生在同胞的兄妹当中,概率只有25%;通过骨髓库去搜索,全相合的概率约11%,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供体来源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许兰平介绍说,父母和子女之间均为HLA半相合;配对完全吻合的几率,只有双胞胎才是100%,兄弟姐妹之间全相合的几率为25%,半相合几率为50%,还存在25%完全不合的可能。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全相合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中华骨髓库数据显示,到日,总计有48732名患者申请查询,最终实施捐献的仅5203例,不足11%。黄晓军估计,中国有超过80%以上患者无法找到全相合骨髓干细胞来源。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半相合的骨髓移植的临床研究。当时的流行思路是去除T细胞的骨髓移植,因为T细胞会导致排异。但去T带来的问题是移植后的治愈率低(30%),复发率高以及高昂的费用。
  叔姑姨舅的骨髓
  配型不相合也能移植
  1996年开始,黄晓军对T细胞的改造进行一系列的尝试。骨髓干细胞中的T细胞难以驯服,成为单倍型移植的最大障碍。T细胞犹如“双刃剑”――既会攻击患者体内的正常细胞,也能杀死肿瘤细胞,成为患者重建免疫的支点。黄晓军把T细胞比喻为“猛张飞”,“脾气虽然暴躁,但战斗力很强,得找到一个可以镇得住它的人并肩战斗”,能“镇得住”T细胞的,是一种叫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药物。
  转机出现在2000年,黄晓军首次发现G-CSF在人体内可以抑制T细胞排异功能。当时,一位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复发,也找不到合适的骨髓做配对,基本上已经被宣告死刑,如果不做移植,肯定活不过3个月;做了移植,或许还有一线希望。黄晓军当时老老实实地跟病人说,之前从来没做过,只能尝试一下,死马当活马医。因为这种单倍型移植之前只在动物身上试验过。
  患者决定试试。最终,黄晓军的第一例不去T的单倍体移植成功了,该患者生存至今。2001年以后,单倍体移植开始在临床上获得推广应用。
  2010年3月,河北的王女士10岁的儿子周明突然经常出现高烧,并且全身酸疼。周明之前曾出现贫血,血小板数量不足标准值的1/2,当时医院诊断说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起初,王女士并未在意,但到了2010年年底,儿子的体重突然比半年前减少了10多斤,并且连走路都感到头晕,最严重的是关节痛,最终确诊为白血病。医生建议对周明进行诱导化疗,但仅仅进行了两个星期,周明就严重不适应,这个10岁男孩大量掉头发。医生告诉她,如果在半年时间内,周明找不到合适的骨髓配对做移植,他可能就会失去生命。王女士夫妇俩的骨髓检测后和儿子均不相合。她听说北大人民医院有种技术,就算骨髓不配对,也能移植。于是过来试试。
  经过检测,王女士的骨髓与儿子的相合程度为50%。在经过两个月的抗感染治疗后,医院决定对周明进行骨髓移植。2011年年底,周明的骨髓移植手术取得成功。
  七成移植成功
  年轻男近亲捐骨髓最佳
  周明并不是第一个因为半相合移植技术而获得新生的幸运儿。今年1~10月,黄晓军的团队为近600名白血病患者做了骨髓移植。这些供者,既非配型完全相合的一母同胞――几率只有25%左右,也不是在骨髓库大海捞针,而是配型吻合度不高于50%、选择范围更宽的其他亲属,比如父母子女,甚至堂表亲。这种配型不完全相合的半相合移植方法被称作单倍型移植。
  半相合,就是白细胞抗原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HLA相合。它和全相合最大差异就在于拓展了供体来源。理论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白细胞抗原至少都是半相合,所以,一个白血病患者只要有父母或儿女,就可以移植。这在以前是不可能进行的。如今,“北京方案”可以让患者人人有供体,骨髓来源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得到解决。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助理、主任医师张晓辉告诉记者,在中国400多万白血病患者中,每年约有5000例骨髓移植,一半使用的是单倍型移植。过去10年,有近2万人不再像“中彩票”一样寻找供体,获得新生。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已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心。这套治疗方法,在2015年10月,被世界骨髓移植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的《Blood Marrow Transplant》正式发文,称其为Beijing Protocol(北京方案),在国内被超过50家医疗机构使用。而在意大利、以色列、韩国等几十个国家,都有医院在使用“北京方案”。“70%左右的单倍型移植患者都能长期生存,同全相合移植成功率相当。”黄晓军表示。
  北京方案已经成熟,但是移植仍然需要配对。因为一个人可能有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儿女多个供体来源,谁是最佳供体就成了影响移植后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问题。2014年,黄晓军在白血病课题上再度发力。课题组通过对全球最大宗(2010例)的单倍型移植系统研究,发现传统的HLA配型法是依据骨髓配型的相合程度进行选择,这种配型法存在缺陷,应摒弃,而应遵循以下原则:1.年轻、男性适合做供者。2.父亲较母亲更适合做供者。3.患者子女母亲较其兄弟姐妹适合做供者。4. 父亲较姐姐适合做供者。5.非母系遗传抗原不合同胞兄弟姐妹较父亲、非父亲系遗传抗原同胞适合做供者。这就是白血病单倍型移植的供体“优化选择原则”。
  “优化选择原则”于2014年以封面焦点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血液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Blood》上,德国Hangrintinger教授在《Blood》撰文评价:全球50%以上单倍体移植采用北京大学建立的体系,供者选择原则将使患者受益,这是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方法上的革命。
  告别“不治之症”
  世界流行“北京方案”
  “白血病是不治之症这个观念以后要改变了。”黄晓军不止一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强调。
  “同世界各大知名的移植中心的数据作比对,我们可以很严谨地说,中国人原创的北京方案是目前世界上骨髓移植领域中疗效最好的移植方法。”黄晓军表示,2009年该体系被写进国际权威教科书《Thomas&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并成为2011年和2014年版《Clinical Transplants》及美国骨髓移植学会教材;2013年,《Blood》发文证实该体系适用于西方人群。
  从2011年开始,国际血液界开始用“北京方案”来称呼单倍体移植以及防移植后复发的骨髓移植模式。2013年黄晓军获“欧洲骨髓移植协会圣安东尼成就奖”及“第四届国际血液学大会杰出贡献奖”。
  2014年,又获国家科技二等奖。如今,“北京方案”已经成为国际最主流的白血病移植方案。
  血液病领域的学术期刊《New Engl J Med》评价说:“新方法使单倍体移植后复发防治成为可能,解决了移植中的重大技术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陈赛娟也对“北京方案”给予高度评价。这一方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体来源问题,是白血病治疗方法上的一大突破。
  北京某医院血液病专家昨天也告诉记者,当前困扰白血病治疗的两大问题,一是骨髓移植的供体来源问题,一是术后复发问题。
  我国约有9成白血病患者因没有骨髓可以移植,很多人失去生命。他们医院目前也已使用“北京方案”来医治患者,2012年至今已为20多名患者进行半相合移植,均取得成功。“可以说,在攻克白血病的道路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可以因此挽救几万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未来目标:
  消灭骨髓移植
  新成果出来,业界难免有质疑声。黄晓军早在2004年一个国内小型会议上就报出了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58例的结果,当时同行们表面上不说什么,私下里却并未完全相信。到了2007年-2008年,黄晓军团队做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案例的数量连续几年稳步增长,国内同行不信也不行了。
  这个方案获得国际认可就更不容易了。“在2009年、2010年,我两次应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也就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移植中心邀请,去作报告,报告作完,很多西方同行也有些怀疑:中国人的成果,可靠吗?但到了2011年,意大利使用我们的方法取得了成功,这个方法才慢慢获得西方的认可。”黄晓军表示,在学术上的新成果肯定会经历一个从质疑到求证的过程,这并不奇怪。
  目前,单倍型移植的技术瓶颈有两个,一是植入不良。就是患者接受了骨髓移植以后,骨髓在患者体内不能按预期正常工作。二是移植物抗宿主病,大部分病人在移植后要经历强烈的排斥,最激烈的排斥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夺去病人的生命。但黄晓军的新型疗法将患者1年生存率由0%(传统化疗)提高到36%(免疫调节联合化疗)。
  这种突破了供体局限的移植技术,必然对现有的骨髓库带来冲击。在中国,2013年以前,全相合移植占比最多,其次是来自骨髓库的全相合供体。而2014年的数据显示,单倍型移植已占全年移植病例的近50%。半相合供体已是位居第一的供体来源。
  黄晓军表示,这还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的终极目标是消灭骨髓移植。对于很多血液系统疾病来说,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毕竟要冒风险。他的理想是找到那些影响移植效果甚至是引发血液疾病的靶细胞,通过细胞免疫治疗治愈患者。让今后包括白血病在内的血液疾病都不用再进行骨髓移植了。
  白血病骨髓移植数字
  我国白血病患者多达400余万人
  不足11%的患者能找到配型的骨髓做移植
  单倍型移植治疗白血病成功率优于化疗(77.5%比54.7%),也优于脐带血移植(73%比57%)
  骨髓移植优先原则
  1.年轻、男性适合做供者。
  2.父亲较母亲更适合做供者。
  3.患者子女母亲较其兄弟姐妹适合做供者。
  4.父亲较姐姐适合做供者。
(责任编辑:郭彪 UN832)
&&&&&&</div
欧美人真的觉得自己生活在水深过热之中[]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儿童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左右。每年,我国大约有15,000名儿童罹患白血病,其中75%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化疗药物也被研制出来,白血病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儿童急性淋巴胞白血病,80%以上的患儿都能被治愈。
  就在刚刚过去的平安夜,一个6岁的小姑娘,因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出现身体多器官严重衰竭,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就是罗一笑,因其父罗尔在公号上的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而受到亿万网友的关注。
  尽管罗尔因筹款动机、参与营销等话题引发舆论的巨大争议,但与白血病抗争了107天的罗一笑小朋友,仍然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儿童白血病,这个公众并不陌生的字眼,早已成为令人谈之色变,让幼小的生命之花凋零的无情杀手。引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在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上,有哪些新的进展?
  今天,我们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胡镛,为您带来白血病的权威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白血病治疗水平差美50年?
  真相:80%以上的儿童白血病能被治愈
  近日,一篇题为《中国白血病治疗水平差美50年》的报道在网络中持续发酵,文中称:
  美国现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存活率为66%,(成人的数据)但是中国这一疾病(即罗一笑所患的白血病)的5年存活率只有19.6%,美国的5年存活率患者是中国的3倍以上。
  20世纪60年代,美国儿童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存活率也就是今天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存活率。中国与美国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水平上相差了至少50年。
  对此,郑胡镛表示,这一数据在表述上十分不准确。
  “1970年以前,我国白血病确实几乎是无药可治,患了白血病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但随著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白血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新的化疗药物也被研制出来,白血病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儿童急性淋巴胞白血病,80%以上的患儿都能被治愈。”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治愈”的概念,指的是五年无病生存率,而不是五年存活率。五年无病生存率,也就是五年无重大疾病、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存活。
  我国儿童白血病治愈水平
  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郑主任介绍,从1976年开始,北京儿童医院在胡亚美院士的领导下成立了白血病攻关小组,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儿童白血病的诊治研究,现在每年收治自全国各地的新发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患儿250~300例。
  2008年,北京儿童医院牵头制定了全国多中心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CLG-ALL2008)治疗方案,被卫生部列入临床路径在全国推广,为儿童白血病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后在2015年、2016年分别牵头成立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CLG-AML 2015)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CLG-APL 2016)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8年来,在临床路径的不断推广中,我国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情况得到了整体的发展。目前,在北京,包括北京大学妇儿医院、首都儿研所、北大人民医院儿科等儿童医疗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广州及其他省级儿童医疗研究中心,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均可达到8成以上的患儿能够被治愈的水平。
  “此外,北京儿童医院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愈率达70%以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已经达到95%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郑胡镛表示。
  白血病治疗时间需2-3年
  过程确实漫长且凶险
  儿童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左右,即每年我国大约有15,000名儿童罹患白血病,其中75%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尽管儿童急性淋巴胞白血病的治愈率已经高达80%,但治疗的时间确实比较长,需要2~3年的时间。
  郑胡镛告诉健康北京:“事实上,我们的患儿无比坚强,他们在2~3年的治疗过程中,经历了数十次的骨穿、腰穿、静脉穿刺等,从开始的哭闹拒绝到后来的积极配合,让我们医护人员含泪敬佩。还有那同样坚强、充满爱心的父母和家长,是治疗白血病的坚强后盾和保障。所以只要我们大夫、家长和孩子齐心合力、相互配合,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让白血病患儿得以康复。”
  当然,目前在临床,仍有约20%的患儿不幸未能被治愈,他们中约有一半死于白血病复发,另一半则被感染夺走了生命,死于感染带来的并发症。在接受化疗后,患儿丧失了全部的免疫力,感染都无法避免,只能通过不停的提高感染预防限度,将孩子感染的可能降到最低。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罗一笑小朋友。“罗一笑并不是被白血病夺走了生命,而是死于重症感染。实际上,重症感染非常可怕,如果合并了心、肝、脾、肾等多脏器衰竭,任谁也无能为力。”
  多知道点
  肿瘤化疗期间为什么容易发生感染?
  白血病是白细胞恶变造成的。白细胞是我们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是我们机体的卫士,抵抗外来细菌p病毒等敌人的侵袭。所以当白细胞恶变成白血病细胞后,就不再具有防御功能了。
  另外,化疗药物也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还会抑制骨髓不能生产正常的血细胞,尤其抑制白细胞的产生,所以在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感染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了,并且是白血病治疗中造成患儿不幸死亡最重要的原因。
  肿瘤化疗期间如何预防感染呢?
  预防感染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卫生,特别是手的卫生,这比戴口罩还重要!家长和孩子都要勤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更要用肥皂洗手。家长护理孩子前,一定把手洗干净。
  孩子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也要注意,良好的室内通风是减少空气中细菌最有效的方法,即使在冬天,也要让房间轮流通风,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
  孩子的皮肤卫生需要重视,有的家长害怕孩子感冒,一个冬天都不给孩子洗澡,造成皮肤的尘垢很多,里面含有很多细菌。所以家长应该在保暖的情况下,定期给孩子洗头洗澡、勤换衣物。在有太阳的天气,把被褥拿到阳光下晾晒也是杀菌的有效方法。
  口腔卫生也很重要,饭后要漱口、刷牙,特别是睡觉前的刷牙非常重要,这不仅能清洁口腔,还能有效预防龋齿。
  肛周和会阴区的卫生不可忽视,每天用3%硼酸溶液坐浴,或自配1%盐水坐浴。大便后要及时用温水(开水放凉后)或盐水清洗局部。
  2500余名治愈患儿走出北儿
  迎接崭新人生
  郑胡镛表示,在整个治疗团队和患儿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白血病患儿不仅获得身体康复,还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康复的白血病儿童完全可以跟其他健康的孩子一样上学、工作、结婚、生子。
  据2015年底统计,北京儿童医院已治愈白血病患儿2500余名,其中不少孩子已长大成人,进入大学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并且结婚生育了50多名健康的小宝宝,这些下一代中最大的已经上中学了。
  近10年来,北京儿童医院引进WHO提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干预模式,不仅重视患儿躯体疾病的治疗,更关注患儿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干预,成立了血液肿瘤医师、护士、内分泌医师、心理医师、营养师、药剂师、金丝带家长联盟、新阳光病房学校等参与的多学科诊治团队。
“十几年前,我还是住院医时接诊的白血病患儿,现在有的已经结婚生子了,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我相信,这些经过生死磨砺的孩子,会更有担当和吃苦耐劳,今后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每年全国15000名白血病患儿
  尚无确切直接原因
  作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左右,即每年大约有15,000名儿童罹患白血病,其中75%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面对装修污染、辐射等多种诱因的猜疑,很多家长都会有疑问,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得白血病?
  对此,郑胡镛表示,很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引起白血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不过,科学家通过研究白血病的发生趋势和发病特点,认为白血病是机体易感性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具体而言,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病毒、电离辐射、化学药物等等。如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受严重辐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是未受辐射地区的17~30倍。
  不过在医学诊疗中,常规影像学检查使用的放射线剂量很小,没有发现诱发白血病的报道。化学因素中的杀虫剂、苯、甲醛、亚硝胺类、氯霉素等均可能诱发白血病。抗肿瘤的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氮芥、VP16、甲基苄肼等也可诱发第二肿瘤,所以治疗白血病要合理,不要过度治疗。
  此外,白血病不是遗传病,所以父母是可以要第二胎的,但如果家族里面有肿瘤易感性的情况,就要慎重了。目前还没有特异的方法检查遗传易感性,所以对父母也就没有特异的检查方法。
  所以,白血病父母要第二胎的关键在于准备受孕时,一定要双方身体和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且在怀孕过程中尽量避免感染和接触有害物质,这样才能生育健康的孩子。事实上,我们有很多白血病孩子的家长都有了健康的第二胎。
  出现这些表现,警惕“白血病”可能
  白血病的发生是由于恶变的白细胞(即白血病细胞)霸占了我们机体的造血工厂(骨髓)o使正常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不能生长,从而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贫血、感染和出血。
  贫血患儿面色苍白、乏力、不愿活动、头痛、头晕、食欲减低;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发热;血小板减少时,就容易发生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有些孩子还感到前胸和下肢疼痛,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胸骨和下肢骨所致。还可以出现腹胀、腹痛,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引起肝脾肿胀所致。
  要必须强调的是,具有上述这些表现并不一定就是白血病。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不适表现时,千万不要给孩子乱扣“白血病”的帽子,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祝所有白血病患儿早日康复!
采写:cookie
编辑:shizuka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白血病要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