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复合辅酶酶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有效果么

→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什么?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什么?
健康咨询描述:
想咨询下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治疗方法,今年25岁,很小的时候做过一次手术,目前可以正常行走,不过左下肢肌肉萎缩,前面咨询过医生说是可以经过细胞进行恢复,请问医生有没有好的恢复建议?:
想得到的帮助:
此类病症的康复方法是什么?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6019称赞:31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49次
&&&&&&病情分析:&&&&&&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留下的病情,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一般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指导意见:&&&&&&具体的由于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病情,需要当面详细检查才能计划。你可以带她到三甲医院的骨科看看
张医生医生会员
擅长: 擅长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腱鞘炎、膝关节骨质增生等
帮助网友:5962称赞:59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03次
&&&&&&病情分析:&&&&&&您好,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对患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副作用、见效慢,而且药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不是患儿的长期选择。&&&&&&指导意见:&&&&&&手术治疗,是我们传统思想中认为是直接治疗小儿麻痹症的方法,其治疗效果有待观察,而且对患儿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儿的康复。神经组织修复疗法。祝身体健康!
帮助网友:5686称赞:51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94次
&&&&&&病情分析:&&&&&&你好,因为已经肌肉萎缩了,一般治疗效果不是很好。&&&&&&指导意见:&&&&&&建议你可以辅以针灸按摩治疗,可以疏通经络气血,延缓肌肉萎缩。&&&&&&以上是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擅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脑梗后遗症、
帮助网友:2479称赞:32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08次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恢复到一定的程度,但疗程长,花费大。&&&&&&指导意见:&&&&&&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涉及到细胞层面的技术,要求技术含量高,建议你可以到三甲医院详细咨询一下。
帮助网友:4751称赞:31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06次
&&&&&&病情分析:&&&&&&您好,小儿麻痹是伤及神经细胞的,是很难恢复或者痊愈的,几乎不可能的,而预后的话很大程度上要看用什么药和后期自己的锻炼。&&&&&&指导意见:&&&&&&您好,小儿麻痹是伤及神经细胞的,是很难恢复或者痊愈的,几乎不可能的,而预后的话很大程度上要看用什么药和后期自己的锻炼。建议您可以对患者做相关性的锻炼,比如适当运动等等。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内科,儿科传染科,体检
帮助网友:30458称赞:3193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11次
&&&&&&(系统提示:此医生通过语音解答了该问题,请通过下方语音功能收听该医生对问题的回复.如有疑问请继续向该医生咨询)&&&&&&&&&&&&
擅长: 擅长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对呼
帮助网友:2600称赞:16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32次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中最常见的就是小腿萎缩,这时候需要及时做好后续的康复治疗。&&&&&&1、康复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或补偿儿麻后遗症患者已丧失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争取达到生活自理,早日回归社会。经常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增强肌力训练、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矫形器制作和使用.以及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训练。&&&&&&2、推拿疗法:家长平日里在孩子瘫痪部位上以滚法来回大约8分总,按揉松弛关节3分钟左右,搓有关脊柱及肢体5到6遍,并在局部以擦法擦热,每日或隔日1次。&&&&&&3、理疗:对于治疗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可以采用水疗、电疗、光疗等促使患者的肌肉松弛,增进血液循环流动。&&&&&&4、还有一些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例如拨火罐以及中药薰洗和外敷。&&&&&&5、患者的畸形肢体可以采用木板或者石膏来固定,以及进行手术来矫治。&&&&&&以上是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小儿麻痹症(别名:脊髓灰质炎,流性行脊髓灰质炎)
挂号科室:儿科、感染科
温馨提示:一旦发现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O天。患者衣物用具应煮沸或日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密切接触者,应连续观察20天,未服过疫苗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0.5ml/kg。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
好发人群:儿童人群
常见症状:发热、烦躁、咳嗽或恶心呕吐、腹泻、头痛、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理疗
参考价格:17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主要为2个月龄以上的儿童。全年均适宜接种。...
参考价格:¥35
驱风逐湿,舒筋活络,行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肿痛...
参考价格:¥17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小儿麻痹后遗症可以办残疾证吗?
阅读次数:5290
回答时间: 08:51:59
希望您振作起来。办理残疾证是有严格规定的,您不够办证的标准就表明您不属于残疾。您可以考虑自己有点生意谋生或者找不需要行走的工作,祝您顺利。
问题发送至您的邮箱
本网站郑重提醒访问者:本网站旨在为大众提供一个涉残事务互动交流平台,网站所有咨询与回答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基本判断,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网站上所出现的问题回答及其结果属建议性内容,不能作最终判断的依据。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将不会对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相关问答推荐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小儿麻痹症会给患者们留下后遗症,患者们可能会因此而终身残疾。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主要表现为肌肉麻痹和肢体瘫痪。
1、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小腿向内弯或者向外弯等均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
2、肢体无力、肢体变形、上下肢活动困难、关节不稳定、双侧肢体不等长等。
3、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还表现在脚,脚也可以发生各种畸形,例如走路时脚跟不能落地或脚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内翻用脚背外侧走路等。
另外,身体其他处也可发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弯曲畸形、骨盆的倾斜畸形等等。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中最常见的就是小腿萎缩,这时候需要及时做好后续的康复治疗。
1、康复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或补偿儿麻后遗症患者已丧失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争取达到生活自理,早日回归社会。经常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增强肌力训练、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矫形器制作和使用.以及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训练。
2、疗法:家长平日里在孩子瘫痪部位上以滚法来回大约8分总,按揉松弛关节3分钟左右,搓有关脊柱及肢体5到6遍,并在局部以擦法擦热,每日或隔日1次。
3、理疗:对于治疗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可以采用水疗、电疗、光疗等促使患者的肌肉松弛,增进血液循环流动。
4、还有一些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例如拨火罐以及中药薰洗和外敷。
5、患者的畸形肢体可以采用木板或者石膏来固定,以及进行手术来矫治。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如果及时进行康复训练,症状是可以缓解的,必须坚持长期锻炼。
1、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训练量不够,无明显效果。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肿胀、脱位等等。所以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训练量要适当。
2、训练应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轻到重。训练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任何训练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有时训练中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如果训练时发生严重疼痛,休息后又不消失,常常是损伤的信号,要停止训练。如果训练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下肢浮肿,表明运动过量,也应该暂时停止训练。
4、训练不应感到疲劳。如有疲劳感觉时,应休息5~10分钟再训练,以免过度劳累造成伤害。
相关知识点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2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我今年22岁,想做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矫正,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限制,或者成功率有好高?
22岁,骨骼已基本定型,做矫正手术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没有其他疾病影响的话)。但不同的矫正手术,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一样。
比如,如果是做踝关节手术(一般来说是矫正足内翻或足外翻),除了踝关节将被固定(即所谓“三关节固定手术”)外,还可能伴生膝内翻(或膝外翻),严重的还可能要再进行膝关节手术——当然,如果不严重可以不必做;如果是足下垂矫正,那么手术后身体可能会颠跛得更厉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重新适应(也可能需要增加某种辅助工具)。
以现在的医疗水平,这种手术难度不大,一般大中城市的大型相关信息医院都可以做,其中,以天津和上海的骨科矫形手术水平最高,能在这两个城市中间挑一家专科医院做手术最好,成功率应该近乎百分之百。
我还想多言几句忠告:矫正手术只是纠正因患病而导致畸形的部位,对根治小儿麻痹后遗症没有什么帮助(说白了,只是外表好了些),而且这种手术比较痛苦,所以,如果畸形的不是太厉害,对日常生活也不造成太大障碍(当然既然有后遗症肯定就会对生活产生障碍),能不做还是不做吧。
最后说句废话:如果可能的话,...
22岁,骨骼已基本定型,做矫正手术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没有其他疾病影响的话)。但不同的矫正手术,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一样。
比如,如果是做踝关节手术(一般来说是矫正足内翻或足外翻),除了踝关节将被固定(即所谓“三关节固定手术”)外,还可能伴生膝内翻(或膝外翻),严重的还可能要再进行膝关节手术——当然,如果不严重可以不必做;如果是足下垂矫正,那么手术后身体可能会颠跛得更厉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重新适应(也可能需要增加某种辅助工具)。
以现在的医疗水平,这种手术难度不大,一般大中城市的大型相关信息医院都可以做,其中,以天津和上海的骨科矫形手术水平最高,能在这两个城市中间挑一家专科医院做手术最好,成功率应该近乎百分之百。
我还想多言几句忠告:矫正手术只是纠正因患病而导致畸形的部位,对根治小儿麻痹后遗症没有什么帮助(说白了,只是外表好了些),而且这种手术比较痛苦,所以,如果畸形的不是太厉害,对日常生活也不造成太大障碍(当然既然有后遗症肯定就会对生活产生障碍),能不做还是不做吧。
最后说句废话: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请专家会诊后再决定!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功能不受限制。
③ 肢体虽然一长一短,但长短差在2厘米以内,不用手术方法即可补偿功能不良。
④ 中、老年患者身体条件较弱,手术后功能恢复较差,...
小儿麻痹后遗症康复知识
1.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纳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和矫正已有的肢体畸形,重新分配肢体有用的肌肉力量,建立新的力量平衡,稳定瘫痪的关节,最大限度地恢复瘫痪肢体的功能。手术治疗具体条件可参考以下几方面:
① 患者发病2年以上,肢体肌肉瘫痪不再恢复者。
② 肢体留有畸形、活动功能严重障碍,医生认为手术后能确有效果者。
③ 年龄在6岁以上,能配合医生检查治疗和训练者。
④ 需手术的肢体皮肤无破溃化脓等病变者。
⑤ 患者和家属乐于接受多次手术和系统治疗,并有坚持到底的决心。
2.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在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施行手术治疗?
在下情况下一般不宜采用手术治疗:
① 肢体瘫痪是均衡性的,没有畸形以及关节的不稳定。
② 肢体瘫痪或者肢体畸形较轻,相关信息功能不受限制。
③ 肢体虽然一长一短,但长短差在2厘米以内,不用手术方法即可补偿功能不良。
④ 中、老年患者身体条件较弱,手术后功能恢复较差,手术与否要采取慎重的态度。
3.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康复训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训练量不够,无明显效果;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肿胀、骨折脱位等等。所以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训练量要适当。
⑵训练应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轻到重。训练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⑶任何训练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有时训练中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如果训练时发生严重疼痛,休息后又不消失,常常是操作的信号,要停止训练。如果训练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下肢浮肿,表明运动过量,也应该暂时停止训练。
⑷训练不应感到疲劳。如有疲劳感觉时,应休息5-10分钟再训练,以免过度劳累造成伤害。
4.患者行走要摔倒时,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在行走时,常常有摔倒的可能,所以学会自我保护是重要的。具体办法是,要摔倒时,患者应弯曲下肢膝关节,伸出两手主动向侧面倒,肘关节要弯曲,轻柔扶地,这样就可避免遭受严重外伤。
5.髋关节屈曲畸形矫正手术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髋关节屈曲进行矫正手术后的康复重点是尽量使髋关节伸直。具体训练方法是:
① 仰卧位时,在患侧臀部下方垫软枕头,使大腿后伸。
② 手术后如果还有残余的髋关节屈曲畸形,可让患者俯卧位,做大腿后伸运动,使髋关节能尽量伸直。也可以让患者趴在床上,在臀部加上适当重物(如大沙袋),训练时可逐渐加大重量,以患者稍微感到疼痛为止,治疗中可随时调节增减沙袋重量。通过压力可逐渐伸长、拉开挛缩的组织,使髋关节伸直。但需注意不能强用暴力,以免拉伤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甚或更严重者造成骨折,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③ 患者趴在床上练习后伸患肢,以增强后伸髋关节臀肌的力量,可促进髋关节屈曲挛缩的纠正。每天上、下午各训练1次,每次做50个左右的动作,以微感疲劳为佳。训练时可逐渐增加在小腿上沙袋的重量,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果。
6.髋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儿麻后遗症患者髋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后的康复训练一般做法是:
⑴床上关节活动训练。手术后患者的石膏拆除以后(一般在手术后6-8周拆除石膏),患者应及时开始床上训练,这时髋关节僵硬活动困难,可练习在床上缓慢坐起,做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各关节的主动活动或者主动借助活动,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但应防止强力牵拉关节活动以免拉伤。
⑵站立训练。在床上训练关节活动2周以后,可开始试行下地做站立活动训练。先扶物站立,接着做不扶物站立。动作练习应以身体能够承受,手术部位无疼痛为训练适度。
⑶行走训练。患者能很好地站立后,再进行行走训练,先在双杠内由他人保护下做行走练习,熟练后再训练扶拐行走,最后达到丢掉拐杖自己步行的目的。
7.因膝关节屈曲、下肢外撇等畸形在大腿外侧手术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这种手术一般是将大腿外侧引起下肢畸形的一条紧张的筋膜条索切断,所以手术叫做“髂胫束切断”,知道这个手术名称对查找医学资料时可能有益。在这里应该提醒一点,手术将患腿由屈曲变成伸直时,如不注意容易拉伤腿的神经和血管。所以患者要注意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如足和足趾发麻、疼痛,原来会动的脚趾不会动了、脚趾发凉、颜色变紫、变白等等,若有这些表现应马上找医生诊治,把腿由伸直再变回屈曲,以免发生下肢坏死。 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① 去除石膏以后要积极进行髋、膝、踝关节主动活动训练,以及抬起大腿训练。
② 在手术后 固定的石膏去除以后,及时进行患肢站立和行走训练。此时应尽量保持膝关节伸直,必要时可以用细木板、厚纸板或大画报垫上棉花保护后缠在膝部,维持膝关节伸直的位置,保持腿的站立姿势,并可防止膝关节屈曲畸形复发。站立和步行训练应先练习站立,站立功能熟练掌握后再练习行走,训练应循序渐进,一步步提高难度,同时训练时要注意保护,防止摔伤,此期训练约进行3个月左右。
③ 训练站立和行走活动时除膝关节注意伸直外,还特别要注意髋关节要尽量伸直,克服髋关节屈曲的异常,保持身体正直的良好姿势。
8.膝关节屈曲畸形矫正手术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大腿股骨下端切断矫正膝关节屈曲畸形手术后,起初要特别注意神经、血管的牵拉操作,如发现要及时处理。其它康复训练内容为:
⑴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患腿的脚和脚趾的活动,每日4次,每次5分钟。另外患者做大腿绷劲活动,这样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
⑵去除石膏后即可在保护下进行站立训练。
⑶站立熟练后进行保护下行走训练。
⑷膝关节伸屈活动训练,增强膝关节活动能力,此训练与站立行走训练可同时进行,但应注意手术后膝关节僵硬难以进行屈伸活动,训练时不能着急,切忌粗暴,要缓慢地一点点来,应以患者自己活动为主,配合他人的帮助。
⑸手术后3个月左右照X光片,证实手术部位的骨头愈合良好,这时才可以进行下肢不扶拐的行走训练。
9.足跟不着地、足内撇畸形施行肌腱手术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足跟不着地,足内撇畸形施行肌腱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内容主要如下:
⑴手术后患肢在石膏固定时即应先进行足趾活动及小腿绷劲的练习。
⑵一般在手术后4周去除石膏后即应开始脚趾、踝关节的屈伸活动,每天4次,每次1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但应避免他人帮助强力牵拉足趾及踝关节,以防牵拉损伤手术后的肌肉、肌腱。
⑶赤足做站立及行走训练,训练时保持足能放平,足跟着地,脚不内撇。
⑷患者平时将足保持放平的位置,女患者手术后1-2年内不许穿高跟鞋,以免抬高足跟使畸形复发。
⑸如果患腿比健腿稍短(在3厘米之内),患足的鞋底可钉上一个2-3厘米高的鞋掌,相当于使短腿加长了2-3厘米,可以使走路不瘸,并能防止脚畸形的复发。
10.两下肢粗细、长短不一畸形的残疾特点是什么?
儿麻后遗症患者的患腿因疾病影响其生长,常常表现短而细,而健肢相对长而粗。两腿长短不同的差距往往与发病年龄和患腿瘫痪程度轻重有关,患儿年龄越大,瘫痪越重,患肢越短。 一般来说患腿短缩不足3厘米的走路可以不瘸。因此也可以不必治疗,仅加高鞋底即可。如果腿短超过了3厘米,多出现走路瘸,短缩越多瘸的越重。一般的治疗方法有:① 延长患肢。② 短缩健肢。③ 短缩健肢加延长患肢。其中最常用的办法是延长患肢。
复发倒不至于,但是可以造成肢体弛缓性瘫痪.
做康复训练可缓解病情.康复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或补偿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已丧失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争取达到生活自理,早...
新生儿由于从母体内获得抗体而不易患病,生后3-4个月抗体降至最低水平。最好在生后3-4个月应用疫苗。脊髓灰质炎一般多发生于小儿,部分患者可发生驰缓性神经麻痹,故...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或神经肌肉疾肥大。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
答: 去看医生的时候,最好带着一张写着问题的单子,由家人或者好友陪同前往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合辅酶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