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长效胰岛素素类型和剂量与便不净有联系吗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十天内免登录
注射胰岛素 要做到“选对种类用对量”(图)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之一,但由于很多人不了解胰岛素的具体功效,不懂得在胰岛素使用中有许多注意事项的。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介绍,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胰岛素治疗,否则很可能会耽误病情。
  胰岛素 让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钥匙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因为糖尿病患者几乎都存在胰岛素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补充胰岛素。按作用时间长短,胰岛素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根据剂型可以分为单纯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又可以分为25R、30R和50R 。按照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
  专家建议,患者可根据血糖水平,选择每日一到二次的注射方案。当使用每日两次注射方案时,应停用胰岛素促泌剂。1型糖尿病在蜜月期阶段,可以短期使用预混胰岛素2-3次/天注射。在上述胰岛素起始治疗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如患者的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的低血糖,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可以采用餐时+基础胰岛素或每日三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注射胰岛素 用对剂量很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注射胰岛素的好处主要有6点:第一,降糖作用强于口服药;第二,迅速达到降糖效果,解除高血糖造成的组织毒性;第三,早期补充,可减轻胰岛负担,有助于β细胞功能恢复;第四,有效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第五,营养神经、调节免疫及预防骨质疏松等; 第六,对肝、肾、胃肠副作用少。
  但由于糖尿病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导致相同的人使用不同种类的胰岛素,或不同的人使用相同种类的胰岛素治疗,在效果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胰岛素的使用非常强调差别化,也称为个体化。专家建议,每个人必须按照自己的病情选择胰岛素的种类和调节胰岛素剂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胰岛素 能有限延缓并发症
  “注射胰岛素会不会成瘾?”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担忧。专家告诉记者,药物成瘾性是指药物的依赖性,是由于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以后,病人对应用这类药物产生一种舒适感(欣快感),因而有继续要求使用的欲望;一旦停药,可出现一系列病理状态,即阶段症状,如头痛、恶心、出汗等;病人由于难以忍受这些戒断症状而不能自控,乃至发生意志消沉、人格丧失及行为失常等。能够引起成瘾性的药物有麻醉性镇痛类药和催眠类药物等。
  但显然胰岛素不属于能引起药物成瘾性的药物。因为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激素,它是体内唯一一种降血糖的激素,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不但不会上瘾,而且还能够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一旦血糖被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就可以考虑减小剂量或者停止使用。
  本报记者 阎韵竹
  作者:阎韵竹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胰岛素选择与剂量调节原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5页免费4页1下载券35页免费1页¥0.502页¥1.00 2页免费9页免费18页免费33页1下载券86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8页1下载券4页1下载券5页免费43页免费35页免费
胰岛素选择与剂量调节原则|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0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血糖控制不好想更换胰岛素种类怎么办
悬赏100个健康币
健康咨询描述:
现在用的胰岛素是优泌林70/30混合
早30单位晚28单位
拜糖平 早1粒中午2粒晚上2粒
最近三天血糖情况 9号 餐前5.8 餐后8.3 午餐后11.7 晚餐后10.7 10号 餐前6.8 餐后10.5 午餐后10.3晚餐后15 11号早餐后8.5 午餐后14.6
饮食控制尚可 低盐低脂无糖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现服用激素美卓乐日6片
各种肾方面的药物
最近情况是早餐前血糖低
晚餐后太高 最高时24.9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知道是否优泌林使用时间过长
想更换其他种类的
短效的是否可以
如果可以用量该是多少(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6:38:01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835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您好!您的餐后血糖,不稳定,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分八个时段监测血糖,查出血糖不稳定的具体原因,对症治疗。如果是胰岛功能进一步衰竭,就要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如果是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以加胰岛素增敏剂,也可以进行胰岛细胞移植治疗,或者是服用中药调理,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您到医院详细检查后确定。
要根据自己的体重指数和患病情况选择药物。您还在服用各种肾方面的药物,所以饮食和运动时要更加注意。祝早日康复!
副主任医师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526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你好!胰岛素长期使用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代谢障碍。西医目前对糖尿病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称之为不治之症。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对糖尿病有非常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山茱萸、玉竹、生地、知母、荔枝核、青果、石斛、肉苁蓉、玄参、益智仁、沙菀子、补骨脂、鹿茸、海南陈、人参、枸杞子、蜂胶、金精粉、乌术粉、茯苓、怀山药、桑葚、苦瓜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这些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无需节食,无需忌口,无需服用其它降糖药物,单独服用即可,可以有效保卫胰岛,降低血糖,提高免疫;这些药物通过调节人体阴阳虚实,改善气血失调失养的状态,迅速消除胰岛受体面的有害酸肽,激活血液中的胰岛素受体,使体内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恢复正常,从而加强细胞分泌调节,修复因长期使用降糖西药导致的细胞分泌紊乱,增强人体免疫力,进而达到既治病又强身的目的。希望你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帮助网友:1931称赞:169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您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胰岛素用量过大,尤其是晚上,而且还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其二您服用的激素美卓乐干扰的血糖的稳定,其三就是您的饮食控制不佳,或是运动量不够所造成的,所以更换胰岛素种类没用,主要是调整治疗方法和胰岛素的剂量,如果想要换胰岛素那就是同一类的胰岛素,白天打三次短效的,晚上打一次长效的,另外再增加一片罗格列酮,拜糖平(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另外不知道您得的是什么肾病?在激素治疗肾病期间,控制血糖是更困难的。话虽这样说,但是调节起来比较困难。尤其在家中更难调节,所以建议您到专科医院住院调节,最好是用临时胰岛素泵调节更好。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常见症状、多食、、、、、视物不清
检查项目、、B超、、、尿糖、
并发疾病肾病、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808·
浏览:2425·
浏览:2235·
浏览:4442·
参考价:70
参考价:25
参考价:21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70
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25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经验精华版《如何更好更快调整和灵活使用胰岛素》 - 内分泌与代谢病资源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465|回复: 4
经验精华版《如何更好更快调整和灵活使用胰岛素》
阅读权限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如何更好更快调整胰岛素
首先胰岛素量分为三方面,即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和调整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量的确定:一般0.2----0.3U/Kg,胰岛素种类:中效胰岛素(NPH)
餐时胰岛素量的确定:从0.05――0.1U/Kg开始。胰岛素种类:普通胰岛素。
调整胰岛素的确定:当血糖≥8.3mmol/L时血糖每增加2.7mmol/L加用1---4U与上述同型的胰岛素(餐时加用)。
二、如果不能控制血糖水平,要考虑到影响血糖的其它因素,从基础胰岛素开始,每一到二天调整10%--20%,使血糖达标。如果效果不好,还可校正调整胰岛素的量。
三、在调整胰岛素量时,还要考虑到体重和胰岛素的抵抗情况。
比如消瘦的,敏感的,可能调整时要少加量。BMI值比较大的,可能就要适当增加调整量。
对于每天胰岛素用量较大的,或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调整时的量可能要更大。但随着病人高糖状态的改善或基础病的好转,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很快改变。
四、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基础胰岛素和餐时量比为1∶1。
五、为了病人出院后使用方便,我们一般在其住院期间就使用诺和灵30R,或50R.,根据餐后和空腹血糖调整好剂量,并预测其工作量计算每日摄入热值和进餐食物分配,让其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时间长了病人自己就可以调整了。
现在又有胰岛素类似物等新的剂型,比如诺和锐,可以更接近模拟胰岛功能。使用更方便。
六、为了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可以加用二甲双胍。
一、内地很多医院象30R、50R用的很普遍,其实用这两种胰岛素有时不能保证一天所谓的“七点监测、五点监测”的血糖全部正常,甚至不能达到糖尿病控制标准中HbA1c&6.5mmol/L甚或6.0mmol/L。可是这种预混胰岛素对患者确实方便,目前也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怎么办?不知道战友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二、有很多基层医院或经济条件有限的地区不能够靠CBG来调整血糖,有时仅根据尿糖试纸来调整,虽然不是很准确,但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而且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用的猪胰岛素(短效+长效混合),就此讨论下胰岛素用法的调整:
⒈剂量的调整:先调整饮食、体力活动,血糖稳定后再调胰岛素。
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指标,1个(+)加2U。
每次的日加减总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满意时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更加谨慎。
每次调整后,一般应观察 3~5 日。
尿糖阴性、血糖偏低者应及时减量。
⒉注射次数的调整:以利于控制血糖为主。
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
改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为1:1左右,中效可略多。
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过短效的1/2,晚睡前长效用量一般不超过8U。
如早12U、午8U可改为:短效 + 中效为10U+10U,早餐前用。
或短效 + 长效为16U+4U,15U+5U,或为14U+6U早餐前用。
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短效。
⒊品种的调整:关键在于使用技巧。从普通胰岛素改为高纯品、从猪胰岛素改为人胰岛素以及从国产胰岛素改为进口胰岛素时,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剂量。
⒋调整注射部位:应轮流使用不同部位。对于多数人来说,前臂及腹壁比臀部及股前吸收快。有硬结或脂肪萎缩处不易吸取胰岛素,应避免使用。
⒌注射时间的调整:短效者一般在餐前15~30 分钟注射。中效如单独使用,应在餐前 30~60 分注射。对有黎明现象的患者,早餐前胰岛素注射应早,最好不晚于早6:30。
⒍注射器具的调整:器具包括篮芯玻璃注射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目前前三种用得较多。
三、糖尿病住院期间,要使患者学到“五会”
(学会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吃饭、学会监测、学会自己注射胰岛素、学会简单地调胰岛素用量),当出院以后,遇到特殊情况时自己会处理,这也是住院期间的目标之一。
四、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如何调整胰岛素?什么时候该加口服药?首先要判断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评价方法
  方法一:世界卫生组织评价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8年给出了评价标准。有一种下列异常:1.糖耐量低减;2.2型糖尿病;3.胰岛素抵抗。同时合并有下列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即可判定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高血压(血压≥140/90mmHg);2.高血脂(甘油三酯升高≥1.7mmol/l或高密度酯蛋白HDL降低:男<0.9mmol/l,女<1.0mmol/l;3.中心性肥胖(腰臀比男>0.9,女>0.85或体重指数>30kg/㎡);4.尿中有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μg/min或尿白蛋白/肌酐≥30mg/g)。
  方法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评价方法
  2001年,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ATPIII,2001)的治疗指南中给出了新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新标准相对WHO的标准而言更加严格简便。
  只要下列五项指标中有三项达到该标准即可诊断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1.空腹血糖≥ 110mg/ 2.血压≥130/85mmHg; 3.甘油三酯≥150mg/L;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40mg/dl,女<50mg/5.男性腹围>102cm,女性腹围>88cm。
  方法三:临床医生评价方法
  对病人下列6项临床症状进行打分:
  1.(2分)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家族史;
  2.(1分)男性脂肪分布(WHR> 0.85);
  3.(1分)高血压(>140/90mmHg);
  4.(1分)高甘油三酯(>1.9mmol/L);
  5.(1分)高尿酸血症(>386.8μmol/L);
  6.(1分)脂肪肝(γ-谷氨酰转酞酶>25IU/L、B超密度增加)。
  如果上述6项分数累加总和小于3时基本不怀疑有胰岛素抵抗发生,而大于等于3时就应该怀疑患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如果您是2型糖尿病人或是糖耐量减低病人,即可判断为胰岛素抵抗。对于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正常的人,还需要检测胰岛素,若FINS≥15mU/L则划入胰岛素抵抗,小于该值则不列入而继续观察。
  方法四:症状评价法
  如果有下面“八个高”中的两项以上也可以确定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这“八个高”是:
  1.高体重(超重或肥胖);2.高血压;3.高血糖;4.高血脂(血脂异常);5.高血黏稠度;6.高尿酸;7.高脂肪肝发生率;8.高胰岛素血症。
  另外,参考Alberti等及国内专家们的意见,从临床及社区防治的实际出发,只要存在肥胖(体重指数≥27)、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等情况者,即可按胰岛素抵抗进行处理。
据最新版的《实用内科学》上提到的各次胰岛素注射量的分配原则为:早餐前30%-45%,中餐前20%-25%,晚餐前25%-30%,睡前中效胰岛素20%; 三餐胰岛素分配应该是早餐最多,晚餐次之,中餐最少,睡前需不需要打,根据凌晨3-5点的血糖决定调整
公式:胰岛素用量(u)=(血糖mmol-5.6mmol)×公斤体重×0.6÷11.1 一般而言,这只是一个简单预测性计算,具体应用还要考虑到临床诸多因素,所以临床用计算值的三分之一为起点,分2~3次应用,再根据血糖测定值进行调整。
下面是自己看到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和经验看法:
1.首先胰岛素量分为三方面,即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和调整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量的确定:一般0.2----0.3U/Kg,胰岛素种类:中效胰岛素
餐时胰岛素量的确定:从0.05----0.1U/Kg开始。胰岛素种类:普通胰岛素。
调整胰岛素的确定:当血糖≥8.3mmol/L时血糖每增加2.7mmol/L加用1---4U与上述同型的胰岛素(餐时加用)。 2.如果不能控制血糖水平,要考虑到影响血糖的其它因素,从基础胰岛素开始,每一到二天调整10%--20%,使血糖达标。如果效果不好,还可校正调整胰岛素的量。 3.在调整胰岛素量时,还要考虑到体重和胰岛素的抵抗情况。比如消瘦的,敏感的,可能调整时要少加量。BMI值比较大的,可能就要适当增加调整量。对于每天胰岛素用量较大的,或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调整时的量可能要更大。但随着病人高糖状态的改善或基础病的好转,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很快改变。 4.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基础胰岛素和餐时量比为1∶1。
另外胰岛素用法的调整:
剂量的调整:先调整饮食、体力活动,血糖稳定后再调胰岛素。
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指标,1个(+)加2U。
每次的日加减总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满意时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更加谨慎。
每次调整后,一般应观察 3~5 日。
尿糖阴性、血糖偏低者应及时减量。
注射次数的调整:以利于控制血糖为主。
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
改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为1:1左右,中效可略多。
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过短效的1/2,晚睡前长效用量一般不超过8U。
如早12U、午8U可改为:短效 + 中效为10U+10U,早餐前用。
或短效 + 长效为16U+4U,15U+5U,或为14U+6U早餐前用。
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短效。
品种的调整:关键在于使用技巧。从普通胰岛素改为高纯品、从猪胰岛素改为人胰岛素以及从国产胰岛素改为进口胰岛素时,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剂量。
调整注射部位:应轮流使用不同部位。对于多数人来说,前臂及腹壁比臀部及股前吸收快。有硬结或脂肪萎缩处不易吸取胰岛素,应避免使用。
⒌注射时间的调整:短效者一般在餐前15~30 分钟注射。中效如单独使用,应在餐前 30~60 分注射。对有黎明现象的患者,早餐前胰岛素注射应早,最好不晚于早6:30。 6. 要使患者学到“五会” (学会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吃饭、学会监测、学会自己注射胰岛素、学会简单地调胰岛素用量),当出院以后,遇到特殊情况时自己会处理,这也是住院期间的目标之一。
小结:临床上胰岛素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有经验在里面,没有一定的程式可以完全准确计算,这就是个体化原则,要尽可能准确评估每个患者的情况,做出最适合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让患者在短时间内看到胰岛素使用的效果,提高其依从性。
影响胰岛素用量因素
年龄:随年龄而增加,青春期用量大。年龄(岁) U/kg/日 U/日 ≤ 2 < 0.5 2~10 3~12 0.7~1.0 8~30 13~18 0.9~2.0 28~60 ≥ 18 1.0 40 ⒉
饮食及活动量:热量高、运动量小则用量大。
病程长短:1型糖尿病病程很长者用量减少,可能与低体重和肾病的存在有关。
糖尿病肾病:肾脏是胰岛素代谢及糖异生重要场所,肾功能减退可造成胰岛素半衰期延长,糖异生障碍。晚期肾病患者则血糖波动很大,易发生胰岛素低血糖和/或胰岛素抵抗。
应激:感染发热时,胰岛素需要量增加。有人发现,当体温升至37.5℃以上时,体温每增加增加1℃,胰岛素用量增加25%。
女性生理周期:月经期时血糖波动大,用量常增。妊娠中用量渐增,到妊娠末期,胰岛素需要量常增加50~100%。分娩后用量常剧减,以后再逐渐增加。
激素与药物:
使需要量增加: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口服避孕药及噻嗪类利尿药也可使胰岛素需要量增加。
使需要量降低:如酒精、水杨酸制剂、口服降糖药等。 tao123胰岛素的应用;方案应注意个体化、人性化,应考虑到患者的工作方式、劳动强度、工作时间长短;地域差异、宗教、礼仪的方方面面。
胰岛素作为药物治疗的重要一环;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胰岛素的治疗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2、三短一中;
3、三短一长
4、预混胰岛素(30R、50R、70R)早晚
5、特充胰岛素早晚或3三餐
6、口服降糖药加NPH或长效胰岛素。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空腹血糖〉13.3mmol/L
急性并发症
急性应激应激(严重感染、手术、外伤等)
妊娠期糖尿病
存在中重慢性并发症
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明显消瘦难以分型者
提倡初发的2型糖尿病先胰岛素强化。
口服降糖药联合睡前加NPH的剂量调节:
起始剂量NPH 4—6单位
增加 1—2U
FPG控制在 80—120mg/dl
如果FPG正常,晚餐后血糖仍高,
早餐前使用NPH
NPH 胰岛素用量估计
空腹平均血糖(mg/dl)除以18
体重(公斤)除以10
肥胖者10-15单位,不肥胖者5-10单位
若口服药物加睡前NPH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则改为替代治疗
停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替代:
&&1。两次早晚餐前诺和锐30或预混胰岛素
&&2。三次注射法 R,R,R或
& &&&速效,速效,速效
&&3。四次注射法 R,R,R,N或
速效,速效,速效+N
基础胰岛素作用
&&抑制餐前、夜间的肝糖产生
&&抑制脂肪分解、酮体产生
一般从每日16~24u开始
三餐前剂量分配
午餐前&晚餐前&早餐前
睡前NPH起始剂量4~8u
或空腹血糖数÷18
体重(kg)÷10
睡前量占全日总量20%以内,一般不超过20u
开始治疗时宜用短效胰岛素
初始剂量宜小,做到个体化。
CSII的应用主要为经济条件好的患者;
其起始量为:每日总量为:体重X0.44---0.75;以前肌注胰岛素者则为使用量的75%--80%;
基础量:为总量的50%均分为24份;大剂量为50%;其中早:20%;中:15%;晚15%。在根据血糖情况细调。
阅读权限20
补充一些人看法:
yangzg2004个人体会供参考:
若是午餐前出现低血糖,则早餐前减量,反之加量;
2. 若是晚餐前出现高血糖,则午餐时可加用二甲双胍或是拜糖苹,以降低餐后
3. 当然也可以在午餐前注射一次小量的30R或50R!
tonyorkate使用30R或50R的病人易出现中餐前低血糖而中餐后又出现高血糖,考虑为速效和中效作用有叠加,故可于早上九点到九点半进行加餐(减少中餐摄入量,实行分餐),可以解决血糖的波动。中餐后血糖若还不能控制,加服糖苷酶抑制剂或二甲双胍。 haibinzhizi(1)补充治疗:当口服降糖药后,空腹血糖仍高(当药物在夜间减弱或有黎明现象时)可采用胰岛素补充治疗。
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能减少夜间肝糖原的产生和降低空腹血糖;中效胰岛素最大降糖效果出现在注射后8小时,晚10时注射后,正好抵消在6:00-9:00之间逐渐增加的胰岛素抵抗(黎明现象);最低的血糖水平常出现在7Am,此时病人已醒,易于监测血糖,也便于进食避免低血糖。
补充治疗的方法: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晚10时使用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开始剂量为0.2u/kg,3日后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u,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8mmol/L。
替代治疗:当外源性胰岛素用量接近生理剂量时,改用替代治疗,替代治疗胰岛素用量估计:
Ⅰ型糖尿病 0.7-0.8u/kg/d
Ⅱ型糖尿病
大于1.0u/kg/d
三次注射疗法:用于1型糖尿病尚存部分内生胰岛功能或2型糖尿病有条件自我监测血糖者。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于三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或在进餐时注射超短效胰岛素。也可在早、中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加小量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三次注射疗法接近生理状态,易于调整胰岛素剂量,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应注意的是:如果晚餐前的中效胰岛素用量小时,空腹血糖控制不好;如用量大时,夜间12时-3Am可出现低血糖。一日之内,一般早餐前所用的剂量最多,晚餐前次之,中餐前最少。用3-5日后可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四次注射疗法:即在三次注射疗法基础上,在睡前注射一次小剂量(4-8u)的中效胰岛素,以控制空腹血糖。这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案。缺点是:由于中效胰岛素作用维持14-16小时,,如果基础胰岛素缺乏者,在翌日2pm到晚餐前出现空白区。
五次注射疗法:即在三餐前各注射短效胰岛素一次,另在8Am左右,睡前各注射中效胰岛素一次。这是最符合生理模式的给药方法,但每日需注射五次,不易为患者接受。
二次注射疗法:在三次注射疗法的基础上,按早、中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的比例,选用予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或50R)。这可减少午餐前的注射,方便了病人,但缺点是如早餐后2小时血糖满意,午餐前易出现低血糖,如在10Am小量加餐,则午餐后血糖波动,不易控制,(可在午餐时加用二甲双胍或a糖苷酶抑制剂)。晚餐前中效胰岛素过量,前半夜可出现低血糖,如晚餐前中效胰岛素不足,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
在用胰岛素治疗前应停用口服降糖药,用胰岛素后可加用二甲双胍、a-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这样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且可达到更早控制血糖的目的。
强化胰岛素治疗:强化胰岛素治疗是指每日注射或3次以上胰岛素,或用体外胰岛素泵每日多次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饮食摄入量预计运动量等来调整胰岛素剂量。其目标是用外源胰岛素维持全天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这样可明显减少糖尿病病人的微血管合并症。但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增加。
强化胰岛素治疗主要适用于Ⅰ型糖尿病病人;妊娠糖尿病;或Ⅱ型糖尿病用相对简单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不能达到目标时,可考虑强化治疗。
强化治疗的禁忌症:强化治疗时的低血糖危险增加,故有严重低血糖危险的病人,如Addison氏病,垂体功能低下者。幼年或高年龄患者,糖尿病晚期的病人不应用强化治疗。
(4)小剂量胰岛素疗法:治疗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即每小时静脉点滴胰岛素1-12u(平均约5-6u)或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给0.05u-0.1u胰岛素。在此浓度时体内脂肪、蛋白分解及生成酮体的作用可受到最大的抑制,且具有相当强的降血糖作用。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即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是一种内装有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的微电脑动力装置,通过微电脑控制,胰岛素以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两种方式给予,模仿了正常人胰岛素的分泌,就像一个人工胰腺,又叫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目前胰岛素泵不能自动测定血糖并调节胰岛素剂量,需要医师事先决定好基础胰岛素需要量,持续输入体内,在餐前或运动后需增减胰岛素剂量时,要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或患者自行手动调整。
胰岛素泵适用于持续高血糖,达标困难者;血糖波动不易控制;需要在短时内降低血糖者,如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等;妊娠妇女饮食治疗不能达标时。
nfmzwq一、刚开始治疗时我们一般选择两种方案:1、胰岛素泵治疗 2、三餐前短效+睡前中效。一般来说,初始总量可按实际体重x0.44。这一总量一般较安全,而且比较适合。但还要根据病人病史,大致了解他的胰岛功能,以决定较合适的初始量。如果是泵治疗,基础率用一半,其余的一半三餐前平均分配。如果是一天四次,可睡前注射4-6单位中效胰岛素,其余的量三餐前平均分配。加量时白天加量可稍快一点,夜间加量慎重点。因为白天发生低血糖可及时发现。如果餐后血糖11-13mmol/l,下一餐餐前血糖也高,可加2单位;14-17mmol/l,可加3单位,18-20mmol/l,可加4-5单位。中效胰岛素可每次2单位递增。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必要时可加测夜间2:00或3:00血糖。在严密监测血糖情况下,可每天加量。以上调整的前提是:患者饮食较规律,血糖波动较小,且为真正的血糖偏高(不是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
二、血糖控制尚可时,可查C肽释放试验以了解胰岛功能。
若胰岛功能尚可,胰岛素总量在30以下,可考虑换用口服降糖药;如果胰岛素总量较大(大于60u)或胰岛功能较差,建议患者出院后继续一天四次注射方案;如果胰岛功能尚可,但胰岛素总量在40-50u左右,则口服药可能难以控制血糖,可考虑予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换成预混胰岛素时总量适当减少以防止低血糖。
三、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血糖超过20mmmol/l,可静脉应用胰岛素(NS 500ml+胰岛素8-12u)先把血糖控制下来。
三、对于餐后血糖偏高,而下一餐餐前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
以上属个人一点经验,希望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sandy2008目前在中国使用胰岛素的人数仅占糖尿病病人的10%~20%,远远低于发达的西方国家,这与中国人对胰岛素的误解太深有关。长期以来,糖尿病患者心中常有这样的顾虑:一旦用上胰岛素,2型糖尿病也会变成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从此再也离不开胰岛素;有的甚至将胰岛素与鸦片相提并论。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由于胰岛素是人体的一种激素,因此只要正确使用,胰岛素对人体是没有任何害处的。依赖不依赖胰岛素只跟病情有关,跟使用胰岛素的早晚没有任何关系。胰岛素使用的唯一缺点是必须通过皮下注射给予,因此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此外,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发生低血糖。即便如此,胰岛素治疗仍然具有口服降血糖药物无法相比的优越性:控制血糖能力最强,毒副作用最少,医疗花费不高. 一
胰岛素的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等剂型。 1.超短效胰岛素为人胰岛素类似物,是近几年使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来的,起效时间为15分钟,作用高峰30~45分钟,持续时间约2~4小时。短效胰岛素是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 6~8小时,动物胰岛素有上海和徐州产的普通胰岛素或中性胰岛素注射液,人胰岛素有诺和灵R和优泌林R等。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均需三餐前皮下注射,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短效胰岛素可静脉给药,此外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还可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给药,治疗血糖难以控制的1型糖尿病。由于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起效时间慢,作用时间长,故早期餐后高血糖和下一餐前的低血糖危险升高,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依从性差。而超短效胰岛素具有起效快,达峰快,作用时间短等特性,更符合生理需求,更好的降低餐后血糖峰值,低血糖发生较少,治疗更方便,对容易发生低血糖的老年人或糖尿病肾病患者尤为适用。 2.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 4~12小时,持续时间约14~20小时。国产的有徐州产的中效胰岛素,进口的有诺和灵N和优泌林N,一般用于控制夜间和空腹血糖,可在清晨和睡前皮下注射,既可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亦可与短效胰岛素合用。 3.长效胰岛素也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小时,作用高峰 14~20小时,持续时间
约24~36小时,上海和徐州产的精蛋白锌胰岛素属此类,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国内已有:甘精胰岛素每天一次,24小时平稳降糖,方便实用。长效胰岛素由于作用时间长,每日仅需要注射一次,常于清晨皮下注射,往往需要与短效胰岛素合用。 4.此外,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30R是指将30%的短效R与70%的中效N胰岛素混合;50R是指短效R和中效N各占50%。上述药物起效时间均为30分钟,达峰时间为2~8小时,持续时间为24小时。胰岛素预混制剂每日只需皮下注射2次(早餐前和晚餐前),对一些抽取胰岛素有困难的病人有特别的方便性,胰岛尚有一定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用此种剂型。其缺点则在于不能随意调整其中的短效或中效胰岛素的剂量。
胰岛素的使用
胰岛素初开始剂量的估算的确是值得广大非糖尿病专科或参加工作不多久的同道们共同学习一下,有许多方法可作为初始剂量选择的参考:
①根据尿糖的多少选择:一般来说哪一次尿糖为几个加号,就应该按每个加号2-3个单位在上一顿饭前打适量的胰岛素;
②按血糖高低打胰岛素:按(血糖-100)×公斤体重×6÷2000的公式计算胰岛素的用量;
③按每片磺脲类降糖药合5个单位胰岛素来计算:如早饭前吃两片优降糖,可以改为10个单位胰岛素;
④根据经验决定胰岛素的用量:大多数病人初始量18-24u/天,可根据血糖在三餐前打8、4、6或者10、6、8个单位的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初始剂量,这是一个比较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
真是太感谢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太好的东东谢谢楼主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冬胰岛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