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7岁。晚上睡觉到了下半夜心脏老是跳醒跳的很快,去做了一个动态心电图说我心脏脏早博:吃了半年的药还是没有治好...

心脏早博_百度知道
前几天例行体检时我还是早博,现在已经两年多了在医院体检时心电图查出我心脏早博,再说我也没任何不适感。请问谁知道这方面的知识,我就没管它,谢谢,医生说是房性的,要求我进一步检查,我也没有任何不良感觉,因为深入检查较贵,帮忙解答一下,医生也没说什么,我当时也没在意,而且还很费时间,只说让我掏钱去再深入检查
提问者采纳
包括 抗心律失常药,明确有无心脏病、咖啡等、酒,可毫无感觉和症状。 无论是哪种早搏,控制心脏的电活动。  产生早搏的原因多种多样,特别是洋地黄,减少肾循环血流量8-10%。成年人的早搏大多 与忧虑有关。再加一些流传的说法,需请专科医生处理,由于心室强有力的收缩,从 而代偿了早搏导致的血液搏出量的减 少,有的人每天几十个早搏、因病,有的自以为是频频停搏、过 度吸烟,要作具体分析,生活中避免烟;老年人可在便秘后发生,心脏电活动的起源点是右上方的一个微小结构——窦房结,往往越可能是功能性,有的表现为明显心慌不适。现代医学证明,在心电图上各不相同,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过早搏动、饮酒或饮浓茶;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早搏就是指在有节奏的心脏搏动之间。这时就可使整个心房或心室在正常节律中突然提前兴奋与收缩、二尖瓣膜病,甚至有的人一切都正常,有的感觉心脏欲从喉咙里跳出来。 若查出有心脏疾患,可能会使他很快发生心力衰竭或其他严重情况。这种功能性早搏在诱发原因去除后即可消失,即由于不了解良性早搏的意义而紧张和忧虑有关的症状;即多源性或多形性&quot,即治疗早搏的药物本 身也会引起早搏,但毫无影响、紧张,这些术语给病人精神上的压力可想而知,通过像电线似的传导系统传至心房与心室肌肉,则不需要治疗;病理性早搏&quot。  错误二,使他寝食不安。可以说,叫房性早搏,也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慢心律。每分钟多于6次的频发早搏,不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所减少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仅为5%。  不能否认,那么频发早搏会导致心肌缺血,越模摸越紧张,应当冷静检查发生早搏的原因后,都属于功能性早搏:早搏是心脏停跳  所谓早搏。它可以出现于正常的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升学 体检时发现;危险性室早&quot。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医生问诊和体格检查。偶发房性早搏,有的人是因为过度疲劳或劳累,早搏并没有使心脏停跳。  另一方面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X线胸片,功能性即生理性早搏甚为常见;但是。如上 述各项检查均属正常,还可伴有胸闷。  早搏的危害如何呢。有症状的可能是病理性早搏。此外,感觉越明显的早搏,我这里有篇文章。正常人在过度劳累;,可能突然死亡,伴有 心脏病的称做器质性早搏;连续48小时观察,这种早搏要是发生在一个原有严重心脏病的人身上,有无症状或症状轻重并不与早搏的数量或频发程度成正比,是心脏有病。  心脏整齐。早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不但浪费医疗资源,窦房结有规律地每分钟发出60 ̄100次电脉冲,早搏可分为房性 早搏。但是,可考虑使用少量镇静剂或B受体阻滞剂,但却需要积极加以治疗,例如心得安。如果搏动的产生部位在心室。  错误三。凡是有气急或心脏扩大等心脏病表现。频发房性早搏常为心脏病人发生心房颤动的前驱,早搏是最常见的;。通常早搏的防治要从二方面着手;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过早搏动简称&quot,几乎每一次早搏都像鼓槌敲击他的胸部.;来源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早搏,每日不停触摸自己的脉搏,不必静脉用药。评价疗效的标准是症状的减轻或消失,也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形成早搏的机理非常复杂,或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每分钟五次以下的偶发早搏;。由于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都有降低心功能?  --------------------------------------------------------------------------------  字号选择〖 大 中 小 〗&#47。也有的人甚至发生频繁的早搏。  器质性即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见,这是因为早搏后 那次搏动的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多,还要做运动试验。绝大部分病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一些与心理因素。另外一些人则是因为心脏传导系统受到炎性产物的刺激或破坏(如心肌炎等),避免药物过量、头昏等不适;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错误一,向整个心脏传布:有的人是因为过多食用兴奋剂, 只要病人无心动过缓,思想上十分紧张与恐惧。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或长 期失眠所致的早搏,有的人是因为受了较强的精神刺激,由电活动转化为机械收缩。会自己搭脉的人可以感觉到,甚至在精神上完全崩溃。对于&quot、窦性早搏和房室交界区性早搏,如症状确系早搏直接引起、期外收缩。有些人只是偶发早 搏,往往是比较专科性的问题。例如冠心病与心肌梗塞病人发生早搏常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心律平,尤其是室性早搏、就业或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的。  在名目繁多的心律失常中、心肌病的病人中十分常见。有人报告在无症状的正常人中、胸闷,对身体健康几乎无影响。不可使用对脏器毒性作用过大的胺碘酮(也叫乙胺碘呋酮);出现频发早搏而自己毫无感觉则器质性可能大些,如精神兴奋,应去医院检查有无隐藏的心脏 疾患,则有70—80%的人出现早搏。来源于心房的早搏、消化不良。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房或心室内某一区域的兴奋性过高、酒。  错误四。如果无严重心脏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应选用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 测,老人与儿童出现早搏常为器质性的。  通常情况下。应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种类的早搏以及早搏次数的多少,卧床不起,就是房性早搏,进 行x线、心肌病。有人认为 早搏就是不正常,心脏也没有停跳,即心脏受到窦房 结以外部位的指令而提前收缩,早搏 后那一次脉搏稍强、更年期,但这些学生仍然活蹦乱跳。随着运动,室性(或房性)早搏&quot.、心功能不全,或者由于传导通路上发生故障、甲状腺功能亢进。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而不是早搏的数量与频度变化,故在用药时应权衡利弊。它是在种种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病理情况下。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更多见;也可发生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样反而促使早搏增多。在各种体检的心电图上对查出早搏的结论往往为&quot、电解质紊乱及严重心功能不全时,很不舒 服。  得了早搏怎么办、咖啡等刺激性 炊料时、心肌损害,6次以下者多属 于生理性早搏,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应选用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或至少使用现有的诊查手段不能发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异常的人,频发室性早搏可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它使心脏还没有来得及充满血液就开始搏动,你可参考一下。  临床上。主要包括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应充分解除顾虑,一般很难自行判断 性质;高血压性心肌病人的早搏常与心室肌肥大及劳损有关。各人感觉不一致;室早&quot,如心肌缺血,一般不会影响心脏的血液搏出量和供血,对早搏有恐怖心理。精神紧张的人,因为它的转化往往可使你猝不及防;功能性早搏&quot、心脏传导阻滞及心功能不全,故又可感觉到有心跳停顿的感觉;风心病人的早搏常提示心功能不全:有早搏就必须用药消除  发现早搏后,早搏本身可在一些病人身上产生症状,甚至产生新的心律失常等副作用、高血压。良性早搏的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通常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原则是。有资料显示,病人可以毫无感觉,或者是具备冠心病易发因素如高血压,而这种早搏恰恰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只不过许多人 没有感觉到而已,病人难受时。有人每天发生数千上万次早搏毫无症状,心肌缺血更加明显,尤其是当病人存在心肌缺血,也会来几下早搏。  早搏常见于各种心脏病、甲 亢性心脏病等。若早搏时出现心绞痛或心力衰竭、饮酒,如果有严重的心脏病、激动、严重缺氧或某些药物中毒时发生的。  生理性早搏多发生在情绪激动。如果窦房结之处的心脏组织?  --------------------------------------------------------------------------------  字号选择〖 大 中 小 〗&#47,如早搏频发,这种早搏的出现是心肌缺血与损伤的一个重信号,病人症状的轻重也常常与各同一时间早搏频发程度不相关、缺氧,没有 症状的也不能排除病理性的可能,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可用扩张冠状动脉药如消心痛及吸氧,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心脏跳动时。它们的形态,就感觉心跳到了喉咙口、焦虑不安时;早搏&quot、缺氧,过于频繁的早搏则不然;器质性的早搏纷至沓来时;:对功能性早搏尽可能不用,主要是搏出血液满足全身组织器官的需要。不 伴有心脏病的称做功能性早搏。一个平时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健康人,因它们有可能转变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通常把每分钟出现6次早 搏作为一个界限、电解质紊乱,丝毫 没有异样的感觉,依次可分房性,叫房室交界性早搏,后有机械性收缩和舒张。  让人担心的早搏、喝咖啡,这样对健康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可在休息或卧床失眠时发生,只 是搏出的血液比正常搏动稍少一些,提前收缩一次。这要取决于不同的人。发生早搏。发现有早搏的病人应当到医院检查,可以明确地把它们区分出来,它的预后良好。所以,可以感到心脏跳动,口服钾镁制剂纠正低血钾及低血镁、茶?首先要对早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心脏的跳动受最高统帅机关——窦房结的指挥,如发热;如早搏产生在心房、咖啡等过量,很多学生在心电图中有 早搏。正常情况下,又没有正确认识早搏的意义,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期前收缩或早搏,而不是由 早搏的次数或症状而定,应在医生指导下 用药、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心电图,不同的病,每分钟少于6次的早搏。同一个人的早搏一天不同时辰的频度很不相同。但是;早搏&quot,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所致的症状,医生又没有耐心对病人作解释时,用心得安、咖啡等过量时、喝浓茶时均可发生早搏,因为它不会给病人带来猝死的风险。  一般认为;以及过早的&quot,病人切不可自行贸然试之、过劳以及烟、规则的搏动:早搏由心脏病引起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其实,这种说 法失之偏颇,对发生者作全面深入的检查,两者对脑循环均无影响,因活动后心脏负担增加,即为室性早搏;室早&,每分钟6次以上者 多考虑病理性早搏,早搏在器质性心 脏病患者中发生率更高、类似坐电梯快速升降时的感觉或心脏偶然的有力搏动。对病理性早搏,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而合理的治疗、肥胖,但性质不同、酒,供应人身脏器的代谢需要,好像停了一 次:早搏的频率和症状与 危险性有关  过去,叫室性早搏,则肯定是器质性的了,可有50%的人出现早搏,仅在医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时才被发现, 适当使用镇静药。  &quot。  早搏的自我防治  --------------------------------------------------------------------------------  字号选择〖 大 中 小 〗/、心肌炎,有的说是心脏荡了一下、恶心,有冠心病家族史和有动脉粥样硬 化危险因素者,或期前收缩;室早&quot、家族史等的人出现早搏,这称为&quot,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有些健康者出现几个早搏后。  一是消除病因及诱因;是否影响健康,如心房或在心室在窦房结以正常节奏发出电脉冲之前抢先激动。某些药物也可诱发早搏。对有症状者。  病理性早搏多发生在冠心病。良性早搏见于心脏正常的病人,偶发室性早搏减少12%,即使早搏频发,如茶.,是由异常心电现象引 起的心脏提前收缩、疲劳、抗心律失常药等以及预防感冒等、咳嗽。心肌炎处于活动期的病人和冠心病的病人,它可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达25%左右。通过心电图检查,在体检中遇到上述情况时。正常人在24小时之间也会发生几次早搏。口服用药即可;在体力活动与心率增快时出现早搏常提示器质性疾病可能。许多有早搏的病人本无自觉症状,症状很多、 神经紧张,使用镇静药安定,几乎所有的人在 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可能忧心忡忡.,搏出的血量和供血自然深受其影响而锐减,早搏的治疗要因人、因不同的部位等而异,消除恐惧心理,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治疗,或在大量吸烟。单纯的早搏不能与心脏病划等号、规则的跳动,其对人体的危害性主要取决于产生早搏的原有疾病,因而心脏产生了整齐,从而有节奏地泵出血液,这不完 全正确、心律平或莫雷西嗪治疗房性早搏;不正常心电图。发生早搏时、低血钾,甚至心室颤动而猝死、减慢心电传导。对于与早搏无直接相关的症状者,应充分解除顾虑、风湿活动。根据 指令所在地的不同,穿插着提早的搏动,对病人精神的打击更大;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  --------------------------------------------------------------------------------  字号选择〖 大 中 小 〗&#47,这会有利于早搏的 消除,例如室性早搏在心肌梗塞,有时早搏虽然只是偶尔发生,如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险、利尿剂,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多可能为器质性.,其危害最小.类似于这些情况的,选用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  没有心脏病的早搏之所以称之为良性、高血脂、贫血,连续24小时观察动态心电图,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高 血压,这称为&quot。也有不少医生或病者反复使用收费很高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早搏的多少。但早搏发生在正常心脏也并罕见、心绞痛或心力衰竭、莫雷西嗪等治疗室性早搏,窦房结按时发出一定频率的冲动。  早搏不能与心脏病划等号  正常的心脏先有电的激动。当然,减少脑循环血量8—12%、烟,情况就两样了。有些病人可觉心悸;来源于心室的早搏。  早搏该如何去治疗,可使心搏出量减少,关键在于有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很难一言概之。根据早搏起源的部位,应立即住院,自己不好判断,也不会对心脏造成损害、茶,窦房结发出电脉冲频率加快、连发的&quot、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药物中毒时。器质性早搏对健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使心脏传导系统产生功能性或组织结构上的改变而引起这种情况统称为器质性早搏。早搏的危险性是由原发 病的严重性和早搏是否有发展为恶性 心律失常的趋势来决定的。当这种报告单交给病人、房室交界处与室性早搏三种,就会使心脏在没有充分被血液充盈之前。在正常成人休息时  早搏很常见,也无任何心脏病证据可见。常有不少良性早搏病人。  总之, 导致这一次的脉搏减弱,而是在升学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可发生于正常人、喝浓茶、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病人、急性心肌炎、氯仿等毒性作用,如过度吸烟,洋地黄类药物,也叫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情绪激动、奎尼丁。及发热等均可诱发、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锑剂,也称期前(期外)收缩早博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博。常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过早搏动简称早搏,低血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均可引起、心室、饮酒
【早搏的概念】
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 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早搏的症状】
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早搏的原因】
可发生于正常人,如过度吸烟、饮酒、喝浓茶、情绪激动。及发热等均可诱发。常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病人,洋地黄类药物,锑剂、奎尼丁、氯仿等毒性作用,低血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均可引起。【早搏的治疗】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过早搏动 ,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
频发房性早搏的病人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 ,合理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维拉帕米 (异搏定 )为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适用于心率偏快、血压偏高、心功能良好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1片 (40毫克 ),每日 3次。或服缓释片 ,每次半片— 1片(1 20— 240毫克 ),每日 1次。服药期间要注意心率和血压变化 ,如心率每分钟慢于 55次者则停用。
美托洛尔 (倍他乐克 )为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交感神经张力亢进、血压偏高、心率偏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 ,且心功能良好者。口服每次 12. 5毫克 (每片 50毫克 ),每日 2次。服药期间可致心动过缓。
普罗帕酮 (心律平 )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心率偏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3片 (每片 50毫克 ),每日 3次 ,有效后改为每次 2片 ,每日 3次维持。可有口干、唇舌麻木、头痛、眩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用量较大时 ,极个别病人会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窦性静止、心搏骤停等。早期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长期服用可致心功能减退。
胺碘酮 (可达龙 )能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抗心律失常药 ,适用于心率偏快、心功能较差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1片 (0. 2克 ),每日 3次 , 1周后改为每次 1片 ,每日 1次维持。最后可以每次半片 ,每日 1次维持。可有心动过缓、心电图Q—T间期明显延长 ,口干、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便秘、失眠、多梦、头昏、头痛、眼眶痛、角膜微小沉淀 ,偶尔会影响视力。少数病人可有甲状腺功能紊乱、肺泡炎、肺纤维化、肝肾功能暂时性损害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对碘过敏者或心率慢于每分钟 55次者禁用。
地高辛加异搏定地高辛为强心药 ,异搏定为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两者合用 ,适用于较难治、心跳较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地高辛 ,每次半片 (0. 125毫克 ),每日 1次。合用异搏定 ,每次 1片 (40毫克 ),每日 3次 ,或口服缓释异搏定片 ,每次半片— 1片 (120— 240毫克 ),每日 1次。服药期间 ,如心率每分钟少于55次者则停用。【早搏的中医治疗】
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 15克 ,桂枝 7. 5克 ,党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各 15克 ,生姜 3片 ,大枣 5枚。每日 1剂 ,每剂 2次 ,水煎服。一般早搏较频繁者 2~ 3剂见效 ,频繁者 4~ 5剂可治愈。
加减 :阴虚内热、夜寐不安者去桂枝、生姜 ,加灵磁石 25克 ,牡蛎 50克 ;气虚者加黄芪 15克 ,五味子 7. 5克。
黄芪汤加减:黄芪 20克 ,麦冬、苦参、丹参、炙甘草各 12克 ,茯苓 13克 ,炙五味子5克。每日 1剂 ,每剂 2次 ,水煎服。一般早搏较频繁者 3~ 4次见效 ,频繁者 5~ 6剂可痊愈。
加减 :心悸、心慌、失眠者加用灵磁石 20克 ,红枣 12克 ,柏子仁、枣仁各 10克 ;胸闷痛加用广郁金 10克 ,川芎 6克 ;心阳虚 ,心动过缓 ,舌质淡白者加用苦参 6克 ,党参20克 ;邪热忧心者加用菖蒲、广郁金、蒌皮、竹茹各 10克。
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 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早搏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三次心搏后有长间歇。早搏插入两次正规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除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早搏大多选作用于心房和房室交接处的Ⅰa、Ⅰc、Ⅱ、Ⅳ类药,而室性早搏则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早搏常需紧急静脉给药。以Ⅰb类为首选。急性心肌梗塞初期仍常首选静脉内利多卡因。心肌梗塞后若无禁忌,则常用β-阻滞剂治疗。原发或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禁用Ⅰ类药,原发性者可选用β-阻滞剂、苯妥英或卡马西平。继发性者去除病因,宜用异丙肾上腺素或心房或心室起搏治疗。
近年研究(CAST 1989)提示,抗心律失常有增加死亡率危险。即使有心脏病患者控制室性过早搏动,亦无证据证明使猝死率降低(除心肌梗塞后用β阻滞剂外)。因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应权衡其利弊。国内曾有非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患者(主要为过早搏动)较大系列多中心试验、较长时期随访,室上性心律失常用普鲁帕酮、莫雷西嗪、室性心律失常用普鲁帕酮、莫雷西嗪、美西律治疗具有一定疗效,未发现严重心脏事件,但用药过程中仍需密切随访监测其效果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有心功能不全者尤需谨慎。
心脏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心脏早博,是什么意思?我爸爸57岁了,作了个心电图,说是早博,和窦性心律,问题大吗?
心脏早博,是什么意思?我爸爸57岁了,作了个心电图,说是早博,和窦性心律,问题大吗?
08-09-24 & 发布
什么是早搏,其发生的机制及共同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在心脏的搏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个或数个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称为过早搏动,又称为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早搏是主动性的异位搏动,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引起早搏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健康人的心脏也可能发生早搏,而在病态心脏更易发生。健康人发生早搏往往有一些人为的诱因,如情绪激动、饱餐、过劳、上呼吸道感染、胆道系统的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过早搏动约40%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易发生早搏的心脏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引起早搏的其他疾病有甲状腺机能减退、贫血、低血钾等。各种对心脏的刺激性因素,如心导管检查,由于对心壁的直接刺激,可出现房性或室性早搏;在心导管检查过程中过度用力,或过快地抽取血液标本,或加压快速向心脏腔内注射造影剂等,都可以发生过早搏动。心脏手术时对心脏的按压、牵拉或者进行瓣膜分离、安装心脏起搏器都可以产生过早搏动,这些刺激因素一旦消除,早搏就可以消失。应用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过早搏动,尤其是洋地黄类药物,其他如咖啡因、异丙肾上腺素等,停用这些药物早搏可以消失。? 目前,关于早搏发生的机制有三种观点:一种理论认为是心肌的局部存在一个兴奋性增高的异位起搏点,这个异位起搏点,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下,主动地发生激动,使心房或心室发生提前搏动;另一种理论认为是由于折返,即窦性冲动下传时,一部分心肌尚处于相对不应期,而当其余部位的心肌激动已完毕,激动再传至这部分心肌时,可使这部分心肌产生一次提前搏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心肌内,特别是在心室肌内存在一个活跃的、有一定节律的异位起搏点。? 早搏的共同心电图特点是提前出现的单个或两个异位节律的电激动,常因干扰下一周期的正常心律而出现代偿间歇,少数是插入性的。可依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为偶发早搏、多发早搏、频发早搏。某些频发的早搏可出现一定的配对规律,如二联律、三联律;如先后出现的早搏之间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而与正常节律之间则没有固定的偶联时间关系,此种早搏可出现在心动周期的任何部位,因而可以产生房性或室性融合波。
何谓期前收缩,有哪几种?? 期前收缩亦称期前搏动,简称早搏、早跳。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顾名思义,就是在正常心律的基础上提早发出的一种心跳。 由于期前收缩是在窦性或异位性心律的基础上,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一点提早发出激动,过早地引起心脏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一次除极。这个兴奋点可以在心房、房室连接区、心室的希氏——蒲金野氏系统,甚至就在窦房结。因此,可分别称为房性、房室连接区性,室性或窦性期前收缩。 早搏是很常见的,任何人在一生中都难免不发生。一般来说,年龄愈小愈罕见,年龄愈大愈多见。其最高发生率介于50—70岁之间。5%左右的健康人可发生过早搏动。 有早搏时如摸脉搏,就会发现脉搏漏掉一次而实际是心脏提前跳了一次,随后就有一个长的间歇。提前的心跳是因为心脏收缩过早心腔内所充盈的血量减少,泵到大动脉中的血量也减少,不能把脉波传到周围动脉引起脉搏,所以形成脉搏脱落,这也就是中医诊脉时所出现的“结代脉”。
早搏能影响健康吗??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人问:“早搏”能影响健康吗??前面已经谈过,心脏的跳动是受窦房结指挥的。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发出的规律性的冲动,经过心脏的传导系统传至心房和心室,从而带动整个心脏的跳动。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房内或心室内的某一部分心肌的兴奋性过高,或者由于传导系统发生故障,这时就可使正常节律中突然出现提前兴奋与收缩,这种情况就是早搏,又称为过早搏动或期前收缩、期外收缩。根据早搏起源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与室性早搏三种。最多的是室性早搏,其次是房性早搏,最少见的是交界性早搏。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人报告在无症状的正常人群中,连续24小时观察动态心电图,可有50%的人出现早搏;连续48小时观察,则有70%~80%的人出现早搏。? 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时,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发生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可以感到心脏跳动;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故又可有心跳停顿的感觉。各人感觉不一致,有的说是心脏荡了一下,有的感觉心脏欲从喉咙里跳出来,有的为明显心慌不适。此外,还可伴有胸闷、恶心、咳嗽、头昏等不适。也有的人甚至发生频繁的早搏,可毫无感觉和症状,仅在医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时才被发现。? 心脏整齐、规则的跳动,主要是搏出血液满足全身组织器官的需要。发生了早搏,尤其是室性早搏,可使心搏出量减少。但是,每分钟少于6次的早搏,对身体健康几乎无影响。偶发房性早搏,所减少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仅为5%,偶发室性早搏减少12%,两者对脑循环均无影响。每分钟多于6次的频发早搏,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可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达25%左右,减少脑循环血量8%~12%,减少肾循环血流量8%~10%,这样对健康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关键在于有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如果有严重的心脏病,那么频发早搏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力衰竭。频发房性早搏常为心脏病人发生心房颤动的信号,频发室性早搏可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而猝死。如果无严重心脏病,即使早搏频发,也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临床上,功能性即生理性早搏甚为常见。正常人在过劳、紧张、激动、焦虑不安时,或在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喝浓茶时均可发生早搏,也可在休息或卧床睡眠时发生;老年人可在便秘后发生。这种功能性早搏在诱发原因去除后即可消失,对发生者作全面深入的检查,也无任何心脏病证据可见。有些健康者出现几个早搏后,思想上十分紧张与恐惧,这样反而促使早搏增多。? 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见。它是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它病理情况下,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活动、高血压、低血钾、严重缺氧或某些药物中毒时发生的。 可以说,这种早搏出现是心肌缺血与损伤的一个重要信号。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发生早搏常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风心病病人的早搏常提示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人的早搏常与心室肌肥大及劳损有关。? 总的来讲,老人与儿童出现早搏常为器质性的。若早搏时出现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则肯定是器质性的。凡是有气急或心脏扩大等心脏病表现,或者具备冠心病易发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家族史等)的人出现早搏,多为器质性。? 器质性早搏对健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而合理的治疗。
房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房性早搏多数见于正常人,通常不引起自觉症状,亦不会引起循环障碍,有时病人可诉心悸、胸闷。疲劳、焦虑、吸烟、饮酒、喝浓茶、饮咖啡、洋地黄中毒、心房病变、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均可引起房早。不同疾病引起的房早可出现不同的伴随症状,心脏听诊可听到心脏搏动突然提早出现,而后为延长的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响亮,第二心音弱或听不到,早搏的脉搏弱,或者摸不到。? 其心电图特征有以下几点:? (1)提前出现的P′波(P′波可重叠于前一窦性搏动的T波中)。? (2)P′?R间期正常或轻度延长。? (3)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4)P′后QRS波群可正常或畸形。如有畸形QRS波则称为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如P波无QRS波,称为未下传房早。在同一导联上,如果P′的形态及配对间期不同,称为多源性房早。? (5)常有不完全的代偿间歇,即包括房早在内的两个正常P波之间的时间短于两倍的正常PP间距。
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 在正常人群中,室早可因一般的因素而诱发,例如吸烟、喝浓茶、饮酒、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消化不良、血钾过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某些药物等,有的甚至查不到任何原因。在器质性心脏病中,最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及二尖瓣脱垂等。?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常诉说心悸、胸部有“撞击感”。大多数在心脏听诊时即可做出诊断,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的第一心音响亮,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这些特点与房性早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时间较长,属于完全代偿间歇。如果室早频繁发生,有时不易与心房颤动区别,可让病人活动一下,若体力活动后,病人心率加快,而节律趋于规则,则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人体活动后,窦性频率增加,克服了异位心律的显示。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随一个室性早搏,则形成二联律,多见于洋地黄中毒,不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二联律,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多见于正常人,要判断室早的性质,必须综合分析,如果早搏由烟、酒等一些诱因引起,多属于功能性的,一般勿需治疗。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有以下几点:? (1)提前出现的宽大的QRS波群,QRS波间期大于0.11秒,其前无过早的P波出现。? (2)P波可出现在ST段上或埋在QRS、T波内,R-P时间常在0.12~0.20秒,P波与提前的QRS波无关。? (3)ST段及T波方向常与QRS波方向相反。? (4)通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早搏前后两窦性心搏相隔的时间为正常心动周期的2倍)。? (5)有时室早夹在两个连续窦性搏动之间,称为间位性或插入性室性早搏。? (6)有时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或室性早搏形成短阵室速。? (7)在同一导联上,可见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
如何判断室早的危险程度?? 一般的室性早搏当然没有生命危险,不要过分担心。但有时频发的室性早搏,尤其是早波的R波落在前一个搏动的T波上,即RonT,这时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发展为心室颤动,就会危及生命。对于室性早搏,Lown′s将它分为若干级别,级别越高猝死的危险性越大,特别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美国Lown的分级如下:? 0级:无室性早搏。? Ⅰ级:室性早搏<30次/小时。? Ⅱ级:室性早搏>30次/小时。? Ⅲ级:多形性室性早搏。? Ⅳa级:成对(成联律)早搏。? Ⅳb级:室性心动过速。? Ⅴ级:R波落在T波上(RonT)的室性早搏。? 最近,有许多研究发现,室性早搏的数目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Lown′s分级多数专家认为,该分级仅适合于心肌梗塞病人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健康人中常可检出RonT的室性早搏,却无一例促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且RonT现象可出现在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心电图中,尚未发现可促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判断室性早搏危险性,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基础心脏病变,如严重的心肌梗塞,严重的缺血,心肌炎或室壁瘤等;(2)心功能状态;(3)电解质是否紊乱。心脏功能状态良好,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室性早搏一般属于良性的心律失常。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明显受损的病人,如室早≥Ⅲ级,则认为是危险性高,有猝死可能的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后的病人发生室性早搏怎么办? 传统的观念认为,心肌梗塞后的病人如发生室性早搏,则有可能促发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对急性心肌梗塞后病人的预后究竟有没有影响,有多大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心肌梗塞后无症状的室性早搏,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虽然室性早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并不能预防病人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目前世界上多主张: (1)如病人发生的室性早搏无症状,同时心律失常对预后无影响的,对这些病人的心律失常可不必处理。? (2)如果有室性早搏,病人无症状,但心律失常对预后有影响的,对这些病人首先应对基本病因治疗,纠正心力衰竭,处理原发病。可以采用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β?阻滞剂。(3)有室早、有症状,但心律失常对预后无影响的,如果是青年人,可进行手术或消融术; 对有症状而无缺血性心脏病复发或加重的病人,应慎重选用抗心律失常药,以防止药物致心 律失常作用,或带来其他副作用而使病情恶化。? (4)如果发生的室早有症状,并且早搏对预后有影响的,应给予心脏电程序刺激,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如果用药后,单形性持续性室速不再被电程序刺激所诱发,说明该药有效。应用该药,可降低病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机会。但也有人主张采用手术或消融术切除或破坏形成心律失常的病灶,对于不能接受这些治疗措施的病人,可植入抗心律失常的起搏器。
如何对待功能性室早?? 在临床中发现的室性早搏,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其有心脏异常及心脏外的病因,就称这种心律失常为功能性室早。简单地说,就是正常人可出现的室早,它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中,功能性室早的发生率在50%~70%。?要确定室早是功能性的,首先应除外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应选择适当的检查,包括查体、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实验、心室晚电位、心脏B超、心脏核素检查,有特殊需要时,可采用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冠脉和心室造影等手段。其次;还要除外可诱发室早的诱因,如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甲亢等其他系统疾病。另外是分析判断室早的级别,常采用美国Lown分级标准分级。但目前多数专家认为,Lown分级标准,限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正常人相对来说意义不大。到目前仍提不出一个合理的适合正常人室早的心电图分级标准。? 对于功能性室早,有的人能泰然自若,有的人却焦虑不安,惊慌失措,胡思乱想,千方百计地找医生开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些临床医生把功能性室早混同器质性室早,夸大其危害性,给病人开一些控制室早效果较好,但副作用也较大的二、三线药物。盲目追求早搏消失而一味增大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上述做法弊大于利,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造成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滥用,使应用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的病例增加。? 功能性室早患者原则上可不做治疗,如果有明显的症状,宜选用镇静剂,同时减少不良刺激(如戒烟、少饮茶或咖啡),也可以用小剂量的β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氨酰心安等药物治疗。
室性早搏均需要治疗吗,哪些室性早搏需要治疗,如何治疗? 室性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如果是发生于正常人,往往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的疲劳、消化不良、吸烟、饮浓茶或喝咖啡所诱发,如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病人症状明显,治疗应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减轻病人的顾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应激等。药物应选用β阻滞剂或美西律,尽量避免应用Ⅰ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如心电图上出现以下情况,多提示室性早搏为病理性的:①多源性室性早搏。②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③室早出现于前一心搏的T波上(即RonT现象),联律间期小于0.40秒。以上三种情况常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必须及时处理。④特宽型室性早搏,QRS间期≥0.6秒。⑤特矮型室性早搏,即各导联中室性早搏畸形的QRS波群振幅≤1.0mV。⑥室性早搏QRS波群有显著切迹,上升支或下降支不规则。⑦室性早搏的T波尖锐,二支对称,T波方向与QRS波的主波方向一致,ST段呈水平型改变。⑧并行心律型室性早搏。⑨早搏指数小于1。?μ在有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的图形上出现的室性早搏。 病理性室性早搏的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早搏往往随着基础疾病的好转而减少或消失。如果症状明显,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溴苄胺,对室性早搏较为有效。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 ②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对各种早搏均有效。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宜用β?阻滞剂。 ③心动过缓伴早搏者,可给予阿托品治疗。 ④洋地黄类药物:对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搏有效。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早搏,除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外,给予氯化钾、苯妥英钠等可获得控制。 ⑤心肌梗塞后或心肌病病人并发室早,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当同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猝死与心血管总死亡率反而显著增加。原因是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应避免用Ⅰ类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β?阻滞剂虽然对室早的疗效不显著,但能降低心肌梗塞后猝死发生率。胺碘酮对抑制室早很有效,但应注意可能发生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半夜心脏老是跳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