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加白矾能治脚臭吗治癫痫?

验方单方治癫痫
中医学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其生命力就在于疗效。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必须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发展。因此我们治疗癫痫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前人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同时,当今许多医家也在对癫痫进行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不时发表在学术刊物和有关著作中。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有集思广益的思想,积极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努力开拓自己的科研思路和治疗方法。其次在临床工作中,还要注意广泛搜集散在的单方、验方、秘方等有效方药并进行整理归纳。其中发现的一些治病方法。只要我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是我们在治疗癫痫时所不能忽视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下就癫痫常用的方药,根据古今用的报道及当代医家经验进行初步归纳。
             一、 中医古籍方剂
  (一) 抗惊厥、开窍闭常用方剂
  这一类方剂主要是指应用于痫证发作期及癫痫持续状态的中医治疗方剂。由于发作期或持续状态,病情急、时间短,选用成药治疗者多。对这类药物不宜加热煮煎,以免药性挥发。而一般的熄风开窍之品中芳香类为多,此类药物多善于辛散走窜,久服则易伤元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以下所述,对于有市售中成药或原方中用量不载者,不记录剂量)
  1.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牛黄 水牛角 黄连 黄芩 生栀子 朱砂 珍珠 人工麝香 冰片 明雄黄 黄郁金
  临床应用:适用于痫病痰热内闭证之抽搐、神昏。温开水化开送服或鼻饲,小儿酌减,孕妇痫发者禁用。可每6小时服用一次。
  另有牛黄清心丸,与安宫牛黄丸的功用、主治相同,但清热开窍作用稍逊,适用于痫病痰热内闭之轻证。
  2. 至宝丹(《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牛黄 水牛角 朱砂粉 琥珀粉 人工麝香 冰片 雄黄粉 安息香 玳瑁
  临床应用:适用于痫病痰热内闭证之抽搐、神昏。
  用量用法:蜜丸每服1丸,散剂每服0.6-1.2g,日服2次。对于病情复杂,正气虚弱者,可用人参汤化服;热闭邪实盛者,可用童子便合生姜汁化服。孕妇禁用。
  3. 紫雪散(《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生寒水石 生石膏 生磁石 滑石 羚羊角 水牛角 人工麝香 青木香 沉香 丁香 玄参 升麻 甘草 玄明粉 火硝
  临床应用:适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热毒痫之抽风、神昏等症。每服1.5-3g。孕妇禁用。
  4. 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苏合香 安息香 麝香 檀香 木香 沉香 丁香 荜芨 水牛角 朱砂 冰片 白术 诃子等
  临床应用:适用于痰湿痫之神昏、瘛从等症。每服蜜丸1丸,散剂2g,日2次。
  5. 通关散(《医方简易新编》)
  药物组成:猪牙皂角 细辛 薄荷
  临床应用:适用于痫证神昏。每取少许,吹入鼻内取嚏。
  6. 开牙散(《婴童百问·卷二》)
  药物组成:细辛 南星 朴硝各3g 麝香1.5g 蝎梢7个
  临床应用:上药末以少许,用乌梅肉揉和擦牙,兼用细辛、皂角、荆芥末,吹入鼻中。痫发用此,开关窍。
  7. 清开灵注射液
  药物组成:胆酸 珍珠母 水牛角 猪脱氧胆酸 栀子 板蓝根 黄芩甙 金银花提取
  临床应用:静脉滴注。适用于痫病痰热内闭证。
  (二) 风、痰痫
  1. 参功饮(《活幼心书·痫症》)
  药物组成:人参 紫苏 前胡 干葛根 制半夏 赤茯苓 枳壳 陈皮 炒桔梗 甘草
  临床应用:此方适用于因外感风邪诱发或加重者。
  2. 三圣散(《儒门事亲·卷十二》)
  药物组成:防风90g 瓜蒂90g 黎芦7.5-30g
  临床应用:上药3味,各为粗末。每服约15g,以韭汁300ml,先用200ml,煎3-5沸,去韭汁,次入100ml,煎至3沸,却将原煎韭汁,同一处煎2沸,去渣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不必尽剂,以吐为度。主治浊痰壅胸中,上逆时发。
  3. 定痫丸(《医学心司·卷四》)
  药物组成:明天麻 川贝母各30g 胆南星15g 半夏30g 陈皮21g 茯苓30g 茯神30g 丹参60g 麦冬60g
石菖蒲15g 远志21g 全蝎 僵蚕 真琥珀各15g 辰砂9g
  临床应用:上药15味,用竹沥100ml,姜汁20ml,再用甘草120g熬膏,和药为丸,如弹子大,辰砂为衣。每服6-9个,照五痫分引下:犬痫,杏仁5枚,煎汤化下;羊痫,薄荷1g,煎汤化下;马痫,平冬6g,煎汤化下。每日2-3次。治五痫。
  4. 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
  药物组成:柴胡5g 生枳壳5g 川朴5g 青皮5g 炙甘草2g 黄芩5g 苦桔梗3g 草果2g 槟榔6g 荷叶梗10g
  临床应用:本方以宣湿化浊,透达膜原为法,临床多用于痰湿中阻之痫证。
  5. 白羊鲜汤(《千金要方》)
  药物组成:白鲜皮 蚱蝉 大黄 甘草 钩藤皮 细辛 牛黄 蛇蜕皮
  临床应用:方中白鲜皮、钩藤皮、蚱蝉、蛇蜕皮可祛风熄风而止痉;牛黄、大黄清热通腑以降逆平肝;甘草调和诸药;细辛引诸药直达巅顶,其走而不守,可以帮助散风,在治风痫中有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6. 天竺黄(《太平圣惠方》)
  药物组成:天竺黄 牛黄 知母 赤芍药 犀角悄(现已禁用) 钩藤 玄参 桔梗 龙骨 川大黄 白僵蚕 茯神 槟榔 蜣螂
  临床应用:此方除风止抽外,尚有清热、平肝、通降的作用,风痫夹热者之宜。
  7. 天麻散(《普济方》)
  药物组成:天麻 炙防葵 珍珠末 天竺黄 威灵仙 蜣螂
川芒硝 牛黄
  临床应用:是熄风止抽、通下降浊之妙方.可以治疗风痫夹滞患者,但脾虚脾泻者禁用。
  8. 钩藤饮(《普济方》)
  药物组成:钩藤 黄芩 炙甘草各15g 石膏 龙脑各30g 升麻1g 蚱蝉1枚
  临床应用:共捣筛,每3g,以水7分,入竹叶3片,同煎取4分,去滓,分温3服。至夜令尽,7岁全剂,3-4岁半剂。
  9. 乌蛇散(《普济方》)
  药物组成:生乌蛇梢 白附子 半夏 人参 天麻 全蝎 羌活 白僵蚕 石菖蒲 川附子
  临床应用:专治一切风痫、角弓反张、抽搐等症。本方除熄风止痉作用较强之外,尚有补气助阳之品,对兼阳气不足之风痫尤宜。
  10.五生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药物组成:南星 半夏 川乌 白附子各30g 大豆7.5g
  临床应用:上药5味,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5丸,不过7丸,姜汤下。
  11. 细辛大黄汤(《婴童百问·卷二》)
  药物组成:天麻 防风各15g 细辛 大黄 川芎各7.5g 甘草(炙) 附子各15g 乌蛇7.5g 麝香3g 赤蜈蚣2条
  临床应用:上药共为末,同水煮半夏糊,和皂角膏,为丸桐子大,每服一丸,姜汤调下。
  12. 乳香散(《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
  药物组成:乳香15g 绛香30g 石胆0.3g
  临床应用:上药共为细末,每服3g,用黄牛乳一小盏,热暖空腹调下。治风痫,时久不瘥,多吐痰沫。
  13. 控涎丸(《重订严氏济生方》)
  药物组成:生川乌 半夏 僵蚕各15g 全蝎7个 铁粉9g 甘遂4.5g
  临床应用:上药6味,共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15丸,食后用姜汤吞下,忌食甘草。治痫久不愈,顽涎聚散无时,变生诸证。
  14. 沉香天麻丸(《卫生宝鉴·卷九》)
  药物组成:沉香 川乌 益智仁各6g 甘草(炙)4.5g 姜屑4.5g 独活12g 羌活15g 天麻 黑附子 半夏 防风各9g
  临床应用:上药12味,为粗末。每服15g,用水300ml,加生姜3片,煎至15oml,空腹时温服。
  15. 化风丹(《婴童百问·卷二》)
  药物组成:胆南星 羌活 独活 防风 天麻 人参 川芎 荆芥 甘草 全蝎
  临床应用:上药10味,为末,炼蜜丸,芡实大,薄荷汤下。
  16. 医痫无双丸(《寿世保元·卷五》)
  药物组成:南星 半夏各30g 川芎9g 归身 软石膏各30g 天麻21g 僵蚕1.5g 生地黄30g 荆芥穗 辰砂 川独活
乌犀角(已禁用)各15g 白茯苓 拣参各30g 远志 麦冬 白术 陈皮 炒酸仁各15g 黄芩9g 川黄连15g 白附子 珍珠
甘草各9g 金箔30片
  临床应用:上药25味,为细末,用好酒打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17. 清膈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药物组成:陈皮4.5g 贝母3-9g 胆星3-6g 海石6g 白芥子1.5-2.1g 木通6g
  临床应用:上药6味,用水300ml,煎至200ml,温服。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50ml;渴甚者加天花粉3g;热及下焦,小水不利者,加栀子4.5g;如热在上焦,头面红赤,烦渴喜冷者,加生石膏6-9g;如痰火上壅而小水不利者,加泽泻3-6g;如痰火闭结,大便不通而兼胀满者,加大黄9g,或朴硝3-6g.
  18. 三痫丸(《丹溪心法·卷四》)
  药物组成:荆芥穗60g 白矾30g
  临床应用:上药2味,为末,面糊为丸,粒米大,朱砂为衣。每服20丸,用姜汤送下。
  19. 加减导痰汤(《寿世保元·卷五》)
  药物组成:南星 半夏 陈皮 白茯苓 瓜蒌仁 枳实 桔梗 山栀子 黄芩 黄连各30g 甘草 木香 辰砂各1.5g
  临床应用:上药13味,加生姜煎,入竹沥、姜汁,磨木香末,调辰砂末同服。
  20.全蝎五痫丸(《婴童百问·卷二》)
  药物组成:赤蜈蚣一条 南星(炮熟)7.5g 麝香一字 全蝎 防风 朱砂 远志 白附子 芦荟 元胡各3g 金银箔各30片
  临床应用:上药为末,入麝糕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丸,菖蒲、紫苏煎汤调下。
  21. 五痫神应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 乌蛇各30g 朱砂7.5g 全蝎6g 麝香1g 雄黄4.5g 蜈蚣半条 白僵蚕45g 白附子 15g
麝香1g(另研) 白矾30g 皂角120g
  临床应用:上药12味,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22. 坠痰丸(《丹台玉案·卷四》)
  药物组成:大黄 贝母 胆星 青礞石 石菖蒲各30g 麝香3g 蛇含石15g
  临床应用:上药7味,为末,姜汁为丸。每服3丸,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23. 朱砂滚涎丸(《儒门事亲·卷十五》)
  药物组成:朱砂 白矾 赤石脂 硝石各等份。
  临床应用:上药为细末,研蒜膏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0丸,食后荆芥汤下。治五痫等症。
  24. 追风祛痰丸(《万病回春·卷四》)
  药物组成:防风 天麻 僵蚕 白附子 牙皂各30g 全蝎 木香 白矾各15g 南星90g 半夏180g
  临床应用:上药细末,姜汁打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八十丸。病人气血虚者,加人参、当归、胃虚加白术。
  25. 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药物组成:天竺黄30g 雄黄3g 辰砂 麝香各15g 天南星120g
  临床应用:上药5味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如皂子大,温水化服。百日小儿,每丸分3-4次服;5岁1-2丸;成人3-4丸。
  (三) 郁痫
  1. 六安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药物组成:陈皮4.5g 半夏6-9g 茯苓6g 甘草 杏仁各3g 白芥子1.5-2.1g
  临床应用:上药6味,用水220ml,加生姜3-7片,煎至200ml,空腹时服。治痫证痰盛气逆。
  2. 排气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药物组成:陈皮4.5g 木香2.1-3g 霍香4.5g 香附6g 枳壳4.5g 泽泻6g 乌药6g 厚朴3g
  临床应用:上药8味,以水200ml,煎至140ml,热服。治气滞成痫者。
  3. 白金丸(《寿世保元·卷五》)
  药物组成:白矾60g 郁金210g
  临床应用:上2味为末,米糊为丸。每服50丸,温水送下。
  4. 小柴胡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柴胡 12g 黄芩9g 人参6 g 半夏9g 甘草5g 生姜9g 大枣4枚
  临床应用:方中柴胡以疏木,引清气上升,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能开结痰,豁浊气以还清;人参能补久虚,滋肺金以融木;甘草和之,而更加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使邪无内向也。临床关于小柴汤治痫的报道很多,很值得深入研究。
  5. 惊气丸(《和剂局方·卷一》)
  药物组成:紫苏子30g 干蝎7.5g 附子 花蛇 白僵蚕 橘红 天麻 麻黄 南木香 南星各15g 朱砂12g
  临床应用:上药研为末,入研脑麝少许,同研极匀,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1粒,金银花、薄荷汤下,温酒亦可。
  制方之意:以花蛇为君,因蛇善行而能祛风,佐以全蝎搜风更捷。白附子行药势,散阴脏之风,佐以白僵蚕得清化之气,散肌表之风,麻黄、天麻入营透表泻风,脑髓之病,从积气以化,故治气甚为重要。橘红、南星、苏子入营下气,佐以脑髓麝,助诸药开泄上下,升降诸气。妙在不治惊而治风,不治痰而治气。如果对精神运动性癫痫多加生铁落一味。
  6. 景岳服蛮煎(《景岳全书》)
  药物组成:生地30g 麦冬15g 丹皮10g 白芍15g 知母10g 陈皮5g 菖蒲6g 石斛15g 朱茯神15g
  临床应用:景岳用"服蛮"为方名,取降伏心火之意,并谓此方"行滞气,通神明,养正除邪,大有奇妙",临床可用于郁痫火升气郁者,平日心烦懊怒,夜寐不安,遇事则暴躁,独处则郁郁不乐,时作太息,咽干口苦,尿赤便实,脉弦大而数,舌边尖红,舌苔微黄。
  (四) 植物神经性癫痫
  植物神经性癫痫中医表现为气机运行失常者为多,此根据临床经验和文献报道,对其临床常用方进行简要归纳。
  1.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旋覆花 人参 生姜 半夏 代赭石 大枣 甘草
  临床应用:上7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临床上,对于植物神经性癫痫用此方者多,特别是对于腹型癫痫多可辨证使用,临床多可达到止痛止呕的良好效果。
  2. 吴茱萸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临床应用:上4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么剧者,属瞧
也。《金匮要略》云"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又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张汤敏先生用此方辨证治疗植物神经性癫痫所谓的以头痛为主症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 奔豚汤(《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甘草 川芎 当归 半夏 黄芩 生葛 芍药 生姜 李根白皮
  临床应用:以上9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奔豚汤主之。
  4. 苍耳散(《证治准绳》)
  药物组成:白芷30g 辛荑15g 苍耳子7g 薄荷15g
  临床应用: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g,葱汤或茶调服之。
  此方在王肯堂《证治准绳》称芷辛散,专治鼻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易名苍耳散。头位于高巅之上,自当清轻上扬为主,治用宣窍之法。该方对于治疗癫痫常用作引经之药,特别对于头痛型癫痫又为正治之法。
  5.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白芍药 甘草各等份
  临床应用:由于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核方剂有缓解痉挛功效,所以在癫痫的治疗中应用很广,特别是在腹痛癫痫的治疗中更多和其它药物辨证参用。
  6. 选奇汤(李东垣方)
  药物组成:炙甘草 防风各9g 酒黄芩3 g
  临床应用:上药切碎,每服15g,水2盏,煎至1盏,去渣食后服之。治眉骨痛不可忍。
  张汤敏先生治疗癫痫极为推崇此方,认为其不但可作为治疗剂,也可作为引经剂,不仅是治疗癫痫病患者发病后眉棱骨痛、前额作痛的良好方剂,其它类型的癫痫也多采用。
  7. 清上蠲汤(《寿世保元》)
  药物组成:麦冬5g 黄芩4g 羌活 独活 防风 苍术 当归 川芎 白芷各3g 蔓荆子 菊花各2g 细辛 甘草各 1g
  临床应用:主治一切头痛,不论偏正皆效。特别适宜于头痛型癫痫的辨证选用。
  (五) 瘀痫
  1. 抵当汤(《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水蛭30个 虻虫30枚(去翅足) 桃仁20个 (去皮尖) 大黄90g(酒浸)
  上4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临床应用:治瘀痫。
  2. 大黄蛮虫丸(《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大黄300g 黄芩60g 甘草90g 桃仁60g 杏仁60g 芍药120g 干地黄300g 干漆30g 虻虫60g
水蛭60g 蛴螬60g 蛮虫30g
  临床应用:上12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g,每服一丸,温开水送服。
  功用为祛瘀生新,治虚劳而有瘀血干结之证。
  3.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卷上》)
  药物组成:赤芍3g 川芎3g 桃仁9g 红枣7个 红花9g 老葱3根 鲜姜9g 麝香0.15g
  临床应用:上药8味,用黄酒250ml,将前7味煎至150ml去滓,将麝香各入酒内,再煎2沸,临卧服。
  4.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药物组成:当归9g 生地9g 桃仁12g 红花9g 枳壳6g 赤芍6g 柴胡3g 甘草3g 桔梗5g 川芎5g
  临床应用:此方对于顽固性头痛、顽固性失眠、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疗效。该方中包括有四逆散,所以对于伴有气郁的瘀痫更为适宜。
  (六) 治食痫
  1. 大和中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药物组成:陈皮3-6g 枳实3g 砂仁1.5g 山楂6g0 麦芽6g 厚朴4.5g 泽泻4.5g
  临床应用:上药7味,用水300ml,煎至210-240ml,空腹时温服。治食滞痫证。
  2. 妙圣丹(《普济方》)
  药物组成:木香 人赭石 马牙硝 川大黄各0.3g
蝎蛸49枚微炒,以上共为细末;次用朱砂15g细研水飞,麝香3g研,龙脑1.5g研,腻粉0.15g,巴豆去皮心膜7枚裹出去油腻细研用。
  临床应用:将这些药与上述药混合拌匀,滴水为丸,如粟米大。每服3-5粒,磨沉香汤下,量患者大小加减。
  《医宗金鉴》在上述处方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减:雄黄、蝎梢、朱砂、代赭石各6g,巴豆去油3个,杏仁6g,诸药共为细末,蒸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3-5丸,木香汤化服。
  3. 清热和胃丸(《医宗金鉴》)
  药物组成:生川连 生栀子 麦冬 枳实 大黄各15g 竹茹 连翘 陈皮各12g 山楂 炒神曲 炒麦芽各30g 生甘草9g
  临床应用:以上诸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量儿与之,用滚白水化下。此方重在清热导滞,用于食痫初起。
  (七) 热痰痫及惊痫
  1.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药物组成:黄连9g 黄芩 黄柏各6g 栀子9g
  临床应用:治三焦热毒炽盛之证。
  2. 镇惊丸(《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药物组成:茯苓 麦冬各15g 辰砂 远志 石菖蒲 枣仁各9g 牛黄4.5g 川黄连9g 珍珠6g 胆星 钩藤钩 天竺黄各15g
犀角(现已禁用)9g 甘草6g
  临床应用:上药14味,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g,量儿大小与服,用淡姜汤送下。
  3.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药物组成:龙胆草6g 黄芩9g 栀子9g 泽泻12g 木通9g 车前子9g 当归3g 生地黄9g 柴胡6g 生甘草6g
  临床应用:本方证治,是由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上扰所致。
  4. 泻肺汤(钱乙方)
  药物组成:桑白皮 地骨皮各3g 炙甘草3g 生粳米6g
  临床应用:治小儿肺气盛,气急喘嗽。泻肺汤又称泻白散。用于高热惊厥,或由高热惊厥而转属癫痫者。
  5. 大青膏(钱乙方)
  药物组成:天麻末3g 白附子4.5g 青黛3g 蝎尾3g 乌蛇梢3g 朱砂3g 天竺黄6g
  临床应用:上药研细,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至一皂子大,同牛黄膏温薄荷水化一处服之,5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治小儿热盛生风,欲为惊搐,血气未实,不能胜邪,故发搐也。
  6. 蛇黄丸(钱乙方)
  药物组成:蛇黄3个火煅醋淬 郁金7份 麝香1匙
  临床应用:上药为末,饮丸桐子大,每服1-2丸,煎金银磨刀水化下。
  治惊痫因震骇、恐怖、叫号、恍惚是也。(蛇黄可用蛇含石替代)
  7. 龙荟丸(《脉因证治·卷上》)
  药物组成:柴胡 甘草 青皮 黄连 大黄 当归 木香 龙胆草 芦荟 川芎
  临床应用:上药10味,制为丸剂,每服3-6g,温开水送下。
  8. 当归大黄汤(《婴童百问·卷二》)
  药物组成:大黄 炙甘草 当归 赤芍各9g 半夏 川芎各4.5g
  临床应用:上药共为末,每服3g,姜枣煎服。治诸痫,壮热利下,心中恶血。
  9. 大陷胸丸(《伤寒论》)
  药物组成:大黄250g 葶苈子175g 芒硝175g 杏仁175g
  临床应用:上药为末,再入甘遂30g、白蜜250g,为丸,每服5-10g。《伤寒论》云"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该方丸以缓攻,可攻胸肺之痰热。
  10. 龙齿丸(《圣济总录·卷十五》)
  药物组成:龙骨 铁粉 寒水石服各30g 茯神45g
  临床应用:上药为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温米饮下,不拘时候。
  治小儿胎痫风,久为惊痫,时发时止。
  (八) 狂痫
  1.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甘草 小麦 大枣
  临床应用:妇人脏躁,喜悲欲哭,如神灵所灵,数欠身,甘麦大枣汤主之。仲景设此方,系本着"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治则,以治妇科诸郁证。
  以纯甘之剂,以甘缓之,缓急迫之意也。甘草、大枣皆为缓和之药,缓解肌肉拘挛、神经兴奋、各种疼痛等;小麦也有镇静安神之功,尤能养心,1958年第8期《江苏中医》有"从临床体会谈谈甘麦大枣汤的应用标准",具体谈到患者言行失常,或无故悲伤,或喜怒不节者;心烦不得眠,或恍惚多梦,或坐卧不安,或身如蚁走样者;汗多,口干,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常数日不衣者;怕一切声光,怕与人交谈,喜独居暗室者。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薛盟氏以此为基本方,换大枣为枣仁,随证加味,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痫证,疗效满意。
  2. 大承气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大共同12g 厚朴15g 枳实12g 芒硝9g
  临床应用:上药4味,用水100ml,先煎厚朴、枳实,取500ml。去滓,纳大黄,更煮取200ml,去滓,纳芒硝,再上微火煎一二沸,分2次温服。
  治痫证发狂等属于里实热证者。
  3. 丑宝丸(《古今医鉴·卷七》)
  药物组成:牛黄15g 琥珀 辰砂(为衣) 雄黄各3g 胆星30g 礞石15g 沉香 犀角(现已禁用)各4.5g
黄芩(炒)大黄各60g 天麻15g 石菖蒲30g 僵蚕21g 蝉蜕15g 猪心2具
  临床应用:上药15味,为细末,竹沥、猪心血和丸,如绿豆大,每服60-70丸,临卧时用薄荷汤下.
  4. 五痫丸(《婴童百问·卷二》)
  药物组成:朱砂30g 水银7.5g 雄黄30g 珍珠30g 铅60g
  临床应用:上药5味为末,炼蜜为丸,麻子大,每服2丸,金银煎汤送下。
  治癫痫连年不瘥。治因惊成痫,狂言妄语。
  (九) 虚痫
  滋养肝肾,益气养血类
  1.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药物组成:山茱萸 炙甘草各3g 炒芍药 杜仲 当归 枸杞子各6g 人参6-60g 熟地黄9-90g
  临床应用:治痫证日久肝肾亏虚、气血大亏者。
  2. 七福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药物组成:人参6g 熟地 当归各9g 炒白术5g 炙甘草3g 枣仁6g 远志5g
  临床应用:上药7味,用水400ml,煮取280ml,空腹时温服。
  治痫证气血俱虚而心脾为甚者。
  3. 参朱丸(《卫生宝鉴·卷九》)
  药物组成:人参 蛤粉 朱砂等份
  临床应用:上药3味,研为细末,猪心血为丸,如桐子大。每服30g,煎金银汤送下,空腹服。
  4. 平补镇心丹(《和剂局方·卷五》)
  药物组成:酸枣仁7.5g 车前子 白茯苓 五味子 肉桂 麦门冬 茯神各37.5g 天门冬 龙齿 熟地黄 山药各45g
人参15g 朱砂15g 远志 炙甘草各45g
  临床应用:上药15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5. 龙脑安神丸(《御药院方·卷一》)
  药物组成:茯苓 人参 麦门冬 乌犀(现已禁用) 朱砂各60g 地骨皮 甘草 桑白各30g 马牙硝3g 龙脑 牛黄
麝香各9g 金箔35箔
  临床应用:上药13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
  治痫证无问远年日近,发作无时,服诸药不效者。
  6. 断痫丸(《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
  药物组成:蛇蜕9cm 蝉蜕4枚 黄芪 细辛 钩藤钩 甘草各15g 牛黄1.5g
  临床应用:上药7味,捣研为末,和匀。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1岁小儿服2-3丸,2-3岁小儿服10-15丸,人参汤下。不计时候。
  健脾益胃,理气散滞类
  7. 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卷五》)
  药物组成:人参 炙甘草 白茯苓 白术 陈皮 半夏各等份
  临床应用:上药6味,锉散。每服9g,用水150ml,煎至100ml,不拘时服。
  治痫证脾胃虚弱有痰者。
  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药物组成:半夏 大枣 柴胡 生姜 人参 龙骨 铅丹 桂枝 茯苓 大黄 牡蛎
  临床应用:上11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1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徐灵胎胃: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治癫痫必效。当今许多有用此方治疗痫证的验案,该方总的方义是和解肝胆,协调上下,潜阳熄风,因势而利导之,使窒滞之机得畅,横恣之势得过得柔,以达到定痫之效。
  按:赵锡武老先生取柴胡龙骨牡蛎加减为通用方,是因该方兼顾范围较广。方中柴胡、龙骨、牡蛎和肝潜阳熄风,适用于风痫;丹参与龙骨、牡蛎可以养血镇摄,可以治疗惊痫;大黄、甘草、半夏又可以消食化积而治疗食痫;化虫丸治疗虫痫有较好的疗效。
  9. 孔圣枕中丹(《千金要方》)
  药物组成:龟板 龙骨 菖蒲 远志各等份
  临床应用:此方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癫痫,病久体弱,记忆力减退等。
  10. 阳和汤(《外科全书集》)
  药物组成:熟地30g 肉桂3g 麻黄2g 姜炭2g 鹿角胶9g 白芥子6g 生甘草6g
  临床应用:此方可用于治疗常因阳虚脑瘤引起的癫痫。熟地黄甘温,补血生津,滋肾养肝,安五脏,和血脉;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二药相合,麻黄之辛散去熟之滋腻,熟之之滋腻佐麻黄之辛散。二药参合,互制其短,而展其长,一肾一肺,金水相生,散结消块。白芥子化痰之圣药,能消肿止痛,温通经络,肉桂性热走窜,鹿角胶味咸性温,温补肝肾。
  11. 醒脾散(《证治准绳·幼科·卷九》)
  药物组成:人参 茯苓 霍香叶 白术 炙甘草各15g 丁香 砂仁各40粒 制南星24g
  临床应用:上药8味,共为粗末,每服6g,加生姜片3片,冬瓜子(捣碎)50粒,慢火水煎,空腹缓慢。
  治痫病神昏目呆,贪睡多困,微有痰涎。
           二、 当代癫痫验方辑录
  (一) 当代医家验方
  1. 止痫片(河北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南星、葛根各3.5kg,礞石5kg,橘红、钩藤、珍珠母各4kg,全虫、天虫各1.5kg,乳香、没药各2kg,黄芩3kg,蜈蚣50条。制成0.5g片剂。
  用法:成人5-10片/次,小儿3-4片/次,均日3次,3个月一疗程。
  按:此方以祛痰熄风,解肌止痫为主,可用于癫痫或风痰混合痫或风痫。刘新伍自1975年运用此方治疗大、小局限发作共152例,总有效率为92.8%。但少数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头晕等反应,无需停药,可对症处理。孕妇忌服。
  2. 白石丸(黑龙江中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石菖蒲10kg,白僵蚕3kg,蜜为丸,每丸含药石菖蒲5g,白僵蚕1.6g。
  用法:成人每次1-2丸,儿童每次0.5-1丸,均日3次。
  按:此方能熄风化痰、醒神开窍,主治风痫、痰痫与惊痫。李作田等报告治疗1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3个月多数脑电图恢复正常。此方平稳,较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3. 癫痫一号丸(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海参肠、青果、生牡蛎、郁李仁等份,共研细面,蜜为丸,每丸重10g。
  用法:每日3次,12岁以下每次服半丸2/3丸,3个月为一个疗程。
  按:此方中海参肠含钡率高,具有收涩止痫之功,临床用它治疗胃及十指肠溃疡。本方与青果、生牡蛎相配伍,可以敛肝、平肝镇逆,从而达到止抽搐之目的;郁李仁润肠通便加强降逆的作用。钱轶显报道用此方治疗37例,控制20例,近期控制10例,控制率为81.5%。长期服药对肝肾功能无损害。少数患者服药后大便变稀,次数增加和恶心等轻度反应,可以不作处理。此方是一个平和之剂
,可以通治诸痫,但以风痫为宜。
  4. 朱砂一粒丹(山东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炒牙皂、炒乳香、炒没药、陈皮各10g,醋郁金、广木香、紫菀、巴豆霜各8g,甘草6g,朱砂5g,真牛黄1.5g,麝香1g,上药共为细面,醋面糊为丸,绿豆大小,朱砂为衣。
  用法:成人每晚服10-15粒,儿童酌减。随发作减轻而相应减少药量。间歇期(休止期)加服中药汤剂。
  按:此方通下豁痰、行气、开窍、镇惊,主治痰痫、惊痫。五裕民方报道用此方治疗60例,治愈37例,好转5例,无效18例。因此方有巴豆霜、朱砂峻攻或有毒以及有牛黄、麝香稀少、昂贵之品,终非久服之剂。
  5. 宁痫散(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方)
  组成与制法:蚤休、郁金、白矾各15g,广木香、制香附各9g,辰砂1.5g。共为细面,分为10包。
  用法:成人每日1包,儿童减半,可以分作2-3次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
  按:此方行气化痰、清热镇惊为主,适用于痰痫、惊痫。张盛融报道治疗40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方中辰砂终非久服之服,用时宜慎。
  6. 紫石汤加减(辽宁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紫石英、郁金各25g,寒水石、僵蚕、青礞石、磁石、天麻各20g,
代赭石50g,朱砂、白附子、胆星、川大黄、节菖蒲各15g,小白花蛇2条,蜈蚣5条,全蝎、人参各10g,西花10g(或红花20g)。以上诸药共为细面。
  用法:成人每次服5g,身体壮实者可以增加至7g,小儿用量酌减,每日2次。
  按:本方着重清热平肝、镇惊熄风,兼祛痰通下,并加用人参补气,是一个通治诸痫方,宗乃秋等报道用此方治疗38例,临床治愈23例,显效14例,死亡1例。
  7. 五虫丸(江苏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全蝎、蜈蚣、乌蛇、僵蚕、地鳖虫各等分。共研极细面,蜜为丸,每丸重5g。
  用法:小于5岁每次服5g,6-10岁10g,成人15g,均每日服2次。15日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2-3个疗程。
  按:此方用"五虫"着重熄风止痉,治风痫为宜。张华报道用此方治疗28例,21例停止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抽搐减轻,3例无效。
  8. 甘松汤(浙江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甘松、凌霄花、白附子、石菖蒲各10g,代赭石30g,藜芦20g。
  用法:煎汤内服,日一剂。
  按:甘松性味甘温,现代药理研究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与活血化瘀之凌霄花以及祛痰镇肝的白附子、石菖蒲、藜芦、代赭石相伍,对痰痫、瘀痫均有效。曾广盛报道用此方治疗41例癫痫,13例无效。由于方中藜芦逐痰作用强,常有胃肠道反应,故宜冷服。此方短期应用尚可,久服则不宜。
  9. 痫定(湖北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方:粉葛、郁金、木香、香附、丹参、南星各30g,白胡椒(7岁以下不用)、白矾、朱砂各15g。共研细面。
  用法:7岁以下每次1.5g,7-15岁3g,16岁以上7g,均日服2次。30天为一疗程,有效者停10天后续服一疗程。
  按:此行气化痰为主,佐用活血安神法,主治痰痫。刘天峰报道用此方法治疗48例癫痫,痊愈43例(2年无复发),好转4例,1例无效。个别患者服药初期症状加重,但继续服用可获效。剂量过大时有恶心、胃灼热感,进食后可减轻。
  10.治癫痫方(福建医药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将僵蚕、地龙、钩藤、代赭石各150g,全蝎100g,蜈蚣100条置于瓦片上烙干,烤至焦黄,加入明矾150g,紫金锭30g,混合研细面。
  用法:早晚各用炙黄芪、石菖蒲20g,煎汤冲服上述药面3g,儿童用量酌减,连续服用80天。
  按:此汤、散,重在熄风化痰,兼用黄芪益气,对风痫、痰痫、惊痫为宜,也可用于发作频之虚痫。伍后胜报道用此方治疗36例癫痫,22例停止发作,8例发作减轻,6例无效。
  11.痫风散(江苏中医杂志方)
  组成现制法:熊胆、白矾、牛黄各6g,
炙蜈蚣、炙僵蚕、朱砂各10g,炙全蝎、制半夏、马宝、橄榄、郁金各10g,生大黄30g,混匀。共研细末。
  用法:休止期日服一次,发作时日服2次,每次服6g,轻者半粒,重者用1-3粒。
  按:此方化痰熄风、清热通下之力颇强,对痰、热、惊、风诸痫均宜,但方中之熊胆、马宝、牛黄均稀富之物。唐文轩报道用方治愈22例癫痫。
  12.痫宁片(广东新医学方)
  组成与制法:漂南星10g,胡椒30g,水牛角10g,冰片0.3g,诸药制成9片。
  用法:成人每次服3片,一日服3次,儿童用量酌减。
  按:此方以南星逐痰,胡椒行气降浊,水牛角清热,冰片醒神开窍。可以通治诸痫,但以痰痫、惊痫为宜。俞丽云等和赵翁平曾经先后报道运用该方治疗癫痫25例和65例,其效果分别为90%或75.9%。
  13.龙角丸(吉林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炙马钱子1g,地龙1g,皂角0.25g,胎盘1g,上药研细蜜为丸,重1.5g。
  用法:成人每次1丸,儿童半丸,均日2次,淡盐水送服。
  按:马钱子有毒之品,其主要功用是散血热、止痫。现代药理研究说明它能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与熄风通络止痉的地龙和祛痰的皂角相配伍,有较好的治痫作用。另方中重用补气血之胎盘,乃对虚痫尤宜。宋选卿用此方治阴痫,获得一定效果.但马钱子毕竟是毒品,过量会加重惊厥,用时宜慎。
  14.癫痫丸(吉林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钩藤5g,半夏5g,郁金5g,白矾2.5g,代赭石1.5g,蜈蚣300条,鱼膘1g,朱砂5g,以上诸药研细面,水丸绿豆大。
  用法:成人每次服3g,1日3次,儿童量酌减。
  按:此方以祛痰熄风为主,主要用于痰痫、风痫。方中朱砂用量偏大,不宜久服。宋选卿曾经报道用本方治疗阳痫有一定效果。
  15.青果膏(江苏医药方)
  组成现制法:由青果、白矾、冰糖组成。先将鲜青果2.5g,置铜(砂)锅内加水至青果浸没为度。文水煮灶,捞出青果,此为一液。将捞出之青果去核捣烂如泥,再加水适量,煎之无味去渣。此方二液,将一、二液混合入明矾45g,文火煎熬至1kg左右时,再加入冰糖1-1.5kg,熬成煎膏。
  用法:上述剂量为成人一个疗程即一个月的总量,分60次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一般服1-3个疗程,儿童用量酌减。
  按:青果酸收敛肝,白矾祛痰,冰糖调药味。此方平和,对轻型痰痫、惊痫有效。
  16.复方青黛片
  组成与制法:本方按下列比例配制:硼砂3份,青黛1份,山药6份。共为细末加赋型剂压片,每片重0.5g。
  用法:成人每日服3次,每次5g,儿童酌情减量。饭后温开水送服。用药中半年不发者改为每日2次,量不变,一年不发者改为每日一镒,维持用药一年停药。
  按:此方用青黛清热解毒,硼砂既可加强青黛的清热作用又可消痰,山药乃健脾补中调和上述两药。本方治疗热痫两宜。
  17.定痫镇痛合剂(上海中医药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生铁落420g(先煎),丹参210g,制南星84g,石菖蒲和甘草各63g,炙远志31.5g,炙地龙42g,诸药浓煎成500ml糖浆。
  用法:儿童每次服10ml,成人每次服20ml,均日服3次。
  按:本方重在镇惊这神、祛痰熄风,主治惊痫、痰痫。胡建华报道运用此方并同时内服星蜈片(生南星1份,蜈蚣3份,每片0.3g)或蝎蜈片(全蝎、蜈蚣等份,每片0.3g),每次4-5片,每日服2次。共治疗3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
  18.定痫汤、丸(陕西新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制半夏、天竺黄、龙胆草、黄芩各9g,陈皮、茯苓、胆南星、生地、灵磁石、五味子各12g,钩藤、生白芍、青礞石、远志、竹沥各15g,甘草6g。水煎剂。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10-15剂为一疗程。服完两个疗程后改服下列定痫丸一料,制半夏、陈皮、甘草、钩藤、丹参、远志、僵蚕各30g
,云苓、胆南星、川贝母、全蝎各15g,琥珀9g,竹沥、姜汁各75g,以上诸药共研细面,将竹沥、姜汁调药面为丸,每丸重1.5g,每次服3丸,每日服2次。
  按:定痫汤与定痫丸重在逐痰,兼有熄风的作用,以治痰痫、风痫为宜。西安医学院第一附院中医科曾报告用上述方法治疗21例癫痫,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率85.7%。
  19.复方大黄酒(阜阳医药方)
  组成现制法:用大黄100g,防风500g共碾成粗粉,加白酒150ml浸泡14天,过虑备用。
  用法:成人每次10ml,日服3次,10岁以下儿童每次5ml,日服1-2次,10-14岁每次5ml,日服3次。
  按:本方重在清热通下、散风,兼活血镇静作用,主治热痫、食痫。阜阳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曾经报道用此方治疗23例癫痫,16例控制发作,3例发作减轻,4例无效。本方用酒量大,既不经济,也不适宜服,所以用时宜短不宜久。
  20.加味白金丸(中华内科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白矾90g,郁金2
10g,九节菖蒲45g,远志45g,胆南得6g,灯心草300团烧灰。共研为细末,米糊为小丸。
  用法:上方用于频发期,每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上述丸药9g,连服3个月。同时加服味温胆汤;半夏9g,茯苓15g,陈皮4.5g,甘草4.5g,姜竹茹4.5g,枳实6g,蝉衣6g,地龙6g,钩藤9g,苏梗6g。风重加全蝎4.5g,兼内热加黄连4.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0天,以后隔2-3日服1剂,服至3个月。若此期间能效控制癫痫发作则改用加味白金丸二方:白矾90g,郁金310g,九节菖蒲45g,远志45g,煅磁石60g,朱砂30g,煅龙骨6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早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9g。连服3个月后隔2-3天服,可服1年以上。
  按:加味白金丸一、二方及加味温胆汤主要是逐痰熄风,治疗痰痫最为适宜。何炎炎报道1957年开始用上述方法治疗癫痫,取得一定效果。
  21.药酒治痫方(河南赤脚医生方)
  组成与制法:荆芥、防风、川乌、草乌、大茴香、红花各9g,大杨叶30g,入白酒0.5kg内,浸泡7日后即成。
  用法:每次服药酒5-10ml,每日3次,儿童量减半,服药中忌食酸辣。
  按:此药酒主要功用是活血散风,对瘀痫可以试用,但酒类制品终非儿童患者所宜。姚江海曾用此药酒治疗癫痫9例,8例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1例病情基本控制,但病例少,尚可列多积累病例。
  22.止痫散(辽宁中级医刊方)
  组成与制法:寒水石、紫石英、赤石脂、白石脂、生石膏、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钩藤、桂枝、生大黄、干姜、滑石、甘草。上述诸药除干姜取半量上,其余药物均取等量制成散剂
  用法:成人每次服10g,日服2次,儿童量酌减半。两个月为一疗程。
  按:本方取诸石重在清热降逆平肝,主治热痫、惊痫。刘冠唐报道用上散治疗1005例癫痫,显效96例,有效150例,好转633例,无效126例。总有效率为87.5%。
  23.止痫冰硼散(辽宁中级医刊方)
  组成与制法:冰片o.1g,硼砂1g,金礞石0.3g,明矾0.3g,代赭石0.3g,制成散剂。
  用法:以上剂量为成人1次量,温开水送服,日服2次,儿童量酌减。两个月为一疗程,可以连服多个疗程。
  按:此方重在逐痰,治疗痰痫为宜。刘冠唐报道用此方治疗358例癫痫,显效12例,有效48例,好转129例,有效率为52.8%。
  24.豁痰定痫汤、丸(浙江中医药方)
  组成现制法:橘红、半夏、茯苓、竹茹各15g,皂角、僵蚕、白附子、枳实各10g,石菖蒲、海浮石各30g,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服,还可随证加减用药。服用10余日后,可用止方3剂加白矾、朱矾各30g研末制蜜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
  按:本方重在豁痰降浊,是治疗癫痫之有方。于世名报道用此方治疗29例癫痫,有20例症状消失,随访两年以上未复发,6例症状减轻,发作时间缩短,3例无效。
  25.花椒粉(经验方)
  组成与制法:花椒粉1.5g,硼砂0.7g,冰片0.15g,朱砂0.15g,制成粉剂。
  用法:以上为成人一次用量,儿童用药量酌减,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4周为一疗程。
  按:本方重在化痰镇惊,主治惊痫、痰痫,顾元富报道用此方治疗23例癫痫,显效11例,进步7例,无效4例。方中用朱砂,也非久服之剂。
  26.治痫验方(广西中医教学方)
  组成与制法:红人参35g,党参60g,当归48g,白术60g,茯苓96g,陈皮18g,附子15g,半夏36g,胆南星24g,石菖蒲15g,远志24g,怀山药48g,白芍60g,甘草18g。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丸重6g。
  用法:成人每日早晚各服1丸,儿童用量减半,盐开水送服。
  按:本方重在健脾补气、化痰,主治虚痫,张惠民报道用此方治疗30例癫痫,多数获效。但此方终究偏补,风、痰、热偏盛者不宜用。
  27.治痫灵(吉林中西医结合资料方)
  组成与制法:炙马钱子粉2.5g,缬草浸膏10g,骨粉200g,樟脑8.5g,苯巴比妥50g,溴化钠134g,以上诸药混匀研细末,共制成1000片,每片重0.4g。
  用法:视病情而定,一般成人每次服1-2片,日服2-3次,儿童用量宜慎,最多不要超过成人用量之半。
  按:此中、西医药混合剂,有较好的抗惊厥作用,九台县精神病院曾经用此方治疗180例癫痫,基本治愈(停药后半年以上未发作),好转27例,无效5例,但此种制剂要特别注意持量标准,及药物含量一定要准确,否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28.化痫止抽2号(赵心波方)
  组成:青礞石10g,地龙6g,全蝎6g,钩藤6g,天麻6g,胆南星7.2g,二丑15g,法半夏5g,桃仁5g,红花5g,沉香3g,生大黄3g,人工牛黄0.3g,白矾8g。
  按:据报道,本方治疗痰火偏盛型癫痫75例,显效35例,好转32例。
  29.刘氏定痫汤(刘沛村方)
  组成:天麻12g,钩藤15g,橘红15g,姜半夏12g,栀子9g,天竺黄12g,胆南星12g,竹沥12ml,远志9g,茯苓12g,川贝母12g,生甘草6g。
  按:本方系已故老中医刘沛村对气痰火风之因所创制的治痫验方,业经两代临证应用,卓有成效,对重型、轻型癫痫均可,一般2个月即痊愈。
  30.磁朱白金散(贾方方)
  组成:磁石(研细水飞)60g,朱砂(研细水飞)30g,明白矾30g,郁金60g,清半夏60g,生赭石60g。
  适应证:惊痫属肝火痰浊,忧动心神者,症见惊惕不安,面色乍红乍白,吐舌惊悸,抽搐烦躁,脉弦或忽大忽小,指纹青。
  上药共研为细末。1-3岁,每服0.9-1.8g;3-6岁小儿,每服1.2-2g;6-9岁小儿,每次服用1.5-3g;9-12岁小儿,每次服1.8-6g;成人每次服2-10g。日服3次,开水送下。
  31.独活葛根激发(张汤敏方)
  组成:独活5g 薄荷5g 葛根5g 芍药6g 甘草6g 钩藤10g 菊花10g 珍珠母10g
  按:方中独活治痉可走督脉,薄荷治痫痉瘛、肢体拘挛发疼,葛根治项背强几几,芍药、甘草解挛急,钩藤熄风解痉,菊花治眩、明目,珍珠母入肝,平厥阴之风。此方对小脑萎缩、四脑室扩大、脑炎后遗症等所致的癫痫有治疗作用。
  32.绝痫汤(张汤敏验方)
  组成:青礞石10g 天竺黄10g 天麻6g 胆南星6g 法半夏6g 煅蛇含石12g 钩藤10g 桃仁6g 红花3g
生侧柏叶10g
  适应证:癫痫难治证。
  33.神赭散(李修伍方)
  组成:神曲、生赭石各等份,研为极细末即成。
  适应证:降逆气,化痰浊,对大发作、小发作以及久病体弱等各类痫证。
  用量用法:1-5岁,每次6-10g;6-10岁,每次10-15g;11-15岁,生次15-20g;16岁以上每次20-25g。每日3次,饭后开水冲调服下。1个月为1疗程。忌食腥荤油腻,避免过重劳动及精神刺激。
  34.治痫宝丹(任继学方)
  组成:白花蛇头3具 玳瑁20g 郁金25g 天竺黄30g 天麻15g 真沉香10g 白芍5g 清半夏10g 全蝎10g 蜈蚣5条
僵蚕10g 牛黄0.15g 麝香0.3g 琥珀5g 西红花5g 动物脑(以猴、羊脑为优)1具。
  功效:调整脏腑、镇静安神。
  35.五石散(来春茂方)
  组成:珍珠母94g 代赭石62g 青礞石46g 生明矾94g 琥珀62g 石菖蒲125g 僵蚕110g 蚱蜢110g
  功效:开窍豁痰,平肝降逆。
  用量用法:代赭石、青礞石二味置砂锅内用烈火锻,烧红后取出来醋淬之(3-7)次,然后再用清水漂2天(中间换水2次),捞起晒干;生明矾用猪牙皂角62g捶碎冷水浸泡后,揉汁去渣,将明矾入皂角汁熬干;珍珠母洗净晒干;琥珀选质透明有光泽者。以上5味碾细过筛加水飞至极细,以放在舌上无渣滓为度,晒干听用。僵蚕用麸能上能下拌炒至黄色为度,筛去麸皮。蚱蜢去翅微炒香;石菖蒲切片晒干生用。以上3味碾细过筛,和前药共混合成散剂
,收储勿泄气即可。
3岁小儿每次服2-3g,4-6岁小儿每次服3-5g,6-9岁每次3-6g,9-12岁每次服5-8g,12岁以上同成人量每次服6-10g。
  其中单用蚱蜢一味焙干炒香研细,每服3~6g治癫痫也颇为有效。
  上药共为细末,每服10g,日2次,白开水送下,儿童药量酌减。
  36.黄斌"痫速康3号"方
  药物组成:天麻、全虫、僵蚕、地龙、丹皮、石决明、钩藤、麝香、胆星、菖蒲、橘红、磁石等.
  临床应用:治疗肝风夹痰之症见突然昏仆,两眼上瞪或斜视,抽搐痰涎,喉间痰响或者有猪羊叫声,二便失禁。每由情志异常而引起,平时急躁易怒,口干或苦,头晕头疼,失眠多梦,舌红苔腻脉经纬度或稍数。此为肝火偏旺,火动生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肝风内动,痰随风动,风痰上扰,蒙闭心神出鬼没,而肝气郁结,则脾不健运,痰浊内生,风痰上涌而有吐涎泡沫,即是夹痰之明证。
  37.黄斌"痫速康2号"方
  药物组成:红参、黄芪、苍术、菖蒲、半夏、郁金、胆星、橘红、僵蚕、云苓、大白等。
  临床应用:治疗脾虚湿困之症见大发作或只有瘛从,素体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聚成痰浊,或癫痫发作日久,更伤脾胃,而见神疲乏力,眩晕时作,食欲不佳,面色不华,舌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而润或白腻,脉濡弱,此为脾胃虚弱,不能生化气血,气血不足;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碍气机所致。如素有肝风,更合肝风内动,则发作亦重。
  38.黄斌"痫速康4号"方
  药物组成:杞果、黄芪、益智仁、黄精、山药、山萸肉、鳖甲、鹿角胶、川贝、天竺黄、莲子心、朱砂、珍珠粉、紫河车、地龙等。
  临床应用:肝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多由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盛伤阴;或肾阴不足,肝失濡养;或癫痫日久,耗伤肝肾之阴,阴不敛阳,而致虚火肝风,夹痰作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矾能治脚臭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