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合并冠心病 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2型并且伴有冠心病 如何治疗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管理
来源:搜狐健康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 凌雁
  是的等危症,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冠心病,并且其冠脉病变比非糖尿病患者范围更广,更严重。此外,高血糖还从多条途径对患者的心脏产生不利影响,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因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风险要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或者单纯冠心病的患者。对于这部分患者除了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门诊随诊外,居家自我管理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合理的饮食既有助于血糖控制,减少高血糖相关的血管损伤,也能够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进食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三餐宜定时、定量;避免甜食、饱食、烟、酒及辛辣刺激的食物。荤菜宜多选择鱼类,其内含有丰富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和优质蛋白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且能起到调节血脂和保护血管的作用。烹饪时应该选用植物油,其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参与适量的运动对于病情稳定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是有益的。运动训练不仅使外周组织产生适应性的改变,增加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还使得心脏侧支循环形成,冠状动脉供血量提高,心肌收缩力提高,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患者可参加多种形式的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太极拳等。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避免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注重耐力和时间。第二,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发生,避免空腹运动,宜在餐后1~2小时进行,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运动时应该随身携带一些饼干、糖果之类的食物,以备低血糖时食用。第三,如果运动中出现头昏、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胸闷气急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到医院就诊。
  自我监测
  学会自我监测血糖、血压、心率和体重等使得患者能够掌握自身的病情,对饮食、运动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推荐患者在家中自备快速血糖仪和血压计,并用专门的记录本详细记录检测结果,就诊时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血糖的自我监测需注意几点。第一,对于刚刚使用降糖药或者调整降糖方案的患者来说,一天要测7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还要测凌晨2~3时的血糖。医生据此可以对治疗方案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等患者的血糖平稳了,可以逐步减少监测频率。第二,遇到感染、身体不适等情况,应增加测量血糖的次数。第三,以下情况需要立即检测血糖:出现心慌、出汗、头晕、饥饿感等症状时;胸痛发作时;有任何不适时。第四,血糖控制并不是越严格越好。低血糖带来的危害巨大,可以诱发、急性心梗,有时候甚至致命。因此,对于多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来说,血糖控制目标要比一般糖尿病患者宽松。应由内分泌专科医生为患者制定合适的血糖控制目标。
  心理支持
  糖尿病和冠心病需要长期治疗,很容易造成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患者要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而家人则要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首先,患者应多了解关于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健康知识,积极主动参与到自身疾病的治疗中。其次,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解除对疾病的紧张与烦恼。第三,学会控制消化不良情绪,把对健康不利的心理因素减到最小。
  警惕不典型的冠心病症状
  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病变,疼痛感觉迟钝, 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没有典型的心绞痛表现,甚至发生“无痛性”心梗,容易贻误病情。因此,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均要警惕是否为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作,应及早去医院诊治。这些症状包括:1. 憋气、呼吸急促等表现;2. 心跳漏跳、心跳不齐等表现;3. 出现胸部以外的部位的疼痛,如、牙痛、咽痛、肩痛、后背痛、手臂痛;4. 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5. 头晕、一过性的意识丧失、抽搐等。
  一些突发情况的处理
  如患者出现心慌、出汗、头晕、饥饿等状时,应该及时测定血糖,明确为低血糖后,可进食饼干、糖块等食物。低血糖症状缓解后,应注意复测血糖,直至血糖恢复正常。如低血糖症状反复发生,进食缓解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意识模糊,等,家人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就诊。
  如遇心绞痛突然发作,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硝酸异山梨酯片、速效救心丸等。如果疼痛不能在数分钟内缓解,发作超过30分钟或伴有抽搐等症状时,家人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就诊。
(责任编辑:夏娜)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图文揭秘……[]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012年第10卷第9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作者:朱 萍,蔡 勇作者单位:200437 上海,解放军总后勤部
摘要: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冠心病。危险因素
近年有种提法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就是说,有了糖尿病就相当于已经有了冠心病,糖尿病不控制,等于生理状态下的动脉硬化过程在加速,心血管、脑血管和肾血管等部位的硬化过程会提前到来。...
专题推荐:
【关键词】& 老年;2型;;危险因素
  近年有种提法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就是说,有了糖尿病就相当于已经有了冠心病,糖尿病不控制,等于生理状态下的动脉硬化过程在加速,心血管、脑血管和肾血管等部位的硬化过程会提前到来。本文结合资料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将本所29例2型糖尿病老干部患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和无冠心病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及其与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2 结果
  (1)61.5%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2)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6个因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密切相关;(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是主要因素。
  3 结论
  (1)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密切相关,为减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除了有效控制好血糖外,还应严格控制血压;(2)总胆固醇和体重指数均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密切相关,老年人应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减轻体重并治疗高胆固醇血症;(3)反应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合并冠心病密切相关,说明控制血糖水平可减少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引发冠心病的病因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公认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是主要因素[1]。因此,规范治疗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控制高血压、高血脂, 可以减缓动脉硬化发展,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行适当运动,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可以有效减缓心脑血管硬化进程,从而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赵勇,拓西平.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的关系
日 13:01:41 Tuesday&&
作者:李红艳&&&&作者单位: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医院急诊科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将106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合并冠心病组(A组)56例和未合并冠心病组50例(B组),分别测定血糖及血脂,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B组 (t=4.142、t=4.953、t=5.481、t=3.797、t=4.016、t=3.83,P<0.01),但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B组(t=5.1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明显异常,且血糖值高低与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重视对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止冠心痛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2型;血糖;血脂;冠心病
  2型糖尿病多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继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危险因素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血糖增高及脂代谢紊乱,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入住本院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测,以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的关系,总结其临床特点,早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脂,可极大降低冠心病发病率与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年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106例,随机分为2组:合并冠心病组(A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6.2岁;未合并冠心病组(B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55.8岁,除外酒精中毒及肝肾功能异常。2组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空腹FBG&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冠心病:典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心肌缺血动态改变或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心肌梗死病史或心电图提示陈旧心肌梗死表现,或外院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50%的狭窄。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禁食8~12 h,次日晨起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FBG、餐后2 h血糖(2 hBG)、HbA1c、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FBG、2 hBG、HbA1c比较
  A组FBG、2 hBG、HbA1c明显高于B组(P<0.01)。见表1。表1 2组FBG、2 hBG、HbA1c变化比较
  2.2 2组心脏血脂水平比较
  A组TC、TG及 LDL-C明显升高,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2 2组血脂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释放延迟,形成高胰岛素血症,最终导致血糖升高及严重的脂质代谢紊乱,引起高脂血症,进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过程中,包括胰岛素在内的降糖药物也可通过各种途径使血中胰岛素升高,进一步加重已硬化的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以冠心病多发。从本文数据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FBG、2 hBG、HbA1c、TC、TG、LDL-C高于无冠心病组(P<0.01),HDL-C低于无冠心病组(P<0.01),提示前者存在较严重的脂质代谢紊乱,血糖、血脂与冠心病有一定相关性。
  众所周知,血脂异常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引起冠心病的机制较复杂。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典型表现为TC、TG和LDL-C增高,HDL-C降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共存,致脂蛋白合成酶活性下降,影响血浆TG的清除,引起TG升高,高TG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同样胆固醇水平,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2~3倍[1],这是因为糖尿病能使脂蛋白或血管壁中的某些蛋白糖基化,这些糖基化蛋白都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且这些糖基化的终末产物可使动脉壁发生变化,使之易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胆固醇血症,LDL增高及HDL降低等通过不同的机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继而引起血管结构异常及动脉血栓形成等。因此,对于这类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总胆固醇水平,给予贝特类或他汀类治疗,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粥样硬化不是简单的动脉脂质沉着性疾病,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过程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血脂代谢异常和炎性反应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生化基础,斑块局部和循环炎性介质浓度升高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3]。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缺乏及胰岛素抵抗,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升高,加之卵磷脂胆固醇转酰酶(LCAT)活性降低。肝脂酶(HL)活性升高等,从而产生脂质代谢紊乱[4],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某些阶段。这决定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较高,预后明显差于那些非糖尿病患者[5]。
  2型糖尿病患者LDL-C增高或HDL-C降低均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增高,小而密及糖化的LDL-C增多,二者可同时被氧化,进入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基础研究结果也提示,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增加已有斑块稳定性,防止斑块破裂,HDL-C低下,明显减弱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6],提高HDL-C水平对冠心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因为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脂代谢异常时冠心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为此,2型糖尿病要均衡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在治疗上严格控制血糖,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同时重视对血脂的调节,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   1 肖长华,杨希立,张健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43.
  2 陈敏,蒋美媛,严红,等.老年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内科,-41.
  3 陈玉婷.冠心病痰瘀辨证与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及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介入放射学杂志,8-849.
  4 李艳波.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黑龙江医学,4.
  5 钱荣立.糖尿病与血脂异常.中国糖尿病杂志,5-126.
  6 徐成斌.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冠心病.中国糖尿病杂志,9-320.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