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怎么办是什么

高血压吃什么好
高血压的四大危害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组织缺血,长期高血压及伴随的危险因素可进动脉粥硬化的形成。
长期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使左心室因代偿而逐
渐肥厚、扩张,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
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性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的最常见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尿毒症。
四、视网膜
血压长时间增高,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时间长久,可引起病人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
血压计,预防高血压
当前位置: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你希望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吗?希望不要拖累自己的子女吗?那么请仔细看看这篇文章,你会学到很多。我们经过多年的整理得出最宝贵的经验。不管是高血压还是其他的疾病,首先不要惧怕,最主要的是去了解。尽管以前你不知道高血压药怎么办?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那么可以从现在做起。为了你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823[...]
原文地址http://drug.39.net/a/3814.html
高血压目前是世界上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有点常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治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绝对不能当作一般的小病吃几天药就能马上好的!
常用的降压药有以下几类:1、利尿剂,如双氢克尿糖、寿比山等;2、β—受体阻滞剂,如优心、心得安、比索洛尔等;3、[...]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继发性高血压是相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而言的,是指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指没有明确病因引起的高血压,这样的患者比较多,所以患有[...]
脉优锭学名
(Amlodipine磺酸盐) Norvasc.tablets 5mg (Amlodipine besylate) 台湾卫署药输字第021571号
Amlodipine磺酸盐是一种dihydropyridine衍生物,具有下列的化学名称 3-ethyl 5-methyl-2-(2-aminoethoxymethyl)-4-(2-chlorophenyl)-1,4-dihydro-6- methyl-3,5-pyridinedicarboxylate benzene s[...]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疾病的治疗都希望找到最合适的的药或者治疗办法,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选择好的药更是最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又以高血压最为常见,控制高血压已经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得了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是众多患者一直的追求,选择抗高血压药是最重要的.抗高血压药中都什么特点,都是患者最应该了解的,不能总是把自[...]
永远的话题
我们从事心脑血管研究多年,经常有很多患者问这个问题,高血压吃药了为什么降不下来,高血压吃什么药好,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行医多年,看到很多高血压患者被血压高折磨的不计其数,很多人血压吃药了确实降不下去,其实里面有很多内情我们不得不说:
吃药了为什么降不下来
首先可能医生的医术不过关,这里不是批评我们医疗[...]
在现实生活中,高血压病患选择抗高血压药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抗高血压药直接关系到自己的血压能否控制好!高血压吃什么药好?有不少患者缺少这方面的常识,或往往有因为平常生活的习惯的影响,不小心走进了选择药的误区,影响自己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现在我们结合临床研究发现,提出高血压患者选择药物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与病患接触的过程中.常常听到许多这样的问题:医生我得了 高血压吃什么药好?
这是听得最多的问题.我们一下也很难和他说清楚.很多人你直接告诉他什么什么高血压药好?是很不科学的.而且他也是半信半疑的,他也会心理琢磨,妈的?这2货是不是在忽悠我呀!前几天在城里那个医院的大夫说中成药好?上上个月在另外个医院的主治医生又[...]
很多患者在医生那里拿了很多药回来,自以为医疗报销,不用花钱的觉得沾沾自喜.我作为一个学者认为医疗的体系真的应该变革了.我国国民整体的医疗知识普及真的太低了.很缺乏健康意识,进了医院稀里糊涂的拿回来一大堆药,具体有什么作用的也不知道,听医生的吃.觉得不紧紧是医生素质需要提高,国民的素质也真的等待提高,整个体制的机构需要调整,应[...]
众多名人选择脉优锭
萧淑慎道出身患二尖瓣膜脱垂,常心悸、心痛,长期服用脉优锭.由于脉优锭具有降血压与保护心脏的功效在台湾已经蝉联8年冠军宝座,一年就吃掉44亿862万元.其治疗效果深得各行业名人青睐.一般身患心脑血管疾病首选脉优锭.
研究证明脉优锭比常规药物更加有效
国外最新临床实证实明,若55岁以上高血压病患同时倂有高[...]
常见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经常有人问我,既然要选择使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脉优锭、拜新同、波依定三种药有什么区别呢?那个好那个坏,各有什么优势,应该如何选择?
一般来说,医生,尤其是专家们不愿说这些,即使医生心中有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不想得罪任何一方这样没任何好处。其实没有一种药是万能的,市面上有这么多药,就说明[...]
知名度高安全稳定降压,药效时间长
20世纪90年以来,高血压药脉优锭在全球的使用已超过500亿个病人治疗日。该药品的成功得益于其杰出的疗效,起效和缓、作用持久平稳、每日一次的方便剂量、24小时稳定控制高血压和心绞痛以及极佳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高血压药脉优锭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头痛、心悸、头晕[...]
脉优锭疗效比较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无论什么办法能把血压控制血压值在130至85之间,用量又最少,副作用又最低,服用要方便,疗效又是最好!我想这是广大高血压患者的追求.很多患者也一直在琢磨寻找什么是治疗高血压最好的药物呢?其实目前在国内外销量最大的抗高血压药就是脉优锭.在国内外都是只不过每个国家和地区用的不同配方而已.而[...]
络活喜介绍:
络活喜学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由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中国大连辉瑞制药厂生产。本品主要成份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其化学名称为:3-乙基-5-甲基-2-(2-氨基乙氧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6-甲基-3, 5-吡啶二羧酸酯苯磺酸盐。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0H25N2O5Cl?C6H6O3S分子量:567.1,为新一代的[...]
怎样预防治疗高血压,一直是众多患者关心的话题。高血压吃什么药最好?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切不可盲目追捧,因人而异。
高血压注意定时检查
(一)高血压定义和概念。
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血压≥140/90mmhg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二)定期测量血压。
现在高血压患者非常的普遍,但是很多患者都找不到合自己的身体调理方式。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一些有效的身体调理方式,亲们一直在使用脉优锭,虽然血压是控制住了,可是如果不吃发现过段时间还会反弹,高血压吃什么药好并不是患者最终的追求,如何调理身体,达到身体的健康才是最终的目的。俗话说:西药可控制病情的发展,中药才能调理[...]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数约为2亿多,必须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对身体不利的副作用。此外,不少药物与抗高血压药同服,会产生相互抵消作用。如何合理用药才能减少不良反应?我们给大家简单介绍如下:
哪些药物不能与抗高血压药同服
  在临床中有些高血压患者合并有血脂高[...]
国内高血压的趋势很严重
在我国高血压是当前最流行的疾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政府为了掌握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制定防治对策,化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国内曾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高血压普查。调查发现文革前的1958年至改革开开放的1979年20年间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了50%,1979年至19[...]
现在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到医院会诊经常要排队等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为方便高血压患者及时的掌握自己的血压状况.我们给病友介绍在家自测血压的一些方法.增加这些高血压知识点.更有利于我们控制自己的病情.请记住以下的要点:
 选择合格的血压计
  现在使用的血压计主要有三种,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弹簧指针式血[...]
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我们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高血压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抗高血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原装进口[...]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血压标准
血压诊断表
专家提示: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治疗,一般用药治疗3-6个月内达到血压控制目标值。用药期间,降压速度不宜过快,在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可以需要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品种与剂量。
最佳服药时间:
血压在早晨(6-10点)和下午(4-8点)各出现1次高峰,为有效控制高血压。
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
长效降压可维持24小时平稳降压、保护靶器官、减少猝死的危险性。
合理的联合用药:
单一降压药往往不能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而少剂量的联合用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从少剂量开始,减少不良反应。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包含。(日)
請藉由移除或重寫指南段落來改善條目,或在提出討論。
本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本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請適合的人士。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您可以關注您所擅長領域的專家關注分類。
的醫學內容僅供參考,。如需獲得健康方面的幫助,請諮詢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員。
血壓是指內的在單位面積上的側壓力,即。習慣以(mm/Hg)為單位。
而動脈血壓則指的是血液對動脈血管的壓力,一般指壓。而平均血壓則是 = (收縮壓+ 2 x 舒張壓)/3 = 1/3收縮壓+ 2/3舒張壓
有收縮及放鬆期,當心臟收縮,便會將血液泵出到主動脈,主動脈壓產生血液高壓,又稱收縮壓。接下來,心臟會舒張,血液流入,這個時候壓力最低,稱為血液低壓或舒張壓。
血壓的量度單位是毫米水銀,根據於1999年的指引,120/80以下是理想的收縮壓/舒張壓,139/89以下是正常血壓,140/90至160/95是偏高血壓,180/90以上便屬於。血壓令血液於動脈裡正常輸送至全身,若血壓過低,便無法將血液供應全身,相反,血壓過大,有可能令血管受損,亦反映血液或心臟可能出現異常。 血壓會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身高:身高越高,心臟便需要更大壓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
年齡:年紀越輕,新陳代謝率越高,血流量較大,心臟需要較大壓力泵血,隨著年齡增長血壓減少。
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越黏稠,心臟需要越大壓力泵出血液
姿勢:姿勢對於血壓的影響源自於重力,平躺時收縮壓最高,其次為坐姿,站姿最低;而舒張壓恰相反,站姿時最高,其次為坐姿,最低為臥姿
血管質素:血管如果變窄,血液較難通過,心臟便需要更大壓力泵出血液
其他:精神狀態、生活節奏、個人差異、飲食習慣、、、變化、所居住的緯度地區等等
昔日採用量度手臂的血壓,但由於需要受過訓練,不適合一般人使用。一般人或家庭會採用,但需要留意準確度及量度位置。而量度時,應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緒影響血壓,因而量度錯誤。
血壓在24小時內、一定範圍內是變動的,隨著運動量,心情緊張(如)而起伏。故最好在休息5分鐘後再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應避免抽煙、飲用、、、含酒精的飲料及服用影響血壓的藥物。、奔走或、之後,都要休息10至15分鐘。因血壓存在波動,一般連續三次、不同時間測量才能確定是否為高血壓。
既然血壓之高低決定高血壓之,準確使用血壓計及聽診器就非常必要,測量血壓最好每日定時測量,因為血壓一日之間隨生理狀況有顯著變動,如果不定時量度,難免有起伏不定之數值,不能做為治療之參考。
所謂(Basal pressure)乃指晨起之前或住院臥病間量度的血壓,而偶發血壓(Causal pressure)乃是診病之刻隨時量度的血壓,上面所列正常血壓數值是偶發血壓,也是一般常引用的血壓值。
量血壓不宜只算一次應連續在不同日期分別量度偶發血壓做參考,而且在診病之刻所量度的血壓數值,常屬偏高,應休息5-10分鐘才進行量度為宜。因此有人建議診斷高血壓,最好一次診病量度兩次,而且最少應有兩次以上的診病紀錄。
血壓之測量可以分為直接測量與間接測量兩種,直接測量法首先於1773年由哈勒斯把玻璃管直接插入馬之頸動脈開始,經過一連串之研究與改良,至今把針頭或導管插入動脈管徑內,連接導線和轉換器,即可在紀錄器上得知血壓之正確值。
間接測量法是利用聽診法,1896年義大利人利用袖套(cuff)壓迫橈股動脈,隨著動脈搏動支消失,在水銀柱讀出血管壓力作為血壓,以後瑞克林豪森認為成年人之袖套寬度為12-14公分。
在檢查血壓的時候,會使用血壓計來測量血壓,首先用一個中空的橡皮管套,圍繞我們的上臂。這樣皮袖套一端以橡皮管連接壓力計,另一端則連接橡皮打氣球。反覆壓縮橡皮打氣球,將空氣打進橡皮袖套,把上臂的動脈壓扁,使血液暫時中止流動,然後慢慢降壓。這個時候用聽筒監聽動脈血管的聲音,當橡皮袖套內的壓力,降到比心臟打血的收縮壓力稍低一點時,血液就開始流動,發出聲音,醫生就紀錄此時的壓力,是為收縮壓,然後醫生繼續將袖套內的空氣放出,一方面繼續聽流動的聲音,當他聽不到聲音的時候,他就紀錄下當時的壓力,是為舒張壓。
正常人的血壓,在休息狀態下是:
收縮壓90-140毫米汞柱高度
舒張壓60-90毫米汞柱高度
測量部位的肢體不應有衣物的拘束,並以輕鬆,內翻及微曲為宜,包圍上臂的袖袋之下緣與前肘窩需有2-3公分之間隔,檢壓計的位置,以能清楚讀數為準,不必計較與心臟位置是否呈現水平,因為根據研究,期間血壓讀數因檢壓計位置肢變動相差無幾。
充氣壓力宜以手觸脈窕做初度定數,爾後再以聽診處接聽脈跳聲,直到完全無音之點,再充氣加壓30毫米水銀汞柱高,充氣加壓以每壓上升10毫米之力量為佳,放氣時,水銀柱下沉速度約在每心跳2-3毫米即可,首先出現跳聲即為心縮血壓。
之緩慢下沉,直到一點,脈跳音變弱或完全消失,仍是心舒血壓,檢壓計的水銀柱應該直立不斜,否則讀數容易發生偏差,尤其水銀應在0度位置,加壓之後水銀柱才相應增加,水銀會因蒸發或流失使準確性偏低,因此定期校準不能不加以留意。
血壓測度以「基底血壓」最具參考價值,在飯後10-12小時及舒適平躺30分鐘後的血壓測定是基底血壓,而在清晨起床前量度血壓,最是基礎狀態,如若平常隨時測度的血壓,則為偶發血壓,門診問病診療概屬本類,由於經受各式刺激,此種血壓高低起伏,常常捉摸不定再加上人類緊張神經流動不定,難免血壓在不同時間及不同地點會有不同的讀數,身體姿勢變換固使血壓不穩,但不管平躺、坐姿及站立,其間血壓差別不大,雖然研究論述強調身體姿勢變換之影響,統計學上差別不大,但為求基底血壓準確,一切測度前足以影響生理及心理之因素應加以禁絕,如避免抽煙,過度飽腹,暴露冰冷、過熱天氣,並在血壓測定前至少有5分鐘姿勢不要變動。
的品質當然越高越好,但大眾使用只要夠用,不必過於講究。根據一般比較,只要能及因直達耳朵,不會有誤差,就算品質稍差,也沒有關係,不會影響。
另外聽筒應輕放皮膚,只要稍加重力,能使外界雜音不流入干擾即可,過重則會影響讀數不準確,另外聽筒放置的位置以脈跳最強而逼近袖袋下緣,但不要接觸袖袋,否則放氣中間袖袋與聽筒的摩擦聲音,會影響聽音。
綜而結之,正確測量血壓除有效沒有誤差的血壓計之外,適度的袖袋急充氣囊寬度、充分水銀的檢壓計之外,尚需:
正確使用血壓計,袖袋應該均勻束緊上臂,充氣囊應貼附上臂內側,使下緣與前肘窩相距2-3公分。充氣加壓時水銀上升速度適度(每壓上升約10毫米)下降速度,以每跳2-3毫米水銀柱為宜。加壓水銀宜高出觸摸上限血壓30毫米以上,再逐漸放氣聽音,首先出現的脈音應是心縮血壓,再次脈音趨弱之點為心舒血壓,一般人以脈音完全消失之點,最為準確的心舒血壓。
量度血壓之前,應充分休息,使身心完全不受任何刺激,可靜止5分鐘後再測度血壓。
每次測度血壓讀數並非一成不變,大多已起伏變動為常見的現象,如若相差10-20毫米,應非測度有誤,只有一次的異常血壓,就以為是高血壓,實為一大錯誤。因此,一般的診斷以3次以上的基血壓讀數超出160/90毫米為根據,臨床診斷高血壓應以伴有症狀者為主。
許多人在匆促、緊張的情況下,量的血壓高,卻不一定是高血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之建議與規定,受測者在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有中度以上的用力情況,或是、喝刺激性的飲料等。測量前5分鐘,更要在舒適、安穩而愉快的氣氛下坐著休息。穿著一般薄身衣服可直接量度,不需要捲起袖子,太厚的外衣或毛衣就要脫下。
測量的時間最好選在早上剛起床或晚上睡前,血壓值通常在睡前2小時開始下降、起床後2小時開始上升,因此,早、晚測量的數值是最具有參考價值。此外,若有服用降血壓的藥物,應在吃藥前就進行測量。
一般之血壓測量,受測者採坐姿進行,雙腳平放在地上,不可交叉,也不可講話。同時應確保手臂要與心臟同高,並且將手心向上,放鬆不要施力。但是若需要更詳盡的資料,可以再讓受測者平躺及站立三分鐘以後再量一次,如果同時紀錄心跳速度,則更具參考價值,這對於已有高血壓且在治療中的病人更需要。
測量小孩或孕婦時,Korotkoff phase 4被認為是較佳的舒張壓值。因為小孩孕婦和成年人在心臟過動時,Korotkoff phase 5的聲音往往一直到水銀柱壓力為零時都聽的到,主動脈閉鎖不全病人也是如此。
1.腕寬度:肥胖者因上腕較粗,所以壓迫帶包緊上腕時,需更大的壓力,所以比直接法所測定的血壓值高,肥胖者量血壓使用的壓迫帶應以12×35公分為宜。
2.反覆測量時:反覆測量實在壓迫帶下容易引起靜脈瘀血,所以顯示值比真正的動脈壓高低不同,避免靜脈瘀血,壓迫帶應儘可能快速加壓,或下次測量前完全放壓,通常在反覆測量血壓兩次之後,第二次總比第一次低,因為第一次測量時血流被阻斷,放壓後該部末梢血管的開閉程度產生變化,末梢抵抗也有變化。50%的人收縮壓及舒張壓都比第一次低,而20%的人會上升,5%的人會不變,所以血壓應第一次測量就成功,如需反覆測量,至少要相隔15秒,才作第二次。
3.有時因心博血量變動,血壓在每次收縮時均不同尤其是心房顫動的心律不整更明顯,此時最好3次測量做平均較為準確。
4.往往病人20年來並無高血壓,反而有的傾向,這種動脈硬化因年齡增加所引起的血管壁變化,有時因血管調節反射機轉的障礙,也有可能產生起立性血壓下降。
5.舒張壓測定到零,則表示血管壁是在高度弛緩狀態,臨床上常見於、、、等,特別要提的一點是測量血壓時,最好不要把聽診器強力壓迫血管壁,假如過於壓迫,將血管壁物聽為所要聽的診音,結果會判定為零。
6.血壓測定值的末數習慣上讀出雙數。
如果經過多次量度,證實患有高血壓,便要小心,因為長期處於高血壓,會引致多種疾病,如:、、、、、等等。
姚泰主編《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年
李佳欣. 血壓這樣量就對了. 台灣: 康健雜誌. 2011年1月: 122–125頁.
(Pulse rate)
(Korotkoff sounds)
(Pulse pressure)
:隱藏分類:高血压脑病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高血压脑病
本词条由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脑病是指当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阈值(中心动脉压大于140mmHg)时,脑血流出现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渗透性增强,导致脑和,甚至的形成,引起的一系列暂时性脑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高血压脑病为高血压病程中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情况,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治疗其症状可完全消失,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不可逆脑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脑病在原发性患者中发病率占1%左右,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的疾病,如:急进性高血压和急性肾小球病人也可发生。伴有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亦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2.继发性高血压
如期高血压疾病、肾小球性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3.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高血压脑病
少见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同时,又服用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也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4.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
高度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脑灌注突然增加,亦可引起高血压脑病。急骤起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
1.发病年龄与病因有关
急性肾小球引起者多见于儿童,子痫常见于年轻妇女,脑者多见于老年患者。
2.动脉压升高
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及速度。多发生与急进型高血压和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后者一般情况严重,血压显著升高,血压达到250/150mmHg左右才发生,而急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未达到200/130mmHg亦能发生高血压脑病。
由脑引起。患者剧烈,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视乳头,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兴奋、神情萎靡、木僵、嗜睡及至昏迷,精神错乱亦有发生。
可为全身性局限性发作,有的出现连续状态。
6.阵发性呼吸困难
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及所引起。
7.其他脑机能障碍的症状
如失语、偏瘫、偏盲、黑蒙、暂时性失明等,约32%患者会发生视物模糊。50%以上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
常是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约70%患者会出现,多数为全或额顶部疼痛明显,咳嗽、活动用力时明显,伴有恶心、呕吐。当血压下降后可得以缓解。
9.脑症状为主
大多数病人具有头痛、抽搐和三大特征,谓之为高血压脑病三联征。检查要突出重点即根据问诊材料考虑到最大可能的某种或某几种疾病后,首先加以检查以求尽快肯定或否定某些诊断,在明确头痛病因后,有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检查方法有:
1.眼底检查
可见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性眼底,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甚至视网膜有出血、渗出物和视乳头。
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弥漫性的白质为主,累及灰质少见,可有占位效应。亦可从阴性、可逆性后部白质水肿到弥漫性脑水肿甚至合并出血、。
如出现弥漫性慢波,提示脑组织水肿。
4.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增高(诊断已明确时禁作),细胞和蛋白含量也可增高。根据高血压患者突发急骤的血压与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当具备以下条件时应考虑:
1.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血压迅速升高,其中以舒张压大于120mmHg为其重要的特征。
2.临床上出现以和局限性脑组织损害为主的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的表现:突然剧烈的头痛,常伴有呕吐、黑蒙、抽搐和,一般在血压显著升高后12~48h内发生。
3.患者经紧急降压治疗后,症状和体征随血压下降,在数小时内明显减轻或消失不遗留任何脑实质损害的后遗症。如治疗后血压下降,而脑部症状及体征持续数日不消失,提示存在脑内其他疾病可能,需与其他急性脑血管病鉴别。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血压可不高,头痛症状亦可不明显,但有颅内定位性的症状及体征,头颅CT或MRI有明确的病灶,有局限性脑实质损害征象。
与高血压脑病一样,也可有突发的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也可有血压增高通常较轻,极少出现偏瘫,且脑脊液呈均匀血性等特点,可与高血压病鉴别。
3.颅内占位变
虽有严重头痛,但为缓慢出现,非突然发生,其他症状和局灶性神经体征亦是进行性加重血压虽可升高,但不及高血压脑病的显著增高,可通过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等检查加以确诊。治疗原则:患者应进入加强监护病房,持续监测血压和尽快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需要在短期内缓解病情,改善靶器官的进行性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常需静脉滴注降压药物,既能使血压迅速下降至安全水平,又不能过度或过快的降压,以避免出现局部或全身灌注不足(尤其是肾、脑或冠状动脉缺血)。详细的治疗方法可以参考高血压危象。
降压目标:降的同时保证脑部血流灌注,避免使用减少脑血流量的药物。一般以静脉给药为主,1小时内将收缩压降低20%~25%,血压下降幅度不可超过50%,舒张压一般不低于110mmHg。所选的药物可用乌拉地尔、尼卡地平、拉贝洛尔、硝普钠,舒张压降至95~110mmHg后可以改为口服药物。
1.迅速降可选用下列措施
(1)乌拉地尔
加入生理盐水50ml,静脉泵维持6~12小时,或静脉滴注。
(2)尼卡地平
加入生理盐水50ml,静脉泵维持6~12小时,或静脉滴注。
(2)拉贝洛尔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3)25%硫酸镁
深部肌注或用5%葡萄糖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多用于期高血压疾病患者)。
(4)硝普钠
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以血压调节滴速。(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5)利血平肌注
1~2次/d,本药起效慢而平稳,适于快速降压后,维持血压应用。(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6)酚妥拉明
肌注或静注,亦可稀释后静滴。(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2.恢复期可改为口服药物。
3.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
呋塞米、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
4.制止抽搐
地西伴或苯巴比妥钠等。
6.病因治疗
症状控制后,有肾功能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疗,毒血症者应引产等。注意对患者筛查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以脑部损害最为突出,必须及时抢救治疗。凡高血压者有血压急剧升高伴剧烈头痛,甚至有意识和神志改变者,均应立即到医院急救治疗。迅速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防止或减轻脑组织水肿与损伤是治疗的关键。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血压下降过度而使脑、心、肾的血液灌注发生障碍。系统治疗高血压和原发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脑病的发生。病情稳定后应逐步向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过渡并坚持长期、正规治疗。
另外,在高血压尤其是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注重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尽早诊断及治疗;同时对于高血压患者加强宣教,完善血压的管理模式,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亦是高血压脑病防治的关键。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压高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