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视障突发一过性视野缺损损3个月如何治疗

北京视网膜萎缩医院_养生堂-潍坊新闻网
您目前的位置 :
>> 北京视网膜萎缩医院
北京视网膜萎缩医院
责任主编:
日期: 15:24(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  北京视网膜萎缩医院,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眼科是级非营利医院,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技术先进、实力突出的治疗眼病的医院。这里汇集迟润华、孙伟等国内外知名眼病泰斗组成的眼病专家顾问团,及资深专家团队,在治疗各种眼病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标准。无论在规模、医疗技术、医生、设.备、治疗环境等各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同时独创的中医特色“五轮五脏综合疗法”,更是眼疾治疗界的翘楚,已成功的让数万人重获健康双眼。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眼科 独创的中医“五轮五脏综合疗法”:
  治疗原理: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果。其独特之处在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即辨证论治思想,使脏腑和则目自明北京视网膜萎缩医院。
  治疗效果:通过全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经。快速去除体内症候,以达到除表固本的功效。
  治疗特点:通过医疗机构认证,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无创伤、无复发、无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的特点。以让患者花钱最少、疗效最好为原则,一般治疗1~3个疗程即可获得明显疗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眼科郑重声明:
  1、统一实行惠民收费标准,严格执行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收费标准,价格透明公开,免除患者后顾之忧QQ咨询:。
  2、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眼科为了缓减看病难现象,特开展无假日医院,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以权威的诊疗技术,老百姓看病更放心。
  3、环境整洁舒适,独立成区,治疗环境私密、安静,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方"的接诊方式充分保护了患者的隐私,给重视隐私、面临难言之隐的患者免除了尴尬。
  【患者】赵某,男,39岁,福建人。
  【以往治疗】患者2011年后发现右眼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确诊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右眼),诊治半年后,左眼视力也明显下降,现右眼仅光感,左眼管状视力,眼部无明显不适,仅天气变化时头闷胀痛、舌尖瘀血斑点。后经过朋友介绍,来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眼科进行治疗。
  【中医诊断】视力双眼均为,眼底视神经乳头苍白,边缘模糊,视野检查可见中心暗点,鼻侧缺损、管状视野及双颞侧偏盲。
  【中医治疗方案】北京视网膜萎缩医院,双眼原发视神经萎缩。证属心营亏虚,以致目窍失养萎闭而失明;血虚不能上升于眼底,则面白无华,头晕;血不养心则心悸健忘,心营亏损,我院专家采用“五轮五脏综合疗法”,打通经脉,调补肝肾,和血通目,滋补肝肾,调气健脾,治疗3个月复查,左眼恢复到,右眼,随访至今视力稳定。
  这里的专家都是在这个行业中数一数二的,每天有从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已经成功的让无数患者恢复健康。为了方便就诊已经开通网上挂号预约,您想要了解详情可以在线咨询或是拨打热.线电话,进行咨询预约北京视网膜萎缩医院。
医学是严谨的,生命是唯一的,因个体差异不同,请勿将本网站信息当做诊疗依据!本网站本着服务于民、 健康大众的原则致力于提供正确的、完整的、科学的、严肃的健康服务资讯,但所提供的任何 及治疗方 法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未到医院就医,并未遵照医生诊断和治疗建议,自行使用 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 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北京视网膜萎缩医院&&&&& |&&&&&&& &&
2012年&21卷&5期 刊出日期&
&本期导读&
&本期以神经眼科和小儿眼科为主要报道内容。
神经眼科作为边缘交叉学科近年来在我国眼科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对相关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入。本期围绕鞍区病变在眼部的表现刊出了一些较有特色的论著。雷鹍等总结了43例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眼部特征,发现该病发病年龄越小视力损伤越重,视野损害多为颞侧偏盲,眼底多见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王剑等回顾分析501例鞍区肿瘤患者,发现以青光眼样视神经损害的形态学标准有6.8%,以形态学联合视野标准有6.3%的患者发生类似青光眼的视神经病变,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并发现肿瘤位于鞍上者更易发生,提示在形态学上表现为青光眼样改变的患者,须排除鞍区肿瘤的可能。鞍区除肿瘤外,更多见者为空蝶鞍症,王洪涛等观察了32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眼部特征,对有视力下降、视盘水肿、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等原因不明的视功能改变时应注意头颅影像学检查。张晓君等针对本期的鞍区病变眼部表现等内容撰写了述评:加强对鞍区病变相关眼部表现的正确认识,强调在正确认识相关疾病概念以及准确把握疾病特征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临床实践以及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综合分析,合理选择诊断、治疗方案。除鞍区病变外,黄厚斌等总结12例(19眼)非青光眼大视杯病例,分析了非青光眼性疾病引起视杯扩大的病因,主要有视神经炎、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垂体瘤、基底节脑出血等,提示各种视神经疾病和视网膜疾病均有可能导致大视杯,须与青光眼相鉴别。薛尚才等报告了降眼压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病变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发现降眼压治疗可使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PVEP中P100的潜伏期缩短、振幅提高。
在小儿眼科疾病专题,于刚等就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视力发育状态的评估、手术时机的确定、手术方式及悬吊材料的选择、手术前后视力及视功能的提高等治疗策略问题进行了论述。卢炜在焦点论坛中对双眼视觉与其神经机制的相互关联进行了探讨。冯祎等通过对114例9~10岁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发现调节参数中调节幅度和正相对调节对近视眼的发展具有显著参考价值,推测通过视觉训练等方法改善异常的调节功能,可能会对部分调节滞后的儿童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刘鹏飞等在小学生近视筛查中以散瞳验光为金标准,对裸眼远视力、小瞳孔电脑验光、轴率比等常用指标的准确性比较,认为轴率比指标筛查近视率与散瞳验光结果最为接近,能够有效预测近视的发生,在散瞳验光难以实施的大规模小学生近视筛查中,轴率比是一个较客观的评估指标。
本期还报道了眼科其他领域的研究论文,值得您关注。
2012&Vol. 21&(5):&0-
加强对鞍区病变相关眼部表现的正确认识
鞍区与视通路之间紧邻的解剖关系决定了鞍区病变导致的眼部表现较为常见,其中某些病变可能与青光眼等传统认为属于原发于眼部的疾病相混淆。鞍区占位性病变压迫视交叉导致双颞侧偏盲等各种类型的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以及视神经萎缩等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眼部表现。了解不同类型鞍区占位性病变所致眼部以外的临床表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鞍区病变导致的视神经萎缩有时与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混淆,是根据各自的临床特征性改变还是应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常规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头颅MRI所示的&空蝶鞍&可以合并某些眼部表现,但是很可能二者之间并非因果关系而二者均为颅内压长期增高的结果。目前存在的对于鞍区病变的眼部表现以及相应眼部病变的不同认识,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相关疾病概念以及准确把握疾病特征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临床实践以及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综合分析,合理选择诊断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上使患者获益。(眼科, 9-291)
2012&Vol. 21&(5):&289-291
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治疗策略
于刚, 王媛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眼部疾病,其对儿童的影响不仅包括外观,更重要的是对视觉及心理发育。目前在对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诊治方面国内外存在很多争议及误区。视力发育状态的评估,手术时机的确定,手术方式及悬吊材料的选择,手术前后视力及视功能的提高是临床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眼科, 2-296)
2012&Vol. 21&(5):&292-296
&同仁眼科论坛-2012秋季临床病例讨论会&暨傅守静、金秀英教授90华诞庆典成功举办
2012&Vol. 21&(5):&296-296
双眼视觉与其神经机制的探讨
斜视弱视治疗前后的双眼视觉现象均有神经解剖生理学、心理物理学基础,其相互关联并印证。在注视方向的视界圆内,视网膜对应分为两个区,即双眼黄斑对应区和右眼颞侧视网膜与左眼鼻侧视网膜对应区,右眼的鼻侧视网膜与左眼颞侧视网膜对应区。这两个区域又分别对应传入的小细胞通路和大细胞通路。小细胞通路主要处理形觉、色觉和精细立体视觉,大细胞通路处理运动和空间信息及粗的局部立体视觉。加深和梳理这些相互连接有利于对双眼视觉的理解和进一步探讨。(眼科,7-301)
2012&Vol. 21&(5):&297-301
铅中毒致双眼视神经视网膜病变
张薇 王滌新
2012&Vol. 21&(5):&301-301
先天性双眼虹膜白化病
张小艳 孙旭光
2012&Vol. 21&(5):&322-322
鞍区肿瘤患者类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王剑, 王亚星, 杨桦, 徐亮, 刘凤军, 陆雯, 瞿远珍
目的 研究鞍区肿瘤患者发生类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
设计 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北京天坛医院年确诊的连续的501例鞍区肿瘤患者。
方法 回顾患者的眼底像及自动视野检查结果。对照组454例为随机选取北京眼病研究中年龄匹配的受试者。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依据视盘形态结合视野综合判断。鞍区肿瘤类型和大小依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测算。
主要指标 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结果 501例鞍区肿瘤患者中,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患病率为6.8%(形态学标准)或6.3%(形态+功能标准),明显高于对照组(1.3%,P均&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的发生与肿瘤位置(鞍上&鞍旁&鞍内)(P=0.010 及 P=0.001)及肿瘤宽度相关(P=0.003)。
结论 鞍区肿瘤患者中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的发生与鞍区肿瘤的位置及肿瘤宽度相关。
(眼科, 2-305)
2012&Vol. 21&(5):&302-305
非青光眼性大视杯临床分析
黄厚斌, 梅晓白,
目的 探讨非青光眼性疾病引起视杯扩大的病因以及鉴别要点,为临床识别非青光眼性大视杯提供依据。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2例(19眼)非青光眼大视杯患者。方法 分析比较这些患者的病因、视盘形态学特征以及相关影像资料。主要指标 病因、视盘形态特征以及视功能改变。结果 12例患者中,4例为视神经炎,1例视神经脊髓炎,1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2例垂体瘤,1例基底节脑出血,1例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视神经损伤。所有患者视杯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扩大,盘沿苍白。视野表现为与原发病相应的缺损。结论 各种视神经疾病和视网膜疾病均有可能导致大视杯,它与青光眼性大视杯的鉴别点在于盘沿色泽、有无盘沿局限性缺失以及视功能异常和视盘改变的相关性。(眼科, 6-309)
2012&Vol. 21&(5):&306-309
空蝶鞍综合征眼部特征分析
王洪涛, 李树宁,
目的& 探讨空蝶鞍综合征的眼部临床表现及预后。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经MRI检查诊断为空蝶鞍综合征的32例患者。方法& 对这些患者的检查治疗资料及眼部表现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视力、眼压、眼底、视野、房角。结果 32例患者中因明显视力下降就诊者20例(62.5%)。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者45眼,其中低于0.1者5眼,0.1~0.3者14眼,0.4~0.7者26眼。眼压在21~29 mm Hg者13眼(20.3%)。眼底检查13眼(20.3%)有视盘水肿,19眼(29.7%)有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48眼(75.0%),其中9眼有类似青光眼的视野缺损,10例患者为双颞侧偏盲。房角开放者28例56眼(87.5%),房角窄或可疑关闭者4例8眼(12.5%)。3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合并闭角型青光眼,1例合并开角型青光眼,2例合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3例患者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最佳矫正视力好转。结论 空蝶鞍综合征的眼部表现可有视力下降、视盘水肿、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对于不能由眼科疾病解释而怀疑本病者,应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协助治疗。(眼科, 9-312)
2012&Vol. 21&(5):&309-312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眼部表现
目的 探讨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眼部临床表现。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43例。 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底。对视力与发病年龄和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指标 视力,视野,眼底像。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15.7&6.5)岁(4~31岁)。矫正视力的中位数为0.15。视力减退者52眼(74.3%),双眼盲7例(16.3%)。视力损害程度与年龄相关(r=0.384, P=0.023),即发病年龄越小视力损伤越重,而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P=0.205)。出现视野损害者46眼(74.2%),其中以颞侧偏盲为主(46.8%)。视神经萎缩14眼(20.6%),视乳头水肿13眼(19.1%)。 结论 鞍区生殖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视功能损伤程度重,致盲率高。发病年龄越小视力损伤越重。(眼科, 3-315)
2012&Vol. 21&(5):&313-315
降眼压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VEP的影响
目的 研究降眼压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病变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的影响。设计 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年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病变68例(68眼),非眼压干预30例(30眼)、眼压干预38例(38眼)。方法 眼压干预组患者在发病时用药物降低眼压&8 mm Hg或降低眼压&30%。对两组患者患眼治疗前后的PVEP指标变化进行比较。主要指标 PVEP P100潜伏期、P100振幅。结果 眼压干预组P100潜伏期(93.82&1.97 ms)比非眼压干预组(对照组)(112.38&1.45 ms)短(t=46.36, P<0.001);眼压干预组P100振幅(3.64&0.23 &v)比非眼压干预组(3.14&0.26 &v)高(t=8.76, P<0.001)。结论 降眼压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病变PVEP有明显的利好作用。(眼科, 6-318)
2012&Vol. 21&(5):&316-318
近视眼患者对比度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在明、暗环境下近视眼患者不同对比度视力的影响因素。设计 前瞻性非对照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23例近视眼患者右眼进行研究,等效球镜度在-0.50~-10.00 D,柱镜范围为0.00~-2.50 D,年龄17~47岁。方法 在明、暗环境下测量100%、25%、10%、5%对比度视力,同时测量相应瞳孔大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暗环境下四种对比度视力与年龄、等效球镜度、瞳孔大小之间的关系。主要指标 对比度视力、年龄、等效球镜度、瞳孔大小。结果 在明环境下,100%对比度视力均与等效球镜度相关(t=2.551, P=0.012, R2=0.043),与年龄、瞳孔大小均无显著相关(P均&0.05);25%、10%、5%对比度视力均与瞳孔大小相关(t1=-4.111, P1&0.001, R21=0.123; t2=-4.434, P2&0.001, R22=0.14; t3=-5.766, P3&0.001, R23=0.216),与年龄无关(P均&0.05),与等效球镜度无关(P均&0.05)。在暗环境下,100%、25%对比度视力均与等效球镜度相关(t1=2.695, P1=0.008, R21=0.057; t2=2.429, P2=0.017, R22=0.047),与年龄无关(P均&0.05),与瞳孔大小无关(P均&0.05);10%、5%对比度视力均与瞳孔大小相关(t1=-2.305, P1=0.023, R21=0.042; t2=-2.424, P2=0.017, R22=0.046),与年龄无关(P均&0.05),与等效球镜度无相关(P均&0.05)。结论 在明、暗环境下,100%对比度视力与等效球镜度呈负相关,与瞳孔大小无关;而10%、5%对比度视力受瞳孔影响较大。在明环境下,随着对比度的降低,视力受瞳孔大小的影响变大。相对于明环境,在暗环境下10%、5%对比度视力与瞳孔大小间相关性较弱。(眼科, 9-322)
2012&Vol. 21&(5):&319-322
9~10岁学生近视状态与调节因素的关系
目的 分析9~10岁青少年近视状态与眼调节功能的相关性,试图探索预防、治疗、矫正青少年近视较佳方案。设计 横断面研究。 研究对象 小学三四年级9~10岁、裸眼视力&0.9并近视屈光度&-0.25 D的学生114例223眼。方法 对以上小学生进行眼前段和眼底检查,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及正、负相对调节检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散瞳后行屈光度检查,根据近视屈光程度(散光以等效球镜度计算)将受试者分为A组-0.25~-1.25 D(115眼)、 B组-1.50~-2.50 D(70眼)、 C组-2.75~ -4.50 D(38眼),分别进行调节相关参数与近视屈光状态间Pearson相关性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指标 近视屈光度,调节参数(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结果 223眼近视屈光度为(-1.57&1.03)D(-0.25~-4.50 D)。调节幅度与近视屈光度呈正相关(r=0.22,P=0.001)。正相对调节与近视屈光度呈负相关(r=-0.25,P=0.000)。调节灵活度和负相对调节与近视屈光度不具有显著相关性(r= 0.03、0.06,P=0.65、0.34)。对三组屈光度间学生的调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显示调节幅度中A组与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6、2.21,P=0.00、0.00);正相对调节中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0.45、 -0.53,P=0.01、0.02);B组的调节幅度和正相对调节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0.09,P=0.95、0.72)。结论 调节参数中调节幅度和正相对调节对近视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通过视觉训练改善调节的异常,可能对部分调节滞后的儿童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眼科, 3-326)
2012&Vol. 21&(5):&323-326
小学生近视筛查中常用指标的准确性比较
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小学生近视筛查方法(裸眼远视力、小瞳孔电脑验光、轴率比、散瞳验光)评估近视的准确性,提出适合于群体近视筛查的视觉指标。设计 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肃宁县学区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散瞳验光知情同意书》,签字同意并排除眼病后共计232例学生,年龄6~12岁,男性123例,女性109例。方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裸眼远视力(UCDVA),低于1.0为视力不良;采用电脑验光仪(日产RM-8000)进行小瞳孔验光,&-0.50 D为近视阳性界值;相干光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测量眼轴及角膜曲率,计算轴率比(眼轴/平均角膜曲率半径,AL/CR),&3为可疑近视。采用1%盐酸环喷脱酯点眼行睫状肌麻痹,瞳孔充分散大后行电脑验光,以等效球镜&-0.50 D为近视诊断标准,并与散瞳验光结果比较,分析各方法在群体近视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评估其诊断近视的准确性。主要指标 UCDVA、小瞳孔下屈光度、AL/CR与散瞳后屈光度相比对诊断近视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结果& 裸眼远视力筛查近视的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59.3%,Youden指数为0.46;小瞳孔验光筛查近视的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66.6%,Youden指数为0.61。 轴率比筛查近视的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81.3%,Youden指数为0.72。结论 在散瞳验光难以实施的大规模小学生近视筛查中,轴率比是一个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估指标。(眼科, 7-330)
2012&Vol. 21&(5):&327-330
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泪道探通失败的先天性泪道阻塞
吴倩, 于刚, 全晓杰, 曹文红, 樊云葳, 崔燕辉, 张诚玥, 蔺琪, 王媛, 崔杰, 胡曼, 刘雯, 李程, 张燕
目的 评估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泪道探通失败的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泪道探通失败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300例(387眼)。方法 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泪道探通失败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行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术后随访12~34个月。对麻醉方法、术前是否合并泪囊炎、探通次数对Ritleng插管手术效果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治愈人数构成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00例患儿(387眼),治愈337眼,总治愈率87.08%。局部麻醉下手术290眼,治愈255眼(87.33%)。全身麻醉下手术95 眼,治愈82眼(86.31%)。术前不合并泪囊炎者301眼,治愈273眼(90.70%);手术前合并急、慢性泪囊炎者86眼,治愈64眼(74.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756,P=0.00)。经历过1次探通手术者213眼,治愈201眼(94.37%);经历过2次探通手术者108眼,治愈93眼(86.11%);经历过2次以上探通手术者66眼,治愈43眼(65.1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350,P=0.00)。术中及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Ritleng泪道插管术成功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先天性泪道阻塞泪道探通失败后的首选治疗方式。(眼科, 1-335)
2012&Vol. 21&(5):&331-335
三种糖皮质激素滴眼液预防LASIK术后弥漫性层间角膜炎短期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在LASIK术后的应用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宁波市眼科医院行LASIK手术的300例患者(600眼)。方法 根据术后用药方案不同分为氯替泼诺组、氟米龙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0例。在LASIK术后,三组分别使用0.5%氯替泼诺滴眼液1周,0.1%氟米龙滴眼液1个月,0.1%地塞米松滴眼液1周,三组患者除术后所使用的糖皮质激素不同外,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其他用药均相同。分别观察术后第1天、第1、3周及第3个月的眼部症状和体征,随访3个月或以上,分析比较患者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SE)、弥漫性层间角膜炎(DLK)评级、眼干评分及眼压。主要指标 UCVA、SE、DLK评级、眼干评分和眼压。结果 各组手术前后UCVA、SE的变化及术后眼干评分、眼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第1周,氯替泼诺组与地塞米松组DLK的发生率分别为1%和2%(P&0.05),而该二组DLK的发生率均低于氟米龙组(1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2=26.6,21.7; P均&0.01)。随访期间,地塞米松组2例出现激素性高眼压,氯替泼诺组与氟米龙组均未出现。结论 与氟米龙滴眼液相比,氯替泼诺滴眼液在LASIK术后短期使用可达到与地塞米松滴眼液相似的减少DLK的效果,同时在本研究中未发现激素性高眼压发生。(眼科, 6-339)
2012&Vol. 21&(5):&336-339
飞秒激光LASIK手术负压吸引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LASIK手术中负压吸引对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设计 前瞻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接受飞秒激光手术的近视眼患者143例(279眼)。方法 采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仪对中低度近视组(&-6.00 D)和高度近视组(&-6.00 D)患者飞秒激光LASIK手术前、手术后1周~1年进行检查,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3 mm半径内的视网膜平均厚度,以及以视盘为中心直径为3.4 mm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并以地形图分4个区域显示。主要指标 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结果 术前两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中低度近视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47.2&18.3)&m;视盘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RNFL厚度分别是(62.4&15.7)&m、(94.3&20.2)&m、(136.4&17.6)&m、(131.3&21.7)&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高度近视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49.3&18.7)&m;视盘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RNFL厚度分别是(59.3&19.0)&m、(90.7&17.2)&m、(129.2&25.1)&m、(123.3&21.8)&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飞秒激光LASIK术中吸力环负压吸引未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造成明显影响。(眼科, 0-343)
2012&Vol. 21&(5):&340-343
OCT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治疗随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成像特征,评价其对VKH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的可行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确诊,并进行系统治疗和随诊的13例(26眼)VKH急性葡萄膜炎期患者。方法 对上述患者大剂量泼尼松龙治疗3~7天,之后继续减量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7天、1个月、3个月、6~8个月检查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HRA-OCT检测黄斑中心视网膜形态及厚度(CRT),复诊OCT检查时启用follow-up模式以追踪治疗前同一部位定位扫描。对治疗前后BCVA、视网膜神经上皮形态及CRT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指标 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神经上皮形态及CRT。结果 VKH急性葡萄膜炎期治疗后4~7天、1个月、3个月、6~8个月患眼平均BCVA(0.55&0.24、0.64&0.20、0.62&0.15、0.64&0.14)比治疗前(0.21&0.13)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7,P=0.000);治疗后4~7天视力提高明显,治疗后1个月仍有改善,而3个月后视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VKH急性葡萄膜炎期OCT检查所有患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神经上皮外层结构破坏;治疗后1个月,神经上皮完全复位;治疗后1~3个月,57.69%患眼神经上皮外层及光感受器IS/OS光反射带连续性恢复。治疗前平均CRT(535.29&287.70)&m,治疗后4~7天、1个月、3个月及6~8个月分别为(252.33&54.02)&m、(177.25&22.39)&m、(188.25&25.50)&m、(176.43&21.3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1,P=0.00)。治疗后4~7天与治疗前相比,以及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4~7天比较,CRT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05);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6~8个月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84,1.000)。BCVA与CRT呈负相关(r=-0.380;P=0.04)。结论 OCT可明确显示VKH治疗过程中神经上皮形态、厚度及结构恢复情况,可为VKH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无创的客观指标。(眼科, 4-348)
2012&Vol. 21&(5):&344-348
眼内炎患者硅油充填前房后眼压升高对角膜内皮的影响
&目的 评价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充填前房后眼压升高对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影响。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 2006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外伤组就诊的眼内炎患者19例(19眼)均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注入术,术后硅油完全充填前房。方法 对19例(19眼)患者行硅油取出术。依据硅油取出术前眼压分组:眼压>21 mm Hg为高眼压组(A组)(12眼);眼压&21 mm Hg为正常眼压及低眼压组(B组)(7眼)。硅油取出术后1个月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指标 硅油取出术前眼压及硅油取出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硅油取出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000个/mm2者:A组2眼(2/12,16.7%),B组5眼(5/7,71.4%);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000个/mm2者:A组10眼(10/12,83.3%),B组2眼(2/7,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400个/mm2者:A组1眼(1/12,8.3%),B组5眼(5/7,71.4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400个/mm2者:A组11眼(11/12,91.6%),B组2眼(2/7,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硅油充填前房合并眼压升高可以导致角膜内皮细胞严重丢失。 (眼科, 8-351)
2012&Vol. 21&(5):&348-351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治疗及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危险因素
李玉珍, 魏锐利, 蔡季平, 李由, 程金伟
目的 通过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不同治疗方式及影响其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危险因素的研究,以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997年1月至2010年6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收治的79例病理确诊为IE期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方法 回顾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放射治疗)及预后情况。手术方式包括全部切除和部分切除。预后情况主要观察患者的生存率、有无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主要指标 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生存率、有无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部切除58例,局部切除21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2~4周行眼局部放射治疗。5年总生存率86.0%,共有6例转化为DLBCL。放射治疗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有较好的局部控制。患者双眼发病(P=0.0221)和对放射治疗的初始反应(P=0.0033)与肿瘤转化为DLBCL有相关性;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等因素对转化均无影响。结论 双眼发病和对放疗的初始反应与MALT淋巴瘤转化为DLBCL相关,而手术方式对转化无影响;根据不损伤眼部重要结构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眼科, 2-356)
2012&Vol. 21&(5):&352-356
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治疗后树枝状角膜溃疡一例
2012&Vol. 21&(5):&318-318
额部旋转皮瓣修复下睑严重缺损一例
2012&Vol. 21&(5):&339-339
角膜上皮不典型增生一例
2012&Vol. 21&(5):&343-343
循证医学实践与眼底病专业研究生循证思维的培养
面对医学及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突飞猛进,循证医学不仅仅强调医生具有高水平的临床技能,更多地强调其具备认识、分析、综合、推断总结和实践的多种能力,以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现代循证医学教育的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眼底病专科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的培养应从平日的临床教育及工作中注意以人群、干预、对照、结果、时间(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ator,outcome, time,PICOT)原则凝练临床问题,注重学习利用循证医学资源,积极实践,在临床实践中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以备在今后眼底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发挥优势。培养良好的循证思维对于一名眼底病医师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眼科,2012,21: 357-359)
2012&Vol. 21&(5):&357-359
混合散光配镜处方常见错误及原因
2012&Vol. 21&(5):&360-360
版权所有 & 2011 《眼科》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崇内后沟胡同17号,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05
电子信箱:;联系电话:010-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发一过性视野缺损 的文章

 

随机推荐